服装制版操作方案
服装生产作业指导书

服装生产作业指导书1. 概述本指导书旨在向服装生产工人提供一份全面而详细的作业指导,帮助他们正确地进行服装生产工作。
本指导书包含了从制版、裁剪、缝制到包装的整个生产流程,并提供了相应的作业要点和技巧。
2. 制版2.1 制版前准备2.1.1 确定服装样式及尺码2.1.2 准备所需的制版工具和材料2.2 制版过程2.2.1 根据设计要求,在绘图软件中绘制服装图纸2.2.2 根据服装图纸的要求,裁剪合适尺寸的纸样2.2.3 将纸样固定在制版纸上,并进行必要的校正和调整2.3 制版要点2.3.1 注意服装图纸的准确性和完整性2.3.2 确保纸样与设计要求一致2.3.3 注意纸样的尺码搭配和数量分配3. 裁剪3.1 裁剪前准备3.1.1 准备所需的裁剪工具和材料3.1.2 根据制版完成的纸样准备裁剪面料3.2 裁剪过程3.2.1 将纸样固定在面料上,并进行必要的标记和修整3.2.2 使用裁剪工具按照标记线剪裁面料3.2.3 将裁好的面料分类整理,准备下一步的缝制工作3.3 裁剪要点3.3.1 熟练掌握裁剪工具的使用方法3.3.2 注意裁剪时面料的平整和精准度3.3.3 确保裁剪出的面料数量与生产计划一致4. 缝制4.1 缝制前准备4.1.1 准备所需的缝制工具和材料4.1.2 对缝纫机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4.2 缝制过程4.2.1 根据工艺要求,将已裁好的面料缝制成服装4.2.2 注意每个缝制步骤的顺序和技巧4.2.3 定期检查缝纫机的运行状态,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清洁4.3 缝制要点4.3.1 熟练掌握各种缝纫技术和机器操作4.3.2 注意缝制过程中的精度和质量要求4.3.3 及时处理缝制中出现的问题和质量缺陷5. 包装5.1 包装前准备5.1.1 准备所需的包装材料和辅助工具5.1.2 根据产品要求,配置合适的包装规格和包装方式5.2 包装过程5.2.1 将缝制好的服装进行分类,按尺码和款式进行组合5.2.2 使用包装材料将服装包装起来,并进行必要的贴标和封箱5.3 包装要点5.3.1 熟练掌握各种包装工具和技巧5.3.2 注意包装过程中的尺寸和外观要求5.3.3 检查包装后的产品质量,并确保包装完好无损6. 总结本指导书详细介绍了服装生产的制版、裁剪、缝制和包装过程,并提供了相应的作业要点和技巧。
服装制版机操作方法

服装制版机操作方法
服装制版机是用来制作服装纸样的机器,操作方法如下:
1. 准备工作:将要制作的服装样片、面料放在制版机上。
将制版纸固定在制版机工作台上。
2. 调整机器和面料:根据需求调整制版机的参数和功能。
根据样片的尺寸和形状,将面料平整地放置在制版机上,确保面料与样片完全贴合。
3. 开始制版:按下制版机的启动按钮,机器将自动进行切割、缝合等操作。
根据需要,可以调整机器的速度和刀具的深度,以适应不同的面料和样子要求。
4. 观察和调整:在制版过程中,密切观察制版机的工作情况和结果。
如果需要,可以随时停止机器,调整和修复面料、纸样等。
5. 完成制版:制版完成后,取下制版纸和处理好的面料。
6. 清洁和维护:结束制版后,清洁制版机和工作台,保持机器干净和正常运行。
以上就是一般服装制版机的操作方法,不同的制版机型号和品牌可能会有些许差异,具体操作以制造商提供的说明书为准。
另外,操作制版机需要一定的专业知
识和经验,建议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操作。
服装制版操作方法

服装制版操作方法服装制版是衣服制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步,它是将设计师的想法和服装图样转化为真实的衣服基础,使其成为现实。
在服装制版的操作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
下面将介绍服装制版的具体操作方法。
I.准备工作1.准备好所需材料:图纸(包括设计草图、面料选择、尺寸、剪裁表等信息)、制版纸、制版设备(PC、CAD制图软件、激光剪裁机、喷绘机等)、美术用品(彩笔、胶带、剪刀、尺子、粘贴纸等)。
2.根据设计图纸和面料信息,确定尺寸和样式,绘制出衣服基础图样,并逐一进行修正,使其更符合设计师的意图。
II.制版操作1.将制版纸铺在制版器上,利用制版设备将基础图样打印或绘制在制版纸上。
2.制版完成后,需要将图样按照大小、形状、剪裁线等标准进行各卡而排版,让图样出现在制版纸上的布局更加合理。
3.利用制板的设备将基础图样剪裁出来,根据图纸上的标识如剪裁线、缝合线等进行处理,以便制作工人能够准确地按照图纸的标准进行操作。
4.利用制版设备进行喷绘,将衣服的颜色、花纹、标识等绘制到制版纸上,并进行颜色校对和模拟,确保与实物相符。
5.通过制版纸的实际尺寸、形状等信息,模拟衣服的整个制作过程,以确保真正的制作中能够得到准确的操作结果。
III.注意事项1.面料的选择要尽量符合设计师的要求,减少制作过程中的一些因素影响,例如缩水、褪色等。
2.制版时要尽量保证细节的准确,包括版型、尺寸、缝合线、裁剪线等,减少延误制作进程的出现。
3.制版前要确认好设计师的要求,并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不要随意改变设计师的想法,以免引发纠纷。
4.制版后的图样应当整齐排列并进行分类,以便于制作工人的区分和检验。
总之,服装制版是制作高品质衣服的必要且重要的步骤。
通过精细的制版操作,可以准确地将设计师的意图和创意转化为实际的衣服基础图样,从而使制作过程更加准确和快速,提高工作效率和品质水平。
服装制版作业指导书

服装制版作业指导书一、概述服装制版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环节,它涉及到服装的设计、尺寸以及裁剪等方面。
本文将为您提供服装制版的作业指导书,帮助您完成这项任务。
二、准备工作在进行服装制版之前,您需要准备以下物料:1. 设计稿:包括服装的设计图纸及图案;2. 尺寸表:包括胸围、腰围、臀围、衣长等相关尺寸;3. 裁剪纸:选择适合的纸张,以确保制版的准确性;4. 制版工具:包括纸剪、制图笔、刻度尺等。
三、制版步骤1. 了解服装设计:首先,仔细阅读设计稿,理解服装的整体结构、样式和细节。
2. 绘制基础图案:使用制图工具,根据设计稿上的标记线条,绘制服装的基础图案。
确保尺寸准确、线条流畅。
3. 添加细节:根据设计稿上的图案、褶皱或装饰细节,添加到基础图案上。
细节的绘制需要仔细观察设计稿,确保其精确性和美观性。
4. 调整尺寸:根据尺寸表中的数据,调整基础图案的尺寸。
确保服装在各个部位的尺寸比例协调一致。
5. 校对制版样片:完成制版后,制作一份样片进行校对,并与设计稿进行比对,确保制版的准确性。
6. 拆分图案:将制版后的服装图案,根据裁剪要求进行拆分,以备后续裁剪使用。
四、注意事项在进行服装制版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尺寸准确:制版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尺寸表的要求进行调整,确保尺寸的准确性。
2. 细节处理:根据设计稿上的细节要求,确保其精确再现,包括图案、褶皱、饰品等。
3. 制版样片校对:完成制版后,务必制作一份样片进行校对,确保制版结果与设计稿一致。
4. 裁剪边缘留白:在制版时,需为后续的裁剪工作留出一定的边缘留白,以确保后续裁剪的灵活性。
五、总结本文为您提供了服装制版作业的详细指导,希望帮助您完成这项任务。
在实际操作中,请确保准备工作的充分和细致,遵循制版步骤,并注意细节处理与尺寸准确性。
制版工作的精细与准确,对于服装的成品质量至关重要。
祝您在服装制版作业中取得圆满的成果!以上文字为服装制版作业指导书,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六种常用服装原型制版

六种常用服装原型制版展开全文一、日式男西装原型(一)、规格设计:胸围B=90cm 背长=43cm(二)、制图步骤1.以B/2 +8~9cm=54cm 和背长43cm作长方形。
2.确定袖窿深,自上平线向下量B/6 +8.5cm=23.5cm作水平线。
3.以前胸宽=B/6+4cm=19cm 作竖直线。
4.以后背宽=B/6+4.5cm=19.5cm作竖直线。
5.画后领口,后横领=B/12=7.5cm ,直领=后横领/3=2.5cm。
6.确定后肩线。
7.画前领口,前横领=前胸宽/2=9.5cm ,前横领明显大于后横领=9.5-7.5 =2cm ,这是男西装原型用胸劈门消除胸省量.前直领=后横领=7.5cm。
8.横背宽线,上平线与袖窿深线的平分点。
9.画顺袖窿成棉手套形,棉手套形袖窿只适合男西装和男大衣,特点前胸比较平挺,手臂只能向前活动方便,向后不方便。
二、日本文化式男衬衣原型(一)、规格设计:胸围B=90cm 背长=43cm(二)、制图步骤:1.以B/2+10cm=55cm和背长43cm作长方形。
2.作袖窿深,从上平线往下量B/6+9cm=24cm作水平线。
3.以前胸宽为B/6 +5.5=20.5cm作竖直线。
4.以后背宽为B/6 +7=22cm 作竖直线。
5.作后领圈,后横领=B/20 +3.7=8.2cm,后直领=后横领/3=2.7cm,直领抬高量0.3cm,然后画顺后领窝弧。
6.画后肩线,上平线往背宽线下量后横领/6=1.3cm ,与后领肩点连线,然后延长1.5cm. 即为后肩线长。
7.作前领圈,前横领=后横领-0.5=7.7cm,前直领=后横领=8.2cm。
8.前肩线长=后肩线长-1cm ,由上平线往胸宽线下量后横领/3+1cm。
9.画顺袖窿呈葡萄形,葡萄形袖窿手臂前后活动方便,但胸宽会有一定的松量,适合所有的女装和男西装,男大衣以外的男装。
10.前下份=后横领/6 +0.4cm=1.7cm。
服装制作工艺流程图

服装制作工艺流程1,原材料检查工艺2,裁剪工艺3,缝纫制作工艺4,锁钉工艺5,后整理工艺以文字表达方式阐述制作过程可能会遇到的难点,疑点进行解剖,指出重点制作要领,以前后顺序逐一进行编写,归纳。
原材料检查工艺:(1)验色差——检查原辅料色泽级差归类。
(2)查疵点,查污渍——检查辅料的疵点,污渍等。
(3)分幅宽——原辅料门幅按宽窄归类。
(4)查纬斜——检查原料纬纱斜度。
(5)复米——复查每匹原辅料的长度。
(6)理化实验——测定原辅材料的伸缩率,耐热度,色牢度等。
裁剪工艺:(1)首先检查是否要熨烫原辅料褶皱印,因为褶皱容易放大缩小裁片。
(2)自然回缩,俗称醒料,把原辅料打开放松,自然通风收缩24小时。
(3)排料时必须按丝道线排版,排出用料定额。
(4)铺料——至关重要的是铺料人手法一致,松紧度适中,注意纱向,不要一次铺得太厚,容易出现上下层不准等现象,需挂针定位铺料的挂针尖要锋利,挂针不宜过粗,对格对条的务必挂针,针定位时要在裁片线外0.2cm,针织面料铺料时更应注重松紧度,最容易使裁片出现大小片,裁片变形等。
(5)划样,复查划样,在没推刀之前,检查是否正确,做最后确认。
(6)裁剪推刀,要勤磨刀片,手法要稳,刀口要准,上下层误差不允许超0.2cm,立式推刀更应勤换刀片,发现刀口有凹凸现象及时更换,会导致跑刀,刀口不准等。
(7)钻眼定位和打线钉定位,撒粉定位三种方法,首先要测试钻眼是否有断纱,走纱等,通常用打线钉解决这一块,打线钉时也要注意针不能太粗,针尖要锋利,另外就是撒粉定位虽费时不容易造成残次。
(8)打号——打号要清晰,不要漏号,错号,丢号等。
(9)验片——裁片规格准确,上下皮大小一致,瑕疵片,有无错号,漏打刀口,可提前把残此片更换,注意按原匹料进行更换,注意整洁,无色差,然后分包打捆待发生产线。
缝纫制作工艺A.上衣类按前后序制作所有缝分1cm,机针用DB75/11# 针距3cm12针用顺色细棉线明线按样衣规格做0.6cm,特殊要求另示1.修边—修剪毛坯裁片,去除画粉等毛边,参照样板的大小修边,注意净板和毛版的区分。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服装制版与工艺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服装制版与工艺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一、课程概述服装制版与工艺是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服装制版和相关工艺技能,并能在实践中将其应用于服装设计与制作过程中。
本课程教案提供了一套优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服装制版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目标1.了解服装制版与工艺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2.掌握服装制版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点;3.掌握常见的服装工艺技术,如剪裁、缝制等;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设计和制作独特而高质量的服装作品。
三、教学内容1.服装制版基础知识1.1 服装制版的定义和作用1.2 服装制版的工艺流程1.3 服装面料和纸样的选择2.服装制版技术2.1 服装测量与尺寸规格2.2 服装纸样的制作2.3 服装纸样的修改与调整3.服装工艺技术3.1 剪裁技术3.2 缝制技术3.3 绗缝技术3.4 烫裁技术四、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结合实践操作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和演示操作步骤,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并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技术要点。
2.案例分析与讨论给学生展示一些经典的服装制版案例,并引导他们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审美和创新能力。
3.小组合作项目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服装制版与工艺实践项目,通过合作完成服装设计和制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个别指导与辅导针对学生的个别需求和困难,提供个别指导和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难题,提升实践技能。
五、教学评估1.学生作品评估对学生的设计作品和实践成果进行评估,考察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课堂参与度评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合作态度,考察他们对课程的兴趣和学习态度。
3.课后作业评估对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进行评估,考察他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情况。
六、教学资源1.课堂教具讲台、投影仪、纸样制版软件、绣花机等。
2.参考书目- 《服装制版与缝纫工艺》- 《服装制版基础教程》- 《服装工艺技术与操作》- 《服装设计与制版实践》七、教学进度安排根据课时安排,将不同的章节和主题分配到每个教学单元中,确保教学内容的有序进行。
ET服装打版制版CAD教程

ET服装打版制版CAD教程ET服装打版制版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是现代服装设计行业中非常重要的工具之一、这个CAD系统可以帮助设计师和制造商在电脑上进行服装设计、打版和制版等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精确度。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ET服装打版制版CAD的基本操作和一些常用的功能。
在开始使用ET服装打版制版CAD之前,我们需要导入一些测量数据和设计图案。
ET服装打版制版CAD支持导入多种文件格式,如DXF、DWG、JPEG等。
我们可以将设计图案和测量数据导入到CAD软件中,然后通过工具栏上的绘图工具来进行设计和打版。
在进行设计和打版之前,我们需要先设置一些基本参数,如纸张大小、缩放比例等。
这些参数可以通过主界面上的选项卡来进行设置。
设置完成后,我们可以开始进行设计和打版。
在ET服装打版制版CAD中,我们可以使用各种绘图工具来进行设计。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线条工具来绘制衣领、袖子等形状。
我们还可以使用弧线工具来绘制圆形、弧形等形状。
使用这些绘图工具,我们可以根据设计要求来进行绘制。
在完成设计后,我们可以使用ET服装打版制版CAD提供的制版工具来将设计转换成打版图。
制版工具可以根据设计的尺寸和要求生成打版图。
在制版过程中,我们可以设置一些参数,如缝纫线距、缝合方式等。
这些参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最后,当我们完成了制版工作后,我们可以将ET服装打版制版CAD文件导出为其他格式,如PDF、JPEG等。
这些导出的文件可以方便我们进行打印和发布。
总之,ET服装打版制版CAD是一款非常实用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服装设计师和制造商提高工作效率,并提供精确的设计和打版结果。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ET服装打版制版CAD的基本操作和功能有了一定的了解。
希望能对大家在服装设计和制造方面的工作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装制版操作方案
服装制版方法
服装真比例真比例技术是从美学意义出发,数学意义落脚的系统的服装结构样片工艺处理技术。
它应该是以数学规律为主干,以经验调节为附属。
它要必须要解决的是如何在最大限度减小工作负荷的前提下,既快速又明确地完成服装结构设计、结构处理以及工业制板操作,并进行高效的系列化样板的制作。
在正式学习制板技术的应用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对服装真比例技术的基础理论做一下系统的学习。
一、人体与服装的测量
人体从服装研究的角度来观察,能够称作服装人体。
服装人体是服装造型的依据,服装的许多部位都能在人体上找到相应的符合部位,服装各部位与人体相应部位的具体尺寸关系,对于服装的合体要求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而确定上述关系的前提就是服装人体与服装成品的科学测量。
真比例技术最基础的知识是全新的人体测量知识。
(一)服装人体主要测量部位介绍(图1-1)
1、胸围 (B0):沿胸部最丰满处围量一周。
测量时要注意皮尺保持水平,紧度要保证人体正常的呼吸量。
2、腰围 (w0):沿腰部最细处围量一周。
3、臀围(H0):沿臀部最丰满处围量一周。
4、肩围(S0):分别从人体前、后水平测量左右肩端点之间的
距离(称为前后肩宽),取二者之和。
(一般可视为前肩宽的2倍)
5、颈围(N0):在颈根处围量一周。
6、身高(h0):头顶至脚底的普通距离。
7、上体长:头顶至耻骨联合处的高度。
值得指出的是,上体长不一定等于身高的一半。
除此之外,还有头围、胸下围、臂根围、上臂围、前臂围、腕围、下腰围、臀上围、大腿围、小腿围、踝围等等,可是不常见。
(二)服装成品主要部位介绍
1、胸围 (B):人体净胸围(B0)加放松量得到。
2、腰围 (w):人体净腰围(w0)加放松量得到。
3、臀围(H):人体净臀围(H0)加放松量得到。
4、肩围(s):人体肩围(s0)加放松量得到。
5、领围(N):人体颈围(N0)加放松量得到。
6、号(h):号是服装工业化生产中概括出的以厘米(cm)为单位的身高数值, 一般的号采用取整的办法设置,不是直接测量得到的。
例如:165号、170号等等。
一般情况下,号的个位数值非5即0,号的档差为5。
7、半号:以厘米为单位设置的上体长的数值,等于号的一半。
除此之外,还有头围、胸下围、袖根围、袖上围、袖下围、袖口围、下腰围、臀上围、裤根围、裤腿围、裤脚围等等,可是不常
见。
二、服装围度放松量规律
我们知道,服装的各个部位与人体相应部位之间不是紧紧符合的关系,而是应该保持一定大小的间隙的。
此间隙直接导致服装各个部位的围度尺寸与人体相应部位围度尺寸的超出量,这就是放松量,简称松量。
本书如果没有特殊说明,放松量一般指的是具有代表意义的胸围松量。
图1-2 所示的是服装与人体胸部横截面处的间隙情况。
假设人体胸围的平均半径为R,服装与人体的平均间隙为x,如果不考虑面料厚度,则有
放松量=成品胸围-净胸围
=B-B0
=2π(R+x)-2πR
=2πx
可见,同身高人群的胸围的放松量与人体的净胸围无关,却与
间隙大小直接相关。
那么,特定款式服装与人体的间隙又受什么因素影响呢?很简单,如图1-4 所示:同一款服装与人体之间的间隙,应该与身高呈增函数关系。
图1-4 间隙与身高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特定款式服装的放松量受人体高度、面料厚度以及季节变化的制约。
如果忽略季节对放松量的影响,服装的放松量(Δ)只与人体高度(h)以及服装用料的厚度(D)有关。
它们之间的数学模型是:
Δ =θh+2πD
=θh+2×3.14d/2
≈θh+3.14d ------------(数学模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