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审题与规范共21页文档

合集下载

(俺的定稿好)现代文阅读题解题思路及规范(现代文阅读第一课)

(俺的定稿好)现代文阅读题解题思路及规范(现代文阅读第一课)
11
[命题特点] 命题特点]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也 就是文章的意旨。 就是文章的意旨。“分析概 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这一能力点, 这一能力点,是在归纳文章内
12
(作者思想情感题) 作者思想情感题)
容要点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进一步 要求。 要求。
15
表达技巧,广义地说, 表达技巧,广义地说,是指作 品运用的写作原则 规律和方法; 写作原则、 品运用的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 从狭义的方面说,是指灵活运用一 从狭义的方面说,是指灵活运用一 般写作原则、规律、方法所表现出 般写作原则、规律、方法所表现出 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方法。 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方法。高 考现代文阅读涉及的表达技巧, 考现代文阅读涉及的表达技巧,归 纳起来说,有下列三方面: 纳起来说,有下列三方面:
7
[命题特点] 命题特点] 筛选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 筛选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 经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 经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 整合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 整合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 将文中相关的而又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 将文中相关的而又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 并加以处理。 并加以处理。 “整 合信息” 归纳内容要点” 合信息”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 作者的观点态度” 作者的观点态度”等要求之间是交叉关 而不是并列关系。 系,而不是并列关系。
9
[命题特点 命题特点] 命题特点
(概括题) 概括题)
文章的内容要点, 文章的内容要点,就是 指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说 是文章内容的精要之处。文 章的内容要点, 章的内容要点,可是指全文 的,也可以是指文章的局部的。
10
解决这类试题,应该建立在对文章内容理 解决这类试题,应该建立在对文章内容理 解准确的基础上,在具体的操作中, 解准确的基础上,在具体的操作中,先要找 相关的答题区间,然后找出相关的概括性 出相关的答题区间,然后找出相关的概括性 语句,分析相关文字的层次,或者提取精要 提取精要, 语句,分析相关文字的层次,或者提取精要, 独立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 独立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要求考生 用自己的话来进行具体的总结与把握、 用自己的话来进行具体的总结与把握、筛选 与提炼、加工与转化, 与提炼、加工与转化,往往是具体的内容加 以概括、抽象的内容加以阐发、 以概括、抽象的内容加以阐发、含蓄的内容 加以解说。 加以解说。

高考复习现代文阅读:审题准确,答题规范 PPT课件

高考复习现代文阅读:审题准确,答题规范 PPT课件

建模示例 前、后半句意识
①阳春三月,风和日暖;信步城外,看阡陌
『07江西六校』 之上杨柳依依,野花绚烂,身心不由得轻爽而
《陌上花开缓
缓归》:第1
浪漫。“三月风情陌上花”,古远的诗句似乎 随风从天边飘来,从历史的深处飘来,拂过阡 陌,袭上心头。诗是属于清乾嘉诗人赵翼的,
段 说 “ 眼 前 的 可昂首远望,眼前的陌上风情却是不折不扣的
15、结合全文文意,分析文末“我扛着铁锨呢, 怕啥”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6分)
答:铁锨不仅是一种劳动工具而且是一种生活
态度的代名词(2分)。“扛着铁锨”意味着自 己保持着热爱劳动、踏实工作、质朴勤奋等优 秀品质(2分) ;有了这,在城市的生活就不 怕任何困难,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自己品质和 能力的自信(2分)。
种,朴素而恬淡,不落尘俗。“三月风情陌上 促。(2分)
花”,是花在其中生命得以璀璨,人在其中心 (结合上下文,从
情得以畅然的一种意境。三月陌上花,让人爱 “眼帘”“心扉”
让人痴,恍惚人的骨子里头都沉淀了花的影子, 两角度归纳)
花的风韵。
语词理解类
⑴语境解词 ⑵语境析句 ①形象词语的替换
②称代词语的替换 ③抽象词语具体化
语意指向和文脉梳理建模启示
读标题眼 读首尾
读标志词 读勾连句 读中心句
作用分析类 语词理解类 鉴赏探究类
⑴开头文段作用 ⑵文中某句或某小节作用 ⑶段内某例或引言作用 ⑷文末收束语句的作用
⑴语境解词 ⑵语境析句 ①形象词语的替换
②称代词语的替换 ③抽象词语具体化
⑴语言色彩类评赏 ⑵表现手法类评赏 ⑶主题立意类评赏
写丽江的水和老街,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文章写丽江的水和老街,突出了丽江水的灵性和老街浓郁 的民族气息,为下文写纳西文字的魅力张本。

现代文审题答题规范

现代文审题答题规范

一、强化审题,抓体现题型、答题方向的词。 1题型:标题?句子?段落?人物? 2答题方向: 标题 为什么?好处?妙处?—问作用 答题角度:内容、结构、手法、效果(如果是小说, 还要考虑对人物塑造及情节的作用) 标题意蕴?丰富?——问含义,多种 答题角度:表面义+深层含义(多角度,联系文本, 思考与人物、主旨的关系) 二、规范答题 1审清题干,问答对应。 2角度全面。 3答案具体:答案点透,加解释语,术语分析两结 合。

现代文阅读之
强化审题 规范作答
• 学习目标 • 1.强化审题,抓题干关键词,明确 方向; • 2.规范作答,使答案切题、具体、 完整、清晰。
22.“冬夜”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 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①标题 ②意蕴丰富:含义多层 表面义+深层义 ③结合全文:范围+联系主旨 ④理解:分析
练习:本文在行文叙事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其好处有哪些?6分 插叙的作用 关键点:找哪些段落是插叙(限制) 答案: 1采用插叙(顺叙与插叙相结合)的手法。2分 2好处: ①插叙交代了程奋、郑波的身份,程笃的病情及 对死的态度,郑波与老师的亲密的关系,使故事 的来龙去脉更清楚,情节更完整。1分 ②丰富了三人的人物形象,突出了人物性格。1 垫。1分 ④使文章在结构上曲折有致,富于变化。1分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现代文阅读中取得 理想的分数!
课堂小结
审题上抓住关键词: 1抓住题干中体现( )的词语,明确答题角度。 2抓住题干中的( )词语,明确答题区间。 答题注意: 1切题: 2具体: 3完整: 4清晰:
•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 •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 界: •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境也。

现代文阅读审题与规范

现代文阅读审题与规范
《祖母是一片不知愁的落叶》
• 【我来评】
• 作者为何把祖母比喻成“一片不知愁的落叶”?
• 1、吸引读者好奇心,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 2、暗示祖母悲凉的人生,同时生动形象表现祖 母积极乐观、开朗的性格。 • 3、为交代祖父早逝,祖母笑对人生、怀念祖父 作铺垫。 • 4、委婉表达对祖母的敬爱和怀念,解释主旨。
• 示例二: • 1、丰富文章内容,增添文章文化底蕴。 • 2、列举许多历史文化名人,写出千灯镇浓 郁的文化氛围、智慧文化的辉泽。 • 3、引出下文对顾炎武的描写,为下文写独 倾心顾炎武做铺垫,与题目相照应。
1.从题干,看出是几类题组合——
《只取千灯一盏灯》第三段,作者列举了千灯镇许多历 史文化名人,有什么作用?简要分析。
《只取千灯一盏灯》第三段,作者列举了千灯镇许 多历史文化名人,有什么作用?简要分析。 • 示例一: • 1、内容上:写出了千灯这个地方人才辈出 ,人文环境氛围浓郁,表达了作者对这个 地方的喜爱,暗示了文章主旨。 • 结构上:1、承接上文,为描写顾炎武作铺 垫。 • 2、列举名人与顾炎武形成衬托对比,突出 顾炎武具有创新性,独具慧眼。
审题要点
• 一、是比喻,二者有什么相似点。 • 二、祖母与落叶有什么联系。
• 答案: • 1、叶子上错综复杂的脉络像极祖母的皱纹。 • 2、面对生活中的苦难,祖母像从不知愁的落 叶一样乐观坚强; • 3、祖母习惯在叶子上面写些诗句寄托对祖父 的思念; • 4、祖母在秋天像一片落叶一样优雅地离开人 世。(每点1分)
分析:段落作用+引用(插叙)作用+衬托 参考答案: ①列举历史文化名人,充分体现千灯浓郁的文化 氛围,来衬托顾炎武对人们思想的启迪作用,表 达对他的赞美; ②同时,承接上文的千灯镇众多闪耀着人们心灵 智慧光芒的千灯,也为下文对顾炎武思想的议论 评价做铺垫; ③既丰富了内容,也突出了文学性。

高考现代文阅读如何审题

高考现代文阅读如何审题

高考现代文阅读如何审题
高考现代文阅读是中国高考语文科目的一部分,它要求考生阅读一篇现代文学作品,并根据问题要求进行分析和回答。

以下是审题的详细说明:
1. 通读全文:在开始审题之前,首先要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主题、情节、人物性格等基本情况,对文章的整体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理解题目要求:仔细阅读题目,了解题目要求,包括问题的提出、解答的方式、要求的角度等。

在审题时,要确保自己理解了题目的要求,明确自己需要从文中找到什么样的信息和素材。

3. 分析文章结构:审题时要分析文章的结构,包括开头、结尾、转折点等,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为后续的分析和回答问题做好准备。

4. 关注关键词:在审题时要关注关键词,包括主题、人物、情节、意象等,确保自己理解了这些关键词的含义和作用。

5. 确定解题思路:在审题之后,要根据题目要求和文章内容确定解题思路,明确自己需要从文中找到哪些信息、如何进行分析和解答问题。

6. 查找相关信息:在审题之后,要根据题目要求和自己的解题思路,仔细阅读文章,找出与题目要求相关的信息和素材。

7. 分析文章内容:在找到相关信息之后,要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包括人物性格、情节发展、意象的运用等,确保自己有充分的素材来回答问题。

8. 结构回答: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文章的结构,包括开头、中间、结尾,确保自己的回答有条理、连贯,符合文章的结构特点。

9. 确认答案:在回答问题之后,要再次审题,确保自己的回答符合题目要求,没有遗漏关键信息,确保自己的答案完整、准确。

通过以上审题的详细说明,考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高考现代文阅读的要求,合理利用审题的步骤和方法,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完整word版,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常见题型及规范答题模式

完整word版,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常见题型及规范答题模式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常见题型及规范答题模式一、有关语言修辞的题型:(一)描绘类:提问方式: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或: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答题模式: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具体(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换了后就变成+不好的效果。

或:不行,因为该词比另一词的感情更强烈(或该词比另一词更切合对象的性格特征)。

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答题示例:山间林密,泉隐其中,有时,泉水在林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

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

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必远远地跑开,仰起笑脸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顾,她却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间。

好一个调皮的孩子!(节选自谢大光《鼎湖山听泉》)问:“好一个调皮的孩子”,为什么不说成“真是可爱的孩子”?答:因为“好一个”比“真是”感情更强烈,“调皮”比“可爱”更切合爱女的性格特征。

(二)结构类:提问方式: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答题模式:不能。

因为①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②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③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表达了……答题示例:“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父亲意味深长的对儿子说。

(节选自《荷包蛋》)问:文中的“告诫”“教训”“意味深长”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答:不能。

因为文中这三个词语是递进关系,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

(三)修辞类: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020高考(全国)二轮复习专题:现代文阅读审题、答题规范

2020高考(全国)二轮复习专题:现代文阅读审题、答题规范

2020高考(全国)二轮复习专题现代文阅读审题、答题规范在考场上,能够迅速地审清题意,并运用合理有效的答题方法,在短时间内组织出高质量的答案是一项重要能力。

在同学们即将走进考场的时候,我们以现代文阅读为例再来重温一下审题和答题的技巧。

一、关于审题1.审题的合理步骤首先,细读题干,并在题干中标画关键词,吃透题意,明白考查意图。

读题的最高境界是与命题人“心神相知”,能知道其考查的“考点”“题点”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其次,要弄明白题目所包含的隐含信息,并与文本相联系,思考其答题方向,并迅速调动知识储备。

2.审题的思维要点大体来说,要在高速思维中完成以下任务:要审清题目性质和答题方向,审清答题的角度和要点数量,审清技巧特征和术语运用,审清分值和答题字数要求。

二、关于答题1.掌握答题原则有好多考生看到题目就急于在试卷上写答案,写来写去出现很多问题,不是遗漏要点就是组织混乱,甚至涂抹严重,这都是由于没有做好答题准备造成的。

合理的答题准备要注意考虑以下方面:(1)回扣文本,答案内容要具体;(2)分清角度,有序作答;(3)有要点意识,有关键词意识;(4)术语运用与具体分析相结合;(5)语言简洁,表述完整,布局美观;(6)控制字数,书写规范,不超出答题框。

2.答题的技巧(1)突出关键词,只要把答案要点中的“关键词”答出来,就能得分;(2)分点作答,“点”从文本中来,从题目和分值中来,从思考深入和全面中来;(3)点面兼顾,不能只列要点不加分析;(4)有序组织,一般按照由浅入深、由主及次、由实及虚的顺序排列要点;(5)善于联想,一想文本,二想平时的积累。

答题的技巧有很多,考生在考场上要保持头脑冷静,按规范操作,是可以写出高质量答案来的。

第一篇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装在心底的海王木春我生于斯、长于斯的东山岛,坐落在黄海和南海的交界处。

海好大,无边无际;岛却很小,从岛的中心点,无论朝哪个方向走,不必多远,就可见一角蔚蓝。

2020高考(全国)二轮复习专题:现代文阅读审题、答题规范

2020高考(全国)二轮复习专题:现代文阅读审题、答题规范

某因购票问题发生口角,并对王某进行辱骂。当车辆行驶至观景平台路段时,张
某突然用右脚踹了一下王某的右手臂,导致车辆失控。王某采取紧急措施,控制
车辆停下,但车头右侧撞上围墙,后视镜破裂。当时车辆处于上坡路段,事发路
段车流量较大,路上还有多辆正常行驶的车辆,张某的行为严重威胁公共安全。
据了解,近年来三亚各级公安机关依法侦办了多起乘客干扰公交车正常行驶
第1页共7页
质量答案来的。 第一篇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 题。 装在心底的海 王木春
我生于斯、长于斯的东山岛,坐落在黄海和南海的交界处。海好大,无边无 际;岛却很小,从岛的中心点,无论朝哪个方向走,不必多远,就可见一角蔚蓝。 小时候,在老家的傍晚,每天看到鱼贩子用自行车驮两个竹箩筐经过门口,偶尔 吆喝几声:“卖——鱼唷!卖——鱼唷!”“卖”音拉得长长,“鱼唷”却短促。 祖母顺手抄个瓦盆或竹箩就出去,回时鱼仍跳着。那时,我还没见到海,但跳动 的鱼,似乎已为我带来了一整个海洋。
最长期限为 1 年
材料二
新华社三亚 11 月 4 日电(记者刘邓) 三亚市公安局 4 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
报了一起危害公共安全案件。通报称,2018 年 1 月 25 日,六旬男子张某在乘坐
公交车时,因买票问题与公交车司机发生口角,一气之下竟然用脚踹司机的手臂,
导致公交车失控撞上路边围墙。此案经三亚检察机关提起公诉,三亚市城郊法院
第2页共7页
言不发。天暗下来了,在随从人员的劝说下才离去。临走时,留下一句话:“我真 想在这里一直坐下去啊。”大概没人知道那天王立平思考了什么。我也不想进一步 打听王立平是哪一年来过东山的,他那首出名的《大海啊故乡》又是创作于什么 时间。我只是一厢情愿地相信,《大海啊故乡》词曲的灵感一定来自这里,乌礁湾 这一片最最寂静甚至寂寞的大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