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路综合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电子电路实验报告

电子电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和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

2. 熟悉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如示波器、万用表等。

3. 提高电路设计、调试和故障排除的能力。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1. 示波器2. 万用表3. 面包板4. 电源5. 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电子元件6. 电路原理图三、实验原理本次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几种电路:1. 放大电路:利用三极管放大信号的原理,实现对输入信号的放大。

2. 滤波电路:利用电容、电感等元件的特性,对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3. 振荡电路:利用正反馈原理,产生稳定的振荡信号。

四、实验步骤1. 搭建放大电路:(1)根据电路原理图,在面包板上搭建放大电路。

(2)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

(3)调整电路参数,观察对输出信号的影响。

2. 搭建滤波电路:(1)根据电路原理图,在面包板上搭建滤波电路。

(2)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

(3)调整电路参数,观察对输出信号的影响。

3. 搭建振荡电路:(1)根据电路原理图,在面包板上搭建振荡电路。

(2)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出信号的波形。

(3)调整电路参数,观察对输出信号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放大电路:(1)输入信号为正弦波,输出信号为放大后的正弦波。

(2)通过调整电路参数,可以实现不同倍数的放大。

(3)放大电路具有非线性失真现象,需要通过合适的电路设计来减小。

2. 滤波电路:(1)输入信号为含有多种频率成分的复合信号,输出信号为经过滤波后的信号。

(2)通过调整电路参数,可以实现不同频率的滤波效果。

(3)滤波电路对信号有一定的延迟,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优化。

3. 振荡电路:(1)输出信号为稳定的正弦波。

(2)通过调整电路参数,可以实现不同频率的振荡。

(3)振荡电路对电路参数的稳定性要求较高,需要保证电路元件的精度。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熟悉了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提高了电路设计、调试和故障排除的能力。

电子电路实习实验报告

电子电路实习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电子电路实习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电子电路基本原理的理解,掌握电路的搭建、调试和测试方法,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器材1. 实验板:包括电源模块、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等;2. 电源:直流稳压电源;3. 测量仪器:万用表、示波器;4. 其他:导线、焊接工具、螺丝刀等。

三、实验内容1. 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基本元件的识别与检测;2. 基本电路的搭建与调试,如串联电路、并联电路、RC低通滤波器、晶体管放大电路等;3. 集成电路的应用,如555定时器、运算放大器等;4. 电路的测试与分析,包括静态工作点测试、动态响应测试等。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1)熟悉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2)了解实验原理,明确实验目的;(3)准备好实验记录表格。

2. 实验操作(1)基本元件的识别与检测1)根据元件的外观、颜色、封装等特征进行识别;2)使用万用表测量元件的阻值、电容值、二极管正向导通压降、三极管放大倍数等参数。

(2)基本电路的搭建与调试1)根据电路图,将元件焊接在实验板上;2)连接电源,进行电路的调试;3)测试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确保电路正常工作。

(3)集成电路的应用1)根据电路图,搭建集成电路的应用电路;2)连接电源,进行电路的调试;3)测试集成电路的输出波形、幅度等参数。

(4)电路的测试与分析1)使用万用表测试电路的静态工作点;2)使用示波器观察电路的动态响应,如频率响应、瞬态响应等;3)分析测试结果,判断电路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3. 实验记录与总结(1)记录实验数据,包括元件参数、电路参数、测试结果等;(2)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心得,提出改进建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基本元件的识别与检测结果符合预期;2. 基本电路的搭建与调试成功,电路性能符合要求;3. 集成电路的应用电路搭建成功,电路性能符合要求;4. 电路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电路性能良好,满足设计要求。

电工电子实训报告10篇

电工电子实训报告10篇

电工电子实训报告10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简历模板、心得体会、工作材料、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es, contracts,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resume templates, experience, work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电工电子实训报告10篇二十一世纪了,在我们眼下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

电子电路综合实验-LC正弦波振荡器报告

电子电路综合实验-LC正弦波振荡器报告

LC 正弦波振荡(虚拟实验)1、 电容三点式(1)121100,400,10C nF C nF L mH ===示波器频谱仪(2)121100,400,5C nF C nF L mH ===示波器频谱仪(3)121100,1,5C nF C F L mH μ===示波器频谱仪数据表格: (C1, C2, L1) (C 1,C 2,L 1) O U •i U •增益A 相位差 谐振频率f 0 测量值 理论值 测量值 理论值 (100nF,400nF,10mH )5.972V1.486V44.0191806.025kHz5.627(100nF,400nF,5mH ) 4.698V 1.161V 4 4.047 180 7.995 kHz 7.958 (100nF,1uF,5mH )7.116V711.458mV1010.0021807.897 kHz7.465实验数据与理论值间的差异分析:增益差别不大但谐振频率差别较大, 主要是由于读数是的精度有限造成的。

由于游标以格为单位, 因此读数时选取的幅值最大的点可能与实际有差, 因而谐振频率的测量也有误差。

2、 电感三点式(1)1225,100,200L mH L H C nF μ===示波器频谱仪(2)1225,100,100L mH L H C nF μ===示波器频谱仪(3)1222,100,100L mH L H C nF μ===示波器频谱仪数据表格:(L1, L2, C2)(L1,L2,C2)OU•(V)iU•(mV)增益A 相位差谐振频率f0测量值理论值测量值(kHz)理论值(kHz)(5mH,100uH,200nF) 4.497V 89.938mV 50.001 50 180 5.039kHz 4.983 (5mH,100uH,100nF) 4.504V 90.070 mV 50.005 50 180 7.010kHz7.047(2mH,100uH,100nF) 4.483V 224.150mV 20.000 20 180 10.951kHz10.983实验数据与理论值间的差异分析:误差均较小, 主要由于电路不够稳定以及读数精度造成。

电路课实验报告总结(3篇)

电路课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电路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电路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实验报告总结了我在电路课中所完成的几个实验,包括基本放大电路、差分放大电路、稳压电路等,并对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及心得体会进行了总结。

二、实验内容及过程1. 基本放大电路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放大电路直流工作点的调整与测量方法,研究交流放大器的工作情况,加深对其工作原理的理解。

(2)实验过程:搭建基本放大电路,调整电路参数,测量静态工作点,分析电路性能。

(3)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掌握了放大电路直流工作点的调整方法,分析了电路的增益、带宽、输入输出阻抗等性能指标。

2. 差分放大电路实验(1)实验目的:提高对差分放大电路性能及特点的理解,学习其性能指标测试方法。

(2)实验过程:搭建差分放大电路,调整电路参数,测量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共模抑制比等性能指标。

(3)实验结果:通过实验,了解了差分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了性能指标测试方法,分析了电路的共模抑制能力、温度稳定性等特性。

3. 稳压电路实验(1)实验目的:学习稳压电路的设计原理,提高对稳压电路性能指标的理解。

(2)实验过程:搭建稳压电路,调整电路参数,测量输出电压、输出电流、纹波电压等性能指标。

(3)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掌握了稳压电路的设计方法,分析了电路的稳压精度、负载调节范围、温度稳定性等特性。

三、实验心得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电路课实验使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只有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才能更好地理解电路原理,提高动手能力。

2.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通过查阅资料、分析电路原理,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使我更加自信地面对实际问题。

3. 团队合作:实验过程中,与同学互相帮助、共同讨论,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这种团队合作精神将使我受益匪浅。

电路分析实验报告总结(3篇)

电路分析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电路分析是电子技术领域的基础课程,通过对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的研究,培养学生的电路分析和设计能力。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电路分析理论的理解,提高电路实验技能。

二、实验目的1. 掌握电路分析方法,包括电路等效变换、电路分析方法、电路特性分析等;2. 学会使用常用电子仪器,如万用表、示波器等;3. 提高电路实验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电路基本元件的测试与识别;2. 电路等效变换与简化;3. 电路分析方法的应用;4. 电路特性分析;5. 电路实验技能训练。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熟悉实验原理、步骤,准备好实验器材;2. 测试电路基本元件:使用万用表测试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参数;3. 电路等效变换与简化:根据电路图,运用等效变换和简化方法,将复杂电路转换为简单电路;4. 电路分析方法的应用:根据电路分析方法,分析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电路特性等;5. 电路特性分析:通过实验,观察电路在不同条件下的工作状态,分析电路特性;6.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经验。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路基本元件测试:通过测试,掌握了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参数,为后续电路分析奠定了基础;2. 电路等效变换与简化:成功地将复杂电路转换为简单电路,提高了电路分析的效率;3. 电路分析方法的应用:运用电路分析方法,分析了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电路特性等,加深了对电路理论的理解;4. 电路特性分析:通过实验,观察了电路在不同条件下的工作状态,分析了电路特性,为电路设计提供了参考;5. 电路实验技能训练: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电路实验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

六、实验总结1. 本次实验加深了对电路分析理论的理解,提高了电路实验技能;2. 通过实验,学会了使用常用电子仪器,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3. 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4. 发现了自身在电路分析方面的不足,为今后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电子电路综合实验报告-微型电风扇

电子电路综合实验报告-微型电风扇

电子电路综合实验实验报告题目:微型电风扇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日期:第一章实验调试步骤及方法1.11.1定时部分的实验调试步骤在面包板上对风速模块进行连线后,用数电实验箱输入5v电源和接地。

1、按照设计的电路连接电路后,先将74LS175芯片的1号脚接地进行清零,三个灯灭;2、第一次按下开关,74LS175芯片的2,5号脚所接二极管灯亮;3、第二次按下开关,74LS175芯片的7,12号脚所接二极管灯亮;4、第三次按下开关,74LS175芯片的10号脚所接二极管灯亮。

5、第四次按下开关,三个二极管灯都灭。

1.2系统整体联调步骤1、利用导线将3个模块连在一起。

2、调试风速模块,接通电源,按动风速按钮,风速处于弱状态:灯一亮:3、再次按动风速开关,风速处于中状态,灯二亮4、再次按动风速开关,风速处于强状态,灯三亮5、调试风种模块,由数电实验箱提供1Hz的脉冲信号给分频电路6、风种默认处于正常模式,按动开关,风种处于自然模式,此时灯二亮四秒停四秒7、再次按动开关,风种处于睡眠模式,此时灯三亮八秒,停八秒8、3调试定时模块,按动开关,定时为一小时,经过一小时后,灯灭9、再次按动开关,定时为二小时,二小时后,灯灭10、再次按动开关,定时四小时,四小时后,灯灭11、再次按动开关,定时关闭,灯全灭第二章实验结果处理与分析2.1系统总电路图和接线图系统总体逻辑电路图面包板实物接线图:2.2系统测试结果定时调试部分定时电路图:仿真调试结果如下:实物调试结果如下系统联调总体电路图:面包板总体实物连线图:因为时间问题,电路调试等各种原因没有完全成功,所以系统联调并没有成功第三章心得体会3.1实验过程当中遇到问题与解决办法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小组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我在连自己的定时模块时因为对芯片了解不够深入导致有些引脚不知道如何连接,小组里连接风速的同学因为连线问题导致芯片发热,连接风种的同学因为面包板的问题导致连接的电路图不能达到理想的实验结果,还有就是在联调的时候由于电路太复杂和芯片有时接触不良导致联调结果不够准确。

电子电路综合实验报告 示波器功能扩展电路的设计

电子电路综合实验报告 示波器功能扩展电路的设计

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电路综合实验报告示波器功能扩展电路的设计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班级:学号:班内序号:姓名:目录摘要关键字 (3)实验目的 (3)实验仪器与器件 (3)实验任务要求 (3)设计思路和总体结构框图 (3)分块电路原理 (4)总体结构框图与电路原理总结 (6)实现功能说明以及主要测试数据 (7)故障及问题分析 (9)总结和心得体会 (9)PROTEL绘制的原理图 (11)面包板与PCB板 (11)所有元器件及测试仪表清单 (12)参考文献 (13)课题名称:示波器功能扩展电路的设计与实现摘要:本实验是示波器功能扩展电路,可同时用一路通道检测分离4路信号。

电路分为五个基本分块电路——(1)555定时器作多谐振荡器产生时钟信号,时钟电路产生方波;(2)地址产生电路:计数器74LS169产生方波的二分频与四分频信号;(3)位移电路:CD4052一路为直流通道,另一路为信号通道,两路信号通过衰减器后在示波器水平位置上同时显示四路不同的信号;(4)放大调整和加法器电路:集成运放用于信号衰减放大与加法,将交流信号叠加到直流信号上实现纵向分离。

关键词:选通电路、信号叠加、交流放大,多踪显示。

一、实验目的:1.了解掌握555定时器的用作多谢振荡器的方法。

2.了解运算放大器组成的加法器实际应用。

3.学习模拟多路选择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4.复习巩固示波器原理和使用的相关知识。

5.提高独立设计电路和验证试验的能力二、实验仪器与器件:1. 直流稳压电源2. 函数信号发生器3. 示波器4. 晶体管毫伏表5. 万用表6. 芯片:NE555定时器;集成运算放大器LF353;计数器74LS169;多路模拟开关CD4052;7.电阻电容导线若干8. 面包板三、实验任务要求设计制作一个示波器功能拓展电路,能够实现将普通双踪示波器改装成为多踪示波器进行多路信号测试。

1.基本要求:(1)能够实现用示波器一路探头输入稳定显示四路被测波形;(2)输入信号幅度为0~10V,频率不低于500Hz;(3)系统电源DC+-5V。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电路实验3
综合设计总结报告题目:波形发生器
班级:20110513
学号:2011051316
姓名:仲云龙
成绩:
日期:2014.3.31-2014.4.4
一、摘要
波形发生器作为一种常用的信号源,是现代测试领域内应用最为广泛的通用仪器之一。

在研制、生产、测试和维修各种电子元件、部件以及整机设备时,都需要信号源,由它产生不同频率不同波形的电压、电流信号并加到被测器件或设备上,用其他仪器观察、测量被测仪器的输出响应,以分析确定它们的性能参数。

波形发生器是电子测量领域中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一类电子仪器。

它可以产生多种波形信号,如正弦波、三角波、方波等,因而广泛用于通信、雷达、导航等领域。

二、设计任务
2.1 设计选题
选题七波形发生器
2.2 设计任务要求
(1)同时四通道输出,每通道输出矩形波、锯齿波、正弦波Ⅰ、正弦波Ⅱ中的一种波形,每通道输出的负载电阻均为1K欧姆。

(2)四种波形的频率关系为1:1:1:3(三次谐波),矩形波、锯齿波、正弦波Ⅰ输出频率范围为8 kHz—10kHz,正弦波Ⅱ输出频率范围为24 kHz—30kHz;矩形波和锯齿波输出电压幅度峰峰值为1V,正弦波Ⅰ、Ⅱ输出幅度为峰峰值2V。

(3)频率误差不大于5%,矩形波,锯齿波,正弦波Ⅰ通带内输出电压幅度峰峰值误差不大于5%,正弦波Ⅱ通带内输出电压幅度峰峰值误差不大于10%,矩形波占空比在0~1范围内可调。

(4)电源只能选用+9V单电源,由稳压电源供给,不得使用额外电源。

三、方案论证
1.利用555多谐振荡器6管脚产生8kHz三角波,3管脚Vpp为1V的8kHz的方波。

2.三角波通过滞回比较器和衰减网络产生8kHzVpp为1V的方波。

3.方波通过反向积分电路产生8kHzVpp为1V的三角波。

4.方波通过二阶低通滤波器产生8kHz低通正弦波。

5.方波通过带通滤波器产生中心频率为27kHz的正弦波。

系统方框图见图1
图1 系统方框图
此方案可以满足本选题技术指标,分五个模块实现产生所需的波形,而且电路模块清晰,容易调试,电路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四、电路单元参数的选定和设计实现
4.1.模块一 555多谐振荡电路
通过555芯片使3管脚输出方波、6管脚输出三角波,通过衰减网络将方波衰减为Vpp=1V的方波。

T1=(R6+R7)C3ln2
T2=(R8+R9)C3ln2
q=T1/(T1+T2)=(R6+R7)/(R6+R7+R8+R9)
T=T1+T2
f=1/T
4.2.模块二滞回比较器
555振荡电路输出的三角波通过以TL081为核心的滞回比较电路输出占空比可调的矩形波。

(由于软件的问题无法完成仿真)
UTH1=(1+R5/R6)UR-(R5/R6)UOL
UTH2=(1+R5/R6)UR-(R5/R6)UOH
UOL=-9V, UOH=9V
UR=(R1+AR2)/(R1+R2+R3)
4.3.模块三反向积分器
555多谐振荡电路产生的方波通过以TL081为核心的反向积分电路产生三角波。

fx=1/2 fx=1/2πR9C5
f=1/2πR8C5
f>10fx
R7=R8//R9
U0=UiT/4R8C2 U0=0.5V Ui=0.5V
C5=1nF
得R8=27K,
R9远远大于R8
所以R9可取100K
所以R2=22K
4.4.模块四二阶压控低通滤波器
555多谐振荡电路产生的方波通过如下以TL081为核心的电路产生低通正弦波。

4.5.模块五带通滤波器
555振荡器输出的方波通过如下2阶电路产生中心频率为27kHz的带通正弦波。

五、装配调试过程
测试仪器
(1)示波器;TDS3502B 500MHz (2)电源:EM1712 DC (3)波形发射器(4)万用表
5.1 555多谐振荡器
方波:Vpp=1.02v,f=8.285kHz,占空比=50%
三角波:Vpp=3.24v,f=8.386kHz
两个波形都良好,符合题目要求。

5.2 滞回比较器
三角波——》方波Vpp=1.10v,f=8.346kHz,占空比=50%
方波波形不是理想状态的陡。

5.3 反相器
方波——》三角波 Vpp=1.02v,f=8.448kHz,占空比=50%。

5.4 低通滤波器
方波——》正弦波,Vpp=2.20v,f=8.546kHz,占空比=50%。

5.5 带通滤波器
方波——》正弦波,这个模块焊接完成后没有得到理想的波形,波形不是27k的正弦波,波形没被滤出来。

我怀疑是电路元件的参数选得不合适。

可遗憾
的是没有时间改了。

六、实验注意事项及主要可能故障分析
6.1作品评估
本作品共分为5个模块,我完成了4个模块,并没有完全完成。

在完成的个模块中,调试性能与联调都很成功,基本达到了技术指标要求。

6.2存在问题
本实验将元器件焊在电路板上,整体布局很重要。

焊接过程中存在飞线问题,对信号会有影响。

6.3产生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在第三个电路反向积分器的调试中,出现了失真的波形。

我分析是积分电容没有加进去,后来我用万用表查电容的连接时,发现出现了虚焊现象。

我用烙铁重新焊了一遍,再用万用表测了一遍,测试元器件都连接上了,再用示波器测输出波形,终于符合要求,解决了问题。

6.4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收获了很多,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最重要的是,学会了独立思考,而不是发现问题就去问老师,自己会学着思考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自己去试着解决,解决了问题后心情会很愉悦,课后自己找地方焊电路,测电路,虽然很忙,但很充实,体会到了知识能带给我的快乐,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六.附录1 元器件清单
555
C 0.025μF 1
C 0.1μF 2
C 10μF 1
R 2.4K 2
R 1K 2
R 1.3K 2
R 4.3K 1
二极管 2
电位器1K 2
555 1
滞回比较器
C 10μF 1
C 0.1μF 1
R 82k 2
R 10k 1
R 36k 1
R 1k 1
电位器50k 1
TL081ACD 1
反相积分器
C 100nF 2 C 10μF 3 C 1nF 1 R 200k 2 R 22k 1 R 27k 1 R 100k 1 R 1k 1 TL081AC
D 1 二阶压控低通滤波器
C 100nF 1 C 2.2nF 1 C 1nF 1 C 10μF 4 R 12k 2 R 200k 2 R 2.6k 1 R 1.2k 1 R 1k 1 TL081AC
D 1
带通滤波器
C 100nF 2 C 10nF 4 C 10μF 2 R 200k 4 R 8.2k 1 R 510 2 R 650 1 R 620 2 R 1.1k 2 R 10 1 R 7.5k 1 R 570 1 TL081AC
D 1
附录二电路图
附录3 实物照片
附录四实验日志
附录五实验仿真波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