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模拟电子线路实验》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

网络高等教育《模拟电子线路》实验报告学习中心:农垦河西分校层次:高中起点专科专业: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年级:年春/秋季学号: 8学生姓名:陈爱明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了解并掌握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的主要功能及使用方法2、了解并掌握数字万用表的主要功能及使用方法3、了解并掌握TDS1002型数字储存示波器和信号源的基本操作方法.二、基本知识1.简述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布线区的结构及导电机制。

布线区面板以大焊孔为主,其周围以十字花小孔结构相结合,构成接点的连接形式,每个大焊孔与它周围的小孔都是相通的.2.试述NEEL-03A型信号源的主要技术特性。

1、输出波形:三角波、正弦波、方波、二脉、四脉、八脉、单次脉冲信号2、输出频率:10Hz~1MHz连续可调3、幅值调节范围:0~10VP-P连续可调4、波形衰减:20dB、40dB;字频率计,既可作为信号源的输出监视仪表,也可以作外侧频率计用5、带有6位数字频率计,既可作为信号源的输出监视仪表,也可以作外侧频率计用3.试述使用万用表时应注意的问题。

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时,应先确定所需测量功能和量程。

确定量程的原则已知被测参数大致范围,所选量程应“大于被测值,且最接近被测值”。

如果被测参数的范围未知,则先选择所需功能的最大量程测量,根据初测结果逐步把量程下调到最接近于被测值的量程,以便测量出更加准确的数值。

如屏幕显示“1”,表明已超过量程范围,须将量程开关转至相应档位上4.试述TDS1002型示波器进行自动测量的方法。

按下“测量”按钮可以进行自动测量。

共有十一种测量类型。

一次最多可显示五种。

按下顶部的选项按钮可以显示“测量1”菜单。

可以在“信源”中选择在其上进行测量的通道。

可以在“类型”中选择测量类型。

测量类型有:频率周期平均值、峰-峰值、均方根值、最小值、最大值、上升时间、下降时间、正频宽、负频宽。

三、预习题1.正弦交流信号的峰-峰值=2×峰值,峰值=√2×有效值。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实验报告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实验报告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模拟电子线路实验,掌握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巧,加深对电子线路的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设备实验中使用的设备有:示波器、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电阻、电容、二极管等。

三、实验原理电子线路由电源、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等元件组合而成。

在电子线路中,电源提供电流,电流通过线路中的元件实现信号的处理和传递。

电阻限制电流的流动,电容储存电荷,电感储存磁场,二极管具有导通(正向偏置)和截止(反向偏置)的特性。

四、实验内容本次实验的实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阻的测量和串并联的实验(1)利用示波器和万用表对不同电阻值的电阻进行测量,并分析测量值和标称值之间的差异;(2)在电路中连接不同的电阻,并观察并分析串联和并联对电阻阻抗的影响。

2.电容的充放电实验(1)利用信号发生器输出方波信号,通过一个电阻将方波信号传到一个电容上进行充放电;(2)通过示波器观察电容充放电波形,分析电容的充放电过程。

3.二极管的直流分压和交流放大实验(1)利用电源和电阻构建一个二极管直流分压电路,通过示波器观察电路输出;(2)通过信号发生器产生正弦波信号,通过二极管放大电路增大信号幅度,并通过示波器观察放大后的信号。

五、实验结果1.电阻的测量和串并联的实验经测量,不同电阻的测量值与标称值相差较小,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串联电阻的总阻抗等于各个电阻之和,而并联电阻的总阻抗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

2.电容的充放电实验通过示波器观察到电容的充放电过程,放电过程是指电容器通过一个电阻将储存的电荷逐渐释放,电压逐渐下降的过程;充电过程是指电容器内的电压逐渐增加,直到与输入信号的幅度相等,并保持恒定的过程。

3.二极管的直流分压和交流放大实验通过示波器观察到二极管直流分压电路的输出近似为输入信号的一半。

在交流放大实验中,增加了二极管和电容,使得输入信号的幅度得以增大,实现了信号的放大。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了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巧。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实验四 RC低频振荡器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实验四 RC低频振荡器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 实验四 RC 低频振荡器【实验名称】RC 低频振荡器【实验目的】1. 掌握桥式RC 正弦波振荡器的电路及其工作原理;2. 学习RC 正弦波振荡器的设计、调试方法;3. 观察RC 参数对振荡频率的影响,学习振荡频率的测定方法。

【预习要点】1. 复习课件中有关RC 振荡器结构与工作原理的内容。

2. 若想改变实验电路的振荡频率,可以通过调整电路中的哪些元件的参数来实现?【实验仪器设备】【实验原理】oR f图4-1 RC 正弦波振荡器图4-1为RC 桥式正弦波振荡器。

RC 低频振荡器在一个在没有外接输入信号的条件下,就可以产生正弦波信号的低频放大器。

它由基本放大器、选频网络和稳幅环节组成。

其中RC 串、并联电路构成正反馈支路,同时兼作选频网络,引入正反馈是为了满足振荡的相位条件,形成振荡。

3R 、w R 及二极管等元件构成负反馈和稳幅环节。

引入负反馈是为了改善振荡器的性能。

调节电位器w R ,可以改变负反馈深度,以满足振荡的振幅条件和改善波形,利用两个反向并联二极管D 1、D 2正向电阻的非线性特性来实现稳幅。

D 1、D 2采用硅管(温度稳定性好),且要求特性匹配,才能保证输出波形正、负半周对称。

4R 的接入是为了削弱二极管非线性的影响,以改善波形失真。

电路的振荡频率为:012f RC π=起振的幅值条件为:ff 313R A R =+≥ 式中f w 4d //r R R R =+(),d r ——二极管正向导通电阻。

调整反馈电阻f R (调w R ),使电路起振,且波形失真最小。

如不能起振,说明负反馈太强,应适当加大w R ,使f R 增大;如果电路起振过度,产生非线性失真,则应适当减小w R 。

改变选频网络的参数C 或R ,即可调节振荡频率。

一般采用改变电容C 作频率量程切换,而调节R 作量程内的频率细调。

RC 振荡器的设计步骤:1.根据已知的指标,选择电路形式;2.计算并确定电路中的元件参数,选择器件;3.安装调试电路,使电路满足指标要求。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报告模拟电子线路实验报告引言:模拟电子线路是电子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基础课程,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和电路的设计方法。

本实验报告将介绍我在模拟电子线路实验中所进行的一系列实验,包括放大器电路、滤波器电路和振荡器电路。

实验一:放大器电路在放大器电路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两个常见的放大器电路:共射极放大器和共基极放大器。

共射极放大器具有较高的电压增益和输入阻抗,适用于信号放大应用。

共基极放大器则具有较低的电压增益和输出阻抗,适用于驱动低阻抗负载。

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这两种放大器电路的性能,并观察到了它们在不同频率下的响应特性。

实验二:滤波器电路滤波器电路是电子系统中常见的电路,用于去除或选择特定频率的信号。

在实验中,我们研究了三种常见的滤波器电路: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和带通滤波器。

通过调整电路参数和元件值,我们观察到了这些滤波器在不同频率下的截止特性和幅频响应。

此外,我们还讨论了滤波器的阶数和频率响应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实验三:振荡器电路振荡器电路是一种能够产生稳定振荡信号的电路,常用于时钟发生器、射频发射和接收等应用中。

在实验中,我们设计和搭建了两种常见的振荡器电路:RC 相移振荡器和LC谐振振荡器。

通过调整电路参数和元件值,我们观察到了振荡器的频率稳定性和波形特性。

此外,我们还讨论了振荡器的起振条件和频率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对放大器、滤波器和振荡器电路的性能进行了验证和分析。

我们观察到了不同电路参数和元件值对电路性能的影响,例如放大器的电压增益、滤波器的截止频率和振荡器的频率稳定性。

我们还学习到了如何根据电路需求选择合适的电路结构和元件数值,以满足特定的电路设计要求。

结论:通过模拟电子线路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放大器、滤波器和振荡器电路的原理和性能。

我们通过实验验证了这些电路的工作特性,并学会了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电路结构和元件数值。

这些实验为我们今后在电子工程领域的学习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实验三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实验三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实验三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实验名称】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实验目的】1.熟悉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使用方法,进一步了解其主要特性参数意义;2.掌握由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的各种基本运算电路的调试和测试方法;3.了解运算放大器在实际应用时应考虑的一些问题。

【预习要点】1.复习课件中集成运放线性应用部分内容。

2.在由集成运放组成的各种运算电路中,为什么要进行调零?【实验仪器设备】【实验原理】集成运算放大器是一种高放大倍数、高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的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具有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可对直流信号和交流信号进行放大。

外接负反馈电路后,运放工作在线性状态,其输出电压V o与输入电压V i的运算关系仅取决于外接反馈网络与输入端阻抗的连接方式,而与运算放大器本身无关。

改变反馈网络与输入端外接阻抗的形式和参数,即能对V i进行各种数字运算。

本实验采用的集成运放型号为HA17741,引脚排列如图3-1(a)所示。

它是八脚双列直插式组件,②脚和③脚为反相和同相输入端,⑥脚为输出端,⑦脚和④脚为正,负电源端,①脚和⑤脚为失调调零端,①⑤脚之间可接入一只几十K 的电位器并将滑动触头接到负电源端。

⑧脚为空脚。

(a ) (b )图3-1为了补偿运放自身失调量的影响,提高运算精度,在运算前,应首先对运放进行调零,即保证输入为零时,输出也为零。

图3-1(b )是调零电位器连接示意图,使用时必须正确使用引脚才能确保电路正常工作。

所谓调零并不是对独立运放进行调零,而是对运放的应用电路调零,即将运放应用电路输入端接地(使输入为零),调节调零电位器,使输出电压等于零。

如图3-2所示。

+-△+R 2v i2oR 1v i1+12V-12VR wR1542367+-△+R 2v i2oR 1v i1+12V-12VR wR1542367图3-2集成运算放大器按照输入方式可分为同相、反相、差动三种接法。

按照运算关系可分为比例、加法、减法、积分、微分等,利用输入方式与运算关系的组合,可接成各种运算电路。

模拟电路实训报告

模拟电路实训报告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学习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频率计等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2、初步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中,经常使用的电子仪器有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及频率计等。

它们和万用电表一起,可以完成对模拟电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工作情况的测试。

实验中要对各种电子仪器进行综合使用,可按照信号流向,以连线简捷,调节顺手,观察与读数方便等原则进行合理布局,各仪器与被测实验装置之间的布局与连接如图1-1所示。

接线时应注意,为防止外界干扰,各仪器的共公接地端应连接在一起,称共地。

信号源和交流毫伏表的引线通常用屏蔽线或专用电缆线,示波器接线使用专用电缆线,直流电源的接线用普通导线。

图1-1 模拟电子电路中常用电子仪器布局图1、示波器示波器是一种用途很广的电子测量仪器,它既能直接显示电信号的波形,又能对电信号进行各种参数的测量。

现着重指出下列几点:1)、寻找扫描光迹将示波器y轴显示方式置“y1”或“y2”,输入耦合方式置“gnd”,开机预热后,若在显示屏上不出现光点和扫描基线,可按下列操作去找到扫描线:①适当调节亮度旋钮。

②触发方式开关置“自动”。

③适当调节垂直()、水平()“位移”旋钮,使扫描光迹位于屏幕中央。

(若示波器设有“寻迹”按键,可按下“寻迹”按键,判断光迹偏移基线的方向。

)2)、双踪示波器一般有五种显示方式,即“y1”、“y2”、“y1+y2”三种单踪显示方式和“交替”“断续”二种双踪显示方式。

“交替”显示一般适宜于输入信号频率较高时使用。

“断续”显示一般适宜于输入信号频率较底时使用。

3)、为了显示稳定的被测信号波形,“触发源选择”开关一般选为“内”触发,使扫描触发信号取自示波器内部的y通道。

4)、触发方式开关通常先置于“自动”调出波形后,若被显示的波形不稳定,可置触发方式开关于“常态”,通过调节“触发电平”旋钮找到合适的触发电压,使被测试的波形稳定地显示在示波器屏幕上。

模拟电子电路实验室实验报告写作要求(五篇)

模拟电子电路实验室实验报告写作要求(五篇)

模拟电子电路实验室实验报告写作要求(五篇)第一篇:模拟电子电路实验室实验报告写作要求模拟电子电路实验室实验报告写作要求封面写作要求1.选课时间段:如周一下午(6~8节);2.序号:签名时的座位号;3.课程名称:如线性电子线路实验、电路与电子学实验等;4.实验名称:如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晶体管主要参数及特性曲线的测试; 5.自己所学的专业名称: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等; 6.指导教师:如华柏兴;7.学生姓名:如梁志有;8.学生学号:如03041218; 9.实验日期:如06.10.30。

一、实验目的参考书上或者指导教师的讲解内容,或者按照自己的要求写,如:1.了解常用电子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仪器型号、面板上各旋钮和开关的功能作用。

2.初步掌握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和一般的测量技术。

3.学会正确使用与本实验有关的仪器。

二、实验仪器用到的实验仪器要列写在实验仪器栏中,并说明主要功能,最重要的是你使用到的功能。

三、实验电路及原理1.画出完整正确的实验电路原理图 1)画图正确工整清楚。

2)元器件代号和参数以及极性必须标注正确清楚。

如图1所示:2.叙述电路工作原理叙述电路组成、元器件作用、电路工作过程及最主要的实验技术指标,简单明了,有较好的说服力。

图1 实验电路原理图四、电路参数设计1.列写实验已知条件;2.列写实验设计要求;3.列写设计过程;要求写出公式,代入设计要求中已知的(条件)数据并写出计算结果的范围。

但结果有可能是一个范围,请给出设计后的范围,最后给出取值结果。

4.把设计参数标在实验原理电路图中,如在图1中的电阻R2为15KΩ。

如下列写了部分设计的过程,请参考:A)偏置电路形式的选择由于分压式电流负反馈偏置电路应用十分广泛,所以本实验电路选用图1中所示的分压式电流负反馈偏置电路。

B)发射极电阻RE的确定因为工程估算中一般取V=(0.2~0.3)VCCEQ因为VCC为12伏,所以VEQ=(0.2~0.3)VCC=(2.4~3.6)V,这里取值为2.4V。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实验报告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实验报告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实验报告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网络高等教育《模拟电子线路》实验报告学习中心: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奥鹏学习中心层次:高中起点专科专业: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年级: 12 年秋季学号:学生姓名: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了解并掌握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的主要功能及使用方法。

2.了解并掌握数字万用表的主要功能及使用方法。

3.学习并掌握TDS1002型数字存储示波器和信号源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基本知识1.简述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布线区的结构及导电机制。

布线区面板以大焊孔为主,其周围以十字花小孔结构相结合,构成接点的连接形式,每个大焊孔与它周围的小孔都是相通的。

2.试述NEEL-03A型信号源的主要技术特性。

①输出波形:三角波、正弦波、方波、二脉、四脉、八脉、单次脉冲信号;②输出频率:10Hz~1MHz连续可调;③幅值调节范围:0~10V P-P连续可调;④波形衰减:20dB、40dB;⑤带有6位数字频率计,既可作为信号源的输出监视仪表,也可以作外侧频率计用。

注意:信号源输出端不能短路。

3.试述使用万用表时应注意的问题。

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时,应先确定所需测量功能和量程。

确定量程的原则:①若已知被测参数大致范围,所选量程应“大于被测值,且最接近被测值”。

②如果被测参数的范围未知,则先选择所需功能的最大量程测量,根据初测结果逐步把量程下调到最接近于被测值的量程,以便测量出更加准确的数值。

如屏幕显示“1”,表明已超过量程范围,须将量程开关转至相应档位上。

4.试述TDS1002型示波器进行自动测量的方法。

按下“测量”按钮可以进行自动测量。

共有十一种测量类型。

一次最多可显示五种。

按下顶部的选项按钮可以显示“测量1”菜单。

可以在“信源”中选择在其上进行测量的通道。

可以在“类型”中选择测量类型。

测量类型有:频率、周期、平均值、峰-峰值、均方根值、最小值、最大值、上升时间、下降时间、正频宽、负频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高等教育《模拟电子线路》实验报告学习中心:奥鹏教育中心层次:高中起点专科专业:电力系统自动化年级:学号:学生姓名:杨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答:1.了解并掌握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的主要功能及使用方法。

2.了解并掌握数字万用表的主要功能及使用方法。

3.学习并掌握TDS1002型数字存储示波器和信号源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基本知识1.简述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布线区的结构及导电机制。

答:布线区面板以大焊孔为主,其周围以十字花小孔结构相结合,构成接点的连接形式,每个大焊孔与它周围的小孔都是相通的。

2.试述NEEL-03A型信号源的主要技术特性。

答:1.输出波形:三角波、正弦波、方波、二脉、四脉、八脉、单次脉冲信号;2.输出频率:10HZ~1HZ连续可调;3.幅值调节范围:0~10Vp-p连续可调;4.波形衰减:20db、40db;5.带有6位数字频率计,即可作为信号源的输出监视仪表,也可以作为外侧频率计使用。

3.试述使用万用表时应注意的问题。

答: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时,应先确定所需测量功能和量程。

确定量程的原则:1.若已知被测参数大致范围,所选量程应“大于被测值,且最接近被测值”。

2.如果被测参数的范围未知,则选择所需功能的最大量程测量,根据粗侧结果逐步把量程下调到最接近于被测值的量程,以便测量出更加精准的数值。

如屏幕显示“1”,表明以超过量程范围,需将量程开关转至相应档位上。

3.在测量间歇期和实验结束后,不要忘记关闭电源。

三、预习题1.正弦交流信号的峰-峰值=__2__×峰值,峰值=__√2__×有效值。

2.交流信号的周期和频率是什么关系?答:周期和频率互为倒数。

T=1/f f=1/T四、实验内容1.电阻阻值的测量表一2.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的测量表二3.测试9V交流电压的波形及参数表三4.测量信号源输出信号的波形及参数表四五、实验仪器设备六、问题与思考1.使用数字万用表时,如果已知被测参数的大致范围,量程应如何选定?答:如果已知被测参数的大致范围,所选量程应大于被测值且接近被测值。

2.使用TDS1002型示波器时,按什么功能键可以使波形显示得更便于观测?答:按自动设置键可以使波形显示的更便于观察。

3.实验的体会和建议答:通过这次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使我更加熟悉和了解了如何运用电子仪器,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实验二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一、实验目的答:1.学习单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方法。

2.学习单管放大电路交流放大倍数的测量方法。

3.了解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对动态特性的影响。

4.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电子技术试验台的使用。

二、实验电路三、实验原理(简述分压偏置共射极放大电路如何稳定静态工作点)答:是通过增加偏值电阻R B1和R B2组成的分压电路固定基级电压,使基极电压基本不变,同时通过R E负反馈作用,限制I C的改变,使工作点保持不变。

四、预习题在实验电路中,C1、C2和C E的作用分别是什么?答:C1和C2有隔直通交的作用,C1滤出输入信号的直流成分,C2滤出输出信号的直流成分,C E静态时稳定工作点,动态时短路R E,增加放大倍数。

五、实验内容1.静态工作点的测试I=2mA 表一C2.交流放大倍数的测试表二3.动态失真的测试表三六、实验仪器设备七、问题与思考1.哪些电路参数会影响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实际工作中,一般采取什么措施来调整工作点?答:改变电路参数V CC、R C、R B1、R B2、R E都会引起静态工作点的变化。

在实际工作中,一般是通过改变上偏置电阻R B1(调节电位器R W)调节静态工作点的。

R W调大,工作点降低(I C减小):R W调小,工作点升高(I C增大)。

2.静态工作点设置是否合适,对放大器的输出波形有何影响?答:静态工作点是否合适,对放大器的性能和输出波形都有很大影响。

工作点偏高,放大器在加入交流信号以后易产生饱和失真,此时V O的负半周将被削底。

工作点偏低易产生截止失真,即V C的正半周被缩顶。

3.实验的体会和建议答:通过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的学习,使我更加深入了解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对动态特性的影响,掌握单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和交流放大倍数的测量方法,还有学会通过计算得出电路理论值。

实验三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一、实验目的答:1.熟悉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使用方法,进一步了解其主要特性参数意义。

2.掌握由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的各种基本运算电路的调试和测试方法。

3.了解运算放大器在实际应用时应考虑的一些问题。

二、实验原理1.反相比例器电路与原理答:输入信号v i经输入电阻R1送到反相输入端,而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接地”。

反馈电阻R f跨接在输出端和反相输入端之间,形成深度负反馈。

其运算关系为:fo i1Rv vR=-该式表明,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是比例关系。

若Rf=R1,则为反相器,v=-vi。

为了减小输入级偏置电流引起的运算误差,在同相端应接入平衡电阻R。

2.反相加法器电路与原理答:在反比例放大器的基础上,如果反相输入端增加若干输入电路,则构成反相加法放大器。

其运算关系为:f f o 1212()i i R Rv v v R R =-+ 该式表明,输出电压为两个输入电压相加。

为了保证运算放大器的两个输入端处于平衡对称的工作状态,克服失调电压、失调电流的影响,在电路中应尽量保证运算放大器两个输入端的外电路的电阻相等,因此在反相输入的运算放大器电路中,同相端与地之间要串接补偿电阻R ,R 的阻值应是反向输入电阻与反馈电阻的并联值。

3.减法器电路与原理答:输入信号V i2和V i2分别通过R 1和R 2加到运放的方向端和同相端,输出端电压经R f 反馈到反相输入端。

其运算关系为:31f f o 211231·i i R R R Rv v v R R R R +=-+当R 1等于R 2,R 等于R F 时有如下关系式fo 211()i i R v v v R =- 所以减法运算电路就实现了两个输入信号的减法运算。

三、预习题在由集成运放组成的各种运算电路中,为什么要进行调零?答:为了补偿运放自身失调量的影响,提高运算精度,在运算前,应首先对运放进行调零,既保证输入为零时,输出也为零。

所谓调零并不是对独立运放进行调零,而是对运放的应用电路调零,即将运放应用电路输入端接地,调节调零电位器,使输出电压等于零。

四、实验内容 1.反相比例运算电路表一2.反相加法运算电路 表二3.减法运算电路 表三五、实验仪器设备六、问题与思考1.试述集成运放的调零方法。

答:将运放电路输入端接地,用万用表测量运放输出电压,打开万用表开关,将约等于零,功能开关旋至20mv直流电压档,调节调零电位器,使输出电压vO然后关闭万用表开关,断开连线,调零结束。

2.为了不损坏集成块,实验中应注意什么问题?答:实验前要看清运放组件各管脚的位置,切记正负电源极性接反和输出端短路,否则将会损坏集成电路。

3.实验的体会和建议答:本次实验通过多种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运用,使我了解了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和三种输入方式,通过对各种集成运算放大器电路的测定,得到了各种电路相应的特性和实际应用时应注意的事项,这不仅将理论与实验相结合,而且对于生产上的实际应用也会有很大帮助。

实验四 RC 低频振荡器一、实验目的答:1.掌握桥式RC 正弦波振荡器的电路及其工作原理;2.学习RC 正弦波振荡器的设计、调试方法;3.观察RC 参数对振荡器的影响,学习振荡频率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电路三、振荡条件与振荡频率(写出RC 正弦波电路的振荡条件以及振荡频率公式)答:RC正弦波电路的振荡条件为:起振的振幅条件为:ff 313R A R =+≥;Rf应略大于2R3;其中Rf=RW+rd∥ R4 电路的振荡频率公式为: 012f RCπ=四、预习题在RC 正弦波振荡电路中, R 、C 构成什么电路?起什么作用?3R 、w R 、4R 构成什么电路?起什么作用?答:RC串并联电路构成正反馈电路,同时兼做选频网络,引入正反馈是为了满足振荡的相位条件,形成振荡。

R3和RW及R4等原件构成负反馈和稳幅环节,引入负反馈是为了改善振荡器的性能,R4的加入是为了削弱二极管非线性的影响,以改善波形失真。

五、安装测试表一六、实验仪器设备七、问题与思考1.如何改变RC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答:改变选频网络的参数C或R,即可调节振荡频率,一般用改变电容C作频率量程切换,而调节R做量程内的频率细调。

2.RC 正弦波振荡器如果不起振或者输出波形失真,应调节那个参数?如何调? 答:如不能起振,说明负反馈太强,应加大RW,使RF增大;如果电路起振过度,产生非线性失真,则应适当减小RW。

3.实验的体会和建议答:通过本次实验,我学会了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电路结构。

在这次试验测试中发现实测频率小于计算频率,根据实验测试数据可知减小RC的值可以使频率升高的原理,所以应在本电路中适当减小RC的值,以提高振荡频率。

至此进一步加深了我对RC振荡器中RC串并联的选频特性的了解,掌握了电路调试的基本方法以及用示波器测量频率和均方根的值,使我的实践应用能力得到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