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习题

合集下载

物化复习题

物化复习题

物理化学复习题一、判断题1、一个已达平衡的化学反应,只有当标准平衡常数改变时,平衡才会移动。

×2、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P=∑PB,可见压力具有加和性,应属于广度性质。

×3、因Qp =△H, Qv=△U,所以Qp与Qv都是状态函数。

×4、自发过程一定是不可逆过程。

√5、熵增加的过程一定是自发过程。

×6、物质B在两相之间进行宏观转移的方向总是从浓度高的相迁至浓度低的相。

×7、吉布斯函数减小的过程一定是自发过程。

×8、在等温、等压不作非体积功的条件下,反应的△rGm<0时,若值越小,自发进行反映的趋势也越强,反应进行得越快。

×9、三组分系统最多同时存在5相。

√10、单组分系统的相图中两相平衡线都可以用克拉佩龙方程定量描述。

√⑴电解质溶液中各离子迁移数之和为1。

√11、无限稀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可以看成是正、负离子无限稀摩尔电导率之和,这一规律只适用于强电解质。

×12、电解质的无限稀摩尔电导率Λm ∞可以由Λm对√c作图外推至√c =0得到。

×13、恒温、恒压下ΔG>0的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14、只有在比表面很大时才能明显地看到表面现象,所以系统表面增大是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

×15、单分子层吸附只能是化学吸附,多分子层吸附只能是物理吸附。

×16、由于溶质在溶液的表面产生吸附,所以溶质在溶液表面的浓度大于它在溶液内部的浓度。

×17、在同一反应中各物质的变化速率相同。

×18、零级反应的反应速率不随反应物质的浓度变化而变化。

√19、一个化学反应进行是级数越大,其反应速率也越大。

×二、填空题1、理想气体分子的最基本的特征是和,当温度越,压力越时,一切实际气体的行为就越接近理想气体。

2、1mol理想气体从300k,200Kpa绝热向真空膨胀至100Kpa,则此过程的△U 0,△H0,△T 0,△V 0.3、实际气体经节流膨胀,Q 0,△H 0,△P 0.4、在绝对零度时纯物质完美晶体的熵值= 。

物化题练习题

物化题练习题

物化题练习题1. 下列关于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B. 物质可以被分解成更小的物体;C. 物质可以存在于固态、液态和气态;D. 物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转变成其他物质。

2. 水的化学式是H2O,其中2是表示:A. 氧元素的个数;B. 氢元素的个数;C. 氧气分子的个数;D. 氢气分子的个数。

3. 下列物质中,是化合物的是:A. 纯净水;B. 氧气;C. 氯气;D. 金属铝。

4. 气体的特点不包括:A. 分子间距离大,分子运动自由;B. 气体可以被压缩;C. 气体分子之间有强烈的相互作用力;D. 气体可以扩散和弥散。

5. 下列物质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将水煮沸;B. 冰块融化成水;C. 铁生锈;D. 木材燃烧成灰。

6. 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电池产生电能;B. 冰融化成水;C. 水蒸气变成水;D. 液化石油。

7. 下列物质中,属于原子的是:A. 水分子;B. 氧气分子;C. 铁分子;D. 氯气分子。

8. 下列元素中,是金属的是:A. 氧气;B. 氯气;C. 铁;D. 氮气。

9. 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别位于方程式的左边和右边,这是遵守了什么定律?A. 质量守恒定律;B. 能量守恒定律;C. 波动守恒定律;D. 力学守恒定律。

10. 在化学方程式中,用于表示反应条件的符号是:A. ♦;B. ∆;C. ⊕;D. ↾。

以上是物化题练习题,请根据题目自行选择答案,并进行检查。

祝你好运!。

物化练习题及答案

物化练习题及答案

物化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物质的量浓度(C)与摩尔浓度(c)之间的关系是:A. C = cB. C = 1000cC. C = 1/cD. C = 1000ρc/M2.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 nRT,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温度不变时,压力与体积成反比B. 体积不变时,温度与压力成正比C. 压力不变时,温度与体积成反比D. 以上都是3. 以下哪个不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A. ΔU = Q + WB. ΔH = Q + ΔUC. ΔS = Q/TD. ΔG = ΔH - TΔS4. 一个化学反应的熵变(ΔS)为正值,这意味着:A. 反应是放热的B. 反应是吸热的C. 反应的混乱度增加D. 反应的混乱度减少5. 根据拉乌尔定律,当两种液体混合时,混合物的蒸汽压等于各组分蒸汽压的:A. 质量分数之和B. 摩尔分数之和C. 体积分数之和D. 质量分数乘以摩尔分数答案:1.D 2.D 3.B 4.C 5.C二、填空题1. 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物质的______,单位是______。

答案:相对分子质量;g/mol2. 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______有关。

答案:温度3.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转化为______而不产生其他效果。

答案:功4. 物质的量浓度与摩尔浓度的关系是 C = ______c。

答案:1000ρ/M5. 热力学第三定律表明,当温度趋近于绝对零度时,完美晶体的熵趋近于______。

答案:零三、简答题1. 什么是阿伏伽德罗定律?请简述其内容。

答案:阿伏伽德罗定律指的是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下,等体积的不同气体含有相同数量的分子。

这个定律是理想气体行为的描述,它表明了气体分子的数目与其体积成正比。

2. 什么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表述和开尔文-普朗克表述?答案: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表述是:不可能实现一个循环过程,其唯一结果就是从一个热源吸热并将这热量完全转化为功。

物化习题——精选推荐

物化习题——精选推荐

物理化学练习题一、选择题:1、对于理想气体,下列关系中哪个是不正确的 ( )。

A. (∂U /∂T )V =0B. (∂U /∂V )T =0C. (∂H /∂p )T =0D. (∂U /∂p )T =02、298K 时A 和B 两种气体在某一溶剂中溶解的享利系数分别为k A 和k B ,且知k A >k B ,则当A 和B 压力相同时,在该溶剂中所溶解的量是 ( )。

A .A 的量大于B 的量 B .A 的量小于B 的量C .A 的量等于B 的量D .A 的量与B 的量无法比较3、体系的状态改变了,其内能 ( )。

A .必定改变B .必定不变C .不一定改变D .状态与内能无关4、下面的偏微分公式中,哪个表示偏摩尔量( )。

A .,,()c T P nB H n ∂∂ B .,,()c T V n B G n ∂∂C .,,()c S V n B U n ∂∂D .,,()c T V n BA n ∂∂ 5、在α,β两种相中均含有A 和B 两种物质,当达到平衡时,下列种哪情况是正确的 ( )。

A .μA α = μB α B .μA α = μA βC .μA α =μB βD .μA β = μB β6、热力学第三定律可以表示为( )。

A .在0K 时,任何晶体的熵等于零B .在0K 时,任何完整晶体的熵等于零C .在0℃时,任何晶体的熵等于零D .在0℃时,任何完整晶体的熵等于零7、主要决定于溶解在溶液中粒子的数目,而不决定于这些粒子的性质的特性叫 ( )。

A .一般特性B .依数性特征C .各向同性特征D .等电子特性8、对于理想液体混合物 ( ) 。

A. Δmix H = 0 Δmix S = 0B. Δmix H = 0 Δmix G = 0C. Δmix V = 0 Δmix H = 0D.Δmix V = 0 Δmix S = 09、一可逆热机与一不可逆热机在其它条件都相同时, 燃烧等量的燃料, 则可逆热机牵引的列车行走的距离 ( )。

物化题练习题

物化题练习题

物化练习题(供参考)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一. 选择题1. 下面陈述中,正确的是:( )(A) 由于U和H是状态函数,又有Q V=ΔU,Q p=ΔH,所以,Q V和Q p是状态函数(B) 热量总是倾向于从含热量较多的高温物体流向含热量较少的低温物体(C) 封闭体系与环境之间交换能量的形式,非热即功(D) 体系与环境间发生热量传递后,必然要引起体系温度的变化2. 在SI中,压力的单位是:( )(A) atm (B) kg/m2(C) Pa (D) mmHg3. 物质的量为n的理想气体的何组物理量确定后,其它状态函数方有定值:( )(A) p (B) V (C) T,U (D) T,p4. 恒容下,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温度升高时内能将:( )(A) 降低(B) 增加(C) 不变(D) 不能确定5. 在一个密闭绝热的房间里放置一台电冰箱,将冰箱门打开并接通电源使其工作,过一段时间后,室内的平均气温将如何变化:( )(A) 升高(B) 降低(C) 不变(D) 不一定6. 理想气体在pө下,从10dm3膨胀到16dm3同时吸热126 J,此气体的ΔU为:( )(A) –284J (B) 842J(C) – 482J (D) 482J7. 在体系温度恒定的变化中,体系与环境之间:( )(A) 一定产生热交换(B) 一定不产生热交换(C) 不一定产生热交换(D) 温度恒定与热交换无关8. 某绝热封闭体系在接受了环境所作的功之后,其温度:( )(A) 一定升高(B) 一定降低(C) 一定不变(D) 不一定改变9. 体系的状态改变了,其内能值:( )(A) 必定改变(B) 必定不变(C) 不一定改变(D) 状态与内能无关10. 有一高压钢筒,打开活塞后气体喷出筒外,当筒内压力与筒外压力相等时关闭活塞,此时筒内温度将:( )(A) 不变(B) 升高(C) 降低(D) 无法判定11. 有一真空绝热瓶子,通过阀门与大气隔离,当阀门打开时,大气(视为理想气体)进入瓶内,此时瓶内气体的温度将:( )(A) 升高(B) 降低(C) 不变(D) 无法判定12. 在一绝热箱中装有水,水中通一电阻丝,由蓄电池供电,通电后水及电阻丝的温度均略有升高。

物化习题

物化习题

第二章:作业题1. 问题:能否选取真空空间作为热力学体系?解答:一个课题的研究对象,就是该课题的体系。

一般来说,体系是物质世界中一个有限的宏观部分。

单独选取真空空间作为体系没有实际意义。

但是,在处理某些问题时,体系内可以包括一部分真空空间。

2. 例:将两种不同气体分装在同一汽缸的两个气室内,二气室之间有隔板隔开。

左气室中气体的状态为V=20ml,T=273K,P=1.01⨯102KPa;右气室中气体的状态为V=30ml,T=303K,P=3.03 ⨯102KPa。

现将二气室之间的隔板抽掉使两种气体混合。

若以整个汽缸中的气体为体系的话,则此过程中做功为多少?传热为多少?Q=0, W=03. 下述体系中,哪一个是错误的?如果体系在变化中与环境没有功的交换,则A.体系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环境吸收的热量B.体系的温度降低值一定等于环境温度的升高值C.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的温度与环境的温度相等D.若体系1与体系2分别与环境达成热平衡,则二体系的温度相同。

B4.2、绝热箱中装有水,水中绕有电阻丝,由蓄电池供给电流。

设电池在放电时无热效应,通电后电阻丝和水的温度皆有升高。

若以电池为体系,以水和电阻丝为环境,则下述答案中,哪一组是正确的?A.Q=0,W>0,∆U<0B.Q<0, W>0,∆U>0C.Q>0,W=0,∆U<0D.Q=0,W<0, ∆U>0 答案:D若以电阻丝为体系,以水和电池为环境,则上述答案中,哪一组是正确的?答案:B5. 下述说法中,哪一种正确?A、完成同一过程,经任意可逆途径所做的功一定比经任意不可逆途径所做的功多B、完成同一过程,经不同的可逆途径所做的功都一样多C、完成同一过程,经不同的不可逆途径所做的功都一样多D、完成同一过程,经任意可逆途径所做的功不一定比经任意不可逆途径所做的功多答案:D6. 3、下述说法中,哪一种正确?A、完成同一过程,只可能有一条不可逆途径B、不可逆途径是指经该途径所产生的体系变化及环境变化均不能复原。

物化练习题

物化练习题

物化练习题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一、选择题1. 等压过程是指:( ) 。

A. 系统的始态和终态压力相同的过程;B. 系统对抗外压力恒定的过程;C. 外压力时刻与系统压力相等的过程;D. 外压力时刻与系统压力相等且等于常数的过程。

2. 系统经某过程后,其焓变∆H = Q p ,则该过程是 ( ) 。

A. 理想气体任何过程;B. 理想气体等压过程;C. 真实气体等压过程;D. 封闭系统不作非体积功的等压过程。

3. 下列说法中( )是正确的。

A. 只有等压过程才有焓的概念;B. 系统的焓等于系统所含的热量;C. 系统的焓等于系统在等压过程中吸收的热量;D. 在等压且不作非体积功的条件下,系统吸收的热在数值上等于焓的增量。

4. 21,m d T p T H nC T ∆=⎰公式可用于计算:( )。

A. 真实气体的变温过程; B. 任意系统的可逆过程;C. 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D. 等压进行的化学反应。

5. 物质的量为n 的单原子理想气体等压升高温度,从1T 至2T ,U ∆等于:( )。

A. nC p ,m ∆T ;B. nC V,m ∆T ;C. nR ∆T ;D. nR ln(T 2 / T 1)。

6. U ∆可能不为零的过程为:( )。

A. 隔离系统中的各类变化;B. 等温等容过程;C. 理想气体等温过程;D. 理想气体自由膨胀过程。

7. 理想气体等温自由膨胀过程为:( )。

A. 0Q >;B. 0U ∆<;C. 0W <;D. 0H ∆=。

8. 对于理想气体自由膨胀过程,下述提法正确的是: ( )。

A. 系统和环境之间没有热和功的过程;B. 系统的温度改变,内能变化值不为零;C. 系统的压力不变;D. 系统对外作功。

9. 热力学能及焓同时守恒的过程为:( )。

A. 隔离系统中的各类变化;B. 等温等压过程;C. 节流过程;D. 理想气体自由膨胀过程10. 凡是在孤立体系中进行的变化,其U ∆和H ∆的值一定是:( )。

物化复习题及部分答案

物化复习题及部分答案

一、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1、处于临界状态的物质气液不分,这时Vm(g)=Vm(l)。

对2、在正常沸点时,液相苯和气相苯的化学势相等。

对3、绝热过程都是等熵过程。

错4、等温等压下的聚合反应若能自发进行,则一定是放热反应. 对5、气体的标准态是在标准压力下具有理想气体性质的纯气体。

对6、液体水在等温等压下可逆变为水蒸气,因温度不变,所以U也不变。

错7、当△H=Qp时,Qp就是状态函数。

错8、P1V1r =P2V2r只适用于理想气体可逆过程。

错9、绝热恒容过程,系统的△H=0。

错10、拉乌尔定律对理想液态混合物中任一组分都适用. 对11、理想气体分子之间无相互作用力,分子本身不占有体积。

对12、在正常沸点时,液相苯和气相苯的摩尔自由能相等. 对13、绝热过程是等温过程。

错19、功可全部转化为热,但热不能全部转化功。

错22、凡自发过程都要对外做功. 错24、理想液态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完全相等。

对28、体系温度越高,其热能越大。

错29、1mol液态水在等温等压下可逆变为冰,过程的△G为零。

对30、绝热过程是等温过程.错35、体系某状态函数变化决不会影响其它状态函数。

错37、恒温恒压下化学反应的熵变T GH S∆-∆=∆。

错52、纯组分的偏摩尔量等于其摩尔量。

对53、纯物质的化学势即为其摩尔吉布斯函数。

对54、物质总是从其化学势高的相向化学势低的相迁移,这一过程将持续至物质迁移达平衡时为止,此时系统中每个组分在其所处的相中的化学势相等。

对55、在高、低温热源间工作的所有可逆热机,其热机效率必然相等,与工作物质及其变化的类型无关。

对56、任意可逆循环的热温商之和为零。

对57、同分异构体,对称性越高,熵值越小。

对58、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增加反应物的量,无论是单独增加一种还是同时增加两种,都是会使平衡向右移动,对产物的生成有利。

对59、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加入反应物却不一定总使平衡向右移动,反应物A与B的起始摩尔配比会对平衡移动产生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3
θ
W = p外∆V
(nN 2 + nH 2O)RT nN 2 RT = p外 − p2 p1 θ = nH 2O RT(∵ p外 = p2 = p1 = p ) = 1.5 × 8.314 × 373.2 = 4654 J
∆U = Q + W = 56.36 KJ
∆H = Q p = 61.01KJ ∆S = ∆ vap S + ∆ mix S
习题课
1、设一气体从始态A出发经历B,C回到始态 A,利用图形表示下列各值: (1)体系所做的净功 A (2)B→C过程的△UB→C (3)B→C过程的Q B→C
∆U=0
Q=0
C
B
D
F V
F
解:(1)体系所做的净功为ABC围成的面积 (2)体系周而复始:∆U=0 ∆UA→B +∆UB→C +∆UC→A =0 ∆UA→B=0 ∆UC→A=∆QC→A +∆WC→A=∆WC→A 0+∆UB→C+∆WC→A =0 ∆UB→C=-∆WC→A=SACED (3)∆QB→C=∆UB→C-∆WB→C =∆UB→C+P(VC-VB) =SACED+SCBFE =SACBFD
解:根据已知条件设计可逆过程:268K
p
θ
C H (l) 6 6
(1)
△G
C H (s) p 6 6
(5)
θ
2675Pa
C H (l) 6 6
(2)
C H (s)2280Pa 6 6
(4) (3)
2675Pa
C H (g) 6 6
C H (g) 6 6
2280Pa
∆G1 = ∫ θ Vl dp
p
• 2:按下列路线循环一周,哪种情况的功小 于零?
P P
A P
V P
B
V
C
V
D
V
• 答案:B • 循环一周,顺时针循环体系做负功,逆时 针循环体系做正功。
3. 1molH2O(l)在标准压力 p 下, 使与373.2K的大热源接触而蒸 发为水蒸气,吸热40620J,求 相变过程中的熵变。
θ
解:当体系得(失)热量时,可以认为环境是以 可逆的方式失(得)热量,由于环境比体系大 得多,所以当体系发生变化的时候,环境的温 度不变。
2675
= Vl 2675Pa − p ) (θ p ∆G5 = ∫ Vs dp
2280
θ
= Vs p − 2280 Pa) (
θ
途径(2)和(4)都是恒温恒压 可逆相变,则 ∆G2 = 0,∆G4 = 0
2280 ∆G3 = nRT ln = −356.4 J 2675 ∆G = ∆G1 + ∆G2 + ∆G3 + ∆G4 + ∆G5
n冰∆Hm+n冰 CP,m(T-273.2) = n水 CP,m(373-T)
1 10 1 ×6025+ ×75.31(T-273.2)= ×75.31(373-T) 18 18 18
∴T=365.8K ∵Q=0 ∴W=-P∆V=0(忽略冰和水的体积差别)
∆U= Q+W=0 ∆H=∆U+ P∆V=0 ∆S =∆S1+∆S2 +∆S3
△S隔离= △S环境+ △S环境 =-35.42+36.82 =1.40J.K-1 即 △S隔离>0,也上述过程为可以自动 发生的不可逆过程。
9.请计算1摩尔过冷苯(液)在 θ 268.2K, p 时凝固过程的 △S及△G。 已知268.2K时固态苯和液态苯 的饱和蒸汽压分别为2280Pa 和2675Pa,268K时苯的熔化 热为9860J.mol-1
8、解:
.
pV = nRT ⇒ T1 = 136.5 K
pT = 常数 ⇒ p1T1 = p2T2 ∴T2 = 68.3K ∴V2 = 2.8 ×10 m
−3 3
nRC ⇒V = 2 pT = C p 1 dV = −2nRC ⋅ dp V2 p
pV = nRT
W = − ∫ pdV
V1
p2 p1
QR = − nR(x N 2 ln x N 2 + xH 2O ln xH 2O) T 61010 = − 2 × 8.314 × 373.2 (0.25 ln 0.25 + 0.75 ln 0.75) = 172.9 J ⋅ K
−1
∆F = ∆U − T∆S = −8.16 KJ ∆G = ∆H − T∆S = −3.51KJ
θ
解:过冷液体的凝固过程是不可逆过程, 所以需要设计一个可逆过程来计算熵 变。
C6H6(l,268.2K)
可逆 加热
△S
C6H6(S,268.2K) △S3 S
可逆 冷却
△S1
△S2
C6H6(l,278.7K)
可逆过程
C6H6(S,278.7K)
△S =△S1+△S2+△S3
dT − 9916 = ( ∫ 1×126.8 ) + ( ) ×1 268.2 T 278.7 268.2 dT + ( ∫ 1× 122.6 ) 278.7 T = 4.818 − 35.58 − 4.66
例11:在标准压力100KPa和373K时,把 1.0molH2O(g)可逆压缩为液体,计算该过 程的Q,W, △H, △ G, △ U, △ S, △ A.已知 该条件下水的蒸发热为2258kJ·mol-1.已知 M(H2O)=18g·mol-1,水蒸气可视为理想气体。
解:W=-p△V=-p[V(l)-V(g)] ≈ =-pV(g) =nRT =1mol×8.314J·mol-1·k-1×373K =3.10kJ Qp=-2258kJ·mol-1×18×10-3kg=-40.6kJ △H=Qp= -40.6kJ △U= △H- △(pV)= △H- pV =(-40.6+3.10)kJ=-37.5kJ △G=0 △A=WR=3.10kJ △S=QR/T=(-40.6kJ)/373K=-109Jk-1
△S隔离=△S体系+△S环境 =19.14+(-19.14) =0
(2)由于熵是状态函数,所以在真
空膨胀过程中,体系的熵变仍旧 是19.14J.K-1。由于在自由膨胀过 程中不吸热,环境没有熵变,所 以
∆S隔离= ∆S体系+ ∆S环境 =19.14+0 =19.14J.K-1
上述结果显示, 所以过程(2) 是不可逆过程,可以自动发生。
∆SA=
VA + VB V 0.5 R ln = 0.5 R ln VA VA
22.4 = 0.5 R ln >0 11.2
同样:对N2来说
∆SB=
22.4 = 0.5 R ln >0 11.2
∆S混合= ∆SA+ ∆SB 所以
22.4 = R ln >0 11.2
由此可见上述气体 混合过程是总熵增加 的过程,也是自发的 不可逆过程。
当小瓶破碎后,水蒸发为水蒸气,为了维持 压力不变,活塞上移,体积增大。为了维 持373.2K,水蒸发为水蒸气时需要吸收热 量。N2和H2O均视为理想气体,混合时无 热效应。液体水与气体水的体积相比可以 忽略不计。
Q = n∆ vap H m [ H 2O(l) ]
= 1.5 × 40.67 ×10 = 61.01×10 J
278.7
= −35.42 J ⋅ K
−1
环境熵变计算:
为了计算环境的熵变,可令苯与 268.2K的大热储器接触,在268.2K苯 凝固时所放出的热量全部由热储器吸 收,由于热储器很大,其温度不变, 吸热过程均可以看作是可逆的,所以
− ∆H 268.2 9874 −1 = = 36.82 J ⋅ K △S环境= 268.2 268.2
6.体积为25dm3的2mol理想气体从 300K加热到600K,其体积等于 100dm3。计算 ∆S 。 (已知:CV,m=19.37+3.39×10-3T -1.mol-1) J.K
• 解:由式
∆S= ∆S1+ ∆S2
T2 C dT V2 V +∫ = nR ln T1 T V1 100 = 2 × 8.314 × ln 25 −3 60019.37 + 3.39 × 10 + 2× ∫ dT 300 T −1 = 51.96 J ⋅ K
Q体系 ( )R ∆S体系= T
=
40620J −1 = 108.8 J ⋅ K 37302K
因为环境是以可逆的方式失(得)热量,且由 于环境比体系大得多,所以当体系发生变化的 时候,环境的温度不变。上述过程是可逆过程, 所以
∆S环境=-
Q环境 ( )R T
− 40620J −1 = −108.8 J ⋅ K = 37302K
= − ∫ − 2nRCdp = 2nRC(p2 − p1) = 2270 J
nRT 也可以写为V = C 2nRT dV = dT C
2
W = − ∫ pdV
V1
T2
V2
C 2nRT = −∫ ⋅ dT T1 T C = 2nR(T2 − T1) = 2270 J
∆U = nCV,(T2 − T1) −2840 J = m
∆H = nC p,(T2 − T1) −3970 J = m
10. 在一个带有活塞的容器中(设活塞无摩 擦无质量),有氮气0.5mol,容器底部有 一密闭小瓶,瓶中有液体水1.5mol。整个 物系温度由热源维持为373.2K,压力 为 pθ 。今使小瓶破碎,在维持压力不 变下水蒸发为水蒸气,终态温度不变。已 知水在该温度和压力下的蒸发热为 40.67KJ.mol-1,氮气和水蒸汽均按理想 气体处理。求此过程的Q、W、△U、△H、 △S、△G、△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