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影判读规律的再总结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知识点:涉及的日影问题分析

高中地理知识点:涉及的日影问题分析

高中地理知识点:涉及的日影问题分析高中地理知识点:涉及的日影问题分析一、日影朝向(一) 分布规律1、日影朝向始终在观测者所见太阳方位的相反方向。

2、正午日影的朝向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太阳直射点以北的地区正午日影朝向正北,以南的地区朝向正南(极点除外,极夜地区正午无日影)。

不同地区分布如下:(1)回归线以外的地区(极点除外):北回归线以南地区,一年中正午日影都朝向正南。

(2)回归线之间的地区:①太阳直射地区,正午日影缩为零(或正午日影与物体重合)。

②赤道上一年中正午日影大约半年朝向正北,半年朝向正南。

③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正午日影朝向正北的时间多于朝向正南的时间;赤道到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正午日影朝向正北的时间少于朝向正南的时间。

(3)极点:北有点极昼期正午日影都朝向正南,南极点极昼期正午日影都朝向正北。

3、日出日落时的日影朝向(1)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无论南北半球,日出时的影子都朝向西南方,日落时的影子都朝向东南方。

(2)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无论南北半球,日出时的影子都朝向西北方,日落时的影子都朝向东北方。

(3)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各地日出时的影子都朝向正西方,日落时的影子都朝向正东方。

(二) 应用意义1、据日出、日落时日影的朝向,推知太阳直射半球若日出时物体的影子朝向西南方,日落时物体的影子朝向东南方,则说明太阳直射北半球;若日出时物体的影子朝向西北方,日落时物体的影子朝向东北方,则说明太阳直射南半球;若日出时物体的影子朝向正东方,则说明太阳直射赤道。

2、据一天中日影朝向情况,推测当地地方时日影朝向正北或正南时,当地的地方时为12时。

3、据正午日影朝向,推测观测点所在半球及体纬度位置(1)一年中在有白昼的时期,正午日影始终朝向正北方,则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北极点除外)或南极点。

(2)一年中在有白昼的时期,正午日影始终朝向正南方,则该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南极点外除)或北极点。

判断日影长短及朝向

判断日影长短及朝向

判断日影长短及朝向
一、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日影长。

二、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北(北极点除外),冬至日日影最长,夏至日最短。

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南(南极点除外),夏至日日影最短,冬至日最长。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日影夏至日朝向正南,冬至日朝向正北;直射时日影最短(等于 0 )。

北极点和南极点在极昼期内,一天内日影都没有变化,但北极点日影始终朝南,南极点日影始终朝北。

三、如果某地有半年时间影子朝北,半年时间影子朝南该地为赤道。

如果某地一年中大部分(超过一半)时间影子朝北说明该地一定在北半球某地一年中大部分(超过一半)时间影子朝南说明该地一定在南半球。

阳光照射方向问题
四、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室内阳光照射的面积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室内阳光照射的面积越大。

五、北半球温带地区,为了利用太阳光照,窗户一般都朝南开。

纬度较低的地区,楼间距较小,纬度较高的地区楼间距较大。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日出日落方向和影子变化的判读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日出日落方向和影子变化的判读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日出日落方向与影子变化的判读一、知识讲解1.日出日落方向的判读在未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的纬线上(即太阳视运动轨迹与地平圈相交),无论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日出日落方向的变化规律如下表所示:2.(1)影长变化根据太阳高度的大小判断影长,例如,日出时影长最长,之后缩短,正午时最短,之后变长,日落时达最长;直射点上无影子。

(2)影子方向的变化根据太阳方位与影子方位相反,判断影子方向的变化。

二、例题分析2013年4月5日,我国帆船手驾驶“青岛号”帆船荣归青岛港,实现了中国人首次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的壮举。

下图为“此次航行的航线图”。

据材料回答第1题。

1.帆船返回青岛港当日,青岛()A.日出东南方向B.于地方时6时前日出C.昼长较广州短D.正午物影较春分日长答案B解析帆船返回青岛港为4月5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位于北半球的青岛应该日出东北方向,A项错误;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青岛应于地方时6时前日出,B项正确;此时北半球越往北昼长越长,C项错误;春分日后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此时青岛距离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比春分时近,故正午日影较春分短,D项错误。

下图为我国科考队在北极点放置中国结时拍摄的照片。

读图完成第2题。

2.该照片拍摄日期、拍摄者或中国结影子的方位是()A.3月21日、中国结影子指向正南B.6月22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东南C.8月20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正南D.9月16日、中国结影子指向东北答案C解析在北极点,四周皆为南,因此,中国结的影子指向正南,拍摄者无论在何位置,都位于中国结的正南,故B、D项错误。

3月21日,晨昏线应经过北极点,由图知北极点为极昼,应为北半球夏半年,A项错,C项正确。

三、跟踪训练1.下面右图为左图中①地某居民拍摄的日出/日落时的树影照片,则该照片的拍摄日期最接近()A.3月20日B.6月1日C.9月23日D.10月1日答案B解析左图中①地位于北半球,右图中树影朝向东南,说明此时为日落时分,且日落西北,北半球昼长夜短。

一天中日影方向变化的判读

一天中日影方向变化的判读

·
解析 ①该日太阳直射北半球,海口日出、日落方位分别是东北、西北;该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海口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所以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北方向。

把太阳的位置标示在方位坐标上,如图1所示。

②用箭头绘制日出、正午、日落时日影的方向与长短,注意正午日影是一天
中最短的。

③用曲线把日影末端连接起来。

如图2可知,日影方向变化是西南—正
南—东南。

例2 12月22日,南非开普敦(34°S)一天中旗杆日影方向如何变化?
解析 ①该日开普敦日出、日落方位分别是东南、西南;该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开普敦位于南回归线以南,所以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北方向。

②用箭头标出日出、正午、日落时日影的方向,注意正午日影是一天中最
短的。

③用曲线把日影末端连接起来。

如图3可知,该日开普敦日影变化方向是
西北—正南—东北。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日影知识点总结

日影知识点总结

日影知识点总结日影是指太阳光在地球上形成的影子。

在地球上,太阳总是以某个角度照射着地面,而地球上的物体会在阳光照射下形成影子。

了解日影的形成原理、影子的形状和特点以及日影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太阳光和地球的运动规律,同时也可以促进我们更好地利用太阳能。

一、日影的形成原理太阳是地球上最主要的光源,因此太阳光是形成日影的主要光源。

地球绕太阳公转,而地球自转则造成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由于地球自转轴的倾斜,不同季节、不同地区的太阳光角度和照射强度会有所不同,因此日影的形状和长度也会随之产生变化。

通过了解太阳光的角度和照射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日影的形成原理。

二、影子的形状和特点影子的形状和特点受到太阳光的照射角度、物体的形状和距离、地面的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在正午时分,太阳光照射的角度最大,因此影子最短;而在清晨和黄昏时分,太阳光照射的角度较小,影子会显得比较长。

此外,物体的形状和距离也会影响影子的形状,如圆形物体的影子呈现圆形,而长条形物体的影子则呈现长条形。

地面的状况也会影响影子的清晰度,如在不平整的地面上,影子可能会出现变形或断裂。

通过观察影子的形状和特点,可以更好地了解太阳光的照射规律和影子的形成过程。

三、日影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日影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涉及到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农业种植、太阳能利用等多个领域。

在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中,日影可以帮助设计师和规划者确定建筑物和城市规划的布局、朝向和高度,以保证充分利用太阳能,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

在农业种植中,日影可以帮助农民确定作物的种植位置和时间,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光照射,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在太阳能利用中,日影可以帮助确定光伏板和集热器的布局和朝向,以充分利用太阳能,提高太阳能利用效率。

综上所述,日影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合理利用日影,可以更好地促进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

总之,日影是太阳光在地球上形成的影子,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日影变化规律

日影变化规律

日影变化规律日影是指由于太阳的光线遮挡而形成的阴影。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日影的变化规律。

本文将探讨日影的变化规律,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解析。

我们知道太阳是地球的主要光源,地球绕太阳公转,自转,这些运动对日影的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由于地球的自转,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

这一过程中,太阳的高度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日影的长度。

当太阳升起时,其高度较低,日影较长。

随着太阳逐渐升高,日影逐渐缩短。

当太阳达到最高点时,日影最短。

随后,太阳开始下降,日影再次变长。

最终,太阳落下,日影最长。

这样,一天的时间内,日影的长度会发生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

除了太阳高度的变化,地球的倾斜角度也对日影的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轨道之间存在一个倾斜角度,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地球的倾斜。

由于地球的倾斜,太阳在不同季节的高度也会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日影的长度。

在冬季,地球南半球离太阳较远,太阳高度较低,日影较长。

而在夏季,地球南半球靠近太阳,太阳高度较高,日影较短。

这是因为太阳光线照射到地球时,由于倾斜角度的变化,光线经过较长的路径,导致日影较长。

而夏季,太阳高度较高,光线经过较短的路径,日影较短。

地球上的地形也会对日影的变化产生影响。

如果地面上有高大的建筑物、山脉或树木等,这些物体会遮挡太阳的光线,形成较长的日影。

相反,如果地面上没有障碍物,日影则较短。

总结起来,日影的变化规律受到太阳高度的变化、地球的倾斜角度以及地形障碍物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通过观察日影的变化,我们可以了解到太阳的位置和高度,从而对时间和季节有所把握。

这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户外活动的安排和农作物的种植等,都需要考虑到日影的变化规律。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观察日影时要选择开阔的场地,并且避免遮挡物的干扰,以获得准确的观测结果。

通过观察和记录日影的变化,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太阳和地球的运动规律,增强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

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8)日影规律及应用(教师版)

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8)日影规律及应用(教师版)

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教师专用)专题8 日影规律及应用【学习目标】1.理解日影的形成原因。

2.掌握日影的方向、长短及其时空变化规律。

3.运用日影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1.日影的方向、长短及其时空变化规律。

2.运用日影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结构和课前预读】——独立思考,课前填写,落实基础一、日影的形成1. 日影的概念物体的日影是太阳光线被阻挡后在物体另一侧形成的较阴暗区域。

2. 日影的形成条件与原因1)形成条件:阳光较强烈(阴天的日影不明显或消失),物体不透明。

2)形成原因:阳光的直线传播。

3. 日影的意义日影问题是“地球的运动”中“太阳高度角”知识的延伸及其在自然界中的直观表现。

由于太阳高度角和太阳入射光线方向的变化,导致物体日影的长短和方向随时间和地域而变化,因此,日影的方向、长短及其变化能反映太阳的方位、太阳高度的大小和变化以及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规律。

二、日影规律1.日影的方向1)一般地,日影出现的方向与太阳光线方向(即太阳方位)相反。

【注】极点的日影在任何时刻都朝南或北。

在北极,日影也永远朝南;南极则相反。

两极日影与阳光方向相反(如太阳光线在180°经线上,则影子在0°经线上)。

2)正午时的日影方向取决于直射点的位置。

在直射点以南的地区正午日影朝南,在直射点以北的地区正午日影朝北,在直射点上无日影。

3)一般地,上午的日影在西面(正西、西北或西南),下午的日影在东面(正东、东北或东南)。

【注】某地位于直射点的什么方向,其日影就朝向什么方向,且离直射点越近,其日影越短。

2.日影的长短如图所示,AB 为一高为H 的直杆,正午阳光AC 在地面上形成了长为L 的日影BC ,则影长L =H ctg α或L =H tg β(β=90°-α)。

日影的长短与太阳高度呈反相关。

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LB AC H αβ短;直射时无日影。

高中地理知识点:涉及的日影问题分析

高中地理知识点:涉及的日影问题分析

高中地理知识点:涉及的日影问题分析高中地理知识点:涉及的日影问题分析一、日影朝向(一) 分布规律1、日影朝向始终在观测者所见太阳方位的相反方向。

2、正午日影的朝向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太阳直射点以北的地区正午日影朝向正北,以南的地区朝向正南(极点除外,极夜地区正午无日影)。

不同地区分布如下:(1)回归线以外的地区(极点除外):北回归线以南地区,一年中正午日影都朝向正南。

(2)回归线之间的地区:①太阳直射地区,正午日影缩为零(或正午日影与物体重合)。

②赤道上一年中正午日影大约半年朝向正北,半年朝向正南。

③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正午日影朝向正北的时间多于朝向正南的时间;赤道到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正午日影朝向正北的时间少于朝向正南的时间。

(3)极点:北有点极昼期正午日影都朝向正南,南极点极昼期正午日影都朝向正北。

3、日出日落时的日影朝向(1)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无论南北半球,日出时的影子都朝向西南方,日落时的影子都朝向东南方。

(2)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无论南北半球,日出时的影子都朝向西北方,日落时的影子都朝向东北方。

(3)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各地日出时的影子都朝向正西方,日落时的影子都朝向正东方。

(二) 应用意义1、据日出、日落时日影的朝向,推知太阳直射半球若日出时物体的影子朝向西南方,日落时物体的影子朝向东南方,则说明太阳直射北半球;若日出时物体的影子朝向西北方,日落时物体的影子朝向东北方,则说明太阳直射南半球;若日出时物体的影子朝向正东方,则说明太阳直射赤道。

2、据一天中日影朝向情况,推测当地地方时日影朝向正北或正南时,当地的地方时为12时。

3、据正午日影朝向,推测观测点所在半球及体纬度位置(1)一年中在有白昼的时期,正午日影始终朝向正北方,则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北极点除外)或南极点。

(2)一年中在有白昼的时期,正午日影始终朝向正南方,则该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南极点外除)或北极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影判读规律的再总结
甘肃省渭源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胡占东
本文所指日影就是阳光照射地球表面某物体所形成的阴影。

日影判读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在许多高中地理复习资料中多有涉及。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心得体会,对日影判读的规律总结如下,和大家分享。

日影判读主要包括日影朝向的判读、日影长度变化的判读和日影旋转方向的判读三部分内容。

一、日影朝向的判读
基本规律:日影的朝向永远与太阳所在方向相反。

日影朝向的判读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日出日落时日影朝向的判读要点
⑴二分日,除极点外,全球各地日出正东,影朝正西;日落正西,影朝正东。

⑵太阳直射北半球,除极昼极夜范围外,全球各地日出东北,影朝西南;日落西北,影朝东南。

⑶太阳直射南半球,除极昼极夜范围外,全球各地日出东南,影朝西北;日落西南,影朝东北。

⑷日出日落时日影无限长。

2.正午日影朝向的判读要点
⑴太阳直射当地(这时太阳位于天顶),当地正午日影与物体本身重合,这时影长为零(或无日影);
⑵太阳直射当地以北(这时太阳位于天顶以北),当地正午影朝正南(南极点除外);
⑶太阳直射当地以南(这时太阳位于天顶以南),当地正午影朝正北(北极点除外)。

⑷无论何时,北极点上影朝正南、南极点上影朝正北。

以上正午日影朝向的判读要点还可以总结如下:
⑴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日影始终朝北(北极点除外);
⑵在北回归线上,夏至日时正午太阳直射当地,当地正午影长为零(或无日影);夏至日之外的任何一天,正午日影始终朝北。

⑶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日影始终朝南(南极点除外);
⑷在南回归线上,冬至日时正午太阳直射当地,当地正午影长为零(或无日影);冬至日之外的任何一天,正午日影始终朝南。

⑸在北回归线以南,南回归线以北地区,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太阳直射的一天当地正午影长为零(或无日影),其它日子当正午太阳位于当地天顶以北时,影朝正南;当正午太阳位于当地天顶以南时,影朝正北。

二、日影长度变化的判读
⑴一天当中,日影长度随太阳高度的变化而变化,日出时日影无限长,之后缩短,正午时最短,之后变长,日落时又达到无限长。

⑵一年当中,正午日影随当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差的变化而变化,纬差越大,正午日影越长;纬差越小,正午日影越短。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日影夏至日最短,冬至日最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日影冬至日最短,夏至日最长;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直射当地时正午日影最短(长度为0),其中位于北半球的地区冬至日时正午日影最长,位于南半球的地区夏至日时正午日影最长,赤道上二至日时正午日影最长而且等长。

⑶极点上日影长短在一天中可认为相等(或无变化)。

一年当中,北极点上夏至日日影
最短,二分日日影最长(无限长);南极点上冬至日日影最短,二分日日影最长(无限长)。

三、日影旋转变化的判读
⑴在北半球,只要正午太阳位于天顶或天顶以南,日影顺时针旋转;赤道以北,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天顶以北的日子里,日影的旋转较为复杂,日出时先顺时针缓慢旋转,到正午之前某个时刻变为逆时针旋转,正午过后的某个时刻又变为顺时针旋转。

⑵在南半球,只要正午太阳位于天顶或天顶以北,日影逆时针旋转;赤道以南,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天顶以南的日子里,日影的旋转较为复杂,日出时先逆时针缓慢旋转,到正午之前某个时刻变为顺时针旋转,正午过后的某个时刻又变为逆时针旋转。

⑶在赤道上,只要正午太阳位于天顶以南,日影顺时针旋转;正午太阳位于天顶以北,日影逆时针旋转;正午太阳位于天顶时,日影不再旋转,而是从日出时的最长逐渐缩短,到正午缩短为0,而后逐渐延长,到日落时又达到最长(无限长)。

⑷正午太阳距天顶越远,日影旋转越明显;距天顶越近,日影旋转越不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