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制作工艺》课程标准
教案25:男西服的缝制工艺

教案25:男西服的缝制工艺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选自《服装制作工艺》的第三章“西服制作工艺”,主要介绍男西服的缝制工艺,包括裁剪、缝纫、熨烫等步骤,以及各种细节的处理方法。
二、学情分析本次教学的对象为我校中职班的学生,共有40人。
学生们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服装制作工艺,但对于男西服的缝制工艺还比较陌生。
他们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但对于复杂的缝制工艺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训练。
三、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男西服的缝制工艺。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男西服的缝制。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服装制作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男西服的裁剪和缝制工艺。
教学难点:各种细节的处理,如领口、袖口、口袋等部位的缝制。
五、教学任务1.讲解男西服的缝制工艺。
2.示范男西服的缝制过程。
3.指导学生进行男西服的缝制实践。
六、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男西服的缝制工艺。
2.示范法:示范男西服的缝制过程。
3.实践法:指导学生进行男西服的缝制实践。
七、教学准备1.教材:《服装制作工艺》2.活页教材:男西服的缝制工艺步骤图解。
3.教学视频:男西服的缝制工艺教学视频。
4.教学器材:缝纫机、剪刀、尺子等缝制工具。
5.教学课件:男西服的缝制工艺PPT。
八、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预计5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男西服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男西服的特点和细节。
(2)请学生思考并讨论男西服与女西服在结构、制作工艺和穿着效果上的异同点。
(3)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课主题——男西服的缝制工艺。
2.知识讲解(预计20分钟)(1)教师讲解男西服的基本结构,包括衣身、袖子、领子、口袋等部位。
(2)介绍男西服的主要材料和特点,如毛料、丝绸等。
(3)详细讲解男西服的缝制工艺,包括裁剪、缝纫和熨烫等步骤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讲师演示(预计20分钟)(1)教师准备演示用的男西服面料、裁剪纸样、缝纫机和熨斗等制作工具。
服装制作工艺课程标准

《服装制作工艺》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服装制作工艺》是服装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体现高职特色,培养具有实践操作技能的技术型人才的课程。
课程标准要适应服装行业生产岗位的需求,采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实施项目教学法,注重岗位能力的训练,通过“双证制”考核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二、课程价值:1.社会价值:随着国际服装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已成为国际型服装生产加工基地,对高技术含量的服装专业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大,通过对青岛服装人才市场的调研与考察,服装业已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2.企业需求:随着服装产业的不断壮大,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企业急需一批有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来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壮大企业队伍。
3.岗位优势:样板师、工艺师、服装CAD操作人员等岗位是服装专业传统的优势岗位,历年来这些岗位吸纳了大量的毕业生,今后这些岗位仍会保持较大的需求。
以上表明:服装行业对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及质量的需求,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我们不断加强专业建设力度,快速适应市场需求。
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为契机,加大对专业的建设力度。
三、基本理念:1.形成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化解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的矛盾,实施小学期制和弹性学制,将教学内容细分为若干可以组合的模块,灵活安排校内外集中实践或在企业顶岗实训时间;完善学分制。
2.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敬业爱岗职业理念的形成有助于专业的良好发展,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的培养,通过聘请行业带头人达到目的。
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学生的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课程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和拓展视野的过程。
4.提高专业技术含量,激发学习兴趣调整课程结构,合理分配课时,提高技术含量,通过教学改革,激发学习的兴趣,发挥本课程特有的魅力,使课程与不同个性的学生认同性相适应,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把之转化为兴趣。
服装工艺设计课程标准[详]
![服装工艺设计课程标准[详]](https://img.taocdn.com/s3/m/3f5e06c4fab069dc5022016b.png)
《服装工艺》课程标准一.适用对象全日制中职教育层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学生。
二.课程定位《服装工艺》是服装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具有很强的操作实践性,主要训练学生的识图、制图、制板、制作技能,培养学生的专业系统思维能力。
课程包括《服装结构制图》《服装工艺制作》《服装CAD》三.参考学时882学时四.课程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达到服装设计定制工中级工的标准要求。
(一)知识目标:1.了解结构制图的基本知识;2.理解结构制图的基本原理。
3.了解服装制作原理知识;4.掌握服装制作工艺的相关知识;5.掌握排料、裁剪的质量要求和注意事项;6.掌握车缝基础知识;7.掌握服装CAD的知识;8.掌握电动平缝机安全操作及日常维护保养的相关知识。
(二)技能目标:1.能看懂服装款式图;2.能根据款式完成服装结构制图;3.能熟练应用CAD制板;4.能熟练操作电动平缝机;5.能根据款式图,裁剪出相应的服装并能正确排料6.能熟练掌握缝制的技能和技巧;7.能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独立完成服装的制作;8.能对电动平缝机进行日常的保养维护(三)素质目标:1.具有质量意识、效率意识;2.具有安全文明生产的意识。
3.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4.具有吃苦耐劳,锐意进取的敬业精神;5.具有独立思考、求真务实和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6.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7.养成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勤俭节约的习惯。
五.设计思路按照专业培养方向,构建以项目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强化实训教学,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根据人才培养模式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的要求,建立以专业方向、综合技能为主线的“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
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岗位工作过程,明确教学过程中的的任务,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项目学生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和技能,增强课程内容与岗位要求的衔接,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为将来就业和进一步升学作好准备。
项目一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训练任务一机缝基础训练(42课时)任务二制图基础知识(16)项目二裙子任务一裙基型任务二裙子变化项目三裤子任务一女西裤子任务2女西裤缝制任务二男西裤项目四四开身上装任务一女衬衫子任务1女衬衫结构制图(CAD)及裁剪子任务2女衬衫的缝制工艺子任务3女衬衫的变化任务二男衬衫子任务1男衬衫结构制图(CAD)及裁剪子任务2男衬衫缝制工艺子任务3男衬衫的变化任务三女外套子任务1女外套结构制图(CAD)及裁剪子任务2女外套缝制工艺任务四旗袍子任务1旗袍结构制图(CAD)及裁剪子任务2旗袍缝制工艺项目五三开身上衣任务一女西服子任务1女西服结构制图(CAD)及裁剪子任务2女西服缝制工艺任务二男西服子任务1男西服结构制图(CAD)及裁剪子任务2男西服缝制工艺任务三中式男上装1中山装结构制图(CAD)及裁剪子任务子任务2中山装缝制任务四毕业设计八、教学评价与考核教学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服装工艺课程标准资料

《服装工艺》课程标准一.适用对象全日制中职教育层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学生。
二.课程定位《服装工艺》是服装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具有很强的操作实践性,主要训练学生的识图、制图、制板、制作技能,培养学生的专业系统思维能力。
课程包括《服装结构制图》《服装工艺制作》《服装CAD》三.参考学时882学时四.课程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达到服装设计定制工中级工的标准要求。
(一)知识目标:1.了解结构制图的基本知识;2.理解结构制图的基本原理。
3.了解服装制作原理知识;4.掌握服装制作工艺的相关知识;5.掌握排料、裁剪的质量要求和注意事项;6.掌握车缝基础知识;7.掌握服装CAD的知识;8.掌握电动平缝机安全操作及日常维护保养的相关知识。
(二)技能目标:1.能看懂服装款式图;2.能根据款式完成服装结构制图;3.能熟练应用CAD制板;4.能熟练操作电动平缝机;5.能根据款式图,裁剪出相应的服装并能正确排料6.能熟练掌握缝制的技能和技巧;7.能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独立完成服装的制作;8.能对电动平缝机进行日常的保养维护(三)素质目标:1.具有质量意识、效率意识;2.具有安全文明生产的意识。
3.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4.具有吃苦耐劳,锐意进取的敬业精神;5.具有独立思考、求真务实和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6.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7.养成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勤俭节约的习惯。
五.设计思路按照专业培养方向,构建以项目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强化实训教学,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根据人才培养模式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的要求,建立以专业方向、综合技能为主线的“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
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岗位工作过程,明确教学过程中的的任务,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项目学生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和技能,增强课程内容与岗位要求的衔接,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为将来就业和进一步升学作好准备。
项目一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训练任务一机缝基础训练(42课时)任务二制图基础知识(16)项目二裙子任务一裙基型任务二裙子变化项目三裤子任务一女西裤子任务2女西裤缝制任务二男西裤项目四四开身上装任务一女衬衫子任务1女衬衫结构制图(CAD)及裁剪子任务2女衬衫的缝制工艺子任务3女衬衫的变化任务二男衬衫子任务1男衬衫结构制图(CAD)及裁剪子任务2男衬衫缝制工艺子任务3男衬衫的变化任务三女外套子任务1女外套结构制图(CAD)及裁剪子任务2女外套缝制工艺任务四旗袍子任务1旗袍结构制图(CAD)及裁剪子任务2旗袍缝制工艺项目五三开身上衣任务一女西服子任务1女西服结构制图(CAD)及裁剪子任务2女西服缝制工艺任务二男西服子任务1男西服结构制图(CAD)及裁剪子任务2男西服缝制工艺任务三中式男上装1中山装结构制图(CAD)及裁剪子任务子任务2中山装缝制任务四毕业设计八、教学评价与考核教学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服装工艺基础课程标准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服装工艺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服装缝制工艺是作为所有服装相关专业的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服装缝制工艺包括裁剪与工艺两大部分。
裁剪可分成制图、排料、裁剪三个工序,其中服装结构制图是裁剪的首道工序。
加工工艺包括缝纫、熨烫等技术。
结构制图与缝制工艺直接影响成衣效果。
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和技巧,熟悉服装生产流程,具备从事服装设计、服装制版工作的职业能力为毕业后的上岗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达到服装应用型中等技术水平。
二、课程目的要求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服装工艺工作必备的知识、工作规范、工作流程、操作技能和技巧。
本课程以专业教学大纲为依据,掌握一般性服装及舞台艺术类服装工艺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要求包括:掌握服装工艺制作方法,使学生具有独立完成各类服装的工艺设计制作。
确定缝制工艺流程及成衣效果控制的基本能力。
同时在平时的练习中训练学生精细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并在课堂知识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创新与设计能力。
职业能力培养目标:1.能胜任服装手缝工艺设计2.能胜任服装机缝工艺设计3.能胜任服装基本熨烫工艺4.能胜任服装各部位配件制作5.能胜任服装工艺流程安排三、课程教学学时本课程教学总时数128 学时,其中理论学时64 学时,实践教学64 学时,具体分配入下:课堂(现场)教学(1)教师讲授(2)资料演示(3)多媒体教学(4)示范分析(5)技能操作与训练2、课外实践(1)品牌服装店观摩(2)图文信息收集(3)讨论交流五、考核方式现场技能考试,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各占百分之五十六、本课程教学中应注意问题⒈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比例。
掌握人体外形与服装结构的关系。
⒉理解衣身构成的原理及平面原型的设置方法。
⒊理解了解、掌握男女服装的部件拼合方法;提高成衣拼合技能⒋了解工艺流程和工序的编排,以及制作方法的不同处和质量要求七、参考书目《女装工艺》鲍卫君中国纺织出版社2013年《男装工艺》鲍卫君中国纺织出版社2013年八、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服装工艺基础 1服装工艺基础设计,运用间接法和直接法学习服装工艺的整体结构。
《服装制作工艺》课程标准

《服装制作工艺》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方向主干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强的样衣制作专业的专业技能核心课程。
是继《服装结构制图》和《服装基础工艺》课程的后续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依据岗位对接技能的要求设置课程项目,设置常用服装的缝制方法、步骤技巧,完成本专业中级职业技能训练项目,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使学生有能力从事工业化服装生产,为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及中初级专门人才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服装工艺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具有优良的职业道德和品德修养,了解现代服装新工艺发展趋势。
具体的服装制作工艺的知识和技术应用达到以下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服装工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要求。
2.理解服装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理解服装工艺制作项目的操作方法、要求和成品的质量标准、各工序和产品的质量监控。
(二)能力目标1.能识解工艺单,了解现代服装新材料、新工艺,会制作项目实施方案(工艺单)2.熟练使用服装常用设备,养成良好的缝纫姿势。
3.在学习基础工艺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女裙变化款式、女西裤、男西裤、女衬衫变化款、男衬衫、女西服、男西服等服装成衣项目的制作工艺,达到规定时间内独立娴熟的制作,具有一定的服装制作生产的综合能力。
(三)情感目标1.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品质修养,高度的责任心和团结协作能力,具有敬业精神、精益求精、勤俭节约的品质。
2.关注现代服装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树立终生学习、勇于创新的理念。
三、参考学时416学时四、课程学分24学分五、教学内容和要求六、教学实施建议本课程教学实施实行教、学、做、评一体化,始终贯彻“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指导思想。
体现在:(一)教学方法1.采用项目教学法,以任务驱动型项目组织实施教学,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坚持理实一体化、车间课堂化的基本教学原则,开展现场教学,融理论于实践教学中,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服饰手工艺》核心课程标准

《服饰手工艺》核心课程标准一、学习领域描述(课程计划)二、学习情境设计方案(课业计划)三、教学设备标准四、教师能力要求1、具有服装类专业背景,具有较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现场实际工作经历3年以上和服装设计定制工高级技能等级;2、具备手工艺制作及设计的能力;3、具备熟练进行彩色刺绣,完成整幅彩色刺绣的能力;4、具备熟练进行缎带绣、串珠、编结、丝网花制作的能力;5、具备熟练使用整体图面设计的能力;6、具备能按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四段教学法等方法组织教学,并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7、有较强的生产组织管理能力。
五、课程实施建议1.建议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教学场所和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
2.教学场所中准备挂图或者教师预先准备的课件或者图片等学习资料。
3.为保证教学安全和教学效果,建议指导教师将学生分组,每组4~5人,并指定小组长负责指导本组成员。
4.教师在讲授或者演示教学中,应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丰富的教学课件和相关的图片。
5.评价方式以学生自评为主,学生互评为辅,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起到引导调控作用。
教师评价内容包括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根据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的情况,给出总体评价和改善意见。
6.在教材的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师资、学生、教学设备特别是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
7、推荐教材:文化服装讲座.文化服装学院编天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参考的教学资料:学习情境授课计划、引导文、参考资料、工艺文件、项目检查单、项目评价表、教学课件、实训题。
六、课程(学习领域)评价考核标准所有学生必须通过表1所列写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评价,才能参加课程考核;课程专业能力考核的具体考核内容和评价标准见表2。
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考核项目项目考核评价标准。
服装工艺基本课程标准

服饰工艺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服饰工艺基础课程代码:建议课时数: 54学分:3合用专业:服饰设计与工艺一、课程概括服饰缝制工艺是作为全部服饰有关专业的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服饰缝制工艺包含裁剪与工艺两大多数。
裁剪可分红制图、排料、裁剪三个工序,此中服饰构造制图是裁剪的首道工序。
加工工艺包含缝纫、熨烫等技术。
构造制图与缝制工艺直接影响成衣成效。
本课程经过十二类有代表性服饰品种的制图实例、缝制要领及步骤的学习,介绍了正常体型的基本样式的服饰构造制图与缝制工艺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及一般体型的服饰样式变化的构造制图方法。
希望学习后能贯通融会,独立地裁制各式服饰,为毕业后的上岗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达到服饰应用型中等技术水平。
二、培育目标服饰设计与制作专业培育坚固掌握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理论知识,拥有较高的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材。
本课程以掌握服饰基本的缝制工艺为前提,学会工艺流程及各样缝制技巧,最后达到能独立达成平车和特种机使用,学会不一样的缝制工艺。
并将专业知识构造、职业综合素质、可连续发展能力培育融入到教课内容的每个环节。
详细以下:1、能力目标:(1)能基本认识各样面料、辅料及其余材质;(2)能懂得各样缝制方法和技巧;(3)能自己独立达成产品的裁剪和制作工艺;(4)能懂各样缝制方法;(5)能独立达成成品的拼合;(6)能主动进行学习,具备可连续发展能力;(7)培育学生谦逊、勤学的能力;(8)培育学生勤于思虑、做事仔细的优秀作风;( 9)培育学生优秀的职业道德。
2、知识目标:(1)培育学生拥有扎实的服饰制作基础;(2)掌握熨烫工艺;(3)掌握服饰产品的工艺流程;(4)认识常有服饰产品的缝制方法和技巧。
3、素质目标(1)拥有较强的工艺制作理念;(2)具备优秀的团结协作精神;(3)具备优秀职业道德,恪守行业规范;(4)培育学生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培育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三、教课组织依据本课程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剖析,为使学生认识缝制工艺的基本知识,掌握其基本缝制技巧和娴熟操作缝制设施,本课程设计了 4 个学习内容,在学习内容的教课实行中,进一步分解成 54 个学习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装制作工艺》课程标准、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方向主 干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强的样衣制作专业的专业技能核心课程。
是继《服 装结构制图》和《服装基础工艺》课程的后续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依据岗位对接技能的要求设置课程项目, 装的缝制方法、步骤技巧,完成本专业中级职业技能训练项目, 综合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使学生有能力从事工业化服装生产, 素质的劳动者及中初级专门人才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服装工艺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具有 优良的职业道德和品德修养,了解现代服装新工艺发展趋势。
具体的服装 制作工艺的知识和技术应用达到以下目标:(一)知识目标1. 理解服装工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要求。
2. 理解服装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理解服装工艺制作项目的操作方法、要求和成品的质量标准、各工 序和产品的质量监控。
(二)能力目标1. 能识解工艺单,了解现代服装新材料、新工艺,会制作项目实施方 案(工艺单)2. 熟练使用服装常用设备,养成良好的缝纫姿势。
3. 在学习基础工艺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女裙变化款式、女西裤、男西 裤、女衬衫变化款、 男衬衫、女西服、男西服等服装成衣项目的制作工艺, 达到规定时间内独立娴熟的制作,具有一定的服装制作生产的综合能力。
(三)情感目标1. 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品质修养,高度的责任心和团结协作能力,具设置常用服 培养学生 为成为高有敬业精神、精益求精、勤俭节约的品质。
2.关注现代服装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树立终生学习、勇于创新的理念。
参考学时416学时四、课程学分24学分五、教学内容和要求3211里襟拉链、表袋制作 步骤和技术要点。
1. 男西裤基本款式及变化款式特点、样板、 排料要求。
2. 男西裤制作的质量要求和工艺流程、制 作方法和的注意事 项。
术。
3. 能将其应用到裤子制作中。
4. 培养学习专业信心。
1. 会制作项目工艺实施方案,会制作工 艺样板。
2. 能找出与女西裤制作工艺的不同之 处。
3. 能独立熟练制作男西裤会变化款式的 制作。
4. 培养互帮互学的品质。
1. 教师指导学生合作讨论制定。
2. 播放ppt 或视频。
教师示范。
3. 讲练结合。
4. 教师指导。
教师评价反馈信息。
牛 仔 裤 制 作制 典 零 件1. 牛仔裤拉链外形特征和质量要求。
2. 装拉链的操作步骤和技术要点。
1. 会设计装牛仔裤拉链的方案。
2. 能熟练装牛仔裤拉链。
10 女 衬 衫 制 作1. 牛仔裤外形特点及、样板丝绺、合理 排料要求。
2. 牛仔裤的质量标准、工艺流程和操作 技术。
1. 会制作项目工艺实施方案,并会制作 工艺样板;2. 能独立熟练制作牛仔裤;3. 会变化款式的制作。
1. 播放PPt 、 示范讲解。
2. 合作练习。
3. 个别指导4. 展示评价。
1. 教师指导,学生合作论制定。
2. 教师示范,讲练学生练习学做,教 师指导。
3. 教师评价反馈信息。
制 典 零 件1. 直袖衩、连翻领外形特点。
2. 做、装直袖衩和连翻领操作的技术要点 和方法。
1. 会设计制作任务方案。
2. 能熟练制作直袖衩、连翻领。
3. 培养灵活运用知识与技能的能力。
1.会制作项目工艺1.女衬衫款式特点及单。
变化款式样板、排料 2.能熟练制作女衬 要求。
衫。
2.女衬衫制作的质量3.会变化款式的制 要求、工艺流程、制 作。
作要点。
4.培养刻苦学习的习惯。
1. 教师指导社会调查,学生合作论制 定任务方案。
2. 播放ppt ,观摩学做,讲解。
3. 教师指导。
评价反馈信息。
321020六、教学实施建议本课程教学实施实行教、学、做、评一体化,始终贯彻“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指导思想。
体现在:(一)教学方法1.采用项目教学法,以任务驱动型项目组织实施教学,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坚持理实一体化、车间课堂化的基本教学原则,开展现场教学,融理论于实践教学中,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借助实物成衣或零部件观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教学中要以学生自我训练为主,教师示范为辅。
采取学生小组合作做项目实施方案一--工艺单,教师指导确定可行性方案,按设定项目进行实践操作学习,项目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巡回指导或示范讲解等互动的教学形式。
3.在教学中,要尽可能采用实物观察、多媒体课件教学、现场模拟教学等形式,创设学习情境,强化技能训练,密切关注学生方案实施的进展情况,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信息反馈。
4.教学中始终贯彻“德育为先” “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原则。
加强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5.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因材施教,因时而异。
因学生性格差异、基础不同、接受能力差异,对不同阶段教学采取不同的施教措施。
对刚刚入校没有专业基础,不会使用设备的新生,项目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做任务方案,示范讲解,学生观摩,学做学练,合作训练,完成项目任务。
实施项目教学主要以教师指导学生制定方案,教师示范指导为主,等学生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和兴趣后,主要以学生自我训练为主,教师辅导为辅,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6.教学中不可忽视学习结果的展示与评价。
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反馈给学生,对学生制作成品的评价,注意找到学生的亮点,耐心指导,多启发、多引导,多鼓励,少批评,让学生找到自信,给学生以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评价方法本课程学生成绩考评主要是以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结合的综合评价,实施学分制评价管理。
对学生评价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校内学习与实训评价。
学习成绩的评定,主要包括过程评价和期终考试考核两部分,体现知识、实践能力和道德、情感的综合性评价。
1. 过程性评价可以重点考评学生在平时参与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过程的表现:出勤、课堂纪律、问题回答、学习效果、同学间的合作情况、学习中表现出的安全与环境意识等。
2.终结性评价主要以试卷或技能考核(鉴定)形式来完成。
考核题目的设计以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为原则,兼顾基本知识、技能,实行教考分离,以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可以采用笔试、实践操作等方式评价。
评价过程中应注意考虑学生的资质及原有知识、技能水平,以建立学生兴趣与信心;评价未通过的学生,教师应分析其原因,适时给予教学补救;对于资质优异或能力强的学生可增加学习项目,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质。
(三)教学条件1. 师资条件本课程要求从事教学的教师具有本科学历或以上,力,广博理论知识,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结合学分制评价管理,有较强的教学能有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从事服装生产实践的经验,取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双师型”教师 从事的教学。
2.实践性教学条件(1)实训设备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配备一定数量的配套的能满足实践教学服装设备 (如高速平缝机、 电脑机、包边机、 钉扣机、锁眼机、蒸汽熨斗、熨烫机、 裁剪制版室,媒体教学设备等,电化教学设备、实验实训设备以及相应的 实训教学设备,配备标准以每班 35-40 人为好。
以保障项目教学任务的顺 利完成。
(2)实训场所。
为了更好的贯彻教、学、做、评一体化,更好实施校企合作、工学交 替、顶岗实习教学模式,须有学生校内实习实训的车间, 化、车间课堂化的教学,让学生体验现代化的生产管理, 作的水平。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目录》文件中,服装设计和工艺专业岗位工种设 置,结合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状况,确定了本专业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 确定课程体系和教材内容。
学习本课程以培养操作技能为主,将理论融于 实践教学中,实现理实一体、车间课堂化教学,将教学内容整合成多个项 目成衣制作,根据专业方向和课程特点设计课程的项目任务。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人们崇尚美、审美观念的提高,对新颖 服装款式整体美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加工工艺越来越精致,这对从事服装生产的企业提出供高的要求,不断更新技术,设计生产出人们满意的产 品。
这也给为企业培养人才的中等专业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专业 教师不断到企业、行业学习,更新理念,提高技能,由于课程的滞后性, 传授的知识和技术,不能很好的适应服装业的发展,要求教师教学中不断 改革教材教法,更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以便于理实一体 真正提高技能操 (3)开放式教学条件① 让学生走出校园,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市场行情, 新工艺。
② 与企业深层合作,实施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教学, 务工艺教学。
(四)教材编写建议 《服装制作工艺》是一门实践性强的专业核心课程, 掌握服装制作的利用企业资源服依据教育部关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五)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依据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的思路,设置和开发专业课程资源和专业化课程资源。
《服装制作工艺》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强的课程,是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服装专业专业制作专业方向课程的核心课程。
服装行业的发展,新产品的开发,要求成衣产品的制作工艺也应不断提高更新,服装行业掌握着服装生产技术的前沿,企业具体技术革新主阵地,这就要求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根据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及服装制作技术更新情况,开发共新的课程资源。
积极开发教学资源库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和企业的资源,开发实验实训课程资源。
资源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教学案例、在线习题自测、样卷、实验指导、推荐参考书及参考文献等,实施在线资源共享,供学生学,教师教,为师生提供现代化的便捷实用的网络学习平台。
使教学媒体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使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使学生从独立的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参考教材:《服装制作工艺》主编李凤云孙丽高等教育出版社《现代服装设计一体化应用教程》主编朱建军张文斌欧阳心力湖南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