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18雷雨》第二课时

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18雷雨》第二课时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8 雷雨》教学设计上川镇福彩小学教师:周盼盼2017.4.10《18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上川镇福彩小学周盼盼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2、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

3、联系生活实际,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图文结合,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景象的特点。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插图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关于描写雨的词语,进行简单分类,找出关于描写夏雨的词,并简单总结雷雨的特征。

出示课题,板书:18雷雨,齐读课题。

订正导学案上的答案,回顾并疏理课文脉络。

二、讲授新课(一)雷雨前出示幻灯片,观察图片,结合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描写了哪些事物,各有哪些特征?做“压”的动作,说一说雷雨前的感受,板书:闷。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读出闷热、压抑、喘不过气的感觉。

默读第二自然段,从“乱摆”一词中体会风大的特点。

理解“垂”字,思考:蜘蛛为什么要逃走?提问:这场风有怎样的特点?出示第三自然段,仔细听录音、看图片,体会“越来越”一词的含义。

思考:下雨前,小动物们还会有哪些特殊表现?全班齐读前三自然段,读出雷雨前的特征。

(二)雷雨中出示4---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雨很大?板书:大。

雨是怎样变小的?个性朗读“哗、哗、哗”。

课中操:拟声词练习。

(三)雷雨后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读出雨后的美,找找雨后都出现了哪些事物?体会“挂”、“坐”的用词之妙。

读出雨后的美,板书:美。

三、拓展延伸如果你是雨后的小青蛙或蜘蛛,看到美景会有怎样的感叹?四、课堂小测试小组合作,完成表格的填写任务。

完成练习题“考考你”。

五、布置作业(一)完成一篇观察日记。

(二)背诵课文。

16 《雷雨》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16 《雷雨》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16 雷雨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说说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变化。

2.结合句子,体会动词运用的巧妙,用自己的话描述不同样子的雨。

3.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自然现象的能力,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说说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变化。

3.结合句子,体会动词运用的巧妙。

教学难点:1.说说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变化。

2.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自然现象的能力,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出示生字词,指名读,生齐读)2.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雷雨的呢?(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

)(师板书)3.学习新课二、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一)学习第1~3自然段。

(雷雨前)1.课文在是如何来描写雷雨前的景象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1-3自然段,圈一圈雷雨前的景物。

(生默读)2. 师生交流:雷雨前的景物是怎样的,你从文中的哪些语句看出来的,对照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板书相关景物)3. 结合语境理解词义,朗读句子(1)出示句子“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课件出示雷雨前的画面)师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请生观察雷雨前的云是什么样子的,说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2)体会“压”的运用之妙①引导体会:抬头看见厚厚的乌云重重地压下来,你有什么感觉? (有点害怕,透不过气来....)②学生演示“压”的动作。

③指导学生带着感受朗读这个句子。

(多种方式朗读第一自然段)(3)作者还写了雷雨前的什么景象?(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①天气闷热得没有一丝风,到处都是静悄悄的,正在这时候,天气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学生做动作感受)②谁能用你的朗读把这感受读出来?(指名读)③从急促的朗读声中,我感到一阵大风就要来了,这可吓坏了小蜘蛛。

二年级雷雨教案第二课时

二年级雷雨教案第二课时

二年级《雷雨》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图文结合,理解“越下越大,越下越猛”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雷雨前、中、后的自然现象。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1.图文结合,理解“越下越大,越下越猛”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雷雨》这篇课文,谁来给大家读一读?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雷雨的特点是又()又()。

3.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进一步了解雷雨的特点。

二、学习第3小节。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己读一读第3小节。

一边读一边找出描写雷雨又大又猛的词语。

2.交流:你找到了哪些词语?(板书:大、猛)3.“大”和“猛”的反义词分别是什么?(板书:小、弱)4.请同学们再读一读第3小节,一边读一边找一找哪些句子写出了雷雨又大又猛?用直线划出来。

再读一读,读出雷雨又大又猛的感觉。

指名读。

5.如果把第3小节改成:哗、哗、哗,下起来了。

轰隆隆的雷声把小朋友们吓了一大跳,大树也害怕得发抖了。

电闪不分,一个劲儿劈下来。

风刮得天都要塌了似的。

那该多好啊!谁来读一读?为什么这样读?引导学生看图,观察图画中的人物和小树等物在风雨中的表现,帮助学生理解“吓”“发抖”“塌”等词语的意思。

并指导有感情朗读第3小节。

图文结合,理解“垂头丧气”的意思。

并用“垂头丧气”说一句话。

6.小结:雷雨真是又大又猛啊!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3小节吧!齐读第3小节。

背诵第3小节。

7.现在请小朋友们看看课文的插图,想想雷雨前、中、后的天气和景物都有什么变化?先自己思考一下,然后和同桌交流一下。

(雷雨前:天气闷热,树叶不动,蝉不叫;雷雨中:乌云密布,大风带着闪电和雷声来了,哗啦哗啦地下起了大雨;雷雨后:天气凉爽,天空挂着美丽的彩虹。

16《雷雨》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16《雷雨》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16、《雷雨》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巩固认识“压、蝉”等五个字。

2、能联系语境理解词语“越来越——”“渐渐”,会用这两个词语说话。

体会“挂、坐”等词语运用的准确性。

3、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能表达自己对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感受。

教学难点:能联系语境理解词语,体会“坐、挂”等词语运用的准确性。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问题法移位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示课题1、同学们,看看这幅图上是什么?(多媒体出示雨珠图片)2、是雨珠,它是雨后留在小草叶片上的,有一位生活的有心人,通过仔细观察写了关于下雨的优美文章,我们现在就去看看作者笔下的这场雷雨吧!老师带同学在课文里去感受下雨的情景。

(学生观察图片,回答老师的问题,自然的导入课题。

课堂上可能有孩子会说图片上的是露珠,我要很恰当的引导。

)3、出示课题,读课题。

(简单的解释雷雨自然现象的形成原因,板书课题时强调雨字头的写法)板书:16雷雨二、再读课文,感受雷雨景象(一)检查识字1、多媒体出示青蛙跳伞动画,在伞上出示词语。

(是动画图片,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2、指名认读词语,及时鼓励表扬读词语的学生,学生评价。

3、全班齐读,。

(提出朗读要求,不能拖音、唱读。

)(二)学生自读课文,找一找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段是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个自然段是写雷雨中的景象?哪几个自然段是写雷雨后的景象?1、指名汇报。

课文一共8个自然段,结构非常清晰,层次分明,分3个明显的场景,但有个别的孩子对6自然段应该是雷雨中还是在雷雨后有点分不清,老师在这里稍作提醒。

2、作者只写了下雨时的情景吗?学生自由说,结合看插图,让孩子们在心里对课文形成自己的结构,对整篇课文内容达到清晰的感知。

3、多媒体出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各在课文第几自然段。

(相机板书:雷雨前 1-3 雷雨中 4-6 雷雨后 7-8)(三)了解雷雨前的景象1、雷雨前的景象是怎样的你呢?读的时候还可以联系以前看到的情景想一想。

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18 雷雨 第2课时

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18  雷雨    第2课时
作业布置:留心观察天气变化,写一篇观察日记
板书设计:
雷雨
前:
中:
后:
课后反思:
教研组长签字:
3、组内交流
4、小组展示
师:找一找作者描写了雷雨前的哪些景物。
雨停了,大地间又出现了怎样一幅画面呢?
出示图片(雷雨后图):
四、美读课文,升华感情
1、美读课文(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能把课文读得有感情吗?)
2、师小结:大自然是一副多彩多姿的画卷,他会向你展示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象,希望同学们能像作者一样,养成善于观察事物的好习惯。
中山乡小学教师备课本
授课时间:
课题:18.雷雨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及积累语言、表达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读懂课文内容。
2、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本
பைடு நூலகம்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引出课题
1、播放雷雨声录音
你听到了什么声音?(雷声,雨声)
2、播放课件揭示课题。板书《雷雨》(指导书写雷雨)
3、复习生字词语(PPT)课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请安雷雨前、中、后的顺序排列。
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小组合作学习
要求:
1、组长领读课文
2、组员默读所选内容,用“-------”画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作者描写描写的景物。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516雷雨第2课时课件新人教版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516雷雨第2课时课件新人教版
雨后的空气、太阳、彩虹、蝉、蜘蛛、 青蛙是什么样子的?
0
课文展示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挂在天 空。
说一说“挂”的好处,可以换一个词吗?
0
课文展示
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下雨前 下雨时 下雨后
时间顺序
0
课堂展示
你观察过雷雨前后的情景吗? 说一说你的发现吧!
0
课堂展示
讨论一下:说一说你见过什么样的雨? 当时的情景如何?
侧面突出天气的闷热, 环境的沉静。
0
课文赏读 云层很厚很低,预示着要下雨了!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yā) 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 (chán)一声也不叫。
0
交流分享

可以换成别的词吗?
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文赏读
“忽然”说明风来得急。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 蛛从网上垂(chuí)下来,逃走了。
0
中心点击
课文告诉我们:要多注意观察事物, 才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0
作业布置
1.留心观察天气,写好观察日记。 2.积累拟声词。
0
再见
0
复习生字
雷(雷声)乌(乌鸦) 雪(雪花)鸟(鸟儿)
比一比,组词。
压(压力)扑(扑打) 厌(厌 )打(打水)

0
复习生字
猜字 谜
十一点去工厂
yā 压力


压 路
0
它是多 音字!
复习生字
厂:压 厌 扌:扑 打 辶:迎 追
观察它们的特点, 说一说你的发现。
0
课文赏读
形容黑暗。 ABB:绿油油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yā)下 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chán) 一声也不叫。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第二课时)导学案,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第二课时)导学案,教案
3.课件出示雷雨前的画面,说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4.课文中又是如何来描写雷雨前的景象的?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1~3自然段。(生读)
5.雷雨前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6.指导朗读第1~3自然段。
任务二:自学第4~6自然段。
1.出示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第4~6自然段,用“——”画出描写雷雨中景象的句子,一边读一边想象雷雨中的景象。
教学评一体化课时设计年级Fra bibliotek二年级
时间
课题
16.雷雨
课时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会写“垂、户、迎、扑”4个生字。
2.背诵课文,说说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色是怎样变化的,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
3.体会动词的巧妙运用。
评价任务:
1.学生会写4个生字,并能口头组词。
2.学生能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并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色是怎样变化的。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4~6自然段。
3.过渡:看同学们读得这么认真,收获肯定不小吧,谁来读读你画出的句子?
4.汇报交流。
5.雷雨下得这么急,这么猛,你们想看看雨中的景象吗?
6.男、女生分读4~6自然段。
任务三:对比学习第7、8自然段。
1.雨后又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师读课文第7、8自然段,学生一边听一边想,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复议:
课堂检测: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 )大风 一()彩虹 一( )乌云
( )的空气()的叶子()的青蛙
板书设计:
雷雨
雷雨前:闷
雷雨中:大
雷雨后:美




作业布置:

16.《雷雨》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16.《雷雨》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第16课《雷雨》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压,乱,垂,虹”四个生字,会写一个生字“垂”。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感受雷雨前、雷雨中的情景,初步感知,雷雨后的景象。

用“越____越______”“渐渐地”说句子。

3.联系生活,培养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有观察天气变化的意识,学会写简单的观察日记。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雷雨前、雷雨中的情景。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感知,感情朗读雷雨前、雷雨中的描写。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整体感知课文1.音频导入同学们,请你们认真听。

告诉老师你听到了什么?2.你们真聪明,今天我们将要迎接的就是一场雷雨。

(板书雷雨)小朋友们见过雷雨吗?你见过的雷雨是什么样的呢?雷雨一般是在什么季节下的?(夏天午后)3.有一位小朋友把他观察到的雷雨景象写成了一篇文章。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18课,和这位小朋友一起看看这场雷雨吧。

二、初读课文,识字。

1.教师示范读文(范读时我们选择使用语文韬图动漫教学这个网站,这个网站里的课文读文以及生字都是用了动画的形式展示出来,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努力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1.请同学们分自然段读读全文。

2.提问: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雷雨什么时候的景象吗?3.列举时间顺序:早中晚,引导学生发现课文是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写的。

4.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描写雷雨前、哪几个又是雷雨中、哪几个自然段是雷雨后的呢(学生默读课文,试着把描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三个部分划出来的。

四、学习1-3自然段雷雨前景象小朋友们,大自然很奇妙,每当雷雨来临之前,大自然会有很多变化。

1.自由读1-3自然段描写雷雨前的景色。

边读边想像,雷雨前的景象是什么样的?2.你读了这雷雨前的景象后,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很可怕,很恐怖……3、你是从那句话中读出这种感受的?(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蓝天白云 彩虹高挂 空气清新 树木新绿
我会写
我的观察日记
2017年3月24日 星期六 中午,我发现下起了小雨点,滴答滴答的声音, 就像钟表在走。渐渐地,雨下大了。哗,哗,哗!哗, 哗,哗!就像在开热闹的演唱会。接着,雨越下越小 了,不一会儿,雨停了。打开门窗,清新的空气迎 面扑来,一条彩虹挂在天边,真美呀!
知识拓展
为什么会打雷:雷雨天气,厚 厚的云层在空中翻滚。由于气流的 摩擦分别带上正、负不同的电荷, 这些电荷聚集在云层的两知识端拓,展并且 随云层的增厚,电荷不断增加。当电荷增加到一定程度, 就会穿过云层放电,正负电荷中和时,会放出大量的热, 使空气迅速膨胀发出巨大的响声,这就是雷。
我会读词语
狂风大作 电光闪闪 风雨交加
飞沙走石 惊雷闪电 雷雨交加
风起云涌 倾盆大雨 雨过天晴
乌云密布 电闪雷鸣 狂风怒吼 大雨哗哗 蓝天白云 彩虹高挂 空气清新 树木新绿
雷雨中 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树哇,房子啊,
都看不清了。 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彩虹
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知识拓展
【彩虹】 大气中一种光的现象,天空中的小水珠经日光 照射发生折射和反射作用而形成的弧形彩带。
雷雨后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挂在天空。蝉 叫了。蜘蛛又坐在网上。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 叫起来了。
课文朗读
自由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想一想当时的情景!
考考你
给下面的句子排顺序。
忽闪然电一越阵来大越风亮,,吹雷得声树越枝来乱越摆响。。一 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比一比雷雨前和雷雨后有什么不同走了 水浅 不叫
太阳出 雷雨后 来.彩虹 清新
出现了
叫了
又坐在 网上
水满
叫了
cǎi hónɡ
(2 (4 (5 (3 (6 (1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天亮起来了。 )雨越下越大,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词语积累
狂风大作 电光闪闪 风雨交加
飞沙走石 惊雷闪电 雷雨交加
风起云涌 倾盆大雨 雨过天晴
乌云密布 电闪雷鸣 狂风怒吼 大雨哗哗
雷雨的变化: 雨下起来 越下越大 渐渐变小
读读想想
zhī zhū
蜘蛛
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雷雨前)
蜘蛛又坐在网上结网了。
(雷雨后)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 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满忽天然的一乌阵云大,风黑,沉吹沉得地树压枝下乱来摆。。树一 上只的蜘叶蛛子从一网动上不垂动下,来蝉,一逃声走也了不。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