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中心主义在英语语言中的表现

合集下载

跨文化交际民族中心主义案例

跨文化交际民族中心主义案例

跨文化交际民族中心主义案例跨文化交际中的民族中心主义案例有很多,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中国的王兰在美国留学时所遇到的情况。

王兰在中国接受教育时,习惯了老师严肃、庄重、言谈举止中带有教师的尊严的形象。

然而,在美国,她的老师穿着比较随便,上课的时候经常坐在桌子上。

老师上课时也很少自己讲授,而是提出问题让同学们讨论,作报告。

她的美国同学也不像中国学生对老师那样尊重,不但直呼其名,甚至会和老师争论的面红耳赤。

王兰对这种教学方式感到非常不适应,她认为这种教学方式缺乏对老师的尊重,而且过于放任学生的自由讨论,可能会导致课堂纪律的失控。

同时,她也感到她的美国同学对她有敌意,很不友好。

这个案例中,王兰的民族中心主义思想导致了她的误解和困惑。

她把中国的文化规范误认为是他人也接受的文化规范,因此她无法理解和接受美国的教育方式和文化。

这表明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学会观察异国文化,善于与自己的文化对比,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意识。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案例是关于一位在中国教书的美国教师。

这位教师因为在课堂上使用了一种被认为是不恰当的语言而被学生投诉。

具体来说,这位教师在课堂上使用了一些被学生认为是冒犯性的词汇,这导致了学生对她的不满和投诉。

这个案例涉及到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的问题。

由于这位美国教师使用的语言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可能是不熟悉的,这可能导致学生产生误解或不安。

同时,学生可能将这种语言使用视为冒犯或不尊重,这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和规范的差异。

这个案例也表明在跨文化交际中需要高度的敏感性和尊重。

教师需要了解并尊重当地的文化和价值观,同时需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关系,以确保他们能够理解和接受所教授的内容。

综上所述,跨文化交际中的民族中心主义案例表明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过程中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是误以为对方与自己没什么两样。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需要不断提醒自己人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习俗,必须学会观察异国文化并与自己的文化对比,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意识。

从翻译方向性看翻译中的民族中心主义

从翻译方向性看翻译中的民族中心主义

从翻译方向性看翻译中的民族中心主义作者:龙明慧, Long Minghui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刊名:东南亚纵横英文刊名:AROUND SOUTHEAST ASIA年,卷(期):2007,(6)被引用次数:0次1.Venuti L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19952.葛校琴当前归化/异化策略讨论的后殖民视阈--对国内归化/异化论者的一个提醒[期刊论文]-中国翻译2002(05)3.谭载喜翻译研究词典 20054.Nida E A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19645.Newmark P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19886.Baker M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 19987.潘文国译入与译出--谈中国学者从事汉籍英译的意义[期刊论文]-中国翻译 2004(02)8.Campbell S Translation into the Second Language 19989.Stewart D Poor Relations and Black Sheep in Translation Studies 200010.王岳川新世纪中国身份与文化输出[期刊论文]-广东社会科学 2004(03)11.Munday J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200112.吴慧坚适度异化体现文化传播功能的汉语英译[期刊论文]-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5(09)13.仲文明.李芸昕.张映先汉英翻译中的文化输出和异化策略[期刊论文]-湘南学院学报 2005(03)14.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 1998(02)15.陈丽莉翻译的异化和归化 1999(02)16.刘重德"欧化"辨析--兼评"归化"现象 1998(05)17.刘英凯归化--翻译的歧路 199418.孙致礼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期刊论文]-中国翻译 2002(01)本文链接:/Periodical_dnyzh200706015.aspx授权使用:山东大学(sddx),授权号:22f0497f-f107-42c5-bec0-9ea901233201下载时间:2011年3月17日。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与对策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与对策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与对策跨越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经常会发生故障。

语言学家将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因没有达到完满交际效果的差错,统称为语用失误。

本文结合中西文化对比,以英汉语交际为例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的原因,并提出了几种避免或克服这种现象的对策。

标签: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对策一、前言近几年来,经济的迅猛发展与技术的飞速进步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际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知识背景,甚至同一个信息也会由不同的人理解为不同的意思,这些都会引起交际障碍,这就是交际失败。

这种交际失败导致某人的意图没有真正被对方理解。

然而在跨文化交际中大多数的交际失败都是由语用失误引起的。

正因如此,语用失误的研究对跨文化交际、二语习得等学科有重要意义。

本文结合中西文化对比,以英汉语交际为例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的原因,并提出了几种避免或克服这种现象的对策。

为了了解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本文先介绍了跨文化交际和语用失误,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联系。

然后本文重点讨论了引起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的原因。

最后针对前面所讨论的原因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二、跨文化交际不同文化的交际活动随着人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频繁。

有很多方式可以用来表示跨文化交际,如:“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和“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而大多数人们采用“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在很多情况下,“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和“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相同的意思,但是Gudykunst和Kim在他们的《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序言中对它们进行了区分,认为前者是不同文化现象的比较,而后者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相互影响。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研究一般都认为包括“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民族中心主义与英语词义变化

民族中心主义与英语词义变化

2002年1月第18卷 第1期四川外语学院学报Journal of S ichuan International S tudies UniversityJan.,2002V ol.18 N o11民族中心主义与英语词义变化叶丽华(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外语部,上海 200233)提 要:语言和民族密切相联,自人类形成民族后,语言就打上了民族的烙印。

民族的产生也使人类社会形成一种轻视其他民族文化的倾向和优越感。

当这种民族优越感被理解为本民族是世界中心的时候,民族中心主义就产生了。

而作为人类表达思想的工具的语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变化。

英语词汇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史,其词义的变化有社会原因和语言原因。

关键词:民族中心主义;英语语言;词义;变化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31(2002)01-0136-03E thnocentrism and the ch ange of sem antic meaning in the E nglish langu ageYE Li2huaAbstract:Languag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nation by which language has been engraved since the nation appeared.T he appearance of nation makes the human s ociety take shape a trend of b oasting itself a h ome national superiority and des pising other ethnical cultures.E thn ocentrisminevitably arises when the national superiority is rendered that the h ome nation is the center of the w nguage,a tool for transmitting human ideas,is always chang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 ociety.English v ocabulary enjoys a long history of ev o2 lution,and the w ord sense changes mainly due to the s ocial and linguistic factors.K ey w ords:ethn ocentrism;English language;w ord sense;change 民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是由两个希腊词ethnos和K entron组成,前者是“民族”的意思,后者是“中心”。

从英语词义看其民族偏见倾向

从英语词义看其民族偏见倾向
二、语言民族歧视现象主要表现在语言的词汇 系统中
这是因为语言诸要素中,词汇变化最快、最显 著,它的演变直接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变化。由于民 族中心主义的产生,使英语语言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对其他民族的看法,或者说是偏见、歧视。如:美国 白人称美籍华人为“Yellow Peri(l 黄祸)”,“Yellow race”字面上译为黄色人种,实际上带有明显的歧 视倾向。在英语中,美籍意大利人被贬称为“Dagos”,美籍犹太人为“Kikes”,美籍日本人为“Japs”, 这些词反映了美国部分白人对其他民族的种族歧 视。
whispers 这 一 词 条 下 有 这 样 一 个 例 句 :“Chinese 不是人);I’m a Dutchman if..(. 我要是……就不是
whispers started about child abuse in Cleveland 人);...or I’m a Dutchman(...否则我就不是人)。
种族主义曾用恶毒的语言咒骂黑人,如 nigger、nig- 荷兰人之余,还在语言上得理不饶人,在许多场合
gra 或 niggruh(黑崽)就是侮辱性色彩极强的用语。 都用 Dutch 一词表示厌恶、轻蔑之意,使该词在许
在《鲁宾逊漂流记》中被鲁宾逊抓住的黑人奴隶被 多用法上都带上了贬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人
损之意来自当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淘金热时,中 “ 非 常 严 厉 而 直 率 地 训 斥 人 的 人 ”。 更 有 甚 者 ,
国勘探者不佳的运气。Chinese whisper 在美国英语 Dutchman 荷兰人,成了诅咒语“……不是人”的代
中指“ 误 传 ”。《朗 曼 当 代 英 语 词 典》 在 Chinese 名词。例如:I’m a Dutchman if..(. 我要是……我就

语言与民族身份的认同——以诺曼征服后英语官方语言地位的重获为例

语言与民族身份的认同——以诺曼征服后英语官方语言地位的重获为例

的重视 , 其中安德 森 、 盖尔 纳 以及霍 布斯鲍 姆 等人 的观 点 尤为突 出。但他 们认 为 民族是 现代 社会 产物 的观点 也 遭
到 了艾德里安 ・ 黑斯廷斯 ( A d r i a n H a s t i n g s ) 和利 阿 ・ 格林 菲尔德 ( L i a h G r e e n f e l d ) 等人 的批 驳 , 认 为应 该摒弃这种 现
人 相互融合 及英格兰民族意识在此基础上的孕育 , 英语 开始逐渐成为 英格 兰民族身份 的标 志 , 其语 言地位随之提 升。在此
过程 中, 英语 因诺曼人和盎格鲁撒克逊人 的融合 而改变 , 改变后 的英语反 过来 又进 一步促进这 种 融合和 新 民族 身份 的诞
生。 并最终重获英格兰 官方语言地位 。 关键词 : 诺曼征服 ; 英语; 民族意识 ; 官方语言
VO I . 1 6 No. 4 J u 1 .2 0 1 3
■ 文 化 艺 术
语 言 与 民族 身 份 的认 同
以诺 曼征服 后英语 官方语言地位 的重获为例
龙 或
( 四川大学 历史文化 学院, 四川 成都 6 1 0 0 6 5 )

要: 诺曼征服使英语在英格兰一度丧 失官方语 言地位 , 沦为底层民众的 口头语言。但随着诺 曼人与盎格鲁撒 克逊
中 图分 类 号 : G l l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7 8 3 5 ( 2 0 1 3 ) 0 4— 0 1 7 3— 4 0
英语虽 为当今 的世界语 言 , 但 中世纪 时却仅是偏 居英 格兰一隅 的盎格鲁撒 克逊人 的土语方 言 , 在 欧洲大 陆鲜为 人知 , 而拉丁语 则 占据着 欧洲 通用 语 言的 地位 。虽 如 此 , 英 语 在 英 格 兰 却 已 发 展 出 以 西 撒 克 逊 语 为 基 础 的 较 统 一

英语翻译术语

英语翻译术语

二十个翻译术语解释1.归化:“采取民族中心主义的态度,使外语文本符合译入语的文化价值观,把原作者带入译语语文化”【Lawrence V enuti】即在翻译中尽可能用本民族的方式去表现外来作品。

归化法要求译者向译语读者靠拢,采取译语读者习惯的译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

归化的目的是力求译文通顺易懂,能为译语读者所接受。

2.异化:“对这些文化价值观的一种民族偏离主义的压力,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境”【Lawrence V enuti】异化法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使用的原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

“(翻译)必须有异国情调,就是所谓的洋气”【鲁迅】异化可以很好的保留或传递原文文化内涵,但对不熟悉源语的读者而言阅读有一定难度。

3.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两种(或多种)语言在它们共同构成的跨语言语境中进行的意义交流。

语际翻译更关注如何在更为广阔的地平域和更广阔的(跨)文化天地中实现异质语言的相互对接和转换----以意义为标尺,以交流为目的的语符转换。

对地域性的倾向。

(简单来说,语际翻译就是不同语际之间的翻译活动)4.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某一种语言内部为着某种目的进行的词句意义的转换。

语内翻译总是把经典的或非经典的历史文本当作转化的对象,并且以译者所在场的文化语境为标尺师徒把历史文本改造为现代文本。

对历史性的关注。

(简单来说就是同一语言的各个语言变体之间的翻译)5.连续传译:又称“交替传译”或“即席口译”,简称“连传”或“交传”,它是在发言人讲完部分内容或全部内容后,由译员进行翻译。

这种口译方式可以在很多场合下采用,如演讲、祝辞、授课、谈判、情况介绍会、会议发言、新闻发布会等。

一般认为,连续传译的正式职业化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大批量地正式使用连续传译。

6.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简称同传,又称同声翻译、同步口译。

英语翻译术语

英语翻译术语

二十个翻译术语解释1.归化:“采取民族中心主义的态度,使外语文本符合译入语的文化价值观,把原作者带入译语语文化”【Lawrence Venuti】即在翻译中尽可能用本民族的方式去表现外来作品。

归化法要求译者向译语读者靠拢,采取译语读者习惯的译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

归化的目的是力求译文通顺易懂,能为译语读者所接受。

2.异化:“对这些文化价值观的一种民族偏离主义的压力,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境”【Lawrence Venuti】异化法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使用的原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

“(翻译)必须有异国情调,就是所谓的洋气”【鲁迅】异化可以很好的保留或传递原文文化内涵,但对不熟悉源语的读者而言阅读有一定难度。

3.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两种(或多种)语言在它们共同构成的跨语言语境中进行的意义交流。

语际翻译更关注如何在更为广阔的地平域和更广阔的(跨)文化天地中实现异质语言的相互对接和转换----以意义为标尺,以交流为目的的语符转换。

对地域性的倾向。

(简单来说,语际翻译就是不同语际之间的翻译活动)4.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某一种语言内部为着某种目的进行的词句意义的转换。

语内翻译总是把经典的或非经典的历史文本当作转化的对象,并且以译者所在场的文化语境为标尺师徒把历史文本改造为现代文本。

对历史性的关注。

(简单来说就是同一语言的各个语言变体之间的翻译)5.连续传译:又称“交替传译”或“即席口译”,简称“连传”或“交传”,它是在发言人讲完部分内容或全部内容后,由译员进行翻译。

这种口译方式可以在很多场合下采用,如演讲、祝辞、授课、谈判、情况介绍会、会议发言、新闻发布会等。

一般认为,连续传译的正式职业化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大批量地正式使用连续传译。

6.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简称同传,又称同声翻译、同步口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民族中心主义是是跨文化交际学中的重要概念,是一种文化的自我中心主义,特点是群内偏袒和群外歧视。

语言是文化的外在表征,民族中心主义的现象在英语语言中有充分的体现。

对英语中民族中心主义因素的分析有助于提高交际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民族中心主义跨文化交流社会语言学
Abstract:Ethnocentrism i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an important concept,is a cul-ture of self-centered,characterized by a group of favoritism and discrimination against groups nguage is culture,the external represen-tation,the phenomenon of ethnocentrism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has fully manifested.Ethno-centrism of English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help to improve the communication of thos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Key words:ethnocentrism;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sociolinguistics
民族中心主义是一种认为本文化优越于他文化的信条。

这种观念基于一种群内与群外的区分,主要特征群内偏袒群外歧视,认为本群族的价值观、社会规范等比其他族群更加真实正确,同时以本族群的事物和利益为中心,遵照自己熟悉的、往往是有限的文化经验去判断他人和事件。

语言是文化的外在表征,民族中心主义的现象在英语语言中有充分的体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国名与种族称谓、歧视性短语,以及与刻板成见有关的俗谚。

1.国名与种族称谓
美利坚合众国也被称为"America",这一词本意指美洲。

美国人将整个美洲大陆作为自己的名字,这是很傲慢的做法。

英国也曾自称"The empire on which the sun never sets"(日不落帝国),暗示其国力强大;直到现在英国还自称"Great Britain"。

所有这些称呼都是民族中心主义“群内偏袒”的特征体现。

与此同时,当语言指代其他族裔时,人们往往表现出相反的倾向。

众所周知,美国黑人有"Negro/Nigger/Niggra"等蔑称,在很多情况下,这些词语都作为侮辱他们的称谓出现。

在美国,华裔美国人被称为"Yellow Peril"(黄祸),"peril"一词是及其不友好的歧视语言。

意大利裔美国人被称作"Dago",美国犹太人被称为"Kikes"……凡此种种都是英语中的歧视称谓,揭示出了美国白人对其他种族的漠视和蔑视态度,是民族中心主义“群外歧视”的集中表现。

2.歧视性短语
处于历史、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原因,英
国人经常使用其他国名来形容一些坏事和难
以启齿的尴尬事。

比如,"Indian hand"(印度人
的手)的意思是干涉、插手;"Spanish athlete"
(西班牙运动员)指的是吹牛大王;"Iris Bull"
(爱尔兰的公牛)指荒谬的说法;"French Post-
card"(法国明信片)的意思是色情照片;而
"Mexican breakfast"(墨西哥早餐)表示持续饥
饿。

当谈到荷兰,英国人就有一大堆故事可
讲。

英国英语中有太多提及荷兰的短语,却极
少是正面的、积极的含义。

尽管现在人们对
"Go Dutch"(AA制)的说法很熟悉,但是"Dutch
treat"等说法本来是讽刺荷兰人的吝啬,请客
吃饭的时候,客人要自己付钱。

"Dutch
courage"(荷兰人的勇气)指的是喝醉以后的匹
夫之勇;被称作"Dutch uncle"(荷兰大叔)人总
是严格地批评他人;"Dutch Nightingale"(荷兰
的夜莺)则根本不是夜莺,而是聒噪的蛙鸣;最
极端的例子是"Dutchman",它被用来诅咒对方
“非人类”、“不是人”。

3.与刻板成见相关的俗谚
刻板成见是一种僵化的信仰,认为任何一
种文化与文化群体的成员都拥有相同的特征。

它是基于一些事先假设,被简化和标准化的对
群体的感知。

刻板成见往往是民族中心主义的
外在表现之一,以一种自己熟悉的文化经验,
用简单的术语解读事件或感知他人。

这样的判
断是无疑是狭隘的。

所以说,两种文化的民族
中心主义成员之间的简单接触会加剧已有的
刻板成见,而且还可能会产生新的刻板成见。

英语中,许多俗谚都是基于这些刻板印象。


中我们可以发现一国人民对他国,或者一种民
族对外族持有的模糊的印象。

"When Greek meets Greek,and then comes
the tug of war."(当两个希腊人相遇,拉锯战就
要发生。


希腊人被认为是好斗和有强烈竞争意识
的民族。

其实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

古希腊时
代,这个古老的国度地理状况和自然条件非常
严酷,整个国土被海洋、河流、陡峭的峡谷和山
峰分隔。

这些因素都不利于社会融合和政治统
一。

因此,国家内部松散,民族感情冷漠,误解
和冲突频繁发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希腊人好
战好斗的性格。

"The Italians are wise before the deed,the
Germans in the deed,the French after the deed."
(意大利人事前聪明,德国人事中聪明,法国人
事后聪明。


这段俗谚暗示的是,意大利人擅长做规
划,德国人做事认真严谨,法国人喜欢对已经
发生的事说三道四,却不解决问题。

这些说法
显然只能作为一种评论和观点来看待,可靠性
值得怀疑。

"Finland is the devil's country."(芬兰是魔
鬼的国度。


这句话是源于芬兰地理和文化上的原因。

爱斯基摩人居住在北极附近,他们比其他种族
更迷信,相信人死后会轮回,还相信自然界有
魔鬼,于是随身携带护身符。

尤其在冬天,人们
会认为魔鬼在这个季节尤其活跃,于是感到惊
恐。

爱斯基摩人长期生活在寒冷、漫长、黑暗、
阴郁的冬天,这很容易使其他国家的人们感到
不自在。

所以外国人将芬兰称作是一个“有敌
意的土地”也是多少可以理解的。

正如前文所指出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刻
板成见是局限的、懒惰的和误导性的看法。


然并非所有的刻板成见都毫无根据,但作为一
个有经验的跨文化交流者,我们不应当让这些
有限的看法局限我们的头脑。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是民族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

一个民族情感和文化的深刻内涵
都可以充分体现在语言上。

但语言是一种动态
的社会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语言现象
会逐渐消亡,一些伤害民族感情的英语表达可
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失。

英语学习者可
以通过学习和研究英语中民族中心主义的因
素了解其反映出的深层历史文化内涵。

此外,
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
词语含义极其重要的。

我们应该警惕带有民族
中心主义和民族偏见的语言表达,避免在跨文
化交流中造成不必要的交流障碍和误解。

参考文献:
[1]Samovar,L.A.,Porter,R.E.,&McDaniel,
E.R.(2009).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Wad-
sworth Pub Co.
[2]胡文仲.(1999).跨文化交际学概论(Vol.
138):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焦同梅.(2009).从英语词义看其民族偏
见倾向.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30(002),57-59.
[4]孙英春.(2008).跨文化传播学导论:北
京大学出版社.
[5]叶丽华.(2002).民族中心主义与英语词
义变化.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6]游汝杰,&邹嘉彦.(2009).社会语言学
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李冉,女,1985年,杭州电子科
技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

(作者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民族中心主义在英语语言中的表现Ethnocentrism in the performance of English language/Ran
L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