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案南亚概述

合集下载

地理教案-南亚概述

地理教案-南亚概述

地理教案-南亚概述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地理教案-南亚概述(共含12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地理教案-南亚概述地理教案-南亚概述教学目标1、掌握南亚的范围,理解“南亚次大陆”与“南亚”的区别;能在地图上填出南亚的主要国家和主要的城市。

2、通过读图知道南亚的位置,在图上能够找出主要半岛、岛屿及临海。

3、知道南亚是人类古代文明中心之一和南亚地区的宗教。

4、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和两大河流的概况,并能在图上填绘。

5、根据南亚一年中风向的变化图,理解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能够根据柱曲图分析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建议关于南亚“概述”的教材分析本节主要讲了三个问题。

突出南亚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特征。

从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影响上,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首先教材从《西游记》的故事入手,引起学生的兴趣。

通过课堂读图练习,了解南亚国家的组成、相对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悠久的历史”一段,使学生了解本区有悠久的历史、曾受长期的殖民统治,为了解南亚的语言、人种及经济发展的现状作一个铺垫。

了解南亚宗教组成的复杂性及恒河对印度教徒的重要性。

“三大地形区和两大河流”是本节的重点之一。

文章用简单的概括,点明了南亚的地形与河流特征,应让学生掌握三大地形区的位置、主要特征,两大河流的位置、源地、流向和归宿,了解南亚次大陆的概念。

“热带季风气候与农业”是南亚的又一重点。

课文以孟买为例,从气温和降水量两方面说明南亚季风气候的特征,并通过南亚1月和7月的风向变化示意图讲解南亚季风气候成因,说明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同时讲解热带季风气候为当地农业生产带来的危害及人类采取的应对措施。

课文同时还指出南亚作为一个广大的地理单元,各地降水情况有很大的差异,还有其它的气候类型。

关于南亚“概述”的教法建议由于学生已经学习过两节区域地理内容,可以利用一般的分析区域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到人地关系,步步深入地研究。

《南亚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

《南亚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

《南亚》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人口分布和自然资源情况。

2. 了解南亚地区的历史背景、文化特点和宗教崇奉。

3. 了解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和主要产业。

4. 了解南亚地区的政治体制和国际干系。

二、导学内容1. 南亚地理梗概- 地理位置:南亚地区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尼泊尔、不丹、马尔代夫等国家。

- 人口分布:南亚地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印度是南亚地区人口最多的国家。

- 自然资源:南亚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

2. 南亚历史文化- 历史背景:南亚地区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印度河流域文明、莫亚文明等都曾在这里繁荣发展。

- 文化特点:南亚地区拥有多元的文化,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在这里广泛传播。

- 宗教崇奉:南亚地区的主要宗教包括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崇奉在当地人民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3. 南亚经济发展- 经济现状:南亚地区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同时也发展了制造业、效劳业等行业。

- 主要产业:南亚地区的主要产业包括农业、纺织业、信息技术等,印度是南亚地区最大的经济体。

4. 南亚政治体制- 政治体制:南亚地区的国家各有不同的政治体制,其中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

- 国际干系:南亚地区的国家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国际干系,如印巴干系、印尼干系等。

三、导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了解南亚地区的地理、历史、文化、经济和政治情况。

2. 图片展示:展示南亚地区的地图、风景照片、文化遗产等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这个地区。

3.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南亚地区的看法和了解,增进思维碰撞和知识交流。

四、导学反馈1. 请学生就南亚地区的地理、历史、文化、经济和政治情况进行总结,撰写一篇短文。

2. 请学生就南亚地区的某一方面展开深入钻研,撰写一份调研报告或展示PPT。

3. 组织学生进行南亚地区的主题钻研,展示钻研效果并进行评选。

初中初一地理教案:南亚概述

初中初一地理教案:南亚概述

初中初一地理教案:南亚概述简介南亚位于亚洲南部,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尼泊尔、不丹、马尔代夫、阿富汗八个国家。

南亚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拥有多数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如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

南亚也是文化、宗教和语言的多元区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南亚的地理条件多样,有高山、平原、沙漠、海洋和河流等多种地形。

教学目标1.了解南亚地理位置和范围;2.理解南亚的人口、文化和宗教等方面的多样性;3.掌握南亚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4.了解南亚的经济、交通和资源情况。

教学重点1.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南亚的人口、文化和宗教等方面的多样性;3.南亚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

教学难点南亚的经济、交通和资源情况。

教学过程1.授课前准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南亚,教师可以准备一些资料和图片,如地图、图片和视频等,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南亚。

2.导入新知识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导入,例如:•你们知道南亚在哪个大洲吗?•南亚有哪些国家?•你们知道南亚有多少人口吗?3.学习新知识3.1 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南亚位于亚洲南部;•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尼泊尔、不丹、马尔代夫、阿富汗八个国家;•南亚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3.2 南亚的人口、文化和宗教等方面的多样性•南亚人口众多,且拥有多数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如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南亚的文化和宗教非常多元,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以及基督教等都有着广泛的信仰者。

3.3 南亚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南亚地形和地貌复杂,包括高山、平原、沙漠、海洋和河流等;•南亚的气候因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不同而显著区分,印度次大陆是世界上最热的地区之一,而尼泊尔和不丹则因位于高原而气候寒冷。

4.练习和应用4.1 练习题1.南亚包括哪些国家?2.南亚拥有多少人口?3.南亚的气候特点有哪些?4.2 应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研究资料,了解南亚的经济、交通和资源情况,例如:•南亚的经济主要依靠哪些产业?•南亚的交通状况如何?•南亚拥有哪些独特的资源?总结本堂课主要介绍了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人口、文化和宗教等方面的多样性,以及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等基础知识。

南亚地理知识概括

南亚地理知识概括

南亚地理知识概括一、地理位置。

南亚主要位于赤道至北纬35度以及东经60度至东经97度之间,北回归线和东经80度从中间穿过,南亚附近海域是东亚、东南亚各国与非洲、西亚、欧洲各国联系的重要海上通道。

南亚有七个国家,其中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为临海国家,尼泊尔和不丹位于喜马拉雅山的南坡,为内陆国,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为岛国。

二、南亚地形特征。

南亚地形主要特点是:北部为狭长崎岖的喜马拉雅山南侧山地;中部为略成弧形、广阔的恒河——印度河平原;南部是西部略高、东部略低,起伏和缓的德干高原.南亚地形分为三部分:北部是喜马拉雅山地,平均海拔超出6,000米,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14座。

尼泊尔、印度与中国三国间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最高峰。

气候、土壤和植被的垂直变化显著。

中部为大平原(由印度河、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冲积而成),河网密布,灌溉渠众多,农业发达。

南部为德干高原和东西两侧的海岸平原。

高原与海岸平原之间为东高止山脉和西高止山脉。

戈达瓦里、克里希纳等河自西而东流,注入孟加拉湾。

盛产水稻、小麦、甘蔗、黄麻、油菜籽、棉花、茶叶等。

富煤、铁、锰、云母、金等矿藏。

由于北有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把南亚跟亚洲大陆主体隔开,东、西和南三面为孟加拉湾、阿拉伯海和印度洋所环绕,在地理上有一定的独立性,使南亚在地理上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因此喜马拉雅山以南至印度洋的大陆部分被称为“南亚次大陆”(或简称次大陆)。

而南亚则是由南亚次大陆的大部分和附近印度洋中的岛屿共同构成的。

北部为狭长崎岖的喜马拉雅南侧山地,中部为略成弧形、广阔的恒河—印度河低地,而南部则是西部略高、东部略低,起伏平缓的德干高原。

南亚地区界线明显,年轻的褶皱山脉(如西北部的苏来曼山脉,北部的喀喇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东部的巴达开山脉和阿拉干山脉等),围绕在半岛的北面,南临大海。

中部平原由印度河和恒河冲积而成。

印度河源于我国西藏,流经南亚西部干旱地区,注入阿拉伯海;恒河源于西北喜马拉雅山区,流经印度、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河口有恒河三角洲。

地理教案-南亚概述

地理教案-南亚概述

地理教案-南亚概述1. 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介绍南亚地理,包括地理位置、地貌、气候、人口和经济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通过学习本教案,将对南亚地区的整体情况有一个初步了解。

2. 教学目标:- 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边界- 了解南亚的地貌特点- 了解南亚的气候类型- 了解南亚的人口分布和文化特点- 了解南亚的经济状况和资源特点3. 教学重点:- 南亚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点- 南亚的气候类型4. 教学难点:- 南亚的人口分布和经济情况5. 教学步骤:(1)引入:通过展示南亚地区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南亚地区的一般情况,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教学内容及讲解:a. 地理位置和地貌特点:- 地理位置:南亚位于亚洲的南部,北邻喜马拉雅山脉,东临孟加拉湾,西接巴尔克什邦邦地区和巴尔蒂斯坦。

南亚地区包括的国家有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

- 地貌特点:南亚地区地势复杂,包括高山、河流和平原等多种地貌类型。

喜马拉雅山脉横贯南亚地区,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包括珠穆朗玛峰。

南亚还有恒河、印度河等重要河流,形成了丰富的河谷地带和平原。

b. 气候类型:- 南亚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有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南亚的东部和南部,特点是冬季湿润,夏季炎热,是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高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南亚的西部和北部,地势高,气温低,冬季寒冷。

c. 人口分布和文化特点:- 人口分布:南亚地区人口众多,占世界人口的约20%。

人口主要分布在河流流域和沿海地区,如印度恒河平原、孟加拉国吉大港等。

人口密度较高。

- 文化特点:南亚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包括宗教、语言、服饰和风俗习惯等方面。

印度教、佛教和伊斯兰教是主要的宗教信仰。

印度教斯坦文化和佛教文化对南亚地区具有深远影响。

d. 经济状况和资源特点:- 经济状况:南亚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国家如印度和巴基斯坦经济较为发达,而一些国家如孟加拉国和尼泊尔经济落后。

南亚概述七年级地理教案:尼泊尔的地理环境及山地文化特点

南亚概述七年级地理教案:尼泊尔的地理环境及山地文化特点

南亚概述七年级地理教案:尼泊尔的地理环境及山地文化特点尼泊尔是一个自然风光优美的国家,它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和印度之间,拥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和壮丽的自然景观。

作为南亚次大陆的一部分,尼泊尔地理环境及山地文化的特点也让它成为了一个备受瞩目的研究对象。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为大家深入了解尼泊尔的地理环境与文化传统提供一些帮助。

一、尼泊尔的地理环境尼泊尔总面积约为147,000平方公里,最高点为珠穆朗玛峰,最低点为钦布河。

尼泊尔的气候类型多种多样,从热带南方到高山北部都有涵盖,主要的两个季节是雨季和旱季。

尼泊尔山地上下沟壑纵横,地形复杂,有130多个山峰超过7,000米,其中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

尼泊尔有三个主要的河流:贡河、卡玛里河和孟杜河,这些河流汇入了恒河和雅鲁藏布江,形成了印度次大陆的灌溉网。

二、尼泊尔的山地文化特点尼泊尔的山地部分占据了该国的大部分区域,由于地形的复杂性,这里的各族人民往往过着相对封闭的生活。

这种封闭性质使得尼泊尔的山地文化传统得以保存。

在尼泊尔的山区,人们往往采取集体形式进行耕种和牧羊,并且也很少使用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设备。

尼泊尔的这种农业模式被称为“山谷式农业”,这种农业模式对农民们防范强降雨、土地侵蚀以及维护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尼泊尔的民族多元化和地理环境也为该国流传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文化。

尼泊尔的文化习俗受到了印度教徒和佛教徒的影响。

最具代表性的节日包括达帕欧利、依达等,这些节日庆祝的是农历新年、神话人物以及重要的历史事件。

此外,许多山区的居民还都相信鬼、神和魔鬼的存在,这些信仰往往是和自然灾害、疾病和其他灾难有关的应对措施。

尼泊尔的山地文化的独特性还表现在它杂耍、民间音乐和艺术形式上。

尤其是卡斯蒂、蒙戈等游戏,以及使用传统木材和石材雕刻和绘画的艺术都是尼泊尔本土的独特文化。

尼泊尔是南亚次大陆的一颗瑰宝,它拥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和壮丽的自然景观。

从尼泊尔的地理环境到山地文化,这个美丽的国家无疑是值得我们去探索和了解的。

(七年级地理教案)南亚概述初中一年级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南亚概述初中一年级教案

南亚概述初中一年级教案七年级地理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南亚的范围,理解“南亚次大陆”与“南亚”的区别;能在地图上填出南亚的主要国家和主要的城市。

2、通过读图知道南亚的位置,在图上能够找出主要半岛、岛屿及临海。

3、知道南亚是人类古代文明中心之一和南亚地区的宗教。

4、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和两大河流的概况,并能在图上填绘。

5、根据南亚一年中风向的变化图,理解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能够根据柱曲图分析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建议关于南亚“概述”的教材分析本节主要讲了三个问题。

突出南亚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特征。

从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影响上,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首先教材从《西游记》的故事入手,引起学生的兴趣。

通过课堂读图练习,了解南亚国家的组成、相对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悠久的历史”一段,使学生了解本区有悠久的历史、曾受长期的殖民统治,为了解南亚的语言、人种及经济发展的现状作一个铺垫。

了解南亚宗教组成的复杂性及恒河对印度教徒的重要性。

“三大地形区和两大河流”是本节的重点之一。

文章用简单的概括,点明了南亚的地形与河流特征,应让学生掌握三大地形区的位置、主要特征,两大河流的位置、源地、流向和归宿,了解南亚次大陆的概念。

“热带季风气候与农业”是南亚的又一重点。

课文以孟买为例,从气温和降水量两方面说明南亚季风气候的特征,并通过南亚1月和7月的风向变化示意图讲解南亚季风气候成因,说明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同时讲解热带季风气候为当地农业生产带来的危害及人类采取的应对措施。

课文同时还指出南亚作为一个广大的地理单元,各地降水情况有很大的差异,还有其它的气候类型。

关于南亚“概述”的教法建议由于学生已经学习过两节区域地理内容,可以利用一般的分析区域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到人地关系,步步深入地研究。

在学生了解一个区域的基本特征后,落脚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学习方法可以采用讨论法或指导作业方式;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季风气候的成因,可以用电脑动画解决;同时为了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应提供大量的景观图片,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南亚概述七年级地理教案:孟加拉国及其自然环境

南亚概述七年级地理教案:孟加拉国及其自然环境

南亚概述七年级地理教案:孟加拉国及其自然环境南亚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属于南亚次大陆,由八个国家组成: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和阿富汗。

在这里我们将重点关注孟加拉国及其自然环境。

一、地理位置及经济发展孟加拉国位于南亚东部,南濒孟加拉湾,北与印度和缅甸接壤。

该国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南亚北部平原,气候潮湿,夏季多雨,并且地势低洼,不适宜发展农业和工业。

由于该国处于亚洲次大陆的地理位置,孟加拉国是地球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孟加拉国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其中以茶、大米、棉花和丝绸等农作物最为重要。

近年来,孟加拉国的纺织、皮革、化工和渔业等行业取得了不俗的发展成绩,并逐步成为该国的支柱产业。

二、自然地理环境1、地形地貌孟加拉国地形平坦,最高点海拔高度不足2000米。

该国境内分布着许多湖泊、河流以及河口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恒河三角洲。

该洲地块多为沼泽、泥沙和低矮的山丘,河流汇集于此,流向孟加拉湾,孟加拉国境内有数条大河,其中最大的是恒河。

2、气候环境由于海拔较低,孟加拉国气候潮湿,四季如夏,高温多雨,气候炎热。

孟加拉国处于南亚单季节气候区,每年的雨季从6月底开始,持续至9月底。

风灾和水灾是孟加拉国最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

3、植物和动物资源因为孟加拉国是河流、湖泊和海洋的交汇处,故此地拥有丰富的海洋、淡水和河流生态系统。

孟加拉国的植被类型较为单一,主要以热带丛林为主,森林覆盖率不高,约只有9%。

该国拥有众多动物种类,其中最有名之一当数孟加拉虎。

三、文化特点孟加拉国的文化深受印度相关文化的影响,同时也有波斯和阿拉伯文化的熏陶。

孟加拉国的宗教以伊斯兰教为主,崇尚信仰之上的自由和民主。

该国主要语言为孟加拉语,该语言在孟加拉国被广泛使用,也是联合国官方语言之一。

同时,孟加拉国也有着独特的文化遗产,包括了众多寺庙、清真寺和纪念碑。

其中最有名的当数达卡的孟加拉国国家纪念碑。

此外,孟加拉国也是一些文学、音乐和艺术领域的发源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教案南亚概述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教学目标
1、掌握南亚的范围,理解“南亚次大陆”与“南亚”的区别;能在地图上填出南亚的主要国家和主要的城市。

2、通过读图知道南亚的位置,在图上能够找出主要半岛、岛屿及临海。

3、知道南亚是人类古代文明中心之一和南亚地区的宗教。

4、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和两大河流的概况,并能在图上填绘。

5、根据南亚一年中风向的变化图,理解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能够根据柱曲图分析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建议
关于南亚“概述”的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讲了三个问题。

突出南亚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特征。

从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影响上,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首先教材从《西游记》的故事入手,引起学生的兴趣。

通过课堂读图练习,了解南亚国家的组成、相对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悠久的历史”一段,使学生了解本区有悠久的历史、曾受长期的殖民统治,为了解南亚的语言、人种及经济发展的现状作一个铺垫。

了解南亚宗教组成的复杂性及恒河对印度教徒的重要性。

“三大地形区和两大河流”是本节的重点之一。

用简单的概括,点明了南亚的地形与河流特征,应让学生掌握三大地形区的位置、主要特征,两大河流的位置、源地、流向和归宿,了解南亚次大陆的概念。

“热带季风气候与农业”是南亚的又一重点。

课文以孟买为例,从气温和降水量两方面说明南亚季风气候的特征,并通过南亚1月和7月的风向变化示意图讲解南亚季风气候成因,说明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同时讲解热带季风气候为当地农业生产带来的危害及人类采取的应对措施。

课文同时还指出南亚作为一个广大的地理单元,各地降水情况有很大的差异,还有其它的气候类型。

关于南亚“概述”的教法建议
由于学生已经学习过两节区域地理内容,可以利
用一般的分析区域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到人地关系,步步深入地研究。

在学生了解一个区域的基本特征后,落脚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学习方法可以采用讨论法或指导作业方式;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季风气候的成因,可以用电脑动画解决;同时为了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应提供大量的景观图片,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南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有其独特之处。

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课本的插图,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突出当地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本节课的引入可从放映《西游记》片段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自然的想从知其一到想知其二,接着引入南亚的宗教。

对于南亚的历史发展,从地理角度侧重于当地的语言、人种构成,进而为后面了解印度的经济发展特点打下基础。

建议采取谈话法。

利用《南亚的国家和地区图》,用讲解法与读图分析法,培养学生阅读区域图的能力。

对于南亚的地形与河流,建议采用指导—作业方式,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南亚分层设色地形图》或动画演示进行讲解、总结归纳地形特征。

对于”热带季风气候与农业”部分,建议将讲解法与讨论法结合,突破重点和难点,教会学生分析气候
类型与特点的方法,并对气候与人类的关系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注意:南亚自然地理特征独特性,是因为位置的独特性。

喜马拉雅山的作用具有两方面:对冷空气的阻挡,形成广泛的热带气候;对湿热空气的阻挡,形成了大量的地形雨。

由于南亚地理位置,形成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

只需要通过读图使学生了解季风气候的表现和特征就可以了,不要增加深度。

关于“概述”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教学疑点】南亚与南亚次大陆
【教学工具】南亚地形图,南亚景观图片,南亚政区图
【教学过程】
(引入)同学们最熟悉的中国神话小说是哪一部?(西游记)它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经过)为什么叫西天?(因为他们从西安出发一直西行,到天竺即现在的南亚一带去)他们取什么经?为什么到哪里去取经?(佛经,因为那里是佛教的发源地)南亚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地区。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板书)第十章南亚
第一节概述
(板书)一、悠久的历史
(提问)历史课学过有关本地区的内容吗?你知道本地区大多数国家第二种语言是什么吗?
(学生读书回答)
(提问)阅读下面材料,你认为导致冲突的原因是什么?(宗教、领土之争)
(讲解)该地区宗教复杂。

是印度教与佛教的发源地。

印度教的圣地是哪里?(恒河沐浴的景观图片)(承转)南亚到底指哪里?有哪些国家呢?
(板书)二、南亚的范围
(提问)学生读图(南亚范围图)回答
南亚有多少国家?哪些是内陆国、临海国、岛国?
找到与中国相邻的国家和地区(教师引到我国与克什米尔地区相邻,克什米尔分属于印巴两国,其内容可以适当补充)。

(学生活动)在空白图上填出主要国家及首都名称
南亚大部分在什么纬度之间?(南亚大致位于10°—30°N之间,绝大部分地区以热带气候为主)。

南亚大体在什么山脉与什么大洋之间?(位于喜
马拉雅山与印度洋之间—“背山面海”)
我们有时将本区称作“南亚次大陆”,它与南亚有何区别于联系?你知道为什么这样称呼吗?(“南亚次大陆”指南亚的大陆部分包括六个国家,由于世界最高大的喜马拉雅山在本区的北部,好像将本区从亚洲各离开了)
(承转)南亚的北部是山脉,其它地区地形如何?引导学生读南亚地形图,提问:
1、南亚地形可分为哪三个主要部分?
2、南亚的中部有何特点,是由哪两条大河冲积而成?这两条大河的发源地和河口各在哪里?
学生读图回答,教师补充讲解个地形区的特征
(板书)三、三大地形区与两大河流
1、三山:
北部---高大狭长的喜马拉雅山
中部---广阔的恒河平原
南部---起伏和缓的德干高原
2、两河:
发源地
流经地区特征
流经主要国家
注入海洋
恒河
喜马拉雅山区
广阔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
印度、孟加拉国
孟加拉湾
印度河
中国西藏
干旱地区
印度克什米尔地区、巴基斯坦
阿拉伯海
(课堂反馈练习)说出下列国家所在的地形区:位于喜马拉雅山区的内陆国家?
印度河平原主要位于哪个国家
哪个国家占有恒河平原与德干高原大部分?
哪个国家位于恒河三角洲上?
(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第十章南亚
第一节概述
一、悠久的历史
二、南亚的范围
三、三大地形区与两大河流
1、三山:
北部---高大狭长的喜马拉雅山
中部---广阔的恒河平原
南部---起伏和缓的德干高原
2、两河:
探究活动
1、辩论会:南亚经济发展的障碍是季风气候
2、分析为什么孟加拉国成为世界上水旱灾害最严重国家的原因?
目的:通过分析,使学生了解季风对南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地理教案南亚概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