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材料感觉特性的运用

第3讲材料感觉特性的运用
第3讲材料感觉特性的运用

第三章材料感觉特性的运用

本讲的主要的内容:产品造型设计;材料表面特性;视觉质感;触觉质感

一材料感觉特性的概念

在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过程中,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加工、制作,使其成为适需、宜人、创新的产品,这些可用于产品造型设计的材料,即通称为产品造型设计材料。产品造型设计材料是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物质基础,是产品满足功能要求、体现结构的基本要素。不同的产品造型设计材料不仅制约产品的结构、形状和大小,也使产品具有不同的外观质感、不同的装饰效果和不同的经济效益。

注意的问题:

任何一种产品造型设计只有与选用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其加工工艺相一致时,才能实现产品造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是:

在产品设计选材中,设计师不仅要考虑选用材料本身的性能特点、相应的工艺条件、成本及材料资源等,还要考虑材料对消费者的心理影响。

产品造型设计材料的感觉特性是人对材料刺激的主观感受,通常难以测量,它在很大程度上受时代的制约,与当时工业发展水平、材料加工工艺、审美标准、流行时尚等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些因素一旦转移到人们对材料的认识和选用上,就会使人们按各自的观念去评价和判断材料。同时由于人们的经历、文化修养、生活环境、风俗和习惯的差异等,产品造型设计材料的感觉特性只能相对比较而言。

一:材料感觉特性的含义

材料的感觉特性,又称为质感,是一种心理感受,它建立在生理基础之上,是人的感觉器官对材料的综合印象,是人的感觉系统因生理刺激对材料作出的反应或由人的知觉系统从材料表面得出的信息。材料的感觉特性是产品造型设计材料的一个重要特征。

材料感觉特性包括两个基本属性:

1、生理心理属性:材料表明作用于人的触觉和视觉系统的刺激信息,如

产品造型设计材料的感觉特性由材料的触觉质感和视觉质感所形成,一般归纳为粗犷与细腻、粗糙与光滑、温暖与寒冷、华丽与朴素、浑重与单薄、沉重与轻巧、坚硬与柔软、干涩与滑润、粗俗与典雅、透明与不透明等基本感觉特性

2、物理属性:材料表明传达给人的知觉系统的意义信息,也就是材料的类别,性能等。

主要体现为材料表面的几何特征和理化类别特征,如肌理色彩光泽质地等。

材料感觉特性按人的感觉可分为触觉质感和视觉质感,按材料本身的构成特性可分为自然和人为质感。

材料的触觉特性

通过手和皮肤触及材料而感知材料表面特性,是人们感知和体验材料的主要感受。

触觉的生理构成――复合的感觉,由运动感觉和皮肤感觉组成,是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运动感觉是指对身体运动和位置状态的感觉。皮肤感觉是指辨别物体机械特性,温度特性和或化学特性的感觉,一般分为温觉,压觉,痛觉等

手沿着物体运动,跟物体接触时,形成关于物体的一些属性。如弹性,软硬,光滑,粗糙等或大小,或重量。

触觉的心理构成――人们通常用触觉来判别材料的质感,触觉质感是人们通过触摸材料而感知材料的表面特性和体验材料的主要感受。根据材料表面特性对触觉的刺激性分为快适触感和厌憎触感。人们对蚕丝质的绸缎、精加工的金属表面、高级皮革、精美陶瓷釉面等易于接受,喜欢接触,从而产生细腻、柔软、光洁、湿润、凉爽等感受;而对粗糙的砖墙、未干的油漆、锈蚀的金属器件、泥泞的路面等会产生粗、粘、涩、乱、脏等不快心理,造成反感甚至厌恶,从而影响人的审美心理。

触觉质感的物理构成――材料的触觉质感与材料表面组织构造的表现方式密切相关。材料表面的质地和肌理(表面微元的构成形式)是产生不同触觉质感的主要因素。同时材料表面的硬度,密度,温度,粘度,湿度等物理属性也是触觉不同反映的变量。表面微元的几何构成形式千变万化,有镜面和毛面,非镜面又有条点球孔曲线直线经纬线等不同的构成产生相应不同的质感。

当人们用手去触摸木材、石料、金属、玻璃等材料时,便会对材料质地产生粗细程度的感觉。一般情况下质地粗糙的材料给人以朴实、自然、亲切、温暖的感觉;质地细腻的材料给人以高贵、冷酷、华丽、活泼的感觉。同类表面状态的材料,由于材质的不同,给人的感受也不尽相同。表面粗糙的材料,如皮毛和毛石,前者触感柔软、富有人情味;后者坚硬、厚重。表面光滑细腻的材料,如丝绸和玻璃,也存在软硬、轻重等感觉差异。

在现代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中,运用各种材料的触觉质感,不仅在产品接触部位体现了防滑易把握、使用舒适等实用功能,而且通过不同肌理、质地材料的组合,丰富了产品的造型语言,同时也给用户更多的新感受。

材料的视觉特性

一般地说,产品造型设计材料的感觉特性是相对于人的触感而言的。由于人类长期触觉经验的积淀,大部分触觉感受已转化为视觉的间接感受。对于已经熟悉的材料,即可根据以往的触觉经验通过视觉印象判断该材料的材质,从而形成材料的视觉质感。

人眼是捕捉外界信息能力最强的视觉器官,人们通过它对外界进行了解。当视觉器官受到刺激后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及心理反应,而产生不同的情感意识。视觉质感是靠视觉来感知材料表面特性的,是材料被视觉感受后经大脑综合处理产生的一种对材料表面特性的感觉和印象。

a视觉器官受到刺激后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反反应,产生不同的情感意识。

B材料对视觉器官的刺激因其表面特性的不同而产生视觉感受的差异。材料表面的色

彩、光泽、肌理等会产生不同的视觉质感,从而形成材料的精细感、粗犷感、均匀感、工整感、光洁感、透明感、素雅感、华丽感和自然感

c视觉质感是触觉质感的综合和补充。一般而言,材料的感觉特性是相对于人的触感

而言的。由于人类长期触觉经验的积累,大部分触觉感受已经转化为视觉的间接感受,对于已经熟悉的材料,可以根据以往的触觉经验通过视觉印象判断该材料的材质,从而形成材料的视觉质感。视觉质感相对于触觉的间接性,经验性,知觉性和遥测性,有相对的不真实,所以,举例:塑料的烫印陶瓷上镀金,纸上印制木纹等,在视觉中制造假相的触觉质感,在工设中教为普通。

触觉质感和视觉质感的特征

D视觉与距离的关系材质的视觉质感与观察距离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些适于近看的

材质,远处观看时候则模糊不清。适于远看的则近看质地粗糙。因此精心选择适合空间观赏距离的材质,考虑其组合效果是十分重要的。

3 自然质感材料本身的质感。材料的成分,物理化学特性和表面肌理等表面组织所

呈现的特征。自身特性所决定的材质感,如金子,岩石,,天然性真实性价值性。

4 人为质感人有目的的对于材料表面进行技术性和艺术性加工处理,使得其具有材

料自身非固有的表面特征。突出人为的工艺特性,强调工艺美和技术创造性。

关于同材异质异材同质问题:要适当介绍。

感觉的特性的评价

以人的感觉为依据选择材料时候。人的感觉对材料的评价是关键。

特性的测定:

影响材料感觉特性的相关因素

材料感觉特性是材料给人的感觉和印象,是人对材料刺激的主观感受。构成因素有以下:

a 材料种类

材料本身的组成和结构对材料感觉特性密切相关。不同材料有不同的特性:

不同的材质,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形成不同的材质感:

举例说明:木材的自然纯朴、纹理别致、轻松舒适;花岗石质地坚硬、给人以厚重、

稳定、雄伟壮丽感;大理石质地细腻、纹理自然,光泽柔润、美观耐看;钢铁的坚硬、挺拨刚劲、深沉稳重;塑料的轻巧别致、色彩艳丽;玻璃的性脆质硬、晶莹剔透;丝织品的润滑柔软、轻快华丽;羊毛则给人柔软、亲切、温暖和高贵感。

木材:自然,协调,亲切,古典,手工,温暖,粗糙,感性

金属:人性,坚硬,光滑,理性,拘谨,现代,科技,冷漠,凉爽,笨重

玻璃:高雅,明亮,光滑,时髦,干净,整齐,协调,自由,精致,活泼

塑料:人造,轻巧,细腻,艳丽,优雅,理性

皮革:柔软,感性,浪漫,手工,温暖

陶瓷:高雅,明亮,时髦,整齐,精制,凉爽

橡胶:人造,低俗,阴暗,束缚,笨重,呆板

成形加工工艺和表面处理

材质的工艺美——材质美的来源是对材料工艺的遵循。

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最复杂的问题。这就是说材质的使用力求吻合材质的加工工艺。如以前的金属钣金件是由锻打工人手工打造。而随着自动控制的运用,新材料工艺的形成,对材质其也产生了影响。如:冲压成型、拉伸成型工艺等,也带来很多的改变。从而使形态肌理多样化。这些进步都是,建立在对材料加工工艺的遵循的基础上的。它们是真实的、合理的,因而也是美的。这种材质的美感来源于材质细致精湛的工艺。

(金属产品显示出一种强烈的现代科技加工的美感)

同质异感异质同感

花岗石:毛面朴实自然亲切温暖

精加工华丽活泼凉爽

塑料: 电镀精致光滑炫目豪华

产品造型设计材料的感觉特性与材料的生产工艺和表面加工技术有关。塑料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利用原料着色和模具加工制作,使塑料制品表面获得不同的色彩、肌理和光泽;地毯在编织过程中,因采用的编织工艺不同,可在地毯表面产生不同的视觉质感和触觉质感。通过电镀、表面涂覆、蚀刻、喷砂、切削、抛光等不同的表面处理工艺,可获得材料的不同表面特性,使相同材料具有不同的感觉特性,而不同材料也可获得相同的感觉特性。如电镀不仅可改变塑料表面性能,而且可使塑料表面呈现金属的光泽和质感;表面涂覆工艺不仅使金属获得符合设计要求的色彩,还可获得仿木纹、仿皮革、仿织物等各种机理;喷砂工艺使玻璃形成不透明的表面、花纹和图案,通过透明与不透明的对比,给人以柔和、含蓄、实在的感觉

不同的加工方法和工艺技巧产生的不同外观:

锻造:

铸造

二质感设计

质感设计,使产品形态成为更加真实,含蓄,丰富的整体。

认材――选材――配材――理材――用材

a 形式美法则

调和与对比

统一和谐:材质一致造型色彩的变化

对比:差异性较大的如金属与非金属粗糙与光滑有光与无光透明与不透明

主从法则

可见部位常触部位如面板商标操纵件等质感宜人工艺精良;不可见从简从略处理

b 运用原则

合理(根据材料的性质产品的功能设计要求正确经济的选用)

艺术(材质美增加艺术效果)

创造(新材料新工艺传统材料运用新的形式)

c 主要作用

(1)实用性

亚光塑料电子产品:手感好高档

便于操纵:把手细纹,橡胶材料

(2)宜人性

(3)多样性和经济性

考虑:根据使用对象环境功能要求选用

使用者的心理生理要求

墙纸镀膜印刷等

(4)新的产品风格

三材料的抽象表达

面对一种材料,人们往往产生种种感觉,其中的联系,扩张,就会产生将材料做出这样或那样的种种有意或无意的设计行为。――材料的抽象表达

四材料的美感

效果图和实物的区别就是材料的材质一个重要的体现。

假如雅典的巴特农神庙不是由大理石砌成,王冠不是由黄金制造,星星没有亮光,那他们将是平淡无期的东西――桑塔耶那美感

a色彩

衬托材料质感的作用

色彩分为固有色人为色彩

运用色彩规律:同一色系对比色系产生明暗,色相,面积等的对比

b肌理

肌理是天然材料自身的组织结构或人工材料的人为组织设计而形成的一种表面材质效果。任何材料表面都有其特定的肌理显示其结构特点。不同的肌理会对心理反应产生不同的影响。有的肌理粗犷、坚实、厚重、刚劲,有的肌理细腻、轻盈、柔和、通透。即使是同一类型的材料,不同品种也有微妙的肌理变化。如不同树种的木材具有细肌、粗肌、直木理、角木理、波纹木理、螺旋木理、交替木理和不规则木理等千变万化的肌理特征。

根据材料表面形态的构造特征。可分为自然肌理(自身所固有的肌理特征,天然材料木石人工材料铁塑料纺织物。以自然为贵)和再造肌理(表面面饰喷涂镀帖面等技巧性强以新为贵)

根据表面给人以知觉方面的感受,有视觉肌理(木材石材)和触觉肌理(皮革纺织物的编织光源下耶可感知)

c光

人类对材料的认识,大都依靠不同角度的光线。光不仅使材料呈现出各种颜色,还会使材料产生视觉上的凹凸变化和不同的光亮感。

材料是色彩的载体,色彩不可能游离材料而存在,色彩有衬托材料质感的作用。如金黄色的铜质饰件具有华贵、富丽的质感,对人的视觉富有强烈的吸引力,与暗色调的塑料相互映衬,则更能呈现出动人的效果。在设计中,运用色彩规律将材料色彩进行组合和协调,则会产生亮度对比和色度对比,面积效应和冷暖效应等现象,突出材料的色彩表现力。

不同材料受光后的视觉质感各不相同。透明材料,如玻璃,受光后呈透明体,常以反映身后的景物来削弱自身的特性,给人以轻盈、明快、开阔的感觉。晶莹叠加时的朦胧感

抛光大理石面、塑料光洁面、釉面砖等高反光材料,它们的表面光滑、不透明、受光后

明暗对比强烈,因他们反射周围景物,自身的材料特性一般较难全面反映,给人以生动、活泼的感觉。

漫反射材料通常不透明,表面粗糙,为无光或亚光,如毛石、原木、水泥、毛皮等,这类材料则以反映自身材料特性为主,给人以质朴、柔和、平稳的感觉。

d质地美

材料内在的本质特征,主要由体现材料自身的组成,结构物理化学等特性来体现,如软硬,轻重,冷暖,干湿,粗细等

如无机玻璃和有机玻璃

相似质地

对比质地

质地美,能加强艺术表现力,给人以不同的感受。质粗使人感到稳重、浑厚,它也可以吸收光线,使人感到光线柔和;质细使人感到轻巧、精致;表面光滑可以反射光线,使人感到光亮。一般说来,大空间、大面积,质宜粗;小空间、小面积的重点部位质宜细。

五材料的形态美

1、线材长度方向感力量感轻巧虚幻流动优美灵活多变

2、片材空间虚实结构形式力学特性

3、块材几何形体加减法则。

应当提示:正确掌握材料的材质特性,赋予材料以生命,是产品造型设计的重要原则。

小结:在设计中,设计者应熟练掌握材料的基本性能和感觉特性,及时掌握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发展动向,运用适当的技巧去处理适当的材料,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各自的特性,从各种造型设计材料的特殊质感中获求最完美的结合和表现力,给人以一种自然、丰富、亲切的视觉和触觉的综合感受,真正解决人类的需要,使所设计的产品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