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顾问:2019中国机器人产业演进与投资价值白皮书

合集下载

2019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现状及发展展望

2019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现状及发展展望

2019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现状及发展展望扫码发现更多精彩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最近几年以来,美、欧、日、韩先后都推出了发展机器人产业的国家规划,将发展机器人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中国也在积极布局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从2012年以来中国政府陆续推出了一系列相关产业政策,对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进行引导、促进和规范。

现在离2020年“十三五”规划结束还有一年时间,让我们来看看工业机器人产业目前的一些发展情况。

一、2018年工业机器人销量继续增长但2019年的增长势头出现转折随着国家政策发力,中国机器人产业获得巨大的进步。

2013年至2018年中国市场连续6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

在2018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量达到15.4万台,占到全球市场(42.2万台)的36%(注释①),超过欧洲和美洲总和。

但工业机器人应用数量受下游产业的影响较大,因下游多个行业需求放缓,从2018年9月开始中国工业机器人的产销量首次出现下降。

2019年年中继续延续了下降趋势,截止到2019年10月,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销累计量比去年同期下降约9%(注释②)。

二、工业机器人产品结构受不同行业影响有较大的变化从工业机器人的类型方面看,目前中国市场应用最多的类型仍然是多关节机器人。

根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公布的数据,2018年中国市场销售的多关节机器人高达9.7万台,排名第一。

但多关节机器人在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2018年的增长趋势已经放缓。

取而代之快速增长的类型是水平多关节(SCARA)机器人。

SCARA机器人以精度高,体积小,灵活性强的特点,主要应用在3C电子业、LED行业、机械密封等行业中。

受3C和轻工行业生产自动化需求拉动,在2018年中获得超过50%的增长量。

虽然2019年受3C需求放缓可能会影响当年水平多关节机器人的产销量,但相信未来随着汽车电子、物联网、5G基站、柔性屏等需求的增长,水平多关节机器人这一细分市场仍然有较大增长空间。

莱茵Tu V集团与赛迪检测认证发布《2017年中国机器人行业发展白皮书》

莱茵Tu V集团与赛迪检测认证发布《2017年中国机器人行业发展白皮书》

化 等方 面 进行 深 入 探 索 ,研 发
R o b o t T e c h n i q u e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2 0 1 7・ 4 I 5
同制 造 2 0 2 5在 技 融合。 ( 来源 华为 )
术合作 ,扩大到智能制造领域的全而合作 ,加速双方在各 术和标准上的对接
沈 自所 与 中 国 医大 共 建 医 学 机 器 人 研 发 中心
7 月 1 9日, 巾同 科学 院 沈 阳 自动化 研 究 所 ( 以 下 简 称 沈 自所 ) 与 中 同医科 大学 ( 以下 简称 中 罔医大 ) 在 沈 阳 举 行签 约揭 牌仪 式 ,双方 合作 共 建 医学机 器人 研 发 中心 。 辽 宁省 发改 委副 主任 路通 ,辽 宁省 科技 厅副 厅 长王 学 来 ,中同科 学 院沈 阳分 院分 党组 书记 、副 院长姬 兰柱 等 相 关 部 门领 导 ¨ { 席 了揭牌 仪式 。会 上 ,巾同 医大副 校 长于 晓
用 的示范 基 地 ,辐
射 带 动科 研 、教 学
与 医疗 领 域 信息 技 术 紧密 融 合 。 同时, 双 方还 将 绕 医学 机 器 人和 医学智 能
松与 沈 自所副所长李硕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
据悉 ,该 巾心 旨在发挥 双 方在 各 自领域 的专 业优 势 , 联 合 开展 医学机 器 人技 术研 发 与临 床应 用 ,服 务双方 的教 学干 ¨ 科 研 T作 ,打 造辽 宁乃 至 东北地 的 医疗产 业 临床 应
业 组织 和 标 准 组织 的合 作 ,共 同 驱 动
德 罔 T业 4 . 0和 中
据 介绍 ,华 为 和 K U K A将 从 面 向机 器人 的 5 C连 接技 个 领域 的联 动发 展 ,更好 地推 进 智能 制造 的普 及 和应用 。 此 外 ,华 为与 K U K A还 将 加强 双方 在 l 丁业 4 . 0 相 关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版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版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2016版)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二O 一六年三月、八前言2015年全球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与市场空间不断扩大,亚洲成为最重要的市场,工业机器人继续保持产销国高度集中态势,各国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产品日益模块化、智能化和系统化,技术发展呈现人机协作、自主化、信息化、网络化四大趋势。

2015年,我国机器人产业实现健康、快速发展,产业集聚初步形成,本土企业快速成长,创新创业热潮推动产业蓬勃发展,新企业和新产品不断涌现。

同时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以中低端为主、企业成本压力大、自主品牌认可度不高等问题依然突出。

值此2016中国(东莞)国际机器人领袖峰会召开之际,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编写了《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全面梳理全球和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近况,对国内外机器人产业的重点应用、企业发展、政策环境及相应特点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归纳总结。

在提出当前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2016年的产业发展进行展望,并提出发展建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赛迪智库装备工业研究所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White Paper of the Chinese Robot Industry目录一、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状况 (1)(一)........................ 产业规模 1(二)........................ 区域分布 21、日本 (2)2、美国 (3)3、韩国 (3)4、德国 (4)(三)........................ 主要特点 51、工业机器人产销国高度集中 (5)2、亚洲成为最重要市场 (5)3、各国高度重视技术创新 (6)4、产品向模块化等方向发展 (7)5、技术发展呈现四大趋势 (7)二、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状况 (9)(一)............................. 产业规模9(二)............................. 区域分布101、长三角地区实力雄厚,发展水平较高...... 10.2、珠三角地区控制系统占有优势,市场应用空间大 (11)3、环渤海地区科研实力较强,龙头企业牵引作用明显..11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White Paper of the Chinese Robot Industry4、中西部地区借助外部科技资源,发展势头强劲•• (11)(三).................... 典型机器人产业园121、 .................... 上海机器人产业园122、常州武进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园 (3)3、 .................... 芜湖机器人产业园154、哈南工业新城机器人产业园 (16)(四).............................. 主要特点171、本土企业快速成长 (17)2、外企加速在我国布局 (18)3、本体企业业务盈利能力较低 (19)4、创新创业热潮推动产业蓬勃发展....... .19..三、国内外重点应用 (20)(一)........................... 工业机器人20(二)........................... 服务机器人21四、国内外企业发展状况 (24)(一)总体发展状况 (24)1、发达国家企业占据工业机器人市场绝大份额 (24)2、全球科技巨头纷纷布局智能机器人领域 (24)3、国内互联网企业积极进军服务机器人领域 (25)(二)国外主要企业发展状况 (27)1、工业机器人 (27)2、服务机器人 (33)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White Paper of the Chinese Robot Industry3、关键零部件 (35)(三)国内主要企业发展状况 (38)1、工业机器人 (38)2、服务机器人 (41)3、关键零部件 (43)五、国内外机器人产业政策环境 (46)(一)主要国家和地区政策 (46)1、美国 (46)2、欧盟 (46)3、日本 (47)4、韩国 (48)(二)我国及地方产业政策 (48)1、国家相关政策 (48)2、地方相关政策 (50)六、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52)(一).................................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52(二)................................. 产品以中低端为主52(三)................................. 企业成本压力大53(四)................................... 自主品牌认可度不咼53(五)...................................... 行业标准有待进一步规范. (54)七、201年机器人产业发展展望 (55)(一)全球机器人需求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55)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White Paper of the Chinese Robot Industry(二).......................................... 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快速扩大.. (56)(三)................. 行业标准制定工作稳步推进56(四).................................... 创新中心建设有望加速57(五).................. 应用领域和区域不断扩展57八、推进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58)(一)..................... 完善政策扶持体系58(二)..................... 加大技术研发力度58(三)..................... 深入开展示范应用59(四)..................... 集中突破重点产品59(五).....................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59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White Paper of the Chinese Robot Industry 「、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状况(一)产业规模机器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品需求大幅增加。

解读《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白皮书(2019)》

解读《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白皮书(2019)》

解读《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白皮书(2019)》作者:温晓君来源:《机器人产业》2019年第06期当前,随着产业发展进程加快,由计算芯片、传感器、通信模块以及操作系统、人工智能算法等构成的汽车智能计算平台发展成为汽车电子智能化发展的核心和制高点。

汽车电子智能化发展不仅承载了整个汽车工业的数字化转型使命,也将进一步推动汽车迈向“新四化”(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

目前,《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白皮书(2019)》发布,赛迪智库电子信息产业研究所所长温晓君对其进行了解读。

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现状在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中,四大驱动力助推汽车电子在汽车价值链中占比越来越高,包括政策驱动、技术引领、环保助推,以及消费牵引。

从政策驱动的角度来看,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相继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相关规划或标准,有关智能驾驶、自动驾驶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管理办法陆续出台,进一步促进了汽车电子产业更加有序、健康的发展。

此外,我们也对国际上不同的国家在自动驾驶、汽车电子相关领域的产业规划、法律法规进行了详细的梳理。

从技术引领的角度来看,5G可以认为是智能网联汽车重要的ICT基础设施;人工智能为自动驾驶提供了核心算法,是促进自动驾驶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5G网络给自动驾驶带来了低延时、高可靠、高稳定性的物联网架构。

2019年我国5G基站建设如火如荼,首期5G名单覆盖50多座城市。

5G网络超可靠、低时延的特点,降低了智能汽车的决策和反应时间,大大提高了驾驶安全性,自动驾驶是其最核心的运用。

而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识别算法能够大大提升目标识别的精确度,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等技术的发展进步使得人车之间的交互更加便捷和智能。

计算机视觉的进一步发展成为自主式智能驾驶的核心驱动力。

从环保助推角度来看,各个国家相继推出了燃油车禁售时间表,主要集中在2030年左右。

我国计划在2050年前按区域层级设置、车型等多维度考量逐步实现燃油车全面退出。

区域层级设置上,一线城市私家车将在2030年实现全面新能源化,全国其他城市将在2040年前实现全面新能源化;在车型退出的顺序上,也进行了优先级划分。

2019中国工业大数据发展及投资价值研究-赛迪顾问

2019中国工业大数据发展及投资价值研究-赛迪顾问

消费数据 1
目标是产品
精准数据流闭环 3
挖掘数据价值
精准数据流闭环
转成数据 2
数据分析 3
2 工业大数据
产生数据 工业动作 1 分析数据
6 精准反馈
4 形成结果
5 转化命令
根植行业、深耕场景将成为工业大数据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不同工业行业领域都有各自独特的知识领域和机理形成的行业门槛,每一个工业场景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中的需 求也会差异较大,没有一个普适性的解决方案可以在各个行业、场景、企业通用。因此,大多数工业大数据企业未来将 呈现行业聚焦、场景聚焦模式,尤其对于工业企业成立分公司或部门专门研究大数据解决方案的企业,必将根植其优 势 行业,围绕优势行业拓展到相关行业,为相关行业的企业提供工业大数据解决方案。
3 工业大数据典型应用场景
产品设计与研发
司机驾驶习惯
车辆信息
• 加速度
• 胎压
• 刹车距离
• 电池系统
• 实时位置



数据分析

福特公司
• 司机驾驶习惯 • 充电习惯
利用大数据技术分
• 车辆位置
析用户驾驶习惯,
优化产品
电力公司
充电站位置 电力资源分配
本案例中工业大数据的应用为下一代电动汽车产品的功能优化提供了更为明确的改善点,也使汽车制造企业对用户需求更加明确,能够更好的 提升用户体验。此种应用方式不仅适用于汽车行业,各类离散型制造业都可借鉴此种方式优化产品,例如家电、手机等。另外,对于以上案例 采集的数据,电力公司和其他第三方供应商也可以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决定建立充电站的位置,并预防电网超负荷运转等。
2019中国工业大数据发展 及投资价值研究

2019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分析报告

2019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分析报告
6
1.4 机器人产业链全景图

器 人 产 业
减速机
汽 车 电 子 家庭服务
伺 服
医疗服务 军事应用

控制器
上 游
工业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
中 游
特种机器人
极限作业
下 游
代 表 企 业
7
总体发展情况
02.
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分析 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分析
特种机器人产业发展分析
全球机器人技术发展现状
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分析
2013-2018年全球机器人产业规模及预测
2018年全球机器人市场结构
9
2.2.1 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
迉年来,巟业机器人在汽车、金属制品、电子、橡胶及塑料等行业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性能的丌断提升,以及各
种应用场景的丌断明晰,2013年以来,巟业机器人的市场觃模正以年均12.1%的速度快速增长。2017年全球巟业机器人销量达 到38.7万台,销售额达到154亿美元;随着巟业机器人迚一步普及,2018年销售额有望突破160亿美元,达168.2亿美元。
2013-2017年全球巟业机器人销量 50 40 30 20 10 0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17.8 22.1 40.0%
2013-2018年全球巟业机器人产业规模及预测 200 150 100 95.0 154.0 131.0 168.2 0.3 0.2
38.7 25.4
服务机器人
医疗服务机器人
公共服务机器人
军事应用机器人
特种机器人
极限作业机器人 应急救援机器人
特种机器人三类。
5
1.3 机器人发展历程
从1954年第一台可编程的巟业机器人在美国诞生开始,机器人产业大致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经迆60多年的发展,机器人已

2019年机器人产业深度研究报告

2019年机器人产业深度研究报告

2019年机器人产业深度研究报告导语2010-2018 年,高增长并未结束,年均增速达33%。

期间下游汽车、3C 电子行业继续高增长,与此同时自动化程度大幅提升,机器人需求继续大增,销量复合增速约37%。

2017 年销量达13.8 万台,是2009 年的25 倍,年均销量 5.6 万台,为上一阶段年均销量的10 倍。

来源:新时代证券1、从机器人大国向强国转变,未来 5 年将进入中速增长期1.1、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全球第一,2018 年全球占比33%中国是全球机器人销量第一大国,2018 年全球占比33%。

从2002 年开始我国机器人销量高速增长,在全球的占比呈趋势性上升,2018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量、销售额、保有量均位居全球第一。

2018 年中国机器人销量达14 万台,全球占比约为33%;保有量57.5 万台,全球占比23%。

本体市场销售额260 亿元左右,集成市场规模1100 亿元左右,全球第一。

1.2、中国工业机器人未来5-10 年进入中速增长期过去20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高速成长。

2002-2018 年机器人销量复合增速达到36%,2002-2010年期间复合增速达到52%,2010-2018年10年销量复合增速33%,2013-2018 年5 年销量复合增速31%,预计未来5 年将进入中速增长的成长期。

预计销量复合增速15%,收入复合增速10%(“2.2 密度提升”章节有详细测算)。

2000-2009 为初创期。

初期下游中国汽车产业、3C 电子行业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工业机器人年销量不大,10 年期年均销量不到5000 台,但高速增长,2002-2010 年8 年期间,销量复合增速达到52%。

2010-2018 年,高增长并未结束,年均增速达33%。

期间下游汽车、3C 电子行业继续高增长,与此同时自动化程度大幅提升,机器人需求继续大增,销量复合增速约37%。

2017 年销量达13.8 万台,是2009 年的25 倍,年均销量 5.6 万台,为上一阶段年均销量的10 倍。

2019中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研究

2019中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研究

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8月2019中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研究赛迪白皮书郑重声明本报告的著作权归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为“赛迪顾问”)所有。

本报告是赛迪顾问的研究与统计成果,其性质是供客户内部参考的业务资料,其数据和结论仅代表本公司的观点。

本报告有偿提供给购买本报告的客户使用,并仅限于该客户内部使用。

购买本报告的客户如果希望公开引用本报告的数据和观点,在事先向赛迪顾问提出书面要求后,必须经过赛迪顾问的审核、确认,并得到赛迪顾问的书面授权。

未经赛迪顾问的审核、确认及书面授权,购买本报告的客户不得以任何方式在任何媒体上(包括互联网)公开引用本报告的数据和观点,不得以任何方式将本报告的内容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人。

否则引起的一切法律后果由该客户自行承担,同时赛迪顾问亦认为其行为侵犯了赛迪顾问的著作权,赛迪顾问有权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这是推动制造强国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展现了我国对摆脱产业价值链低端锁定,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总体要求,而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则是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在产业领域、空间布局、组织模式的体现。

为此,了解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内涵、特征、发展现状及趋势对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助力我国制造业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赛迪顾问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通过对先进制造业集群内涵、形成动因、中国先进制造业集群的特征以及现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发展趋势,以及相关发展策略的建议。

希望本研究成果能为地方政府制定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相关举措提供参考。

前言 (1)第一章先进制造业集群内涵与形成动因 (3)(一)先进制造业集群内涵 (4)(二)先进制造业集群形成主要动因分析 (7)第二章先进制造业集群特征与现状 (9)(一)全球特色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概况 (10)(二)中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现状 (14)(三)中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基本特征 (17)第三章中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趋势与展望 (20)第四章中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策略建议 (26)第一章先进制造业集群内涵与形成动因先进制造业集群内涵先进制造业集群形成主要动因分析(一)先进制造业集群内涵为避免片面理解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强对其的理解,应避免与以下几种概念的混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