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模式复习课程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与监督复习资料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与监督复习资料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与监督复习资料【选择、名解、简答、论述】第01章--- 社会保险基金〖重点〗=== 选择===01 社会保险,就是以国家为主体,对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或虽有劳动能力而无工作亦即丧失生活来源的情况下,通过立法手段,运用社会力量,给这些劳动者以一定程度的收入损失补偿,使之能继续享有基本的生活水平,从而保证劳动力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正常运行,保证社会安定的一种制度。
02 社会保险的内容,一般来说,包括五个部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03 养老保险,就是指劳动者在达到法定年龄而退休后,从政府和社会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物质帮助和服务的社会保险制度。
04 医疗保险,就是指劳动者在患病期间,由保险机构或保险组织按规定支付其医疗费和生活费的社会保险制度。
05 生育保险,就是指在妇女劳动者因生育子女而暂时丧失劳动能力,降低或失去正常工资收入来源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项目。
06 失业保险,就是指当劳动者因非本人自愿原因失业,从而丧失收入来源时,由社会为其提供必要的物质生活保障的项目。
07 工伤保险,就是指对因工负伤或因职业病致残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给予工资收入补偿、医疗保健护理、伤残重建及生活照顾等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08 社会保险的特点:1)强制性。
2)权利与义务相结合。
3)以满足劳动者的基本生活水平为标准。
4)作为一种社会政策,注重社会公平。
5)共济性。
09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1)保险性质不同:社会保险是政府行为,属于政策性保险;商业保险是等价交换的买卖行为,具有商业性质。
2)保险对象不同:社会保险对象是法律规定的社会劳动者;商业保险的对象是一切自愿投保的国民。
3)实施方式不同:社会保险采用强制方式实施;商业保险一般采取自愿原则。
4)保险关系建立的依据不同:社会保险依据法律规定建立保险关系;商业保险完全依赖于保险合同建立保险关系。
第三章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模式

制作与授课:王继顺 2012.3
HIGH VOCATIONAL EDUDATION
学习目标:
1. 掌握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模式及各模式的优 点及其局限性;
2. 了解基金制是一种怎样的制度,其优点和局 限性;
3. 理解社会保险费确定缴费制的特点; 4.理解确定给付制的特点。
第二节 确定给付和确定缴费的基金管理 模式
一、确定给付型
根据参加养老保险计划的年数和工资收入水平预先确定 其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再通过其精算方法确定其缴费水 平。与确定缴费制相比,确定给付型具有以下特点:
1、以支定收;2、收入关联;3、政府承担风险;4、初 始无基金;5、精算定成本;6、待遇调整灵活;7、容易为 老雇员接受。
社会保险的基金管理。一般由国家立法推行 的基本保障项目——社会保险基金,以这种 模式为多,如:东欧、中国、新加坡、印度、 马来西亚等。
HIGH VOCATIONAL EDUDATION
政府集中型基金管理模式的优点和局限
优点: 1、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可以降低成本; 2、有利于实现社会保险制度的生活保障和收入替代双
HIGH VOCATIONAL EDUDATION
确定缴费制的特点
1、给付与缴费、投资收益相关联。 2、机理简单,透明度高,容易被接受。 3、生命周期收入再分配。 4、劳动者自担风险。
HIGH VOCATIONAL EDUDATION
第三节 政府集中型和私营竞争型基金管 理模式
一、政府集中型基金管理模式 由政府部门或其委托的公共管理部门负责
二、基金制
(一)基金制的含义 又称基金积累制,完全积累制。是指在任
何时点上积累的社会保险费总和连同其投资 收益,能够以现值清偿未来的社会保险金给 付需要。雇主与雇员的缴费、投资收益均记 录在个人账户。
第三章社保基金筹集管理

(4)现收现付制的局限性
难以适应全球性人口结构老化和失业率提高的趋 势,面临“生之者寡,食之者众”财务困境; 有碍于增加储蓄,制约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调节; 一般需要对费率水平进行逐年的预测评估和调整, 耗时费力。 现收现付制可能会诱发代际矛盾
2、完全积累制
(1)完全积累制的内涵
内涵:完全积累制,也叫完全基金制,是按 照远期纵向平衡原则,采取完全积累的办 法筹集社会保险基金的一种模式。
2、筹资模式选择需要考虑人口年龄结构的变 化趋势。 3、筹资模式选择还需要充分考虑经济承受能 力和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 势。 思考问题: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模式 是怎样的? 你对我国现行社保基金筹资模 式有何评价?
(二)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的选择
我国传统的社会保障筹资模式,可以说是不分保障性质, 无一例外地实行现收现付制筹资模式。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社会保障改革的进一步深 化,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社会保障的范围和规模的扩大, 实行单一的现收现付制筹资模式已难以适应我国目前社会 二元结构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客观要求。 因此,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模式应当根据社会保障项目 支付期限长短的特点,将社会保障项目划分为长期社会保 障计划和短期社会保障计划两大类,与此同时在筹资模式 上实行三种筹资模式的有机结合。具体来说:
(2)部分积累制的运行特征
①部分积累制与多层次社会保险体系的兼容度较 高 老龄化进程加快以及社会经济结构的急剧变迁, 靠单一模式的社会保险制度去解决养老、医疗等 方面的问题已不再奏效,多层次的社会保险模式 提供了一种较为现实的选择,而部分积累制的财 务机制又与多层次的社会保险模式较为兼容。 ②部分积累制有助于解决社会保险覆盖面过窄的 问题 它以建立个人账户的方式将更多人群纳入养老、 医疗保险体系。
第三章社保基金筹集管理

基金储存方式 基金有无积累及其积累程度 基金的产权归宿 基金的调剂及其管理方法等 这些要素又能进行结构性、功能性的组合, 不同的组合方式就形成不同的筹资模式。
二、社保基金筹资模式的类型及特点
在社保基金的筹集过程中,从财务角度看始终贯 彻的原则就是“收支平衡”,以这个原则为基点, 可以对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模式进行分类。 收支平衡原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 一种是横向平衡,即保持当年费用总和收支相抵; 另一种是纵向平衡,即对某些保障项目,特别是养 老保险,要求受保人在投保期间提供的资金总和 与其在享受保障待遇期间所支付的费用总和保持 平衡。
社保基金筹资模式的类型
(二)按照是否由雇主或雇员直接缴费的标 准划分,社保基金筹资模式可以分为缴费制 和非缴费制。 缴费制,是指某种社会保障项目的资金来源 主要依靠雇主和雇员的一种筹资制度。 一般适用于具有共同保险性质的社会保险类 项目,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 其津贴标准与缴费额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权 利与义务的对称性较强。
第一节 社会保障基金的筹资模式 第二节 社会保障基金来源与征收 第三节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管理
第三章 社会保障基金筹集与管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节教学,要求同学们了 解和掌握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基金来源与筹资 方式,以及我国社保基金筹资模式选择和基金筹集 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等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社会保险基金筹集模式和筹集管理。 [教学难点]: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管理。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案例、讨论等。 [教学内容]:
(2)部分积累制的运行特征
①部分积累制与多层次社会保险体系的兼容度较 高 老龄化进程加快以及社会经济结构的急剧变迁, 靠单一模式的社会保险制度去解决养老、医疗等 方面的问题已不再奏效,多层次的社会保险模式 提供了一种较为现实的选择,而部分积累制的财 务机制又与多层次的社会保险模式较为兼容。 ②部分积累制有助于解决社会保险覆盖面过窄的 问题 它以建立个人账户的方式将更多人群纳入养老、 医疗保险体系。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精品教案1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精品教案1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第一章社会保障基金概述第一节社会保障概述一、问题的提出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通过再分配手段,为达到社会稳定而实行的一种正式制定安排。
社会保障制度既是一种社会制度又是一种经济制度。
而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一个良好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模式成为了社会保障制度能否顺畅运行的关键。
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所涵盖的人数和资金规模在不断的扩大,所以对于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社会保障基金中,社会保险基金规模最大,其次是补充保险基金,而福利基金的规模和管理模式都与社会保险有较大的差异。
所以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逐渐成为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重中之重。
二、社会保障基金的定义关于社会保障基金的定义,国内学者有着不同的表述,但是通过归纳,我们可以发现定义当中的共同特点:(1)国家法定性。
社会保障基金是根据法律建立起来的,通过法律来明确规定基金的性质、是干什么用的,来源、筹集、运营、以及监督管理。
(2)强制性。
是依靠法律手段才能得到保证,通过法律来强制规定企业和职工个人的缴费标准以及享受保障的权利。
(3)专款专用原则。
在社会保障基金里,具体还有很多分类,按照社会成员遇到的不同社会问题提供不同的物质保障,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政府根据实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依据现行法律法规筹集的用于社会保障事业的一项法定的专门资金。
三、社会保障基金的特点强制性。
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通过法律法规强制筹集、管理和使用的,他的运用受到法律法规的规范和限制。
凡是属于法律规定范围内应该参加社会保障制度的人必须无条件参加。
互济性。
主要指社会保障基金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这种互济性体现出有些人收益大于贡献,有些人的贡献大于收益。
积累性。
在采取完全积累或部分积累制的情况下,社会保障缴费到社会保障支出之间有一段时间差,这就从根本上要求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机构能够在基金积累形成的过程中进行合理的投资组合管理,实现基金的安全运营、有效投资和保值增值。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社会保险基金管理/ Administration of Social Insurance Funds课程代码:030614学时:48 学分:3 讲课学时:48 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社会学适用专业:公用事业管理专业开课院系:社会科学部公共管理系教材:万解秋.《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主要参考书:詹伟哉.《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齐海鹏、刘明慧、付伯颖.《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万解秋.《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是研究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保管、投资营运、保值增值、监管等制度规范及其规律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性管理科学,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
开设该课程的目的在于提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基金管理的主要技术和方法。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课程的任务有:研究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法律及制度规范;;研究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过程中必然体现同国家经济运行与经济制度、财政预算管理、金融管理与金融市场的诸多复杂关系,揭示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运行规律和制度约束条件;研究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社会政策目的性。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社会保险基金的基本概念教学要求:本章要求理解社会保险基金的概念、性质和特点;社会保险基金的内涵;社会保险基金的种类及其社会保险基金分类的方法。
掌握社会保险基金的功能及社会保险基金筹集的原则等。
教学内容:1.社会保险基金的概念、性质和特点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险基金的概念;社会保险基金的性质;社会保险基金的内涵;社会保险基金的特点。
2.社会保险基金的基本功能和具体功能3.社会保险基金的种类社会保险基金分类的方法;社会保险基金的具体分类。
4.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社会保险基金筹集的含义与意义;社会保险基金筹集的原则;社会保险基金的来源;社会保险筹资的具体形式及其选择:开征社会保险税与社会保险统筹缴费。
(NEW)林义《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1章 社会保险基金的构成及运行条件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概述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第3章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模式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第4章 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营运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第5章 社会保险基金监管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第6章 社会保险基金与国家财政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第7章 社会保险基金与金融市场互动发展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第8章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国际经验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第9章 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改革与发展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 社会保险基金的构成及运行条件1.1 复习笔记一、社会保险基金的内涵与功能1社会保险基金的含义与特点(1)社会保险基金的含义①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运用保险方式处置劳动者面临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及死亡等特定社会风险,并为其在暂时或永久性失去劳动能力或劳动机会,失去劳动收入时提供基本收入保障的法定保险制度。
社会保险是广义保险范畴中的一个部分,是处理社会风险的一种手段和机制。
②基金基金,是指经过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后形成的具有规定用途的物质资料的实物形式和货币形式的统一体。
③社会保险基金社会保险基金,是指为保障社会劳动者在丧失劳动能力或失去劳动机会时的基本生活需要,在法律的强制规定下,通过向劳动者及其所在单位征缴社会保险费,或由国家财政直接拨款而集中起来的资金。
社会保险基金问题是社会保险的核心问题。
④社会保险基金的构成一般由养老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和其他社会保险项目的基金构成,通过雇员与雇主共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方式构成法定社会保险基金的基本形式。
(2)社会保险基金的特点①法律强制性。
②社会政策目的性。
③特定对象性。
④统筹互济性。
最新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复习资料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社会保险基金按社会保险项目的专门用途及其功能分类:1)养老保险基金。
2)医疗保险基金。
3)失业保险基金。
4)工伤保险基金。
5)生育保险基金。
按筹资模式分类:1)现收现付模式。
2)完全积累模式。
3)部分积累模式。
按基金所有权分类:1) 公共基金。
2) 个人基金。
3) 机构基金。
按基金劳动管理方式分类:1) 财政性基金。
2) 市场信托管理基金。
3) 公积金基金。
2、社会保险基金筹集的七种形式:1) 企业全部缴纳2) 政府全部资助3) 个人全部缴纳4) 企业与个人共同缴纳。
5) 企业缴纳与国家资助6) 个人缴纳与国家资助7) 个人、企业、政府三方共同负担。
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以企业缴纳,企业与个人共同缴纳,个人、企业、国家三方共同负担这三种方式为主。
3、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方式包括征税制与征费制两种,工业化国家采用征税方式较为普遍。
社会保险税在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名称,如社会保障税、工薪税等。
对社会保险制度而言,征费与征税均应当是依法进行的。
4、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研究方法: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2)跨学科的研究方法;3)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方法。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研究对象: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保管、投资营运、保值增值管理、监管等运行机制、制度规范及其规律。
5、社会保险基金的筹资比率:养老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生育保险基金企业缴纳20% 6% 2% 1% 0.5% 个人缴纳8% 2% 1% --- ---6、社会保险基金的主要来源:1)企业缴纳的社会保险费2)劳动者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3)国家财政资助。
4)特别捐税补助5)社会保险基金营运收入6)滞纳金和罚金收入。
7、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主要包括: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管理;社会保险基金的预算和决算管理;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管理;社会保险基金稽核、监督等。
8、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目标:1)确保基金的完整和安全;2)防止基金贬值,实现基金保值,争取基金增值;3)满足给付的需要,避免发生支付危机;4)保持高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三章
DB制的特点
以支定收。变量有工龄和某段时间的工资水平。 收入关联。着重强调劳动者需按收入的某种比率缴纳
养老保险费(或税),至于待遇结构并非必然表现在 量上的对等性。(互济性) 政府承担风险。养老保险基金的风险因素主要有:经 济不景气、基金投资收益水平低、预期寿命长、基金 收缴率降低、给付水平提高。
确定缴费制即先经过预测确定缴费水平,据以筹集 养老保险基金,基金逐渐积累并获得投资收益,雇 员退休时,以其相应的缴费及投资收益在退休时的 积累额为基础发放养老金。
第三章
DC制账户形式 个人账户 记录雇主为雇员的缴费、雇员自己的缴费、帐 户基金投资收益以及帐户支出、管理费用和投 资损失等。 雇员在死亡、退出计划、伤残时可以得到个人 帐户的余额。 集体账户(统筹账户) 不分别记录每个个人的积累,基金投资由代表 雇员利益的团体监督。 在退休后死亡不再有死亡给付,存在风险共担 的收入再分配。
现收现付制的PARETO效应
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险计划是一种代际再分配的计划
,由于世代的无限延续,总是存在帕累托有效配置可
能。
第三章
基金制
基金制的含义
基金制又称基金积累制、完全积累制,是指在任 何时点上累积的社会保险费总和连同投资收益, 能够以现值清偿未来的社会保险金给付需要。
平衡模型:C=B*(M/N)
挤出储蓄:即人们既然可以从公共养老金计划中获 得养老金收益,就可能减少为退休期消费而在工作 时期积累财产的需要,这叫做“资产替代效应”。
挤进储蓄:由于现收现付制提供了较为安全的退休
待遇,可能会诱使人们提前退休。提前退休意味着
工作期的缩短和退休期的延长,这反过来又要求人
们在工作期有一个比较高的储蓄率。这叫做“引致
第三章
DB制的特点 初始无基金。根据工作年数承诺给付。 精算定成本。计划预定的实际成本由计划承诺的 给付水平、计划参加人员的死亡率、未来工资增 长率、养老基金投资收益、计划的管理费用,计 划成本未知。 待遇调整灵活。(物价,享受社会发展成果) 易被老雇员接受。稳定员工队伍。
第三章
DC制定义
基金制的Pareto效应
P55 高年龄者退休前缴费时间短,给付水平低, 下一代福 利的不减少实际上是靠上一代福利的相对减少来实现的。 Pareto效应不明显。思考?
第三章
部分基金制
部分基金制又称部分积累制,是基金制与现收现付制的 结合。根据两方面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社会保险费率, 即当期筹集的社会保险基金一部分用于支付当期的社会 保险金,另一部分留给以后若干期的社会保险金支出, 在满足一定时期(通常为5-10年)支出的前提下,留 有一定的积累金。
第三章
基金制的制度评价
优点
• 运行机制透明度较高 • 缴费与给付挂钩,有较强的激励机制 • 生命周期内自养,有利于抵御人口老龄化 • 与资本市场的互动性
•投资风险 •通货膨胀风险 •基金管理成本及其营运风险 •再分配功能问题
缺点
第三章
基金积累制对国民储蓄的影响
若国民消费倾向不变,强制储蓄会代替部分自愿储蓄, 则国民总储蓄不变,反之国民总储蓄则有可能增加。
第三章
现收现付制的理论模型分析
财务平衡机制:
以支定收,略有结余--避免费率调整过于频繁,防止短 期内经济或其他突发事件可能出现的收支波动。
给付机制大多为DB;
政府单独预算或统一预算(政府集中管理)
再分配本质:代际间再分配
inter-generational redistribution
第三章
DC制的特点 给付与缴费和投资收益关联。 机理简单,透明度高,易被接受。 强调劳动者的自我积累和自我保障意识,增强认同感;个 人账户余额可继承和转移,有利于劳动者的合理流动。 生命周期收入再分配。可抑制超前消费,鼓励对退休储蓄 早做安排,低收入阶层难保障。 劳动者自担风险。个人帐户的积累额;投资回报率低;承 担长寿风险。
第三章
第三章
DC制与DB制的一般比较
DB制
财务平衡 给付基础 指数化机制
年度以支定收/略有节余 退休前工资收入工资ຫໍສະໝຸດ 数化/物价指数化机制透明度
较低、激励机制较差
适用性 营运成本 养老金水平
多为现收现付制 一般认为较低
给付水平较高
趋势
减少;对过去工作贡献者
DC制
生命周期内收入再分配 缴费与投资收益累积值 通货膨胀风险一般自担 较高,激励机制较好
第三章
基金制与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成本比较
养老保险成本指提供一定的养老给付所需要的缴 费和管理费用。
现收现付制决定于制度的抚养比,抚养比越高,养 老金制度的成本越高。
基金制的养老金待遇由缴费水平、积累基金的投资 收益率、缴费年数和退休后生存年数决定。
第三章
基金制与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成本比较
基金制的理论模型分析
财务平衡机制
DC制:保费及投资收益在退休时的终值=未来养老金给付 在退休时的现值
再分配本质:同代自养 intra-generational redistribution
DC个人账户只存在个人生命周期收入再分配,基本上无社 会再分配。
给付机制的决定因素:
c缴费率, r基金收益率, m领取年限, n纳费年限, g影响替代
工资替代率具有刚性 赡养率在不同人口结构下具有不稳定性、且与退休
制度密切相关
第三章
现收现付制的制度评价
优点 • 制度易建,给付及时。(无基金积累过程) • 无通货膨胀之忧。(年度平衡为基准,保险金 指数调节机制实施方便) • 再分配功能较强。(DB) • 运行成本相对较低
第三章
现收现付制的制度评价
当M/N=D(抚养比);r=g(工资增长率);两者 成本相等。
当M/N=D;r>g;基金制成本低。 当M /N=D;r<g;现收现付制成本低。 当M/N>D;r=g;现收现付制成本低。 当M/N<D;r=g:基金制成本低。
m年给付的现值
bW (1+g)n[1+1 1+ +g r+..+ . ((1 1+ +g r))m m --1 1]第三章
当现收现付制向基金制转轨时,国民总储蓄有可能增加。 从长期看,基金制可以相对增加国民的长期储蓄。
第三章
基金积累制对国民储蓄的影响
世界银行(1997)的观点:积累制有增加居民储蓄、 促进资本形成的潜力。
戴维斯(E.P.Davis)有关理论:基金积累制养老计划对 个人储蓄的影响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即针对一个具体 经济而言,通过养老基金而实行强制储蓄和个人储蓄之 间的边际替代率是可以进行有目的调整的。短视行为是 影响储蓄的重要因素之一。
退休效应”。
第三章
现收现付制对国民储蓄的影响
Robert Barro [1978]: 社会保障有可能被个人代际 转移支付所补偿,抵消一部分挤出效应;如果不同的 人都具有相同的偏好、工作岗位、禀赋、税资及社会 保险缴费率,那么退休年龄就不会因为社会保障制度 的引入而受影响。引入遗产动机,认为社会保障对私 人的储蓄的挤出效应为零。
第三章
基金制的理论模型
雇员第一年有供款cW(c为费率,W为起始工资)
工资增长率为g
基金收益率为r,
供款每年以1+g的速度增长 基金积累以1+r的速度复利增长
纳费年数为n年
领取年数为m年,给付率 b
退休基金累积值为:
c[W 1 + (r ) n + ( 1 + g )1 + (r ) n - 1 + .+ .( 1 .+ . g ) n - 1 ( 1 + r )]
即正在工作的一代人收入的一部分用于当年已退休一代人
的养老金支出,收入从工作一代人向退休一代人分配,当
目前正在工作的一代人退休后,其养老金来源于与其同处
一个时期的正在工作的下一代人的收入。
第三章
现收现付制的理论模型分析
给付机制的两方面决定因素:P/W;R/E
制度正常运行的两个基本前提:工资替代率与制度 赡养率基本稳定
m年给付的现值
bW (1+g)n[1+1 1+ +g r+..+ . ((1 1+ +g r))m m --1 1]第三章
基金制的理论模型(续)
在工资增长率等于基金收益率时,C=b*(m/n) 【m/n自我负担率】 选择个人账户的前提:基金收益率高于工资增长率 自我负担率(m/n)小于制度赡养率
总和保持平衡。
第三章
妥善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宏观经济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下,较多的积累有利于缓解 求大于供的状况;
在宏观经济供大于求的状况下,较多的积累则不利于经济 的发展。
有利于资源有效配置的原则
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必须权衡资源的投入方向。 社会保险基金是用于抵御风险的。如果我们将风险控制在
缺点
• 现收现付制难以应付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财务危机:抚养比的变动受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影响
• 现收现付制的收入替代具有刚性。
社会保险计划提供的退休收入与在职期间收入的比率
具有调高不调低的特点;制度给付不低于承诺水平;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经济的发展,给付水平须提高;
退休年龄推迟困难。
• 现收现付制可能诱发代际矛盾。
多为基金制 大多认为较高 投资收益较高
A defined contribution system is one that mandates contributions, accumulates resources in individual or collective accounts based on actual rates of return on portfolios, and then converts the accumulated account value to a benefit stream through some combination of annuitization, lump-sum availability, and restricted monthly withdraw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