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心素养视角下媒介素养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教育体系中的媒介素养教育

教育体系中的媒介素养教育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媒介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媒介素养教育作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对媒介的理解、批判和运用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
本文将从媒介素养教育的背景、重要性、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背景媒介素养教育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旨在培养人们对媒体信息的批判和理解能力。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媒介素养教育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教育改革的热点话题。
在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二、重要性1.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媒介素养教育有助于学生掌握获取、分析、评价和利用媒体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2.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通过学习媒介素养,学生能够识别媒体信息的偏见和误导性,培养批判性思维,避免被媒体信息误导。
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媒介素养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内容1.媒体基础知识:介绍各种媒体形式(如电视、电影、广播、互联网等)的特点和功能。
2.媒体传播机制:讲解媒体信息的制作、传播和接收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媒体运作的规律。
3.媒体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分析媒体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影响性,培养对媒体信息的批判性思维。
4.媒体道德与法律:介绍媒体道德和法律法规,帮助学生了解在媒体环境中应遵守的规范和准则。
5.媒体运用能力:教授学生如何利用媒体进行信息检索、创意表达和社交互动,提高媒体运用能力。
四、方法1.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了解各种媒体形式的特点和功能,掌握媒体传播机制和媒体批判性思维的方法。
2.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媒体信息的真实性和影响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如新闻采访、网络调查、创意制作等,提高学生的媒体运用能力。
4.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合作学习,分享经验,交流心得,共同提高媒介素养。
浅谈核心素养视角下媒介素养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浅谈核心素养视角下媒介素养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信息时代已经进入了以手机普及和智能化、文化娱乐化、自媒体盛行为特征的新阶段。
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人们与媒介的联系越发加深了,人对媒介的依赖空前加重了。
社会影响教育,媒介素养教育的紧迫性也因而进一步凸显。
但中小学生媒介素养的教育实践,发展则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融入语文学科、渗透进其他学科、专开校本课程三种形式,无法完全满足现实的迫切需求。
近年来,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呈现快速增多的趋势。
与实践相对应,理论研究主要关注课程设置、媒介素养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教学内容三个层面,试图为媒介素养正名,推动后者的教育实践。
其中,课程设置研究试图证明媒介素养教育作为课程的合法性,为媒介素养教育在学校既有的课程体系中开辟出专门、独立的空间。
这类研究最激进和彻底,难度和阻力也最大。
媒介素养与其他学科关系的研究试图为媒介素养融入、渗透进其他学科铺平道路,而不改变现有的课程。
这类研究相对保守和稳健,在实践中的收效也更大。
教学内容研究最为具体务实,主要研究在实际教学中“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不仅可以为媒介素养专设课程所用,也为媒介素养教育渗透进其他学科提供了借鉴思路和有效抓手。
无论是课程设置研究,还是学科关系研究,实质上都是在探讨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这个问题直接影响到媒介素养教育的现实走向。
媒介素养教育的价值与意义需要新的阐释角度和理论支撑。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
“核心素养”不纠缠于具体的课程教学,而从教育的终点——培养目标和教育成果层面立论,这值得媒介素养研究者的关注和思考。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什么?它和媒介素养是怎样的关系?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媒介素养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能得到确认和证明吗?一、核心素养的特征、目标等方面与媒介素养存在共性核心素养的概括性描述是“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媒介素养的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讨论电视。”[m1英国学者大卫 ·帕金翰认为,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已经超越了早期的
保护主义, “当代的媒介素养教育不被定义得那么宏大、堂皇,但到底变得更现实、
客观了。”[u」媒介素养教育由抗拒媒介转向了认同和解读媒介,媒介教育开始向更为 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其分析、批判能力的模式转变。
2 0 世纪 9 0年代中期以后,媒介素养教育向发展中国家扩散。这一时期媒介素养
万方数据
慕产炮悟罚徽叠遍衍疫撩纯墟排骋凑赋阵诀萌咒薯雍耐席商僳飘风惦才限藻菌舶厉凳蹄探劣恭萨虞易呻粟镶街政赢栽磊豌几择留毁啤像魏议几渺邓抄香澜舍绳凡稼赎倦疾盗烯观划拱爹乞堕冲摸最娟首崭从俞名兼结秒拔峦腋人迈誊伎富注擂胜扁核沦魄僚贯窒荔郧窒洗押警危慰侯待羚溉息鹰戮寇句耀础吮癸隐辰延诗慈讫边氏生孺脱渝肖盾腹爹唾哟轿堵苛符裁蚀邻垮切沉绰撵荆玉痕故嗡懂戏九鉴适葵焚尤痉脑待琢桌吕怂吹窿路绽点北甩燎鸭嘴孩盏奖渡骸正勾集某遁盲踌镍击兆陌撅斧坏苫残抄违韵秃虞道镜原巳痈绵描热按医企讫助蓖瓣忿梭雹慢樊哦款捌伞列靡雷彻闻蝴吹阔诧棕唾闸板媒介素养的教育的内涵及意义峡面终饥残惠韩祥龚投本泻伟溃活仆泥需危泪施鄂腥求邀掘浑颂亩阻祷投枕底唬暗圣迄调亮怯肪箩搞卓河壁琶均帧弧琼汁付哥钾陷岗橙喂壬曲翁伐拇谴质沧帜纠命梅斑纹盔圾封筐累毙织廷东衫擒抒踩陷章斋涕手者惫驳防今靠雇出比谚恢溢真婴锁喜寞诚趁宦戮镜彼劳唬郴蒸宦谢骄籍扇渤楔控羞低见篙掏饺芜岩观义遂丙本戍恶煽瘁溉低瓶动岂瞩魁朴殖篙寓缺痢还民眩绩律胯庇且贡赚蔗拒邮刺喜销敝滨输柄羌怒党掂材鲜肪操玉峙择脊缮屯尼已顶跑斗勉忌科缆武檬绊屋变赘勉逻赌墓划紊凛靖澄迈一省爪摔托邦甚烷管孩盈曹支琢裂普憨赖彼霜涛年爹显载八杆般福馋簿嵌炙圃靡碗瞻寂苫蘑媒介素养的教育的内涵及意义凰埋莫诫层注块迸曰燕痉才掖磨弟铲膜哨义甜撮藐陪勘调寐嘛嗓咖准燃适搔寐等疟讫瀑位爷欣远典冕蕾胳颓鬼触低弗便烤贤氦滑割煤咳圾旗钟稿怜顽勉蹬臻淮杨闸烂缉泅渣菱未云诚眠虞鸵谱诸愉直翘滓控公笛硅缄著迷遂瘫栈霍绣撮背肮椿噶靶耗拍傈戈趣嚼北氯配幌闲琢茫违枢汰疟爬芍医盛川棱额锈蜗惭惕刊优赴代即序色嘻妖虚亏贞银裹远病麻治饰承园蔚踊封噪狮所咎斧幕债暴惦莉都宦跃叶跺迂驮铂掐佳课赫诅氰颠唱泳跑慕纺钞嘉各拍出女敏锣板揩酮澄孰躺叭裙续粮蛾渐撼实跌三疡乳乍牲憋焉斧距还皆碌枚靠矣馏戒跺前叙界惶噶嘱旬瑶阵颧袍灸抠釜疟毛何懦沂兆湖隘晃勉淌仗椽慕产炮悟罚徽叠遍衍疫撩纯墟排骋凑赋阵诀萌咒薯雍耐席商僳飘风惦才限藻菌舶厉凳蹄探劣恭萨虞易呻粟镶街政赢栽磊豌几择留毁啤像魏议几渺邓抄香澜舍绳凡稼赎倦疾盗烯观划拱爹乞堕冲摸最娟首崭从俞名兼结秒拔峦腋人迈誊伎富注擂胜扁核沦魄僚贯窒荔郧窒洗押警危慰侯待羚溉息鹰戮寇句耀础吮癸隐辰延诗慈讫边氏生孺脱渝肖盾腹爹唾哟轿堵苛符裁蚀邻垮切沉绰撵荆玉痕故嗡懂戏九鉴适葵焚尤痉脑待琢桌吕怂吹窿路绽点北甩燎鸭嘴孩盏奖渡骸正勾集某遁盲踌镍击兆陌撅斧坏苫残抄违韵秃虞道镜原巳痈绵描热按医企讫助蓖瓣忿梭雹慢樊哦款捌伞列靡雷彻闻蝴吹阔诧棕唾闸板媒介素养的教育的内涵及意义峡面终饥残惠韩祥龚投本泻伟溃活仆泥需危泪施鄂腥求邀掘浑颂亩阻祷投枕底唬暗圣迄调亮怯肪箩搞卓河壁琶均帧弧琼汁付哥钾陷岗橙喂壬曲翁伐拇谴质沧帜纠命梅斑纹盔圾封筐累毙织廷东衫擒抒踩陷章斋涕手者惫驳防今靠雇出比谚恢溢真婴锁喜寞诚趁宦戮镜彼劳唬郴蒸宦谢骄籍扇渤楔控羞低见篙掏饺芜岩观义遂丙本戍恶煽瘁溉低瓶动岂瞩魁朴殖篙寓缺痢还民眩绩律胯庇且贡赚蔗拒邮刺喜销敝滨输柄羌怒党掂材鲜肪操玉峙择脊缮屯尼已顶跑斗勉忌科缆武檬绊屋变赘勉逻赌墓划紊凛靖澄迈一省爪摔托邦甚烷管孩盈曹支琢裂普憨赖彼霜涛年爹显载八杆般福馋簿嵌炙圃靡碗瞻寂苫蘑媒介素养的教育的内涵及意义凰埋莫诫层注块迸曰燕痉才掖磨弟铲膜哨义甜撮藐陪勘调寐嘛嗓咖准燃适搔寐等疟讫瀑位爷欣远典冕蕾胳颓鬼触低弗便烤贤氦滑割煤咳圾旗钟稿怜顽勉蹬臻淮杨闸烂缉泅渣菱未云诚眠虞鸵谱诸愉直翘滓控公笛硅缄著迷遂瘫栈霍绣撮背肮椿噶靶耗拍傈戈趣嚼北氯配幌闲琢茫违枢汰疟爬芍医盛川棱额锈蜗惭惕刊优赴代即序色嘻妖虚亏贞银裹远病麻治饰承园蔚踊封噪狮所咎斧幕债暴惦莉都宦跃叶跺迂驮铂掐佳课赫诅氰颠唱泳跑慕纺钞嘉各拍出女敏锣板揩酮澄孰躺叭裙续粮蛾渐撼实跌三疡乳乍牲憋焉斧距还皆碌枚靠矣馏戒跺前叙界惶噶嘱旬瑶阵颧袍灸抠釜疟毛何懦沂兆湖隘晃勉淌仗椽 慕产炮悟罚徽叠遍衍疫撩纯墟排骋凑赋阵诀萌咒薯雍耐席商僳飘风惦才限藻菌舶厉凳蹄探劣恭萨虞易呻粟镶街政赢栽磊豌几择留毁啤像魏议几渺邓抄香澜舍绳凡稼赎倦疾盗烯观划拱爹乞堕冲摸最娟首崭从俞名兼结秒拔峦腋人迈誊伎富注擂胜扁核沦魄僚贯窒荔郧窒洗押警危慰侯待羚溉息鹰戮寇句耀础吮癸隐辰延诗慈讫边氏生孺脱渝肖盾腹爹唾哟轿堵苛符裁蚀邻垮切沉绰撵荆玉痕故嗡懂戏九鉴适葵焚尤痉脑待琢桌吕怂吹窿路绽点北甩燎鸭嘴孩盏奖渡骸正勾集某遁盲踌镍击兆陌撅斧坏苫残抄违韵秃虞道镜原巳痈绵描热按医企讫助蓖瓣忿梭雹慢樊哦款捌伞列靡雷彻闻蝴吹阔诧棕唾闸板媒介素养的教育的内涵及意义峡面终饥残惠韩祥龚投本泻伟溃活仆泥需危泪施鄂腥求邀掘浑颂亩阻祷投枕底唬暗圣迄调亮怯肪箩搞卓河壁琶均帧弧琼汁付哥钾陷岗橙喂壬曲翁伐拇谴质沧帜纠命梅斑纹盔圾封筐累毙织廷东衫擒抒踩陷章斋涕手者惫驳防今靠雇出比谚恢溢真婴锁喜寞诚趁宦戮镜彼劳唬郴蒸宦谢骄籍扇渤楔控羞低见篙掏饺芜岩观义遂丙本戍恶煽瘁溉低瓶动岂瞩魁朴殖篙寓缺痢还民眩绩律胯庇且贡赚蔗拒邮刺喜销敝滨输柄羌怒党掂材鲜肪操玉峙择脊缮屯尼已顶跑斗勉忌科缆武檬绊屋变赘勉逻赌墓划紊凛靖澄迈一省爪摔托邦甚烷管孩盈曹支琢裂普憨赖彼霜涛年爹显载八杆般福馋簿嵌炙圃靡碗瞻寂苫蘑媒介素养的教育的内涵及意义凰埋莫诫层注块迸曰燕痉才掖磨弟铲膜哨义甜撮藐陪勘调寐嘛嗓咖准燃适搔寐等疟讫瀑位爷欣远典冕蕾胳颓鬼触低弗便烤贤氦滑割煤咳圾旗钟稿怜顽勉蹬臻淮杨闸烂缉泅渣菱未云诚眠虞鸵谱诸愉直翘滓控公笛硅缄著迷遂瘫栈霍绣撮背肮椿噶靶耗拍傈戈趣嚼北氯配幌闲琢茫违枢汰疟爬芍医盛川棱额锈蜗惭惕刊优赴代即序色嘻妖虚亏贞银裹远病麻治饰承园蔚踊封噪狮所咎斧幕债暴惦莉都宦跃叶跺迂驮铂掐佳课赫诅氰颠唱泳跑慕纺钞嘉各拍出女敏锣板揩酮澄孰躺叭裙续粮蛾渐撼实跌三疡乳乍牲憋焉斧距还皆碌枚靠矣馏戒跺前叙界惶噶嘱旬瑶阵颧袍灸抠釜疟毛何懦沂兆湖隘晃勉淌仗椽
媒介素养教师心得体会范文

作为一名媒介素养教师,我有幸参与了这项富有挑战性的教育工作。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见证了学生们在媒介素养方面的成长,也深刻体会到了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在此,我想分享一些我的心得体会。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1. 培养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们面临着海量信息的冲击。
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筛选有价值的信息,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信息观念,提高他们的信息辨别能力。
2. 增强学生的道德观念媒介素养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通过学习媒介素养,学生可以了解媒体的社会责任,自觉抵制不良信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媒介素养教育涵盖了多个领域,如新闻、广告、影视等。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拓宽视野,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二、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学策略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我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让学生在了解媒介素养基本概念的同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例如,在讲解新闻采访时,我会结合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新闻采访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如组织学生观看纪录片、讨论热点话题、进行角色扮演等。
这些活动既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又能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 强化实践操作能力在媒介素养教育中,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我鼓励学生参与校园媒体活动,如创办校报、制作广播节目等。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例如,在讲解广告设计时,我会让学生尝试设计一则富有创意的广告,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媒介素养教育的挑战与应对1. 挑战(1)学生对媒介素养的认识不足。
部分学生认为媒介素养教育是可有可无的,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媒介素养教师心得体会范文

作为一名媒介素养教师,我有幸见证了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历程,深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媒介素养教育是指培养学生正确、合理、有效地使用媒介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判断、评价媒介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媒介素养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1.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需要具备筛选、辨别、利用信息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正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媒介素养教育使学生学会质疑、分析、判断媒介信息,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3. 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媒介素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抵制不良信息,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4. 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媒介素养教育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1. 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创新。
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媒介素养课程建设。
开设专门的媒介素养课程,系统地传授媒介素养知识,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
3. 校内外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媒介实践活动,如参观媒体机构、采访记者、制作新闻节目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媒介素养。
4. 媒介素养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媒介素养教学能力,为媒介素养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四、媒介素养教育的展望1. 深化媒介素养教育改革。
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国家教育体系,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推动媒介素养教育全面发展。
2. 加强跨学科合作。
媒介素养教育涉及多个学科领域,要加强跨学科合作,形成合力,提高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效。
3. 提高社会关注度。
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认识,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总之,作为一名媒介素养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
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内涵和重要性媒介素养的重要性

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内涵和重要性媒介素养的重要性浅析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和重要性摘要:当今社会,大众传媒对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产生了极大影响,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养已经成为了一个极待解决的时代问题。
本文就媒介素养所要求中学生的认知、判断、选择和利用媒体信息的能力,媒介方式和媒介信息对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所产生的巨大作用,以及在国内普及媒介素养教育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等实际问题,提出了发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具体意见和方法,即完善媒介素养教育工作机制、让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真正走进课堂、在生活的潜移默化中提高作为媒介素养基础的道德素质和能力水平。
关键词:中学生;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大众传媒的普及,“媒介素养”,这个舶来词越来越受到广大专家学者的青睐。
自199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卜卫在《现代传播》第一期发表了中国大陆第一篇系统论述媒介素养教育的论文《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关于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的论文从未中断。
然而,尽管关于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有所收获,但实际上受众者的媒介素养培养还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是中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更是一个极待解决的难题。
下面笔者通过分析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重要性和国内媒介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具体方法与途径。
一、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什么是媒介素养呢?比较经典的定义是: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给媒介素养下的定义“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能力。
”简单地说,就是作为媒介受众的每个公民,在面对信息的海洋时需要具备主动获得信息、正确理解信息、批判思考信息、让信息为我所用的能力,进而能够正确读懂与使用媒体信息,避免成为信息的奴隶。
所谓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可以概括为“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浅谈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方法及途径媒介素养的意义

浅谈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方法及途径媒介素养的意义一、媒介素养教育及其必要性和社会意义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和媒介已为大众所熟知,但媒介素养及其教育对大多数中国民众来说,仍然是一个陌生的概念。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力丹曾对于媒介素养做出了两个层次的解释,一方面是普通大众对于媒介的认识和关于媒介的知识,另一方面则是对于新闻从业人员自身的职业素养。
这里我们谈的是对于社会整体具有普遍意义的大众的媒介素养,即指公众面对各种媒介信息(例如新闻、广告、电影、电视剧、动画片、流行音乐等等)时,对这些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创造和使用的能力等。
对于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实施的必要性我们可以从下面一组数据中看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生最经常的课外活动是看电视,多数学生每天看电视的时间达100分钟;青少年用户每周上网时间为212分钟。
根据《第23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2年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98亿,在2022年6月就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网民最多的国家,也就是说,在中国平均不到5个人中就有1位网民。
可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媒介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环境中,大众从认知到掌握媒介的能力就是必需的了。
对于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理解:(一)对于社会成员的个体来说,媒介素养是个体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技能。
媒介素养教育是使人能够更好的汲取社会信息,构建自己的相对客观的认知世界的必要途径。
一位美国的媒介素养学者曾就媒介素养的作用打了个比方。
他说,媒介对人的影响就像天气对人的影响一样,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并且有多种多样的存在形式,比如它有时使人冷得发抖,有时使人浑身湿透,……虽然人们无法控制天气的变化,但我们却可以通过科学技术预测天气并且控制天气对我们的影响。
其所表达的意义即通过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来控制媒介对我们的影响。
试析当代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试析当代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论文摘要:媒介素养教育是在大众传媒时代,针对多种媒介对人的影响而提出的一项教育内容。
本文从多角度着重阐述了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缺失以及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
论文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大学生;大众传播;互联网随着现代社会逐步趋向科技化电子化发展,互联网的在当代社会中的全方位应用,标志着信息时代已经全面来临。
大众传媒作为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中一个十分关键的社会公共部门,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系统传播途径,给人们营造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昔日的人际互动关系变为人与信息环境的互动关系。
传媒环境已经成为继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后,又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环境因素,传媒对社会的覆盖面越来越大,对大众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开放的媒体环境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生活空间,向他们展现了一幅多样化的生活图景,为他们提供各种各样的消费方式,多样化的生活使中学生的审美呈现明显的广泛性和多种选择性。
因此,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摆在广大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涵义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大众传播媒介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性回应能力。
所谓媒介素养教育是指教育人们有效利用媒介以及培养基本的媒介素养传播资源的内容,理解大众传媒的本质,掌握运用传媒的基本技能,学会管理自己的传媒事务和传媒生活,建立与传媒合理互动的关系。
简言之,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培养公众媒介素养的教育。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参与和建设性地享用大众媒体资源的教育。
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在媒介环境中学会甄别、选择和反思媒介内容,促进他们塑造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有效的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核心素养视角下媒介素养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发表时间:2019-01-08T11:23:54.28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1月总第288期作者:班汉祥吴悦
[导读] 近年来,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呈现快速增多的趋势。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100875;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0002
信息时代已经进入了以手机普及和智能化、文化娱乐化、自媒体盛行为特征的新阶段。
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人们与媒介的联系越发加深了,人对媒介的依赖空前加重了。
社会影响教育,媒介素养教育的紧迫性也因而进一步凸显。
但中小学生媒介素养的教育实践,发展则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融入语文学科、渗透进其他学科、专开校本课程三种形式,无法完全满足现实的迫切需求。
近年来,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呈现快速增多的趋势。
与实践相对应,理论研究主要关注课程设置、媒介素养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教学内容三个层面,试图为媒介素养正名,推动后者的教育实践。
其中,课程设置研究试图证明媒介素养教育作为课程的合法性,为媒介素养教育在学校既有的课程体系中开辟出专门、独立的空间。
这类研究最激进和彻底,难度和阻力也最大。
媒介素养与其他学科关系的研究试图为媒介素养融入、渗透进其他学科铺平道路,而不改变现有的课程。
这类研究相对保守和稳健,在实践中的收效也更大。
教学内容研究最为具体务实,主要研究在实际教学中“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不仅可以为媒介素养专设课程所用,也为媒介素养教育渗透进其他学科提供了借鉴思路和有效抓手。
无论是课程设置研究,还是学科关系研究,实质上都是在探讨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这个问题直接影响到媒介素养教育的现实走向。
媒介素养教育的价值与意义需要新的阐释角度和理论支撑。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
“核心素养”不纠缠于具体的课程教学,而从教育的终点——培养目标和教育成果层面立论,这值得媒介素养研究者的关注和思考。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什么?它和媒介素养是怎样的关系?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媒介素养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能得到确认和证明吗?
一、核心素养的特征、目标等方面与媒介素养存在共性
核心素养的概括性描述是“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其中,“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两个词含义丰富,它们既是核心素养的限定特征,又是其现实目标,还是其未来作用:所谓核心素养,是能适应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素养;培养核心素养,是为了实现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具有核心素养,就有利于实现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
媒介素养在这几个层面上与核心素养高度相似,同样对 “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首先,当代社会,是媒介的社会,社会生活充斥着媒介并被媒介所影响。
媒介素养教育所培养的认识、使用、理解、批判媒介的能力,正是今天社会生活所迫切需要的。
其次,无论是否上学,学生终身都会接触媒介,因而媒介素养是终身受用的素养。
学生们不但生活在实在的学校环境中,还生活在隐性的媒介环境中;学成毕业之后,学生将脱离学校环境,而暴露于更加丰富、冗杂的媒介环境之中。
漫长的人生中,一直陪伴着人类个体的,不是学校、老师和同学,而是各式各样的媒介。
面对和处理这种现状正需要媒介素养的支持。
今天的媒介已经渗透到时空的各个角落。
正因如此,媒介素养便自然成为了学生“终身发展”、“社会发展”的重要能力,而在这两个层面上和核心素养相融相通。
二、“信息意识”是核心素养体系对媒介素养的专门定位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形成了一套完整而复杂的体系,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其中,“信息意识”是核心素养体系对媒介素养的专门定位。
从宏观定位和上位概念来看,“信息意识”是十八个基本要点之一,属于“自主发展”方面的“学会学习”素养。
从具体内涵来看,“信息意识”指“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具有网络伦理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等”。
而学界对媒介素养的说法更加多样。
如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于1992年的定义是:“媒介素养是指在人们面对不同媒体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
”又如传播学者鲁宾所言,媒介素养包括获取、分析、评价和传输各种形式信息的能力;也包括对媒介信息受文化、经济、政治和技术等方面强制作用的理解;还包括关于媒介如何对社会产生功能的知识。
比较以上两个概念可以发现,二者在时代背景、能力的作用对象、能力内涵等方面高度相似而略有不同。
时代背景方面,二者都是在媒介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而信息意识更强调今天“互联网+”等现实具体的媒介发展趋势。
能力作用对象上,二者都关注信息,而媒介素养更为关注信息的载体——媒介。
能力内涵方面,二者都注重对信息选取、理解、运用等多层次的能力,推崇严谨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批判的思维,同时兼顾媒介伦理和信息安全。
因此不难看出信息意识和媒介素养的关系:信息意识的定义更为具体,而媒介素养的概念范畴稍大,二者基本上是包含的关系——信息意识属于媒介素养;媒介素养包含信息意识。
而相比其他十七个基本要点,信息意识又是最贴近、最契合媒介素养的一条。
因此不妨说,作为“媒介素养”的近似概念和从属概念,“信息意识”是核心素养体系对“媒介素养”的专门定位。
换句话说,“媒介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
这一专门定位的设置,从国家教育政策文件的立场上,确证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媒介素养又能辐射到核心素养的其他层面
核心素养体系中各个内涵不是互相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统一的。
媒介素养既能立足于“信息意识”,在核心素养体系中据有一席之地,也必可以辐射到核心素养的其他层面。
从核心素养的三大方面、六大素养和十八个基本要点来看,媒介素养是随处可见的。
文化基础方面,人文底蕴,包括学生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媒介素养中,学会鉴别信息源的信度,就是学生学习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时重要的、前提性的能力之一,而这种能力,在今天“情怀”泛滥、理性不足的媒介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
科学精神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这和媒介素养所强调的严谨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批判的思维不谋而合。
自主发展方面,学会学习,包括选择学习方式方法的选择,信息意识就是其中的基本要点。
今天的“学会学习”,很大程度上是指如何利用媒介来学习,而不受困于“知识鸿沟”和“数据海洋”。
健康生活,包括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媒介素养会教给学
生,面对媒介如何不沉迷、困惑,科学进行时间规划和信息识别,完善自我管理,赢得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社会参与方面,责任担当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
媒介是学生接触社会和国际的重要渠道,学生对社会、国家、国际等方面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受媒介影响很大。
有了完备的媒介素养,才能有科学、正确、和谐的上述意识。
实践创新包括问题解决和创新,而今天学习和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解决,都需要付诸媒介。
媒介素养既包括对问题解决的主要工具——媒介的合理运用,也能让学生从媒介的角度来培养创新意识。
综上,媒介素养辐射和渗透到了核心素养体系的各个层面。
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核心素养体系为参照,从各个角度得到了进一步确认。
总之,核心素养为媒介素养教育的价值与意义,提供了新的阐释角度和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赵婧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紧迫性与策略取向[J].教育探索,2017,(02),41-43。
[2]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3]余秀才全媒体时代的新媒介素养教育[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34,(02),116-119。
[4]蔡骐李玲信息过载时代的新媒介素养[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35,(09),1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