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地区针阔混交林空间结构特征研究
塞罕坝华北落叶松—白桦针阔混交林胸径年生长量预测

摘 要 : 以河北省 塞罕 坝 国家森 林公 园华 北落 叶松一 白桦 针 阔混 交林 为研 究对 象 , 基于 8 7块 标 准 地( 2 0 m×3 0 m) 的 3 4 8株 解析 木数 据 , 建立 包含样 地 间及样 地 内随机 效 应 的胸 径一 年龄 非 线性 混 合 效应模 型 , 并在 混合 效应模 型 中加入 哑 变量 来解 决样地 内不 同树种 带来的差 异 。结果表 明 , 华 北
塞罕坝机械林场不同林分类型空间结构的比较

第3期
田国恒等: 塞罕坝机械林场不同林分类型空间结构的比较
n
81
不同林分类型内的样地进行比较 、 分析, 为制定合理 的森林经营目标和技术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
Wi =
1 z ij nΣ j=1
1
研究地概况
塞罕坝机械林 场 坐 落 于 河 北 省 最 北 部, 承德围
式中: W i 为第 i 株中心木的角尺度 。 1 第 j 个夹角 α j 小于标准角 α 0 z ij = 0 第 j 个夹角 α j 大于标准角 α 0
1, 2
; WANG De-qiang ; GU Jian-cai 1 ; TAN Xu-quan 1 ; LU Gui-qiao 1 . Comparison of
spatial structures among different stand types in Saihanba Mechanized Forest Farm. Journal of -83 [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 2010 ) 32 ( 3 ) 80 Ch ,19 ref. ] 1 College of Forestry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 ,Baoding ,071001 ,P. R. China ; 2 Mulan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Bureau of Hebei ,Weichang ,068450 ,P. R. China ; 3 Forest Survcy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Changchun ,130022 ,P. R. China. This study compared the spatial structures among different stand types in Saihanba Mechanized Forest Farm by using three indices ,i. e. the neighborhood comparison ,uniform angle index and mingling degre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exists competition within the stands ,which did not affect the growth of trees. In the sample plots , No. 2 ,3 ,5 ,7 , the differentiation within stands was quite obvious , indicating that we should take some forest management and tending measures. The mean values of uniform angle index in nine sample plots ranged from 0. 50 to 0. 60 , which showed an aggregation distribution pattern. In the mixed forests ,the average mingling degree were low ,suggesting a less-mixed degree. According to spatial structures and different management purposes of the stands ,we can take reasonable measures for forest management. Key words degree 林分空间结构是指林木在林地上的分布格局及 其属性在空间上的排列方式
塞罕坝机械林场林分特征与森林防火形势分析

6 ・ 6
意偏 、 、 远 难地段及枝柴 长久堆积 的林分。 林分优势树种结
构情况见表 2 。
表 2 林分优势树种面积情 况
优势 合计 落叶松 桦树 樟子松 柞树 针叶混 山 树种 杨 云杉 针阔 混 硬阔杂 山 杏 油松 榆树 柳树 栽培 杨
面树 h 93 . 73. 44 : 896 33 . 2 3. 11. 82 632 3 8 367 20 10 11 m26811 05 197 70. 61 69 17 8: 3 9 2 8 2 7 2 4. 1. 9 1. 1. 4 5. 6 1. 5 1. 6 2
在分析林 分结 构组成对可燃物影响的同时 , 应多加注
一 23 总场始建 于 16 4 o6 , 9 2年 , 经过几代人 4 0多年的艰苦 创业 , 现存 4 2 07 m ( 括人工未 成林 2 8 .h 2人工 5 1 . 2包 h 193 m , 疏 林 14 m ) 3 h 人工林 , 已成为河北 最大 、 国最著名 的人 全 工 林基地 , 森林覆 盖率达 7 .%, 3 4 并建立 了塞罕坝 国家级 森林公园和 自然保 护区。
收稿 日期 :0 8 0— 0 2 0 - 12
地表火对 林木干基有一定灼 伤 , 但不危 及生命 ; 下 地 火 烧毁林木根 系 , 植株死亡 ; 使 树冠火往往烧毁林木的枝 叶, 威胁林木生命。据 中国科学院林土所实验: 乔木树种含 有可燃性气体为 2 - 0 , % % 0 5 草本植物含可燃性气体 1%~ 3 3 , % 0 地衣 、 苔藓类含可燃性气体 7 2%, %~ O 而禾本科草类 由于纤 维组织疏松 , 枯季 含水 量低 , 起燃 较易 , 但火 强度
期, 加大防火措施实施力度 , 全员防火 , 专职人员死看死守 重点林分 、 点地段 、 点林 型是预防火灾的有效办法 。 重 重
森林健康经营理论应用研究——以塞罕坝机械林场为例

完善 和应 用 。
1 研 究 区概 况
塞 罕 坝 机 械 林 场 位 于 河 北 省 围 场 满 族 蒙 古 族
自治 县 北 部 , 于 内 蒙 古 高 原 与 冀 北 山 地 、 原 处 草 与森 林 、 地 与 农 牧 过 渡 区 。 东 西 6 . m, 沙 6 k 南 5
然乔 、 木I 。 灌 3 5 人 工 较 完 全 生 土 化 .
多 种功 能 、 力挖 掘和综 合效 益 。因此 , 潜 要从 培育 健 康、 高效 森林 角度 出发 , 学 进行 立 地 评 价 , 理 确 科 合 定 培育 目标 , 依据 区域 生 态 条 件 构 建可 实 现 的标 准 生 物量模 式 , 以此 为 达标 要 求 , 筹 考 虑 造林 、 统 幼林 抚 育 、 育 间伐 、 抚 天然 更 新 等 技术 举 措 , 现 可 持 续 实 经 营l 。在构建 森林 之初 , _ 2 ] 尽量 培育 优质 容器 苗 , 积 极 营造 针 阔混 交林 , 密度 不 足 或结 构 不 佳 要 采 取补 植补 造措 施 ; 在幼 林 抚育 管 理 上 , 时 采 取 除草 、 及 割 灌、 施肥 、 修枝 等 系列 措 施 , 证 幼树 营养 和 空 间需 保 要 ; 中林龄 以上 龄组林 分抚 育 中 , 在 改变 传统 抚育模 式, 确定 目标进 行 长期重 点培 育 , 保持 合理 密度 控 并 制; 在主 伐之前 及早 考虑 人工 促进 天然更 新 , 主要 采 取人 工较 完全 生 土化 方 式 , 即在 主要 树 种 种 子 年 时 用工 具 把地表 可燃 物 及 其 下 部腐 化 土 搂 除 、 松新 疏 土层 , 在林 中形 成规 律性 分 布 , 于天然 落种 均匀 更 便 新 。森林 经营 每一 项 技术 举 措 均 会 对林 地 、 被产 植 生破 坏性 作用 , 必须 及时 清理林 地卫 生 , 减少 可燃 物 积 累 , 积极 防控 有 害 生 物 , 期 检 测 森 林 生 长 状 并 定 况 , 合 分析 、 价 每一项 技术 举措 对森林 的具体影 综 评
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落桦混交林空间结构研究

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落桦混交林空间结构研究
李振林
【期刊名称】《山东林业科技》
【年(卷),期】2018(048)006
【摘要】通过对塞罕坝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落桦混交林角尺度、大小比数和混交度三个空间指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林分角尺度均值为0.508,为随机分布,整体分布是比较合理的;林分大小比数平均值为0.345,林分的大小比数分布的比较不分散,林分内树种的大小分化程度不大;林分混交度为405,落桦混交林混交程度并不高,处于弱度混交与中度混交之间.
【总页数】2页(P42-43)
【作者】李振林
【作者单位】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河北围场06846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25
【相关文献】
1.华北山石区落桦混交林枯落物与土壤层持水能力研究 [J], 黄岩
2.冀北山地落桦混交林空间结构优化技术研究 [J], 张楠
3.冀北山地桦落混交林空间结构与直径生长关系研究 [J], 王胜楠;薛帅
4.落桦混交林空间结构对林木直径生长的影响 [J], 史军海
5.抚育间伐对冀北山地落桦混交林生长的影响 [J], 徐国巧;张艳君;张冬梅;张海香;李娟;马娇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塞罕坝林场森林资源调查设计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 ,Sci ,Bull ,2021,27(14)作者简介:于雷,河北承德人,林业工程师,从事林业生产工作。
收稿日期:2021-04-15浅谈塞罕坝林场森林资源调查设计于雷(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河北围场068450)摘要:该文介绍了森林资源调查设计的目的和意义,分析了塞罕坝森林调查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完善森林资源调查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塞罕坝;林业调查设计;森林多样性;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S75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1)14-0086-02当前,虽然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当地林业经济和林业建设情况快速发展,但是林业调查设计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为此,林业调查设计部门应高度重视,在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总结反思,找出问题所在,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及时解决,这样才能不断地完善林业经营水平,推动塞罕坝又快又好的发展,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1林业调查设计的目的和意义1.1目的在林业生产建设中,林业调查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合理的规划设计,可以更好地促进林业生产,推进森林健康发展,有效解决林业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因此,在林业规划设计时,应开展详细调查和研究,掌握林业基本现状,尤其对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国有林场等森林资源的布局、运作情况、相关数据等进行认真研究和对待,掌握其变化参数,对信息的完整性、基础性、长久性进行调查和掌握,这样才能展开更加科学系统的研究,明确下一步的建设,掌握要做的各项工作。
1.2意义通过每年的林业调查设计,可以对塞罕坝森林资源进行更好地指导和管理。
调查设计构建的数据库,可以大大提升林业管理水平,实现森林资源更加合理的科学利用,推动塞罕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达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从而更好地发挥森林的服务功能,促进塞罕坝经济社会的发展。
2塞罕坝林业调查设计现状塞罕坝目前的林业调查设计中,主要是针对一些实质性的目标,尚未达到科学性、系统性,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塞罕坝林场植被景观格局粒度效应

塞罕坝林场植被景观格局粒度效应塞罕坝林场位于中国河北省,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场之一,也是中国北方生态系统恢复的成功案例之一。
该林场拥有丰富的植被资源,对于研究植被景观格局的粒度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植被景观格局是指植被的空间分布和组织形态。
粒度效应是指在不同尺度下,植被景观格局的变化情况。
研究植被景观格局的粒度效应可以揭示植被生态系统的空间异质性和生态过程的尺度依赖性。
在塞罕坝林场,通过对不同尺度下的植被景观格局进行研究,发现了其粒度效应。
在较大尺度下,塞罕坝林场呈现出明显的斑块状景观格局,即不同植被类型的斑块在空间上相互交错。
而在较小尺度下,植被景观格局呈现出更为复杂的细节,包括斑块内部的植被组合、边界形状和连接性等。
粒度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塞罕坝林场的植被景观格局在不同尺度下具有不同的特征。
较大尺度下,斑块状景观格局反映了不同植被类型间的空间分布关系,对于生态系统的空间连通性和生物多样性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而较小尺度下,细节的景观格局反映了植被内部的空间异质性和生态过程的微观变化,对于植被的生长、繁殖和物种相互作用等生态过程的理解有所贡献。
通过对塞罕坝林场植被景观格局粒度效应的研究,可以为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可以通过调整不同尺度下的植被斑块大小和形状,来提高生态系统的空间连通性和生物多样性。
同时,还可以通过研究植被细节的空间分布和组织形态,来优化植被管理和保护措施,提高植被的生长和繁殖效率。
总之,塞罕坝林场植被景观格局粒度效应的研究为我们深入理解植被生态系统的空间异质性和尺度依赖性提供了重要参考。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探讨植被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关系,为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更多的科学支持。
塞罕坝林场不同林型地表枯落物特性及对应火险特征研究

(1. Key Laboratory of National Forestry and Grassland Administration on Forest Prot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Forest Ecology, Environment and Protection,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Beijing 100091, China; 2. Heilongjiang Nenjiang Source Forest Ecosystem National Positioning Observatory and Research St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of Daxing'anling, Jiagedaqi Heilongjiang 165000, China; 3. Forest Fire Management Office of Saihanba Mechanized Forestry Center, Chengde Hebei 068466, China)
2 研究方法
2.1 样地设置 地表枯落物主要包括枯叶、枯草、直径小于
0.64 cm 的凋落小枝等细小可燃物,为 1 h 时滞可 燃物[20-21]。枯落物厚度通过在小班内设置调查样 地的方式获得,共调查了 13 101 个小班。调查样 地规格 10 m×10 m,设置在远离道边的位置,避 免过多的人为干扰。由于小班面积差异较大,从 0.04 hm2 到 84.7 hm2 不等,因此小班内样地设置 数量不同;10 hm2 以内的小班,设置 3 块样地; 小班面积超过 10 hm2 的,每增加 10 hm2 面积,即 增加 1 块样地,但最多不超过 5 块样地。 2.2 样地调查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s small. The mixed degree of 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Betula platyphylla and Populus davidensis is not high, and it is in a state of
moderate mixedness. The number of pentagonal maple and mongoose is small, and the distribution is scattered, so it is mostly mixed
in intensity. Keywords:Saihanba; mixed forest; spatial structure
塞罕坝地区是阻挡风沙的重要绿色屏障 ,尤其 是京津地区,因此该地区林分稳定性至关重要,林 分的空间结构是体现其稳定性的重要指数,针阔混 交林作为该地区的主要林分类型,能够具有有一定 的代表性,所以研究该林分的空间结构非常有必 要$本文以塞罕坝地区针阔混交林作为研究对象, 对林分主要树种的直径分布状况与空间结构相关 参数进行调查分析,从而了解该地区的针阔混交林 空间结构的具体状况,以期为该地区森林经营提供 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1-3]o
2019年第3期
量258.0mm,蒸发潜力大于降水量;年均气温1.4%,极端最高气温30.9%,极端最低气温-43.2% ; 日平均气温!0%的年积温为2072.8% , !5%的年 积温为1984.0%, ! 10%的年积温为1663.5%,土壤 类型坝上地区以风沙土为主,兼有草甸土和沼泽 土,而接坝山区多为灰色森林土、棕壤,少部分为褐 土 $目前该地区树种主要以华北落叶松林(Larix principisruppr+chtii Mayr)、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j杉 (Pic+a asperata Mast)、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 山杨(Populus davidiana Dode)# 蒙 古栋(Quercus mongolica Fisch. ex Ledeb.)等为主 o
ZHANG Zeguang
(Saihanba Mechanical Forest Farm, Hebei Weichang 068466) Abst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coniferous and broad-leaved mixed forest in Saihanba area, the stand index
454.2mm,
636.0mm,
收稿日期:2019-01-0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基于森林空间结构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种子萌发及幼苗成活机制研究”(31500523) 作者简介:张泽光(1975-),男,本科,河北围场人,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研究方向:林业资源管理。
-38 -
山东林业科技
张泽光:塞罕坝地区针阔混交林空间结构特征研究
摘要:为探究塞罕坝地区针阔混交林空间结构,利用针阔混交林径级分布阔混交林中阔叶树种生长速度要比针叶快,而且占优势,白桦、山杨径级比例分布趋势接近正态分布;华北落叶松、山杨,
属于随机分布,分布的比较均匀,白桦、五角枫与蒙古W分布不均匀,处于聚集分布的状态;华北落叶松、白桦与山杨处于优势
1研究区概况
塞罕坝地区位于河北围场县北部,地处内蒙古
高原与冀北山地交接处,地理坐标为北纬42。02'-
42。36',东经 116。51'-117°39',海拔高度 1010-
1939.6m,地形大体上可分为熔岩高原丘陵地形和熔 岩高原丘陵平原两种类型$该地区属寒温带大陆性
半干早半湿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偏少,年平均降
Mongolian oak is uneven, and it is in a state of aggregate distribution. Larix principis -rupprechtii, Betula platyphylla and Populus
simonii are in a dominant position. Most of Wujiaofeng and Quercus mongolica are in a disadvantaged position, and the growth space
地位,五角枫与蒙古W大部分都是处于劣势地位,生长空间很小;华北落叶松、白桦、山杨混交程度不高,处于中度混交状态,五
角枫与蒙古标数量少,并且分布的较散,因此多为强度混交%
关键词:塞罕坝;混交林;空间结构
中图分类号:S718.54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Spati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Coniferous and Broad-leaved Mixed Forest in Saihanba Area
was analyzed by using the diameter distribution and spatial structure correlation index of coniferous and broad -leaved mixed fores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road -leaved tree species in the coniferous and broad -leaved mixed forest grew faster than the
coniferous. Moreover, the proportion distribution of white birch and aspen is close to normal distribution; 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and Populus simonii are randomly distributed and distributed evenly,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white birch, pentagonal maple and
山东林业科技 2019 年第 3 期 总 242 期 SHANDONG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文章编号:1002-2724(2019)03-0038-03
2%19.No.3
塞罕坝地区针阔混交林空间结构特征研究
张泽光
(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河北围场068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