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说刻铜镇尺

合集下载

铜镇尺的标准尺寸

铜镇尺的标准尺寸

铜镇尺的标准尺寸
铜镇尺的标准尺寸可以说是手工类行业里的重要指标,代表着相关产品的品质
及完成程度,在市场上也有着相当的影响力。

显然,严格遵循标准尺寸的可行性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不仅可以规范产品
的质量和精度,而且可以避免产品浪费和损失。

铜镇尺的标准尺寸可以根据用途和应用需要分为两种:原制尺寸和加工尺寸,其中的原制尺寸是根据不同的综合参数进行规范,包括典型的尺寸、表面粗糙度、精度和锐角等,而加工尺寸则是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生产的,其具体的标准也可不同。

对于铜镇尺的标准尺寸,有一定的通用规定,比如标准宽度介于50-220mm之间,标准厚度介于1-3mm之间,此外还有更多细节标准,比如表面光洁度、粗糙度和精度等,应该由厂家自行确定和控制,既保证了手工产品的质量,也增强了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总之,严格遵守铜镇尺的标准尺寸对于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完成度至关重要,而
且也直接影响着手工行业的成败和市场地位,因此厂家必须高度重视此事,务必完善尺寸标准,满足市场需求。

漫话镇纸

漫话镇纸

漫话镇纸作者:暂无来源:《检察风云》 2012年第15期文/汪跃华镇纸,即镇压书页或纸张之用。

早期的镇纸是不固定形状的,其的起源是由于古代文人时常会把小型的青铜器、玉器放在案头上把玩欣赏,因为它们都有一定的分量,所以人们在玩赏的同时,会兴手拿镇纸来压纸或压书,久而久之,发展成为一种文房用具。

明代以后逐渐出现长方条形尺状,故也称作镇尺、压尺。

早期镇纸品种繁多,有铜、玉、瓷、金、石、牙等质地,以牛、马、兔、鹿、龟、蟾蜍、蹲虎、卧犬、辟邪、子母螭等形象为主。

我国“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汉代铜错金银虎形书镇,是早期较为典型的作品,此虎四肢蜷卧,挺硕张口,作呼叫状,形态稚拙可爱,是铜镇纸中罕见的珍品。

镇纸正式进入书房不晚于南北朝时,《南史·垣荣祖传》:“帝( 齐高帝萧道成479-482)尝以书案下安鼻为楯,以铁为书镇如意,甚壮大,以备不虞,欲以代杖”。

由此可见,镇纸作为文房器至今已逾1500多年。

宋岳珂《愧郯录·镇小殿子》:“御前列金器,如砚匣、压尺、笔格、糊板、水漏之属,计金二百两”。

宋元及以前的镇纸甚少有传世品,幸好书籍文献中多有论及。

明朱之蕃诗:“文木裁成体直方,高斋时半校书郎”。

可见,从明代开始,镇纸就以尺状出现了。

传世品中,铜镇纸较为典型。

铜因其体重为镇纸较为普遍,《文具雅编》:“铜者,有青绿蛤蟆,偏身青绿;有蹲虎、蹲螭、眠龙;有坐卧哇哇、有镏金辟邪、卧马,皆上古物也”。

如一铜骆驼镇纸,卧状,其头仰视,线条流畅,包浆醇厚,造型古朴。

底刻“××牧橐令造镇”,橐,即骆驼,旧时的称呼。

显然这是古代某地牧养骆驼的官造的镇纸。

从其铜质、包浆、刻款等方面,结合历史背景可判断其为元代无疑。

明代铜双孩镇纸构思颇为巧妙,它由两个孩童的头部和四个躯干环绕而成。

利用人们的视觉偏差,使之看上去好像有两个侧卧弯腿的孩童和两个俯卧跷腿的孩童相互接连而成。

孩童身着肚兜,面露微笑,各以一手托头,其中一人手持元宝,另一人手握方孔圆钱。

镇纸和镇尺的区别

镇纸和镇尺的区别

镇纸和镇尺的区别
“镇纸”与“镇尺”是有区别的。

赵汝珍在《古玩指南》一书中明确指出:“镇纸者,镇压书页或纸张之用。

今人多误称镇尺,殊不知古人制器之原意也。

”但也有人把笔格与镇纸混淆起来。

宋赵希鹄在《洞天清禄集》中指出:“今所见铜铸盘,螭形园而中空者,乃古人镇纸,非笔格也。

”还有人把压镇(又称“席镇”)误当镇纸了。

镇尺,也用金属、玉石之类制成的尺形文具,上有刻度,主要是丈量长短的度器,兼作划线打格之需。

当然也具有压书、压纸之功能,但不称镇纸,只能叫做“镇尺”。

有位收藏家藏有一柄铜镇尺,上面刻有七个朝代的度制,各个朝代度制不一,与现代市尺相比,秦汉的一尺相当于今天的六寸九分;唐朝的一尺相当于九寸三分;清朝的一尺相当于九寸六分。

镇纸,镇纸亦称书镇,放置在书桌案头上的文房用品,最开始没有固定的形状,以铜铁玉石、水晶玛瑙、瓷、陶、玻璃、竹木镇纸压书,形制有长方形、圆形、椭圆形的仿圈,也有长条形、六棱形框架式,还有折叠式、动物造型座子等等。

其中长方形条状者,有单个独体,也有成双作对。

当下时代造型形态各异,只要有一定的分量就可以。

最早见于《南史·垣荣祖传》,齐高啼赏以铁为书镇。

陈浏所著《匋雅》一书中可知,镇纸雕刻有肖禽麟介诸形。

在长久的演变过程中,这一传统延续至今,现在的镇纸上面往往会雕刻一些图案或者诗词名句,有很强的艺术性,可做收藏。

案上萌宠——明代宣铜镇纸赏析

案上萌宠——明代宣铜镇纸赏析

镇 纸 长 9厘 米 。 雅 昌 沦坛 拙 隐 斋 (
)先
日臧 。 据 其 自叙 , 此镇为其家传旧物 , 他 为 出 自商 掖
此 镇 圳 特 绝 , 似龙似 兽 , _ J u 忖 火焰 纹 , 浑可爱 , n j ‘ 能 为 寓 后 鉴 金 。从 北 京 敞 寓 收 藏 明 永 剔 上 漆 删 处 理 过 ,甚 至 破 巧 “ 大 浦 乾 降 制 ” 何 硎新其 他前朝 物品的 r I 能 性 应 该 足 仔 上 刻 “ 宦 德 年 周 芳 监 圳 ” 纪 年 铭 文 ,笔 划 L 的针划 款皮 贞 为 相 类 。 一 定 度 上 为 此 类 宣 铡 义
: 零 i 史会 《 一案『 丁 q 时 春— — 牧 心 斋 藏文 房清 供 》上 的 明早 期
邢纸 镇 ,长 6 . 5 o n 1 ; 为, 5 I . 1 1 。 就 是 一 件 仿汉 魏 六 朝 之 作 。
明 初 瑞 镇 四 臂 多 火 焰 纹 ,清 初 多 海 八 怪 。清 代 铜 镇 等 类 似 器 物 鲜 见火焰纹 。
宣 铜 镇 纸 的 制 作 清初 之 后 明 显 式 微 ,无 论 工 艺 水 准 与 审 美 意 趣 皆
远 不 及 明 代 。唯 清 初 的 寿 L L J 石 雕 于 此 得 到 了 很 好 的 继 承 。呈 现 出 新 的
廷节 隐 隐 可 摸 ,脊 如 劲 鞭 一 气 相 贯 ,饱 禽气 势 。 腹 下 之 毛 亦 细 细 镂

为明代工艺之特征 。 臂 火 焰 纹 ,合 于 大 明之 尚火 德 。温 婉 可 亲 ,
月风盎 然 。2 1 0 1 1 购于徽商敝里的屯溪 ( 黄l l l _ 】 市 ),为 徽 商 遗 珍 。

文房雅赏镇尺

文房雅赏镇尺

文房雅赏——镇尺鈥斺斦虺"name=image_operate_92471346341176402 alt="文房雅赏鈥斺斦虺"src="/DownloadImg/2013/03/0 815/30788503_1"real_src="/DownloadImg/2013/ 03/0815/30788503_1">镇尺,又称“镇纸”,即指写字作画时用以压纸的东西,现今常见的多为长方条形,因故也称作压尺。

最初的镇尺是不固定形状的。

镇尺的起源,是由于古代文人时常会把小型的青铜器、玉器放在案头上把玩欣赏,因为它们都有一定的分量,所以人们在玩赏的同时,也会兴手用来压纸或者是压书,久而久之,发展成为一种文房用具——镇尺。

鈥斺斦虺" name=image_operate_78261346341111119alt="文房雅赏鈥斺斦虺"src="/DownloadImg/2013/03/0 815/30788503_2"real_src="/DownloadImg/2013/ 03/0815/30788503_2">犀皮漆嵌百宝镇尺鈥斺斦虺" name=image_operate_28881346341106791alt="文房雅赏鈥斺斦虺"src="/DownloadImg/2013/03/0 815/30788503_3"real_src="/DownloadImg/2013/ 03/0815/30788503_3">粉彩八仙人物镇尺鈥斺斦虺" name=image_operate_7261346341105510 alt="文房雅赏鈥斺斦虺"src="/DownloadImg/2013/03/0 815/30788503_4"real_src="/DownloadImg/2013/ 03/0815/30788503_4">碧玉螭龙纹镇尺鈥斺斦虺" name=image_operate_87641346341096369alt="文房雅赏鈥斺斦虺"src="/DownloadImg/2013/03/0 815/30788503_5"03/0815/30788503_5">象牙山水人物镇尺鈥斺斦虺" name=image_operate_58871346341094557alt="文房雅赏鈥斺斦虺"src="/DownloadImg/2013/03/0 815/30788503_6"real_src="/DownloadImg/2013/ 03/0815/30788503_6">明青玉双螭镇尺鈥斺斦虺" name=image_operate_5471346341083150 alt="文房雅赏鈥斺斦虺"src="/DownloadImg/2013/03/0 815/30788503_7"real_src="/DownloadImg/2013/ 03/0815/30788503_7">铜鎏金雕龙纹镇尺鈥斺斦虺" name=image_operate_84741346341083041alt="文房雅赏鈥斺斦虺"815/30788503_8"real_src="/DownloadImg/2013/ 03/0815/30788503_8">玉龙凤镇尺鈥斺斦虺" name=image_operate_4221346341072228 alt="文房雅赏鈥斺斦虺"src="/DownloadImg/2013/03/0 815/30788503_9"real_src="/DownloadImg/2013/ 03/0815/30788503_9">明象牙雕九龙纹镇尺鈥斺斦虺" name=image_operate_28811346341065931alt="文房雅赏鈥斺斦虺"src="/DownloadImg/2013/03/0 815/30788503_10"real_src="/DownloadImg/2013/ 03/0815/30788503_10">民国铜刻花鸟镇尺鈥斺斦虺" name=image_operate_43841346341066088 alt="文房雅赏鈥斺斦虺"src="/DownloadImg/2013/03/0 815/30788503_11"real_src="/DownloadImg/2013/ 03/0815/30788503_11">铜鎏银嵌牛皮镇尺鈥斺斦虺" name=image_operate_39711346341055447 alt="文房雅赏鈥斺斦虺"src="/DownloadImg/2013/03/0 815/30788503_12"real_src="/DownloadImg/2013/ 03/0815/30788503_12">澄泥刻人物纹镇尺鈥斺斦虺" name=image_operate_96841346341050697 alt="文房雅赏鈥斺斦虺"src="/DownloadImg/2013/03/0 815/30788503_13"real_src="/DownloadImg/2013/ 03/0815/30788503_13">象牙阴刻高士图镇尺鈥斺斦虺" name=image_operate_94481346341041681 alt="文房雅赏鈥斺斦虺"src="/DownloadImg/2013/03/0 815/30788503_14" width=800 height=298real_src="/DownloadImg/2013/ 03/0815/30788503_14">银鲤鱼跃龙门镇尺鈥斺斦虺" name=image_operate_49461346341037400 alt="文房雅赏鈥斺斦虺"src="/DownloadImg/2013/03/0 815/30788503_15"real_src="/DownloadImg/2013/ 03/0815/30788503_15">景泰蓝镇尺鈥斺斦虺" name=image_operate_70391346341035806 alt="文房雅赏鈥斺斦虺"src="/DownloadImg/2013/03/0 815/30788503_16"03/0815/30788503_16">清端石雕螭龙镇尺鈥斺斦虺" name=image_operate_99211346341023853alt="文房雅赏鈥斺斦虺"src="/DownloadImg/2013/03/0 815/30788503_17" width=756 height=398real_src="/DownloadImg/2013/ 03/0815/30788503_17">紫檀嵌象牙镇尺鈥斺斦虺" name=image_operate_8451346341020118 alt="文房雅赏鈥斺斦虺"src="/DownloadImg/2013/03/0 815/30788503_18"real_src="/DownloadImg/2013/ 03/0815/30788503_18">银雕十二生肖镇尺鈥斺斦虺" name=image_operate_43941346341012431alt="文房雅赏鈥斺斦虺"815/30788503_19"real_src="/DownloadImg/2013/ 03/0815/30788503_19">象牙山水人物镇尺鈥斺斦虺" name=image_operate_8311346341006587 alt="文房雅赏鈥斺斦虺"src="/DownloadImg/2013/03/0 815/30788503_20"real_src="/DownloadImg/2013/ 03/0815/30788503_20">清晚期粉彩云龙纹镇尺鈥斺斦虺" name=image_operate_4601346341000681 alt="文房雅赏鈥斺斦虺"src="/DownloadImg/2013/03/0 815/30788503_21" width=792 height=485real_src="/DownloadImg/2013/ 03/0815/30788503_21">铜鎏金银五毒镇尺鈥斺斦虺" name=image_operate_21561346340994805 alt="文房雅赏鈥斺斦虺"src="/DownloadImg/2013/03/0 815/30788503_22"real_src="/DownloadImg/2013/ 03/0815/30788503_22">紫檀掐丝百宝嵌镇尺­鈥斺斦虺" name=image_operate_68871346340988149 alt="文房雅赏鈥斺斦虺"src="/DownloadImg/2013/03/0 815/30788503_23"real_src="/DownloadImg/2013/ 03/0815/30788503_23">炉钧釉梅花纹镇尺鈥斺斦虺" name=image_operate_71331346340983227 alt="文房雅赏鈥斺斦虺"src="/DownloadImg/2013/03/0 815/30788503_24"real_src="/DownloadImg/2013/ 03/0815/30788503_24">铜雕仕女镇尺­鈥斺斦虺" name=image_operate_31581346340935555 alt="文房雅赏鈥斺斦虺"src="/DownloadImg/2013/03/0 815/30788503_25"real_src="/DownloadImg/2013/ 03/0815/30788503_25">白玉镂空雕荷花仙鹤纹镇尺鈥斺斦虺" name=image_operate_82651346340931086 alt="文房雅赏鈥斺斦虺"src="/DownloadImg/2013/03/0 815/30788503_26"real_src="/DownloadImg/2013/ 03/0815/30788503_26">白玉镂空雕荷花仙鹤纹镇尺鈥斺斦虺" name=image_operate_78331346340929101 alt="文房雅赏鈥斺斦虺"src="/DownloadImg/2013/03/0 815/30788503_27"03/0815/30788503_27">清光绪粉彩山水人物镇尺鈥斺斦虺" name=image_operate_74521346340915804 alt="文房雅赏鈥斺斦虺"src="/DownloadImg/2013/03/0 815/30788503_28"real_src="/DownloadImg/2013/ 03/0815/30788503_28">元白玉镂雕秋山纹镇尺鈥斺斦虺" name=image_operate_10391346340911960 alt="文房雅赏鈥斺斦虺"src="/DownloadImg/2013/03/0 815/30788503_29"real_src="/DownloadImg/2013/ 03/0815/30788503_29">红木嵌螺钿镇尺鈥斺斦虺" name=image_operate_20401346340904492 alt="文房雅赏鈥斺斦虺"815/30788503_30" width=714 height=732real_src="/DownloadImg/2013/ 03/0815/30788503_30"action-data="http%3A%2F%%2Fmiddle %2F9ffd30b8gc87d5eb6ce0b%26690"action-type="show-slide">铜胎掐丝珐琅喜上眉梅镇尺鈥斺斦虺" name=image_operate_29861346340898148 alt="文房雅赏鈥斺斦虺"src="/DownloadImg/2013/03/0 815/30788503_31" width=718 height=512real_src="/DownloadImg/2013/ 03/0815/30788503_31">清嘉庆青花二龙戏珠镇尺鈥斺斦虺" name=image_operate_77731346340891132 alt="文房雅赏鈥斺斦虺"src="/DownloadImg/2013/03/0 815/30788503_32" width=736 height=748real_src="/DownloadImg/2013/03/0815/30788503_32">铜簪花墨床铜镇尺鈥斺斦虺" name=image_operate_53981346340885194alt="文房雅赏鈥斺斦虺"src="/DownloadImg/2013/03/0 815/30788503_33" width=716 height=796real_src="/DownloadImg/2013/ 03/0815/30788503_33">民国青花镇尺鈥斺斦虺" name=image_operate_3451346340849694 alt="文房雅赏鈥斺斦虺"src="/DownloadImg/2013/03/0 815/30788503_34"real_src="/DownloadImg/2013/ 03/0815/30788503_34">鸡翅木镶螺钿镇尺鈥斺斦虺" name=image_operate_35951346340842037alt="文房雅赏鈥斺斦虺"src="/DownloadImg/2013/03/0815/30788503_35"real_src="/DownloadImg/2013/ 03/0815/30788503_35">铜墨盒镇尺鈥斺斦虺" name=image_operate_69521346340834491 alt="文房雅赏鈥斺斦虺"src="/DownloadImg/2013/03/0 815/30788503_36"real_src="/DownloadImg/2013/ 03/0815/30788503_36"action-data="http%3A%2F%%2Fmiddle %2F9ffd30b8gc87d658e4ace%26690"action-type="show-slide">端砚梓檀嵌玉镇尺。

【精品】刻文人书画的镇尺

【精品】刻文人书画的镇尺

【关键字】精品雕刻名人书画的镇尺湖边客镇尺,最早称镇纸,是人们写字作画时用以压纸的物体,因现今多为长方条形,故多被称作镇尺、压尺。

镇尺最初并没有固定的形状。

大概是古代文人伏案读书、写作时,为放松心情偶尔会把小型的铜器、玉器放在案头上把玩欣赏,有时也会顺手用来压纸或者是压书,久而久之,这些器物演变为一种文房用具——镇纸。

也有人认为,镇纸和镇尺是由古代的席镇演变而来的。

古人席地而坐时,为防止坐席的边角翘起,常常使用拳头大小的青铜器压住席子的四角,这种青铜器物被称为席镇。

文人将席镇用于案头就产生了镇纸。

唐宋时期,镇纸的使用就比较普遍了。

到明清之时,镇纸的制作材料及造型越来越丰富,材料上除了继续使用铜制和玉质的之外,还有石质、紫檀木、乌木制作的;由于对联的广泛应用,镇纸在造型上也变得以长条形为主,并以成对的形式出现,上面或画竹梅菊兰,或刻诗词格言,在实用基础上又增添了很多艺术性,因而特别受文人雅士们的喜爱。

从目前收藏市场来看,清代以来,雕刻有名人书画的镇尺最受人们的追捧。

我收藏有几件刻有清代康乾时期文人书画作品的镇尺。

查升书法乌木镇尺最早收藏到的一件是刻有查升书法的乌木镇尺。

这件镇尺长,宽,厚,上面刻有查升书写的自作诗:“仿佛曾遊岂梦中,欣然鸡犬识新丰。

吏民惊怪生何事,父老相携迎此翁。

苏武岂知还漠北,管宁自欲住辽东。

岭南万户皆春色,会有幽人客寓公。

”文后还刻有“查升私印”篆书章。

查升(1650—1707),字仲韦,号声山,浙江海宁人。

康熙27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

他的书法清秀俊逸,小楷尤为精妙,深得董其昌神韵。

康熙皇帝称赞说:“他人书皆有俗气,惟查升乃脱俗耳。

用工日久,自尔不同。

”查升长期在皇帝身边办事,备受康熙皇帝器重,康熙皇帝曾赐书、画、御笔、砚台,赐第西华门,并御书“淡远”堂名。

查升待人不分贵贱,四方来求书法者甚众,他经常在晚上燃烛挥毫,以应所求。

因此,他的书法作品在当时就流传甚广,直到今天,喜爱和收藏查升书法的人仍然很多,最近几年在各大拍卖公司的拍卖会上经常可以见到他的作品上拍。

从镇纸略说东西文明

从镇纸略说东西文明

从镇纸略说东西文明作者:丁佳荣来源:《检察风云》2010年第09期《清稗类钞》载:雍正微服出游,于书肆阅书,时“微风拂拂,吹书页上下不已”,有书生见状顺口高吟:“清风不识字,何必来翻书。

”雍正“旋下诏杀之”。

这是一段著名的文字狱公案,细想一下,如果当时书店备有镇纸,那位书生是否就不会身首异处呢?镇纸虽小,倒是能救命。

不过这是说笑了。

作为中国传统文房用具,镇纸与笔筒、裁刀等一直沿用至今,有的今天已经稀见,如贝光、廖、韵牌等。

事实上,镇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发明的时期,甚至可以说,有了纸的同时便有了镇纸。

传说蔡伦发明纸张的时候,由于纸张从水中捞出以后需要在室外晾晒,但是由于室外风很大,纸张经常被吹得满地翻滚,或者被吹坏了,于是晾晒的工人们便随手在地上捡起一些小石块把纸张的四个角压住,这样的方法既简单又实用,而这恰恰就是镇纸的雏形。

镇纸正式进入书房不晚于南北朝。

《南齐书·垣荣祖传》:“帝(齐高帝萧道成,427-482)尝以书案下安鼻为,以铁为书镇如意,甚壮大,以备不虞,欲以代杖。

”由此可见,镇纸的历史至今已逾1600多年。

宋元以前镇纸的材质大致有石、铜、牙、金等,形状各异,常采用兔、马、羊、鹿、蟾蜍等动物的立体造型。

明代镇纸有木、铜、玉等材质,其形多为尺状,上有兽钮。

清代镇纸材质较明代增加了石材、紫檀等,仍以尺形为主。

因为这个缘故,镇纸也常常被叫做镇尺、压尺。

由于文人印字、刻砚之风日盛及对联的广泛应用,镇纸更是以成对的形式为主,上面刻诗词格言,或画竹梅菊兰之类。

那么西方的镇纸又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不妨从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藏的历届世博会纪念镇纸中挑出三枚镇纸来考察一下。

按其年代依次为霁蓝底浅浮雕玻璃镇纸、淡褐底钢笔线描玻璃镇纸、钢笔淡彩画底玻璃镇纸,依次分别是纪念1851年首届伦敦世界博览会、1862年伦敦世界博览会及1915年巴拿马太平洋世界博览会。

镇纸形状以扁圆型、长方形为主,内中绘有当年世博会标志性建筑,或浮雕、或黑白、或彩色。

明代宣铜镇纸赏析:案上萌宠

明代宣铜镇纸赏析:案上萌宠

明代宣铜镇纸赏析:案上萌宠明《长物志卷六·镇纸》: 玉者有古玉兔、玉牛、玉马、玉鹿、玉羊、玉蟾蜍、蹲虎、辟邪、子母螭诸式,最古雅。

铜者有青绿虾蟆、蹲虎、蹲螭、眠犬、鎏金辟邪、卧马、龟龙、亦可用。

其玛瑙、水晶、官哥定窑,俱非雅器。

宣铜马、牛、猫、犬、狻猊之属,亦有绝佳者。

《长物志》是吴门文人文震亨撰著的一部关于生活和品鉴的著作,集中体现了作为文化高峰时代的晚明文人士大夫审美趣向。

所谓“宣铜”,是指制作宣德炉所用之铜,即传说中的“风磨铜”。

宣德三年铸制的香炉铜料,是选用了暹逻国朝贡的风磨铜,结合明朝皇宫冶炼工艺精炼而成的。

传宣德铜料经6炼后,会出现珠光宝气,12炼后质地更加紧密,手感更沉。

“宣铜”不仅限于制作香炉,也有其他工艺品。

宣铜镇纸可以说是继宣德炉之外代表明代治铜工艺的最高水准、倾注了文人意趣的铭心之作。

铜鎏金瑞兽纸镇铜鎏金瑞兽纸镇(拙隐斋旧藏)镇纸长9厘米。

雅昌论坛拙隐斋(网名)先生旧藏。

据其自叙,此镇为其家传旧物,传为出自宫掖。

此镇制作精绝,似龙似兽,四臂火焰纹,圆浑可爱,明味十足。

鎏金完好,可能为清宫后鎏金。

从北京故宫收藏明永宣剔红器看,内壁多被重新上漆翻新处理过,甚至被写上“大清乾隆年制”款。

笔者认为清乾隆时宫内翻新其他前朝物品的可能性应该是存在的。

难得的是此镇兽足上刻有“宣德五年周芳监制”纪年铭文,笔划细如针刻,与永乐漆器上的针划款颇为相类。

一定程度上为此类宣铜文镇的断代提供了参照依据,应是一件十分珍贵的明初重要器物。

铜鎏金狻猊镇纸铜鎏金狻猊镇纸见于匡时201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瓷玉工艺品专场(一)》。

明早期,长8.2cm。

“精铜雕造,通体鎏金,品相佳美,金色灿烂。

麒麟伏身昂首,状貌温驯,鳞甲分明,嶙峋有致。

该镇纸立体圆雕,大小适中,入手盈握,而敦厚贵重,具有极高的赏玩收藏价值。

日本藏家旧藏”。

笔者认为,此物拍卖公司定名为麒麟镇纸并不准确,应属《长物志卷六·镇纸》记述的狻猊镇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杂说刻铜镇尺
赵汝珍《古玩指南》一书,将“镇纸”与“压尺”分述,谓压尺“形如尺,而用以镇压书纸者”,“镇纸者,镇压书页或纸张之用。

今人多误称镇尺,殊不明古人制器之原意也。

”其实,即以赵氏所论,其功能为“镇压”,其“形如尺”者,称之为“镇尺”亦无不可。

从社会发展、与时俱进的角度说,“镇尺”应该并已为大众所接受。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即有“镇尺”条目,解释为“直尺状的镇纸,多用金属制成”,把镇尺列为镇纸之一。

因此,不应再囿于赵氏之说。

笔者收藏刻铜镇尺多年,现仅以个人所藏,谈些对刻铜镇尺的初步认识,并以此求证于方家。

一、器形
顾名思义,既然称尺,自然以长方者居多,但也有古琴形(图1)、锯齿形(图10)等异形镇尺。

二、规格
可分大、中、小三类,大者一般在17~20厘米左右(图2),少有21厘米以上者,中者一般在13―14厘米左右(图8),小者一般不过10厘米(图3)。

三、材质
多为白铜、黄铜,紫铜罕见。

也有镀金(图6)、镀
银者。

两镶者(图4)少见。

四、形制
多为双枚,或两枚相并为一景物,或两枚相并成一联语,单枚者(图5)少见。

判断的标准,应看是否能独立成篇:是,则为单;否,则为双。

现在制作的镇尺,亦有多枚相连为景物者。

民初及其以前的镇尺,镌刻处多涂以石绿、朱砂等颜色。

五、刻工
墨盒面、底俱镌刻,虽不便观赏,但仍有人偶一
为之。

镇尺不同于墨盒,双面镌刻不影响其使用、观赏,而且有材尽其用之效,但不知何故,绝大多数在单面镌刻,双面工者(图6)罕见。

尺面图画、文字除镌刻外,亦有刻、凿相结合者(图7)。

六、背铭
为了不破坏尺面艺术的完整性,有的持有者在背面镌刻自己的姓名。

但背铭为店铺字号者(图8)罕见,这大概是因为镇尺不像墨盒那样为人所重视的缘故。

七、功用
除镇压书页或纸张外,有的一尺两用或多用,如:
1.描仿。

折合为镇尺,张开为仿圈,可用于描仿,其实质仍在“镇压”(图9)。

2.架笔。

拆开为镇尺,插接在一起可做笔架用(图10)。

3.度量。

刻有尺度或设有标识,可用来量长度(图11)。

八、历史
“墨盒者,因砚而变通者也”(清?谢崧岱《论墨绝句》),自然晚于砚而出现。

镇尺作为文房用品之一,与笔、墨、纸、砚相伴,其实用要早于墨盒。

刻铜镇尺工艺比刻铜墨盒简单,故其先于刻铜墨盒而出现应该是符合历史发展的。

因此,刻铜镇尺的出现不会晚于清咸丰年间。

限于器形,刻铜镇尺在表现内容上不如刻铜墨盒丰富多彩,但就其艺术性和所含的历史信息量来讲,并不逊色,这也是它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并乐于收藏的重要原因。

(责编:石泰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