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复习题终极版资料讲解

合集下载

作物病虫害防治试题答卷(3套)及参考答案

作物病虫害防治试题答卷(3套)及参考答案

2004—2005学年度上学期《作物病虫害防治》试卷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1、病原:2、转主寄主:3、孤雌生殖:4、羽化: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3分,共30分)1、全变态类昆虫具有不同虫期,它们分别是(1)、卵、幼虫、若虫和成虫期;(2)、卵、幼虫、稚虫和成虫期;(3)、卵、幼虫、蛹和成虫期;(4)、卵、幼虫、离蛹和围蛹期。

2、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是(1)、不适宜的环境条件;(2)、动物或人为的器械损伤;(3)、雹害、风害等;(4)、温、湿度不适宜。

3、植物病原真菌分为——个亚门。

(1)、三;(2)、五;(3)、六;(4)、二。

4、下列昆虫的口器是咀嚼式口器的是(1)、金龟子、蚜虫;(2)、金龟子、菜粉蝶;(3)、金龟子、蓟马;(4)、金龟子、叶蝉。

5、昆虫的龄期指的是(1)、一年中发生的代数;(2)、从卵发育至老熟幼虫所需的时间;(3)、一生中蜕皮的次数;(4)、在相邻的两次蜕皮之间所经历的时间。

6、——对昆虫生命活动的影响较其它任何生态因子都显得更为重要。

(1)、温度;(2)、湿度;(3)、天敌;(4)、食物。

7、翅两对,鳞翅,常有鳞毛形成斑纹的昆虫属于(1)、膜翅目;(2)、鞘翅目;(3)、鳞翅目;(4)、同翅目。

8、夹竹桃煤污病影响光合作用,它常伴随发生是(1)、蝗虫;(2)、甲虫;(3)、蚜虫;(4)、螨类。

9、稻黄矮病防治的关键是(1)、防黑尾叶蝉;(2)、药防;(3)、种子消毒;(4)、轮作。

10、小麦白粉病是一种——引起的病害。

(1)、细菌;(2)、病毒;(3)、真菌;(4)线虫。

三、判断题(每小题3分,15分)1、蜘蛛是一种有害昆虫。

()2、油菜蚜防治的关键,在于点片发生时喷药防治。

()3、“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我国的植保方针,但不一定适用于指导每一种病虫害的防治法。

作物病虫防治试题及答案

作物病虫防治试题及答案

作物病虫防治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作物病害的类型?A. 真菌性病害B. 细菌性病害C. 病毒性病害D. 气候性病害答案:D2. 作物害虫的防治方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化学防治B. 生物防治C. 物理防治D. 随机防治答案:D3. 作物病害的病原主要包括哪些?A. 真菌、细菌、病毒B. 真菌、线虫、病毒C. 细菌、线虫、病毒D. 真菌、细菌、线虫答案:D4. 以下哪种病害是由真菌引起的?A. 霜霉病B. 花叶病C. 根结线虫病D. 黑穗病答案:A5. 作物害虫的生物防治主要包括哪些方法?A. 引入天敌B. 使用化学农药C. 物理捕捉D. 以上都是答案:A6. 作物病害的防治原则不包括以下哪项?A.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B. 依赖单一防治方法C. 早期诊断,及时防治D. 合理轮作,减少病害发生答案:B7. 以下哪种措施不属于作物害虫的物理防治?A. 灯光诱捕B. 性信息素诱捕C. 人工捕捉D. 化学农药喷洒答案:D8. 作物病害的早期诊断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实现?A. 观察植株外观症状B. 实验室检测病原C. 田间调查D. 以上都是答案:D9. 作物害虫的化学防治需要注意哪些问题?A. 合理选择农药种类B. 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施用C. 注意安全间隔期D. 以上都是答案:D10. 作物病虫防治中,合理轮作的目的是什么?A. 提高作物产量B. 减少土壤养分消耗C. 减少病原和害虫的积累D. 增加作物多样性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作物病害的防治应遵循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12. 作物害虫的生物防治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防治方法。

答案:环保、可持续13. 作物病害的病原真菌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式传播。

答案:风雨、水流、昆虫14. 在作物病虫防治中,合理轮作可以有效地__________________。

病虫害防治复习题及完整答案

病虫害防治复习题及完整答案

一、名词解释或填空。

1.农业防治:是指在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前提下,通过耕作栽培技术,选用抗(耐)性品种,加强保健栽培管理以及改造自然环境等抑制或减轻病虫害的方法。

2.植物检疫:是由国家颁布法规,并建立专门的机构,对植物及其产品的运输、贸易进行管理和控制,防治危险性病虫、杂草传播蔓延的植保措施。

3.寄生性:病原物寄生在活细胞或组织中获得营养物质的能力。

4.经济阈值:植物因虫害造成的损失与防治费用相等时的害虫种群密度或植物受害的程度叫经济受害允许水平,经济阈值时接近但未达到经济受害水平时的害虫种群密度或植物受害的程度。

5.世代:昆虫的生活周期从卵开始,经过幼虫、蛹到成虫性器官成熟并能繁衍后代为止,称为一个世代,简称一代。

6.种群和群落:种群,农田生态中的种群是在特定空间与时间内彼此密切关联的同一物种的个体集合。

群落,在特定环境中彼此相互作用并由此形成的具有一定成分、结构、功能及与环境有相互关系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群的组合。

7.休眠与滞育:昆虫的休眠是由环境因素不适宜引起的生长发育暂时停止的现象。

不良环境因素消除后,可立即停止休眠恢复生长发育。

滞育是由外界环境条件和昆虫的遗传稳定性支配,造成昆虫的生长发育暂时中止的现象。

在滞育期,给予良好条件,也不能解除。

8.单循环病害和多循环病害:在植物的一个生长季节中只有一个侵染过程的为单循环病害。

在植物的一个生长季节,病原物对寄生有多个侵染过程,为多循环病害。

9.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作物因虫害造成的损失与防治费用相等的那个关键性种群密度或作物受损害的程度。

10.抗病性:寄生植物抵抗病原物侵染及侵染后所形成的能力称为抗病性。

11.生态系统:是指自然界一定空间内生物因与非生物因子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的自然综合体,系统凭借其结构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

12.病程:病原物侵染植物的过程叫病程。

一般病程分为侵入前期、侵入期、滞育期和发病期。

13.专性寄生物:只能寄生不能腐生的生物,或者说只能从寄生的活细胞获取营养的寄生物。

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技术题库

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技术题库

农作物病虫草害的防治题库一、填空题1、菜蚜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

2、菜青虫在北方一年发生3—5代,冬季以__________越冬。

3、菜蚜生活最适宜温度为__________,相对湿度为__________。

4、菜蚜可以通过__________和利用银灰色反光塑料薄膜避蚜进行物理防治。

5、温室白粉虱的生育进程可分为成虫、卵和__________。

6、温室白粉虱即可进行有性生殖也可进行__________。

7、北方春季露地蔬菜的白粉虱的虫源来自于__________。

8、地蛆主要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小萝卜蝇四类。

9、地蛆均具有__________、喜湿性和背光性。

10、甘蓝夜盗虫属于鳞翅目__________科。

11、小菜蛾具有__________,对黑光灯非常敏感。

12、大豆根腐病从__________、幼苗到成株期均可发病。

13、大豆根腐病的病原真菌有很多种,有半知菌亚门镰孢菌属和__________。

14、大豆灰斑病的流行受品种、__________和菌源限制。

15、大豆孢囊线虫病俗称__________。

16、小麦锈病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秆锈三种。

17、水稻恶苗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18、水稻立枯病中病原性立枯病可造成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9、水稻稻瘟病中的叶瘟病可分为普通型、急性型、__________和褐点型病斑。

20、马铃薯环腐病地上部植株症状,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种。

21、白菜软腐病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外腐型三种类型。

22、大豆田化学除草包括播前或播后出苗前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二、判断题( 错的画×对的画∨ )1、菜粉蝶属于鳞翅目粉蝶科。

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复习题终极版

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复习题终极版

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复习题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生物防治:利用有益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防治有害生物的方法。

包括:1)、以虫治虫;2)、以菌治虫;3)、以菌治病;4)、性诱剂的利用;5)、益鸟的利用2、农业防治:农业防治是利用一系列栽培管理技术,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不利于有害生物发生的条件,直接或间接地消灭或抑制有害生物的为害,保证作物丰产丰收的方法。

3、杂草:杂草是能够在人工生境中自然繁衍其种族的植物。

4、恶性杂草:分布发生范围广泛、群体数量巨大、相对防除较困难、对作物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的杂草。

5、常见杂草:发生频率较高,分布范围较广泛,可对作物构成一定危害,但群体数量不大,一般不会形成优势的杂草。

6、侵染循环:指侵染性病害从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生,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生的过程。

7、致病性:指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和引起病害的能力。

8、一年生杂草:在一个生长季节完成从出苗、生长及开花结实的生活史。

9、区域性恶性杂草:虽然群体数量巨大,但仅在局部地区发生或仅在一类或少数几种作物上发生,不易防治,对该地区或该类作物造成严重危害的杂草。

10、二年生杂草:在两个生长季节内或跨两个日历年度完成从出苗、生长及开花结实的生活史。

12、多年生杂草:一次出苗,可在多个生长季节内生长并开花结实。

13、全寄生杂草:指从寄主植物上获取它自身生活需要的所有营养物质,包括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质的寄生性植物。

14、半寄生杂草: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主要从寄主植物内获取水分和无机盐的寄生性植物。

15、选择性除草剂: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能杀死杂草,而对作物无毒害,或毒害很低。

四、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义,每题1分,共10分)1、麦蛾幼虫多在小麦、大米、稻谷、高粱、玉米及禾本科杂草种子内食害。

严重影响种子发芽力,是一种严重的后期性贮粮害虫。

(X )2、在粮食储藏过程中,发现害虫严重发生时,马上采取措施进行除治。

作物病虫害防治测试题附答案完整版

作物病虫害防治测试题附答案完整版

作物病⾍害防治测试题附答案完整版第⼀章昆⾍基础知识测试题⼀、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变态2.补充营养3.世代4.年⽣活史5.趋性⼆、填空题(每题0.5分,共20分)1. 昆⾍的体躯分为()、()、()三部分,其中()着⽣有三对⾜,两对翅。

2.蝗⾍的触⾓属于(),蜻蜓属于(),⾷蚜蝇属于(),象甲属于(),⾦龟甲属于(),眼蝶属于(),⽩蚁属于()。

3.蝉的⼝器属于();菜粉蝶成⾍的⼝器是(),幼⾍的⼝器属于();家蝇成⾍的⼝器属于();蜜蜂成⾍的⼝器属于();蓟马的⼝器属于()。

4.叶甲的⾜属于(),蝼蛄的前⾜属于(),蟋蟀的后⾜属于(),螳螂的前⾜属于(),龙虱的后⾜属于()。

5.步甲的前翅为()翅,⼤蚊的后翅为(),姬蜂的翅为(),弄蝶的翅为(),猎蝽的前翅为()。

6.昆⾍的体壁由()、()、()三部分构成。

7.昆⾍常见的⽣殖⽅式有()、()、()、()四种。

8. 瓢甲幼⾍为()型,斑潜蝇的幼⾍为()型,叶蜂的幼⾍为()型。

9.按照取⾷范围不同,昆⾍的⾷性可分为()、()、()三类。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有害⽣物属于昆⾍的是()。

A.⿏类 B.螨类 C.蛾类 D.线⾍类2.某种昆⾍的幼⾍脱⽪三次应为()幼⾍。

A.⼆龄 B.三龄 C.四龄 D.五龄3.介壳⾍雄⾍有翅,雌⾍⽆翅的现象叫()。

A.多型现象 B.性⼆型现象 C.⽻化 D.拟态4.引起昆⾍滞育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A.温度 B.⾷料 C.光周期 D.湿度5.昆⾍世代的起始⾍态是()。

A.卵 B.幼⾍ C.成⾍ D.蛹6.应⽤糖、酒、醋毒液诱杀害⾍是利⽤了害⾍的()。

A.趋化性 B.趋⾊性 C.趋光性 D. 趋温性7.虎甲⾷性为()。

A.植⾷性 B.⾁⾷性 C.腐⾷性 D.杂⾷性8.在下列动物中,属于天敌昆⾍的是()。

A.青蛙 B.蜘蛛 C.叶蝉 D. 草蛉9.植物受害⾍为害以后,由于本⾝的强⼤补偿能⼒造成损失很⼩的特性叫()。

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复习资料

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复习资料

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复习资料生物防治是一种利用有益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有害生物种群数量进行控制的防治方法。

现代生物防治是指研究及利用自然天敌与害虫及其环境间的相互关系,控制害虫在接受的经济损失水平以下的科学与技术。

生防制剂是指直接利用生物生产的活性物质或生物活体作为农药,具有杀菌、杀虫或抗病的生物活性物质。

生物化学生防制剂则是以生物体内活性次生代谢产物为原料制成的农药。

昆虫疾病流行学是研究病原寄主和环境相互作用与昆虫疾病发生流行规律的科学。

昆虫疾病可表现为症状和病症。

症状是指患病昆虫常表现出机体和行为上的反常,包括行为失常、对刺激反应不正常、发育受阻等。

病症则是指虫体构造上的病态变化,包括任何解剖系统、形态和结构的异常、体色变化等。

综合病症则是症状和病症二者的合并,代表一种疾病的症候群。

微生物农药是以生物次级代谢产物为原料制成的农药。

传染性疾病是由病原微生物的寄生而引起,能使昆虫得传染病的病原生物。

非传染性疾病则包括不良的物理环境因素、捕食或寄主引起的创伤、化学杀虫剂的毒杀作用等不良反应。

败血症是细菌在虫体血液中大量繁殖引起的病态,通常全身感染。

毒血症则是细菌等微生物的毒素散布在血液里而产生的症状,在未待血腔中有细菌等大量繁殖之前即中毒死亡。

抑病土是指所有不利于病害发展的土壤。

根际指根周围受根生长影响的土地,而根际微生物则是生活在根际附近土壤中,依赖根系分泌物、外渗物和脱落细胞而生长得微生物。

根际促生菌定殖于植物根际,兼有植物病原菌、根际有害微生物,直接或间接促进植物生长。

植物内生菌指其生活的某一阶段或全部阶段生活于健康植物的各组织和器官中的真菌和细菌,其中80%有益。

竞争作用指处于同一生境中两种或多种微生物群体间对生活空间和营养物质的同时需求的竞争现象,拮抗菌与病菌的小生境越接近,竞争越激烈。

捕食作用则是指一种微生物直接吞食另一种微生物的现象,主要有:真菌捕食线虫、原生动物捕食细菌、藻类捕食细菌及其他藻类。

《植物病虫害》复习资料(终极版)

《植物病虫害》复习资料(终极版)

《植物病虫害》复习资料(终极版)病害:植物遭受病原物或不良环境因素的侵袭后,其内部生理活动、细胞组织结构和外部器官形态表现出的某种异常状态。

病状:寄主植物受病后本身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变化。

病症:病原物的在寄主病部产生的各种结构特征。

病状类型:畸形、萎蔫、流胶、变色、坏死、腐烂。

病症类型:粉霉状物、锈状物、颗粒状物、线状物、伞马蹄状物、胶状物。

无性繁殖:指真菌不经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结合而从营养体上直接产生孢子的繁殖方式。

无性孢子类型: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厚垣孢子、芽孢子、粉孢子。

有性繁殖:真菌通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而产生孢子的繁殖方式。

有性孢子类型: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

真菌生活史:真菌从一种孢子萌发开始。

经过一定的营养生长和繁殖阶段,最后产生同一种孢子的过程。

通常包含了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个步骤。

真菌门5亚门: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半知菌亚门。

锈菌的5大孢子类型:性孢子、锈孢子、夏孢子、冬孢子、担孢子。

病害循环: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植物侵染性病害连续发生的过程。

包含了病原物的越冬(或越夏)、病原物的传播、初侵染源、再侵染源以及病程。

浸染循环:病原菌在植物一个生长季节引起第一次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第一次发病的整个过程。

寄主植物抗病性:寄主植物抑制或延缓病原活动的能力称为抗病性,是寄主的一种属性。

病原物的致病性:病原物的所具有的破坏寄主而后引起病害的能力。

侵染过程:病原物从与寄主接触,侵入到寄主发病的过程,分为侵入前,侵入,潜育,发病4个时期。

病程的四个过程: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发病期。

植物检疫:植物检疫是指一个国家或地方政府颁布法令,设立专门机构,禁止或限制危险性病、虫、杂草等人为地传入或传出,或者传入后为限制其继续扩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园林植物检疫对象:1.松材线虫 2.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菌 3.松疱锈病菌 4.落叶松枯梢病菌5.杨树花叶病毒 6.冠瘿病菌7.草坪草褐斑病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复习题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生物防治:利用有益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防治有害生物的方法。

包括:1)、以虫治虫;2)、以菌治虫;3)、以菌治病;4)、性诱剂的利用;5)、益鸟的利用2、农业防治:农业防治是利用一系列栽培管理技术,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不利于有害生物发生的条件,直接或间接地消灭或抑制有害生物的为害,保证作物丰产丰收的方法。

3、杂草:杂草是能够在人工生境中自然繁衍其种族的植物。

4、恶性杂草:分布发生范围广泛、群体数量巨大、相对防除较困难、对作物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的杂草。

5、常见杂草:发生频率较高,分布范围较广泛,可对作物构成一定危害,但群体数量不大,一般不会形成优势的杂草。

6、侵染循环:指侵染性病害从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生,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生的过程。

7、致病性:指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和引起病害的能力。

8、一年生杂草:在一个生长季节完成从出苗、生长及开花结实的生活史。

9、区域性恶性杂草:虽然群体数量巨大,但仅在局部地区发生或仅在一类或少数几种作物上发生,不易防治,对该地区或该类作物造成严重危害的杂草。

10、二年生杂草:在两个生长季节内或跨两个日历年度完成从出苗、生长及开花结实的生活史。

12、多年生杂草:一次出苗,可在多个生长季节内生长并开花结实。

13、全寄生杂草:指从寄主植物上获取它自身生活需要的所有营养物质,包括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质的寄生性植物。

14、半寄生杂草: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主要从寄主植物内获取水分和无机盐的寄生性植物。

15、选择性除草剂: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能杀死杂草,而对作物无毒害,或毒害很低。

四、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每题1分,共10分)1、麦蛾幼虫多在小麦、大米、稻谷、高粱、玉米及禾本科杂草种子内食害。

严重影响种子发芽力,是一种严重的后期性贮粮害虫。

(×)2、在粮食储藏过程中,发现害虫严重发生时,马上采取措施进行除治。

(×)3、储粮害虫的生活环境中,有三个重要因素。

一是温度,二是湿度,三是空气。

(√)4、作物苗后喷施灭生性除草剂可以防除田间各类杂草。

(×)5、土壤处理是指在杂草未出苗前,将除草剂喷撒于土壤表层或混土操作将除草剂伴入土壤中,建立起一层除草剂封闭层(√)6、大豆、棉花田在播种前将氟乐灵施用于土壤表面后即可播种。

(× )7、花生根结线虫病的病原是北方根结线虫,雌雄异形。

(√)8、马铃薯病毒病是由马铃薯Y病毒(PVY)引起的。

(× )9、在我国各地,应用低温防治储粮害虫,均有显著效果。

(×)10、农田杂草不仅直接引起作物生长受阻而减产,而且加重病虫的发生为害。

(√ )11、细菌造成的植物病害,其典型病征是在病部产生霉状物。

(×)12、根据杂草生活的农田环境中水分含量不同,可将农田杂草分为旱田杂草和水田杂草两大类。

(√ )13、马铃薯环腐病是一种真菌病害。

(×)14、禾本科杂草在三叶期之内,根系较浅,抗逆性较差,容易被除草剂杀死。

(√ )15、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时对土壤墒情要求较高,否则难以达到较高的防效。

(√ )16、除草剂都是通过对靶酶的抑制,最终干扰植物的代谢作用而发挥除草效应。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病原物的越冬越夏场所主要有:田间病株、种子和其他繁殖材料、土壤和粪肥、病株残体、昆虫及其他传播介体。

2、油菜菌核病病原为核盘菌,属子囊菌门,核盘菌属真菌。

主要寄生十字花科、菊科、豆科、茄科、伞形科和蔷薇科等植物,受害最重的有油菜、向日葵、大豆和花生等作物。

3、马铃薯晚疫病得病后一般从叶尖或叶缘开始。

病斑初为水渍状褪绿斑,潮湿时迅速扩大,无明显的病健交界线,可扩展到叶的大半甚至全叶。

扩展后病斑腐败变黑,病斑边缘有一圈白色稀疏的霉层,叶背霉层更加明显。

4、综合防治的基本方法有:植物检疫、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

5、甘薯黑斑病在甘薯育苗期、大田生长期和收获贮运期均能引起发病。

引起烂床、死苗、烂窖,损失极大。

薯块上的病斑呈黑褐色,中央凹陷、病组织坚实。

病原物属子囊菌门,长喙壳属。

6、储粮害虫包括昆虫和螨类两大类。

而害虫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鞘翅目昆虫,另一类是鳞翅目昆虫。

7、大豆包囊虫病主要以胞囊在土中越冬,带有胞囊的土块也可混杂在种子间成为初侵染来源。

线虫在田间传播主要通过农机具和人、畜携带含有线虫或胞囊的土壤,其次为排灌水和未经充分腐熟的肥料。

种子是该病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

8、小麦大田发生的禾本科杂草主要有野燕麦、马唐、牛筋草和看麦娘等。

9、秋熟旱作田发生的莎草科杂草主要有碎米莎草和香附子等。

10、夏熟作物田发生的石竹科杂草主要有繁缕和雀舌草等。

11、杂草生态学是研究杂草与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

12、影响除草剂药效发挥的生物因素主要有作物、杂草和土壤微生物。

13、除草剂混合使用,其互作类型有加成作用、增效作用和颉颃作用。

14、酰胺类除草剂主要用于防除未出苗的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一些小粒种子阔叶杂草。

15、除草剂的使用可以分为茎叶处理和土壤处理。

16、植物检疫的作用在于,一是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由国外传入和由国内传出;二是将其限制、封锁在一定范围内,防止传播蔓延,并采取措施彻底肃清。

17、根据除草剂的施用时间可将除草剂分为:苗前处理剂、苗后处理剂和苗前兼苗后处理剂。

18、除草剂被植物根、芽和叶吸收后,干扰植物的生理、生化反应,包括光合作用、细胞分裂、氨基酸、蛋白质及脂肪酸合成等。

19、玉米自播种开始至封行前,不断有杂草发生,后期因群体优势,杂草为害降低。

因此根据其特点,前期杂草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在春玉米田一般采用苗前封闭处理和苗后茎叶二次处理方式进行防除。

20、乙草胺是选择性旱田芽前除草剂,在土壤中药效可持续8周以上,一次施药可控制整个生育期无杂草危害。

可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但对多年生杂草无效。

杂草对乙草胺的主要吸收部位是芽鞘,因此必须在杂草出土前施用。

三、选择题(单选或多选,每选对1个答案1分,共15分)1、花生叶斑病主要是指( A C )。

A、黑斑病B、条斑病C、褐斑病D、煤污病2、大豆菟丝子已( D )缠绕大豆,产生吸盘伸入寄主茎内吸取养分。

A、叶片B、根C、菌丝体D、茎蔓3、马铃薯环腐病的病原菌是( B )。

A、菌物(真菌)B、细病C、病毒D、线虫4、波尔多液是用硫酸铜、生石灰和水配制的天蓝色药液,呈( C )。

A、酸性B、中性C、碱性D、水性5、烟草黑胫病属卵菌门,( C )属。

A、霜霉属B、毛霉属C、疫霉属D、绵霉属6、蚕豆象和豌豆象一年发生( A )代,以成虫在豆粒内、仓库内角落、包装物缝隙以及在田间、晒场、作物遗株内、杂草或砖石下越冬。

A、1B、2C、3D、57、玉米象属( B ),象甲科。

是中国储粮的头号害虫,也是世界性的重要储粮害虫。

A、膜翅目B、鞘翅目C、鳞翅目D、同翅目8、土壤处理除草剂的药效和对作物的安全性受( A B C D )等因子影响。

A、土壤类型B、有机质含量C、土壤含水量D、整地质量9、小麦田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有( A D )。

A、2,4-滴丁酯B、乙草胺C、拿捕净D、2甲4氯10、属寄生性杂草的是( C )A 车前草B 马齿苋C 菟丝子D 空心莲子草11、下列杂草中为阔叶类杂草的是( B )A 稗草 B鸭跖草 C 千金子 D 异型莎草12、不属于二年生杂草的是( A )A. 小飞蓬 B 野燕麦 C 猪殃殃 D 看麦娘13、下列杂草中不是禾本科杂草的是( B )A 稗草B 蒲公英C 棒头草D 千金子14、下列禾本科杂草中为多年生的是( D )A 马唐B 稗草C 狗尾草D 狗牙根15、下列杂草中为越年生的是( B )A千金子 B 看麦娘. C 稗草 D 西来稗16、可有效防除水稻田稗草且属于激素型的除草剂是( D )A 胺苯磺隆B 甲草胺C 丙草胺D 二氯喹啉酸17、属于外来入侵杂草的是( D )A. 蒲公英B. 艾蒿C. 紫茎泽兰 D 苦苣菜18、下列杂草中不属于阔叶杂草的是( A )A. 千金子 B节节菜 C. 凤眼莲 D. 荠菜19、在田间推荐剂量下不能够被苄嘧磺隆等酰脲类药剂防除的杂草是( C )A.鸭舌草B. 雨久花C. 狗牙根 D 水苋菜20、茎叶处理防除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有( A C )A、精稳杀得B、乙草胺C、高效盖草能D、2甲4氯五、简述题(每题5分,共25分)1、什么叫初期性贮粮害虫?试举出5种主要初期性贮粮害虫。

答:初期性害虫或第一食性害虫:这类害虫能直接危害完整的粮食,即原粮和种子粮,蛀食粮粒,在内隐蔽为害。

如玉米象、米象、谷象、谷蠹、豆象类、印度谷螟、麦蛾等。

2、什么叫后期性贮粮害虫?试举出3种主要后期性贮粮害虫。

答:后期性害虫或次生害虫:这类害虫是以谷粒粉末碎屑为食料,不直接啃食粮粒,因而常发生在面粉厂、碾米厂、粮店的下脚料及家庭的米面缸中。

如拟谷盗、锯谷盗、黄粉虫、腐食酪螨等都属这一类。

3、如何使用磷化铝防治储粮害虫?答:熏蒸稻谷、玉米、小麦、高粱等,每立方米仓容用药3~6克(1~2片);熏蒸豌豆、蚕豆、绿豆等,每立方米仓容用药6~9克,可处理粮食600~750公斤。

其方法是在密封装具的粮堆表面中心部位放一层牛皮纸,将磷化铝按计算好的用药量迅速放在纸上,然后立即封闭装具口。

若用塑料袋装粮,则用细绳扎紧袋口即可。

经过5~7天的密闭熏蒸,即可杀死全部贮粮害虫。

7天后可开封散毒。

4、简述甜菜褐斑病诊断要点:答:1、叶斑圆形或不规则形,2、病斑褐色至紫褐色,3、四周有褐色至赤褐色边缘,中间较薄易破碎。

4、后期病斑中央产生灰白色霉状物,病斑连接成片使叶片变干枯死。

5、试述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和制订原则。

答: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归纳起来有:植物检疫(法规防治)、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化学防治等。

制订原则是从生态全局出发,以预防为主,合理运用各种防治方法,使其相互协调,相辅相成,取长补短。

要有全局的观念,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最佳防治方案,使防治技术安全、经济、简便、有效。

6、根据除草剂的施用时间可将除草剂分为哪几类?⑴ 苗前处理剂(土壤处理剂):通过根、幼芽及芽鞘吸收。

⑵ 苗后处理剂(茎叶处理剂):主要通过茎叶吸收。

⑶ 苗前兼苗后处理剂(土壤兼茎叶处理剂):根、幼芽、芽鞘、茎叶等都能吸收。

7、杂草适应环境能力强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抗逆性强,对盐碱、人工干扰、旱涝、极端高低温等有很强的耐受能力。

2)、可塑性大,在密度较低的情况下通过提高个体结实量来产生足量的种子,在极端不利的环境条件下,减少物质的消耗,保证种子的形成,延续其后代。

3)、生长势强,种子数量多、寿命长、繁殖方式多样等4)、拟态性,在形态、发育规律及对生态因子的需求等方面与作物有许多相似之处,很难将这些杂草与作物分开或从中清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