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盐体系相图》(第一章) 作业及答案电子教案
水盐体系相图及其应用参考文档

改变W角
将AB拉向∞
A'
E
B'
A' E B'
A'
E
A' E
A
B
A
B
W
B'
B
W
B' B
图3-4 各种坐标的关系
三、空间立体图
B'
1.三棱柱坐标系立体图
在平面组成坐标 (t;')H M' 的基础上,再把温
E2
度坐标加上去,就 (te')K
E3 W'
E1
组成了三棱柱空间
E
坐标系,如图3-5所
B
H(t")
a%+b%+c%=100% 在三元水盐体系中,仅有两个组分的浓 度是独立变数,另一组分浓度为非独立变数。
二、三元水盐体系组成表示法
1.正三角形(以溶液为基准)
图中M点,通过M点作DE、
FG、HL线分别平行于三角形
C
的三条边。从图中可看出以
H
下的关系: HC=EM=GM=GE=LB= a% GC=DM=HM=HD=AF= b%
b% D
G a%
M E
AD=FM=LM=BE=FL= c% A
这样,可在△ABC任一边上 同时读出系统M(M点)的组成。
B
F
L
C%
图3-1 正三角形坐标
二、三元水盐体系组成表示法
2.直角等腰三角形(以溶液为基准)
这种坐标的读数方 法和正三角形法相同。 由于直角等腰三角形有 斜边,其刻度和直角边 上不同,因此,读数时 可只读直角边上的刻度。 这种坐标可以直接在直 角坐标纸上标绘,十分 方便,而且对于近水点 处的图形适当地放大。 系统M(M点)含B30%, 含A为50%,水则自然为 20%。
水盐体系相图及其应用(苍松书屋)

Na2Cl2 49.34 116.9 0.422 57.89
MgSO4 30.58 120.4 0.254 34.84深层分析
MgCl2 5.09 95.21 0.053 7.27
H2O 14.99 18.02 0.832 114.1
总干盐
0.729
12
第一节 图形表示法
四、干基三角形和干基正方形
E1E——表示A、B盐的两盐共饱曲线;
E2E——表示B、C盐的两盐共饱曲线;
A
E3E——表示A、C盐的两盐共饱曲线;
F=C-P=4-3=1
W
A'
C'
E3
E1 B' E2
E C
B
深层分析
24
第一节 图形表示法
六、等温立体图的解剖
1.简单四元体系立体图的解剖图 3)空间点——三固相共饱溶液
由三条空间曲线交汇而得的 空间点,表示对三个固相共 饱的溶液,简单四元体系中 有一个。 E点——表示A、B、C盐的三盐共饱 A 点。
(3)点的确定 确定系统点在坐标上的位置时,可根据正四面体性质(1)用等高法, 或根据性质(2)用截面法。但最方便的是使用向量和法,如图4-4 中的三个首尾相接的箭头所示。
深层分析
19
第一节 图形表示法
五、等温立体坐标图
2.正四棱锥
(1)组分与几何关系
交互四元体系可用正八面体的一半 表示。锥顶表示水,底面正方形底 四个顶点为AX、BY、AY、BX四种盐。 按干基正方形规定的位置摆放,四 条棱线表示四个二元水盐体系,四 条边线表示四个盐盐二元体系,四 个正三角形表示四个三元水盐体系, 底面正方形表示三元交互盐盐体系, 正四棱锥内部的点才代表真正的四 元水盐体系的点。
水盐体系相图及其应用

(5)划分相区 ①共饱溶液点与平衡的两个固相点分别连直线作为相区划分线,通常每个共饱点能够而
且必须引出二条相区划分线,这种连线是主要的相区划分线。 ②任意二个固相点的连线均可作为相区划分线。 ③依上述二条原则作出的相区划分线不得相互穿过。
序号
1 2
第二节 简单三元水盐体系相图
E1、E2三、元E3相是图二中元,体共系饱中点相已应由的二共元饱体点系,的在点
扩展成三元体系的线了。 P=3,C=3,F=C-P+1=3-3+1=1
(te')K
E2
E3 W'
E1
A' F(t3)
D(te)
E
B
H(te")
A
W 图3-5三元立体图
第二节 简单三元水盐体系相图
(5)点:E点,是三条空间曲线的交点,表示 三个固相(冰、A盐、B盐的共饱溶液, 它是三元体系中新出现的。
A M1
b
50%
M
a
W
M2
(H图2O3)-2
30% 直角等腰三角形坐标
B
二、三元水盐体系组成表示法
3.其他坐标(以局部物质为基准) (1)以水为基准 (2)以干盐为基准
B
gB/100gH2O
b
50 2
40 4
30 b‘
W gH2O/100
gS
500
400 a
300
20 1
a 3
10
M
200 2
100
C
H
b% D
G a%
M
E
A
B
F
L
C%
图3-1 正三角形坐标
二元体系相图

三、简单二元水盐相图的标绘
首先,应从溶解度手册中查出该体系的相平衡数 据。现以NaNO3—H2O体系为例。
相图的标绘完全符合连续原理和相应原理。 一般应按下述步骤进行。
NaNO3-H2O二aNO3%
0
平衡固相
ice
2
-5
第三节 二元水盐相图的两个规则和化工过程 一、相的定性关系——直线规则 直线规则是指在一定温度下,系统分成两部分,这 两部分的图形点与系统点比处在同一直线上,且系 统点居中。
G:G1:G2=M1M2:MM2:MM1
二、相的定量关系——杠杆规则
系统总质量与组成系统两部分点之间的距离长度成正比;而部 分量与部分长度相对应,但部分量对应的线段是与它们遥相对 应的一段,而不是紧邻的一段。 杠杆规则又称直线反比规则。应注意组成系统部分的图形点的 位置可在百分组成坐标横轴方向上的任何一点上,即不一定在 端点上。两个部分的图形点之间的长度代表系统的总量。其次, 杠杆长度只代表系统或各部分物料的质量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 而不是代表物料的绝对量,有时也会出现代表部分量的线段长 于代表整体线段长度的情况。 杠杆规则只适用于用百分数表示的组成单位的相图。 杠杆规则适用于二至五元体系。
要求: 1、分析KNO3-H2O二元体系相平衡数据。(注意饱 和溶液对应的平衡固相) 2、建立坐标系。 3、编号标点。 4、连溶解度曲线。 5、确定有关固相的位置。 6、划分相区
课堂练习2:绘制简单KCl-H2O体系相图
温度
液相组 固相 成
温度
液相组 固相 成
0 -2.3 -5.0 -7.6 -10.0 -10.8 -5 0 10 20 40
例题:(NH4)2SO4-H2O二元体系
《水盐体系相图》(第一章)作业及答案

《水盐体系相图》(第一章)作业及答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1-1 计算下列物料的组成,分别用重量%、摩尔%、克/100克水、克/100克盐表示。
(1) 由20克Na 2SO 4、30克K 2SO 4和150H 2O 克组成的物料; (2) 某溶液,含MgCl 2 、NaCl 、 KCl 46.1g/L ,比重为。
其中:Na 2SO 4摩尔质量为,K 2SO 4摩尔质量为,H 2O 摩尔质量为,MgCl 2摩尔质量为,NaCl 摩尔质量为,KCl 摩尔质量为。
(1) 由20克Na 2SO 4、30克K 2SO 4和150克H 2O 组成的物料。
解:a.用重量%表示物料的组成:b.用摩尔%表示物料组成:物料总摩尔数:++=(mol )c.用克/100克水表示物料组成:d.用克/100克盐表示物料组成:(2)某溶液,含MgCl 2 g/L 、NaCl g/L 、 KCl 46.1g/L ,比重为L 。
解:由题意,1L 溶液中H 2O 的重量为:用重量%表示物料的组成:%00.75%1001503020150:%00.15%100150302030:%00.10%100150302020:24242=⨯++=⨯++=⨯++O H SO K SO Na )(324.802.18150:)(172.03.17430:)(141.00.14220:24242mol O H mol SO K mol SO Na ===%38.96%100637.8324.8:%99.1%100637.8172.0:%63.1%100637.8141.0:24242=⨯=⨯=⨯O H SO K SO Na )100/(00.100100150150:)100/(00.2010015030:)100/(33.1310015020:22242242O gH g O H O gH g SO K O gH g SO Na =⨯=⨯=⨯)100/(00.30010050150:)100/(00.601005030:)100/(00.401005020:24242gS g O H gS g SO K gS g SO Na =⨯=⨯=⨯%21.61%10012878.787:%58.3%10012871.46:%42.1%10012873.18:%78.33%10012878.434:22=⨯=⨯=⨯=⨯O H KCl NaCl MgCl )(618.055.741.46:)(313.044.583.18:)(567.421.958.434:2mol KCl mol NaCl mol MgCl ===b.用摩尔%表示物料组成:溶液总摩尔数:+++=(mol )c.用克/100克水表示物料组成:d.用克/100克盐表示物料组成:1-2根据数据绘制50℃时,溶液中有CaCl 2存在的KCl 的溶解度曲线。
2-1水盐体系相图及其应用

(2)独立组分
系统中每一个可以单独分离出来并能在体系外长
期存在的物质,称之为组分。组分是构成整个体系的化学物质, 物质间如果没有化学反应,则组分数与独立组分数相等,如物质 间有化学反应,则组分数减去独立化学反应数,即得独立组分数, (3)自由度 在体系中不致引起相的数目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可
以随意独立变动的可变因素(如温度、压力、浓度等)的数目。
存的两相区,面积AcB代表AM
盐和BM盐都与饱和溶液c共存 的三相区,面积Dacb代表单一 液相的不饱和区。
下面用相律分析相图中各点、线、面的意义。 对于相图中点a和点b:组分数为2,相数为2,由相律 公式知
F-C-P=2-2=0
自由度F为0,表示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这样的点为无 变量点,不论改变那个强度变量都会使体系发生相的变化。 对于c点,组分数为3,相数为3,则 F =C-P=3-3=0 也是无变量点。 对于ac和bc线上的任何点,组分数为3,相数为2,则
对于三元体系,组分数c=3,由相律公式得到自由度为 F=C-P+2=3+2-P=5-P 如不考虑气相存在时,压力影响因素不计,上式变为
F=4-P
因为自由度不能为负值,而三元体系中相数最少为1,最多 为4,则自由度最小值为零。当P=l时,自由度最大即F=4-1=3。 自由度为3表示必须同时指定三个独立变量才能确定体系的 平衡状态。这三个独立变量即是温度和两种盐的组成。因此要全 面表达该体系相平衡的变化规律,必须用三维坐标的立体图来表 示,三个坐标轴分别表示温度和两种盐的组成。但立体图形在绘
F=C-P=3-2=1
表示可以自由改变一个强度变量(组成)而不会引起 相的变化。
对于两相区Aca和Bcb组分数为3,相数为2,则 F=C-P-=3-2=1
相律相图答案教材

第5章 相律与相图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独立组分数?独立组分数与物种数有何区别和联系?2.试以NaCl 和水构成的系统为例说明系统的物种数可以随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处理方法而有所不同,但独立组分数却不受影响。
3. 在下列物质共存的平衡系统中,有几个独立反应?请写出反应式。
(a )C (s )、CO (g )、CO 2(g )、H 2(g )、H 2O (l )、O 2(g )。
(b )C (s )、CO (g )、CO 2(g )、Fe (s )、FeO (s )、Fe 3O 4(s )、Fe 2O 3(s )4.“单组分系统的相数一定少于多组分系统的相数,一个平衡系统的相数最多只有气、液、固三相。
”这个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5.水和水蒸气在363 K 平衡共存,若保持温度不变,将体积增大一倍,蒸气压将如何改变? 6.什么是自由度?自由度是否等于系统状态的强度变量数?如何理解自由度为零的状态?7.将CaCO 3置于密闭真空容器中加热,以测定其分解压强,问CaCO 3的用量是否需精确称量?若CaCO 3量过少可能会发生什么现象?8. I 2在水和CCl 4间的分配平衡,当无固态I 2存在时,其自由度为多少?9.二液体组分若形成恒沸混合物,试讨论在恒沸点时组分数、相数和自由度各为多少。
习 题1.指出下列平衡系统的物种数、组分数、相数和自由度: (1)Ca (OH )2(s )与CaO (s )、H 2O (g )呈平衡。
(2)CaSO 4与其饱和水溶液达平衡。
(3)在标准压力下,水与水蒸气平衡。
(4)由Fe(s)、FeO(s)、C(s)、CO(g)、CO 2(g)组成的平衡系统; (5)由Fe(s)、FeO(s)、Fe 3O 4(s)、CO(g)、CO 2(g)组成的平衡系统; 解:(1)3,1,0,=3,=1SR b f ===Φ(2)2,0,0,=2,=2S R b f ===Φ (3)1,0,0,=2,=0SR b f ===Φ (4)5,2,0,=4,=1SR b f ===Φ(5)5,2,0,=4,=1S R b f ===Φ2.固体NH 4HS 和任意量的H 2S 及NH 3气体混合物组成的系统达到平衡: (1))求该系统组分数和自由度;(2)若将NH 4HS 放在一抽空容器内分解,平衡时,其组分数和自由度又为多少? 解:(1)3,1,0,=2,=2SR b f ===Φ(2)3,1,1,=2,=1S R b f ===Φ3.已知Na 2CO 3(s)和H 2O(1)可形成的水合物有三种:Na 2CO 3·H 2O (s),Na 2CO 3·7 H 2O (s)和Na 2CO 3·10 H 2O (s),试问: (1)在101325 Pa 下,与Na 2CO 3水溶液及冰平衡共存的含水盐最多可有几种? (2)在293.15 K 时,与水蒸气平衡共存的含水盐最多可有几种?解:(1)设最多有x 种含水盐,则 2,,0,=2+,1S x R x b x n =+==Φ=由相律得2(2)110f x x =-++=-≥ ,所以,1x ≤。
水盐体系相图及其应用6

固相 Cl2= 100 0 17.0 H2O 691 150 325 Na2Cl2+K2Cl2 Na2(NO3)2+K2(NO3)2 Na2(NO3)2+Na2SO4+Na2Cl2
SO4= 0 0 3.0
(NO3)2= 0 100 80.0
45.0 46.2 0
B3
C3 D3 E3 F3 H3 I3
2. 线: (2)三盐共饱线: (三个单固相饱和溶液几何体 的交线,表示三种固相平衡的溶液,共十条) F=5-4=1 H RO1是AM、CM、BM三盐共饱线; SO2是BN、AN、CN三盐共饱线; R PO1是AM、BM、AN三盐共饱线; AM VO3是BM、BN、CM三盐共饱线。 G O3W是BM、BN、AN三盐共饱线; UO2是BN、CN、CM三盐共饱线; QO1是QM、CM、AN三盐共饱线; ZO2是AN、CM、CN三盐共饱线; O3O2是BN、AN、CM三盐共饱线; O1O3是BM、CM、AN三盐共饱线。
第六章 五元水盐体系相图
第一节 交互五元体系图形表示方法
第二节 交互五元体系相图的运用
第三节 简单五元体系相图
第六章 五元水盐体系相图
(1)简单五元水盐体系: 具有共同离子的四种盐和水构成的体系。如:Na+,K+,Mg++, Ca++//Cl-—H2O体系 Na+// Cl-,SO42-,HCO3-,CO3-—H2O体系 这类体系可认为由共同离子的多种无水单盐和水组成,在单盐间不存在 复分解反应。 (2)具有三个相互盐对的五元体系: 由组成三个交互盐对的六种盐和水构成的体系。 如: Na+,K+,Mg++ //Cl-,SO42-—H2O体系; Na+,NH4+// Cl-,OH-, HCO3-—H2O体系 这类体系的单盐间存在着一系列复分解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盐体系相图》(第一章)作业及答案1-1 计算下列物料的组成,分别用重量%、摩尔%、克/100克水、克/100克盐表示。
(1) 由20克Na 2SO 4、30克K 2SO 4和150H 2O 克组成的物料;(2) 某溶液,含MgCl 2 434.8、NaCl 18.3、 KCl 46.1g/L ,比重为1.287。
其中:Na 2SO 4摩尔质量为142.0,K 2SO 4摩尔质量为174.3,H 2O 摩尔质量为18.02,MgCl 2摩尔质量为95.21,NaCl 摩尔质量为58.44,KCl 摩尔质量为74.55。
(1) 由20克Na 2SO 4、30克K 2SO 4和150克H 2O 组成的物料。
解:a.用重量%表示物料的组成:b.用摩尔%表示物料组成:物料总摩尔数:0.141+0.172+8.324=8.637(mol )c.用克/100克水表示物料组成:%00.75%1001503020150:%00.15%100150302030:%00.10%100150302020:24242=⨯++=⨯++=⨯++O H SO K SO Na )(324.802.18150:)(172.03.17430:)(141.00.14220:24242mol O H mol SO K mol SO Na ===%38.96%100637.8324.8:%99.1%100637.8172.0:%63.1%100637.8141.0:24242=⨯=⨯=⨯O H SO K SO Na )100/(00.100100150150:)100/(00.2010015030:)100/(33.1310015020:22242242O gH g O H O gH g SO K O gH g SO Na =⨯=⨯=⨯d.用克/100克盐表示物料组成:(2)某溶液,含MgCl 2 434.8 g/L 、NaCl 18.3 g/L 、 KCl 46.1g/L ,比重为1.287kg/L 。
解:由题意,1L 溶液中H 2O 的重量为:1287-434.8-18.3-46.1=787.8(g)a.用重量%表示物料的组成:b.用摩尔%表示物料组成:溶液总摩尔数:4.567+0.313+0.618+43.718=49.216(mol )c.用克/100克水表示物料组成:)100/(00.30010050150:)100/(00.601005030:)100/(00.401005020:24242gS g O H gS g SO K gS g SO Na =⨯=⨯=⨯%21.61%10012878.787:%58.3%10012871.46:%42.1%10012873.18:%78.33%10012878.434:22=⨯=⨯=⨯=⨯O H KCl NaCl MgCl )(718.4302.188.787:)(618.055.741.46:)(313.044.583.18:)(567.421.958.434:22mol O H mol KCl mol NaCl mol MgCl ====%83.88%100216.49718.43:%26.1%100216.49618.0:%64.0%100216.49313.0:%28.9%100216.49567.4:22=⨯=⨯=⨯=⨯O H KCl NaCl MgCl )100/(00.1001008.7878.787:)100/(85.51008.7871.46:)100/(32.21008.7873.18:)100/(19.551008.7878.434:222222O gH g O H O gH g KCl O gH g NaCl O gH g MgCl =⨯=⨯==⨯=⨯d.用克/100克盐表示物料组成:1-2根据数据绘制50℃时,溶液中有CaCl 2存在的KCl 的溶解度曲线。
50℃溶液中CaCl 2含量不同时KCl 的溶解度解:绘制的KCl 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1-3分析下列物料所属水盐体系的组分数。
)100/(81.1571002.4998.787:)100/(23.91002.4991.46:)100/(67.31002.4993.18:)100/(10.871002.4998.434:22gS g OH gSg KCl gS gNaClgSg MgCl =⨯=⨯=⨯=⨯含量()溶解度)图1-1 KCl的溶解度曲线(1)海水,主要盐分为NaCl、MgCl2、MgSO4、K2SO4、CaSO4;(2)某天然盐湖卤水,主要盐分为Na2CO3、Na2SO4、NaCl;(3)某井盐苦卤,其主要成分为KCl、NaCl、MgCl2、CaCl2、H3BO3。
解:(1)的组分数为:C=4+2=6。
(2)的组分数为:C=1+3=4。
(3)的组分数为:C=5+2=7。
第二章二元水盐体系相图2-1 标绘下列体系的相图,注明各个区域意义,并用相律分析各区的相数和自由度。
(1)KCl-H2O体系(相平衡数据见表2-1)。
表2-1 KCl-H2O体系相平衡数据(2)NaNO 3-H 2O 体系(相平衡数据见表2-2)。
表2-2 NaNO 3-H 2O 体系相平衡数据解:2-1(1)及2-1(2)标绘的相图如下:在图2-1(1)KCl-H2O体系相图中:①未饱和溶液区域中:P=1,F=C-P+1=2-1+1=2;②冰的结晶(冰+L)区域中:P=2,F=C-P+1=2-2+1=1;③KCl的结晶(KCl+L)区域中:P=2,F=C-P+1=2-2+1=1;④三相线CED(不包括C、E两点)中:P=3,F=C-P+1=2-3+1=0;⑤冰与KCl(冰+KCl)两固相共存区中:P=2,F=C-P+1=2-2+1=1。
在图2-1(2)NaNO3-H2O体系相图中:①未饱和溶液区域中:P=1,F=C-P+1=2-1+1=2;②冰的结晶(冰+L)区域中:P=2,F=C-P+1=2-2+1=1;③NaNO3的结晶(NaNO3+L)区域中:P=2,F=C-P+1=2-2+1=1;④三相线CED(不包括C、E两点)中:P=3,F=C-P+1=2-3+1=0;⑤冰与NaNO3(冰+ NaNO3)两固相共存区中:P=2,F=C-P+1=2-2+1=1。
2-2 1000公斤含KCl5%的溶液,在95℃下蒸发掉900公斤水,计算:(1)蒸发后析出的固相量及母液的量。
(2)把蒸发后的母液冷却到15℃,在冷却过程析出的固相量及最后的液相量。
解法一:用杠杆规则法求解如图2-2,由题意知:原始物料系统点为M。
(1)系统M蒸发后,首先应确定蒸发后的新系统点M1。
∵M=H+M1, 因此由杠杆规则图2-2 -体系相图重量%有:HMMM 1100900= 即:51009001MM = 解之:451=MM ,据此可确定出新系统点M 1,又∵M 1处在KCl 的结晶区,∴L 1+S 1= M 1,故蒸发后:)(60.2210060.6460.1410011111kg S L M L W S =⨯=⨯=)(40.7760.22100111kg W W W S M L =-=-=(2)母液L 1冷却后,得到的系统点为M 2,∵M 2亦处在KCl 的结晶区,∴L 2+S 2= M 2,故冷却后:)(02.1140.7732.7572.1040.7722222kg S L M L W S =⨯=⨯=)(38.6602.1140.77222kg W W W S M L =-=-=解法二:用母液的浓度求解如图2-2,由题意知:原始物料系统点为M 。
(1)系统M 蒸发后,首先应确定蒸发后的新系统点M 1。
∵M=H+M 1, 因此由杠杆规则有:HMMM 1100900= 即:51009001MM = 解之:451=MM ,据此可确定出新系统点M 1。
又∵M 1处在KCl 的结晶区,∴L 1+S 1= M 1,而原始物料中总水量为950kg,蒸发掉900kg 水后,M 1当中的水量为50kg,亦即 L 1当中的水量为50kg,由图2-2中可读得L 1的KCl 含量为35.40%,设L 1当中的KCl 量为1KCl W kg,则:5060.6440.351KCl W =,解之, )(kg W KCl 40.271=,)(40.7740.27501kg W L =+=,∴)(60.2240.77100111kg W W W L M S =-=-=(2)母液L 1冷却后,得到的系统点为M 2,则)(40.7712kg W W L M ==,∵M 2亦处在KCl 的结晶区,∴L 2+S 2= M 2,由题意,M 2当中的水量为50kg ,亦即 L 2当中的水量为50kg, 由图2-2中可读得L2的KCl含量为24.68%,设L2当中的KCl量为2KClW kg,则:5032.7568.242KClW=,解之, )(kgWKCl38.162=,)(38.6638.16502kgWL=+=, ∴)02.1138.6640.77222kgWWWLMS=-=-=。
第三章三元水盐体系3-1标绘NaCl-Na2SO4-H2O体系50℃等温图,注明各区域的意义;试分析含NaCl 10%,Na2SO415%,H2O75%的系统50℃等温蒸发过程。
NaCl-Na2SO4-H2O体系50℃数据解:1.答案如图3-1所示。
2.50℃系统点M等温蒸发过程如图3-2及表3-13-2根据图3-3填空:固相 B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大,固相 A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系统M 在60℃时有 B 析出,继续冷却至20℃时会有 B 1 析出。
3-3有含KCl 5%,K 2SO 45%,H 2O90%的体系在25℃等温蒸发,如果系统重100公斤,试计算:(1)K 2SO 4析出量最大时的蒸发水量,K 2SO 4析出量及析出率; (2)蒸发水量为60公斤时K 2SO 4析出量及析出率; (3)K 2SO 4析出率为85%时的蒸发水量。
[选做]KCl-K 2SO 4-H 2O 体系25℃数据B W 图3-3解:(1)如图3-4-(1) a. )(69.7510062.3596.261002kg WRMR W O H =⨯=⨯=b.首先求取蒸发后得到的浆料R W )(31.2469.75100kg W R =-= )(78.431.2491.8850.1731.24kg EBER W B =⨯=⨯=%60.95%100578.4=⨯=B η(2)如图3-4-(2)设蒸发后得到的浆料点为P,溶液图3-5-(1) 体系25℃相图图3-4-(1) KCl —K 2SO 4—H 2O 体系25℃相图由题意:4060=WMMP,又∵66.8=WM ,解之:99.12=MP ,据此可在相图中标出P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