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练字答题方法57页PPT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练字答题方法(课堂PPT)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 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 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 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 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28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
南,吹过,然后江南便开始变绿。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老”“肥”:雏莺在风中长成了,梅子在雨中肥大 了。既写出了其形态,又见出其动态。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一个“悦”字,既是鸟悦,也是诗人见到青山欢鸟后的 那种愉悦心情的写照。 一个“空”字, 是说潭水涤
流除了光以尘容上世各易的句把杂均人念为抛,使形,人容红心词了空的明使樱。动桃用,法绿,了这芭些蕉词语各有
寻寻觅觅
动作、神态 若有所失
冷冷清清
环 境、心境 寂寞冷清
凄凄惨惨戚戚
感受
凄凉惨淡
叠词的作用:1、在内容上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词人遭受
不幸后的精神状态;2、在结构上统领全词内容,定下
凄凉、愁苦的感情基调,感情更加强烈;3、在声律上
使音律和谐、节奏美。
13
炼拟声词
作 用: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 临其境之感。
落在诗句中是洒落飘落散落之意化静为动那绵绵不绝的愁思仿佛伴随着明月的银辉一齐洒落到人间不知飘落到谁家第二步这一落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月怀远心生无限的思乡之情而在只是客观地描写平淡无味相形见绌了第三步34步骤二步骤一3637诗眼指诗中最能表现指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情感意味精神内涵内涵的最的最精炼传神精炼传神的字或词a本首诗歌的诗眼是某一字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21
南浦凄凄别,南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 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 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 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 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28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
南,吹过,然后江南便开始变绿。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老”“肥”:雏莺在风中长成了,梅子在雨中肥大 了。既写出了其形态,又见出其动态。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一个“悦”字,既是鸟悦,也是诗人见到青山欢鸟后的 那种愉悦心情的写照。 一个“空”字, 是说潭水涤
流除了光以尘容上世各易的句把杂均人念为抛,使形,人容红心词了空的明使樱。动桃用,法绿,了这芭些蕉词语各有
寻寻觅觅
动作、神态 若有所失
冷冷清清
环 境、心境 寂寞冷清
凄凄惨惨戚戚
感受
凄凉惨淡
叠词的作用:1、在内容上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词人遭受
不幸后的精神状态;2、在结构上统领全词内容,定下
凄凉、愁苦的感情基调,感情更加强烈;3、在声律上
使音律和谐、节奏美。
13
炼拟声词
作 用: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 临其境之感。
落在诗句中是洒落飘落散落之意化静为动那绵绵不绝的愁思仿佛伴随着明月的银辉一齐洒落到人间不知飘落到谁家第二步这一落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月怀远心生无限的思乡之情而在只是客观地描写平淡无味相形见绌了第三步34步骤二步骤一3637诗眼指诗中最能表现指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情感意味精神内涵内涵的最的最精炼传神精炼传神的字或词a本首诗歌的诗眼是某一字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21
南浦凄凄别,南
高考古诗词答题技巧 ppt课件

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 到,但语言力求优美)
步骤二,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 点。(常用的词语有幽静、萧瑟、生机勃勃、孤寂凄
清、雄浑壮丽、沉郁忧愁、和谐静谧、开阔苍凉、高 远辽阔等等)
步骤三,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要根据
诗中的氛围特点具体地谈,切忌空洞)
2021/3/30
10
人家做反衬,滞留他乡的游子怎么能不断肠呢?马致远用他概括而
巧妙的艺术构思组成了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夕阳
图。暮色思归的乌鸦,安逸自适的人家,旅途劳顿的老马,烘托出
浪2迹02天1/3涯/30的游子思念故乡彷徨悲苦的情怀。
7
高三诗歌鉴赏复习指导专题 之
意象与意境
2021/3/30
8
高考试卷上的提问方式:
(2)这首诗的”主峰““主笔”是结尾一句“画出西南四五峰”。全 诗先写诗人溪上值雨闻钟被吸引,接者写微径深松之穿越,再加上青山 白云之衬托,“四五峰”被“画出”也就自然而然了。倘若离开了前面 三句的“拱向”,则“四五峰”之“主笔”难以突出。
2021/3/30
18
高三诗歌鉴赏复习指导专题 之
表现手法
意象,是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是 “意”与“象”的统一。它是诗歌中浸染了作 者感情的东西,是诗人感情的载体。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
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意象: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夕阳 断肠人
2021/3/30
2021/3/30
16
【下海操刀】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步骤二,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 点。(常用的词语有幽静、萧瑟、生机勃勃、孤寂凄
清、雄浑壮丽、沉郁忧愁、和谐静谧、开阔苍凉、高 远辽阔等等)
步骤三,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要根据
诗中的氛围特点具体地谈,切忌空洞)
2021/3/30
10
人家做反衬,滞留他乡的游子怎么能不断肠呢?马致远用他概括而
巧妙的艺术构思组成了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夕阳
图。暮色思归的乌鸦,安逸自适的人家,旅途劳顿的老马,烘托出
浪2迹02天1/3涯/30的游子思念故乡彷徨悲苦的情怀。
7
高三诗歌鉴赏复习指导专题 之
意象与意境
2021/3/30
8
高考试卷上的提问方式:
(2)这首诗的”主峰““主笔”是结尾一句“画出西南四五峰”。全 诗先写诗人溪上值雨闻钟被吸引,接者写微径深松之穿越,再加上青山 白云之衬托,“四五峰”被“画出”也就自然而然了。倘若离开了前面 三句的“拱向”,则“四五峰”之“主笔”难以突出。
2021/3/30
18
高三诗歌鉴赏复习指导专题 之
表现手法
意象,是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是 “意”与“象”的统一。它是诗歌中浸染了作 者感情的东西,是诗人感情的载体。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
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意象: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夕阳 断肠人
2021/3/30
2021/3/30
16
【下海操刀】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诗歌鉴赏炼字PPT课件

落人间似的,(现景象)使“秋思”形象
化,更为生动感人,其中也饱含了诗人浓
浓的思乡之愁。(评效果、点情感)
(2)、用“在”字更好。“在”有“存在
”之义,(释字义)明明是自己在怀人,
偏偏说“秋思在谁家”,将“秋思”拟人
化,(现景象)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对月怀
远的情思。(点情感)
a
17
学案7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问: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 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
a
18
[参考答案]:不能换成“对”或其他词 。“敌”有“对抗、抵挡”之义,( 释字义)该字不仅突出“空床”与“ 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 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 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现景象 )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 怆之情。(点情感) “对”或其他词 难以达到这种表达效果。
a
15
学案6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问:第四句中的“落” 字也有写作“在
”的你认为用哪一个字更好?请说明理
由。
a
16
[参考答案]
(1)、用“落”字更好。“落”有“洒落
”之义,(释字义)它给人以动感,化无
形为有形,仿佛那段秋思随着月辉一齐洒
a
3
学案1
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 Nhomakorabea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技巧》精品系列张PPT

高二(1、2)重点 生高考语文诗歌鉴
赏寒假学习专题
广东五华横陂中学 李加友 2020年02月08 日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鉴赏评价 D ⑴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⑵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分值:9--11分 题型:1道客观题(3/5分),1道主观题(6分) 限时完成:15分钟
忠君爱国,奋发向上,自励自勉; 闲情逸志,干谒功名,消沉埋怨等。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课件 (共46张)
2019 2018 2017
试题
考点
Ⅰ 尾联有何含意?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
内容、观点态度
Ⅱ 颈联描写在情感和结构方面的作用。
情感、手法
Ⅲ 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比,语言风格不同处。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课件 (共46张)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课件 (共46张)
2.变序——改变语序。
古代诗歌中,诗人为了对偶、押韵、表情达意等 需要,往往对正常语序进行调整。 如“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正常语序应为 “千古江山,无处觅英雄孙仲谋”;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正常语序应 为“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
精卫词
王建
唐诗
2017
Ⅰ 贡试纳贤之喜悦,自得
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宋诗
Ⅱ 送别留言,兄弟情谊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宋诗
Ⅲ 出书的喜悦,自得微怨
戏赠元九
白居易
唐诗
考情扫描
1.选材集中在唐宋两代,且多是名家作品。 2.选文以唐宋时代的诗歌为主。 3.有完整的短诗,也有长诗节选的。 4.题材广泛杂多不一。 5.主题及中心内容,各种各样。
赏寒假学习专题
广东五华横陂中学 李加友 2020年02月08 日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鉴赏评价 D ⑴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⑵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分值:9--11分 题型:1道客观题(3/5分),1道主观题(6分) 限时完成:15分钟
忠君爱国,奋发向上,自励自勉; 闲情逸志,干谒功名,消沉埋怨等。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课件 (共46张)
2019 2018 2017
试题
考点
Ⅰ 尾联有何含意?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
内容、观点态度
Ⅱ 颈联描写在情感和结构方面的作用。
情感、手法
Ⅲ 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比,语言风格不同处。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课件 (共46张)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课件 (共46张)
2.变序——改变语序。
古代诗歌中,诗人为了对偶、押韵、表情达意等 需要,往往对正常语序进行调整。 如“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正常语序应为 “千古江山,无处觅英雄孙仲谋”;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正常语序应 为“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
精卫词
王建
唐诗
2017
Ⅰ 贡试纳贤之喜悦,自得
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宋诗
Ⅱ 送别留言,兄弟情谊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宋诗
Ⅲ 出书的喜悦,自得微怨
戏赠元九
白居易
唐诗
考情扫描
1.选材集中在唐宋两代,且多是名家作品。 2.选文以唐宋时代的诗歌为主。 3.有完整的短诗,也有长诗节选的。 4.题材广泛杂多不一。 5.主题及中心内容,各种各样。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PPT课件

二、情感、主旨型
1、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提问变体:请分析某句诗蕴含了作者当时何种心情?
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
这首诗写了几个层次?你同意某种看法吗?
2、解答分析:
•
分析主旨往往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⑴涉及的文
化常识、生活常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和自然现象;
⑵某一诗句的大意或内涵;⑶诗人的思想倾向、政治主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常见的七种模式
• 一、分析意象、意境 • 二、分析情感主旨 • 三、分析表达技巧 • 四、炼字题型 • 五、分析语言特色 • 六、评价题型 • 七、比较评价题型
一、分析意境型
•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 提问变体: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
•
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正当旅人触物兴感、心境孤迥的时候,忽见岸 边的江楼上有红袖女子正在凭栏眺望。
②诗人看到此情景,想象自己的家人也在盼望自 己回家。
③思家之情更加浓重。
巩固练习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 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①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 物; ②前一句是昔,后一句是今,古今对比, ③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 4、清幽、明丽
5、深隐、旷达
6、静谧、悠闲
• 7、空灵、秀美
8、慷慨、豪迈
9、和谐、融洽
• 10、激越、狂野
• a、缠绵、悱恻
高考诗歌鉴赏之炼字(课堂PPT)

雁的怜悯4之、情总。结该联如何点明主旨,突出诗眼 (步骤四)(或探讨结构上作用) 。
颔联形象地写出路远雁孤、同伴难寻的凄苦之情。
27
咏柳 【宋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依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请分析鉴赏“依”字的艺术效果
具体解释
修辞
答案:“依”字有倚仗,依靠之意, 用拟人的
啼彩早
不云发
问:末句中的 “轻”字别有一番
住间白 ,,帝 轻千城
意蕴,请联系诗歌 舟 里
的写作背景简要赏 析。
已 过 万
江 陵 一
李 白
重日
山还
。。
13
答案呈现:
1.“轻”指轻快之意,既写出了船行速
度之快,也暗写了诗人遇赦后的畅快、 2
喜悦之情。
分
2.“轻”指轻快之意,一语双关,既写出
了船行速度之快,也暗写了诗人遇赦后的 畅快、喜悦之情。
意境描摹更富有韵味 情感表达更真切感人
2、答题要求: “字不离句”“句不离篇” ——炼字原则 规范答题
20
五、提 能 力
请你根据这一首诗出一个炼字题 题龙阳县青草湖 ① 唐温如(唐)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②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注】①青草湖,即今洞庭湖的东南部,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 而得名。青草湖与洞庭湖两水相连相通,所以诗中又写成了洞 庭湖。②湘君:尧的女儿,舜的妃子。传说湘君闻帝舜死于苍 梧之野,追随不及,啼竹成斑,死后化为湘水女神
34
牛刀小试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 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 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颔联形象地写出路远雁孤、同伴难寻的凄苦之情。
27
咏柳 【宋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依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请分析鉴赏“依”字的艺术效果
具体解释
修辞
答案:“依”字有倚仗,依靠之意, 用拟人的
啼彩早
不云发
问:末句中的 “轻”字别有一番
住间白 ,,帝 轻千城
意蕴,请联系诗歌 舟 里
的写作背景简要赏 析。
已 过 万
江 陵 一
李 白
重日
山还
。。
13
答案呈现:
1.“轻”指轻快之意,既写出了船行速
度之快,也暗写了诗人遇赦后的畅快、 2
喜悦之情。
分
2.“轻”指轻快之意,一语双关,既写出
了船行速度之快,也暗写了诗人遇赦后的 畅快、喜悦之情。
意境描摹更富有韵味 情感表达更真切感人
2、答题要求: “字不离句”“句不离篇” ——炼字原则 规范答题
20
五、提 能 力
请你根据这一首诗出一个炼字题 题龙阳县青草湖 ① 唐温如(唐)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②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注】①青草湖,即今洞庭湖的东南部,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 而得名。青草湖与洞庭湖两水相连相通,所以诗中又写成了洞 庭湖。②湘君:尧的女儿,舜的妃子。传说湘君闻帝舜死于苍 梧之野,追随不及,啼竹成斑,死后化为湘水女神
34
牛刀小试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 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 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诗歌鉴赏答题的模式ppt

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诗歌创作和鉴赏, 拓展自己的文化视野和思维深度。
加强模拟训练,提高应试能力
要点一
多做模拟试题
要点二
注重答题规范
通过做模拟试题,熟悉考试形式和难度,提高答题速度和 准确度。
在模拟训练中,注意答题的规范性和条理性,培养良好的 答题习惯。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多读多背优秀诗篇,增强语感
多读优秀诗篇
广泛阅读各个时期、各个流派的优秀 诗篇,培养对诗歌的敏感度和鉴赏力。
多背经典诗篇
背诵一些经典诗篇,加深对诗歌语言 和表达技巧的理解和掌握。
关注时事热点,拓宽视野
关注社会热点
了解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时代主 题,思考这些问题与诗歌创作的联系。
VS
拓宽文化视野
1.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 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 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 造,语言力求优美。
3.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 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分析技巧型题目
提问方式
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
提问方式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 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分析意境型题目
答题步骤
2.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 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 、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 和情调。
加强模拟训练,提高应试能力
要点一
多做模拟试题
要点二
注重答题规范
通过做模拟试题,熟悉考试形式和难度,提高答题速度和 准确度。
在模拟训练中,注意答题的规范性和条理性,培养良好的 答题习惯。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多读多背优秀诗篇,增强语感
多读优秀诗篇
广泛阅读各个时期、各个流派的优秀 诗篇,培养对诗歌的敏感度和鉴赏力。
多背经典诗篇
背诵一些经典诗篇,加深对诗歌语言 和表达技巧的理解和掌握。
关注时事热点,拓宽视野
关注社会热点
了解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时代主 题,思考这些问题与诗歌创作的联系。
VS
拓宽文化视野
1.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 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 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 造,语言力求优美。
3.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 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分析技巧型题目
提问方式
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
提问方式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 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分析意境型题目
答题步骤
2.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 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 、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 和情调。
【高考】诗歌鉴赏常考题型答题技法分析ppt课件

喜从弟雪中远至有作 杜荀鹤
深山大雪懒开门,门径行踪自尔新。 无酒御寒虽寡况,有书供读且资身。 便均情爱同诸弟,莫更生疏似外人。 昼短夜长须强学,学成贫亦胜他贫。 16.后人认为“学成贫亦胜他贫”一句意味深长,请说说这句诗蕴含了作者怎样 的感情。(6分)
答案:①这句诗的意思是:只要学习有成,即使缺少衣食也好过其他困 苦状况。 ②这既是对堂弟刻苦求学的劝勉(别人的维度),也是对自我的宽慰 与勉励(自己的维度), ③同时阐述了深刻的道理,读书不仅仅是为了做官,更是为了追求 充盈的精神世界。(社会的维度)
1.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有人说“坼”、 “浮”两字很有表现力,请探究这两个字的表现力体现在哪里?
炼字题:①释义-②翻译、描画面-③手法+效果-④感情
①“坼”:分裂、划分,“浮”:漂浮。(释字) ②洞庭湖浩瀚无边仿佛把吴楚东南划分开,日夜 星辰昼夜好像都漂浮在湖面上。(翻译、描画面) ③运用想象、夸张手法,借景抒情,写出了洞庭 湖的磅礴气势,具有鲜明的动态感,描绘了一幅浩瀚 壮阔、气势宏大的洞庭湖景图。(手法+效果) ④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孤独漂泊之感。(情感)
例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清平乐 白朴
朱颜渐老,白发添多少?桃李春风浑过了,留得桑榆残照。 江南地迥无尘,老夫一片闲云。恋杀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 1.这首词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特色?试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①明特色:这首词语言朴实无华,平易晓畅。②列例证:词
中“浑过了”“老夫”“恋杀”“青山未必留人”等词句比 较口语化,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气息。③析作用:表现了诗 人对大自然的无限钟情,抒发了洒脱闲逸、恬淡自在的人生 态度。
句的精妙之处。(6分)
(步骤一)1、释句意。理解诗句含义,描述诗句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诗歌鉴赏练字答题方法
•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