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1]
中药鉴定学:中药鉴定学测试题及答案

中药鉴定学:中药鉴定学测试题及答案1、名词解释代谢组学正确答案:代谢组学来源于代谢组一词,是研究一个细胞、组织或器官中所有小分子代谢组分集合的科学。
2、填空题麻黄中茎横切面形成层环类三角形的是().正确答案:中麻(江南博哥)黄3、名词解释翘鼻头正确答案:蕲蛇鼻尖向上翘起,习称“翘鼻头”。
4、填空题石斛来自()正确答案:兰科5、填空题()指在日光下观察的药材颜色或光泽。
正确答案:色泽6、填空题茵陈原植物为()正确答案:茵陈蒿;滨蒿7、填空题麻黄药材的拉丁名是()正确答案:HErBA EphEDrAE8、单选解离木类药材组织常用的试剂是()A、5%KOH溶液B、20%KOH 溶液C、10%硝酸溶液D、硝铬酸法E、20%硝酸溶液正确答案:D9、问答题简述珍珠性状鉴别特征。
正确答案:呈类球形,卵圆形,长圆形或棒形,表面类白色,浅粉红色、浅黄色或浅蓝色,半透明,具特有的彩色光泽。
质地坚硬,剖开断面,可见层纹。
气微,无味。
10、填空题细叶细辛根茎长15-25Cm,节间距1.5-4Cm,节上有数条细长根。
叶单生,心形,两面散生短毛。
花单生于叶腋,钟状,果实()。
气微,味淡。
正确答案:球形11、单选丁香药材来源于什么科的植物()A、木兰科B、瑞香科C、忍冬科D、桃金娘科正确答案:D12、填空题厚朴入药部位是()。
正确答案:干皮,根皮及枝皮13、填空题麻黄粉末镜检可见()气孔,其侧面观呈()正确答案:内陷式,哑铃状或电话听筒状14、填空题五加皮原植物为()。
正确答案:细柱五加15、多选中药肉桂应有下列哪些特征()A、主产于广东及广西等地B、为木兰科肉桂的树皮C、镇静、镇痛、解热的有效成分是苯甲酸D、药材内表面红棕色E、味微甜,辛辣正确答案:A, D, E16、多选有害物质检查包括()A、农药残留量B、黄曲霉毒素C、重金属D、砷盐E硅酸盐正确答案:A, B, D, E17、填空题金钱草入药部位是()正确答案:新鲜或干燥全草18、单选最早提出火试和对光照视鉴别药材方法的本草著作是()A.李时珍的《本草纲目》B.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C.陈藏器的《本草拾遗》D.唐慎微的《证类本草》E.陈嘉谟的《本草蒙筌》正确答案:B19、名词解释钉角正确答案:草乌顶端常有残茎和少数不定根残基,习称“钉角”。
菌类中药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菌类中药概述 • 常见菌类中药介绍 • 菌类中药的应用与开发 • 菌类中药的种植与养护 • 菌类中药的安全与质量控制
01 菌类中药概述
CHAPTER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菌类中药是指来源于真菌界的多 细胞生物,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 。
分类
菌类中药根据其来源和用途可分 为多糖类、甾体类、三萜类、生 物碱类等。
检测方法选择
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等,对菌类中药进行多组分的定量和定性 分析,确保其质量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质量标准实施与监督
加强菌类中药质量标准的实施与监督,对不符合标准要求 的菌类中药进行淘汰和整改,提高整个行业的质量水平。
菌类中药的储存与运输要求
1 2 3
02
毒理学研究
进行毒理学研究,包括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慢性毒性以及致畸、致
突变、致癌等试验,以评估菌类中药的毒性作用和安全剂量范围。
03
临床观察与不良反应监测
对菌类中药进行临床观察,监测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时发现和处
理潜在的安全风险。
菌类中药的质量标准与检测方法
质量标准制定
根据菌类中药的特性,制定科学、可行的质量标准,包括 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等方面的要求。
推广先进技术
引进和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产量和品质。
加强田间管理
定期检查田间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生长问题,确保菌类中药的健 康生长。
05 菌类中药的安全与质量控制
CHAPTER
菌类中药的安全性评价
01
安全性评价原则
对菌类中药进行安全性评价时,应遵循科学、公正、客观的原则,确保
菌类中药1

.
35
【理化鉴别】
①取粉末1g,加稀盐酸10ml,置水浴上煮 沸15分钟,搅拌,呈粘胶状。另取少许粉末, 加适量20%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呈悬浮状, 不溶成粘胶状。(区别茯苓)
②取粉末0.1g于试管中,加水5ml,煮沸, 加碘试液3滴,不显蓝色或紫红色。(检查 淀粉及糊精)
.
.
39
【性状鉴别】 ①不规则块状或类 球形,直径1-3cm。 ②表面灰褐色,有 稍隆起的网状皱纹。
.
40
③质坚实而重,切 面粉白色或淡黄色, 常有黄棕色大理石 样花纹。
④味微苦,嚼之有 颗粒感,微带粘性, 久嚼无渣。
.
41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主含蛋白酶(雷丸素)约3%,为驱绦虫的有
.
13
【性状鉴别】 茯苓皮: 外面棕褐色,内面白色或淡棕色。体软质 松略有弹性。
.
14
【性状鉴别】
茯苓块: 方形或长方形, 白色。 骰方: 1立方厘米的 正方体。
.
15
【性状鉴别】 茯苓片:块片状,白色。 赤茯苓:方块或碎块,淡红或淡棕色(近
外皮者),少见。
.
16
【性状鉴别】
36
雷丸
【历史记载】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 古人云:雷丸,竹之苓也。 【性味功效】 性寒,味微苦;杀虫消积。
.
37
雷丸
【来源】
白蘑科真菌雷丸omphalia lapidescens的 干燥菌核。
.
38
雷丸
【产地与质量】 主产四川、云南、广西等省。 以个大、断面色白粉状者为佳。断面色褐,呈 角质样(加工时加热不当所致)不可供药用。 【生境与习性】 多寄生于竹根上,有时生于棕榈或其他腐树根 部。
中药鉴定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陕西中医药大学

中药鉴定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章测试1.劣药是指()参考答案:有效成分的含量与国家或地方药品标准规定不符合的;超过有效期的2.中药鉴定学的任务包括()参考答案:考证中药来源;寻找并扩大新药源;评价和控制中药质量;鉴定中药的真伪;整理中药品种3.广义中药来源除了大部分是植物外还包括()参考答案:境外引进的植物药;民间药和民族药;矿物及其加工品;动物及其加工品4.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质量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参考答案:对5.中药是指在西医药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指导下用以防治、诊断疾病和医疗保健的药物,包括药材、饮片和中成药。
()参考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著作是()参考答案:《本草经集注》2.中国最早的一部具药典性质的本草是()参考答案:《新修本草》3.首次出现图文鉴定中药方法的本草是()参考答案:《新修本草》4.唐代的本草著作有()参考答案:《海药本草》;《本草拾遗》;《食疗本草》;《新修本草》5.绘有药图的本草著作有()参考答案:《本草纲目》;《图经本草》;《证类本草》;《新修本草》第三章测试1.一般宜在春末夏初采收的中药是()参考答案:皮类药材2.下列药材一般需要采用蒸、煮、烫方法进行加工的是()参考答案:含浆汁、淀粉或糖分多的药材3.为避免发霉、变色、虫蛀及有效成分的分解和破坏,药材贮藏前需要进行()参考答案:干燥4.药材适宜采收期的确定应考虑的因素有()参考答案:毒性成分含量;有效成分的积累动态;产量5.中药“发汗”的目的是()参考答案:促使变色;有利于干燥;增强气味;减少刺激性第四章测试1.来源鉴定的目的是()参考答案:确定其生物种的学名2.用水合氯醛试液加热透化装片后,可以观察()参考答案:草酸钙结晶3.在显微观察中,要区别脂肪油滴和挥发油滴时,应加的试剂是()参考答案:90%乙醇4.显微鉴定常用的临时装片方法有()参考答案:孢粉制片;粉末制片法;表面制片法;解离组织法5.有害物质的检查主要包括()参考答案:重金属;砷盐;黄曲霉毒素;农药残留量第五章测试1.炉贝的原植物是()参考答案:梭砂贝母2.根茎具倒生式异常维管束,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此药材是()参考答案:大黄3.以下关于双子叶植物木质茎次生构造特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参考答案:维管束环状排列;木质部发达4.以下描述正确的是()参考答案:Ginseng Radix et Rhizoma 为人参;川乌、附子来源于同种植物,但药用部位不同;皮层、中柱鞘和髓部均有石细胞的是雅连;结合型蒽醌是大黄泻下的主要成分5.西洋参主产于我国东北三省。
中药鉴定学总结大全

第二部分来源总结一、植物类药材(一)菌类(4种)麦角菌科(1种):冬虫夏草(为冬虫夏草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复合体)多孔菌科(3种):茯苓(菌核)猪苓(菌核)灵芝(子实体)(二)藻类(1种)马尾藻科(1种):海藻(藻体)(三)地衣类(1种)松萝科:松萝(地衣体)(四)蕨类(4种)1.蚌壳蕨科:狗脊2.鳞毛蕨科:绵马贯众3.水龙骨科:石韦4.海金沙科:海金沙(五)裸子植物(2种)1.柏科:侧柏叶 •2.麻黄科:麻黄(六)被子植物(139种)1.双子叶植物(108种)(1)单种科(共21种)①药名与科名相同的8种商陆科:商陆;防己科:防己、北豆根远志科:远志紫草科:紫草川续断科:续断杜仲科:杜仲马钱科:马钱子车前科:车前草②药名与科名不相同的木通科:木通、大血藤瑞香科:沉香桃金娘科:丁香大戟科:巴豆鼠李科:酸枣仁;小檗科:淫羊藿;堇菜科:紫花地丁;报春花科:金钱草;列当科:肉苁蓉;爵床科:穿心莲、青黛、南板蓝根马兜铃科:细辛(2)含2个种的科苋科:怀牛膝、川牛膝见牛膝龙胆科:龙胆、秦艽秦龙胆防己科:防己、北豆根防北斗石竹科:银柴胡、太子参石竹太子银樟科:桂枝、肉桂樟科肉桂枝桑科:桑叶、桑白皮旋花科:菟丝子、牵牛子旋花牵菟橄揽科:乳香、没药橄揽乳没葫芦科:天花粉、瓜蒌(3)含3个种的科有科十字花科:大青叶、葶苈子、板蓝根十字大葶板桔梗科:桔梗、党参、南沙参桔梗党参南木兰科:五味子、辛夷、厚朴木兰五辛厚木犀科:秦皮、连翘、女贞子• 木犀秦连女玄参科:玄参、地黄、胡黄连玄参地黄胡(4)含4个种的科有科蓼科:大黄、何首乌、蓼大青叶、虎杖蓼大黄何虎茄科:洋金花、枸杞子、地骨皮萝藦科:白前、白薇、徐长卿、香加皮萝白前薇长香芸香科:黄柏、枳壳、吴茱萸、白鲜皮芸柏枳吴白(5)含5个种的科有2科五加科:西洋参红参人参、三七、通草五西洋红人三通茜草科:巴戟天、茜草、栀子、钩藤。
茜草栀子钩茜巴(6)含7个种的科有1科唇形科:丹参、黄芩、紫苏叶、广藿香、荆芥、益母草、薄荷(7)含8个种的科有1科蔷薇科:地榆、木瓜、山楂、苦杏仁、桃仁、乌梅、金樱子、枇杷叶(8)含10个种的科有1科毛威川草附二芍通黄牡升毛茛科:威灵仙、川乌、草乌、附子、白芍、赤芍、川木通、黄连、牡丹皮、升麻(9)含11个种的科有1科北回归南蛇风两活两胡芷藁芎伞形科:北沙参小茴香当归;南鹤虱蛇床子防风;羌活独活、前胡柴胡;白芷藁本川芎(10)含13个种的科有1科菊科:木香、川木香、白术、苍术、紫菀、款冬花、菊花、红花、鹤虱、牛蒡子、青蒿、茵陈、蒲公英。
《中药鉴定学期末复习》实验八2 全草、藻、菌类中药的鉴定

医学ppt
10
【实验方法】
1. 茯苓药材的 性状鉴别。
医学ppt
11
【实验方法】
2. 茯苓粉末显微鉴别。
医学ppt
12
【实验方法】
3. 茯苓理化鉴别。
茯苓粉末少量放在白瓷板上加碘 化钾碘试液有何现象?。
医学ppt
13
【实验方法】
1. 猪苓药材的性状鉴别。
医学ppt
14
【实验方法】
2. 猪苓粉末显微鉴别。
医学ppt
15
【作 业】
1. 绘出麻黄横切面的显微特征简图。 2. 绘出茯苓、猪苓粉末的显微特征图。 3. 记录理化实验过程及结果。
医学ppt
16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2. 试剂:水合氯醛、稀甘油试液、蒸馏水。
3. 药材:麻黄茎横切面组织切片及药材粉末。 猪苓、茯苓粉末。
医学ppt
3
【实验内容】
1. 麻黄药材的性状鉴别。 2. 麻黄药材的横切面及粉末的显微鉴别。 3.鉴别。
医学ppt
4
【实验方法】
实验八 全草、藻、菌类中药 的鉴定
中药鉴定教研室
医学ppt
1
【目的要求】
1. 掌握全草、藻菌类中药鉴定的一般 方法。
2. 掌握中药麻黄、茯苓、猪苓药材的 性状、显微鉴别方法。
3. 掌握麻黄、茯苓、猪苓的理化鉴别。
医学ppt
2
【仪器、试剂、材料】
1. 仪器:生物显微镜、镊子、解剖针、载波 片、盖玻片、酒精灯、微量升华装置、碘 化钾碘试液。
1. 麻黄药材的性状鉴别。
医学ppt
5
【实验方法】
中药鉴定学-藻、菌、地衣类

石莼、 孔石莼
鹧鸪菜、 海人草
多数生于海水中
红藻淀粉、红藻 糖 褐藻淀粉、甘露 醇、油类、糖类、 碘
绝大多数生于海 水中
褐色
海蒿子、 昆布
中药鉴定学
藻菌地衣类中药
中药鉴定学
藻菌地衣类中药
海藻(Sargassum)
【来源】为马尾藻科(Sargassaceae)植物海蒿 子 Sargassum pallidum (Turn.) C.Ag. 或羊栖菜 Sargassum fusiforme (Harv.) Setch 的干燥藻体。 前者习称 “ 大叶海藻 ” , 后者习称 “ 小叶海 藻”。
菌核: 在环境条件不良或繁殖的时候,菌相互紧 密地交织在一起,形成各种不同菌丝体组 织,如呈坚硬的核状体,则称为菌核。
在繁殖时共同形成的有一定性状和结构, 子实体: 能产生孢子的菌丝体,叫子实体。
子座: 容纳子实体的菌丝褥座叫子座。
中药鉴定学
藻菌地衣类中药
冬虫夏草(Cordyceps)
【来源】为麦角菌科( Clavicipitaceae )真菌冬 虫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 (Berk.) sace. 寄 生在鳞翅目蝙蝠蛾科昆虫蝙蝠蛾 Hepialus armoricanus oborthiir 幼虫的干燥子座和虫体。
中药鉴定学
藻菌地衣类中药
【性状】全体皱缩卷曲,黑褐色,被有白霜;质 柔韧,水浸后膨胀,肉质,粘滑;气微腥,味 咸。
中药鉴定学
藻菌地衣类中药
固着器
主干
叶 初生叶:椭圆形、 披针形 次生叶:线性、 条形 纺锤状、条状, 先端成气泡状
气囊
生殖托
海 蒿 子 羊 栖 菜
盘状, 多去除
辨别203种中药的真假(图解)

辨别203种中药的真假(图解)总共203味中药一、根及根茎类根茎类中药是指入药部分是根茎或带有少量根部或肉质鳞叶的地下茎类药材。
根茎类是一类变态茎,为地下茎的总称,包括根状茎、块茎、球茎及鳞茎等。
根状茎。
根状茎:形状不一,有圆柱形、纺锤形、扁球形或不规则团块状等。
鳞茎:呈扁平血状,节间极短,称鳞茎盘,上面有肉质肥厚的鳞叶,如百合、川贝母等。
块茎常呈不规则块状或类球形,如天麻、半夏等。
蕨类植物的根茎表面常有鳞片或鳞毛,有的根茎上密布叶柄残基。
双子叶植物根茎外常有的木栓层;横切面有放射状结构,木部尤为明显;中央有明显的髓部;形成层环明显。
单子叶植物根茎外表无木栓层或仅具较薄的栓化组织;横切面不呈放射状结构,皮层及中柱均有维管束小点散布;无髓部;通常可见内皮层环纹。
还要注意根茎断面组织中有无分泌组织散布,如川芎、白术的油点等。
还应注意少数双子叶植物根茎的异常结构,如大黄的“星点”等。
狗脊:近边缘1~4mm处有1条棕黄色隆起的木质部环纹或条纹绵马贯众:有黄白色维管束5~13个大黄:有的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及“星点”散在何首乌:皮部有4~11个类圆形异型维管束环列,形成云锦状花纹牛膝:其外周散有多数黄白色点状维管束,断续排列成2~4轮。
川牛膝:断面浅黄色或棕黄色,维管束点状,排列成轮同心环。
商陆:切面木部隆起,形成数个突起的同心性环轮,俗称“罗盘纹”。
白芍:表面类白色或淡红棕色,光洁或有纵皱纹及细根痕黄连:味连,形如鸡爪,有的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
板蓝根:有纵皱纹、横长皮孔样突起及支根痕。
甘草:显“菊花心”黄芪:断面纤维性强,并显粉性。
嚼之微有豆腥味。
人参:根茎(芦头)长1~4cm,直径0.3~1.5cm,多拘挛而弯曲,具不定根(艼)和稀疏的凹窝状茎痕(芦碗)。
三七:主根习称“三七”,支根习称“筋条”,根茎习称“剪口”,须根习称“绒根”。
川芎:断面黄白色或灰黄色,可见波状环纹(形成层)及错综纹理防风: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习称“蚯蚓头”玄参:断面黑色,微有光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胚。
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
1.特点: ①含有多种光合作用的色素,自养 生活方式; ②多数为水生。
2.分类及入药情况
根据藻类细胞内的色素、储藏物、植物 体的形态构造、繁殖方式、鞭毛的数目 及着生位置、细胞壁成分等的不同,一 般将藻类植物分为八个门(裸藻门、绿 藻门、轮藻门、金藻门、甲藻门、褐藻 门、红藻门、蓝藻门 )。而药用的藻类 主要分布在褐藻门和红藻门,少数在绿 藻门。
②全体呈黑色,较薄。
③用水浸软则膨胀呈扁平的叶状,长、 宽约为16~26cm,厚约1.6mm;两侧 呈羽状深裂,裂片呈长舌状,边缘有 小齿或全缘。
④质柔滑。
海带原植物
海带药材
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
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
【性状鉴别】海带
①卷曲折叠成团状,或纠缠成把。 ②全体呈黑褐色或绿褐色,表面附有
• 2.分类与入药情况
• 真菌类是植物界中一个很大的类群,约
10万种。通常分为四纲,即藻菌纲、子囊 菌纲、担子菌纲和半知菌纲。而药用的菌 类主要分布在子囊菌纲和担子菌纲。
• ①子囊菌纲真菌的主要特征是有性生殖产 生子囊和子囊孢子,常用的真菌类中药如 冬虫夏草。
• ②担子菌纲的主要特征是有性生殖产生担 子和担孢子,常用的如灵芝,马勃等。
白霜。 27用 5中0水药~1鉴浸50定软c菌m则类,膨中宽胀药成10扁~4平0c长m带,状中,部长较
厚,边缘较薄而呈波状。 ③类革质,残存柄部扁圆柱状。 ④气腥,味咸。
【理化鉴别】本品体厚,以水浸泡即膨 胀,表面粘滑,附着透明黏液质。手 捻不分层者为海带,分层者为昆布。
【功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寒。软坚散结,消痰,利 水。
3.真菌类中药的鉴定
⑴性状鉴别 一般按形状、大小、表 面、颜色、质地、断面和气味等顺序 进行。因药用部位主要有菌丝体、子 实体、或菌核体,其形态各异,应重 点观察药材的形状和表面特征。
⑵显微鉴别 除按一般显微鉴别方法 观察外,主要注意孢子、子囊壳、菌 丝、有无草酸钙晶体等特征。
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
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
藻类:昆布 海藻 菌类:子囊菌纲:冬虫夏草*。
担子菌纲:茯苓*、灵芝△ 、 猪苓△、雷丸、马勃。
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
一、概述:藻类(algae)、真菌类(fungi)统称 为低等植物(lower plant)或无胚胎植物。其共同 征是:
1.在形态上:无根、茎、叶的分化,为单细胞或 多细胞的叶状体或丝状体;
质,在热水中果胶可溶解成琼脂糖溶液,稀酸中可
分解成半乳糖。
• 药用红藻有鹧鸪菜Caloglossa leprieurii (Mont.) J.Ag.、海人草Digenea simplex (Wulf.) C.Ag.等。
3.藻类中药的鉴定
⑴性状鉴别 一般按形状、大小、表面、 颜色、质地、断面和气味等顺序进行。 但药用藻类多为叶状体或枝状体,常 含有不同的色素和不同的副色素。因 此,性状鉴别要特别注意其形状和颜 色。
昆布 Kunbu
Thallus Laminariae Thallus Eckloniae 【来源】本品为海带科植物海带或翅藻
科植物昆布的干燥叶状体。
【产地】海带 主产于山东、辽宁一 带沿海地区;昆布主产于福建、浙 江等沿海地区。
【采收加工】夏、秋二季采捞,晒干。
昆布原植物
昆布药材
昆布
①卷曲皱缩成不规则团状。
• 根状菌索(rhizomorph):是密结成 绳索状,外形似根的菌丝体。
• 子座(stroma):是容纳子实体的褥 座,是从营养阶段到繁殖阶段的一种 过渡的菌丝组织体。
• 子实体:是真菌(多是高等真菌)在 生殖时期形成的一定形状和结构、能 产生孢子的菌丝体结构。
• 菌核:菌丝密结成的颜色深、质地 坚硬的核状体,是菌丝抵抗外界不 良环境的休眠体,当条件良好时能 萌发并产生子实体。
—
非 正 品
裙 带 菜 ( 地 区 性 用 药
)
裙带菜原植物:(翅藻科)孢子囊群在柄部两侧所 成特殊木耳状的重叠褶皱上形成(海带和昆布孢子 囊群在片部形成)
木 耳 状 的 重 叠 褶 皱
石莼 石 莼 属 于 绿 藻 类
长石莼 孔 石 莼
海藻 Haizao
Sargassum
【来源】本品为马尾藻科植物海蒿子或 羊栖菜的干燥藻体。前者习称 “大叶 海藻”,后者习称“小叶海藻”。
• ②红藻门:红藻绝大多数生长在海水中。植物体多 为假薄壁组织体,少为丝状体。
•
植物体多数种类呈红色至紫色。贮存的养分通
常为红藻淀粉(floridean starch),这是一种肝糖
类多糖,以小颗粒状存在于细胞质中,遇碘试液变
成葡萄红色至紫色。有些养分是可溶性红藻糖
(floridoside)。细胞壁内层为纤维素,外层为果胶
【产地】海蒿子主产山东、辽宁等沿海 各省,羊栖菜主产浙江、福建、广东、 海南等沿海各省。
【采收加工】夏、秋二季采捞,除去杂 质,洗净,晒干。
大叶海藻
海蒿子(大叶海藻): (1)皱缩成团。 (2)黑褐色,常被白盐霜,分枝。 (3)基部叶(初生叶)长披针形,具粗锯齿。上部叶
⑵显微鉴别 除按一般显微鉴别方法观 察外,应特别注意细胞和孢子的形状、 藻淀粉及色素颗粒等特征。
三、真菌类 1.特点: ①一般不含光合作用色素,异养生活方式。 ②大多为陆生。 ③细胞壁成分大多为几丁质,少数为纤维素; 储藏的营养物质是肝糖、油脂和菌蛋白,不 含淀粉粒。
• 真菌的植物体绝大多数为纤细、 管状的菌丝(hypha)所构成。菌丝 分枝或不分枝。组成一个菌体的全部 菌丝称为菌丝体(mycelium)。
①褐藻门:是藻类中进化较高级的一个类群,绝 大多数生活在海水中。植物体常呈褐色。贮存 的养分主要是可溶性褐藻淀粉(laminarin)和 甘露醇(mannitol),还有油类和还原糖。细 胞中常含碘,如海带中含碘量高达0.34%,而 海水含碘仅0.0002%。细胞壁内层为纤维素, 外层为褐藻胶。
药用褐藻有海带Laminaria japonica Aresch、 海蒿子Sargassum pallidum (Turn.)C. Ag.、 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 (Harv.)Setch..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