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街道改造建筑立面改造共29页
城市沿街建筑立面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doc

目录第一节工程概况--------------------------------------------------------------------2第二节工程施工目标--------------------------------------------------------------2第三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依据-----------------------------------------------3第二章施工前期准备工作---------------------------------------------------------5第一节施工中总体设想-----------------------------------------------------------5第二节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临时道路布置-------------------- 5第三章施工组织与管理------------------------------------------------------------7第一节施工保证措施--------------------------------------------------------------7第二节项目组织管理--------------------------------------------------------------8第三节施工过程的管理--------------------------------------------------------- 15第四节项目组织管理机构配备情况表--------------------------------------- 18第四章劳动力进场计划---------------------------------------------------------- 19第一节劳动力进场计划--------------------------------------------------------- 19第二节劳动力计划表------------------------------------------------------------ 19第三节劳动力投入保证措施--------------------------------------------------- 20第五章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21第一节脚手架工程--------------------------------------------------------------- 21第二节墙面抹灰工程------------------------------------------------------------ 21第三节外墙涂料工程------------------------------------------------------------ 23第四节金属面油漆工程--------------------------------------------------------- 27第五节广告牌制作工程--------------------------------------------------------- 33第六节平改坡屋面工程--------------------------------------------------------- 34第七节铝合金门窗工程--------------------------------------------------------- 36第八节钢屋架、防盗网制作工程--------------------------------------------- 43第九节钢屋架、防盗网安装工程--------------------------------------------- 50第十节外墙清洗工程------------------------------------------------------------ 52第六章工期保证措施- ----------------------------------------55第一节进度控制目标------------------------------------------------------------ 55第二节施工进度及保证措施--------------------------------------------------- 57第三节进度控制措施------------------------------------------------------------ 57第七章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 61第一节我公司质量体系简介--------------------------------------------------- 61第二节质量管理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 61第三节质量保证的具体措施--------------------------------------------------- 62第八章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及保证措施--------------------- 65第一节安全生产措施----------------------------------------------------------- 65第二节工地防火安全措施------------------------------------------------------ 68第三节文明施工措施------------------------------------------------------------ 70第四节环境保护措施------------------------------------------------------------ 72第五节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73第一节工程概况一、工程简况工程名称 : 明溪县迎宾大道城区段街道整治示范工程-- 电影院工程地址 :明溪县迎宾大道建设单位 :明溪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监理单位 :福建闽华晟工程管理有限公司设计单位 :建设有限公司施工单位 :福建省红日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二、施工范围内的主要工作内容:本工程是城市沿街建筑立面改造工程,总改造房屋:24 栋,改造面积约 2 万平方米;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屋面改造、外墙清洗、清理(杂物、防盗网)、刷涂料、更换外墙面的窗户、增加安全防护措施、增加铝合金窗、安全玻璃、增加空调外架、店招、店面玻璃门整理拆除等工程。
城市沿街立面的改造

苏州吴趋坊与汤家巷沿街建筑立面的分析与改造研究O 引言我国城市发展在经历了上世纪9O年代开始的城市空问急剧扩张阶段后,城市不断扩大,道路和街道的景观质量也在不断下降,许多街道景观和风貌在急剧增长的建设和交通需要中遭到破坏,失去了原有的街道特色。
随着人们对景观环境认识的不断提高和城市现代化发展以及城市经济实力的提高,目前许多城市已经转入城市环境整治的阶段,全国各大中城市纷纷开展了“城市街道景观整治”的活动。
本文试图以街道美学和街道构成的理论分析,在城市街道景观整治中,建筑立面的整治清理活动对于街道景观所产生的影响,对其可行性的原则和方法进行探讨和研究。
1 建筑与街道空间1.1建筑与空间鲁道斯夫基说:“街道,正是由于它周围的建筑物才构成街道,没有建筑物也就无所谓街道。
”可见建筑对街道空间的重要作用。
建筑的围合造就了街道空间,同时建筑的形态、体量、立面的形式及质感等对街道的性格表达均有重要的意义。
街道两旁的建筑应该具有连续性以形成一个完整的街道空间,而建筑的立面是街道的舞台背景,它的形式、色彩、质感、肌理等都造就了街道的表情和特征。
因此街道两旁的建筑往往也是街道空间设计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对街道两旁的建筑的统一性及其形体、立面以至质感等需要加以仔细考虑。
1.2芦原义信的建筑“第一次轮廓线”和“第二次轮廓线”理论街道形成时建筑外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建筑的外墙决定着街道的构成。
但芦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中认为,在日本的商业街道中,从招牌林立的外墙面上凸出来的东西非常之多,从视觉上来说,决定街道的不是建筑的外墙,而是这些凸出物。
因此他将建筑本来的外观形态称为建筑的“第一次轮廓线”,把建筑外墙的凸出物和临时附加物所构成的形态称为建筑的“第二次轮廓线”,并认为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街道则多由“第二次轮廓线”所决定。
同样,中国的街道由于时代的变迁和疏于管理等因素,造成了建筑原本立面的逐渐改变,广告牌、招牌遮挡了建筑的立面效果,从而也就直接影响了街道的美观;防盗窗、外挂式空调机组杂乱无序地安放在建筑的外墙之上,造成了类似“补丁”的建筑外观和不和谐地街道画面;一些沿街商住楼建筑的住户随意安装的雨篷、窗框和衣架等设施也使得街道景观越发凌乱。
实施方案:建筑立面风貌管控整治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建筑立面风貌管控整治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建筑立面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城市形象和风貌。
然而,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一些建筑立面存在着乱象,破坏了城市的整体形象,并且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制定建筑立面风貌管控整治实施方案,旨在提高城市形象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
二、问题分析1. 城市建筑立面各异,缺乏统一的风格和规划;2. 存在大量失修建筑立面,影响城市形象;3. 部分商业建筑立面存在乱贴乱画现象,影响商圈形象;4. 一些住宅区建筑立面设计匮乏,单调乏味。
三、实施方案1. 制定建筑立面整治标准和规划(1)建立专门的建筑立面整治工作组,由市政府领导挂帅,相关部门协同合作;(2)制定建筑立面整治的标准和规划,包括建筑立面风格、色彩搭配、装饰元素等,确保建筑立面的整体协调性和美观性;(3)参考国内外经典城市的建筑立面管理经验,吸收优秀的设计理念和技术。
2. 强化建筑立面的日常维护和管理(1)建立建筑立面维护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定期开展立面清洁、修补和翻新等维护工作;(2)增加建筑立面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机会,提高其工作技能和对立面维护管理的专业素养。
3. 鼓励优秀建筑立面的设计和实施(1)开展建筑立面设计竞赛,鼓励设计师团队提出具有创意和可行性的建筑立面设计方案;(2)推广优秀建筑立面实施案例,在城市建设和改造中予以借鉴。
4. 打击乱贴乱画行为,维护商圈形象(1)加大执法力度,对乱贴乱画行为进行取缔和处罚,倡导文明行为;(2)商圈和物业管理机构配合,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引导商户遵守规定,提高商圈整体形象的质量。
5. 提升住宅区建筑立面的美观程度(1)加强住宅小区建筑立面规划和设计的引导,鼓励设计师和开发商采用新颖、独特的设计理念;(2)开展住宅小区建筑立面翻新工程,将老旧破烂的建筑立面进行修复或改造,并提高其美观度。
四、推进措施1. 加强宣传和教育。
利用媒体、网络、社区等渠道,宣传建筑立面整治的意义和重要性,提高居民和商户的意识。
(完整版)城市街道立面改造

改造原则和方法
传统元素提炼
传统民居具有江南民居的特点。百间楼沿河而建, 既充分利用空间, 又富于想象, 显得很有层次。南浔古镇以其格局独特、风貌完好、文 化深 厚、民风淳朴而成为江南水乡众多城镇的典范和代表 对南浔镇泰安路沿街建筑的颜色做 出限制性的规定。相比于改造前南浔镇泰 安路凌乱无章的色彩构成, 改造设计中要求在保持本段街 道总体风格统一的状况下, 选择以青 灰色的坡屋顶、白墙 为街道主要色调, 针对不同的建筑, 加入锗色 仿木颜色, 避免整条街道冷色过重而缺乏“温度”。
4)实施 Implementation
预算: 根据已有案例进行估算
实施分期: 一期首先对车道、人行道以及店面底层进行改造; 二期涉及整个建筑立面。
设计导则: 利用已有的城市设计导则对立面进行改造。这包 括普通立面改造与历史建筑的恢复。
普通立面改造设计导则包含内容: 立面材料、雨棚材料与 形式、立面装饰、线脚设计、檐口、基础、立面划分节奏、 颜色多样化、标牌、固定橱窗、凹进入口……
谢特坎普位于加拿大新斯科特省
概述与目标: 谢特坎普立面计划是属于加拿大 海峡高地地区发展署、谢特坎普经济委员会 以及新斯科舍省的经济发展委员会发起的。 根据一项研究机构的报告表明,在新斯科舍 省,通过立面改造,商业利润可以增加10%20%,因此当地经济发展委员会大力促进这 项计划。
机制: 这个项目涉及32幢建筑,以及16个业 主,方案最终是根据建筑师和业主的协商结 果,设计的范围从简单的修改到整个门面的
3)设计
立面设计根据每一栋建筑的特点以及总体的指导原则进行设计。由建筑师 和业主协商建筑的风格。委员会根据符合设计原则的部分进行资金补贴。
案例经验
1)对历史建筑应该恢复原有风格, 发掘街道的自身特色, 保持街道的“真实性”。
[北京]道路街区环境整治规范和景观提升方案
![[北京]道路街区环境整治规范和景观提升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7cd6eb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00.png)
•
Part1:策略方案
规划方案——槐柏树——建筑界面
21页
规划方案——槐柏树——广告牌匾
22页
规划方案——槐柏树——绿化植被
23页
规划方案——槐柏树——城市家具
24页
规划方案——槐柏树——地面铺装
25页
槐柏树街立面图
26页
规划方案——南北长街——建筑界面
36页
规划方案——南北长街——广告牌匾
37页
西二环路——立面图
71页
2
第二页,共100页。
• 项目概况 • 现状分析 • 策略方案
3
第三页,共100页。
西二环路 槐柏树大街
第四页,共100页。
南北长街
南新华街 虎坊路
本案需要整治的五条街道,位于 北京市西城区
本项目设计范围
4
建筑
绿化
界面
植被
城 广告 城
市
牌匾
市
照
家
明
具
规划对象
对现状城市设计的要素进行系统的分析梳理,在10大类要素中提出现阶段
调整道路铺装的样式
展现城市街景,大气的政务形象,商务与居住相协调,对于颜
色比较突兀、建筑比较破旧的进行改造
。
改善公共停车秩序
9
第九页,共100页。
• 项目概况
• 现状分析
• 策略方案
10
第十页,共100页。
建筑界面: 建筑破旧,立面材料开始脱落,门窗古板破旧 部分违章搭建,空间结构不合理 街道布置缺乏节奏感,风格形象多样化,没有对文化特色给予重点表现
拆除违章建设
5
第五页,共100页。
槐柏树:相传,高坡处原有一株老槐及两株柏树,故称槐柏树。西段为清镶蓝旗驻军营房内的道路,称东西宽街。1965年将东西两段合并,统称今名。五十年代起,此处开始改 建。七十年代末期开始建宣武艺园,1984年建成。九十年代对原营房地区进行危房改造,盖起居民楼,称槐柏树北里。
旧房改造立面整治工程方案

旧房改造立面整治工程方案一、工程概况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旧房改造成为了热门的话题。
旧房改造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的形象,还可以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
其中,立面整治工程是旧房改造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可以提升建筑外观,改善城市面貌,使得建筑焕发新的活力。
本方案将围绕旧房改造立面整治工程展开全面的规划和设计。
二、立面整治的必要性1. 提升城市形象旧房立面通常存在着老化、破损、颜色褪色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建筑的外观,也对城市的整体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
通过立面整治,可以彻底改变这些问题,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位。
2. 改善居住环境旧房的立面问题不仅仅是外观上的问题,还会影响到建筑的使用寿命和居住环境。
例如,墙体渗水、开裂等问题会导致建筑结构的不稳定,从而危害住户的生命安全。
通过整治,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改善居住环境。
3. 提高建筑的价值立面整治不仅可以提升建筑的外观,还可以增加建筑的使用价值和市场价值。
一个外观整洁、外墙牢固的建筑,无疑会受到更多人的青睐,从而提高建筑的价值。
三、工程内容1. 立面材料更新部分旧房的立面材料可能已经老化,脱落,变色等问题,对外观和建筑结构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因此,在整治工程中,需要对立面材料进行更新,选择耐久性好、美观大方的材料进行更换。
具体可以选择瓷砖、石材、彩钢板等材料,以增加建筑的美观度和使用寿命。
2. 立面颜色搭配通过选择合适的颜色搭配方案,可以使建筑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氛围。
在整治工程中,需要根据建筑的结构特点和环境氛围来选取合适的颜色搭配方案,使建筑更加融入周围环境,更具吸引力。
3. 立面细节处理建筑的立面细节处理对于整体效果而言非常重要。
在整治工程中,需要对立面细节进行精心设计和处理,例如窗户、门廊、装饰线条等,通过这些细节的处理,可以使建筑更富有个性和魅力。
4. 立面造型设计通过对立面造型进行设计,可以令建筑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在整治工程中,需要根据建筑的功能和定位来设计出合适的立面造型方案,从而增加建筑的视觉冲击力和识别度。
沿街两侧建筑立面整治工程施工方案

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第一节编制依据第二节编制范围第三节工程采用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述第二节工程现场条件和自然条件第三章施工部署第一节项目部的组建与施工指导方针第二节项目部成员岗位职责第四章施工准备第一节现场平面布置第二节临时用电计划第三节临时用水计划第四节劳动力准备第五章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第一节施工进度计划第二节保证按时完成各项措施第六章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控制措施第一节质量目标第二节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第三节加强施工过程质量管理具体措施第四节工程质量保修措施第七章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工艺第一节脚手架施工第二节基层处理施工第三节外墙面砖施工第四节外墙涂料施工第五节外墙仿面砖涂料施工第六节屋面及外立面构架施工第八章安全施工保证措施第一节安全管理目标第二节临时用电安全第三节防台风、防雨、防雷措施第四节冬季安全施工措施第九章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第一节文明施工及工地标准化管理计划第二节文明施工保证措施第三节文明建设措施第四节施工现场卫生的管理措施第五节渣土垃圾的整治处置第一章编制说明第一节编制依据1. 本施工组织设计作为指导该工程施工的依据,编制时对该工程施工组织机构设置、施工劳动力、材料、机械组织、施工现场总平面管理、施工进度计划控制、施工各项准备工作安排、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工程质量保证及控制措施、安全生产保证措施、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季节性施工措施等诸多因素尽可能充分考虑,突出工程施工的科学性、可行性及高效性。
是确保工程优质、低耗、安全、文明、高速的完成全部施工任务的重要经济技术文件。
2. 本施工组织设计主要依据以下几项编制:工程比选文件、工程施工设计图纸、重庆市地区的相关法令法规及规定、国家现行的相关技术规范、标准及规程、工程施工其他参考资料及施工现场具体情况等。
第二节编制范围本标段工程为南坪后堡沿街两侧建筑立面整治,多为下部商业,上为住宅的商住楼建筑。
根据现状存在的问题,本次沿街建筑立面整治包括:屋顶:拆除屋顶违章构筑物,增加坡屋顶、坡屋檐,统一风貌;墙面:底层采用深灰色外墙面砖,二、三层采用中灰色仿面砖弹性外墙涂料,上部采用浅灰色弹性外墙涂料。
城市沿街立面的改造

苏州吴趋坊与汤家巷沿街建筑立面的分析与改造研究O 引言我国城市发展在经历了上世纪9O年代开始的城市空问急剧扩张阶段后,城市不断扩大,道路和街道的景观质量也在不断下降,许多街道景观和风貌在急剧增长的建设和交通需要中遭到破坏,失去了原有的街道特色。
随着人们对景观环境认识的不断提高和城市现代化发展以及城市经济实力的提高,目前许多城市已经转入城市环境整治的阶段,全国各大中城市纷纷开展了“城市街道景观整治”的活动。
本文试图以街道美学和街道构成的理论分析,在城市街道景观整治中,建筑立面的整治清理活动对于街道景观所产生的影响,对其可行性的原则和方法进行探讨和研究。
1 建筑与街道空间1.1建筑与空间鲁道斯夫基说:“街道,正是由于它周围的建筑物才构成街道,没有建筑物也就无所谓街道。
”可见建筑对街道空间的重要作用。
建筑的围合造就了街道空间,同时建筑的形态、体量、立面的形式及质感等对街道的性格表达均有重要的意义。
街道两旁的建筑应该具有连续性以形成一个完整的街道空间,而建筑的立面是街道的舞台背景,它的形式、色彩、质感、肌理等都造就了街道的表情和特征。
因此街道两旁的建筑往往也是街道空间设计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对街道两旁的建筑的统一性及其形体、立面以至质感等需要加以仔细考虑。
1.2芦原义信的建筑“第一次轮廓线”和“第二次轮廓线”理论街道形成时建筑外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建筑的外墙决定着街道的构成。
但芦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中认为,在日本的商业街道中,从招牌林立的外墙面上凸出来的东西非常之多,从视觉上来说,决定街道的不是建筑的外墙,而是这些凸出物。
因此他将建筑本来的外观形态称为建筑的“第一次轮廓线”,把建筑外墙的凸出物和临时附加物所构成的形态称为建筑的“第二次轮廓线”,并认为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街道则多由“第二次轮廓线”所决定。
同样,中国的街道由于时代的变迁和疏于管理等因素,造成了建筑原本立面的逐渐改变,广告牌、招牌遮挡了建筑的立面效果,从而也就直接影响了街道的美观;防盗窗、外挂式空调机组杂乱无序地安放在建筑的外墙之上,造成了类似“补丁”的建筑外观和不和谐地街道画面;一些沿街商住楼建筑的住户随意安装的雨篷、窗框和衣架等设施也使得街道景观越发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