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北京房山初三一模语文(有答案)
北京市房山区中考一模考试试卷(语文).doc

北京市房山区中考一模考试试卷(语文)学校姓名准考证号一、选择。
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一项。
(共8分,每小题2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蹒.跚(pán)镂.空(lóu)追本溯.源(sù)B. 炫.耀(xuán)剔.透(tī)毛遂.自荐(Suì)C. 赔偿.(shǎnɡ)萧.条(xiāo)妄自菲.薄(fěi)D. 星宿.(xiù)赈.灾(zhèn)买椟.还珠(dú)2. 对横线处选填汉字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 约(婉,惋)判断:“婉”有“委婉”的意思,而“惋”有“叹惜”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惋”。
B. 妥(贴,帖)判断:“贴”有“靠近”的意思,而“帖”有“平稳”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贴”。
C. 别匠心(具,俱)判断:“具”有“具有”的意思,而“俱”有“都”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具”。
D. 变本加(厉,励)判断:“厉”有“猛烈”的意思,而“励”有“劝勉”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励”。
3. 下列各句横线处依次选用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况且列强虎视眈眈,,正是蚕食鲸吞的时刻。
②各地区在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开拓进取,涌现出了许多好的做法,积累了经验。
③,他能有今天的成就,都是因为他日复一日的刻苦努力顽强拼搏啊!A. 吃着碗里,看着锅里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滴水穿石B. 得陇望蜀因地制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C. 得陇望蜀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D. 吃着碗里,看着锅里因地制宜滴水穿石4. 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低碳经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作为工业文明时代经济社会及其文化的重要载体,城市是创造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核心,也是资源和环境问题最为集中的地方。
据统计,城市占世界2%的面积,却容纳了50%以上的人口,消耗了75%的资源,并带来75%的碳排放量。
北京市房山区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房山区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下面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译文: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
(《马说》韩愈)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只不过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闲散无聊的人罢了。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C.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醉翁亭记》欧阳修)D.沿河求之,不亦颠乎?译文: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疯了吗?(《河中石兽》纪昀)【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
B项中的“闲人”理解有误,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
不是指“闲散无聊的人”。
故答案为B。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酝酿.niàng笼.罩lǒng嫉.妒jì参差..不齐cēn cīB.踱.步duó应和.hé间.隔jiān无不伸颈.jǐngC.窥.探kuī惘.然wǎng模.样mú飞沙走砾.lìD.星宿.sù嗜.好shì阔绰.chuò风力尚劲.jìng【答案】C【解析】【详解】A.“嫉”应读jí;B.“和”应读hè,“间”应读jiàn;D.“宿”应读xiù。
二、名句名篇默写3.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②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
(李清照《渔家傲》)③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④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⑤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⑥__________,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北京市房山区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第一次调研试卷含解析

北京市房山区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第一次调研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好家风携着温度与力量,吹向更远、更广的地方,就是我们对孩子、对社会的美好馈赠.(zēnɡ)。
B.家有普,州有志,国有史。
祭祖寻根,如饮水思源,更能清心明志、昭穆秩序,于社会发展进步大有裨.(pì)益。
C.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后,江边河岸、山间地头仿佛在一夜间猛然苏醒,满目葳蕤.(ruí)。
D.从历史的角度看,语言不仅仅是勾通的工具,更有着文化传承的功能,承载.(zǎi)着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
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B.《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可以有效避免校车交通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C.4月8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挂牌,预示着中国将开启文化和旅游新时代。
诗和远方终于在一起了。
D.通过《黑豹》这部电影,使我从服装、道具、场景、语言、仪式等方面全方位地感受了非洲文化。
3.下列各句的叙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古时以“泰山”称岳父,以“伉俪”喻夫妇,对老师称“先生”。
B.“四书”指《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C.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豆蔻”指十三四岁的少女,“而立”指男子三十岁,“耄耋”指八九十岁。
D.科举制度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探花,第三名称榜眼。
4.下列加点字注音和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阻遏.(è) 愧赧.(nǎn) 不屑置辨世外桃源B.莅.临(lì) 埋.怨(mán) 气冲斗牛颠沛流离C.羁绊.(bàn) 蛮横.(hèng) 弹精竭虑咄咄逼人D.拜谒.(è) 斡.旋(wò) 怪诞不经郑重其事5.选出下列名著表述正确的一项的是()A.《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罗摩衍那》的影响下写成的,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
2024年北京房山区九年级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和答案

房山区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综合练习 (一)九年级语文本试卷共10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3分)班级开展了“寻龙之旅”综合实践活动,你所在的小组准备以手抄报的形式汇报活动所得。
下面是手抄报的初稿,请根据要求修改。
1.请用正楷书写“我的寻龙之旅”六个字作为手抄报的标题。
(1分)(一)走进展馆寻“龙”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都博物馆将馆藏文物中的“龙”元素进行梳理提炼,策画了“遇见铜坐龙”系列活动。
活动的主角铜坐龙为青铜实心铸造,它弓身踞坐,造型别致,吸引了众多观展者的目光。
这尊铜坐龙于1990年在北京金中都正殿大安殿遗址出土。
它有力地证明了金代宫城核心区与当代北京城的关系,是北京城历史的重要见证。
它两肋有飞翼,带有从丝路传来的西亚、中亚地区翼兽的特征,是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的典型代表。
铜坐龙是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象征,也是北京城历史的见证。
2.小组成员对文段中加点词语的字形作出判断。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 因为表达的是“光大、发扬”的意思,所以“弘扬”一词中有错字。
B. 因为表达的是“筹谋、设计”的意思,所以“策画”一词中有错字。
C.因为表达的是“把熔化后的金属倒在模子里制成器物”的意思,所以“铸造”一词中有错字。
D.因为表达的是“创造出来的物体形象”的意思,所以“造型”一词中有错字。
3.根据语境,文段中的画线句表达欠妥,请你做出修改。
(2分)(二)翻阅书卷觅“龙”我国的文学作品中不乏“龙”的身影。
它显身在神话传说中,如盘古成龙相、伏羲为龙种;它出没在成语故事里,如卧虎藏龙、画龙点睛;它潜藏在古诗文中,如“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它奔腾在古典名著里,如《西游记》中一路驮着唐僧前往西天取经的小白龙;它腾飞在近代佳作中,如《少年中国说》中的“潜龙腾渊,鳞爪飞扬”……遍览古今书卷,龙影随处可寻。
北京市房山区初三第一次模拟训练语文考试卷初三语文考试卷与考试题

北京市房山区初三第一次模拟训练语文考试卷初三语文考试卷与考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六道大题,23道小题。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纸)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两则材料。
综合这两则材料提供的信息,简述北京市开展电动汽车试点工作的主要做法有哪些。
分析一下北京市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面的思路。
[材料一] 北京市为了发展新能源汽车,已先后在公交、环卫、出租等公共服务领域开展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
2009年9月北京市试运行30辆环卫车,2011年1月延庆试点50辆纯电动出租车运营,2011年6月,1060辆纯电动环卫车和50辆公交车投入示范运营,到2012年底,将在公共服务领域新增3000辆新能源汽车,其中将有400辆纯电动公交车驶上长安街等重点路段。
另外,今年进一步扩大电动出租车试营运范围,除延庆外,房山、昌平、怀柔、密云、平谷将逐步开始试运营纯电动出租车。
[材料二]北京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建设情况项目时间充换电站数充电桩数量满足充电车数2009年9月115302011年1月240802012年3月1237013322012年12月(预计)2023705000参考答案:(1)主要做法:逐步增多试运营领域,不断扩大运营范围,逐渐增加充换电站数量。
(共3分。
试运营范围、涉及领域、充换电站数量各 1分)(2)发展思路:稳扎稳打,逐步推进。
(或“稳步推进”)(共1分)(本题4分)为了解纯电动出租车在我市试运行的情况,下面是同学们对运营商、司机、乘客的现场采访。
请你说说三人对纯电动出租车的哪些特点进行了说明,从这些记录中你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北京市房山区2020年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学校北京市房山区2020年初三一模语文试卷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行保存。
一、积累•运用(共15分)学校开展“同心战‘疫’”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一位同学在设计主题学习活动方案时找到的一则材料。
请你阅读并完成(1)—(3)题。
(共4分)“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纵观五千年发展史,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次血与火、生与死的严①考验,却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②而愈加坚强,归根结底在于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支撑。
红船精神、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奥运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新冠.肺炎”精神等,无疑是中华民族排除万难、奋勇向前的不竭动力。
古往今来,中华民族始终以【甲】精神作内核,【乙】精神聚力量,奋斗精神强.支撑,【丙】精神增动力,牢牢筑起了抵御艰难险阻的“钢铁长城”!(1)依次给材料中的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分)A.冠(ɡuàn)强(qiánɡ)B.冠(ɡuàn)强(qiǎnɡ)C.冠(ɡuān)强(qiánɡ)D.冠(ɡuān)强(qiǎnɡ)(2)在材料中的横线处依次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分)A.①峻②练B.①峻②炼C.①竣②练D.①竣②炼(3)在【甲】【乙】【丙】处依次填入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团结创造爱国B.创造团结爱国C.爱国创造团结D.爱国团结创造2.一位同学在“致敬最美‘逆行者’”环节中设计了下面的演讲词。
请你阅读并完成(1)—(2)题。
(共4分)何谓“逆行者”?就是面对危难,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义无反顾“逆行”朝着危险而去的人。
2020届初三语文中考一模联考卷含参考解析 (北京)

2020届初三中考一模联考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客观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正,必须用橡皮擦擦涂干净,回答非客观题,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4.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1.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A.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B.书籍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书籍是阶梯,能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书籍是良药,能医治愚昧之症。
C.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D.那柿树的千枝万杈挑起了一盏盏红灯笼,在秋风里摇荡。
答案:C解析: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A. 运用了反问修辞; B.运用排比、比喻修辞; C.没有使用修辞; D.运用比喻修辞。
故答案为C。
2.对下列画线的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①近年来,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严重,各年龄段青少年的近视呈现出发发病年龄早、进展快、程度课。
②调查显示,课业负担重、户外活动少及电子产品等是少数青少年近视的重要原因。
面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
③一方面要努力预防查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另一方面也要对其进行合理治疗、正确诊断。
我们要从多展面关注青少年近视防控问题,营造“政府主导、专家指导,学校教育、家庭重视”的良好氛围。
④社会要通过广泛健康的用眼知识,组织医疗机构定期为青少年做视力监测等方式,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近视防控体系。
学校要切实减轻青少年的课业负担。
家长要引导孩子少看电视、少用手机,培养孩子科学用眼的好习惯。
全社会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A.第①句:在“程度深”后面加上“的趋势”。
B.第②句:在“电子产品”前面加“过度使用”。
C.第③句:“合理治疗”与“正确诊断”位置互换。
D.第④句:去掉“通过”。
答案:D解析:D【解析】【详解】D项对画线的病句修改不正确。
2020年北京市房山区初三一模试卷初中语文

2020年北京市房山区初三一模试卷初中语文语文试卷第一卷〔共60分〕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该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共8分。
每题2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选项是〔〕A.参差.〔cī〕祈.祷〔qí〕俘虏.(luǒ) 安稳无恙.〔yànɡ〕B.呜咽.〔yàn〕修葺.〔qì〕剔.除(tī) 茅塞.顿开〔sài〕C.着.落〔zháo〕踱.步〔duó〕逮.捕〔dài〕断壁残垣.〔yuán〕D.滑稽〔jī〕宁静〔mì〕高大(wú) 脍.炙人口〔kuài〕2.依照解讲,在横线处选填汉字不正确的选项是〔〕A.急躁,〝足〞〔足字旁儿〕,与脚有关;燥,〝火〞〔火字旁儿〕,与火有关。
横线处应填写〝躁〞。
B.生崖,〝山〞〔山字头儿〕,与山有关;涯,〝氵〞〔三点水旁儿〕,与水有关。
横线处应填写〝涯〞。
C.买还珠渎,〝氵〞〔三点水旁儿〕,与〝水〞有关;椟,〝木〞〔木字旁儿〕,与〝木〞有关。
横线处应填写〝渎〞。
D.完归赵璧,〝玉〞〔玉字底儿〕,与〝玉石〞有关;壁,〝土〞〔土字底儿〕,与〝土〞有关。
横线处应填写〝璧〞。
3.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是〔〕农村的道路像一些抛弃的绳子,,永久可不能有人想起来把它弄直;河流始终妄图躲开人类,;树林是淡青的,它们已由自然繁育生长改为人工种植,。
①被随便地扔在田野上②把它随便地扔在田野上③村庄却总是在某个拐弯处踩住它④却总是在某个拐弯处被村庄踩住⑤这些本已归顺人类的植物不再能藏匿住任何一个童话了⑥任何一个童话也不能藏匿在这些本已归顺人类的植物中了A.②④⑥B.①③⑥C.②③⑤D.①④⑤4.以下成语的出处、作者和朝代搭配有误的是〔〕A.温故知新——«论语»——孔子——战国B.妄自菲薄——«出师表»——诸葛亮——三国C.世外桃源——«桃花源记»——陶渊明——东晋D.百废俱兴——«岳阳楼记»——范仲淹——北宋二、填空〔共8分〕5.默写〔5分〕⑴人一辈子自古谁无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