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祭文
悼词文言文大全老人

悼词文言文大全老人1. 求给爷爷的祭文,要文言文,谢谢公历X年X月X日,乃吾爷爷仙逝安厝之前夕,不孝XXX随全家人等,虔具清酌时馐致祭于爷爷之灵前而哀泣:天苍苍,地茫茫,我哭爷爷别家堂,千呼万唤不闻应,捶胸顿足泪汪汪。
忆往昔,同舟共济,甘苦共尝。
教我珠算,训我礼仪。
引我习字,育我词章。
教吾正直做好人,坦荡为君子。
海深恩情长,爷爷深情永难忘。
无奈黄天降不祜,您别我只身西去。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喊天天不灵,哭您您不应。
爷爷,你去得太早,走得太忙。
吾号泣祭奠,难诉衷肠!愿爷爷九泉有灵,矜悯愚诚,明此至诚。
吾不胜受恩感激!呜呼哀哉!伏食尚飨。
2. 求一篇悼念亲人的文言文二郎之灵: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嫂常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
”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
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
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
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
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
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去年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30]。
”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31]?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
文言文祭文

文言文祭文
以下是一篇简单的文言文祭文示例:
《祭先父文》
维年月日,不孝男[姓名]等,谨以清酌庶馐,致祭于先父[先父名]之灵前,吊之以文曰:
呜呼!先父辞世,风范犹存。
回顾生平,感佩不已。
汝之勤劳,汝之慈爱,汝之教诲,历历在目,刻骨铭心。
汝生于[出生年份],历经世间艰辛。
汝为家庭,倾尽心力,养育子女,不辞辛劳。
汝对吾等,爱护有加,教育有方,使吾等茁壮成长。
汝之辛劳,吾等深知,汝之恩情,吾等铭记。
汝为人醇厚,善良正直,与人为善,和睦邻里。
汝之德行,众人敬仰,汝之美名,流芳百世。
如今,汝已驾鹤西去,音容犹存。
汝之精神,永在吾心,汝之遗志,吾等继承。
呜呼!汝之离去,吾等悲痛万分。
但吾等深知,汝已安息于天堂,
无忧无虑。
愿汝在天堂安息,庇佑吾等平安顺遂。
伏惟尚飨!。
悼母祭文古文

悼母祭文古文如下:
敝邑某氏,敢启短笺,自昨某月某日子时,遽闻某夫人永逝于茫茫黄泉,丧讯如惊雷震梦,伤感之情难以言表。
追思生前,母慈子孝,言传身教,恩德休忘。
想及往日,悲欢离合,如梦如烟,触景伤情,感慨万千。
然而,天命无常,生死有时,孰料命途多舛,百年匆匆,人生几何。
今悼母祭文,祷愿故人安息九泉,家属坚强安慰,生者铭记先人恩德,百年好合,永结同心。
愿故人在阴曹地府,得享幽冥之福,与先人团聚,永受天伦之乐。
愿母亲安息,愿一切安好。
文言祭悼词范文(通用17篇)

文言祭悼词范文(通用17篇)文言祭悼词范文篇1明诚如唔:冷月冥冥,庭落寂寂。
孤枕难眠,辗反侧。
建炎至今,十有一年也矣。
卿作黄土,魂游阴曹,洒脱一去,仙凡两隔,只留余孤苦寥落,形影相吊。
明诚,明诚,于心何忍也!自卿谢世,沧海桑田。
钦宗驾崩,高宗即位。
女真蛮人,不安塞北,意图中原,问鼎九州。
靖康之耻至今,变本加厉,贪心不足。
数十万铁骑,浩浩汤汤,扫我大宋北疆。
可怜陛下,不怜余等百姓困顿,器国以贼,妄戮忠良,荃不察余等百姓流连失所,辗漂泊,身似浮萍而居无定所。
每每有闻前线溃走,朝中大臣,或议和,或请和,无一人敢进。
奸相当道,朝无青天,竟至十二金令以“莫须有”戕武穆于风波亭,举国凡闻此,无不涕泣不能自己。
余亦怆然,常叹余为何身为女儿不得驰骋沙场,生为人杰死为鬼雄,以保大宋万古河山!蓬莱路远,幽冥日近。
卿画中朱颜依旧,余已两鬓斑白,日薄西山,气息奄奄,风烛残年。
守着窗儿,忆往昔同君共良辰;流年偷换,到黄昏,梧桐更兼细雨,点点滴滴。
他日相逢,卿还识故人否?昨夜雨骤风疏,浓睡不消残酒卷帘出阁,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卿尚记溪亭日暮否?薄雾浓云,瑞脑金兽,余与卿饮酒作诗,唱词赋曲,别有一般风韵。
嬉闹之余,舟入藕花深处,欲还不得,欲罢不能。
终于,余与卿奋而作,始出荷塘,不奈惊起一滩鸥鹭,何其逍遥,何其堪慨怀哉!念如今,风住尘香花已尽,只恐这双溪舴艋舟,怎载得动着许多愁……夫君尚记《金石录》否?余与卿同好金石古器,整理展玩,深夜不辍。
为全《金石录》,余奔走致力,廿金以得《牡丹图》,其余字画古籍无数。
尝做《金石录序》,并《金石录后序》,以忆旧情,怎奈手迹犹在,琴存瑟亡。
嵇康身死,广陵千古成绝唱;钟期仙逝,瑶琴弦断羡范张。
拟建旧盟,又恐人间天上前程俱忘,音讯渺茫。
唯是,老景颓唐。
书仍书,物仍物,景非景,人非人。
归来堂犹在,对坐之位,空无一人。
尚思旧时与卿翻书赌茶为戏,或射,或覆,中者先行。
余屡胜,卿佯怒,嬉笑打闹,倾茶溅杯,皆不得,余与卿携笑,目冉冉动,神仙眷侣,好不快活!回首往昔,音容笑貌,点点滴滴,犹如昨日。
悼念亲人祭文(古文)5篇

悼念亲人祭文(古文)5篇第一篇:《寒食帖》寒食将至,思绪万千。
亲人离我而去,情感如浩淼河水,涌动不息。
憶往昔时,共繁华年月,如今归于尘土。
我身应黯然,向着长空伫立,面对春天的芳草,浑然无欢宴之意。
只愿如此时此刻,借山水之间的冷寂,抒发对亲人深深思念之情。
第二篇:《哀挽辞》亲人已辞世,如今已挽回不得。
甘愿舍去欢娱,化为泪水洒诀别之时。
复思曾共度的岁月,倾盖一生,情感浓烈如火。
亲人的离去,使我痛苦不堪,心如刀割。
唯有祈求亲人安息,在天堂永生。
愿他走好最后一程,走向永恒的宁静。
第三篇:《孝思文》亲人堪称支撑我一片天的依靠,修养我的至亲。
在他走向天国的同时,我痛觉彷徨。
然而,我亦深知在世需依靠自身努力和孝敬亲人。
此刻,我将祭奠亲人,将我内心深藏的思念化作朝气蓬勃的力量,以孝治天下。
亲人永远活在我心中,我将不忘尽孝之义。
第四篇:《怀念过去》亲人相伴多年,共度了多少喜怒哀乐。
回忆着亲人的身影,不禁思绪万千。
一起走过的风雨,如今已成故事。
那些闪烁于我眼前的画面,让我欣喜、让我悲伤。
虽亲人已经离去,但他们的影子,会一直陪伴在我心底。
永远记得那段岁月,永远怀念亲人的陪伴。
第五篇:《望亲人安息》亲人离我而去,我心如死灰一片。
然而,我深信生命的轮回和永恒。
我希望亲人们能够安息在天堂的怀抱,心灵得到救赎,永远没有痛苦和不幸。
以此文,我祈求天地之间的神明能够庇佑亲人,在宽广无垠的世界中安然度过时光。
-------------------------请确保每篇祭文的字数都达到800字以上,且措辞庄重、感情真挚。
为表达悼念之情,请尽量使用繁体字,并适当运用古文的修辞手法和格律。
古祭文精选

古祭文精选1. 《祭屈原》- 哎呀呀,屈原那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啊!想当年,他心怀壮志,一心为国,却遭小人陷害,被流放荒野。
这多像那被暴风雨摧残的花朵呀,令人心疼!他的离骚,那真是千古绝唱啊,读起来让人感动不已。
难道你不想去细细品味一下他的情怀吗?2. 《祭孔子》- 嘿,孔子啊,那可是教育界的鼻祖呀!他的教诲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他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传播知识和道德,就像那明亮的灯塔指引着船只前行。
他的言论,至今还被我们传颂着,这是多么伟大呀!难道你不觉得他值得我们深深敬仰吗?3. 《祭岳飞》- 哇塞,岳飞将军啊,那是何等的英勇!他率领岳家军抗击金兵,保家卫国,简直就是战神一般的存在。
可最后却被奸臣所害,这怎能不让人悲愤!他就像那被乌云遮住的太阳,虽暂时暗淡,但光芒永在。
难道你不为他的遭遇而愤慨吗?4. 《祭文天祥》- 哟呵,文天祥那可是铁骨铮铮的好汉呀!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毫不退缩,宁死不屈。
他的气节,就像那高山上的青松,傲然挺立。
他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多有气势啊!难道你不被他的精神所打动吗?5. 《祭李白》- 哈哈,李白呀,那可是诗仙呐!他的诗歌豪放洒脱,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他游历四方,饮酒作乐,活得那叫一个潇洒。
他就像那不羁的风,自由自在。
他的诗,读起来真是让人陶醉啊!难道你不想和他一起遨游诗的海洋吗?6. 《祭杜甫》- 唉,杜甫啊,一生忧国忧民,过得好艰辛呐。
他见证了太多的苦难和沧桑,却依然用他的笔写下了对百姓的关怀。
他就像那默默耕耘的老牛,勤勤恳恳。
他的诗作反映了社会现实,多深刻啊!难道你不心疼他的遭遇吗?7. 《祭苏轼》- 嘿呀,苏轼这人可有意思啦!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他都能保持乐观的心态。
他的词既有豪放的一面,又有婉约的一面。
他就像那百变的精灵,让人捉摸不透。
他的故事,多有趣啊!难道你不想去了解一下吗?8. 《祭王阳明》- 哇哦,王阳明那可是心学大师呀!他的思想影响深远,让无数人找到了内心的力量。
「文言文阅读」祭祖文,可这样写,看杜甫、柳宗元、元稹、欧阳修

「文言文阅读」祭祖文,可这样写,看杜甫、柳宗元、元稹、欧阳修【仕隐君按】祭文者,祭奠亲友之辞也。
古之祭祀,止于告飨而已,中世以还,兼赞言行,以寓哀伤之意,盖祝文之变也。
其辞有散文,有韵语,有俪语,而韵语之中,又有散文,四言,六言,杂言,骚体,俪体之不同。
今各以类列之。
刘勰云:“祭奠之语,宜恭宜哀。
若夫辞华而靡实,情郁而不宣,皆非工于此者也。
”作者宜详审之。
初习,宜主四言,且韵。
二句一韵,可一韵或多韵,可平韵亦可仄韵。
要之,上下句稍能协律为佳。
或叙或述,或感或叹,赞哀其间,为得体。
复有,以己之荣,朝廷之赠,而焚黄告之者。
杜甫:祭远祖当阳君文维开元二十九年,岁次辛巳,月日,十三叶孙甫,谨以寒食之奠,敢昭告于先祖晋驸马都尉、镇南大将军、当阳成侯之灵。
初陶唐〔氏〕,出自伊祁,圣人之后,世食旧德。
降及武库,应乎虬精;恭闻渊深,罕得窥测。
勇功是立,智名克彰。
缮甲江陵,浸清东吴。
建侯于荆,邦于南土。
河水活活,造舟为梁。
洪涛奔汜,未始腾毒。
《春秋》主解,稿隶躬亲。
呜呼笔迹,流宕何人。
苍苍孤坟,独出高顶。
静思骨肉,悲愤心曾。
峻极于天,神有所降。
不毛之地,俭乃孔昭,取象邢山。
全模祭仲,多藏之诫,焯序前文。
小子筑室,首阳之下,不敢忘本,不敢违仁。
庶刻丰石,树此大道。
论次昭穆,载扬显号。
于以采蘩,于彼中园。
谁其尸之,有齐列孙。
呜呼!敢告兹辰,以永薄祭。
尚飨。
”杜甫《祭外祖祖母文》维年月日,外孙荥阳郑宏之、京兆杜甫,谨以寒食庶羞之奠,敢昭告于外王父母之灵:呜呼!外氏当房,祭祀无主。
伯道何罪?元阳谁抚?缅维夙昔,追思艰窭。
当太后秉柄,内宗如缕。
纪国则夫人之门,舒国则府君之外父。
聿以生居贵戚,衅结狂竖。
雌伏单栖,雄鸣折羽。
忧心惙惙,独行踽踽。
悲夫景分飞忽,间于凤凰;咄彼谗人有词,异于鹦鹉。
初我父王之遘祸,我母妃之下室。
深狴殊途,酷吏同律。
夫人于是布裙屝屦,提饷潜出。
昊天不佣,退藏于密。
久成凋瘵,溘至终毕。
盖乃事存于义阳之诔,名播于燕公之笔。
文言文祭文名篇原文及解析

文言文祭文名篇原文及解析《祭十二郎文》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著名祭文,以悼念其侄子韩老成(字十二郎)。
原文如下:维年月日,韩愈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昭告于亡友韩老成之灵:呜呼!我生之初,尚无子;君生于余,长我数岁。
视余犹弟,爱且有加。
及余有子,君亦以父自居。
父子之间,情逾骨肉。
嗟乎!天不假年,君遽归冥。
余虽存焉,如失左右手。
痛哉!痛哉!君生性豁达,才识过人。
幼年好学,博通经史。
为文高古,雅俗共赏。
然命途多舛,仕途坎坷。
历经磨难,不屈不挠。
为官清廉,爱民如子。
君殁后,余常怀思。
梦君笑语,恍若昨日。
今以清酌庶羞之奠,告慰亡灵。
愿君安息,永享仙乡。
呜呼哀哉!伏惟尚飨!解析:《祭十二郎文》是一篇悼念亡友的祭文,表达了韩愈对侄子韩老成深厚的感情。
全文以真挚的情感和优美的文辞展示了韩愈对韩老成的怀念之情。
文章开篇便点明了祭文的时间、地点和祭品的种类。
接着,韩愈以“呜呼”一词表达悲痛之情,并回顾了自己与韩老成的深厚感情。
韩愈称韩老成为“亡友”,突显了韩老成在韩愈心中的地位。
韩愈在文中描述了韩老成的性格和才能。
他称赞韩老成豁达大度,才华横溢,博古通今。
然而,韩老成的人生道路却充满了曲折,仕途坎坷。
尽管如此,韩老成依然不屈不挠,为官清廉,关爱百姓。
在祭文的后半部分,韩愈表达了对韩老成离世的悲痛心情。
他常常在梦中见到韩老成,仿佛他还活着。
最后,韩愈以“伏惟尚飨”表示希望韩老成在另一个世界能够安息,享受幸福。
《祭十二郎文》以其真挚的情感和优美的文辞,成为了古代祭文中的经典之作。
它展示了韩愈对侄子韩老成的深厚感情,以及对逝者的缅怀之情。
同时,这篇祭文也反映了韩愈的文学才华和人生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湛奥》)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团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1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楚辞(离骚》)11.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1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左传·僖公十年》)1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15.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僖公五年》)16.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1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18.亡羊补牢,犹未迟也。
(《战国策·楚策》)19.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2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六十四章))2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2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七十三章))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2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2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2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2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2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2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3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两》)3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述而》)3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33.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3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35.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36.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3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3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3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权修》)4O.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谁北则为枳。
(《晏子春秋》)41.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孟子·尽心上))4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4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4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4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孙丑))46.生于优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于下》)4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48.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49.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50.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苟子·劝学))5l.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提,与之俱黑。
(《苟子·劝学》)5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韩非子·喻老》)5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吕氏春秋·尽数))54.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杂记))55.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礼记·杂记下》)5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57.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58.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董仲舒传》)59.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淮南子·人间训》)110.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唐·李白《论诗〉)1ll.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李白《将进酒〉)11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113.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11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李白《行路难))115.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116.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唐·杜甫《曲江》)117.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杜甫《登高》)11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119.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120.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弟舍》)12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唐·杜甫〈蜀相》)122.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123.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唐·杜甫〈偶题》)124.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12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唐·杜甫《茅屋为秋凤所破歌》)126.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唐·贾岛《题诗后〉)12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128.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唐·韩愈《调张籍》)129.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唐·韩愈《原道》)130.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唐·韩愈〈进学解〉)131.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唐·韩愈《调张籍》)132.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叫天下白。
(唐·李贺《致酒行》)133.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134.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唐·李贺《南园》)13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刘禹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36.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刘禹锡《竹枝词》)137.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唐刘禹锡〈陋室铭〉)138.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唐·刘禹锡《浪淘沙》)139.请君莫奏前朝曲,听曲新翻杨柳枝。
(唐·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140.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14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14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适何必曾相识。
(唐·白居易《琵琶行》)143.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唐·白居易《放言》)14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45.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146.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唐·杜牧〈江南村绝句》)147.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唐·杜牧《泊秦淮》)14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于。
(唐·李商隐《无题》)149.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150.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唐·李商隐《无题》)151.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唐·李商隐《乐游原〉)152.天意伶幽草,人间重晚情。
(唐·李商隐〈晚情〉)153.风暧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唐·杜荀鹤《春宫怨》)154.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唐·元稹〈离思》)155.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张继〈枫桥夜泊》)156.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唐·卢延让〈苦吟〉)157.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唐·秦韬玉〈贫女》)158.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僧云览诗中之句)159.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唐·许浑咸阳城东楼〉)160.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唐祖君彦《为李密檄洛州文》)161.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宋·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16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16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164.雪消门外青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宋·欧阳修《春日西湖记谢法曹歌〉)16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宋·欧阳修〈伶官传序〉)l66,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宋·柳永〈凤栖梧〉)167.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昏鸦起兮山寂寂,夜正长兮风犀犀;黯兮苍茫,斜照松岗。
蓬草枯兮凌乱,月色苦兮霜寒。
千里孤坟,何人询问?残碑独立,那堪荆棘?浔阳辟地,鲜至人迹,三步之距,不辨谁栖。
伤心惨目,可尽述欤?呜呼!天公懿德,偏颇多情客;朱颜色卓,怎奈黄土硕?此去无期,焉知重泉苦乐,与谁相倚?泪偷滴,忽记授业闲时,询问古事;回廊勾曲,款步徐徐。
生花兮妙语,匀脂兮迤逦;每以绮章灿笔,深博几番嘉许,寥寥词句,羁绊八尺之躯。
曰身修俊秀,才高德厚,不鄙朽迈,辗转左右。
歧路嗟也依依,久违怨也守礼。
若叹他人令才,涕泣疑猜,垂首卑哀,驳曰:“非凡如是耶?既过吾,何以抬举颇多?”哂而答:“此作姝沃,吾读之再,小儿不见妙采!”念此,愧若断肠,尽湿素裳。
不料卿命萧薄,粉香零落,慧眼不见妙采,昏目岂知命途?往昔瞻顾,历历楚楚,虽二十载不能舒,殆神明惩处!鹧鸪清怨,啾啾啼缘艰;柳荫蔽密,依旧香阁掩。
不足之疾,自幼无意。
相见犹言遗赠诗赋,同钓江渚,殷兮勤兮,棣棣穆穆,盖不自知一夜春暮,玉陨红枯!遥想弥留之际,以血笔托余:“魂兮归来,与君同在”。
睡中顿起,正悲戚,无奈碍于连理,奔驰受禁。
次日悉卿殁于子时,至寅时四体犹温。
俟吾乎?情深难寄,诗残莫续,年未二旬,逼得衔恨一去,了无凭据。
可怜半世“辛苦”,恰拼得一场“辜”,哀哉,已矣哉!耄耋之岁,筋骨弱脆,前时风流销收,知卿容颜改否?但因薄幸,怕还是,零丁忧愁,多年清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