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传播失败案例

合集下载

跨文化传播对本土文化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跨文化传播对本土文化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研究目的与问题
研究目的:探讨跨文化传播对 本土文化的影响,分析其影响 机制和应对策略,以保护和传 承本土文化。
研究问题:(1)跨文化传播如 何影响本土文化?
(2)这些影响对本土文化的冲 击程度如何?
(3)应当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来 保护和传承本土文化?
02
跨文化传播对本土文化的影响
积极影响
1 2 3
丰富多元文化
跨文化传播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 得本土文化能够汲取其他文化的精华,提升自 身的多元性。
拓宽视野
跨文化传播开阔了本土文化的视野,使其能够 接触到更广泛的人群和观念,有助于摆脱地域 限制。
增强文化自信
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本土文化可以展示自身的 独特魅力,进而增强文化自信。
消极影响
冲击传统文化
外来文化对本国青年的影响还表现为 教育缺失,即教育体系缺乏对本土文 化的教育和传承。这可能导致青年对 本土文化的认识不足,缺乏文化自信 。例如,一些学校缺乏对中国传统文 化的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对中国传统 文化的了解不足。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跨文化传播对本土文化的积极影响
研究发现,跨文化传播能够促进文化多样性,推动本土文化创新与发展。同时,跨文化传播还有助于提升本土 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本土文化的软实力。
在跨文化传播的背景下,本土文化需 要在传承中发展,发展中传承,以保 持持久的生命力。
要点三
增强国际影响力
本土文化需要增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以更好地推广中华文化,促进世界 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03
应对策略
政策层面
政策引导
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跨文化传播的良性发展,限制其不良影响。
建立文化安全屏障

跨文化传播案例分析

跨文化传播案例分析

跨文化传播案例分析跨文化传播是指信息、观念、价值观和文化特征等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进行交流和传播的过程。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传播变得日益重要。

本文将以Coca-Cola公司在中国市场的跨文化传播为例进行分析。

Coca-Cola公司是一家全球知名的饮料公司,在中国市场也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然而,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初,Coca-Cola公司面临了许多跨文化传播的挑战。

首先,Coca-Cola公司在中国市场遇到了与口味和习惯有关的挑战。

中国人饮用的传统饮料种类繁多,口味与西方饮料不同。

为了适应中国消费者的口味,Coca-Cola公司推出了多种不同口味的产品,如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雪碧。

通过提供多样化的选择,Coca-Cola公司成功地满足了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其次,Coca-Cola公司还需要面对中国消费者对品牌形象和文化符号的重视。

中国人对品牌的忠诚度较高,更加看重品牌的历史和背景。

为了赢得中国消费者的信任和接受,Coca-Cola公司采取了一系列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营销活动。

例如,Coca-Cola公司邀请了中国著名歌手和明星作为品牌代言人,并在中国传统节日时推出与中国文化有关的宣传活动。

通过与中国文化接轨,Coca-Cola公司成功地建立了与中国消费者的情感连接。

此外,Coca-Cola公司还需要解决语言和传媒渠道的障碍。

中国有多种语言方言,不同地区消费者之间的沟通会产生一定的障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Coca-Cola公司在广告和宣传资料中使用了普通话,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

此外,Coca-Cola 公司还利用电视、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多种传媒渠道向中国消费者传播信息。

通过多元化的传媒策略,Coca-Cola公司成功地将品牌信息传递给中国消费者。

总之,Coca-Cola公司在中国市场的跨文化传播案例展示了如何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成功传播信息和建立品牌形象。

通过适应当地口味和习惯、与中国文化接轨以及利用多种传媒渠道,Coca-Cola公司在中国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跨文化传播失败案例

跨文化传播失败案例

立邦漆"龙"广告起争议网友:中国象征被戏弄[图]今年9月份的《国际广告》杂志第48页,刊登了一则名叫“龙篇”的立邦漆广告作品,画面上有一个中国古典式的亭子,亭子的两根立柱各盘着一条龙,左立柱色彩黯淡,但龙紧紧紧攀附在柱子上;右立柱色彩光鲜,龙却跌落到地上。

画面旁附有对作品的介绍,大致内容就是:右立柱因为涂抹了立邦漆,把盘龙都滑了下来。

评价称:“创意非常棒,戏剧化地表现了产品的特点……结合周围环境进行贴切的广告创意,这个例子非常完美。

”然而,就就是这样一则广告,几天来却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几天来一直就是各BBS上的热门话题。

网民难以接受网民小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乍一瞧还觉得挺有意思,可仔细一想就觉得别扭了。

龙就是中国的象征,怎么能遭到这样的戏弄!这个创意应该赶快改掉。

”更多的网民则认为,“发布广告者别有用心”,而且“恶劣程度比‘霸道广告’有过之而无不及”。

专家忽略了文化因素广告专家认为,从广告本身的三个因素考虑,这个创意没有问题。

但就是,广告设计与发布者显然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就就是广告与文化的联系。

北京工商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副院长张翔在接受采访时说:“龙就是中国的图腾,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每个国家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不同,在我国的文化中,龙的内涵非常丰富。

广告一旦忽略了与文化的联系,就会使受众感到不舒服甚至产生厌恶。

”杂志社有创意才予刊登《国际广告》杂志编辑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两天已经有一些读者打来电话询问此事。

“广告的设计单位就是李奥贝纳广告公司广州分公司。

在杂志上刊登的介绍与评价,就是该公司自己做的点评。

”工作人员表示,刊登这篇广告绝没有任何特别的想法。

“编辑部瞧了这个投稿后,觉得广告有创意,所以才予以刊登。

”广告公司影响始料不及昨天,该广告公司北京分公司公关部很快给记者发来了关于此事的声明,并表示希望通过媒体向公众做一个解释。

声明说,这个广告就是为立邦涂料广东有限公司生产的“木器清漆”设计的。

跨文化传播案例分析

跨文化传播案例分析

跨文化传播案例分析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传播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话题。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日益频繁,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跨文化传播的案例,探讨跨文化传播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案例分析:某跨国公司在推广其产品时,采用了一则广告,广告中展示了一位外国模特穿着公司的服装,表现出时尚、自信、优雅的形象。

然而,该广告在某些国家却引发了不同程度的争议和负面反响。

在某些国家,人们认为该广告中的外国模特展现出的形象与当地文化传统相悖,被指责为对当地文化的不尊重和侵犯。

而在另一些国家,人们则对该广告赞赏有加,认为其展现出的时尚和自信符合现代社会的审美标准。

分析:这一案例反映了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

在跨文化传播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审美标准等存在巨大差异,这就需要在传播过程中更加敏感地对待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

在这一案例中,广告公司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导致了负面反响的产生。

在跨文化传播中,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至关重要。

在传播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不同文化的特点,避免出现对他者文化的歧视和偏见。

同时,也需要更加灵活地运用跨文化传播的策略,以适应不同文化的需求和期待。

结论:跨文化传播在全球化时代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践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要做好跨文化传播工作,需要我们不断提升跨文化意识,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以及灵活运用跨文化传播策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实现跨文化传播的良好效果。

结语: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跨文化传播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跨文化传播将会越发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话题,我们需要不断深化对跨文化传播的理解,以更好地适应全球化时代的挑战和机遇。

中美文化交际中的失败案例分析

中美文化交际中的失败案例分析

中美文化交际中的失败案例分析作者:申屠瑞敏来源:《职业时空》2011年第07期摘要:文化差异经常导致广告中的交际失败。

不同国家对于广告的欣赏角度不同,理解也不同。

一个国家中成功的广告,有可能在另一个国家会失败。

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了美国耐克公司的一则广告在中国失败的原因。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集体主义;个人主义;语境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今天,如果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取得一席之地,就要了解各国文化的差异并且在广告和产品的设计上注意这些差异才能取得成功。

本文分析了美国著名的耐克公司制作的一则广告,在投放中国市场中失败的文化原因。

一、案例描述广告“the chamber of fear”是耐克广告公司设计的在全球播放的一则广告。

广告设计成电子游戏的形式,一名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过五关斩六将”,击败太极大师,杀死了中国龙,把敦煌仙女打成了碎片,取得了胜利。

这则广告引起了中国观众的强烈不满。

二、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文化可以分成两类: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文化。

集体主义文化可以定义为社会成员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或多个集体(家庭、同事、部落、国家)的成员,比如中国、韩国、日本。

他们愿意把集体的目标至于个人目标之上,更强调集体的凝聚力(Holliday,Hyde & Kullman,2004)。

个人主义文化是社会成员把自己视为集体中的独立个体,并为自己的喜好、需要和权利所驱动,比如,美国和西欧国家。

在集体目标和个体成就之间,他们更注重后者,结果导致强烈的竞争意识。

正如Kunczik(2002)援引Harry C.Triandis所说,文化差异导致社会行为的不同,其中最重要的差异就是“在个人与集体之间相对的重点”不同。

在中国,集体主义有着悠久的历史。

成为“集体的一员”成为人们的价值取向。

中国人习惯把自己看成是他们家庭、所在集体、社会阶层的代表。

如果其中的成员受到耻辱,那也是整个集体其他成员的耻辱;如果他获得荣誉,那么这种荣誉也会带给集体中的其他人。

跨文化营销中的失败案例

跨文化营销中的失败案例

跨文化营销中的失败案例(一)2003年末丰田“霸道”是一款新车名称(陆地巡洋舰)令中国石狮敬礼鞠躬”广告。

(“丰田霸道”广告:一辆霸道汽车停在两只石狮子之前,一只石狮子抬起右爪做敬礼状,另一只石狮子向下俯首,背景为高楼大厦,配图广告语为“霸道,你不得不尊敬”。

)(二)2004年美国耐克公司“中国形象飞天、中国老者、中国龙被击败”一位篮球运动员进入一个五层高的建筑,逐层挑战对手,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名为《恐惧斗室》的最新Nike篮球鞋广告片,男主角是NBA巨星———勒布朗·詹姆斯。

在广告中,詹姆斯需在5层楼中与5个对手进行篮球大战。

第一个场景:詹姆斯走到一楼大厅内。

这里有一个擂台,台阶旁还立着两个石狮子。

突然从空中落下一位中国人模样的老者,身穿长袍。

两个人随后开始“争斗”。

突然,詹姆斯做出一个杂耍般的动作,从背后将篮球扔出,经柱子反弹将老者击倒,后跃起上篮得分。

第二个画面:詹姆斯来到二层。

这里到处飘着美钞和身穿中国服饰的妇女。

漂浮的女子与敦煌壁画中的飞天造型极其相似。

这些女子暧昧地向主人公展开双臂。

不过,随着詹姆斯扣碎了篮板,“飞天形象”随之粉碎。

在名为“自鸣得意”的第四单元,篮板旁出现了两条中国龙的形象,二龙吐出烟雾和阻碍詹姆斯的妖怪。

不过,詹姆斯几个动作晃过所有障碍,投篮得分。

这些都玷污了中国文化,甚至是侮辱了中国人。

(三)2004年日本立邦漆“盘龙滑落”广告。

名叫“龙篇”的立邦漆广告作品,画面上有一个中国古典式的亭子,亭子的两根立柱各盘着一条龙,左立柱色彩黯淡,但龙紧紧紧攀附在柱子上;右立柱色彩光鲜,龙却跌落到地上。

画面旁附有对作品的介绍,大致内容是:右立柱因为涂抹了立邦漆,把盘龙都滑了下来。

评价称:“创意非常棒,戏剧化地表现了产品的特点……结合周围环境进行贴切的广告创意,这个例子非常完美。

”(四)肯德基电视广告功夫篇(象征中国功夫的老人被打倒。

)(五)2005年6月,麦当劳在中国上海、厦门、天津等城市播放的广告《讨债篇》,中国青年向一店老板下跪,老板说优惠期已过,旁边麦当劳店员摆出优惠海报,旁白:幸好麦当劳了解我错失良机的心痛,给我365天的优惠。

中国故事对外传播中受到的打压实际案例

中国故事对外传播中受到的打压实际案例

近年来,我国的文化和故事在国际舞台上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然而,随着我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不断扩大,一些我国故事在海外传播过程中却遭遇了一些打压和阻碍。

这些打压现象不仅对我国的文化形象造成了影响,也影响了海外受众对我国故事的认知和理解。

下面就以几个实际案例来探讨我国故事对外传播中受到的打压。

1. 媒体封锁在我国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一些媒体评台会遭遇到一定程度的封锁。

一些国外电视台或网络评台在播放我国文化节目时,会面临我国政府对内容的限制和审查。

这种媒体封锁导致了不少优秀的我国故事无法被正常地传播和推广,给我国文化在国际上的推广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2. 艺术作品被歪曲一些我国故事在海外传播过程中,也会遭到一些人的恶意歪曲。

一些外国媒体或个人会故意篡改我国故事的内容,将其解读为符合自己利益或观念的版本。

这种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我国故事的原貌和真实性,也给海外受众带来了错误的认知和观点。

3. 宣传负面情绪另外,一些国外势力也会利用各种手段对我国故事进行负面宣传,制造负面情绪。

他们会通过各种渠道发布负面报道,散播负面言论,打压我国文化的形象,让海外受众产生偏见和误解。

一些虚假的谣言和负面信息也会对我国故事的海外传播产生负面影响。

4. 制造障碍一些国外门槛或条规也会对我国故事的传播产生制约。

一些国家的法律法规对我国文化产品的进口有着严格的审查和要求,或者对我国故事的内容进行了限制。

这些制约性的门槛和条规,也给我国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推广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总体来说,我国故事在对外传播过程中受到的打压主要体现在媒体封锁、艺术作品被歪曲、宣传负面情绪和制造障碍等几个方面。

这些现象不仅影响了我国文化形象,也给海外受众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为了更好地推广和传播我国故事,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提升我国文化的软实力,增强对外传播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相关部门也需要出台更加开放和灵活的政策,为我国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创造更加宽松和健康的环境。

跨文化传播案例

跨文化传播案例

跨文化传播案例跨文化传播是指信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传递和交流。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传播越来越重要,因为不同文化之间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能导致误解和沟通障碍。

下面列举了十个跨文化传播案例,以展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传播的挑战和解决方法。

1. 麦当劳在中国的成功传播案例麦当劳是一个跨国快餐连锁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时面临着文化差异的挑战。

麦当劳采取了本土化的策略,根据中国消费者的口味和偏好进行产品创新,同时也注重融入中国文化,比如推出了中国特色的菜品和节日促销活动。

这种本土化的传播策略使得麦当劳在中国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 可口可乐在印度的失败传播案例可口可乐在印度市场没有像在其他国家一样取得成功,部分原因是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传播障碍。

可口可乐在印度推出的广告中使用了一位印度神话中的神明形象,这被印度观众视为对神明的不尊重,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和抵制运动。

这个案例表明,在跨文化传播中,必须尊重并避免冒犯目标文化的价值观和信仰。

3. 网飞在全球的成功传播案例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在线娱乐平台,网飞成功地进行了跨文化传播。

网飞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推出了本土化的内容,并提供多语言字幕和声音选项,以满足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的观众需求。

网飞的成功表明,对于跨文化传播来说,理解和满足不同文化需求是至关重要的。

4. 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成功传播案例许多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一个原因是它们成功地运用了跨文化传播策略。

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进行了本土化的定位和传播,比如与中国明星合作推广、参与中国传统节日庆祝活动等。

这种跨文化传播策略使得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树立了高端和奢华的形象。

5. 谷歌在中国的失败传播案例谷歌是一个全球知名的互联网公司,但在中国市场却没有取得成功。

这部分原因是由于政治和文化差异导致的传播障碍。

谷歌在中国市场遇到了审查和限制,无法提供其全面的搜索服务。

这个案例表明,在跨文化传播中,政治和法律环境对传播的影响不容忽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文化传播失败案例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立邦漆"龙"广告起争议网友:中国象征被戏弄[图]
今年9月份的《国际广告》杂志第48页,刊登了一则名叫“龙篇”的立邦漆广告作品,画面上有一个中国古典式的亭子,亭子的两根立柱各盘着一条龙,左立柱色彩黯淡,但龙紧紧紧攀附在柱子上;右立柱色彩光鲜,龙却跌落到地上。

画面旁附有对作品的介绍,大致内容是:右立柱因为涂抹了立邦漆,把盘龙都滑了下来。

评价称:“创意非常棒,戏剧化地表现了产品的特点……结合周围环境进行贴切的广告创意,这个例子非常完美。


然而,就是这样一则广告,几天来却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几天来一直是各BBS上的热门话题。

网民
难以接受
网民小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乍一看还觉得挺有意思,可仔细一
想就觉得别扭了。

龙是中国的象征,怎么能遭到这样的戏弄!这个创意应该赶快改掉。


更多的网民则认为,“发布广告者别有用心”,而且“恶劣程度比‘霸道广告’有过之而无不及”。

专家
忽略了文化因素
广告专家认为,从广告本身的三个因素考虑,这个创意没有问题。

但是,广告设计和发布者显然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广告与文化的联系。

北京工商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副院长张翔在接受采访时说:“龙是中国的图腾,在一定意义上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每个国家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不同,在我国的文化中,龙的内涵非常丰富。

广告一旦忽略了与文化的联系,就会使受众感到不舒服甚至产生厌恶。


杂志社
有创意才予刊登
《国际广告》杂志编辑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两天已经有一些读者打来电话询问此事。

“广告的设计单位是李奥贝纳广告公司广州分公司。

在杂志上刊登的介绍和评价,是该公司自己做的点评。


工作人员表示,刊登这篇广告绝没有任何特别的想法。

“编辑部看了这个投稿后,觉得广告有创意,所以才予以刊登。


广告公司
影响始料不及
昨天,该广告公司北京分公司公关部很快给记者发来了关于此事的声明,并表示希望通过媒体向公众做一个解释。

声明说,这个广告是为立邦涂料广东有限公司生产的“木器清漆”设计的。

这种油漆的最大特点就是保持木器表面光滑,防止产生小刺。

广告希望借用夸张手法来表现产品功能。

“在创作过程中,我们曾经征询过公司以外人士的意见,均认为创意具有相当高的吸引力。

因而忽略了在部分人心中衍生的其他意义和联想。


对立邦品牌和公众人士所产生的影响,该广告公司表示“始料不及,深感遗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