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过关训练

合集下载

部编版4年级语文 上册 古诗词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4年级语文  上册  古诗词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古诗词期末复习含答案01 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练习题1、苏轼评论王维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试结合本诗作简要的分析。

2、本诗的表现手法主要是什么,试作简要的分析。

3、落笔先写“”,寂绝人迹,接着以“”一转,引出“人语响”来。

4、这是一首写景诗,描写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

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说说前两句与后两句在“动”与“静”上的关系。

5、下面诗句中的哪一句与这首诗的已经不同?()A.“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鸟鸣涧》) B.“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过香积寺》) C.“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春夜喜雨》) D.“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

”(《题画》)参考答案1.前两句虽不见空山中有他人,但不见人中感受到有人的活动,同时“空山不见人”,写出了山林的幽静。

后两句写光返深林,复照青苔,是画卷中的主人公所见之景。

两者结合,便是一幅绝好的人景相依的图画。

2.本诗的艺术手法是反衬,诗人所要描写的中心内容是“幽寂”,前两句,诗人写山中“ 不见人”,山只是一座“ 空” 山,接着一声“ 人语响”,划破了这一分山林的幽静,这样的手法便是反衬。

同样,后两句诗人目的是写深林中的幽暗景色,即突出写“ 青苔上” 的“ 幽”景。

但他不是直接描写整座山林的漆黑,而是让一缕浅明的阳光投进林深之处,还照在青苔之上,这样给读者的感觉便是,明者自明,幽处自幽,而且经此明者的比照,幽处就显得更幽了。

3.(空山但闻)4. (前两句“ 静中有动”:空山寂寂,不见人影,却有说话声回荡;后两句“ 动中有静” ,描写光影流动,又充满寂静的感觉。

)5.C02 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练习题1、全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赏析首句中“铺”的妙处。

4、诗人为什么觉得九月初三夜是可怜的?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基础题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基础题

第1天一、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形容极不稳固,就要倒下或坠落。

________②形容非常安静。

________③又多又密(多指小东西)。

________④抬头看。

________二、选字填空。

(罗萝)________卜绿________________汉 ________罗(甩用)________法 ________头利________ ________开(青清)________草________醒________闲________菜三、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飞行之王——蜻蜓蜻蜓被誉为昆虫世界里的“飞行之王”。

在闷热的夏季里,暴雨将至或骤雨初歇,蜻蜓常常三五成群在空中飞舞。

它好似一架飞机,而飞行技巧却远远高出于飞机之上。

它能忽上忽下、忽快忽慢地飞行,它能微微抖动翅膀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它能悬在空中不移动位置,这时它的翅尖每秒钟要挥动30~50次,作长“8”字运动。

就这一手,大多数以飞翔著称的鸟类也望尘莫及。

它可以长途飞行,一小时飞行六七十公里而不着陆;也可以突然降落,停在一个尖尖的枝梢上,瞬间又飞得无影无踪。

唐诗中“蜻蜓飞上玉搔头”,生动地描写了这种“特技”表演。

蜻蜓飞得那么自由自在,是靠神经系统控制着翅膀的倾斜角度,微妙地与飞行速度和大气气压相适应。

蜻蜓这种“自动驾驶仪”比现代飞机灵巧得多。

人们从仿生学的角度不断研究昆虫的飞行与构造机能的特点,“移植”到飞机设计上加以应用。

例如在空气动力学中有一种“颤振”现象,如飞机机羽不能消除“颤振”,快速飞行时就会使机羽折断,招致机毁人亡。

蜻蜓则是消除颤振的“先驱者”,它的翅端前缘有一块色深加厚的部分,叫翅痣。

这是保护薄而韧的蜻蜓翅不致折损的关键,人们仿照翅痣,在飞机机羽上设计了加厚部分,于是战胜了颤振,保证了快速型飞机的安全。

(1)下列成语中的“望”字与“望尘莫及”的“望”意思相同的是()。

A. 德高望重 B. 一望无际C. 众望所归 D. 喜出望外(2)本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不包括()。

2020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过关训练(含答案)

2020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过关训练(含答案)

2020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过关训练(含答案)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路转溪桥忽见。

(1)这是一首词,“西江月”是______(词牌名词题),“夜行黄沙道中”是______(词牌名词题)。

(2)把下阕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

______,路转溪桥忽见。

(3)词中画线,的句子中,作者由______联想到了即将到来的______景象。

(4)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5)这首词与《宿建德江》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你说一说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 读一读,回答问题。

(填序号)太阳朝我笑,鸟儿喳喳叫。

我是小学生,背上新书包。

唱歌上学校,天天不迟到。

我们上学要做到______ 。

①笑②叫③不迟到3. 将下面的古文改写成现代文,注意语言要通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孔子家禽。

”4. 课外阅读。

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注释】①董大:指唐代著名的琴师董庭兰。

②黄云:乌云。

③曛:昏暗。

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

(1)“千里”,有人写作“十里”,你认为用那个字更好?为什么?(2)诗的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怎样的情谊?这两句与王维送别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格调有什么不同?5. 读一读,完成练习。

小白兔一二三四五。

五只小白兔。

长耳朵,红眼睛,一蹦一跳学跑步,比比看谁跑第一,奖它一根胡萝卜。

(1)一共有几只小白兔?()。

一二三四五(2)把描写小白兔样子的句子画上横线。

(3)谁跑了第一,会得到()(填序号)6. 读一读,回答问题。

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___________。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
(7)《少年中国说》中“______”意思是只才有不断地创新和成长。
12.读一读,回答问题。
房子
池塘是青蛙的房子,草地是虫儿的房子。
大树是小鸟的房子,山峰是雄鹰的房子。
(1)读一读,用拼音填一填。
虫儿的房子是______,小鸟的房子是______。
(2)找出三个整体认读音节抄写下来。
______ ______ 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26.看图片写诗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27.补充句子。
(1)______,后不见来者。
(2)______,江清月近人。
(3)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
(4)姑苏城外寒山寺,______。
(5)天门中断楚江开,______。
采莲曲
[唐]王昌龄
______裁,
芙蓉______。
______,
______。
11.请默写诗、文。
(1)弟弟平常老说,他们几个好朋友的关系就是“______——生死之交”。没想到为了一只彩笔就翻脸无情,这真是“孙猴子的脸——______”
(2)我能从“______,______”的诗句中想象海通在溪边自由剥莲蓬的画面。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
1.读句子,根据提示完成练习。
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词题是______。
(2)把词中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明月别枝惊鹊,______。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过关训练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过关训练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过关训练1. 课外拓展阅读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词的上阕描写了“兰芽浸溪”、“沙路无泥”、“暮雨规啼”三幅画面。

请你展开想象,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其中的一幅图画。

(2)词的下阕由写景转入抒怀,请结合全词内容,试从句意、哲理、作者情感等方面的一点,谈谈你的理解。

(3)从所积累的古诗曲的名句中,找出与“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句意相反的来,写在下面。

2. 读一读,回答问题。

房子池塘是青蛙的房子,草地是虫儿的房子。

大树是小鸟的房子,山峰是雄鹰的房子。

(1)读一读,用拼音填一填。

虫儿的房子是______,小鸟的房子是______。

(2)找出三个整体认读音节抄写下来。

______ ______ ______(3)想一想,白云的房子是什么呢?3. 背一背,填一填,选一选。

解落______秋叶,能____________ ______花。

过江千______浪,入______万竿斜。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是写______(风雨)的,是______(唐宋)代诗人______(李峤李白)写的。

4. 课文传真。

(1)《学会合作》让我想起了名言警句:______。

有时老师批评我们的话语虽然尖锐,但对我们的成长有很大的用处,真可谓是:______。

(2)社会和大自然是一本书,一本无字的书,所以说,“______,行万里路”。

欣赏了源远流长的长江,我们想到古诗“______,______”;来到烟台,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不禁想起了:“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______,是______。

世世代代的烟台人在这里上演着______。

”(3)“______,______”这是杜牧对深秋美景的赞叹;徜徉在中华灿烂的文化中,”一些古今贤文给我以人生启迪,如:满招______,______。

告诉我不能______。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过关训练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过关训练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过关训练1. 根据情境填一填。

(1)唐代诗人杜牧在深秋时节去山上游玩时,看到漫山的枫叶红似火,不由得写下“______,______”的诗句。

(2)秋天到了,荷叶已经残败,菊花虽然也凋谢了,但枝叶还依然在风中挺立着,这让我想起了诗句:“______,______。

”(3)我和哥哥参加双人跳绳比赛,哥哥告诉我:“______,______。

”最后,我们取得了胜利。

2. 我会读,我会填。

江南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连叶,鱼戏荷叶,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1)在横线上填写汉字,把古诗补充完整。

(2)把鱼儿的方位填入下面的横线上(填序号),并完成图。

①东②南③西(北)()()()(3)我发现诗中有两组意思相反的词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4)“莲叶何田田”的意思是( )(填序号)①莲叶长得多么茂盛啊。

②莲叶长在水田中。

3.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林中小景金波阳光透过枝叶,染上嫩绿的颜色。

风,打着唿哨,在叶面上轻轻滑过。

流进树林里的空气,也变得又甜、又柔和。

因此,在每棵树上,都挂着小鸟的歌。

(选自《让太阳长上翅膀》)(1)写出部首相同的词语。

例如:唿哨、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形容小鸟歌声的词语。

例如:啾啾、______、______、______(3)在这片树林中,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听到了什么声音?(4)你觉得这片树林中还有什么景物?4. 根据学过的内容填空。

(1)古诗中有不同的心情,我喜欢陶渊明的“______,悠然见南山”的淡泊与宁静;喜欢王维的“人闲桂花落,______。

”的空灵与静谧;喜欢“青箬笠,绿蓑衣,______。

”的闲适与从容;更喜欢“______,也傍桑阴学种瓜”的天真与可爱。

(2)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那一声声______的跳动,给我极大的______,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基础题过关训练(多套汇总)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基础题过关训练(多套汇总)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基础题过关训练(多套汇总)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基础题第1天一、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形容极不稳固,就要倒下或坠落。

________②形容非常安静。

________③又多又密(多指小东西)。

________④抬头看。

________二、选字填空。

XXX)________卜绿________________汉________罗甩用)________法________头利________________开青清)________草________醒________闲________菜三、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飞行之王——蜻蜓蜻蜓被誉为昆虫世界里的“飞行之王”。

在闷热的夏季里,暴雨将至或骤雨初歇,蜻蜓常常三五成群在空中飞舞。

它好似一架飞机,而飞行技巧却远远高出于飞机之上。

它能忽上忽下、忽快忽慢地飞行,它能微微抖动翅膀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它能悬在空中不移动位置,这时它的翅尖每秒钟要挥动30~50次,作长“8”字运动。

就这一手,大多数以飞翔著称的鸟类也望尘莫及。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基础题它可以远程飞行,一小时飞行六七十公里而不着陆;也可以突然降落,停在一个尖尖的枝梢上,瞬间又飞得无影无踪。

唐诗中“蜻蜓飞上玉搔头”,生动地描述了这类“绝技”表演。

蜻蜓飞得那么自由自在,是靠神经体系控制着翅膀的倾斜角度,微妙地与飞行速率和大气气压相适应。

蜻蜓这类“自动驾驶仪”比当代飞机灵巧很多。

人们从仿生学的角度不断研究虫豸的飞行与组织机能的特点,“移植”到飞机设计上加以应用。

例如在空气动力学中有一种“颤振”现象,如飞机机羽不能消除“颤振”,快速飞行时就会使机羽折断,招致机毁人亡。

蜻蜓则是消除颤振的“先驱者”,它的翅端前缘有一块色深加厚的局部,叫翅痣。

这是保而韧的蜻蜓翅不致折损的枢纽,人们仿照翅痣,在飞机机羽上设计了加厚局部,于是克服了颤振,保证了快速型飞机的平安。

1)下列成语中的“望”字与“望尘莫及”的“望”意思相同的是()。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过关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过关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过关训练(含答案)1. 我能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小虾真有趣,它们吃东西的时候非常小心,总是先用钳子轻轻碰一下食物,然后迅速后退,接着再碰一下,又后退,直到觉得没有危险了,才用两个钳子捧着食物吃起来,吃饱了的小虾显得十分自在,有的独自游来游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在缸壁上休息。

(1)这是一段描写小虾______的文字。

从______等动词中可以体现出小虾吃东西非常小心。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个______的人。

(2)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3)从小虾吃食物的动作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 课文在线。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面对重重困难,商鞅心想:要在秦国进行改革,首选就要取得老百姓的信任,只有这样,都能在全国建立起一种诚信守法的良好社会风尚,从根本上保证变法的成功。

于是,他在新的法令颁布之前,冥思苦想了好几天,终于想出了一个取得老百姓信任的好办法。

(1)在文中“重重困难”指哪些困难?______(2)商鞅终于想了一个什么好办法?用四个字归纳。

______(3)你认为商鞅的办法好吗?你还有其它办法吗?说一说。

______3. 课内阅读。

火神一向非常钦佩普罗米修斯,想帮助他,便悄悄地对他说:“只要你在宙斯面前承认错误,归还火种,我一定请求神王饶恕你。

”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钦佩——______ 饶恕——______(2)文中通过对普罗米修斯的______和______描写,表现了普罗米修斯______ 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神箭手羿决心帮助人们脱离苦海。

他翻过九十九座高山,蹬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

他登上一座大山,搭上神箭,拉开神弓,对准天上的一个太阳,嗖地就是一箭。

那个太阳一下子爆裂开,一团团火球到处乱窜,接着,噗噗地掉在地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过关训练1. 读诗歌《村居》,回答问题。

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纸鸢:东风:(2)《村居》描写出了一幅______(季节)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______的图画,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2.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注释】①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

②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1)“移舟泊烟渚”的“泊”字的读音是______,意思是______。

(2)本文运用的写作手法是()。

(3)“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

请你把这句话改写成现代汉语:______3. 课外阅读。

秋词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1)诗的一、二句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境?()(2)诗的一、二两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3)这首诗最可贵的地方是()(多选)4. 写诗句大意,或根据大意写诗句。

(1)千门万户曈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我独自在他乡作客,每到佳节就加倍地思念亲人。

(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不忆江南?(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朝诗人______。

(2)《忆江南》是一首______,“忆江南”是它的______。

(3)从哪一句可以看出诗人来过江南?(4)“能不忆江南?”这是一个()(5)把词补充完整,并写出所填的句子的意思。

6. 积累运用。

(1)暮春三月,李白在黄鹤楼为______送别时,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该诗后两句为______,______。

(2)寓言故事可以教会我们很多人生哲理。

在《牧童和狼》中我们明白了:一贯说谎的人即使______,也______;在《蝉和狐狸》中我们懂得了: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______。

(3)东起______,西到______,万里长城谱写了______。

北起______,南到______,京杭大运河谱写了______。

7. 根据古诗《题西林壁》,回答问题(1)默写《题西林壁》题西林壁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此诗的作者是______ 代______。

(3)题目中“题”的意思是______ 。

(4)古诗前两句的意思是______(5)此诗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诗句是______ ,作者说明了______。

8.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1)该诗的作者是唐朝的白居易,以下哪首诗也是白居易的?()(2)“能不忆江南?”是()(3)从哪一句能看出诗人来过江南?(4)江南美在哪?抄出两句。

9. 课外阅读。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静夜思:疑:举头:(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0. 和大人一起读《春节童谣》,然后填一填。

去买肉扫房子磨豆腐把面发糖瓜粘蒸馒头宰公鸡二十三______ 二十四______ 二十五______ 二十六______二十七______二十八______二十九______1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所见【清】袁枚________________,歌声振林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______,歌声振林樾。

______,______。

(2)“______”字直接写出了牧童的姿势;“______”字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3)牧童“忽然闭口立”的原因是______。

(用诗句来填)12. 根据情境提示写句子。

(1)《小儿垂钓》中“路人借问遥招手”的原因是:______。

(填诗句)(2)苹苹学习很努力,老师经常鼓励她说:“欲穷千里目,______。

”(3)俗话说得好:“十年树木,______。

培养一个人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4)“不以规矩,______”这句话告诉我们应该遵守规则。

13. 按原文把句子补充完整。

(1)地满红花红满地,______。

(2)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______,______。

(3)孔指以示儿曰:“______。

”儿应声答曰:“______。

”14. 我会按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谁裁出,______似______。

(2)______莺飞______,拂提杨柳醉______。

(3)野火烧不尽,______。

(4)小信成则______15. 根据自己的积累填一填。

① ______,笛弄晚风三四声。

《牧童》② ______,白了少年头,______!《满江红》③最喜小儿亡赖,______。

《清平乐•村居》④文言文语言简洁,充满智慧。

《杨氏之子》中“______”一句最能反映杨氏之子的机智幽默。

⑤周瑜以“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任务,设计陷害诸葛亮。

诸葛亮采用______的计策挫败了周瑜的暗算。

歇后语“孔明借东风——______”就出自这段历史故事。

16. 把下面诗句补充完整。

(1)无为在歧路,______。

(2)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

(3)五岭______,乌蒙______。

(4)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

17.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夜深篱落一灯明。

(1)默写古诗。

萧萧梧叶送寒声,______。

______,夜深篱落一灯明。

(2)“萧萧”是指______;“促织”是指______。

(3)这首诗描述了诗人______(时间)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______的情感。

18.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1)这首诗是按______顺序叙述的,从哪里能看出来?用“______”画出诗中相关的句子。

(2)诗中,诗人把乡愁比喻成“邮票”,是因为“邮票”传递着______之爱;把乡愁比作成“船票”,是因为“船票”代表着______之情。

(3)朗诵这首诗歌时,应该()19.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下列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描写的是______时节的景物。

(3)请你展开想象,描绘“竹外桃花三两枝”所展现的美景。

(4)下列对诗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0. 背一背,填一填。

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______,扇啊扇哪,______。

2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江畔独步寻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补全古诗。

______,______。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2)《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诗中描写了______季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______的思想感情。

22. 把下面诗句补充完整。

(1)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

(2)______,同到牵牛织女家。

(3)______,花木成畦手自栽。

(4)一水护田将绿绕,______。

23. 选择填空。

(1)《夏日绝句》和《出塞》的作者分别是()。

(2)“欲饮琵琶马上催”中的“欲”意思是()。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赞颂的是哪位英雄?()24. 书法秀。

(请默写《乡村四月》中的第三、四行诗句)25. 把下列古诗补充完整。

(1)故人西辞黄鹤楼,______。

(2)______,每逢佳节倍思亲。

(3)少小离家老大回,______。

(4)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

(5)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

(6)______,春风不改旧时波。

26. 背一背,填一填。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______,千里江陵______。

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

27. 阅读理解及分析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在《七律长征》上用“/”划分出朗读节奏,并注意朗读重音。

(2)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

(3)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动宾短语概括),你最欣赏哪一幅图画,说说理由。

(4)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____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_____诗。

(5)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8. 把下列诗句补写完整(1)湖光秋月两相和,______。

(2)______,春来江水绿如蓝。

(3)______,子规声里雨如烟。

(4)遥望洞庭山水翠,______。

29. 默写《题西林壁》并结合诗句回答问题。

(1)默写《题西林壁》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解释词语。

题:______只缘:______不识:______(3)《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______的感觉。

(4)俗话说:“当事者迷。

”诗中有哪句诗说明这个道理,请填在横线上______。

(5)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30. 阅读下面的一首小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沙白湖波上荡着红叶一片,如一叶扁舟上面坐着秋天。

(1)填一填。

①这首诗中诗人把一片______比作一叶______,把红叶在湖面上荡漾的情景写得很生动。

②诗人通过观察______知道秋天来了,正可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2)选一选。

“上面坐着秋天”中的“坐”字用得真好!下面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