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牧对三江源区高寒草甸主要植物表型 特征的影响
放牧对三江源区高寒草甸主要植物表型特征的影响

G RA SSLA N D A N D TU RF( 2 01 5 )
V o1 . 3 5 N O. 3
放牧 对 三江 源 区高寒 草甸 主 要植 物 表 型
特 征 的 影 响
石 红 霄 , 侯 向阳 , 师 尚礼 , 贺 晶 , 胡 宁宁
( 1 . 甘肃 农 业大学 草 业学 院/ 草 业 生态 系统 教育部 重 点实验 室 / 甘肃 省草 业工 程实 验室 / 中一 美草 地 畜牧 业 可持 续 发展研 究 中心 , 甘 肃 兰 州 7 3 0 0 7 0 ;2 . 中国农业 科学 院 草原 研究所 , 内蒙古 呼和浩 特 0 1 0 0 1 0 )
科研 业务专项( 1 6 1 O 3 3 2 O 1 4 0 0 6 ) 项 目资 助
试验设 于农 业 部玉 树高寒 草 原资 源 与生 态环 境 重
点 野 外 科 学 观 测 站, 地 理 位 置 N 3 3 。2 4 3 O ,
作 者简介 : 石 红霄 ( 1 9 8 0 一 ) , 男, 青海 门源 人 , 助理研 究 员 , 在读博士研究生 , 主要 从事 草地 生 态 、 资 源 与 环 境 的科 学研 究 。
群落 结构 [ 1 ] 。适度 放牧 可 以增加群 落 的物种 多样 性 ,
进 而影 响草 地 的生 产 力 和稳 定 性 ; 过度 放 牧 则 会 导致
群 落多样 性 降 低 , 草 地 生 产力 下 降I 3 ] 。而 植 物 的 形 态
学 指标 是植 物生 长 中能 够 直 接观 察 的特 征 指 标 , 能 够 直 观地 反映 植物 在环 境 中的生 长变 化 。研究 植 物在 放 牧 影 响下 表 型 特 征 变 化 也 是 研 究 放 牧 影 响 的 重 要 内 容 。从功 能性 状 变化 探 索 草 原 植 物 的放 牧 响应 机 制 ,
放牧强度对三江源典型高寒草甸生物量和土壤理化特征的影响

放牧强度对三江源典型高寒草甸生物量和土壤理化特征的影响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放牧强度对三江源典型高寒草甸生物量和土壤理化特征的影响。
三江源地区作为中国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环境脆弱且独特,因此对于放牧等人类活动的响应十分敏感。
在此背景下,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高寒草甸生物量和土壤理化特征的影响,对于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三江源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高寒草甸的分布及其生态系统功能,为后续研究提供了背景信息。
接着,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放牧强度对草地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包括生物量、土壤理化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假设和研究内容,即分析不同放牧强度下高寒草甸生物量的变化和土壤理化特征的响应,并探讨其内在机制。
本文的研究方法包括野外调查、样品采集与分析和数据处理等。
通过在不同放牧强度下设置样地,收集高寒草甸生物量和土壤样品,分析其生物量组成、土壤理化特征等指标,并运用统计学方法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本文期望通过这一研究,为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为制定合理的放牧管理制度提供理论支持。
二、文献综述高寒草甸作为三江源地区的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在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放牧强度对高寒草甸的影响逐渐成为生态学和草地科学研究的热点。
放牧强度不仅直接关系到草甸植物的生长和生物量的积累,还会对土壤理化特征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国内外的研究中,已经有许多学者就放牧强度对高寒草甸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例如,等()在青藏高原的研究表明,适度的放牧强度可以促进草甸植物的生长,提高生物量;而过度放牧则会导致植物生物量减少,甚至引发草甸退化。
等()在内蒙古高原的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并进一步指出,过度放牧会导致土壤养分流失,土壤结构破坏,从而影响土壤肥力。
关于放牧强度对土壤理化特征的影响,也有大量的研究。
不同放牧管理模式对高寒草甸植被、土壤和碳氮储量特征的影响

不同放牧管理模式对高寒草甸植被、土壤和碳氮储量特征的影响青藏高原既是我国重要的特色畜牧业基地,同时也对北半球的气候有着重要影响,更是我国及周边国家多条母亲河的发源地,对我国东部及西南部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有巨大影响。
青藏高原总面积的85%是高寒草地,是藏羊和牦牛放牧的主要草场,高寒草地在气候调节、多样性保护和水土保持等生态服务功能发挥着重要影响,也对区域生态系统碳库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受全球性气候干旱、牧区人口增加、草原人为活动破坏和长期不合理的放牧利用模式等影响,青藏高原高寒草地退化严重。
放牧是草地最主要的利用方式。
目前,青藏高原高寒草地通常是整季,甚至全年连续放牧利用,过度放牧严重,这种不合理的利用方式对草地的破坏极大,尤其是在牧草返青期间,刚刚萌发返青的幼苗被采食后光合面积迅速减少,严重影响后期的生长和发育。
合理放牧时期的确定,是草地实现休养生息,保持草地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
然而,不同放牧管理模式下,高寒草甸植被的结构和组成、土壤理化特征及碳氮储量特征的的变化尚不明确。
因此,本研究以青藏高原东缘禁牧(NG)、全生长季休牧(RG)、传统放牧(TG)和连续放牧(CG)4种不同放牧管理模式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以群落生态学原理为指导,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研究了不同放牧管理模式对高寒草甸植被、土壤理化特征和碳氮储量特征的影响,以阐明不同放牧管理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探寻适宜于该地区的最佳放牧管理模式,从而为高寒草地碳汇管理、天然草地退化及修复治理提供理论基础。
本研究得出以下结果:1.与CG处理相比,NG和RG处理显著增加了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和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的重要值、各功能群(禾本科、莎草科、豆科和杂类草)植物的高度、禾本科植物密度和生物量以及总地上、地下生物量,其中以NG样地效果最为明显;降低杂类草植物的重要值、地下与地上生物量的比值、杂类草的生物量和密度;在4种放牧模式中,Shannon-Wiener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丰富度指数(S)及群落总密度的排列顺序均为:CG<NG<TG<RG。
放牧对高寒小嵩草草甸冷季草场主要植物种群生态位的影响.

放牧对高寒小嵩草草甸冷季草场主要植物种群生态位的影响2010-07-06对高寒小嵩草草甸冷季草场主要21种植物种群在不同放牧率下优势度、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1)经过两年的放牧,对照、轻度和中度放牧组的主要优势种均为小嵩草和垂穗披碱草,重度放牧组的主要优势种变成了小嵩草和鹅绒委陵菜;2)尽管枯草期小嵩草和高原早熟禾的适口性较好而被优先采食,但由于它们特有的耐牧、耐践踏等生物学特点,生态位宽度依然很大(0.948,0.901);垂穗披碱草尽管由于适口性和耐践踏性相对较差,但由于其株高优势,生态位宽度依然较大(0.815);青海野青茅和紫羊茅在枯草期由于适口性较好而耐践踏性相对较差,对放牧及由放牧引起的环境变化反应最为敏感,其生态位宽度很窄(0.302,0.416),说明放牧抑制了高大禾草层片的发育,为植株矮小的.莎草科牧草和阔叶植物的生长创造了条件;3)鹅绒委陵菜和雪白委陵菜、高山紫菀和柔软紫菀之间生态位重叠的降低,是种间对资源利用上分化的结果,且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与其它种群间也有较大的生态位重叠,分布于放牧演替系列两个极端的种群间生态位重叠较小,说明物种的分布是既间断又连续的.作者:董全民赵新全马玉寿施建军王彦龙 DONG Quan-min ZHAO Xin-quan MA Yu-shou SHI Jian-jun WANG Yan-long 作者单位:董全民,DONG Quan-min(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西宁,810001;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西宁,810016)赵新全,ZHAO Xin-quan(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西宁,810001)马玉寿,施建军,王彦龙,MA Yu-shou,SHI Jian-jun,WANG Yan-long(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西宁,810016)刊名:中国草地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GRASSLAND 年,卷(期):2006 28(6) 分类号:S812.43 关键词:高寒小嵩草草甸冷季草场放牧率优势度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
放牧强度对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放牧强度对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高寒草甸是青藏高原东缘的典型生态系统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
然而,随着放牧的增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高寒草甸的生态环境和物种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
因此,研究放牧强度对高寒草甸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采取有效的管理和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拟选取青藏高原东缘不同海拔高度的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利用样方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不同放牧强度对高寒草甸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并分析环境因素与物种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选取研究区域,并对地理环境、气候特征、土壤性质等进行调查和描述。
2. 设计不同放牧强度下的样方,并进行样方调查,记录物种名录和叶面积指数等相关指标。
3. 对样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放牧强度下物种多样性和生态指数的差异,并探讨其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4. 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放牧强度、气候和土壤因素与物种多样性之间的数学模型,预测不同条件下高寒草甸的物种多样性变化趋势。
三、预期成果1. 对不同放牧强度下高寒草甸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揭示物种组成和生态功能的变化规律。
2. 分析物种多样性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为区域生态系统的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3. 建立数学模型,预测不同条件下高寒草甸的物种多样性变化趋势,为决策和实际应用提供借鉴。
四、研究进度安排1. 前期调研和文献综述工作:1个月。
2. 研究区域选择和样方设计:2个月。
3. 样方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4个月。
4. 建立数学模型和结果分析:3个月。
5. 论文撰写和稿件修改:2个月。
总计12个月。
放牧对三江源区高寒草甸主要植物表型 特征的影响

第35卷 第3期 草 原 与 草 坪 2015年
9
日最大降水 量 36.5 mm。 蒸 发 量 1 430~1 615 mm, 属青藏高原气候系统。 1.2 试 验 样 地
试验选取的草 地 类 型 为 高 山 嵩 草 杂 草 类 草 甸,草 地 主 要 优 势 牧 草 是 高 山 嵩 草 (Kobresia pygmea),其 次 为 矮 嵩 草 、异 针 茅 (Stipa aliena)、高 原 早 熟 禾 、垂 穗 披 碱草(Elymus natans)、丁 柱 委 陵 菜 (Potehtilla saun- dersiana)、乳白香 青 (Anaphalis lactea)、高 山 唐 松 草 (Thalictrum alpinum )等 [14]。 1.2.1 样地设置 观 测 试 验 站 佳 塘 草 原 为 一 块 平 坦 开阔的退化高寒嵩草草甸,面 积 20hm2,近 年 来,采 取 了围栏封育和自由放牧的利用和管理措施。试验分别 设置了围栏封育样地和自由放牧2个处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 验 地 概 况 试验设于农业部玉树高寒草原资源与生态环境重
点 野 外 科 学 观 测 站,地 理 位 置 N 33°24′30″, E 97°18′00″,海拔 4 250 m。 年 平 均 温 度 为 -6.4~ 4.3 ℃,7月平均最高温度为11.7~21.0 ℃,1 月平均 最低气温为-27.9~14.3 ℃。全年可照时数4 425h, 日照时 数2 488~2 619h。 年 均 降 水 量 为 374.2~ 721.2 mm,分 配 不 均 匀 ,降 水 日 数 130~160d,多 年 一
收 稿 日 期 :2014-10-29;修 回 日 期 :2015-01-02 基 金 项 目:国 家 重 点 基 础 研 究 发 展 计 划 (973 计 划 )
放牧强度对高寒草甸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关系的影响

放牧强度对高寒草甸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关系的影响闫卫民;张世彬;杨元武【期刊名称】《草业科学》【年(卷),期】2024(41)3【摘要】放牧对草地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深远而复杂,为了探讨高寒草甸植物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受长期不同放牧强度的影响,在高寒草甸草地群落设置不同放牧强度试验,分析不同放牧强度下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及其关系的变化,以期为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草地植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先增大后减小,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的优势物种由禾本科向莎草科和杂类草转变,其中禾本科植物的优势度从70%降到12%,杂类草植物的优势度由13%增大到82%,植物群落的地上净初级生产力(ANPP)逐渐减小,轻度放牧处理减少了61.56%,中度放牧处理减少了76.75%,重度放牧处理减少了78.72%,重度放牧处理地下净初级生产力(BNPP)比禁牧处理降低了90.06%,轻度放牧、中度放牧处理地下净初级生产力与禁牧处理无明显差异,3个处理下的地下净初级生产力(NPP)总体保持稳定。
放牧强度增大会导致植物群落高度下降,中度放牧处理会增加植物群落中莎草科植物的分蘖数。
高寒草甸上植物群落的Pielou指数和NPP负相关,Margalef指数和BNPP 正相关。
研究结果表明,中度放牧强度有利于高寒草甸维持较高的物种多样性,过度放牧不利于高寒草甸维持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和草地生产力。
【总页数】9页(P539-547)【作者】闫卫民;张世彬;杨元武【作者单位】青海大学农牧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相关文献】1.模拟放牧强度与施肥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2.放牧强度对环青海湖高寒草原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影响3.放牧干扰下高寒草甸物种、生活型和功能群多样性与生物量的关系4.刈割、施肥和浇水对高寒草甸物种多样性、功能多样性与初级生产力关系的影响5.取样尺度对亚高寒草甸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草地类型对三江源区草地土壤养分的影响

第34卷第2期2015年4月中国野生植物资源Chinese Wild Plant Resources Vol.34No.2Apr.2015收稿日期:2014-08-27作者简介:任俞新(1991-),男,汉族,本科,助讲。
主要从事森林植物环境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doi :10.3969/j.issn.1006-9690.2015.02.004不同草地类型对三江源区草地土壤养分的影响任俞新1,李亚娟2(1.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天水741020;2.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摘要对三江源区原生高寒草甸草原、退化高寒草甸草原、退化高寒草原和人工草地4种不同草地类型中,草地土壤养分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高寒草甸草原随着退化程度的加重,全氮、有效氮、全磷、有效磷、有效钾均在土壤表层含量降低,中下层土壤含量升高。
原生高寒草甸草原全氮、全磷、有效磷含量在中层土壤含量升高,而有效氮、有效钾含量随着土层加深逐渐降低。
退化高寒草原全氮、全磷含量随土层加深变化较不明显,有效氮在中层土壤含量较多随后急剧下降,有效磷和有效钾随土层加深逐渐减少。
人工草地各种土壤养分均呈现随土层逐步下降的态势,总体来看,人工草地在表层土壤的各种养分含量远远大于原生和退化草地,土壤速效养分受退化程度影响较大,其变化幅度明显高于全量养分,表层土壤养分受退化影响的程度较深层土壤大。
关键词三江源;利用方式;土壤养分中图分类号:S15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90(2015)02-0013-04Effect of Different Grassland Types on Grassland Soil Nutrientof Sanjiang Source RegionRen Yuxin 1,Li Yajuan 2(1.Gansu Forestry Technological College ,Tianshui 741020,China ;2.Pratacultural College of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China )AbstractIn the manner of the primary source area in Sanjiang alpine meadow grassland ,the degradedalpine meadow grassland ,the degraded alpine grassland and artificial grassland ,we measured the grass-land soil nutrient contents ,the results shows that the more degenerate ,the worse the alpine meadow grassland become.Total nitrogen ,available nitrogen ,total phosphorus ,available phosphorus ,available potassium decreased in the surface soil content ,increased the contents of soil layer.Degraded alpine grassland of total nitrogen ,total phosphorus content with depth change is not obvious ,available N ,then a sharp decline in more content in soil layer ,available P and available K decreased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soil depth.All kinds of soil nutrient in artificial grassland were declining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soil situation.Overall ,artificial grassland in a variety of nutrients in the surface soil is far grea-ter than the original and degraded grassland ,soil available nutrient degradation degree of influence ,the change amplitud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otal nutrient ,soil nutrient affected by degradation degree in deep soil.Key wordsSanjiang source ;using types ;soil nutrients天然草地是重要的可再生自然资源之一,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改良土壤等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 稿 日 期 :2014-10-29;修 回 日 期 :2015-01-02 基 金 项 目:国 家 重 点 基 础 研 究 发 展 计 划 (973 计 划 )
(2014CB138802),国 家 科 技 支 撑 计 划 课 题 (2012BAD13B07)中 央 级 公 益 科 研 院 所 基 本 科 研 业 务 专 项 (1610332014006)项 目 资 助 作 者 简 介:石 红 霄 (1980-),男,青 海 门 源 人,助 理 研 究 员, 在 读 博 士 研 究 生 ,主 要 从 事 草 地 生 态 、资 源 与 环 境的科学研究。 E-mail:axiao8003@sina.com 侯向阳与石红霄为通讯作者。
DOI:10.13817/ki.cyycp.2015.03.002
放牧作 为 人 类 对 草 地 生 态 系 统 最 主 要 的 干 扰 方 式,对生态系统 产 生 重 要 的 影 响。 家 畜 可 以 通 过 选 择
化[7]、植物形态结构 等 [8] 影响的研究,关 于 长 期 放 牧 下 草原植物性状可塑性变化的报道仍 较 少 。 [9] 高 寒 草 甸
图 2 放 牧 下 植 株 的 叶 片 数 Fig.2 Effects of grazing on leaf number
2.3 放 牧 对 植 株 叶 面 积 的 影 响 高原早熟禾和矮嵩草的植株叶面积在放牧的影响
10
GRASSLAND AND TURF(2015) Vol.35 No.3
(1)围 栏 封 育 样 地:随 机 选 择 围 封 3,5 和 10 年 的 高寒 草 甸 样 地 3 个,做 为 围 栏 封 育 样 地。 样 地 内 植 被 盖 度 在 80% ,高 度 20cm,地 表 有 枯 落 物 覆 盖 层 。
(2)自 由 放 牧 退 化 样 地 :围 栏 外 一 直 处 于 自 由 放 牧 状 态 ,为 比 较 典 型 的 退 化 高 寒 草 甸 利 用 方 式 ,围 栏 封 育 样地周边随机选择 3 个 自 由 放 牧 草 地,做 为 自 由 放 牧 样地。植被盖度约40%,草层 高 度 在 8cm 以 下,地 表 无枯落物覆盖。 1.3 试 验 方 法
封禁牧试验,研究了高原早熟禾和矮嵩草茎叶 功 能 性 状 对 放 牧 的 响 应。 结 果 表 明:与 围 栏 禁 牧 相 比,放
牧抑制了高原早熟禾和矮嵩草的生 长,导 致 了 2 种 植 物 株 高、叶 面 积 的 显 著 下 降 (P<0.05),植 物 个 体
表现出明显的矮小化现象。而长期放牧后,短期 围 封 对 于 植 物 叶 片 数、根 长、根 粗 等 功 能 性 状 的 恢 复 效
8
GRASSLAND AND TURF(2015) Vol.35 No.3
放牧对三江源区高寒草甸主要植物表型 特征的影响
石 红 霄1,2,侯 向 阳2,师 尚 礼1,贺 晶2,胡 宁 宁2
(1.甘肃农业大学 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草业工程实验室/中-美草地畜牧业 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70;2.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性采食行为直接 影 响 植 物 种 群 动 态,并 间 接 地 改 变 了 群落结构 。 [1,2] 适度放牧可以增加群落的物种多样 性 , 进而影响草地的 生 产 力 和 稳 定 性;过 度 放 牧 则 会 导 致 群落多样性降 低,草 地 生 产 力 下 降 。 [3] 而 植 物 的 形 态 学指标是植物生 长 中 能 够 直 接 观 察 的 特 征 指 标,能 够 直观地反映植物在环境中的生长变化。研究植物在放 牧影响下表 型 特 征 变 化 也 是 研 究 放 牧 影 响 的 重 要 内 容。从功能性状变化探索草原植物的放牧响应机制, 是受科学家青 睐 的 思 路 。 [4] 目 前,我 国 放 牧 对 草 地 的 影响主要集中于生物多样性[5]、生 物 量[6]、土 壤 养 分 变
下都有所变化,变 化 的 程 度 因 草 种 的 不 同 也 有 所 不 同 (图3),放 牧 对 高 原 早 熟 禾 和 矮 嵩 草 植 株 叶 面 积 的 影 响均极显著(P<0.05)。 高 原 早 熟 禾 在 围 栏 禁 牧 条 件 下的叶 面 积 为 64.60 mm2,同 时 自 由 放 牧 条 件 下 为 26.40mm2,比 围 栏 禁 牧 条 件 下 的 叶 面 积 减 少 了 59.14%。矮嵩草在围栏禁牧条件下的叶面积为 17.62 mm2,在 自 用 放 牧 条 件 下 为 7.47 mm2,比 围 栏 禁 牧 条 件 下的 叶面 积 减 少 了 57.56%。 由 此 可 见 ,放 牧 在 一 定 程 度上抑制了高原早熟禾和矮嵩草叶面积的增大。
第35卷 第3期 草 原 与 草 坪 2015年
9
日最大降水 量 36.5 mm。 蒸 发 量 1 430~1 615 mm, 属青藏高原气候系统。 1.2 试 验 样 地
试验选取的草 地 类 型 为 高 山 嵩 草 杂 草 类 草 甸,草 地 主 要 优 势 牧 草 是 高 山 嵩 草 (Kobresia pygmea),其 次 为 矮 嵩 草 、异 针 茅 (Stipa aliena)、高 原 早 熟 禾 、垂 穗 披 碱草(Elymus natans)、丁 柱 委 陵 菜 (Potehtilla saun- dersiana)、乳白香 青 (Anaphalis lactea)、高 山 唐 松 草 (Thalictrum alpinum )等 [14]。 1.2.1 样地设置 观 测 试 验 站 佳 塘 草 原 为 一 块 平 坦 开阔的退化高寒嵩草草甸,面 积 20hm2,近 年 来,采 取 了围栏封育和自由放牧的利用和管理措施。试验分别 设置了围栏封育样地和自由放牧2个处理。
于2013年7月中 旬 在 围 栏 禁 牧 样 地 和 自 由 放 牧 6个样地,均随机设置 3 个 1 m×1 m 的 样 方,每 个 样 方随机 选 取 6 株 高 原 早 熟 禾、矮 嵩 草,测 定 株 高、叶 片 数 、叶 面 积 、茎 粗 、主 根 长 和 主 根 粗 。
株高的测定采用直尺直接测定每个植株地上部分 的 自 然 高 度 ,取 其 均 值 ;测 定 记 录 每 个 植 株 现 存 的 绿 色 叶 片 的 数 量 ,取 其 均 值 ;叶 面 积 的 测 定 采 用 游 标 卡 尺 测 定 每 个 植 株 的 叶 长 、叶 宽 (叶 宽 是 指 叶 片 的 中 间 部 分 的 宽度),然 后 将 二 者 的 乘 积 作 为 叶 面 积,取 均 值;茎 粗、 主根 长、主 根 粗 的 测 定,随 机 选 取 植 株,然 后 将 其 连 根 挖出,用 游 标 卡 尺 测 量 茎 粗、主 根 长、主 根 粗 的 值,取 均 验 地 概 况 试验设于农业部玉树高寒草原资源与生态环境重
点 野 外 科 学 观 测 站,地 理 位 置 N 33°24′30″, E 97°18′00″,海拔 4 250 m。 年 平 均 温 度 为 -6.4~ 4.3 ℃,7月平均最高温度为11.7~21.0 ℃,1 月平均 最低气温为-27.9~14.3 ℃。全年可照时数4 425h, 日照时 数2 488~2 619h。 年 均 降 水 量 为 374.2~ 721.2 mm,分 配 不 均 匀 ,降 水 日 数 130~160d,多 年 一
果 并 不 显 著 (P>0.05),说 明 放 牧 退 化 草 原 植 物 性 状 具 有 保 守 性 。
关 键 词 :三 江 源 区 ;放 牧 ;矮 嵩 草 ;高 原 早 熟 禾 ;表 型 特 征
中 图 分 类 号 :S 812.8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9-5500(2015)03-0008-05
图 3 放 牧 下 植 株 的 叶 面 积 Fig.3 Effects of grazing on leaf area
2.4 放 牧 对 植 株 茎 粗 的 影 响 放牧条件下高原早熟禾和矮嵩草植株茎粗比围栏
禁牧的减小(图4),其中,高 原 早 熟 禾 茎 粗 的 差 异 显 著 (P<0.05),矮嵩草茎粗不显著(P>0.05)。 高原早熟 禾在围栏禁牧条件下茎粗为 0.69 mm,在自由放 牧 为 0.52mm,比 围 栏 禁 牧 条 件 下 减 少 了24.76% 。 矮 嵩 草 围 栏 禁 牧 下 茎 粗 为 0.52 mm,自 由 放 牧 下 为0.47 mm, 比 围 栏 禁 牧 条 件 下 减 少 了9.98% 。 表 明 放 牧 在 一 定 程 度上抑制了高原早熟禾和矮嵩草的茎粗。 2.5 放 牧 对 植 株 主 根 长 的 影 响
是青藏高原的主 体,对 维 持 生 态 系 统 功 能 有 重 要 的 作 用[10],但由于长期过度放 牧,草 地 生 态 系 统 退 化、生 产 力持续衰减 ,这 [11,12] 些 现 象 已 成 为 近 年 来 我 国 生 态 学 研究中 的 热 点 问 题 。 [13] 高 原 早 熟 禾 (Poa crymophi- la)和 矮 嵩 草 (Kobresia kansuensis)是 高 寒 草 甸 主 要 优 势植物,研究其对 放 牧 的 表 型 反 应 对 于 揭 示 草 原 生 态 系统放牧响应 机 制 具 有 很 强 的 代 表 性。 为 此,以 青 藏 高原典型植物矮 嵩 草 和 高 原 早 熟 禾 为 例,探 讨 自 由 放 牧和围栏封育对 植 物 表 型 特 征 影 响,旨 在 揭 示 植 物 茎 叶性状对放牧与 围 栏 禁 牧 的 差 异 化 响 应 特 征,为 深 入 研究放牧对植株作用机理提供科学依据。
采用 Excel 2007软件对 数 据 进 行 整 理 和 绘 图,应 用 SAS 9.1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放 牧 对 植 株 高 度 的 影 响 高原早熟禾和矮嵩草的株高在放牧的影响下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