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2018年中考数学二模卷
北京市2018年中考数学二模试题汇编作图题

求作:以 AB 为斜边的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 . 作法:如图, (1)分别以点 A 和点 B 为圆心,大于
1 AB 的长为 2
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 P , Q 两点; (2)作直线 PQ ,交 AB 于点 O ; (3)以 O 为圆心, OA 的长为半径作圆,交直线 PQ 于点 C ; (4)连接 AC , BC . 则 △ABC 即为所求作的三角形. 请回答:在上面的作图过程中,① △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依据是 是 . ;② △ABC 是等腰三角形的依据
(3)以 O 为圆心,OA 为半径作⊙O,在 AB 上方交 EF 于点 C; (4)连接线段 AC,BC. △ABC 为所求的等腰 Rt△ABC. 请回答:该尺规作图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 顺义二模 16.同学们设计了一个重复抛掷的实验:全班 48 人分为 8 个小组,每组抛掷同一型号的一枚瓶盖 300 次,并记 录盖面朝上的次数,下表是依次累计各小组的实验结果. 1组 盖面朝 上次数 盖面朝 上频率 165 0.550 1~2 组 335 0.558 1~3 组 483 0.537 1~4 组 632 0.527 1~5 组 801 0.534 1~6 组 949 0.527 1~7 组 1122 0.534 1~8 组 1276 0.532
BAC 的平分线.
晓龙同学的画图步骤如下:
» 于点 M; (1)延长 OD 交 BC
(2)连接 AM 交 BC 于点 N. 所以线段 AN 为所求△ABC 中∠BAC 的平分线. 请回答:晓龙同学画图的依据是 .
2018 海淀二模 15.下面是“作以已知线段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尺规作图过程. 已知:线段 AB .
北京市各区2018年初三数学中考二模《解四边形综合题》汇编

2018昌平二模21△.如图,已知ACB中,∠ACB=90°,CE是△ACB的中线,分别过点A、点C作CE和AB的平行线,交于点D.(1)求证:四边形ADCE是菱形;(2)若CE=4,且∠DAE=60°,求△ACB的面积.D CA E B2018朝阳二模22.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延长CD到E,使DE=CD,连接AE.(1)求证:四边形ABDE是平行四边形;(2)连接OE,若∠ABC=60°,且AD=DE=4,求OE的长.2018东城二模21.如图,在菱形ABCD中,∠BAD=α,点E在对角线BD上.将线段CE绕点C顺时针旋转α,得到CF,连接DF.(1)求证:BE=DF;(2)连接AC,若EB=EC,求证:AC⊥CF.2018房山二模21.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AD=CD,E是对角线BD上一点,且EA=EC.(1)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2)如果∠BDC=30°,DE=2,EC=3,求CD的长.DAECB21.如图,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过点 D 作 DE ∥BC 交 AB 于点 E ,DF ∥AB 交 BC于点 F .(1)求证:四边形 BEDF 为菱形;(2)如果∠A = 90°,∠C = 30°,BD = 12,求菱形 BEDF 的面积.AEDB F C2018 海淀二模21.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 A BCD , BD 交 AC 于 G ,E 是 BD 的中点,连接 AE并延长,交 CD 于点 F , F 恰好是 CD 的中点.(1)求BGGD的值;(2)若 CE EB ,求证:四边形 ABCF 是矩形.BCGAEFD22.如图,已知□A BCD,延长AB到E使BE=AB,连接BD,ED,EC,若ED=AD.(1)求证:四边形BECD是矩形;(2)连接AC,若AD=4,CD=2,求AC的长.D CA B E2018石景山二模2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45︒,C D=BC,DE是AB边的垂直平分线,连接CE.(1)求证:∠DEC=∠BEC;(2)若AB=8,BC=10,求CE的长.DCA E B2018西城二模21.如图,在△Rt ABC中,∠ACB=90︒,CD⊥AB于点D,BE⊥AB于点B,BE=CD,连接CE,DE.(1)求证:四边形CDBE为矩形;(2)若AC=2,tan∠ACD=12,求DE的长.2018怀柔二模20.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2的菱形,E,F分别是AB,AD的中点,连接EF,EC,△将FAE绕点F旋转180°△得到FDM.(1)补全图形并证明:EF⊥AC;(2)若∠B=60°△,求EMC的面积.A E BFD CAB2018 顺义二模22.如图,四边形 ABCD 中,∠C =90°,AD ⊥DB ,点 E 为 AB 的中点,DE ∥BC . (1)求证:BD 平分∠ABC ;(2)连接 EC ,若∠A = 30 ,DC = 3 ,求 EC 的长.DCE2018 门头沟二模21.如图,以BC 为底边的等腰△ABC ,点 D ,E ,G 分别在 BC ,AB ,AC 上,且 EG ∥BC , DE ∥AC ,延长 GE 至点 F ,使得 BF =BE .(1)求证:四边形 BDEF 为平行四边形;(2)当∠C =45°,BD =2 时,求 D ,F 两点间的距离.AEGFBD C。
2018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

2018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下面1-8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只有一个.1.(2分)若代数式的值为零,则实数x的值为()A.x=0B.x≠0C.x=3D.x≠32.(2分)如图的平面图形绕直线l旋转一周,可以得到的立体图形是()A.B.C.D.3.(2分)中国传统扇文化有着深厚的底蕴,下列扇面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4.(2分)如图,在数轴上有点O,A,B,C对应的数分别是0,a,b,c,AO=2,OB=1,BC=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c|B.ab>0C.a+c=1D.b﹣a=15.(2分)⊙O是一个正n边形的外接圆,若⊙O的半径与这个正n边形的边长相等,则n的值为()A.3B.4C.5D.66.(2分)已知a2﹣5=2a,代数式(a﹣2)2+2(a+1)的值为()A.﹣11B.﹣1C.1D.117.(2分)小文同学统计了某栋居民楼中全体居民每周使用手机支付的次数,并绘制了直方图.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①这栋居民楼共有居民140人②每周使用手机支付次数为28~35次的人数最多③有的人每周使用手机支付的次数在35~42次④每周使用手机支付不超过21次的有15人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8.(2分)如图,矩形ABCD中,AB=4,BC=3,F是AB中点,以点A为圆心,AD为半径作弧交AB于点E,以点B为圆心,BF为半径作弧交BC于点G,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的差S1﹣S2为()A.B.C.D.6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9.(2分)写出一个比大且比小的有理数:.10.(2分)直线AB,BC,CA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语句:①点A在直线BC上;②直线AB经过点C;③直线AB,BC,CA两两相交;④点B是直线AB,BC,CA的公共点,正确的有(只填写序号).11.(2分)2017年5月5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型飞机C919成功首飞,如图给出了一种机翼的示意图,用含有m、n的式子表示AB的长为.12.(2分)如图,△ABC内接于⊙O,AB是⊙O的直径,点D在圆O上,BD=CD,AB=10,AC=6,连接OD交BC于点E,DE=.13.(2分)鼓励科技创新、技术发明,北京市2012﹣2017年专利授权量如图所示.根据统计图中提供信息,预估2018年北京市专利授权量约件,你的预估理由是.14.(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四边形OABC是正方形,点C(0,4),D是OA中点,将△CDO以C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90°后,再将得到的三角形平移,使点C与点O重合,写出此时点D的对应点的坐标:.15.(2分)下列对于随机事件的概率的描述:①抛掷一枚均匀的硬币,因为“正面朝上”的概率是0.5,所以抛掷该硬币100次时,就会有50次“正面朝上”;②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装有4个黑球,1个白球,这些球除了颜色外无其他差别.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恰好是白球的概率是0.2;③测试某射击运动员在同一条件下的成绩,随着射击次数的增加,“射中9环以上”的频率总是在0.85附近摆动,显示出一定的稳定性,可以估计该运动员“射中9环以上”的概率是0.85其中合理的有(只填写序号).16.(2分)下面是“作三角形一边上的高”的尺规作图过程.已知:△ABC.求作:△ABC的边BC上的高AD.作法:如图2,(1)分别以点B和点C为圆心,BA,CA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E;(2)作直线AE交BC边于点D.所以线段AD就是所求作的高.请回答:该尺规作图的依据是.三、解答题(本题共68分,第17-24题,每小题5分,第25题6分,第26-27题,每小题5分,第28题8分)17.(5分)计算:﹣3tan30°+(2018﹣π)0﹣()﹣1.18.(5分)解不等式﹣3>2x﹣1,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19.(5分)如图,△ABC中,∠C=90°,AC=BC,∠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DE⊥AB于点E.(1)依题意补全图形;(2)猜想AE与CD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0.(5分)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1)x+m2﹣3=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求m的取值范围;(2)若m为非负整数,且该方程的根都是无理数,求m的值.21.(5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k1x+6与函数y=(x>0)的图象的两个交点分别为A(1,5),B.(1)求k1,k2的值;(2)过点P(n,0)作x轴的垂线,与直线y=k1x+6和函数y=(x>0)的图象的交点分别为点M,N,当点M在点N下方时,写出n的取值范围.22.(5分)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延长CD到E,使DE=CD,连接AE.(1)求证:四边形ABDE是平行四边形;(2)连接OE,若∠ABC=60°,且AD=DE=4,求OE的长.23.(5分)AB为⊙O直径,C为⊙O上的一点,过点C的切线与A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D,CA=CD.(1)连接BC,求证:BC=OB;(2)E是中点,连接CE,BE,若BE=2,求CE的长.24.(5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北京市民积极参与义务植树活动.小武同学为了了解自己小区300户家庭在2018年4月份义务植树的数量,进行了抽样调查,随即抽取了其中30户家庭,收集的数据如下(单位:棵):1 123 2 3 2 3 34 3 3 4 3 35 3 4 3 4 4 5 4 5 3 4 3 4 5 6(1)对以上数据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①绘制如下的统计图,请补充完整;②这30户家庭2018年4月份义务植树数量的平均数是,众数是;(2)“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是新时代首都全民义务植树组织形式和尽责方式的一大创新,2018年首次推出义务植树网上预约服务,小武同学所调查的这30户家庭中有7户家庭采用了网上预约义务植树这种方式,由此可以估计该小区采用这种形式的家庭有户.25.(6分)在数学活动课上,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把一副三角尺如图1摆放,直角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分别垂直或平行,60°角的顶点在另一个三角尺的斜边上移动,在这个运动过程中,有哪些变量,能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吗?小林选择了其中一对变量,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下面是小林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1)画出几何图形,明确条件和探究对象;如图2,在Rt△ABC中,∠C=90°,AC=BC=6cm,D是线段AB上一动点,射线DE ⊥BC于点E,∠EDF=60°,射线DF与射线AC交于点F.设B,E两点间的距离为xcm,E,F两点间的距离为ycm.(2)通过取点、画图、测量,得到了x与y的几组值,如下表:x/cm0123456y/cm 6.9 5.3 4.0 3.3 4.56(说明:补全表格时相关数据保留一位小数)(3)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描出以补全后的表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4)结合画出的函数图象,解决问题:当△DEF为等边三角形时,BE的长度约为cm.26.(7分)已知二次函数y=ax2﹣2ax﹣2(a≠0).(1)该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2)若该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上,当﹣1≤x≤5时,函数图象的最高点为M,最低点为N,点M的纵坐标为,求点M和点N的坐标;(3)对于该二次函数图象上的两点A(x1,y1),B(x2,y2),设t≤x1≤t+1,当x2≥3时,均有y1≥y2,请结合图象,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27.(7分)如图,在△ABC中,AB=AC,∠BAC=90°,M是BC的中点,延长AM 到点D,AE=AD,∠EAD=90°,CE交AB于点F,CD=DF.(1)∠CAD=度;(2)求∠CDF的度数;(3)用等式表示线段CD和C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8.(8分)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点P和直线m,给出如下定义:若存在一点P,使得点P到直线m的距离等于1,则称P为直线m的平行点.(1)当直线m的表达式为y=x时,①在点P1(1,1),P2(0,),P3(,)中,直线m的平行点是;②⊙O的半径为,点Q在⊙O上,若点Q为直线m的平行点,求点Q的坐标.(2)点A的坐标为(n,0),⊙A半径等于1,若⊙A上存在直线的平行点,直接写出n的取值范围.2018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下面1-8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只有一个.1.A;2.B;3.C;4.C;5.D;6.D;7.B;8.A;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9.答案不唯一,如:2;10.③;11.m+n﹣n;12.2;13.113407;北京市近两年的专利授权量平均每年增加6458.5件;14.(4,2);15.②③;16.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三角形的高的定义;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三、解答题(本题共68分,第17-24题,每小题5分,第25题6分,第26-27题,每小题5分,第28题8分)17.;18.;19.;20.;21.;22.;23.;24.3.4棵;3棵;70;25.3.5;26.;27.45;28.P2,P3;。
2018-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初三-下学期-中考二模

A、
B、
C、
D、
22. 小阳利用刻度尺、圆柱形平底玻璃管、细铅丝、玻璃容器、水测定盐水的密度。他用刻度尺测出玻璃管的长度L= 22. 20cm。在玻璃管的下端缠上适量的细铅丝,制成一个能够测量液体密度的装置,把它放入盛水的玻璃容器中,静止后 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方玻璃管的长度h1=9cm,如图甲所示。再甲(水)乙把它放入盛有盐水的玻璃容器中,静止后用 刻度尺测出液面上方玻璃管的长度h2=10cm,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018-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初三-下学期-中考二模
总分:170分 答题时间:120分钟 姓名: 日期:
注:本试卷共34道题,其中单选题15题(每题5分),多选题7题(每题5分),填空题2题(每题5分),计算题2题(每题5 分),实验探究题7题(每题5分),材料综合题1题(每题5分) 一、单选题(共15题,每题5分,共75分)
16. 吐鲁番是全国有名的“火炉”,常年高温少雨,水贵如油。当地流行使用坎儿井,大大减少了输水过程中的蒸发 16. 和渗漏。坎儿井由明渠、暗渠、竖井组成,如图所示,井内的水温在夏季约比外界低5~10℃.下列关于坎儿井能够减 少水的蒸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降低了水的温度
B、
减慢了水的表面空气流速
24. 图中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cm。 24.
四、计算题(共2题,每题5分,共10分)
25. 一个导体在工作时其两端电压为12V,通过它的电流为0.4A,导体的电阻多大?假如加在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 25. 24V,导体的电阻不变,这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消耗的电功率各多大?
26. 工人使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5s内将重400N的物体A匀速提升3m,已知拉力F为250N.在此过程中,不计绳重和 26. 轮与轴间的摩擦。求: (1)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工人做功的功率。
[试卷合集3套]北京市某中学2018届中考数学毕业升学考试二模试题
![[试卷合集3套]北京市某中学2018届中考数学毕业升学考试二模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4f83931524de518964b7df0.png)
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a 2·a 2=2a 4B .(-a 2)3=-a 6C .3a 2-6a 2=3a 2D .(a -2)2=a 2-4【答案】B【解析】根据同底数幂乘法、幂的乘方、合并同类项法则、完全平方公式逐项进行计算即可得.【详解】A. a 2·a 2=a 4 ,故A 选项错误; B. (-a 2)3=-a 6 ,正确;C. 3a 2-6a 2=-3a 2 ,故C 选项错误;D. (a -2)2=a 2-4a+4,故D 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合并同类项、完全平方公式,熟练掌握各运算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已知代数式x+2y 的值是5,则代数式2x+4y+1的值是( )A .6B .7C .11D .12【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得出x+2y=5,将所求式子前两项提取2变形后,把x+2y=5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详解】∵x+2y=5,∴2x+4y=10,则2x+4y+1=10+1=1.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利用了整体代入的思想,是一道基本题型.3.如图,直线y =kx+b 与y =mx+n 分别交x 轴于点A (﹣1,0),B (4,0),则函数y =(kx+b )(mx+n )中,则不等式()()0kx b mx n ++>的解集为( )A .x >2B .0<x <4C .﹣1<x <4D .x <﹣1 或 x >4【答案】C 【解析】看两函数交点坐标之间的图象所对应的自变量的取值即可.【详解】∵直线y1=kx+b与直线y2=mx+n分别交x轴于点A(﹣1,0),B(4,0),∴不等式(kx+b)(mx+n)>0的解集为﹣1<x<4,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不等式,本题是借助一次函数的图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两个图象的“交点”是两个函数值大小关系的“分界点”,在“分界点”处函数值的大小发生了改变.4.如图,小正方形边长均为1,则下列图形中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BC相似的是A.B.C.D.【答案】B【解析】根据网格的特点求出三角形的三边,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即可求解.【详解】已知给出的三角形的各边AB、CB、AC分别为2、2、10、只有选项B的各边为1、2、5与它的各边对应成比例.故选B.【点晴】此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熟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5.如图,半径为3的⊙A经过原点O和点C(0,2),B是y轴左侧⊙A优弧上一点,则tan∠OBC为()A.13B.22C.2D.2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连结CD,可得CD为直径,在Rt△OCD中,CD=6,OC=2,根据勾股定理求得OD=4所以tan∠CDO=,由圆周角定理得,∠OBC=∠CDO,则tan∠OBC=,故答案选C.考点:圆周角定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6.如图,已知△ABC中,∠C=90°,AC=BC=2,将△ABC绕点A顺时针方向旋转60°到△AB′C′的位置,连接C′B,则C′B的长为()A.2-2B.32C.3-1D.1【答案】C【解析】延长BC′交AB′于D,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D⊥AB′,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AB,然后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D、C′D,然后根据BC′=BD-C′D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延长BC′交AB′于D,连接BB',如图,在Rt△AC′B′中,2AC′=2,∵BC′垂直平分AB′,∴C′D=12AB=1,∵BD为等边三角形△ABB′的高,∴33,∴BC′=BD-3-1.故本题选择C.【点睛】熟练掌握勾股定理以及由旋转60°得到△ABB′是等边三角形是解本题的关键. 7.下列大学的校徽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答案】B【解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详解】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8.下列计算或化简正确的是()A.234265+=B.842=C.2÷=-=-D.2733(3)3【答案】D【解析】解:A.不是同类二次根式,不能合并,故A错误;B.822=,故B错误;C.2-=,故C错误;(3)3D.27327393÷=÷==,正确.故选D.9.如图,AB∥CD,∠1=45°,∠3=80°,则∠2的度数为()A.30°B.35°C.40°D.45°【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解答即可.详解:如图,∵AB∥CD,∠1=45°,∴∠4=∠1=45°,∵∠3=80°,∴∠2=∠3-∠4=80°-45°=35°,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关键是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解答.10.在如图所示的计算程序中,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所对应的图象应为()A .B .C .D .【答案】D【解析】先求出一次函数的关系式,再根据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及函数图象的性质解答即可.【详解】由题意知,函数关系为一次函数y=-1x+4,由k=-1<0可知,y随x的增大而减小,且当x=0时,y=4,当y=0时,x=1.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计算程序及函数性质的理解.根据计算程序可知此计算程序所反映的函数关系为一次函数y=-1x+4,然后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的性质求解.二、填空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11.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133x y mx y-=+⎧⎨+=⎩的解满足x+y>0,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答案】m>-1【解析】首先解关于x和y的方程组,利用m表示出x+y,代入x+y>0即可得到关于m的不等式,求得m的范围.【详解】解:2133x y mx y-=+⎧⎨+=⎩①②,①+②得1x+1y=1m+4,则x+y =m+1,根据题意得m+1>0,解得m >﹣1.故答案是:m >﹣1.【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m 当作已知数表示出x+y 的值,再得到关于m 的不等式.12.已知点11(,)A x y ,22(,)B x y 在二次函数2(1)1y x =-+的图象上,若121x x >>,则1y __________2y .(填“>”“<”“=”)【答案】12y y >【解析】抛物线()2y x 11=-+的对称轴为:x=1,∴当x>1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若x 1>x 2>1 时,y 1>y 2 .故答案为>13.已知扇形的圆心角为120°,弧长为6π,则扇形的面积是_____.【答案】27π 【解析】试题分析:设扇形的半径为r .则1206180r ππ=,解得r=9,∴扇形的面积=21209360π⨯=27π.故答案为27π.考点:扇形面积的计算.14.如图,在△ABC 中,AD 、BE 分别是BC 、AC 两边中线,则EDCABC SS =_____.【答案】14【解析】利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定理以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详解】∵AE=EC ,BD=CD ,∴DE ∥AB ,DE=12AB , ∴△EDC ∽△ABC ,∴EDC ABC S S =21()4ED AB =, 故答案是:14. 【点睛】 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三角形中位线定理.15.不等式组34012412x x +≥⎧⎪⎨-≤⎪⎩的所有整数解的积为__________. 【答案】1【解析】解:34012412x x +≥⎧⎪⎨-≤⎪⎩①②, 解不等式①得:43x ≥-, 解不等式②得:50x ≤,∴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为﹣1,1,1…51,所以所有整数解的积为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准确计算是关键,难度不大.16.在直角坐标系中,坐标轴上到点P (﹣3,﹣4)的距离等于5的点的坐标是 .【答案】(0,0)或(0,﹣8)或(﹣6,0)【解析】由P (﹣3,﹣4)可知,P 到原点距离为5,而以P 点为圆心,5为半径画圆,圆经过原点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另外一点,共有三个.【详解】解:∵P (﹣3,﹣4)到原点距离为5,而以P 点为圆心,5为半径画圆,圆经过原点且分别交x 轴、y 轴于另外两点(如图所示),∴故坐标轴上到P 点距离等于5的点有三个:(0,0)或(0,﹣8)或(﹣6,0).故答案是:(0,0)或(0,﹣8)或(﹣6,0).17.计算:﹣1﹣2=_____.【答案】-3【解析】-1-2=-1+(-2)=-(1+2)=-3,故答案为-3.18.经过两次连续降价,某药品销售单价由原来的50元降到32元,设该药品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x ,根据题意可列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50(1﹣x )2=1.【解析】由题意可得,50(1−x)²=1,故答案为50(1−x)²=1.三、解答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19.如图,一次函数y =kx+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m x的图象交于A (﹣2,1),B (1,n )两点. 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根据图象写出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的x 的取值范围.【答案】 (1)y=2x-,y=−x−1;(2)x<−2或0<x<1 【解析】(1)利用点A 的坐标可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再把B (1,n )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得n 的值,于是得到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图象和A,B 两点的坐标即可写出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的x 的取值范围.【详解】(1)∵A(−2,1)在反比例函数y=m x 的图象上, ∴1=2m -,解得m=−2.∴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2x-, ∵B(1,n)在反比例函数上,∴n=−2,∴B 的坐标(1,−2), 把A(−2,1),B(1,−2)代入y=kx+b 得122k b k b =-+⎧⎨-=+⎩解得:11k b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1;(2)由图像知:当x<−2或0<x<1时,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属于简单题,熟悉函数图像的性质是解题关键.20.天水某公交公司将淘汰某一条线路上“冒黑烟”较严重的公交车,计划购买A 型和B 型两行环保节能公交车共10辆,若购买A 型公交车1辆,B 型公交车2辆,共需400万元;若购买A 型公交车2辆,B 型公交车1辆,共需350万元,求购买A 型和B 型公交车每辆各需多少万元?预计在该条线路上A 型和B 型公交车每辆年均载客量分别为60万人次和100万人次.若该公司购买A 型和B 型公交车的总费用不超过1220万元,且确保这10辆公交车在该线路的年均载客量总和不少于650万人次,则该公司有哪几种购车方案?哪种购车方案总费用最少?最少总费用是多少?【答案】(1)购买A 型公交车每辆需100万元,购买B 型公交车每辆需150万元.(2)购买A 型公交车8辆,则B 型公交车2辆费用最少,最少总费用为1100万元.【解析】(1)设购买A 型公交车每辆需x 万元,购买B 型公交车每辆需y 万元,根据“A 型公交车1辆,B型公交车2辆,共需400万元;A 型公交车2辆,B 型公交车1辆,共需350万元”列出方程组解决问题;(2)设购买A 型公交车a 辆,则B 型公交车(10-a )辆,由“购买A 型和B 型公交车的总费用不超过1220万元”和“10辆公交车在该线路的年均载客总和不少于650万人次”列出不等式组探讨得出答案即可.【详解】(1)设购买A 型公交车每辆需x 万元,购买B 型公交车每辆需y 万元,由题意得24002350x y x y +=⎧⎨+=⎩, 解得100150x y =⎧⎨=⎩, 答:购买A 型公交车每辆需100万元,购买B 型公交车每辆需150万元.(2)设购买A 型公交车a 辆,则B 型公交车(10﹣a )辆,由题意得100150(10)122060100(10)650a a a a +-⎧⎨+-⎩, 解得:283554a ≤≤, 因为a 是整数, 所以a =6,7,8;则(10﹣a )=4,3,2;三种方案:①购买A 型公交车6辆,则B 型公交车4辆:100×6+150×4=1200万元;②购买A 型公交车7辆,则B 型公交车3辆:100×7+150×3=1150万元;③购买A 型公交车8辆,则B 型公交车2辆:100×8+150×2=1100万元;购买A 型公交车8辆,则B 型公交车2辆费用最少,最少总费用为1100万元.【点睛】此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注意理解题意,找出题目蕴含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组或不等式组解决问题.21.在矩形ABCD 中,AB =6,AD =8,点E 是边AD 上一点,EM ⊥EC 交AB 于点M ,点N 在射线MB 上,且AE 是AM 和AN 的比例中项.如图1,求证:∠ANE =∠DCE ;如图2,当点N 在线段MB 之间,联结AC ,且AC 与NE 互相垂直,求MN 的长;连接AC ,如果△AEC 与以点E 、M 、N 为顶点所组成的三角形相似,求DE 的长.【答案】(1)见解析;(2)4924;(1)DE 的长分别为92或1. 【解析】(1)由比例中项知AM AE AE AN=,据此可证△AME ∽△AEN 得∠AEM =∠ANE ,再证∠AEM =∠DCE 可得答案; (2)先证∠ANE =∠EAC ,结合∠ANE =∠DCE 得∠DCE =∠EAC ,从而知DE DC DC AD=,据此求得AE =8﹣92=72,由(1)得∠AEM =∠DCE ,据此知AM DE AE DC =,求得AM =218,由求得AM AE AE AN =MN =4924; (1)分∠ENM =∠EAC 和∠ENM =∠ECA 两种情况分别求解可得.【详解】解:(1)∵AE 是AM 和AN 的比例中项∵∠A=∠A,∴△AME∽△AEN,∴∠AEM=∠ANE,∵∠D=90°,∴∠DCE+∠DEC=90°,∵EM⊥BC,∴∠AEM+∠DEC=90°,∴∠AEM=∠DCE,∴∠ANE=∠DCE;(2)∵AC与NE互相垂直,∴∠EAC+∠AEN=90°,∵∠BAC=90°,∴∠ANE+∠AEN=90°,∴∠ANE=∠EAC,由(1)得∠ANE=∠DCE,∴∠DCE=∠EAC,∴tan∠DCE=tan∠DAC,∴DE DCDC AD=,∵DC=AB=6,AD=8,∴DE=92,∴AE=8﹣92=72,由(1)得∠AEM=∠DCE,∴tan∠AEM=tan∠DCE,∴AM DEAE DC=,∴AM=218,∴AN=143,∴MN=4924;(1)∵∠NME=∠MAE+∠AEM,∠AEC=∠D+∠DCE,又∠MAE=∠D=90°,由(1)得∠AEM=∠DCE,∴∠AEC=∠NME,当△AEC与以点E、M、N为顶点所组成的三角形相似时①∠ENM=∠EAC,如图2,∴∠ANE=∠EAC,由(2)得:DE=92;②∠ENM=∠ECA,如图1,过点E作EH⊥AC,垂足为点H,由(1)得∠ANE=∠DCE,∴∠ECA=∠DCE,∴HE=DE,又tan∠HAE=68 EH DCAH AD==,设DE=1x,则HE=1x,AH=4x,AE=5x,又AE+DE=AD,∴5x+1x=8,解得x=1,∴DE=1x=1,综上所述,DE的长分别为92或1.【点睛】本题是相似三角形的综合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函数的应用等知识点.22.2018年江苏省扬州市初中英语口语听力考试即将举行,某校认真复习,积极迎考,准备了A、B、C、D四份听力材料,它们的难易程度分别是易、中、难、难;a,b是两份口语材料,它们的难易程度分别是易、难.从四份听力材料中,任选一份是难的听力材料的概率是.用树状图或列表法,列出分别从听力、口语材料中随机选一份组成一套完整的模拟试卷的所有情况,并求出两份材料都是难的一套模拟试卷的概率.【答案】(1)12;(2)14.【解析】(1)依据A、B、C、D四份听力材料的难易程度分别是易、中、难、难,即可得到从四份听力材料中,任选一份是难的听力材料的概率是12;(2)利用树状图列出分别从听力、口语材料中随机选一份组成一套完整的模拟试卷的所有情况,即可得到两份材料都是难的一套模拟试卷的概率.【详解】(1)∵A、B、C、D四份听力材料的难易程度分别是易、中、难、难,∴从四份听力材料中,任选一份是难的听力材料的概率是24=12,故答案为12;(2)树状图如下:∴P(两份材料都是难)=218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树状图或列表法求概率,当有两个元素时,可用树形图列举,也可以列表列举.随机事件A的概率P(A)=事件A可能出现的结果数除以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数.23.计算:13 1|13|2sin60(2016)8 3π-︒︒⎛⎫+--+-- ⎪⎝⎭.先化简,再求值:2344111x xxx x++⎛⎫-+÷⎪++⎝⎭,其中22x=-.【答案】(1)1;(2)22-1.【解析】(1)分别计算负指数幂、绝对值、零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立方根;(2)先把括号内通分相减,再计算分式的除法,除以一个分式,等于乘它的分子、分母交换位置.【详解】(1)原式=3+3﹣1﹣2×3+1﹣2=3+3﹣1﹣3+1﹣2=1.(2)原式=[31x+﹣(1)(1)1x xx+-+]•21(2)xx++=(2)(2)1x xx-+-+•21(2)xx++=22xx-+,当x=2﹣2时,原式=222222-+-+=422-=22-1.【点睛】本题考查负指数幂、绝对值、零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立方根以及分式的化简求值,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以上性质和分式的混合运算.24.我市正在开展“食品安全城市”创建活动,为了解学生对食品安全知识的了解情况,学校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将调查结果按照“A非常了解、B了解、C了解较少、D不了解”四类分别进行统计,并绘制了下列两幅统计图(不完整).请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此次共调查了名学生;扇形统计图中D所在扇形的圆心角为;将上面的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若该校共有800名学生,请你估计对食品安全知识“非常了解”的学生的人数.【答案】(1)120;(2)54°;(3)详见解析(4)1.【解析】(1)根据B的人数除以占的百分比即可得到总人数;(2)先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再求出即可;(3)先求出对应的人数,再画出即可;(4)先列出算式,再求出即可.【详解】(1)(25+23)÷40%=120(名),即此次共调查了120名学生,故答案为120;(2)360°×10+8120=54°,即扇形统计图中D所在扇形的圆心角为54°,故答案为54°;(3)如图所示:;(4)800×30120=1(人),答:估计对食品安全知识“非常了解”的学生的人数是1人.【点睛】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用样本估计总体等知识点,两图结合是解题的关键.25.某地2015年为做好“精准扶贫”,投入资金1280万元用于异地安置,并规划投入资金逐年增加,2017年在2015年的基础上增加投入资金1600万元.从2015年到2017年,该地投入异地安置资金的年平均增长率为多少?在2017年异地安置的具体实施中,该地计划投入资金不低于500万元用于优先搬迁租房奖励,规定前1000户(含第1000户)每户每天奖励8元,1000户以后每户每天补助5元,按租房400天计算,试求今年该地至少有多少户享受到优先搬迁租房奖励?【答案】(1)50%;(2)今年该地至少有1900户享受到优先搬迁租房奖励.【解析】(1)设年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2015年投入资金×(1+增长率)2=2017年投入资金”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2)设今年该地有a户享受到优先搬迁租房奖励,根据“前1000户获得的奖励总数+1000户以后获得的奖励总和≥500万”列不等式求解即可.【详解】(1)设该地投入异地安置资金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得:1280(1+x)2=1280+1600,解得:x=0.5或x=﹣2.25(舍),答:从2015年到2017年,该地投入异地安置资金的年平均增长率为50%;(2)设今年该地有a户享受到优先搬迁租房奖励,根据题意,得:1000×8×400+(a﹣1000)×5×400≥5000000,解得:a≥1900,答:今年该地至少有1900户享受到优先搬迁租房奖励.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26.某校有3000名学生.为了解全校学生的上学方式,该校数学兴趣小组以问卷调查的形式,随机调查了该校部分学生的主要上学方式(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只能从以下六个种类中选择一类),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种类 A B C D E F上学方式电动车私家车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其他某校部分学生主要上学方式扇形统计图某校部分学生主要上学方式条形统计图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的学生共有____人,其中选择B类的人数有____人.在扇形统计图中,求E类对应的扇形圆心角α的度数,并补全条形统计图.若将A、C、D、E这四类上学方式视为“绿色出行”,请估计该校每天“绿色出行”的学生人数.【答案】(1)450、63;⑵36°,图见解析;(3)2460 人.【解析】(1)根据“骑电动车”上下的人数除以所占的百分比,即可得到调查学生数;用调查学生数乘以选择B类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出选择B类的人数.(2)求出E类的百分比,乘以360即可求出E类对应的扇形圆心角α的度数;由总学生数求出选择公共交通的人数,补全统计图即可;(3)由总人数乘以“绿色出行”的百分比,即可得到结果.÷=(人);【详解】(1) 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的学生共有:16236%450⨯=选择B类的人数有:4500.1463.故答案为450、63;-----=(2)E类所占的百分比为:136%14%20%16%4%10%.E类对应的扇形圆心角α的度数为:36010%36.⨯=⨯=(人).选择C类的人数为:45020%90补全条形统计图为:(3) 估计该校每天“绿色出行”的学生人数为3000×(1-14%-4%)=2460 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对于一组统计数据1,1,6,5,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众数是1B .平均数是4C .方差是1.6D .中位数是6 【答案】D【解析】根据中位数、众数、方差等的概念计算即可得解.【详解】A 、这组数据中1都出现了1次,出现的次数最多,所以这组数据的众数为1,此选项正确; B 、由平均数公式求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4,故此选项正确;C 、S 2=15[(1﹣4)2+(1﹣4)2+(6﹣4)2+(5﹣4)2+(1﹣4)2]=1.6,故此选项正确; D 、将这组数据按从大到校的顺序排列,第1个数是1,故中位数为1,故此选项错误;故选D .考点:1.众数;2.平均数;1.方差;4.中位数.2.今年,我省启动了“关爱留守儿童工程”.某村小为了了解各年级留守儿童的数量, 对一到六年级留守儿童数量进行了统计,得到每个年级的留守儿童人数分别为10,15,10,17,18,1.对于这组数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平均数是15B .众数是10C .中位数是17D .方差是443【答案】C【解析】解:中位数应该是15和17的平均数16,故C 选项错误,其他选择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求中位数,众数,方差,理解相关概念是本题的解题关键.3.已知二次函数2(0)y x x a a =-+>,当自变量x 取m 时,其相应的函数值小于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x 取1m -时的函数值小于0B .x 取1m -时的函数值大于0C .x 取1m -时的函数值等于0D .x 取1m -时函数值与0的大小关系不确定【答案】B【解析】画出函数图象,利用图象法解决问题即可;【详解】由题意,函数的图象为:∵抛物线的对称轴x=12,设抛物线与x 轴交于点A 、B , ∴AB <1, ∵x 取m 时,其相应的函数值小于0,∴观察图象可知,x=m-1在点A 的左侧,x=m-1时,y >0,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图象上的点的坐标特征,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函数图象解决问题,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4.如图,抛物线y=-x 2+mx 的对称轴为直线x=2,若关于x 的-元二次方程-x 2+mx-t=0 (t 为实数)在l<x<3的范围内有解,则t 的取值范围是( )A .-5<t≤4B .3<t≤4C .-5<t<3D .t>-5 【答案】B 【解析】先利用抛物线的对称轴方程求出m 得到抛物线解析式为y=-x 2+4x ,配方得到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2,4),再计算出当x=1或3时,y=3,结合函数图象,利用抛物线y=-x 2+4x 与直线y=t 在1<x <3的范围内有公共点可确定t 的范围.【详解】∵ 抛物线y=-x 2+mx 的对称轴为直线x=2,∴222(1)b m a -=-=⨯-, 解之:m=4,∴y=-x 2+4x ,当x=2时,y=-4+8=4,∴顶点坐标为(2,4),∵ 关于x 的-元二次方程-x 2+mx-t=0 (t 为实数)在l<x<3的范围内有解,当x=1时,y=-1+4=3,当x=2时,y=-4+8=4,∴ 3<t≤4,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把求二次函数y=ax 2+bx+c (a ,b ,c 是常数,a≠0)与x 轴的交点坐标问题转化为解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也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5.在△ABC 中,若21cos (1tan )2A B -+-=0,则∠C 的度数是( ) A .45°B .60°C .75°D .105° 【答案】C【解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可得出cosA 及tanB 的值,继而可得出A 和B 的度数,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出∠C 的度数.【详解】由题意,得 cosA=12,tanB=1, ∴∠A=60°,∠B=45°,∴∠C=180°-∠A-∠B=180°-60°-45°=75°.故选C .6.关于反比例函数y=2x,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它的图象是双曲线B .它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C .y 的值随x 的值增大而减小D .若点(a ,b )在它的图象上,则点(b ,a )也在它的图象上【答案】C 【解析】根据反比例函数y=2x的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该函数的图象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A .反比例函数2y x =的图像是双曲线,正确; B .k=2>0,图象位于一、三象限,正确;C .在每一象限内,y 的值随x 的增大而减小,错误;D.∵ab=ba,∴若点(a,b)在它的图像上,则点(b,a)也在它的图像上,故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注意: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只指在同一象限内.7.小张同学制作了四张材质和外观完全一样的书签,每个书签上写着一本书的名称或一个作者姓名,分别是:《西游记》、施耐庵、《安徒生童话》、安徒生,从这四张书签中随机抽取两张,则抽到的书签正好是相对应的书名和作者姓名的概率是( )A.12B.13C.14D.16【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先画出树状图得出所有等情况数和到的书签正好是相对应的书名和作者姓名的情况数,再根据概率公式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根据题意画图如下:共有12种等情况数,抽到的书签正好是相对应的书名和作者姓名的有2种情况,则抽到的书签正好是相对应的书名和作者姓名的概率是212=16;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列表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解题时要注意此题是放回实验还是不放回实验.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8.如图,在△ABC中,cosB=22,sinC=35,AC=5,则△ABC的面积是()A.212B.12 C.14 D.21【答案】A【解析】根据已知作出三角形的高线AD,进而得出AD,BD,CD,的长,即可得出三角形的面积.【详解】解:过点A作AD⊥BC,∵△ABC 中,cosB=22,sinC=35,AC=5, ∴cosB=22=BD AB, ∴∠B=45°,∵sinC=35=AD AC =5AD , ∴AD=3,∴CD=2253-=4,∴BD=3,则△ABC 的面积是:12×AD×BC=12×3×(3+4)=212. 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作出AD ⊥BC ,进而得出相关线段的长度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9.如图1,点P 从矩形ABCD 的顶点A 出发,沿以的速度匀速运动到点C ,图2是点P 运动时,APD ∆的面积2()y cm 随运动时间()x s 变化而变化的函数关系图象,则矩形ABCD 的面积为( )A .36B .C .32D .【答案】C 【解析】由函数图象可知AB=2×2=4,BC=(6-2) ×2=8,根据矩形的面积公式可求出.【详解】由函数图象可知AB=2×2=4,BC=(6-2) ×2=8,∴矩形ABCD 的面积为4×8=32,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动点运动问题、矩形面积等知识,根据图形理解△ABP面积变化情况是解题的关键,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0.如图是一个由4个相同的长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它的主视图是()A.B.C.D.【答案】A【解析】由三视图的定义可知,A是该几何体的三视图,B、C、D不是该几何体的三视图.故选A.点睛:从正面看到的图是正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俯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左视图,能看到的线画实线,看不到的线画虚线.本题从左面看有两列,左侧一列有两层,右侧一列有一层.二、填空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11.比较大小:4 17(填入“>”或“<”号)【答案】>【解析】试题解析:∵16<17∴4<17.考点:实数的大小比较.【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12.如果抛物线y=ax2+5的顶点是它的最低点,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_____.【答案】a>1【解析】根据二次函数的图像,由抛物线y=ax2+5的顶点是它的最低点,知a>1,故答案为a>1.13.如图,半径为3的⊙O与Rt△AOB的斜边AB切于点D,交OB于点C,连接CD交直线OA于点E,若∠B=30°,则线段AE的长为.【答案】【解析】要求AE的长,只要求出OA和OE的长即可,要求OA的长可以根据∠B=30°和OB的长求得,OE可以根据∠OCE和OC的长求得.【详解】解:连接OD,如图所示,由已知可得,∠BOA=90°,OD=OC=3,∠B=30°,∠ODB=90°,∴BO=2OD=6,∠BOD=60°,∴∠ODC=∠OCD=60°,AO=BOtan30°=6×=2,∵∠COE=90°,OC=3,∴OE=OCtan60°=3×=3,∴AE=OE﹣OA=3-2=,【点晴】切线的性质14.如图,已知函数y=x+2的图象与函数y=kx(k≠0)的图象交于A、B两点,连接BO并延长交函数y=kx(k≠0)的图象于点C,连接AC,若△ABC的面积为1.则k的值为_____.【答案】3【解析】连接OA.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对称性可得OB=OC,那么S△OAB=S△OAC=12S△ABC=2.求出直线y=x+2与y轴交点D的坐标.设A(a,a+2),B(b,b+2),则C(-b,-b-2),根据S△OAB=2,得出a-b=2 ①.根据S△OAC=2,得出-a-b=2 ②,①与②联立,求出a、b的值,即可求解.【详解】如图,连接OA.由题意,可得OB=OC,∴S△OAB=S△OAC=12S△ABC=2.设直线y=x+2与y轴交于点D,则D(0,2),设A(a,a+2),B(b,b+2),则C(-b,-b-2),∴S△OAB=12×2×(a-b)=2,∴a-b=2 ①.过A点作AM⊥x轴于点M,过C点作CN⊥x轴于点N,则S△OAM=S△OCN=12 k,∴S△OAC=S△OAM+S梯形AMNC-S△OCN=S梯形AMNC=2,∴12(-b-2+a+2)(-b-a)=2,将①代入,得∴-a-b=2 ②,①+②,得-2b=6,b=-3,①-②,得2a=2,a=1,∴A(1,3),∴k=1×3=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三角形的面积,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等知识,综合性较强,难度适中.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对称性得出OB=OC是解题的突破口.15.计算:﹣1﹣2=_____.【答案】-3【解析】-1-2=-1+(-2)=-(1+2)=-3,故答案为-3.16.如图,Rt△ABC中,∠BAC=90°,AB=3,AC=62,点D,E分别是边BC,AC上的动点,则DA+DE 的最小值为_____.【答案】16 3。
2018年北京市各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分类汇编5【四边形】含解析

2018年高考文科数学各地二模试题分类汇编专题5【四边形】【2018·西城二模】1.如图,在矩形ABCD中,顺次连接矩形四边的中点得到四边形EFGH.若AB=8,AD=6,则四边形EFGH的周长等于.【答案】20【2018·昌平二模】2.如图,已知△ACB中,∠ACB=90°,CE是△ACB的中线,分别过点A、点C作CE和AB的平行线,交于点D.(1)求证:四边形ADCE是菱形;(2)若CE=4,且∠DAE=60°,求△ACB的面积.【答案】(1)证明:∵AD//CE,CD//AE∴四边形AECD为平行四边形………………………1分∵∠ACB=90°,CE是△ACB的中线∴CE=AE…………………………………2分∴四边形ADCE是菱形(2)解:∵CE=4,AE=CE=EB∴AB =8,AE=4∵四边形ADCE 是菱形,∠DAE =60°∴∠CAE =30°…………………………………3分∵在Rt △ABC 中,∠ACB=90°,∠CAB =30°,AB =83cos 2AC CAB AB ∠==,142CB AB ==∴AC =43…………………………………4分∴1832ABC S AC BC ∆=⋅=…………………………………………………5分【2018·朝阳二模】3.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延长CD 到E ,使DE =CD ,连接AE .(1)求证:四边形ABDE 是平行四边形;(2)连接OE ,若∠ABC =60°,且AD =DE =4,求OE 的长.【答案】(1)证明:∵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 ∥CD ,AB =CD .∵DE =CD ,∴AB =DE .∴四边形ABDE 是平行四边形.………………………………2分(2)解:∵AD =DE =4,∴AD =AB =4.∴□ABCD 是菱形.………………………………3分∴AB =BC ,AC ⊥BD ,BO =BD 21,∠ABO =ABC ∠21.又∵∠ABC =60°,∴∠ABO =30°.在Rt △ABO 中,2sin =∠⋅=ABO AB AO ,32cos =∠⋅=ABO AB BO .∴BD =34.∵四边形ABDE 是平行四边形,∴AE ∥BD ,34==BD AE .又∵AC ⊥BD ,∴AC ⊥AE .在Rt △AOE 中,13222=+=AO AE OE .……………………………5分【2018·东城二模】4.如图,在菱形ABCD 中,BAD α∠=,点E 在对角线BD 上.将线段CE 绕点C 顺时针旋转α,得到CF ,连接DF .(1)求证:BE =DF ;(2)连接AC ,若EB =EC ,求证:AC CF ⊥.【答案】(1)证明:∵四边形ABCD 是菱形,∴=BC DC ,BAD BCD α==∠∠.∵ECF α=∠,∴BCD ECF ∠=∠.∴=BCE DCF ∠∠.∵线段CF 由线段CE 绕点C 顺时针旋转得到,∴=CE CF .在BEC △和DFC △中,BC DC BCE DCF CE CF =⎧⎪∠=∠⎨⎪=⎩,,,∴BEC △≌()SAS DFC △.∴=.BE DF ----------------------------------------------------------------------2分(2)解:∵四边形ABCD 是菱形,∴ACB ACD ∠=∠,AC BD ⊥.∴+90ACB EBC ∠=︒∠.∵=EB EC ,∴=EBC BCE ∠∠.由(1)可知,∵=EBC DCF ∠∠,∴+90DCF ACD EBC ACB ∠=∠+∠=︒∠.∴90ACF =︒∠.∴AC CF ⊥.---------------------------------------------------------------------5分【2018·房山二模】5.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 中,AD ∥BC ,AD =CD ,E 是对角线BD 上一点,且EA =EC .(1)求证:四边形ABCD 是菱形;(2)如果∠BDC =30°,DE =2,EC =3,求CD 的长.【答案】解:(1)∵AD=CD,EA=EC,DE=DE∴△ADE≌△CDE∴∠ADE=∠CDE∵AD∥BC∴∠ADB=∠DBC∴∠DBC=∠BDC∴BC=CD∴AD=BC又∵AD∥B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2′∵AD=CD∴四边形ABCD是菱形…………………………………………………………3′(2)作EF⊥CD于F∵∠BDC=30°,DE=2∴EF=1,DF=3……………………………………………………………………4′∵CE=3∴CF=22∴CD=22+3…………………………………………………………………5′【2018·丰台二模】6.如图,BD是△ABC的角平分线,过点D作DE∥BC交AB于点E,DF∥AB交BC于点F.(1)求证:四边形BEDF为菱形;(2)如果∠A=90°,∠C=30°,BD=12,求菱形BEDF的面积.【答案】(1)证明:∵DE∥BC,DF∥AB,∴四边形BEDF为平行四边形………………1分∴∠1=∠3.∵BD是△ABC的角平分线,∴∠1=∠2.∴∠2=∠3.∴BF=DF.∴四边形BEDF为菱形.………………………2分(2)解:过点D作DG⊥BC于点G,则∠BGD=90°.∵∠A=90°,∠C=30°,∴∠ABC=60°.由(1)知,BF=DF,∠2=30°,DF∥AB,∴∠DFG=∠ABC=60°.∵BD=12,∴在Rt△BDG中,DG=6.∴在Rt△FDG中,DF=43.………………………4分∴BF=DF=43.∴S 菱形BEDF 243BF DG =⋅=.………………………5分(其他证法相应给分)【2018·海淀二模】7.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CD ,BD 交AC 于G ,E 是BD 的中点,连接AE 并延长,交CD 于点F ,F 恰好是CD 的中点.(1)求BGGD 的值;(2)若CE EB =,求证:四边形ABCF 是矩形.【答案】(1)解:∵AB ∥CD ,∴∠ABE =∠EDC .∵∠BEA =∠DEF ,∴△ABE ∽△FDE .∴AB BEDF DE =.∵E 是BD 的中点,∴BE =DE .∴AB =DF .∵F 是CD 的中点,∴CF =FD .∴CD =2AB .∵∠ABE =∠EDC ,∠AGB =∠CGD ,∴△ABG ∽△CDG .∴12BG ABGD CD ==.(2)证明:∵AB ∥CF ,AB =CF ,∴四边形ABCF 是平行四边形.∵CE =BE ,BE =DE ,∴CE =ED .∵CF =FD ,∴EF 垂直平分CD .∴∠CFA =90°.∴四边形ABCF 是矩形.【2018·石景山二模】8.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45A ∠=︒,CD BC =,DE 是AB 边的垂直平分线,连接CE .(1)求证:DEC BEC ∠=∠;(2)若8AB =,10BC =,求CE 的长.【答案】(1)证明:∵DE 是AB 边的垂直平分线,∴DE AB ⊥,4AE EB ==,…………1分∵45A ∠=︒,∴DE AE EB ==,又∵DC CB =,CE CE =,∴△EDC ≌△EBC .∴45DEC BEC ∠=∠=︒.…………2分(2)解:过点C 作CH AB ⊥于点H ,可得,CH EH =,设EH x =,则4BH x =-,在Rt △CHB 中,222CH BH BC +=,………3分即22(4)10x x +-=,解之,13x =,21x =(不合题意,舍),…………4分即3EH =.∴232CE EH ==.…………5分【2018·西城二模】9.如图,在Rt △ABC 中,90ACB ∠=︒,CD ⊥AB 于点D ,BE ⊥AB 于点B ,BE=CD ,连接CE ,DE .(1)求证:四边形CDBE 为矩形;(2)若AC =2,1tan 2ACD ∠=,求DE 的长.【答案】(1)证明:如图2.∵CD ⊥AB 于点D ,BE ⊥AB 于点B ,∴90CDA DBE ∠=∠=︒.∴CD ∥BE . (1)分又∵BE=CD ,∴四边形CDBE 为平行四边形.……………2分又∵90DBE ∠=︒,∴四边形CDBE 为矩形.………………………………………………3分(2)解:DE=BC=4【2018·海淀二模】10.如图,四边形ABCD 中,90C ∠=°,BD 平分ABC ∠,3AD =,E 为AB 上一点,4AE =,5ED =,求CD 的长.图2【答案】证明:∵3AD =,4AE =,5ED =,∴222AD AE ED +=.∴90A ∠=︒.∴DA AB ⊥.∵90C ∠=︒.∴DC BC ⊥.∵BD 平分ABC ∠,∴DC AD =.∵3AD =,∴3CD =.。
北京市中考数学二模试题汇编(Word版,20份打包)(已纠错)

代数综合题2018昌平二模2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23(0)y ax ax a a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 (1)求点A 和点B 的坐标;(2)若点P (m ,n )是抛物线上的一点,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点D .①在0a >的条件下,当22m -≤≤时,n 的取值范围是45n -≤≤,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②若D 点坐标(4,0),当PD AD >时,求a 的取值范围.2018朝阳二模26.已知二次函数)0(222≠--=a ax ax y . (1)该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 ;(2)若该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上,当-1≤x ≤5时,函数图象的最高点为M ,最低点为N ,点M 的纵坐标为211,求点M 和点N 的坐标;(3)对于该二次函数图象上的两点A (x 1,y 1),B (x 2,y 2),设t ≤ x 1 ≤ t +1,当x 2≥3时,均有y 1 ≥ y 2,请结合图象,直接写出t 的取值范围.2018东城二模2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30y ax bx a =+-≠经过点()1,0A -和点()45B ,. (1)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2)求直线AB 关于x 轴的对称直线的表达式;(3)点P 是x 轴上的动点,过点P 作垂直于x 轴的直线l ,直线l 与该抛物线交于点M ,与直线AB 交于点N .当PM PN <时,求点P 的横坐标P x 的取值范围.2018房山二模2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二次函数2y ax bx c =++(0a ≠)的图象经过A (0,4),B (2,0),C (-2,0)三点.(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在x 轴上有一点D (-4,0),将二次函数的图象沿射线DA 方向平移,使图象再次经过点B .①求平移后图象顶点E 的坐标;②直接写出此二次函数的图象在A ,B 两点之间(含A ,B 两点)的曲线部分在平移过程中所扫过的面积.2018丰台二模2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二次函数22y x hx h =-+的图象的顶点为点D . (1)当1h =-时,求点D 的坐标; (2)当x ≤≤11-≤≤时,求函数的最小值m .(用含h 的代数式表示m )2018海淀二模2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点(3,1)A -,(1,1)B -,(,)C m n ,其中1n >,以点,,A B C 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有三个,记第四个顶点分别为123,,D D D ,如图所示.(1)若1,3m n =-=,则点123,,D D D 的坐标分别是( ),( ),( ); (2)是否存在点C ,使得点123,,,,A B D D D 在同一条抛物线上?若存在,求出点C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018平谷二模2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D是抛物线223y ax ax a =--()0a >的顶点,抛物线与x 轴交于点A ,B (点A 在点B 的左侧).(1)求点A ,B 的坐标;(2)若M 为对称轴与x 轴交点,且DM =2AM ,求抛物线表达式; (3)当30°<∠ADM <45°时,求a 的取值范围.2018石景山二2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40y ax x c a =++≠经过点()34,A -和()02,B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和顶点坐标;(2)将抛物线在A 、B 之间的部分记为图象M (含A 、B 两点).将图象M 沿直线3x =翻折,得到图象N .若过点()94,C 的直线y kx b =+与图象M 、图象N 都相交,且只有两个交点,求b 的取值范围.2018西城二模26. 抛物线M :241y ax ax a =-+- (a ≠0)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左侧),抛物线的顶点为D .(1)抛物线M 的对称轴是直线____________; (2)当AB =2时,求抛物线M 的函数表达式;(3)在(2)的条件下,直线l :y kx b =+(k ≠0)经过抛物线的顶点D ,直线y n =与抛物线M 有两个公共点,它们的横坐标分别记为1x ,2x ,直线y n =与直线l 的交点的横坐标记为3x (30x >),若当2-≤n ≤1-时,总有13320x x x x ->->,请结合函数的图象,直接写出k 的取值范围.2018怀柔二模2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二次函数C 1:()332--+=x m mx y (m >0)的图象与x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 (1)求点A 和点C 的坐标; (2)当AB =4时,①求二次函数C 1的表达式;②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D ,使△DAC 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点D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将(2)中抛物线C 1向上平移n 个单位,得到抛物线C 2,若当0≤x ≤25时,抛物线C 2与x 轴只有一个公共点,结合函数图象,求出n 的取值范围.2018门头沟二模2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有一抛物线其表达式为222y x mx m =-+. (1)当该抛物线过原点时,求m 的值;(2)坐标系内有一矩形OABC ,其中(4,0)A 、(4,2)B . ①直接写出C 点坐标;②如果抛物线222y x mx m =-+与该矩形有2个交点,求m 的取值范围.x2018顺义二模2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221y x ax a =+++的图象经过点 M (2,-3). (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若一次函数(0)y kx b k =+≠的图象与二次函数221y x ax a =+++的图象经过x 轴上同一点,探究实数k ,b 满足的关系式;(3)将二次函数221y x ax a =+++的图象向右平移2个单位,若点P (x 0,m )和Q (2,n )在平移后的图象上,且m >n ,结合图象求x 0的取值范围.反比例综合题2018昌平二模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一次函数+(0)y ax b a =≠与反比例函数ky k x=≠(0)的图象交于点A (4,1)和B (1-,n ).(1)求n 的值和直线+y ax b =的表达式;(2)根据这两个函数的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0kax b x+-<的解集.2018朝阳二模21.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61+=x k y 与函数)0(2>=x xk y 的图象的两个交点分别为A (1,5),B . (1)求21,k k 的值;(2)过点P (n ,0)作x 轴的垂线,与直线61+=x k y 和函数)0(2>=x xk y 的图象的交点分别为点M ,N ,当点M 在点N 下方时,写出n 的取值范围.x2018东城二模22. 已知函数1y x=的图象与函数()0y kx k =≠的图象交于点(),P m n .(1)若2m n =,求k 的值和点P 的坐标;(2)当m n ≤时,结合函数图象,直接写出实数k 的取值范围.2018房山二模22.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y kx m =+与双曲线2y x=-相交于 点A (m ,2).(1)求直线y kx m =+的表达式;(2)直线y kx m =+与双曲线2y x=-的另一个交点为B ,点P 为x 轴上一点,若AB BP =,直接写出P 点坐标 .2018丰台二模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 :21(0)y mx m m =-+≠. (1)判断直线l 是否经过点M (2,1),并说明理由; (2)直线l 与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的交点分别为点M ,N ,当OM =ON 时,直接写出点N 的坐标.2018海淀二模22.已知直线l 过点(2,2)P ,且与函数(0)ky x x=>的图象相交于,A B 两点,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C D ,如图所示,四边形,ONAE OFBM 均为矩形,且矩形OFBM 的面积为3. (1)求k 的值;(2)当点B 的横坐标为3时,求直线l 的解析式及线段BC 的长; (3)如图是小芳同学对线段,AD BC 的长度关系的思考示意图.记点B 的横坐标为s ,已知当23s <<时,线段BC 的长随s 的增大而减小,请你参考小芳的示意图判断:当3s ≥时,线段BC 的长随s 的增大而 .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018平谷二模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函数()0ky k x=≠的图象与直线y =x -2交于 点A (a ,1). (1)求a ,k 的值;(2)已知点P (m ,0)(1≤m < 4),过点P 作平行于y 轴的直线,交直线y =x -2于点M (x 1,y 1),交函数()0ky k x=≠的图象于点N (x 1,y 2),结合函数的图象,直接写出12y y -的取值范围.NMFCBO2018石景山二模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1:2l y x b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1(,0)2A ,B ,与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一个交点为(),3M a . (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设直线2:2l y x m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C ,D ,且3OCD OAB S S ∆∆=,直接写出m 的值 .2018西城二模2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函数my x=(0x <)的图象经过点(4,)A n -,AB ⊥x 轴于点B ,点C 与点A 关于原点O 对称, CD ⊥x 轴于点D ,△ABD 的面积为8. (1)求m ,n 的值;(2)若直线y kx b =+(k ≠0)经过点C ,且与x 轴,y 轴的交点分别为点E ,F ,当2CF CE =时,求点F 的坐标.2018怀柔二模2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y =kx +b (k ≠0)与双曲线)0(≠=m xmy 相交于A ,B 两点,A 点坐标为(-3,2),B 点坐标为(n ,-3). (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表达式;(2)如果点P 是x 轴上一点,且△ABP 的面积是5,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2018门头沟二模20.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一次函数y x =与反比例函数ky x=(k ≠0)的图象相交于点(2,2)M . (1)求k 的值;(2)点(0,)P a 是y 轴上一点,过点P 且平行于x 轴的直线分别与一次函数y x =、反比例函数k y x=的图象相交于点1(,)A x b 、2(,)B x b ,当12x x <时,画出示意图并直接写出a 的取值范围.2018顺义二模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函数ky x=(x >0)的图象与直线21y x =+交于点A (1,m ).(1)求k 、m 的值;(2)已知点P (n ,0)(n ≥1),过点P 作平行于y 轴的直线,交直线21y x =+于点B ,交函数ky x=(x >0)的图象于点C .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叫做整点. ①当3n =时,求线段AB 上的整点个数;②若k y x=(x >0)的图象在点A 、C 之间的部分与线段AB 、BC 所围成的区域内(包括边界)恰有5个整点,直接写出n 的取值范围.函数操作题2018昌平二模25.有这样一个问题:探究函数3126y x x =-的图象与性质.小彤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函数3126y x x =-的图象与性质进行了探究.下面是小彤探究的过程,请补充完整:的值为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描出了以上表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根据描出的点,画出了图象的一部分,请根据剩余的点补全此函数的图象; (3)方程31226x x -=-实数根的个数为 ; (4)观察图象,写出该函数的一条性质 ; (5)在第(2)问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直线12y x =,根据图象写出方程311262x x x -=的一个正数根约为 (精确到0.1).2018朝阳二模25. 在数学活动课上,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把一副三角尺如图1摆放,直角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分别垂直或平行,60°角的顶点在另一个三角尺的斜边上移动,在这个运动过程中,有哪些变量,能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吗?小林选择了其中一对变量,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下面是小林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 (1)画出几何图形,明确条件和探究对象;如图2,在Rt △ABC 中,∠C =90°,AC =BC =6cm ,D 是线段AB 上一动点,射线DE ⊥BC 于点E ,∠EDF = °,射线DF 与射线AC 交于点F .设B ,E 两点间的距离为x cm ,E ,F 两点间的距离为y cm .(2)通过取点、画图、测量,得到了x 与y 的几组值,如下表:(说明:补全表格时相关数据保留一位小数)(3)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描出以补全后的表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图1图2(4)结合画出的函数图象,解决问题:当△DEF为等边三角形时,BE的长度约为 cm.2018东城二模25. 小强的妈妈想在自家的院子里用竹篱笆围一个面积为4平方米的矩形小花园,妈妈问九年级的小强至少需要几米长的竹篱笆(不考虑接缝).小强根据他学习函数的经验做了如下的探究. 下面是小强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建立函数模型:设矩形小花园的一边长为x米,篱笆长为y米.则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为 ;列表(相关数据保留一位小数):根据函数的表达式,得到了x与y的几组值,如下表:描点、画函数图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描出了以上表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根据描出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观察分析、得出结论:根据以上信息可得,当x= 时,y有最小值.由此,小强确定篱笆长至少为米.2018房山二模25. 有这样一个问题:探究函数3126y x x =-的图象与性质. 小东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函数3126y x x =-的图象与性质进行了探究. 下面是小东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 (1)函数3126y x x =-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2) 下表是y 与x 的几组对应值的值为 ;(3) 如下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了以上表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根据描出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4)观察图象,写出该函数的两条性质 .2018丰台二模25.数学活动课上,老师提出问题:如图,有一张长4dm,宽3dm的长方形纸板,在纸板的四个角裁去四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然后把四边折起来,做成一个无盖的盒子,问小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时,盒子的体积最大.下面是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Array(1)设小正方形的边长为x dm,体积为y dm3,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得到y和x的关系式:;(2)确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3)列出y与x的几组对应值.(说明:表格中相关数值保留一位小数)(4)在下面的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描出以补全后的表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5)结合画出的函数图象,解决问题:当小正方形的边长约为 dm时,盒子的体积最大,最大值约为 dm3.2018海淀二模25.小明对某市出租汽车的计费问题进行研究,他搜集了一些资料,部分信息如下:小明首先简化模型,从简单情形开始研究:①只考虑白天正常行驶(无低速和等候);②行驶路程3公里以上时,计价器每500米计价1次,且每1公里中前500米计价1.2元,后500米计价1.1元.下面是小明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记一次运营出租车行驶的里程数为x(单位:公里),相应的实付车费为y(单位:元). (1)下表是y随x的变化情况(3)一次运营行驶x 公里(0x >)的平均单价记为w (单位:元/公里),其中yw x=. ①当3,3.4x =和3.5时,平均单价依次为123,,w w w ,则123,,w w w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用“<”连接)②若一次运营行驶x 公里的平均单价w 不大于行驶任意s (s x ≤)公里的平均单价s w ,则称这次行驶的里程数为幸运里程数.请在上图中x 轴上表示出34(不包括端点)之间的幸运里程数x 的取值范围.2018平谷二模25.如图,△ABC中,∠ACB=90°,∠A=30°,AB=6,点P是斜边AB上一点(点P不与点A,B重合),过点P作PQ⊥AB于P,交边AC(或边CB)于点Q,设AP=x,△APQ的面积为y.小明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函数y随自变量x的变换而变化的规律进行了探究. 下面是小明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1)通过取点、画图、测量、计算,得到了x 与y 的几组值,如下表:的值是 (保留一位小数)(2)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描出以补全后的表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3)结合几何图形和函数图象直接写出,当QP =CQ 时,x 的值是 .2018石景山二模25.如图,在ABC △中,8cm AB ,点D 是AC 边的中点,点P 是边AB 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 作射线BC 的垂线,垂足为点E ,连接DE .设cm PA x =,cm ED y =.小石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函数y 随自变量x 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进行了探究.下面是小石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1)通过取点、画图、测量,得到了x 与y 的几组值,如下表:(2)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描出以补全后的表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3)结合画出的函数图象,解决问题:点E 是BC 边的中点时,PA 的长度约为 cm .2018西城二模 25.阅读下面材料:已知: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边1AB a .按照以下操作步骤,可以从该正方形开始,构造一系列的正方形,它们之间的边满足一定的关系,并且一个比一个小.请解决以下问题: (1)完成表格中的填空:① ;② ; ③ ;④ ;(2)根据以上第三步、第四步的作法画出第三个正方形CHIJ (不要求尺规作图).2018怀柔二模25.如图,在△ABC 中,∠ACB =90°,∠A =30°,AB =6cm ,点D 是线段AB 上一动点,将线段CD 绕点C 逆时针旋转50°至CD ′,连接BD ′.设AD 为xcm ,BD ′为ycm .小夏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函数y 随自变量x 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进行了探究.BCAD'下面是小夏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1)通过取点、画图、测量,得到了x 与y 的几组值,如下表:(2)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描出以补全后的表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3)结合画出的函数图象,解决问题:当BD=BD'时,线段AD 的长度约为_________cm .2018门头沟二模25. 如图,55MAN ∠=︒,在射线AN 上取一点B ,使6AB cm =,过点B 作BC AM ⊥于点C ,点D 是线段AB 上的一个动点,E 是BC 边上一点,且30CDE ∠=︒,设AD=x cm ,BE=y cm ,探究函数y 随自变量x 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1)取指定点作图.根据下面表格预填结果,先通过作图确定AD=2cm 时,点E 的位置,测量BE 的长度。
北京市各区2018年初三数学中考二模《代几综合题》汇编.docx

北京市各区2018 年初三下学期数学二模试题分类汇编2018 昌平二模2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对于任意三点A、B、 C我们给出如下定义:“横长” a:三点中横坐标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纵长”b:三点中纵坐标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若三点的横长与纵长相等,我们称这三点为正方点 .例如:点 A ( 2 ,0),点 B (1,1),点 C( 1, 2 ),则A、B、C 三点的“横长”a=|1 (2)|= 3 ,A、B、C三点的“纵长”b = |1 ( 2) |=3. 因为a = b ,所以A、B、C三点为正方点 .(1)在点R (3,5), S (3,2),T (4, 3 )中,与点A、B为正方点的是;(2)点 P (0,t) 为y轴上一动点,若A,B,P三点为正方点,t 的值为y432B1Ax –4–3–2–1O1 2 3 4–1C–2–3–4;(3)已知点D (1 ,0) .①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 E 满足以下条件:点 A ,D, E 三点为正方点,在图中画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 E 组成的图形;1m 上存在点N,使得 A ,D,N三点为正方点,直接写出m 的取②若直线 l :yx2值范围.y y55443322A 1A1DxDx–5–4–3–2–1 O 1 2 3 4 5–5–4–3–2–1 O 1 2 3 4 5–1–1–2–2–3–3–4–4–5–52018 朝阳二模28. 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的点 P 和直线 m,给出如下定义:若存在一点P,使得点 P 到直线 m 的距离等于,则称P为直线m的平行点.(1)当直线m 的表达式为y=x 时,①在点 P1(1, 1), P2( 0, 2 ),P3(2,2)中,直线m的平行点是;22②⊙ O 的半径为10 ,点Q在⊙O上,若点Q为直线m的平行点,求点Q 的坐标 .(2)点 A 的坐标为( n, 0),⊙ A 半径等于1,若⊙ A 上存在直线y3x 的平行点,直接写出 n 的取值范围.2018 东城二模28. 研究发现,抛物线 y1x 2 上的点到点 F(0,1)的距离与到直线 l : y1的距离相等 .4如图 1 所示,若点 P 是抛物线 y1 x2 上任意一点, PH ⊥ l 于点 H ,则 PFPH .4基于上述发现, 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 x O y 中的点 M ,记点 M 到点 P 的距离与点 P 到点 F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为d 称 d 为点 M 关于抛物线y1 2 ,x 的关联距离; 当 2≤ d ≤4 时,4称点 M 为抛物线 y1x 2 的关联点 .4( 1 )在点 M 1 (2,0) , M 2 (12), , M 3 (4,5) , M 4 (0, 4) 中,抛物线 y1x 2 的关联点是4______ ;(2)如图 2,在矩形 ABCD 中,点 A(t ,1) ,点 C (t 13),①若 t=4,点 M 在矩形 ABCD 上,求点 M 关于抛物线 y1 x2 的关联距离 d 的取值范4围;②若矩形 ABCD 上的所有点都是抛物线y1 x2 的关联点,则 t 的取值范围是4__________.2018 房山二模28. 已知点 P,Q 为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不重合的两点,以点 P 为圆心且经过点Q 作⊙ P,则称点 Q 为⊙ P 的“关联点” ,⊙ P 为点 Q 的“关联圆” .(1)已知⊙O的半径为1,在点E F13( 1, 1),(-2,2),M( 0,- 1)中,⊙ O 的“关联点”为;(2)若点P2, 0),点Q n Q为点P的“关联圆” ,且⊙Q的半径为 5 ,求n (( 3,),⊙的值;3)已知点D0 2H m2),⊙D是点H的“关联圆” ,直线 y4((,),点(,x 4与 x3轴, y 轴分别交于点A, B. 若线段 AB 上存在⊙ D 的“关联点” ,求 m 的取值范围 .2018 丰台二模2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将任意两点 P x 1 , y 1 与 Q x 2, y 2 之间的“直距” 定义为:D PQ x 1 x 2y 1 y 2 .MN1 32 ( 5) 5例如:点 M ( 1,), 点 N ( 3,5),则2D.已知点 A(1, 0)、点 B(- 1,4).(1)则 D AO_______ , D BO _______;( 2)如果直线 AB 上存在点 C ,使得 D CO 为 2,请你求出点 C 的坐标;( 3)如果⊙ B 的半径为 3,点 E 为⊙ B 上一点,请你直接写出 D EO 的取值范围 .yy6 6 5 5 4 4 3 3 2 2 117 6 5 4 3 2 1 O1 2 3 4 5 6 x 7 6 5 4 3 2 1O 1 2 3 4 5 6 x1 12 23 34 45 56 67 7 882018 海淀二模28.对某一个函数给出如下定义:若存在实数 k ,对于函数图象上横坐标之差为 1 的任意两点 (a,b1) , (a 1,b2 ) ,b2 b1k 都成立,则称这个函数是限减函数,在所有满足条件的 k 中,其最大值称为这个函数的限减系数.例如,函数y x 2 ,当x取值a和 a1时,函数值分别为 b1a 2 , b2a1,故 b2 b11k ,因此函数 y x 2 是限减函数,它的限减系数为 1 .(1)写出函数y2x1的限减系数;(2)m 0,已知y 1x m, x0 )是限减函数,且限减系数k 4 ,求m的取( 1x值范围.(3)已知函数y x2的图象上一点P ,过点 P 作直线l垂直于 y 轴,将函数y x2的图象在点 P 右侧的部分关于直线l 翻折,其余部分保持不变,得到一个新函数的图象,如果这个新函数是限减函数,且限减系数k 1 ,直接写出P点横坐标n的取值范围.y y665544332211 7 6 5 4 3 2 1 O1 2 3 4 5 6 x 7 6 5 4 3 2 1O1 2 3 4 5 6 x11 22 33 44 55 66 77 882018 平谷二模28.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的点 P 和⊙M,给出如下定义:若⊙M 上存在两个点A,B,使 AB=2PM,则称点 P 为⊙M的“美好点”.(1)当⊙M半径为 2,点 M 和点 O 重合时,○P 2,0P 11,P 2,2中,⊙ O 的“美好点”是;1点1,2,3○2点 P 为直线 y=x+b 上一动点,点P 为⊙O的“美好点”,求 b 的取值范围;(2)点 M 为直线 y=x 上一动点,以 2 为半径作⊙M,点 P 为直线 y=4 上一动点,点P 为⊙ M 的“美好点”,求点M 的横坐标 m 的取值范围.2018 石景山二模2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对于任意点 P ,给出如下定义:若⊙ P 的半径为 1,则称⊙ P 为点 P 的“伴随圆” .(1)已知,点 P 1,0 ,①点 A1,3 22在点 P 的“伴随圆” (填“上”或“内”或“外”);②点 B 1,0 在点 P 的“伴随圆”(填“上”或“内”或“外” );(2)若点 P 在 x 轴上,且点 P 的“伴随圆”与直线 y3x 相切,求点 P 的坐标;(3)已知直线 y x 2 与 x 、 y 轴分别交于点3x 2 与 x 、 y 轴分别交于点 A ,B ,直线 yC ,D ,点 P 在四边形 ABCD 的边上并沿 AB BCCDDA 的方向移动,直接写出点 P 的“伴随圆”经过的平面区域的面积.2018 西城二模28. 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的点Q( x, y)( x≠0),将它的纵坐标 y 与横坐标 x 的比y称x为点 Q 的“理想值” ,记作L Q .如Q(21,2) 的“理想值” L Q 2 .1(1)①若点Q(1,a)在直线y x 4上,则点 Q 的“理想值”L Q等于_________;②如图, C( 3,1) ,⊙C的半径为 1.若点Q在⊙C上,则点Q的“理想值”L Q的取值范围是.(2)点 D 在直线y 3x+3 上,⊙D的半径为1,点Q在⊙D上运动时都有0≤ LQ≤ 3 ,3求点 D 的横坐标x D的取值范围;(3)M (2, m)( m> 0),Q 是以 r 为半径的⊙ M 上任意一点,当0≤ L Q≤2 2 时,画出满足条件的最大圆,并直接写出相应的半径r 的值 .(要求画图位置准确,但不必尺规作图)2018 怀柔二模1AP28. A 为⊙ C 上一点,过点 A 作弦 AB,取弦 AB 上一点 P,若满足1,则称P3AB为点 A 关于⊙ C 的黄金点.已知⊙ C 的半径为 3,点 A 的坐标为( 1, 0).(1)当点 C 的坐标为( 4,0)时,①在点 D( 3, 0), E(4, 1), F( 7, 0)中,点 A 关于⊙ C 的黄金点是;②直线 y33x上存在点 A 关于⊙ C 的黄金点 P,求点 P 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33(2) 若 y 轴上存在点 A 关于⊙ C 的黄金点,直接写出点 C 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朝阳区2018年中考数学二模卷————————————————————————————————作者: ————————————————————————————————日期:ﻩ北京市朝阳区九年级综合练习(二)数学试卷2018.6一、选择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 1.若代数式3-x x 的值为零,则实数x 的值为 (A ) x =0 (B)x ≠0 (C)x =3 (D)x ≠32.如图,左面的平面图形绕直线l 旋转一周,可以得到的立体图形是3.中国传统扇文化有着深厚的底蕴,下列扇面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4.如图,在数轴上有点O,A ,B ,C 对应的数分别是0,a ,b ,c ,A O=2,OB =1,BC =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a c = (B )ab >0 (C)a +c =1 (D)b -a=15.⊙O 是一个正n 边形的外接圆,若⊙O的半径与这个正n 边形的边长相等,则n 的值为(A)3 (B)4 (C )5 (D )66.已知a a 252=-,代数式)1(2)2(2++-a a 的值为(A )-11 (B )-1 (C ) 1 (D)117.小文同学统计了某栋居民楼中全体居民每周使用手机支付的次数,并绘制了直方图.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①这栋居民楼共有居民140人 ②每周使用手机支付次数为28~35次的人数最多 ③有51的人每周使用手机支付的次数在35~42次 ④每周使用手机支付不超过21次的有15人 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④8.如图,矩形AB CD 中,AB=4,BC =3,F 是AB 中点,以点A 为圆心,AD 为半径作弧交AB 于点E ,以点B 为圆心,BF 为半径作弧交BC 于点G,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的差S 1-S 2为 (A)41312π- (B)4912π- (C)4136π+ (D)6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9. 写出一个比2大且比5小的有理数: .10.直线AB ,BC ,CA 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语句:①点A在直线上B C;②直线AB 经过点C;③直线AB ,BC ,C A两两相交;④点B 是直线AB ,BC ,CA 的公共点,正确的有 (只填写序号).第10题图 第11题图 第12题图11. 2017年5月5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型飞机C919成功首飞,如图给出了一种机翼的示意图,用含有m 、n的式子表示AB的长为.12.如图,△ABC内接于⊙O,AB是⊙O的直径,点D在圆O上,BD=CD,AB=10,AC=6,连接OD交BC于点E,DE=.13.鼓励科技创新、技术发明,北京市2012-2017年专利授权量如图所示. 根据统计图中提供信息,预估2018年北京市专利授权量约______件,你的预估理由是_______.第13题图第14题图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四边形OABC是正方形,点C(0,4),D是OA中点,将△CDO以C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90°后,再将得到的三角形平移,使点C与点O重合,写出此时点D的对应点的坐标: .15.下列对于随机事件的概率的描述:①抛掷一枚均匀的硬币,因为“正面朝上”的概率是0.5,所以抛掷该硬币100次时,就会有50次“正面朝上”;②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装有4个黑球,1个白球,这些球除了颜色外无其他差别.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恰好是白球的概率是0.2;③测试某射击运动员在同一条件下的成绩,随着射击次数的增加,“射中9环以上”的频率总是在0.85附近摆动,显示出一定的稳定性,可以估计该运动员“射中9环以上”的概率是0.85其中合理的有 (只填写序号).17.计算:011123tan 30(2018)()2π--︒+-- .16.下面是“作三角形一边上的高”的尺规作图过程.ﻩ ﻩ请回答:该尺规作图的依据是 .三、解答题(本题共68分,第17-24题,每小题5分,第25题6分,第26-27题,每小题7分,第28题8分) 18. 解不等式3213-+x >2x-1,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已知:△ABC .求作:△ABC 的边BC 上的高AD .作法:如图,(1)分别以点B 和点C 为圆心,BA,CA为半径19. 如图,△ABC 中,∠C =90°,A C=BC ,∠ABC 的平分线BD 交AC于点D ,DE ⊥AB于点E.(1)依题意补全图形; (2)猜想 A E与 C D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0.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03)1(222=-+-+m x m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求m 的取值范围;(2)若m 为非负整数,且该方程的根都是无理数,求m 的值.21.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61+=x k y 与函数)0(2>=x xk y 的图象的两个交点分别为A (1,5),B . (1)求21,k k 的值; (2)过点P(n,0)作x轴的垂线,与直线61+=x k y 和函数)0(2>=x x k y 的图象的交点分别为点M ,N ,当点M 在点N 下方时,写出n的取值范围.22.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延长CD到E,使DE=CD,连接AE.(1)求证:四边形ABDE是平行四边形;(2)连接OE,若∠ABC=60°,且AD=DE=4,求OE的长.23.AB为⊙O直径,C为⊙O上的一点,过点C的切线与A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D,CA=CD.(1)连接BC,求证:BC=OB;(2)E是AB中点,连接CE,BE,若BE=2,求CE的长.2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北京市民积极参与义务植树活动. 小武同学为了了解自己小区300户家庭在2018年4月份义务植树的数量,进行了抽样调查,随即抽取了其中30户家庭,收集的数据如下(单位:棵):1 123 2 3 2 3 34 3 3 4335 3 4 3 4 4 5 4 5 3 4 3 456(1)对以上数据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①绘制如下的统计图,请补充完整②这30户家庭2018年4月份义务植树数量的平均数是,众数是;(2)“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是新时代首都全民义务植树组织形式和尽责方式的一大创新,2018年首次推出义务植树网上预约服务,小武同学所调查的这30户家庭中有7户家庭采用了网上预约义务植树这种方式,由此可以估计该小区采用这种形式的家庭有户.25. 在数学活动课上,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把一副三角尺如图1摆放,直角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分别垂直或平行,60°角的顶点在另一个三角尺的斜边上移动,在这个运动过程中,有哪些变量,能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吗?小林选择了其中一对变量,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下面是小林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1)画出几何图形,明确条件和探究对象;如图2,在Rt△ABC中,∠C=90°,AC=BC=6cm,D是线段AB上一动点,射线DE⊥BC于点E,∠EDF= °,射线DF与射线AC交于点F.设B,E两点间的距离为x cm,E,F两点间的距离为y cm.图1(2)通过取点、画图、测量,得到了x与y 的几组值,如下表:x/cm0 1 2 3 4 5 6 y /cm 6.95.34.03.34.56(说明:补全表格时相关数据保留一位小数)(3)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描出以补全后的表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图2(4)结合画出的函数图象,解决问题:当△DE F为等边三角形时,BE 的长度约为 cm .26.已知二次函数)0(222≠--=a ax ax y . (1)该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 ;(2)若该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上,当-1≤x ≤5时,函数图象的最高点为M ,最低点为N,点M 的纵坐标为211,求点M 和点N 的坐标;(3)对于该二次函数图象上的两点A (x 1,y 1),B (x2,y 2),设t ≤ x 1 ≤ t +1,当x 2≥3时,均有y 1 ≥ y 2,请结合图象,直接写出t 的取值范围.27.如图,在△ABC 中,AB =AC ,∠BAC =90°,M 是B C的中点,延长AM 到点D,AE = AD ,∠EA D=90°,C E交AB 于点F ,CD =DF .(1)∠CA D= 度; (2)求∠CD F的度数;(3)用等式表示线段CD 和CE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8. 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 y中的点P 和直线m ,给出如下定义:若存在一点P,使得点P 到直线m的距离等于1,则称P为直线m 的平行点. (1)当直线m 的表达式为y=x 时,①在点P1(1,1),P 2(0,2),P 3(22-,22)中,直线m 的平行点是 ; ②⊙O的半径为10,点Q在⊙O 上,若点Q为直线m的平行点,求点Q 的坐标.(2)点A 的坐标为(n ,0),⊙A 半径等于1,若⊙A 上存在直线x y 3=的平行点,直接写出n 的取值范围.北京市朝阳区九年级综合练习(二)数学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 2018.6一、选择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BCCDDBA二、填空题 (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9. 答案不唯一,如: 2 10. ③ 11. n n m -+3312. 2 13. 答案不唯一,理由须支撑推断的合理性. 14. (4,2) 15. ②③16. 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三角形的高的定义 . 三、解答题(本题共68分,第17-24题,每小题5分,第25题6分,第26-27题,每小题7分,第28题8分)17. 解:原式 2133332-+⨯-= ……………………………………………………………4分 13-=. ……………………………………………………………………………5分18. 解:去分母,得 3x+1-6> 4x -2, ………………………………………………………………1分移项,得 3x-4x >-2+ 5,………………………………………………………………2分合并同类项,得 -x > 3,……………………………………………………………………3分系数化为1,得 x <-3. …………………………………………………………………4分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下:…………………………………………………………………………………………5分19. (1)如图:………………………………………………………………………………………………2分(2)AE 与 CD 的数量关系为AE=C D.……………………………………………………………3分证明: ∵∠C =90°,AC =BC , ∴∠A =45°. ∵DE ⊥AB ,∴∠ADE =∠A =45°.∴AE=D E. ……………………………………………………………………………………4分 ∵BD 平分∠ABC ,∴CD=DE. ……………………………………………………………………………………5分 ∴AE=CD.20. 解:(1)[])3(4)1(222---=∆m m 168+-=m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0>∆. 即 0168>+-m .解得 2<m . ……………………………………………………………………………2分(2)∵2<m ,且m 为非负整数,∴0=m 或1=m . ………………………………………………………………………3分 ① 当0=m 时,原方程为0322=--x x , 解得 31=x ,12-=x ,不符合题意.② 当1=m 时,原方程为022=-x ,解得 21=x ,22-=x ,符合题意.综上所述,1=m . ……………………………………………………………………5分 21. 解:(1)∵A (1,5)在直线61+=x k y 上,∴11-=k . ………………………………………………………………………………1分∵A(1,5)在)0(2>=x xk y 的图象上, ∴52=k . ………………………………………………………………………………2分 (2)0< n <1或者n > 5. ……………………………………………………………………5分22. (1)证明:∵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 ∥CD ,AB =CD . ∵D E=CD, ∴A B=DE .∴四边形ABDE 是平行四边形. ………………………………………………2分(2)解:∵AD =D E=4,∴AD =AB =4.∴□ABCD 是菱形. ………………………………………………………………………3分 ∴AB =BC ,AC ⊥BD ,BO=BD 21,∠ABO =ABC ∠21.又∵∠ABC =60°, ∴∠A BO =30°. 在Rt △AB O中,2sin =∠⋅=ABO AB AO ,32cos =∠⋅=ABO AB BO .∴BD =34.∵四边形A BDE 是平行四边形, ∴AE ∥B D,34==BD AE . 又∵AC ⊥B D, ∴AC ⊥AE .在Rt △AOE 中,13222=+=AO AE OE . ……………………………………………5分23. (1)证明:连接OC .∵AB 为⊙O 直径,∴∠ACB =90°. ………………1分 ∵CD 为⊙O 切线∴∠O CD =90°. ………………2分 ∴∠ACO =∠DCB =90°-∠OCB ∵CA =CD, ∴∠C AD =∠D. ∴∠COB =∠CBO .∴OC= BC .∴OB= BC . ………………………………………………………………………………3分 (2)解:连接AE ,过点B作BF ⊥CE 于点F.∵E 是AB 中点 ∴A E=BE=2. ∵AB为⊙O 直径, ∴∠AEB =90°.∴∠ECB =∠BAE= 45°,22=AB . ∴221==AB CB .∴1==BF CF . ∴3=EF .∴31+=CE .…………………………………………………………………………5分24. 解: (1)①…………………………………2分② 3.4, 3 ………………………………………………………………………………………4分 (2)70 …………………………………………………………………………………………5分25. 解:(1)60 …………………………………………………………………………………………1分答案不唯一,如: (2) x /cm 0 1 2 3 4 5 6 y /cm 6.95.34.03.33.54.56………………………………………………………………………………………………………2分……………5分(3)(4)3.22 ……………………………………………………………………………………6分26.(1)x=1 ……………………………………………………………………………………1分(2)解:∵该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上,对称轴为直线x =11 1≤x ≤5,∴当x 15时,y 的值最大,即M (5,211). …………………………………3分把M(5,211)代入y =ax 2-2ax -2,解得a=21. ………………………………4分∴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2212--x x .当x 11时,y=25-,∴N(1,25-). ………………………………………………………………5分(3)-1≤t ≤2. …………………………………………………………………………7分27. 解:(1)45 ……………………………………………………………………………………1分(2)解:如图,连接DB.∵90 AB AC BAC =∠=,°,M 是BC 的中点,∴∠BAD=∠CAD=45°.∴△BA D≌△CAD . ………………………………2分 ∴∠DBA =∠DC A,B D = CD . ∵CD=DF ,∴B D =DF . ………………………………………3分 ∴∠DB A=∠D FB =∠D CA. ∵∠DFB +∠DFA =180°, ∴∠DC A+∠DFA =180°. ∴∠BAC +∠C DF =180°.∴∠CD F =90°. …………………………………………………………………………4分 (3)CE =()21+CD. ………………………………………………………………………5分证明:∵90 EAD ∠=°, ∴∠EAF =∠DAF =45°. ∵AD =AE ,∴△E AF≌△DA F. ……………………………………………………………………6分 ∴DF=EF .由②可知,C F=2CD . ………………………………………………………………7分 ∴CE=()21+C D.28.(1)①P 2,P 3 ……………………………………………………………………………………2分② 解:由题意可知,直线m的所有平行点组成平行于直线m ,且到直线m的距离为1的直线.设该直线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如图1,当点B 在原点上方时,作O H⊥AB 于点H ,可知OH=1.由直线m 的表达式为y =x,可知∠OAB=∠O BA =45°.所以OB=2.直线A B与⊙O 的交点即为满足条件的点Q.连接OQ 1,作Q 1N ⊥y 轴于点N ,可知O Q1=10.在Rt △OHQ 1中,可求H Q1=3.所以B Q1=2.在R t△BHQ 1中,可求N Q1=NB=2.所以ON=22.所以点Q 1的坐标为(2,22).同理可求点Q 2的坐标为(22-,2-).……………………………………4分如图2,当点B 在原点下方时,可求点Q 3的坐标为(22,2)点Q4的坐标为 (2-,22-). …………………………………………………………………6分 综上所述,点Q 的坐标为(2,22),(22-,2-),(22,2),(2-,22-). (2)334-≤n ≤334. ……………………………………………………………………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