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各类锅炉结构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引言概述:锅炉是一种常见的热能转换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民用供暖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锅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锅炉结构1.1 炉膛部分:炉膛是锅炉的燃烧室,主要包括炉膛壁、炉膛门、炉膛排渣设备等。
炉膛壁通常由耐火砖或耐火材料构成,能够承受高温和高压环境。
炉膛门用于装载燃料和清理炉膛。
1.2 烟道部分:烟道是燃烧产生的烟气通过的通道,主要包括烟道壁、烟道门、烟囱等。
烟道壁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和耐高温性能。
烟道门用于清理烟道和调节烟气流量。
烟囱则用于排放烟气。
1.3 水循环部分:水循环部分是锅炉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水壁、水管、蒸汽分离器、循环泵等。
水壁是锅炉的加热面,通常由钢管或钢板制成,能够承受高温和高压。
水管用于传递热能和循环水。
蒸汽分离器用于分离蒸汽和水。
循环泵则用于推动水循环。
二、锅炉工作原理2.1 燃烧过程:燃烧是锅炉产生热能的基本过程,通常采用燃料和空气的混合燃烧。
燃料经过燃烧室中的燃烧反应,释放出热能。
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烟道进入烟囱排出。
2.2 传热过程:传热是锅炉将燃烧产生的热能传递给工作介质(水或蒸汽)的过程。
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炉膛壁和水壁,使水壁加热,使水变为蒸汽。
烟气在烟道中与水壁进行对流传热,同时通过辐射传热。
2.3 蒸汽生成过程:蒸汽生成是锅炉将水加热转化为蒸汽的过程。
水在水壁中受热,温度升高,逐渐转化为蒸汽。
蒸汽与水分离器分离,进入蒸汽管道,供应给需要蒸汽的设备使用。
三、锅炉的工作原理3.1 自然循环锅炉:自然循环锅炉是利用自然对流现象进行水循环的锅炉,不需要循环泵。
炉膛内的烟气通过烟道上升,形成烟气上升通道,同时水在水壁中加热变为蒸汽,蒸汽密度变小,上升到蒸汽分离器,分离出水滴,蒸汽进入蒸汽管道,水滴回流到水壁,实现自然循环。
3.2 强制循环锅炉:强制循环锅炉通过循环泵推动水循环,加快传热速度。
循环泵将水从蒸汽分离器中抽出,通过水管送入水壁,水在水壁中受热变为蒸汽,再经过蒸汽分离器分离,进入蒸汽管道,供给设备使用。
典型锅炉的结构介绍

典型锅炉的结构介绍1.炉膛:炉膛一般由炉壳、炉膛门、燃烧器和燃烧器辅助设备组成。
炉壳是承受蒸汽压力的主要结构部分,一般由钢板制成。
炉膛门用于放煤和清灰,且必须能密封,在关闭时能保证炉膛内部的正负压稳定。
燃烧器是将燃料和空气混合并燃烧的设备,既可使用油燃烧器,也可以使用煤粉喷射燃烧器。
2.水壁:水壁是锅炉的传热部分,通常由多个水冷壁管组成。
水壁管通过炉膛内的壁面布置,在锅炉内部形成水冷壁。
水冷壁既能冷却燃烧室中的高温烟气,也能加热水蒸气,以保证锅炉工作的稳定和高效。
3.过热器:过热器是产生高温蒸汽的一种传热设备,其结构一般由水冷管和分水臂组成。
高温烟气从炉膛经过水壁后进入过热器,在过热器内部通过与蒸汽管道相通的水冷管,将水转化为高温蒸汽。
4.叠加器:叠加器位于过热器与蒸汽分离器之间,是将高温高压蒸汽进一步加热的设备。
通常由串联布置的U型管组成,蒸汽在U型管内传热,使蒸汽温度提高。
5.蒸汽分离器:蒸汽分离器位于叠加器的上部,用于将蒸汽和水分离,以避免蒸汽中含有过多的水滴。
蒸汽分离器一般采用旋风分离原理,将带有液滴的蒸汽旋转,使液滴通过离心力和重力的作用分离出来,从而得到干燥的蒸汽。
6.烟囱:烟囱是用于排出燃烧产生的烟气,降低锅炉内部的压力的设备。
烟气在过热器和蒸汽分离器后进入烟囱,然后通过烟囱排出。
烟囱一般使用耐高温的材料构建,以承受高温烟气和外界环境的冷却。
7.附件:锅炉的附件包括给水装置、燃料处理设备、除渣器和排污装置等。
给水装置用于供给锅炉水和处理水质,以维持锅炉的正常工作。
燃料处理设备用于处理燃料以提高燃烧效率,并减少燃气中的杂质。
除渣器用于清除炉膛内的灰渣和未燃烧的燃料,以保持锅炉内部清洁。
排污装置用于排放锅炉产生的废水和废气。
以上是典型锅炉的结构介绍。
锅炉的结构设计旨在提高传热效率和热能利用率,同时确保锅炉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不同类型的锅炉在结构上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原理和功能相似。
第二章锅炉结构

其它类型的锅炉
❖ 导热油炉
❖ 电加热锅炉
既发电又供热的电厂叫热电厂,而热电厂中采用的既发电又供热的蒸汽动力循环称 热电联产(或热电合供)循环。热电厂的供热方式有两种,即背压式供热(汽轮机 全部排汽都供热),及调节抽汽式供热(从汽轮机中抽出部分低压蒸汽供热)。
锅炉主要受压部件的作用(一)
锅筒之间有上升管和下降管连接,整体为弹性结构。作用是 储存和分配炉水;沉积水渣和污垢,并通过排污管定期排除。
★火管锅炉的锅筒:除完成水管锅炉上、下锅筒的作用外,
还要布置烟管,有的还加设有燃烧室炉胆等受热面,有时又 是受热面的一部分。装有烟管的锅筒平封头,又称作管板。 管板为平板形状,四周扳边与筒体焊接。
❖ 一般锅炉的炉墙通常由这三层,及内壁耐火层(耐热层)、中 间隔热层(保温层)和外壁密封层(保护层)。
(标准耐火砖规格230mmx113mmx65mm)
分类 耐火砖名称 主要化学成分 主要矿物成分 使用温度(℃)
耐火粘土砖
硅酸铝质 高铝砖
刚玉砖
硅质
硅砖 熔融石英制品
镁砖
镁质
镁铝砖
镁碳砖
SiO2、AI2O3 AI2O3、SiO3
★上锅筒:蒸汽锅炉的上锅筒又称汽包,是汇集、储存、净
化蒸汽和补给水。它有锅炉钢板卷成筒形,两端加封头焊接 而成。上锅筒的内部一般装有均匀分配给水用的配水槽以及 改善汽水分离器和连续排污装置;上锅筒的外部装有主汽阀、 安全阀、空气阀以及压力表的连通管。为了安装和检修方便, 在上锅筒上还开有人孔。
★下锅筒:也开有人孔,底部装有定期排污装置。在上、下
800
膨胀蛭石 砖、板、管壳
1000
膨胀珍珠岩 板、管壳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一、引言锅炉是一种常见的热能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建造、能源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锅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匡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锅炉的运行机制。
二、锅炉结构1. 锅炉外部结构锅炉通常由炉膛、燃烧室、烟道、水壶、烟囱等部份组成。
炉膛是燃烧燃料的空间,燃烧室用于燃烧过程的控制和调节,烟道用于排放燃烧产生的废气,水壶则是用于加热水的部份。
2. 锅炉内部结构锅炉内部主要包括炉膛、燃烧器、热交换器和控制系统等部份。
炉膛是燃烧燃料的空间,燃烧器用于将燃料和空气混合并点燃,热交换器则是将燃烧产生的热能传递给工作介质,控制系统用于监测和调节锅炉的运行状态。
三、锅炉工作原理1. 燃烧过程锅炉的燃烧过程主要包括燃料的供给、燃料的燃烧和燃烧产物的排放。
首先,燃料通过供给系统进入燃烧室,然后与空气混合,在燃烧器的作用下点燃。
燃烧过程产生的热能会传递给热交换器,最终转化为蒸汽或者热水。
2. 热交换过程在锅炉的热交换器中,燃烧产生的热能会被传递给工作介质(水或者蒸汽)。
当工作介质通过热交换器时,热能会由高温区域传递到低温区域,使工作介质的温度升高。
这样,锅炉就能够提供热水或者蒸汽给其他设备或者建造物使用。
3. 控制系统锅炉的控制系统起着监测和调节锅炉运行状态的作用。
控制系统通常包括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等组件。
传感器用于监测锅炉的温度、压力和流量等参数,执行器用于根据控制信号调整燃料和空气的供给,控制器则是控制系统的核心,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号和设定值进行计算和决策。
四、锅炉的应用领域锅炉广泛应用于工业、建造和能源等领域。
在工业领域,锅炉可用于发电、供热、蒸馏和干燥等工艺过程。
在建造领域,锅炉可用于供暖和热水供应。
在能源领域,锅炉可用于燃煤、燃气和生物质等能源的转化。
五、总结本文详细介绍了锅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锅炉的结构包括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其中炉膛、燃烧室、烟道和水壶等部份起着重要的作用。
锅炉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燃烧过程、热交换过程和控制系统的作用。
锅炉结构

一、锅炉本体结构概述(一)三回程结构W N S××-××-Q(Y)系列全自动燃油燃气蒸汽锅炉,均采用为锅壳式三回程、全湿背结构。
燃料在炉胆内微正压燃烧,高温烟气沿炉胆向后经回燃室进入第一烟道管束,经压迫式前烟箱转折180°进入第二管束,经过对流换热后排入大气。
我们利用中心对称的三回程结构的设计思想,设计容量较大的三回程蒸汽锅炉。
这种锅炉最大的特点:所有的受压元件与锅筒中心对称,锅炉采用全湿背式结构,以极大的内筒和偏心火箱的结构,其有利于提供足够的辐射受热面。
而对流受热面有第二回程和三回程的管束构成。
回燃室前管板采用与炉胆连接,回燃室后管板采用椭球形封头和管板。
第二回程和第三回程转烟室构成了前烟箱,此出烟烟温已低于500℃。
因此,前烟箱的结构采用轻形结构的耐火保温材料。
后烟箱烟气出口布置在沿筒体纵轴的方向,不仅可以缩短炉体长度;又可以避免烟囱放在垂直于筒体纵轴线的方向上,在锅炉启动停止时冷凝水腐蚀锅炉本体。
这种锅炉的设计主要考虑了锅炉检修和稳定的原则。
锅炉回水进口内设置的混水装置,回水先冲刷烟管管束,再接触炉胆,提高了回水接触炉胆的水温。
避免了局部产生过冷沸腾的现象。
炉水在燃烧烟气高温部分的下层,低温在上部流动.就热对流而言,已达到最佳的结构设计。
蒸汽锅炉也达到最大的汽化空间,加之后部加上隔板导致循环水流经回燃室的高温表面,使之合理均匀传热.确保回燃室的管板安全运行。
(二)波形炉胆(根据用户的选择)本系列锅炉采用波形炉胆,既强化了烟气的扰动,又增大了辐射传热面积;既增加了炉胆的刚度,又有效的减弱了炉胆的膨胀应力;既增强传热效果,又促进为燃料在炉膛内的燃烧。
(三)烟管与管板的焊接工艺采用先预胀再全焊,然后再胀接的先进工艺,既防止了管间隙腐蚀,又增强了焊接强度。
(四)对称活动铰接前、后烟门开启方便,便于检修,清理。
本系列锅炉结构紧凑,安装运输方便。
出厂前经过热态调试,不管在开机率还是在运行中都能稳定运行。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一、引言锅炉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转换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生活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锅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锅炉。
二、锅炉结构1. 炉膛:炉膛是锅炉内部燃烧的空间,通常采用砖石结构或钢板焊接而成。
炉膛内部有燃烧炉排和燃烧室,用于燃料的燃烧和热能的释放。
2. 炉排:炉排是位于炉膛底部的金属网格,用于支撑燃料和燃烧过程中的灰渣。
炉排可以分为定格炉排和活动炉排两种类型。
3. 高温烟管:高温烟管是连接炉膛和烟囱的管道,通常由耐高温材料制成。
烟气在高温烟管中流动,将热能传递给水,实现水的加热。
4. 水壁管:水壁管是位于炉膛内部的管道,用于接收高温烟气传递的热能。
水壁管通常采用钢管制成,内部充满水,通过与烟气的接触实现水的加热。
5. 锅筒:锅筒是容纳水和蒸汽的主体部分,通常由钢板焊接而成。
锅筒内部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蒸汽区,下部为水区。
6. 烟气净化设备:烟气净化设备用于净化烟气中的污染物,包括除尘器、脱硫装置、脱硝装置等。
三、锅炉工作原理1. 燃料燃烧:燃料进入炉膛后,在燃烧炉排或燃烧室中与空气进行充分混合,经过点火后燃烧产生高温烟气和灰渣。
2. 烟气传热:高温烟气通过炉膛内的水壁管,将热能传递给水,使水发生加热,并逐渐转化为蒸汽。
3. 蒸汽产生:经过一系列传热过程后,水在锅筒内部逐渐加热,形成蒸汽。
蒸汽在锅筒上部积聚,达到一定压力后,通过蒸汽出口进入蒸汽管网,供应给需要蒸汽的设备使用。
4. 烟气排放:烟气在高温烟管中传热后,经过烟气净化设备进行净化处理,去除其中的固体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然后通过烟囱排放到大气中。
四、锅炉的应用领域1. 工业生产:锅炉广泛应用于各个工业领域,如化工、制药、纺织、食品加工等。
锅炉可以提供热能和蒸汽,用于加热、蒸馏、干燥等工艺过程。
2. 发电站:锅炉是发电站的核心设备之一,通过燃烧燃料产生高温高压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一、锅炉结构锅炉是一种用于产生蒸汽或者热水的设备,通常用于供暖、发电或者工业生产过程中。
锅炉的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份:1. 炉膛:炉膛是燃烧室,用于燃烧燃料。
炉膛通常由耐高温材料构成,如耐火砖。
燃料在炉膛中燃烧产生热能。
2. 燃烧系统:燃烧系统由燃料供应装置、燃烧器和风机组成。
燃料供应装置将燃料输送到燃烧器中,燃烧器将燃料与空气混合并点燃。
风机提供所需的燃烧空气。
3. 锅筒:锅筒是锅炉的主体部份,其中包含热交换器,用于将燃烧产生的热能传递给工作介质(水或者蒸汽)。
锅筒由钢制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压能力。
4. 烟气系统:烟气系统用于排出燃烧后产生的废气。
它包括烟囱、烟气净化设备(如除尘器)和烟气排放管道。
5. 水循环系统:水循环系统用于循环输送工作介质(水或者蒸汽)。
它包括给水系统、循环泵、蒸汽分离器、再热器等组件。
二、锅炉工作原理锅炉的工作原理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传递给工作介质,使其发生相应的温度和压力变化。
1. 燃料燃烧:燃料通过燃料供应装置输送到燃烧器中,与空气混合并点燃。
燃烧产生的热能在炉膛中释放。
2. 热能传递:燃烧产生的热能被传递给水或者蒸汽,使其温度升高。
热能传递通过炉膛内的烟气与水或者蒸汽之间的热交换器实现。
3. 水循环:在热交换器中,水或者蒸汽吸收热能,温度升高。
循环泵将热水或者蒸汽从锅筒中抽出,通过管路输送到需要加热的设备或者系统。
4. 蒸汽发生:当水温升高到一定程度时,水开始转化为蒸汽。
蒸汽分离器用于将蒸汽与水分离。
5. 压力调节:锅炉中的压力是由给水系统和蒸汽分离器等组件控制的。
通过调节这些组件的工作状态,可以控制锅炉的压力。
6. 烟气排放:燃烧产生的废气通过烟囱排出。
在排放之前,烟气可能需要经过除尘器等净化设备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锅炉的应用锅炉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锅炉应用:1. 供暖系统:锅炉用于供暖系统,将热水或者蒸汽输送到建造物中的暖气设备,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锅炉是一种常见的热能设备,用于将水加热为蒸汽或热水。
它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供暖和发电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锅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锅炉结构1. 炉膛:炉膛是燃烧室,燃料在其中燃烧产生热能。
炉膛的结构有多种形式,常见的有水冷壁炉膛和燃烧室炉膛。
2. 炉排:炉排位于炉膛底部,用于支撑燃料并使其均匀燃烧。
炉排的结构有链条炉排、活动炉排等。
3. 炉水容器:炉水容器是存放水的部分,它通常位于炉膛上部。
炉水容器可分为上部分离汽区和下部分水区。
4. 冷凝器:冷凝器用于冷却烟气并将其转化为液体。
冷凝器通常位于锅炉的尾部。
5. 过热器:过热器用于将饱和蒸汽加热至高温蒸汽。
过热器通常位于锅炉的尾部。
6. 空气预热器:空气预热器用于将进入锅炉的空气预先加热,提高燃烧效率。
空气预热器通常位于锅炉的尾部。
7. 烟囱:烟囱用于排放燃烧产生的烟气,保证锅炉内部的正常燃烧。
二、锅炉工作原理锅炉的工作原理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传递给水,并将水加热为蒸汽或热水。
1. 燃料燃烧:燃料经过燃烧室或炉膛中的燃烧反应,产生热能。
常见的燃料有煤、油、天然气等。
2. 烟气传热:燃烧产生的烟气通过炉水容器中的水冷壁,将热量传递给水,使水温升高。
3. 蒸汽生成:当水温升至一定程度时,水开始转化为蒸汽。
蒸汽的生成需要消耗大量的热量。
4. 过热:部分蒸汽通过过热器,继续受热,温度进一步升高,成为高温蒸汽。
5. 能量回收:烟气在过热器和空气预热器中经过传热,将热量传递给水和空气,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6. 排烟:烟气通过烟囱排出锅炉,同时排出燃烧产生的废气和灰尘。
三、锅炉的应用领域锅炉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供暖和发电等领域。
1. 工业生产:锅炉在许多工业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如化工、纺织、造纸、食品加工等。
锅炉提供热能,用于加热、蒸馏、干燥等工艺过程。
2. 供暖:锅炉作为供暖设备,用于为建筑物提供热水或蒸汽供暖。
常见的供暖锅炉有燃煤锅炉、燃气锅炉、燃油锅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水管锅炉
一、双锅筒横置式水管锅炉 特点:都是炉排走动方向与锅筒成丁字布置, 即锅筒的轴线与炉排的行走方向垂直,锅筒横向 布置。 结构:都是由上下锅筒、水冷壁管、下降管、 集箱、对流管束等部件组成。 几种主要型号: 1.SHG2—0.8型锅炉 2.SHL20—1.3型锅炉 3.SHS20—1.3型锅炉
2013-12-21 8
第一节 锅壳锅炉
五、立式弯水管锅炉
型号与立式直水管锅炉相同。 构成:锅壳、炉胆、封头、炉胆顶、弯水管、喉管、 下脚圈。 烟气流程:燃烧火焰辐射炉胆和弯水管,高温烟气 从喉管进入烟箱分左右两路,围绕锅壳,横向冲刷外弯 水管和锅壳中部,最后汇集烟箱前部进入烟囱排出。 水循环回路:靠近炉胆和锅壳中部的锅水以及弯水 管受热较强的炉水向上流动;而炉胆与锅壳夹层之间的 锅水受热较弱向下流动,形成自然循环。 特点:吸收炉膛辐射较好,热效率较高,适应烧优 质煤。
2013-12-21 9
第一节 锅壳锅炉
六、卧式内燃锅炉(WNL) 构成:锅壳、管板、炉胆、烟管。 燃烧设备:固定或链条炉排,燃烧器(燃气、 油)。 烟气流程:燃烧火焰直接辐射炉胆,高温烟气 从炉胆后部进入转烟室,然后转入第一束烟管,由 后向前流动至前烟箱,再转入第二束烟管,由前向 后汇集进入烟囱排出。 容量:燃煤不大于4吨/时,工作压力不大于 1.3兆帕,燃气(油)不超过20吨/时,压力小于 1.8兆帕。 水循环回路:两束烟管有两侧和前后布置,形 成循环回路不同。
2013-12-21
12
2013-12-21
13
2013-12-21
14
第二节 水管锅炉
二、双锅筒纵置式水管锅炉 双锅筒纵置式锅炉是锅筒的纵向轴线平行于 炉排运转方向。 结构:都是由下锅筒、水冷壁管、下降管、 集箱、对流管束等部件组成。 燃烧设备:为振动炉排、链条炉排、往复炉 排、抛煤机等。 1.SZZ4—1.3型锅炉 2.SZL 型锅炉 3.SZP10—1.3型锅炉 4.SZS10—1.3型锅炉
第二章 各类锅炉结构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锅壳锅炉 水管锅炉 热水锅炉 铸铁锅炉ຫໍສະໝຸດ 各 种 类 型 的 锅 炉
2013-12-21 2
2013-12-21
4
第一节 锅壳锅炉
一、立式横水管锅炉(LSG) 立式横水管锅炉可分为:立式大横水管锅炉和立 式多横水管锅炉,它们的结构基本相同。 结构构成:主要由锅壳、炉胆、封头、炉胆顶、 横水管、冲天管、下脚圈等组成。固定炉排、人工投 煤。 锅炉容量及参数一般为蒸发量1吨/时,工作压力 小于0.8兆帕。 烟气流程:燃烧火焰直接辐射炉胆,高温烟气向 上,冲刷横水管,经冲天管进入烟囱排出。 水循环回路:靠近炉胆和水管壁受热强烈的锅水 向上流动,受热弱的锅水向下流动,形成自然循环。
2013-12-21 5
第一节 锅壳锅炉
二、立式横火管锅炉(LHG) 立式横火管锅炉分为:考克兰锅炉、横火管锅
炉。
构成:主要由锅壳、封头、炉胆、炉胆顶、管 板、喉管、下脚圈等部件组成。固定炉排、人工投 煤。 容量及参数一般为蒸发量2吨/时,工作压力小 于0.8兆帕。 烟气流程:燃烧火焰→辐射炉→炉胆喉管→烟 箱→烟管→前烟箱→进入烟囱排出。 水循环回路:靠近炉胆及管群锅水受热强烈的 锅水向上流动,受热弱的锅水向下流动,形成自然 循环。
2013-12-21 18
第三节 热水锅炉
2、QXZ型热水锅炉。 强制循环震动炉排热水锅炉。一般为高温热 水锅炉。出口温度130℃,回水温度90℃。 锅炉左侧为炉膛,右侧为对流排管,由隔烟 墙将对流管束隔成两个烟道,烟气流程与D型锅 炉相同。 (见课本52页图) 水循环流程:回水从对流管束下集箱进入, 强制循环 ,逆流布置,经水冷壁管至上集箱引 出。整个受热面中的水全部是由下向上流动,有 利与排气,对防止锅水中氧腐蚀有利。
2013-12-21 7
第一节 锅壳锅炉
四、立式直水管锅炉 该锅炉有直水管束,燃烧室在锅 壳之内,管束布置在上下锅壳之间。 构成:封头、上下筒壳、上下管 板、炉胆、U型下脚圈、中心大直径 下降管和上升管。 烟气流程:燃烧室燃烧→高温烟 气→喉管→管束→绕大直径下降管→ 烟箱→排出烟囱。 立式直水管锅炉的工作压力一般 不超过1.0兆帕,出力不超过2000千克 时。
2013-12-21
20
2013-12-21 6
第一节 锅壳锅炉
三、立式双回程火管锅炉 主要组成:锅壳、封头、炉胆、 炉胆顶、烟管、喉管、下脚圈等部 件组成。两种燃烧方式单层和双层 固定炉排、人工投煤。 锅炉容量及参数一般为蒸发量1 吨/时,工作压力小于0.8兆帕。 烟气流程:燃烧火焰→辐射炉 →第一组烟管→前烟箱→第二组烟 管→进入烟囱排出。 水循环回路:与立式横火管炉 基本相同。
2013-12-21
19
第四节 铸铁锅炉
铸铁锅炉主要用于取暖,是一种小容量的热 水锅炉。 烟气流程:炉膛内烟气从后上部一侧通过烟 道流动,到前烟箱,在前边转180度弯,进入另 一侧烟道,向后流动排出烟囱。 水循环流程:回水进入锅炉下部左右两侧通 孔,流入每片强制循环,由下向上汇集到中间通 孔至锅炉出口。 目前我国规定铸铁热水锅炉的热水温度应底 于120度,其出水压力不得超过0.7MPa。且铸铁 材料牌号为不低于HT150的灰铸铁。
2013-12-21
15
第二节 水管锅炉
三、单锅筒纵置式水管锅炉 单锅筒纵置式水管锅炉称为A字形或人字形锅炉, 其型号为DZW(单纵往)型。 水循环回路比较简单,锅水从锅筒流入两侧对 流管,通过受热弱的对流管下降流入集箱,然后再 由集箱分配给水冷壁管和受热强的对流管上下回到 锅筒内,形成自然循环回路。 烟气流程有两种情况: 一种烟气从后炉膛燃尽室的左则侧的出口窗, 折入左侧对流管区,由后向前流动,横向冲刷对流 管,进左侧前端,烟气向上经过锅筒前端转向烟道 流入右侧对流管束取,由前向后流动,最后从右侧 后部离开,进入烟囱排出。
2013-12-21 10
第一节 锅壳锅炉
七、卧式外燃锅炉(WWW)
该锅炉与KZW(快纵往)、KZL(快纵链)锅炉结 构相同。 结构:锅筒、管板、烟管、水冷壁管、下降管、 后棚管、集箱等。 燃烧设备:往复炉排或链条炉排。 烟气流程:燃烧火焰辐射水冷壁管和锅筒下部, 高温烟气从后部进入第一烟束管,由后向前流入烟箱, 再转入第二烟束管,由前向后流入后烟室进入烟囱排 出。 水循环回路:分三组。 特点:点火升温较快,适应煤种较广,热效较高。
2013-12-21 16
第二节 水管锅炉
另一种是烟气离开炉膛后部的燃尽室,随之 分成左右两路,分别进入左右两侧对流管区,由 后向前冲刷对流管,然后汇合与锅炉前部的上烟 箱,从烟囱排出。 这种锅炉在我们铁路锅炉房常用于冬季取暖 之用较多。
2013-12-21
17
第三节 热水锅炉
一、卧式 锅壳锅炉式热水锅炉 锅炉回水从左右集箱后部进入,通过水冷壁管 进入锅筒,锅筒顶部设热水出口,强制循环。 这种锅炉水循环不合理,管板胀口、裂缝,锅底易 结水垢,造成过热鼓包。 二、管架式热水锅炉 这种锅炉主要由集箱和管子组成,无锅筒,强 制循环。 1、QXSh型热水锅炉。 强制循环双层炉排热水锅炉。一般为低温热水 锅炉。 烟气流程:(见课本52页图) 水循环流程:(见课本52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