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本科)地域文化_0002-四川电大-课程号:5107331-参考资料答案
《地域文化》辅导

材料题
20分 1题
本学期重点考核的是杭州西湖的景点文化或 湖州的范蠡湖文化。 湖州的范蠡湖文化。 所用材料与浙江文化有关,但并非出自本教 材。 要求概述或介绍材料的内容, 要求概述或介绍材料的内容,要求学生能概 阐发所提供材料的主要意思。 括、阐发所提供材料的主要意思。
材料题
举例
阅读下则材料,简要介绍这则材料的内容。 雷峰塔:在雷峰上。吴越王妃黄氏建,以藏佛螺 髻发,故亦名黄妃塔。塔始以千尺十三级为率,然 仅成五级。旧有重檐飞栋,窗户洞达。后毁,惟孤 标独存。每当夕阳西坠,塔影横空,故有“雷峰夕 照”之称。清康熙帝改为“雷峰西照”。年来游客 以俗云塔砖辟邪宜男,争往取砖。民国十三年九月 中,塔忽自倾圯。塔东旧为小蓬莱,濒湖为鹤渚, 为莲花书院,今皆废。(民国时期《西湖游览指 南》)
四、考核形式
采用形成性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形成性考核(作业)占考核总成绩的20%,为 平时四次作业,题目由浙江电大统一安排 (详见浙江电大在线学习平台课程主页)。 期末考核占考核总成绩的80%,形式为开卷 开卷 考试,试题由浙江电大统一命题。 本课程的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五、试题类型
填空题 简答题 论述题 材料题 30分 20分 30分 20分 见样卷
论述题
30分 1题
解题方法: 考前划好重点 明确出题章节(查目录---章—节) 答要点,适度论述:答要点,要进一步说 明。
论述题 举例
试述浙地生育“满月”习俗的基本内容。 (查:第九章 浙江民俗文化---其他习俗--生 育“习俗--满月”) 答:婴儿出生一个月称“满月”,须办“满 月酒”。此日须给婴儿剃头发,又称满月头 酒,亲友送礼。剃下胎发,不能轻弃,有的 用红绿花线穿之,有的用红布小袋,挂于堂 屋高处或纱帐上,谓将来孩子有胆量。
地域文化(本科)地域文化_0003-四川电大-课程号:5107331-答案

地域文化(开放本科)地域文化_0003
四川形成性测评系统课程代码:5107331 参考资料
、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
1.
()是中国佛教最大的宗派,其特点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A. 禅宗
B. 密宗
C. 华严宗
D. 净土宗
参考答案:A
2.
在播种技术方面,从汉代开始,不属于巴蜀地区的播种方法的是()。
A. 撒播
B. 散播
C. 点播
D. 条播
参考答案:B
3.
在中国民族发展的早期历史上,巴和蜀一样,是一支活跃在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民族。
最早记载巴人事迹的古文献是()。
A. 《诗经》
B. 《周易》
C. 《巴国志》
D.
《山海经》
参考答案:D
4.
战国时期绘画中有一件十分值得注意的作品,即四川成都出土的()。
该壶分为三层,描写采桑、宴饮、奏乐、弋射、渔猎、水陆攻占等场面,它几乎囊括了战国时代最重要的社。
地域文化参考答案

地域文化参考答案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指某一特定地区的独特文化特征和传统,它是地理环境、历史背景、民族习俗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这些文化不仅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是地区发展的重要标志。
一、地域文化的特点1. 多样性地域文化的特点之一是多样性。
不同地区的文化因素各异,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色。
例如,中国的北方和南方地域文化有着明显的差异,北方以热爱面食、讲究礼仪等为特点,而南方则以米饭、水乡文化等为代表。
这种多样性使得地域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2. 历史渊源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地区的历史渊源密切相关。
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宗教等因素都对地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例如,西藏地区的文化与佛教密不可分,这与佛教在该地区的广泛传播有关。
地域文化的历史渊源是其独特性的重要来源。
3. 生活方式地域文化体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习俗。
不同地区的人们因地制宜,形成了适应当地环境的生活方式。
例如,海边城市的居民常常以海鲜为主食,而山区人民则以农作物为主食。
这种生活方式的差异也反映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
二、地域文化的影响地域文化对地区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
1. 经济发展地域文化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地域文化的特色可以成为地方经济的独特竞争力,吸引游客和投资者。
例如,云南的民族文化和自然风光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地域文化也可以成为地方特色产品的重要标志,促进地方农产品和手工艺品的销售。
2. 社会凝聚力地域文化对社会的凝聚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地域文化是地区人民的共同记忆和认同,它能够让人们感到归属感和自豪感。
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可以加强地区居民的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3. 传统价值观念地域文化传承了丰富的传统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对地区人民的思想和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江南地区的文化强调礼仪和人情味,这种价值观念影响了当地人民的待人接物方式和人际关系。
地域文化 参考答案

地域文化参考答案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区特有的文化形态和特征。
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它是由该地区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民族风俗等多个因素共同塑造而成的。
地域文化不仅仅是一个地区的文化符号,更是一种身份认同和集体记忆的象征。
地理环境是地域文化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地理环境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经济活动和社会结构,从而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
例如,位于沿海地区的城市往往有着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而山区地区则更注重传统价值观和宗教信仰。
地理环境还会影响到地区的饮食文化,例如,江南地区以米饭、鱼虾为主食,而北方地区则以面食和猪肉为主。
历史背景也是地域文化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件都会对地域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例如,长江流域的文化源远流长,受到了历代王朝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
而西南地区的文化则受到了少数民族的影响,形成了多元的文化特色。
历史背景还会影响到地区的建筑风格和艺术表现形式,例如,北京的故宫和西安的兵马俑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民族风俗也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和节日庆典。
这些民族风俗在地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是地域文化的灵魂和核心。
例如,西藏地区的藏族人民有着独特的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他们的传统服饰、舞蹈和音乐都体现了藏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而广东地区的汉族人民则有着独特的饮食文化和传统手工艺,例如,广东菜和岭南文化都是广东地域文化的代表。
地域文化不仅仅是一个地区的文化符号,更是人们对家乡的情感寄托和认同。
地域文化是人们与土地的情感纽带,它代表了人们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
无论人们身在何处,地域文化都是他们心中的一片故土,一种精神归属。
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不仅能够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也能够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总而言之,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的独特文化形态和特征,它是由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和民族风俗等多个因素共同塑造而成的。
地域文化课程讲义1

长安汉唐文化
主讲人:张向峰
《地域文化》课程教学介绍
第一部分 为何学 第二部分 学什么 第三部分 怎么学 第四部分 如何测
第一部分 为何学
—、学习背景 二、学习目标
—、学习背景
(一)我国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需要 (二)积极发展西安文化事业与大力推进学
校校园文化的需要 (三)适应国家开放大学内涵建设要求,追 求现代远程教育必然趋势
二、学习目标
《地域文化》是开放教育专本科各专业开设的 一门选修通识课程。本课程坚持以马列主义、毛 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 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为核心,遵循汉唐历史文化 形成和发展的客观事实,吸纳了考古学、历史学 、民族学、民俗学等各个学科的最新成果,以史 论的形式展现汉唐历史文化,突出汉唐历史文化 的特色,有利于我们对汉唐以及中国古今历史、 文物遗存、名胜古迹、风俗文化的了解,增长知 识、陶冶性情,更好的提高人文素养,从而培养 我们热爱祖国和民族历史文化情感,增强民族自 信心和自豪感。
二、汉代长安文学
汉代的文学作品,主要有汉赋、散文、汉乐府诗三 种形式。 (一)汉赋与长安 (二)《史记》《汉书》与长安 重点学习《史记》的历史贡献
(一)汉赋与长安
赋是两汉最流行的文体,是一代文学的标志。其体式导 源于荀子的《赋篇》,并吸收了楚辞的某些形式要素而 形成的。汉初贾谊、淮南小山的赋,尚未脱楚辞形迹, 被称为骚体赋;枚乘的《七发》奠定了汉代大赋的形式 格局;至汉武帝时代,献赋诵赋风气大盛,产生了一大 批赋家。汉代最重要的文学样式是赋,而司马相如是公 认的汉赋代表作家和赋论大师,也是一位文学大师和美 学大家。他是汉赋的奠基人。
(2)视频教程:专题讲座、系统讲授 (3)网络课程:结合课程特点,遵循教学规律,形成 有机联系的模块化教学,包括以课程内容、教师讲授、 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交互、课程考核、课程评价等模块 展现。 (4)电子文本:教学信息、教学辅导、教学方法指导。
2019-2020年电大考试《地域文化》题题库及答案

《地域文化》网上作业及答案——大溪文化阶段魏源吴文化《太极图说》周朝物生产转变。
道县玉蟾岩遗址清代《太极图说》春秋战国时期谭嗣同总是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社会环境和时代条件相联系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精神。
展。
A.被称为“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魏源以强烈的经世精神写下了《筹漕篇》、《筹鹾篇》、《筹河篇》等一系列针对时政急务补阙救弊的策文。
B.曾国藩的祖父曾玉屏常告诫后辈:“君子居下,则排一方之难;在上,则息万物之嚣。
”这就比传统文化中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更进了一步。
C.湖湘学派的创始人胡安国以“康济时艰”作为治学宗旨。
D.民主革命先驱陈天华为祖国积弱积贫、受人欺凌而痛彻心骨,蹈海明志,唤醒国魂。
[第13题](多选题)湖湘大地,从古至今就被称为“古道圣土”、“屈贾之乡”、“潇湘洙泗”。
这是因为:A.所谓“古道圣土”,是因为这里是炎帝、舜帝传播中华道德古训、培育中华伦理文明的主要地方。
B.所谓“屈贾之乡”是因为这里是屈原、贾谊忧国忧民的地方,是他们心系天下万民、求索国家前途之方的地方,同时更是他们精神得以安顿、人格臻于完善的地方。
C.所谓“潇湘洙泗”,是因为湖湘大地是光大儒家伦理精义、传承孔孟儒家学脉的地方。
D.湖湘文化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是经多元文化相互影响而形成的。
[第14题](多选题)以王夫之为代表的早期湖湘启蒙思想对于近代湖湘文化的的影响深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辛亥革命的宣传家大多爱看《船山遗书》,辛亥志士利用他的夷夏之辨的民族意识进行革命,民国初年,刘人熙等人在长沙设立船山学社,创办《船山学报》,鼓吹保护国粹。
B.以谭嗣同、唐才常等为代表的维新派也接受了船山学说的影响,故而极端推崇王夫之,谭嗣同甚至说:“五百年来学者,真通天人之故者,船山一人而已。
”C.以曾国藩、曾国荃、彭玉麟等为代表的理学经世派,其学术思想同样受到王夫之的影响,如曾国藩等理学经世思想就是来源于船山理学思潮中的儒家伦理内核“内广外礼”以及“明体达用”的学术思想。
电大地域文化(本)课程学习重点难点及方法建议

电大地域文化(本)课程学习重点难点及方法建议课程学习重点难点及方法建议(一)关于学习重点:本课程从湖湘文化的本质、生成环境、发展历程、成就、代表人物、现代创新几个方面对湖湘文化进行宏观描述,因此本课程的学习重点主要是:1.湖湘文化的内涵、特点及其生成原因;2.湖湘文化的发展历程与现代创新;3.湖湘文化在学术、教育、文学、思想上的突出成就4.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以及影响。
(二)学习重点以及建议:绪论部分。
学习指导:这一部分主要从8个方面来概述湖湘文化的特点,在时间层面,湖湘文化是一种历史悠久、根基深厚的文化;在价值追求上,湖湘文化是一种崇尚道义、坚忍刚健、经世济时、求变趋新、崇学践履的文化;在总体评价上,湖湘文化是一种有思想深度、影响深远、功业卓著的文化。
这一章的重点是了解并且能够复述湖湘文化是一种崇尚道义、坚忍刚健、经世济时、求变趋新、崇学践履的文化的典型表现与事件。
难点是对教材中例举的关于湖湘历史、地域性格的分析以及提到的年代、考古遗址的记忆与辨别。
本章考试考察的方式多为为判断与选择,其中湖湘文化“经世济时”“崇学践履”的特点要求能够以具体事例进行分析论述。
重点知识:1.地域文化的特性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地域文化是指某一地区的人群在长期共同生活中所形成的共同文化特征。
中国幅员辽阔,地广人稠,自古以来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比如齐鲁文化、三秦文化、三晋文化、巴蜀文化、湘楚文化等等。
每一种地域文化是在独特的地理环境基础上,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历史地形成的.既有内在诸因素的自然发展流变,也有外来文化等因素的交汇融合。
生活在相同地域中的群体.每个人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基本框架,都要受到地域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个人文化心理中塑造了带有一定地域文化特征的人格、需要、动机、意志、情感等内容。
这种心理结构的形成正是群体对地域文化的逐渐认同过程,同时也是地域文化的展现。
一般来说,地域文化受到生产力、地理气候环境、经济环境、民族、宗教、移民迁徙等诸多因素影响。
地域文化(本科)地域文化_0001-四川电大-课程号:5107331-【答案】

地域文化(开放本科)地域文化_0001四川形成性测评系统课程代码:5107331 试卷答案、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自宋代以来,四川就成为全国的造纸基地;清代()是四川两个重要的产纸区。
A. 嘉定和潼川B. 夹江和梁山C. 内江和资中D. 梁山和顺庆[正确选择是]:B2.为了全歼川康滇黔的国民党残敌,实现全国的彻底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50万大军在一野、四野各一部的支援配合下,分兵三路,向西南进军,发动解放祖国大陆的最后一战是()。
A. 二刘大战B. 大西南战役C. 解放战争D. 乌江战役[正确选择是]:B3.()是最早把西南边疆地区下层社会的风貌和异国人民在殖民地统治下的生活殆尽现代文学创作中的作家。
A. 艾芜B. 阿来C. 巴金D.王蒙[正确选择是]:A4.四川幅员辽阔,山河秀丽,旅游资源丰富,历来有“()、夔门天下雄、剑门天下险、青城天下幽”之誉。
A. 西岭天下秀B. 峨眉天下秀C. 华山天下秀D. 天山天下秀[正确选择是]:B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四川著名建筑艺术的是()。
A. 青城山常道观B. 德阳文庙C. 七曲山大庙D. 三清山道观[正确选择是]:D6.公元907年,王建在成都建立了()政权。
A. 前蜀B. 成汉C. 蜀汉D. 后蜀[正确选择是]:A7.古代巴蜀著名的天文学家不包括下列()。
A. 落下闳B. 扬雄C. 张思训D. 秦九韶[正确选择是]:D8.作为蚕桑源头的嫘祖故里(),历代所产丝绸也驰名全国,如唐朝时,其特产“鹅溪绢”就因其纹样结构紧密匀称,层次分明,工艺精湛,深受赞许,被列为朝延贡品。
B. 南充C. 中江D. 成都[正确选择是]:A9.在播种技术方面,从汉代开始,不属于巴蜀地区的播种方法的是()。
A. 撒播B. 散播C. 点播D. 条播[正确选择是]:B10.()是中国佛教最大的宗派,其特点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域文化(开放本科)地域文化_0002
四川形成性测评系统课程代码:5107331 参考资料
、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
1.
四川独立建省,开始于以下哪个朝代。
()。
A. 宋代
B. 唐代
C. 隋代
D. 元代
参考答案:D
2.
佛教历来认为僧伽教育是“绍隆佛种,续佛慧命”的头等大事。
寺院即学校,殿堂即课堂。
唐代以来,()为国内著名讲肆,是一座巨大的佛学院。
A. 成都昭觉寺
B. 成都文殊院
C. 成都大慈寺
D. 成都慈云寺
参考答案:C
3.
()是最早把西南边疆地区下层社会的风貌和异国人民在殖民地统治下的生活殆尽现代文学创作中的作家。
A. 艾芜
B. 阿来
C. 巴金
D.
王蒙
参考答案:A
4.
被誉为东方文化的明珠,与云岗、龙门、敦煌并称为中国四大佛教石刻的巴蜀地区著名石刻是:()。
A. 广元千佛崖
B. 重庆大足石刻
C. 乐山凌云大佛
D. 巴中石刻
参考答案:B
5.
1979年,在()开始试行人民公社体制改革。
到1980年6月,人民公社体制改革工作基本结束。
A. 广汉金鱼公社
B. 广汉向阳公汉
C. 成都金牛公社
D. 南充金花公社
参考答案:B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