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培训课件
中国相声文化艺术知识介绍PPT

倒口段子
拉洋片、学四省、双学济南话、天津话、找堂会、怯洗澡、怯算卦、猪吃豆腐、老北京话、 怯拉车、怯卖菜、交租子 等。
由“怯”的本义的引申义(蔑视贬低外行人)命名的“怯相声”占大多数,有二十多段。采用 和不采用“倒口”手法的大约各占一半。经常上演的曲目有《怯算命》、《怯讲究》、 《怯治病》、《怯教书》、《怯当行》等。
"包袱"就是笑料、噱头,
“包袱”是一种比喻的说法。
组织笑料像是系包袱。先把包袱皮摊开, 放入种种 可笑的东西, 然后包好, 系成严实的“包袱”, 用相 声术语说, 这一过程叫做铺平垫稳。观众似乎觉着 “包袱”里的东西可笑, 却又不知道究竟是些什么, 一旦时机成熟, 突然把“包袱”抖开, 让可笑的东 西呈现在观众面前, 引起笑声。从铺平垫稳到抖落 “包袱”, 就是组织“包袱”的全过程。
腿子活
是相声里头为了学唱或者表演一段情节,两人带 点小化妆,如头上系条手巾,分包赶角,进入角 色来表演,之后还要退出来叙事,这种相声段子 行内叫“腿子活”。
肆
叁
基
本
功
之
—
逗
逗:抓哏取笑, 幽默滑稽。
是指演员组织和运用“包袱”的技巧。
它不便说成与“说”、“学”、“唱”并列的技巧或 功课, 因为相声从头到尾离不开“逗”, 而且“逗”的 本身既是手段, 又是目的,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演员 “逗功”的巧拙决定着一场相声演出的成败。
组成“包袱”的十种手法
伍
双关法
一语双关,产生误解。如马 三立精彩的单口相声《逗你 玩》
陆
夸张法
按事物发展的规律,予以夸 张分析。如:《改行》
组成“包袱”的十种手法
柒
打岔法
用打岔的手法,故意岔说, 使人发笑。如,《学聋哑》
中华传统文化--相声ppt课件

11
非物质文化
1.2006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式对外公布。第一批市级“非 遗”名单:“相声”“岔曲”“单弦”“京韵大鼓”等。
2.2008年6月7日,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 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正式对外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相 声”。
6
相声的传统曲目
传统曲目有《关公战秦琼》、《戏剧与方言》、《贾行家》、《扒马褂》 等,总数在两百个以上。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则以《夜行记》、《买 猴》、《昨天》、《帽子工厂》等影响较大。
7
相声的发展历史
相声一词,古作象声,原指模拟别人,又称隔壁相声。经华北地区民间说唱曲艺进 一步演化发展,并融入了由摹拟口技等曲艺形式而形成,一般认为于清咸丰、同治 年间形成。以说笑话或滑稽问答引起观众发笑的曲艺形式。至民国初年,象声逐渐 从一个人摹拟口技发展为单口笑话,名称随之转变为相声。后逐步发展为单口相声、 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综合成为名副其实的相声。经过多年发展,对口相声最终成 为最受观众喜爱的相声形式。
4
中华传统文化-----相声
2005年起,凭借在网络视频网站等新兴媒体的 传播,相声演员郭德纲及其德云社异军突起, 使公众重新关注相声这一艺术门类,实现了相 声的二次复兴。
2008年相声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名录
相声的发源地
5
相声有三大发源地: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和南京 夫子庙,一般认为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形成。是以 说笑话或滑稽问答引起观众发笑的曲艺形式。它是 由宋代的“像生”演变而来的。到了晚清年代,相 声就形成了现代的特色和风格。主要用北京话讲, 各地也有以当地方言说的“方言相声”。在相声形 成过程中广泛吸取口技、说书等艺术之长,寓庄于 谐,以讽刺笑料表现真善美,以引人发笑为艺术特 点,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表演 形式有单口、对口、群口三种。
民间艺术之相声PPT

相声的表演形式多样,包括单口 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等, 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
和技巧。
相声的表演者需要具备丰富的表 演技能,包括说、学、逗、唱等, 能够灵活运用各种表演形式,以
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相声的表演形式还具有互动性, 表演者与观众之间会有频繁的互 动交流,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氛围。
内容贴近生活
托,使整个表演更加协调。
分工合作
在相声表演中,逗哏与捧哏需密 切配合,通过对话、动作、表情 等多种方式展开喜剧冲突,达到
幽默诙谐的效果。
04
相声的创新与发展
相声的创新
内容创新
相声演员在传统相声的基础上,创作出更贴近时代、反映社会现 象的新段子,使相声更具有时代感和现实意义。
形式创新
相声在表演形式上也不断尝试创新,如加入音乐、舞蹈等元素,使 相声的呈现更加丰富多彩。
02
相声的艺术特点
语言幽默诙谐
相声的语言幽默诙谐,常常运 用双关、夸张、讽刺等手法, 引人发笑,富有感染力。
相声的语言表达方式多样,包 括口头语言、肢体语言和表情 语言等,能够生动地表现人物 性格和情节。
相声的语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 色,常常融入地方方言和俚语, 使得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
表演形式多样
相声的起源与当时社会的文化、政治环境密切相关,是人民大众对生活的一种独特 反映和表达方式。
相声的发展历程
相声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清朝 末年到民国时期,再到新中国成立后 的改革和发展,相声艺术不断演变和 创新。
现代相声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表演艺术, 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深入人心,成 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媒体传播
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相声也越来越多地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传播, 扩大了相声的影响力和受众范围。
趣味相声课件ppt

俚语、俗语运用
相声中运用大量的俚语、俗语,以及 地方方言,增加语言的趣味性,使观 众产生亲切感。
动作幽默
肢体语言
相声演员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 如手势、表情、身体动作等,增 强表演的视觉效果,引发观众的
笑声。
模仿与表演
相声演员通过模仿不同人物、动物 或事物的特点,以夸张、滑稽的方 式呈现出来,引发观众的笑声。
对口相声
由两个人表演,一捧一逗 ,相互配合,风格幽默诙 谐,注重语言交锋和包袱 铺垫。
群口相声
由多人表演,注重团队合 作和情节推进,风格热闹 欢快。
经典相声赏析
02
《报菜名》
总结词
展示相声演员扎实的基本功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
详细描述
相声《报菜名》是一段经典的相声作品,主要展示了相声演员的口才和传统文化知识。演员在台上流利地报出一 系列菜名,每个菜名都蕴含着一定的文化内涵,展现了演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同时,演员在表演中展 现出扎实的基本功,如语速控制、吐字清晰等,为观众带来愉悦的视听享受。
01
02
03
04
肢体语言
适当的肢体动作可以增强表演 效果。
面部表情
通过丰富的面部表情传递情感 和笑点。
站位与移动
合理的站位和移动路径可以提 高舞台表现力。
互动技巧
与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 相声创作的素材。
积累知识
广泛的知识储备有助于创作出 内容丰富的相声。
情感表达
在相声表演中,要注重情感表达,通过幽默、诙谐的语言和表情, 传递出相声所蕴含的情感和内涵。
THANKS.
趣味相声课件
目录
• 相声简介 • 经典相声赏析 • 相声技巧与练习 • 相声中的幽默元素 • 相声表演实践与体验
相声理论常识PPT课件

主讲人:刘玥天
.
1
一、相声的概述
相声 是一种民
.
2
二、相声的历史 三、相声的发展
略
.
3
四、相声的分类
1. 按演员人数分类 2.按内容功能分类 3.按著作时代分类
.
4
按演员人数分类
• 单口相声,由一个演员表演。长篇单
口相声,通常分为数次表演,类似于评 书,但更注重笑料。
• 对口相声,演员人数为2人,演员为
.
20
其实,在一头沉类型的相声中, 逗哏和捧哏的演员同样是在进行对话。 逗哏演员的话语在内容上虽然确实有 叙述的成份,但在形式上仍然表现为 与捧眼演员之间的对话;在这里,叙 述的内容只能作为答话说出来,而不 能脱离具体的对话环境去讲故事。
.
21
相声演员在表演中始终是一个对
话者,而不是行动者(英语中“演员”一
➢ 包袱:相声中的笑料
➢ 柳活:以学唱(戏剧)为主的相声
➢ 腿子活:在相声表演中,演员为表演戏剧, 带点小化妆,分包赶角,进入角色来表演, 之后还要退出来叙事的段子。
➢ 贯口(活):大段连贯且富于节奏性的台
.
12
常用道具
➢醒木:来自评书,经常在长篇单口相声 中也会用到。
➢折扇:在表演过程中可以虚拟为其他物 品:刀枪棍棒(《大保镖》)、笔(《杨 乃武写状》)、鼓槌(《口吐莲花》) 等。
一捧一逗。依甲乙二人说表内容的轻重 与语言风格之不同,又可分为“一头沉”、 “子母哏”和“贯口活”三类。(男女相声, 对口相声的一种)
• 群口相声,演.员人数在3人或3人以上。5
按内容功能分类
• 讽刺型相声:可以讽刺自己或者别
人,如侯宝林的《夜行记》(讽刺不遵 守交通规则的人)、姜昆的《如此照相》 (讽刺文革时期的社会现象)
中国传统相声文化主题宣讲PPT演示课件

什么是相声?
秋天,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稻谷 一大片 一大片 的,像 金色的 海洋; 高粱举 起高高 的火把 ,好像 在欢迎 秋天的 到来; 玉米裂 开嘴, 露出了 大黄牙 ;大豆 也很兴 奋,都 笑破了 肚皮; 苹果像 小朋友 羞红了 脸,大 鸭梨像 灯笼一 样高高 地挂在 树上, 葡萄晶 莹剔透 ,像亮 晶晶的 珍珠。 秋天,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稻谷 一大片 一大片 的,像 金色的 海洋; 高粱举 起高高 的火把 ,好像 在欢迎 秋天的 到来; 玉米裂 开嘴, 露出了 大黄牙 ;大豆 也很兴 奋,都 笑破了 肚皮; 苹果像 小朋友 羞红了 脸,大 鸭梨像 灯笼一 样高高 地挂在 树上, 葡萄晶 莹剔透 ,像亮 晶晶的 珍珠。 秋天,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稻谷 一大片 一大片 的,像 金色的 海洋; 高粱举 起高高 的火把 ,好像 在欢迎 秋天的 到来; 玉米裂 开嘴, 露出了 大黄牙 ;大豆 也很兴 奋,都 笑破了 肚皮; 苹果像 小朋友 羞红了 脸,大 鸭梨像 灯笼一 样高高 地挂在 树上, 葡萄晶 莹剔透 ,像亮 晶晶的 珍珠。 秋天,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稻谷 一大片 一大片 的,像 金色的 海洋; 高粱举 起高高 的火把 ,好像 在欢迎 秋天的 到来; 玉米裂 开嘴, 露出了 大黄牙 ;大豆 也很兴 奋,都 笑破了 肚皮; 苹果像 小朋友 羞红了 脸,大 鸭梨像 灯笼一 样高高 地挂在 树上, 葡萄晶 莹剔透 ,像亮 晶晶的 珍珠。 秋天,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稻谷 一大片 一大片 的,像 金色的 海洋; 高粱举 起高高 的火把 ,好像 在欢迎 秋天的 到来; 玉米裂 开嘴, 露出了 大黄牙 ;大豆 也很兴 奋,都 笑破了 肚皮; 苹果像 小朋友 羞红了 脸,大 鸭梨像 灯笼一 样高高 地挂在 树上, 葡萄晶 莹剔透 ,像亮 晶晶的 珍珠。 秋天,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稻谷 一大片 一大片 的,像 金色的 海洋; 高粱举 起高高 的火把 ,好像 在欢迎 秋天的 到来; 玉米裂 开嘴, 露出了 大黄牙 ;大豆 也很兴 奋,都 笑破了 肚皮; 苹果像 小朋友 羞红了 脸,大 鸭梨像 灯笼一 样高高 地挂在 树上, 葡萄晶 莹剔透 ,像亮 晶晶的 珍珠。
相声入门知识课件

相声的审美价值
娱乐性
相声以其幽默诙谐的特 点为观众带来欢乐,满 足人们的审美娱乐需求
。
社会反思
相声通过讽刺和批判社 会现象来引发人们对社
会的思考和反思。
艺术美感
相声的表演技巧和语言 艺术具有独特的美感,
带给观众美的享受。
文化传承
相声作为传统曲艺形式 ,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 化信息,具有传承文化
的价值。
相声艺术鉴赏
相声的艺术特点
01
02
03
04
幽默诙谐
相声以幽默诙谐为主要特点, 通过幽默的语言和情节引发观
众的笑声。
讽刺与批判
相声常常以讽刺和批判社会现 象来展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地域特色
相声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与 各地的方言、民俗、文化等紧
密相关。
表演技巧
相声演员需要掌握丰富的表演 技巧,如模仿、口技、肢体语 言等,以生动地呈现作品。
03
相声创作基础
创作素材的收集与整理
素材来源
从日常生活中寻找有趣的人、事、物 ,或者借鉴传统相声和现代笑话。
素材分类
将收集到的素材按照主题、情节、角 色等进行分类整理,方便后续创作时 筛选和调用。
创作构思与主题选择
确定主题
选择一个具有普遍性、共鸣的主题,能够吸引观众的兴趣。
构思情节
根据主题设计有趣、曲折的情节,使相声内容丰富、有层次。
相声入门知识课件
目录
• 相声概述 • 相声表演技巧 • 相声创作基础 • 相声艺术鉴赏 • 相声名家与经典作品
01
相声概述
相声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相声是一种中国传统表演艺术形 式,以对话和模仿为主要表现手 段,强调语言幽默和机智反应。
相声说学逗唱基本功知识介绍教学专题讲授PPT课件

之
—
—
唱
绿洲边有条小河,小河里偶尔会一些 生命里 顽强的 鱼儿游 过,欣 瑞的目 光瞄准 了这条 小河。 从此每 一天放 学后, 绿洲的 小河边 都出现 了欣瑞 的身影 ,他每 天都守 着那条 小河, 守着小 河里的 那些游 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咱们俩人呢,在这儿来个别开生面的节目。
乙什么节目?甲咱们在这儿进行一次体育比赛。
乙在哪儿?甲就在这舞台上。
乙这舞台上能运动的开吗?甲咱不搞大型的比赛项目。
乙那咱比赛什么呀?咱们下棋?甲下棋不行,下棋大家看不清楚。
乙那,咱俩拔河。
甲拔河是集体项目哇。
乙那,咱俩拳击。
甲拳击?咱俩谁打谁都不合适。
乙那咱俩比赛什么呀?甲咱俩比赛吹牛吧。
乙哎!吹牛?甲啊。
乙说大话呀?甲哎,这是一种新兴的比赛项目,古今中外吹牛的人是大有人在呀。
乙是吗?甲吹牛的方式还多种多样。
乙都有怎么吹的?甲直截了当吹的、拐弯儿抹角吹的、互相对着吹的、捧着吹的、海阔天空吹的。
乙嘿哟!花样还不少。
甲咱们通过今天这场友谊比赛,把一个个吹牛的嘴脸勾划出来,推荐给大家。
乙啊?甲您爱学哪样学哪样。
乙有学这个的吗?甲咱们就是让大家看一看。
乙可以。
不过我在吹牛上可没什么经验呐。
甲不要紧哪,一回生两回熟,熟中生巧哇。
只要你不断地吹、经常地吹、刻苦地吹、用不了多久,你能吹出亚洲,走向世界。
乙啊?我吹出亚洲啊?甲你应该有信心,你条件确实好哇!乙我什么条件好哇?甲脸皮比较厚实。
乙哎……谁呀?甲怎么样?乙既然这样,我就吹吹试试。
甲好,那我们吹牛比赛开始了。
乙行,行。
甲请大家都坐好了。
在座的哪位,如果对吹牛有兴趣,我欢迎您上来咱一块儿吹。
乙这队伍就别扩大啦。
甲好,现在吹牛比赛开始,双方运动员入场。
乙还有入场式?甲(学吹奏)乙这什么乐队呀?甲吹管乐伴奏。
乙好嘛,全吹一块儿去了。
甲首先,由种子队员XX(乙)开吹!乙好!我呀!甲啊?乙我还真没吹过这玩艺儿。
甲要吹咱就卯足了劲儿吹。
乙那当然了,咱还想破纪录哪。
甲对。
乙要想吹牛啊!甲嗯?乙在座的谁也不如我!甲这属于直截了当吹。
乙我吹牛有十几年的历史了。
甲不简单呀!哈哈,吹了十几年啦?乙啊。
甲我吹二十多年啦。
乙他比我还厉害。
我现在吹牛上可有绝招啊。
甲我在吹牛上有祖传秘方啊。
乙我能把方的吹成圆的。
甲我能把短的吹成长的。
乙我能把丑的吹成美的。
甲我能把死的吹成活的。
乙嘿,你可太厉害啦。
甲吹呀!乙我告诉你呀,我们家是吹牛世家。
甲我告诉你呀,我们家是吹牛门里出身。
乙我们家是吹牛作坊。
甲我们家是吹牛工厂。
乙我们家是吹牛股份有限公司。
甲我们家是吹牛大托拉司。
乙我们家是世界吹牛中心。
甲我们……你们这中心是我们家吹出来的。
乙嗐!比不了。
你可真能吹呀!甲吹呀!乙比不了!甲吹呀!开局你就失利啦!不行吧?咱再来。
乙来。
甲咱们换样吧。
乙什么样?甲咱们绕着吹吧!乙什么叫绕着吹呀?甲你吹我,我吹你,吹来吹去,目的还是为了抬高自己。
乙嗬!吹牛的名堂还真不少。
甲吹牛人全是这样嘛!来,吹吧!乙哎哟!XX(甲)同志。
您的相声说的太好啦。
甲哪里哪里,XX(乙)同志!您的相声比我说的好啊。
乙不行,不行,您可以称的上是名家高手,权威大师啊!甲不能这么说,您可以说是新星新秀、新的潮流的代表。
乙哪里,哪里!您的相声是高雅而不粗俗哇。
甲您的相声是幽默而又含蓄呀。
乙您的相声真是脍炙人口啊!甲您的相声可以说是当代佼佼者。
乙您的相声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啊。
甲您的相声可以说是世界幽默宝库里面的精品哪。
乙您的相声让人是前仰后合呀!甲您的相声那真是山崩地裂啦!乙啊?要地震哪?您的相声社会作用太大了。
甲您的相声社会效果极佳呀。
乙上回东郊一个工厂着火啦,全城的消防队都去了,没救灭呀!没办法把您请去了,您站在那儿嘚啵嘚啵来段相声,眼看着那火苗子出溜出溜、吧叽就灭了。
您这作用太大了。
甲好,我这相声管救人哪。
乙好哇。
甲要说您的相声作用更大啦!乙怎么哪?甲西郊奶牛场那个牛哇,不下奶了。
后来把您给找去了,你是风尘仆仆,不顾疲劳,对着奶牛您就吹上啦!乙吹上啦?甲您就说上啦!乙哎。
甲说了一段相声,感动的那牛啊,顺着眼睛往外流牛奶呀!乙您瞧瞧!甲哗!……乙行啦!这儿开闸啦!您不光相声说的好哇!您那笔头子厉害呀!甲您那笔头子比我厉害多啦!乙昨天我听说:您一晚上写八篇文章啊。
甲我听说昨晚上,您写了仨电影剧本儿啊。
乙您那国画也好哇!甲您的书法真是一绝呀!乙您的国画,荣宝斋都不敢公开出售哇。
甲您的书法……海关都不让出口哇!乙那为什么呀?甲怕丢人哪!哈哈。
乙像话吗?你不光文学上有所成就哇!您还是一位出色的运动员。
甲您……我还运动员哪?乙您瞧,您这体形,没怎么运动就先圆啦!运——动——“圆”。
甲我什么运动员哪?乙您是体操运动员呢。
甲对,我要不是体操运动员,我能有这线条吗?乙嘿!他还承认啦!甲对对!乙嘿哟!前些日子你编了套高难度的动作,什么童非、李宁,根本做不了哇。
甲你怎么知道的?乙体育界这点事儿,能瞒得了我吗?甲您给大伙儿介绍介绍。
乙说一说?甲啊。
乙那套高难度的动作呀!那是鞍马上的托马斯全旋,然后蹿到高低杠上,一个佳妮腾越,在单杠上来个单臂大回环,最后掉到地毯上,来个旋转七百二十度,然后从怀里头变出个大火盆来。
(托马斯全旋:双脚张开成大字形,然后左手伸直撑地.左脚用力往右脚脚跟的方向扫,右脚朝头的方向用力踢高,在这同时左脚也必须往头的方向用力踢高,使两只手撑着地面,双脚腾空,腰往前挺直,然后左脚继续保持在空中,右脚往斜后方拉回原来右脚起步的方向,左手远离地面仅剩右手撑住整个身体. )甲哎呀,你可太能吹啦!乙行行,你也太能吹呀!甲我吹不过你。
乙怎么?甲你不愧是吹坛上的新秀。
乙哪里,哪里!那我也比不了您这吹坛上的老将啊。
甲哎,你是青出于吹胜于吹啦!乙哎!您是老将吹马,一个吹俩呀!甲不能这么说,您是长江后吹吹前吹啦!乙您是……?我都没词儿啦!甲又完了吧?乙再来,再来!甲还来呀,又换样啦。
乙又换什么样啦?甲借吹啦!乙什么叫借吹呀?甲借别人的嘴吹嘘自己!乙好嘛!这名堂还真不少。
甲来吧!乙要讲借吹呀,你XX(甲)可就不行啦!甲XX(甲) ?乙啊。
甲等会儿!XX(甲)来了吗?XX(甲) 在哪儿呢?找找!XX(甲)也来啦?乙嘿!这位吹牛吹的,连自己都找不着啦!你不是XX(甲)吗?甲不,我不是XX(甲)。
乙你是谁呀?甲我不值一提。
乙你是哪位?甲我是小小的“XX(乙)”。
乙嘿,“XX(乙) ”就小小的呀?那你是“XX(乙) ”,我哪儿去啦?甲我哪知道?乙我是谁呀?甲哎哟!你就是德高望重的XX(甲的姓)老先生。
乙好嘛!我俩换个啦!甲哎呀,XX(甲的姓) 老先生真是了不起呀。
你是博学多才。
您称为活的百科全书。
XX(甲的姓)老先生!乙这位借别人的嘴吹自己呀!不行,不行,我“XX(甲)”比你“XX(乙)”可差远啦。
你“XX(乙) ”,天文地理无所不通啊。
甲不能那么说。
我小小的“XX(乙)”见了您是小巫见大巫啦。
乙哪里,哪里!我“XX(甲)”见到您退避三舍呀!甲怎么样?又完了吧?又不行啦!乙再来呀。
甲这回咱们海阔天空吹。
乙海阔天空?甲想吹什么,吹什么。
乙来吧。
甲你来吧。
乙告诉你呀!我这个人能耐太大啦!甲有什么能耐?乙我这人能用耳朵看书,能耐大。
甲你没问问我有什么能耐吧?乙你有什么能耐?甲我经常用鼻子吃饭。
乙那我能用胳肢窝找矿。
甲我能用嗓子眼儿发电。
乙我隔着墙能看见人。
甲我隔着你衣服能看见你钱。
乙我留神吧!告诉你呀!昨天晚上我发高烧啦!甲昨天晚上我也发高烧啦!乙我高烧六十七度。
甲我高烧九十四度。
乙你也不怕烧死啊!”甲烧吧!乙烧的这厉害哟!手里摸个玉米粒儿,一张手成爆米花了。
甲我烧的也太厉害啦。
乙怎么啦?甲今天早晨出被窝一睁眼呢,那被子烧了四个大窟窿啊!乙你可太能烧啦!甲你也够能烧的啊。
乙昨天晚上我请人吃饭啦!甲我昨天晚上也请人吃饭啦!乙我怎么吹,他怎么吹呀!甲来吧!乙吃着吃着坏啦。
我把筷子咽下去啦!甲我吃着吃着也坏啦!我把勺子咽下去啦!乙我吃着吃着又坏啦!我把盘子咬下一块来。
甲我吃着吃着也坏啦!我把大碗咬下一块来!乙我吃着吃着又坏啦!我把那桌子给咬下来啦!甲我吃着吃着也坏啦。
我咬……我把自己鼻子咬下来啦!乙啊?你够得着吗?甲我跷着脚咬的!你管得着吗?乙像话吗?我告诉你呀!我这个人少年老成。
甲我告诉你呀,我这个人成熟得过早。
乙我十岁就考上大学啦。
甲我九岁就大学毕业啦!乙我八岁就结婚啦!甲我七岁我们那孩子十三啦。
乙好嘛!像话吗?甲反正吹牛也不上税不是,来吧!乙我跟你说呀,我六岁就长老人斑啦!甲我五岁就有抬头纹啦!乙我四岁就驼背啦。
甲我三岁就留胡子啦!乙我两岁就谢顶啦!甲我刚生下来我退休啦!乙这不边儿啦!甲来吹呀,吹呀!乙跟你说呀,我这人可高。
甲跟你说呀,我比你高得多。
乙我两米六九。
甲我三米六九。
乙你有那么高吗?甲你有那么高吗?乙我热胀冷缩抽抽啦!甲我热胀冷缩胀出来啦。
乙那你也没我高,我跟北京白塔一般高。
甲我比白塔高一头。
乙还是我高。
甲我高。
乙飞机从我腰中飞。
甲卫星打我脚下过。
乙我高。
甲我高。
乙我头顶蓝天,脚踩大地不能再高啦!甲我……我上嘴唇挨着天,下嘴唇挨着地!乙啊?!上嘴唇挨着天,下嘴唇挨着地?甲啊!乙那你的脸哪儿去啦?甲我们吹牛的人就不要脸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