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二模语文试卷(有答案)(加精)
2020年春唐山市高三语文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参考答案

2020年春唐山市高三语文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参考答案1.D(A项,因果颠倒;B项,“就是”绝对,这只是哈布瓦赫的观点,从后文看,“社会记忆”有新的内涵;C项,非充分条件,原文只是“具有重要意义”,还有其他条件)2.C(是为了论证民间传说可以映现当代价值观)3.B(说法绝对,前面有“一般来说”的限定)4.A(改变程度,原文是“明显提升”“总体解决”)5.B(其次是“因学”,分析错误。
“因灾”“缺资金”所占比例大于“因学”,“缺技术”与“因灾”大致相当)6.(6分)①直面疫情,坚定不移地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艰苦卓绝地努力。
②提高脱贫攻坚政策精准性,重点解决外出务工、扶贫产业产销对接、防止农户因疫情致贫返贫等问题。
③创新工作方式,因地制宜,处理好开展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的关系。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7.D(“揭露了统治者的伪善”,无中生有)8.①粒儿江南模样的清纯外貌客人留下好感。
②热情、用心、诚信的经营理念让客人赞叹。
③粒儿凄苦的身世让客人同情。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9.①故事情节出乎常理,皇帝吃民间小吃,认底层女孩儿粒儿作干女儿等情节充满传奇色彩。
②人物形象极具特点,穷苦的粒儿,磕巴的父亲,微服的皇帝等人物与众不同,具有传奇性。
③小说结局出人意料,本可以改变命运的粒儿去向不明,只留下“皇姑庵”的结局让人唏嘘。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10.B11.C(文中应指后者)12.C(“因为他们担任过相同的官职”错)13.(1)李可及倚仗皇恩很蛮横,没有人敢斥责他,于是被提升为威卫将军。
(侍:依仗、凭借;横甚:很蛮横;斥:斥责;擢:提拔。
每点1分,句意1分)(2)(西门季玄)曾看到李可及接受赏赐,对他说:“今用官车装载回去,以后登记没收还得用官车运回来。
”(载:装载;以官车:用官车;籍没:登记没收;尔:如此、用官车运回来。
每点1分,句意1分)附文言文译文:曹确,字刚中,河南人。
考中进士科,历任朝中和地方官,多次调升为兵部侍郎。
2020年唐山市高三语文高考第二次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0年唐山市高三语文高考第二次模拟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民间文学是民众口头创作、口头传承的文学。
具有口头性、集体性、传承性、变异性等四大特征。
跟作家的书面创作、书本传播相比,口头创作和传播是众人共同参与的过程,每个人都可以加入表演队伍,并加入自己的经验、情感和想象。
所以,我们说民间文学是一个不断汲取新思想的开放的意义系统。
正因为如此,民间文学能够建构社会记忆,成为体现社会记忆的标杆。
一个人的记忆从来都不是个人的特别定制,而是产生于集体交流的过程中,个人只能在集体的、社会的框架内进行回忆。
关于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的关系,法国社会心理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曾说:"个体通过把自己置于群体的位置来进行回忆,但也可以确信,群体的记忆是通过个体记忆来实现的,并且在个体记忆之中体现自身。
"集体记忆的本质是立足当下需要而对过去的回忆。
集体记忆总是根据某种当下观念、利益和要求对过去进行重构。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集体记忆也被哈布瓦赫称作社会记忆。
20世纪后期,记忆研究进入新的阶段,学者们不再满足于讨论集体如何决定个体的回忆,转而探讨整个社会如何记忆,并将社会记忆定义为"一个大我群体的全体成员的社会经验的总和"。
实际上,社会记忆不仅应当下需要而产生,也承接来自古代的经验。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记忆,这是保持一个民族的基本特性、维护内部成员相互认同的根基。
民族认同及其稳定持久性是受制于文化记忆及其组织形式的。
一般来说,民族的消亡,不是有形物质的消失,而是在集体、文化层面上的遗忘。
因而,维持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对于维系民族的生存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记忆从古代延续到当代,也参与到对当下社会记忆的建构,并呈现出当代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认同。
民间文学被当代社会征用,在新时代发挥新的记忆功能,也为新时代作出新的贡献。
2020届唐山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届唐山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国民平均阅读量正在不断下滑,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实体书店的消失。
实体书店作为传播知识的方式之一,其价值不仅在于提供了满足公众获取知识的书籍与场景,还在于营造一个生活状态和体验过程,引导读者通过阅读学习知识能力和提升生活品质,最终让读书成为一种个体自觉和群体习惯,成为“文化铸魂”的重要载体和实现路径。
但是,随着图书行业的市场化发展,实体书店行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高额的运行成本加上对互联网的适应度不够,一大批书店难以坚持,只能选择倒闭。
实体书店的大量倒闭,并不是市场需求出现了断崖式的下滑,而是因为供给侧没有根据需求侧的升级顺势进行相应的调整。
书店具有市场主体与文化载体两种属性。
让实体书店好起来,先要让其活下去。
疫情防控加剧了实体书店的生存压力,利用输血机制让其摆脱暂时困难,才会有接下来的自我造血。
这需要政府部门利用好资金扶持、税费减免和租金折扣等综合政策,让实体书店尽快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实体书店本身也要借力用力,利用优惠政策起步后,找到利益平衡机制,尽快实现自我造血,如此才能实现整个行业的繁荣。
(摘编自《让实体书店成为习惯养成的平台》,“光明网”2020年4月2日)材料二:为缓解疫情对实体书店的影响,北京市快速启动实体书店扶持项目,首批扶持资金已于近期发放。
共有161家书店获得项目资金扶持,其中有13家书店因被评为“2020年度北京市最美书店”、94家书店因被评为“2020年度北京市特色书店”而受到奖励。
据了解,北京市今年把扶持实体书店的重点放在房租补贴上,并适当扩大补贴覆盖面,增加补贴书店的数量,着力解决房租这一实体书店在疫情期间面临的最大成本负担。
特别是探索性地推出在书店保证承诺的前提下,提前预支4月至6月房租成本补贴的政策。
此外,对在文化内容、经营模式和惠民服务方面具有特色,有一定品牌影响力的特色书店予以奖励,鼓励实体书店向“小而精”、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
2020年唐山市第十二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唐山市第十二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讲好中国故事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传播,国家间的语言障碍和经验障碍等一定程度上堵塞了中国故事的传播渠道,造成传播路径不畅。
将本土表达与精准送达相结合,是拓展中国故事传播路径的有效手段。
本土表达就是在了解国际受众思维方式、接受习惯和理解框架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适时适地地调整传播路径,通过采取针对不同国家的本土化表达,构建起中国故事的国内外对话体系,增强传播的针对性。
一方面,要深入目标传播国的文化背景,准确把握其接受特点,以寻求中国故事传播的突破点,为调整传播路径做好准备;另一方面,针对国别差异,用目标国听得懂、易理解的故事话语和表达方式讲好中国故事,让双方在互通的基础上开展互动交流。
精准送达就是运用以数据为核心的算法技术,将中国故事融入高效的传播载体和平台,分析受众的个性需要、喜好和习惯,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实施定向推送和个性化传播,以提高讲好中国故事的精准度。
一方面,要开发运用国内外受众使用率高、表现力强的载体,以高效的载体助推中国故事的精准送达;另一方面,用适宜的表达方式推送故事内容,以个性推送实现精准送达,满足个体的差异性需求。
(摘编自吴倩倩、张一《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大国精彩的三大着力点》)材料二:随着媒体融合发展不断深入,其对我国国家软实力建设,特别是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作用日益显现。
内容融合是媒体融合中最直观的层面。
在国际传播中,媒体可以利用自身特点,对内容进行充分挖掘,从多角度满足国际受众的分众化需求。
与此同时,还可以改变以往单一媒体、单一形态的传播局限,利用新技术加强与国际公众的互动,增加趣味性。
同时,充分利用新技术实现传播交互,提升国际舆论场的活跃度。
在新技术助力下,国际传播不再是传统的单向传播,能实现与受众的互动。
国际受众在接触网上信息时,拥有跟帖、留言等表达的机会,可获得更多的参与度和体验感,这能增强国际舆论场上相关议题的活跃度。
2020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唐山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民间文学是民众口头创作、口头传承的文学。
具有口头性、集体性、传承性、变异性等四大特征。
跟作家的书面创作、书本传播相比,口头创作和传播是众人共同参与的过程,每个人都可以加入表演队伍,并加入自己的经验、情感和想象。
所以,我们说民间文学是一个不断汲取新思想的开放的意义系统。
正因为如此,民间文学能够建构社会记忆,成为体现社会记忆的标杆。
一个人的记忆从来都不是个人的特别定制,而是产生于集体交流的过程中,个人只能在集体的、社会的框架内进行回忆。
关于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的关系,法国社会心理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曾说:“个体通过把自己置于群体的位置来进行回忆,但也可以确信,群体的记忆是通过个体记忆来实现的,并且在个体记忆之中体现自身。
”集体记忆的本质是立足当下需要而对过去的回忆。
集体记忆总是根据某种当下观念、利益和要求对过去进行重构。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集体记忆也被哈布瓦赫称作社会记忆。
20世纪后期,记忆研究进入新的阶段,学者们不再满足于讨论集体如何决定个体的回忆,转而探讨整个社会如何记忆,并将社会记忆定义为“一个大我群体的全体成员的社会经验的总和”。
实际上,社会记忆不仅应当下需要而产生,也承接来自古代的经验。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记忆,这是保持一个民族的基本特性、维护内部成员相互认同的根基。
民族认同及其稳定持久性是受制于文化记忆及其组织形式的。
一般来说,民族的消亡,不是有形物质的消失,而是在集体、文化层面上的遗忘。
因而,维持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对于维系民族的生存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记忆从古代延续到当代,也参与到对当下社会记忆的建构,并呈现出当代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认同。
民间文学被当代社会征用,在新时代发挥新的记忆功能,也为新时代作出新的贡献。
今天追述中国悠久的历史,我们常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是通过引用古代神话来表达的。
2020年唐山市第九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2020年唐山市第九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说起梅花我出生的那一天,家门前的梅花初绽,据说是朱砂梅,很美,家人就给我取名“梅”字。
父亲自小教我古诗,关于梅花的诗很多,到现在还能一口气背出很多,如“冰雪林中著此身,不与桃李混芳尘”“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我最喜欢曹雪芹的“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
关于梅,人们谈论太多,种梅,赏梅,写梅,画梅,梅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虽知道这名字极美,但每当别人问起我的名字时,又觉得难以启齿,太俗了,取这个名字的人太多,声音听起来也闷声闷气的,对这个名字的尴尬,一直不能释怀,到美国后就马上给自己取了一个雅致的英文名字,以为总可以脱俗了,不料一些好事的西方人非要知道我的中文名字。
记得第一个有个墨西哥人问我名字,我就告诉他我的名字是梅,他又问“梅”是什么意思,我说是一种花,那人打破砂锅问到底,问什么花。
我突然张口结舌起来,记得梅花翻译成英语是plum,就是李子,迟疑了一下,就说plum。
那人噢了一声,就不再问了,显然他对这个答案很失望。
第二次一个美国人问起梅花,我接受上次的教训,不再说李子花,就启发他说,是一种花,中国最美的花,你猜猜看。
那人就说“是玫瑰花”。
我有点失望,进一步启发说,这种花,很美,在冬天开放,中国人最喜欢,经常把它们画成画挂墙上,写进诗里。
那人想了想说:“是牡丹吧,牡丹又大又美,我看很多中国人的家里挂着牡丹花。
而且牡丹是我唯一认识的中国花。
”我一听又没有希望了,也难怪,很少美国人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何况一种花草。
我说梅花是被中国人挂在墙上,捧在手上,供在心里的,是深入血液和灵魂的一种花。
他似乎被我感动了,突然对梅来了兴趣。
这胖胖的老美认真起来,有一天他突然跑来兴冲冲地告诉我,苏菲,我找到了梅,结一种酸酸的果子,是可以做色拉醋的,很好吃。
河北省唐山市2020学年度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参考答案

唐山市2020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答案A卷参考答案:1.C(原文表述为“不会对手的灵巧性产生太大影响”,说明影响还是有的)2.B(“从来没让第六根手指存在”错,原文是“并没有……使其永久存在”。
)3.B (“利用计算机技术验算”错,原文是“源自于计算机网络的节点原则”。
)4.D (老:疲乏)5.B(A项两项和题干无关联;C项②说的是皇帝追封蔡景历;D项②说的是蔡景历担任的官职)6.B(“他还参与了讨伐王僧辩的计划制定”错。
)7.(1)陈武帝因为乡里父老,尊贵卑微讲究礼数,担心陈昌年少接待应对时违背了礼数(以,因为;数,礼数;接对,接待应对;乖,违背。
各1分,通畅1分)(2)宣帝憎恶他挫伤士气,大怒,但还是因为他是朝廷旧臣,不给予严厉处罚。
(恶,憎恶;沮,使动,使士气低落或挫伤士气;以,因为;罪,定罪,处罚。
各1分,通畅1分)8.①世情险恶,危机四伏。
②世人贪得无厌。
③自己刚直不阿。
(每点2分)9.①抨击世态污浊,(2分)②赞美隐居生活恬静、闲适。
(3分)10.(1)飞漱其间清荣峻茂(2)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3)金块珠砾弃掷逦迤11.(1)BE(答B给3分,答E给2分,答A给1分;答C、D不给分。
A“为理想奋斗着”依据不足;C“对不起生病妻子的自责”无中生有,D“小说采用反衬的手法”错。
) (2)①“他”对妻子的照顾,让人感到温暖;②“我”被“他”的真诚打动,提供方便,送了温暖;③夫妻睡地毯、留纸条,回报了温暖。
④母亲对我婚事的牵挂,我的相亲也都体现了温暖。
(每点2分,答对任意三点即可)(3)①直率;②有爱心;③孝顺。
(每点2分。
)(4)“我”同意婚事。
原因:(1)我相貌平平,只是个打工妹。
(2)他对妻子的照顾,让我有好感。
(3)了却娘的心愿。
(观点2分,理由每点2分)12.(1)B C(B 3分,C 2分,E 1分。
A“从他那里”错,原文是“从两位著名数学家那里”;D“为导弹设计提供了全新的思路”错;E “着重表现了他严谨治学”不准确。
2020年唐山市第九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唐山市第九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恶不必丑,善不必美孙绍振审美是诗意的,但是,不仅仅是诗意的美的陶冶,而且包含着对恶的审视。
艺术上往往有这样的现象,就是写恶事、恶人,也以一种艺术的眼光去审视,这种恶事、恶人就和丑发生了错位,甚至变得可爱起来。
《三国演义》中写到曹操先误杀了吕伯奢一家八口,后来明知吕伯奢是好心款待他,又把他杀了。
明知错了,一错再错,不仅不忏悔,还要宣言“宁叫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为自己坚决而果断地不道德而自我欣赏。
《三国演义》不但是让读者看到这样的丑恶,而且有一个潜在的眼睛,在引导着读者阅读这样的心理奇观,在字里行间,不动声色地让曹操的行为逻辑与读者的良知背道而驰,这在文艺心理学上叫做“情感逆行”,就是一味和读者的情感作对,让读者的良知受到打击,感到诧异,感到愤怒痛苦。
这就转化为艺术的享受。
洞察人性黑暗,是一种痛快。
因为我们看到的曹操不仅仅是一个坏人,而且是一个主动去暗杀坏人董卓,逃亡路上被捕,又视死如归的热血青年,只因心理不健康——多疑,就转化为杀人不眨眼的血腥屠夫。
艺术表现了这种心理过程,揭示了人性黑暗。
因而,我们的感受才结合着痛感和快感,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叫做“净化”,有人把它翻译成“宣泄”,我看把它理解成“洗礼”也可以的。
这里的奥秘就是情感的全面(如正面、反面)熏陶。
在阅读作品时,面对反面人物,不一定是因为他在道德上很坏,很恶,而是因为其情感空洞。
小孩子看电视往往问大人,某个主人公是好人还是坏人,这类问题有时很好回答,有时不好回答。
越是简单的形象越好回答,越是丰富的形象越不好回答。
这是因为形象越简单,情感价值与道德的善和科学的真之间的“错位”越小;形象越是丰富,意味着情感越是复杂,与善和真之间的“错位”就越大。
情感的丰富和复杂的多方面、多维度的发现,就是美的发现。
一个普通的有道德善恶观念的人和一个有强烈审美倾向的艺术家的价值的“错位”就从这里开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山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口述历史旨在以访谈方式发掘、采集、整理与保存口述者的历史记忆,呈现口述者经历的历史真实。
真实是历史的灵魂,然而口述历史因为经由口述者的记忆,叙述以及访谈者的文本整理这些环节往往使客观的历史发生变形甚或失真。
首先是历史记忆的问题。
历史真实经过口述者的记忆存储、保持与回忆诸环节的过滤与筛选,形成了历史记忆。
这中间口述记忆的特殊机能而使历史事实有所变形,并非全部的历史真实都存储为历史记忆,大脑中存储的历史记忆之真也与历史之真有较大的间隔和差距,历史记忆的真实已经对客观存在的历史真实打了一些折扣。
可以说,口述者的历史记忆之真不再是全部的历史真实,而是选择后的部分历史真实,是经过记忆本身过滤和阻隔后的部分历史真实。
然后是历史叙述的问题。
历史记忆的呈现是以语言和文字为中介的,以语言表述出来的就是口述,以文字表述出来的就是文献。
语言和文字将存储于大脑中的历史记忆呈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受语言的限制和阻隔后呈现出来的历史记忆,往往既非记忆的全部、也非记忆的准确呈现。
记忆在呈现中既有数量的减少,更有内容的变形甚或失真。
在历史记忆转变为历史叙述过程中,心理、生理及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着历史记忆的呈现结果。
最后是文本整理的问题。
口述历史有双重主体,访谈者与口述者必须共同参与。
访谈者对口述历史的文本整理,实际土是对口述者呈现的历史记忆进行主观的检验、修订、补充和取舍。
经过访谈者这道工序的过滤与阻隔,口述者叙述的记忆中的历史事实再次经过处理。
历史之真经过记忆、叙述、文本整理的过滤和阻隔,口述历史的历史真实实在堪忧。
我们应该坦然承认口述历史存在着某种失真及不可靠性。
为了保证口述历史文本的真实,必须着力保证历史记忆的真实和历史叙述的真实。
历史记忆受其内在机制及自然因素的影响,其真实性很难为口述者所左右,但历史叙述的真实则是口述者所能把握的。
所以,口述历史的主要环节应该放在历史记忆呈现过程中,研究影响历史记忆呈现的多重因素,从而将历史记忆完整而准确地以语言表述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历史记忆尽可能真实地呈现出来。
历史的真相是唯一的,口述者对历史之真的追寻很像是瞎子摸象,自以为摸到了历史真相,但他所触摸到的仅仅是部分的历史真相,是其历史记忆中的部分真相,离客观存在的历史之真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口述历史研究,就是这样一种以挖掘历史记忆的方式无限逼近历史真实的追逐历程。
(摘编自左玉河《口述历史视域中的真实性》)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受语言的限制和阻隔,口述者呈现存储于大脑中的历史记忆欠完整、准确。
B. 口述历史发生变形甚或失真的原因只是在口述历史的形成过程中主观因素多。
C. 访谈者对口述者的历史叙述进行的文本整理过程就是访谈者主观处理的过程。
D. 口述者历史记忆、历史叙述两者的真实程度决定着口述历史文本的真实程度。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交代口述历史研究目的之后,文章提出口述历史存在变形或失真的问题。
B. 文章主体从历史记忆、历史叙述、文本整理三个环节阐述历史失真的原因。
C. 文章分析制约口述历史真实的诸多因素,提出了确保口述历史真实的方法。
D. 文章写作的目的是减少口述历史的变形或失真,最大限度逼近历史的真实。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口述历史研究的对象是口述者的历史记忆,因此保证历史记忆真实的因素是研究核心。
B. 访谈者对口述者呈现出来的历史记忆进行的检验、修订、补充和取舍会造成历史的失实。
C. 口述者如果有很高的语言造诣,对历史记忆的叙述就会完全避免史实的变形甚或失真。
D. 如果口述者的历史记忆、历史叙述跟历史事实吻合,口述历史文本就与历史真实吻合。
【答案】1. B 2. C 3. B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向中亚、中东和欧洲、东南亚和非洲输出自身的优势产能、优势技术与资金、优势经验与管理模式,最后取得世界市场与国际合作优势,实现全方位的开放。
“一带一路”战略吸引了很多战略伙伴的优势资源,为我国健康可持续化快速发展提供沃土。
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有优势也有劣势。
优势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沟通更为便捷,合作的方式也更加多元化,会带来更多的商机。
劣势也相当明显,也会带来外来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的冲击,很容易造成本土文化的没落,原有的经济体系也将受到影响。
“一带一路”强调的核心内容之一便是互相信任,尊重并包容文化差异,深入了解其他国家的经济、文化,多形式、多渠道谋求交流合作的机会。
“一带一路”涵盖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有助于推动全球化均衡可持续发展。
(摘编自《论中国“一带一路”的战略意义》)材料二:“一带一路”建设以其开放、多元、共赢的特质,日渐为世界认同。
123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已经与中方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朋友圈遍及全球。
中国与巴基斯坦成立中巴经济走廊联委会,缅甸成立实施“一带一路”指导委员会,瑞士政府在外交部设立“一带一路”咨询协调办公室……“一带一路”建设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
花旗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以及德国西门子、、美国通用电气、日本通运等跨国公司,正以不同形式参与“一带一路”合作。
国际人士普遍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真正具有包容性的全球合作项目,已成为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
截至2018年底,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成果落实率达96.4%。
5年多来,中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为当地创造24万多个就业岗位和20多亿美元税收。
中欧班列开行1.4万列,到达欧洲15个国家49个城市;中老铁路、中泰铁路、雅万高铁、匈塞铁路等项目扎实推进,柬埔寨额勒赛水电站、巴西美丽山特高压项目等一批惠民工程落地生根;中国港口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主要港口建立航线联系……共建“一带一路”的丰硕成果,让沿线国家发展潜力得到释放,人民生活便利了,工作好找了,笑脸也多了,获得感日益增加。
(摘编自《瞩目共建一带一路盛事》)材料三:对于“一带一路”倡议,不少美国战略界人士都担心“一带一路”对美国全球影响力构成“一定威胁”。
他们多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的“马歇尔计划”,中国意欲借此将经济实力转化为地缘政治影响力,控制欧亚大陆,并在国际秩序方面“另起炉灶”。
不过,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美国智库和战略界人士对“一带一路”并非一味反对,而是心态更趋复杂。
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张克斯等人呼吁,美国不应盲目夸大“一带一路”的地缘政治意涵,需要认真对待这一将深刻影响中国内外政策的重要倡议,应深化对“一带一路”相关进展的分析,寻求更坚实的信息基础和更明智的应对之道。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波森、对外关系委员会东南亚项目主任柯兰奇克称,美国国内有不少人对“一带一路”抱有“等着看它失败”的态度,但是“让中国失败”并不必然发生,也不必然对美国有利,美中在促进地区发展等方面并非“你输我赢”关系,不妨考虑“让中国成功”。
曾供职于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南亚问题专家、进步中心高级研究员维耶拉称,“一带一路”与美国提出的“新丝绸之路”计划有很多共同目标,两者如能实现“串联”,可更好完成相关重大项目。
(摘编自《如何看待“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美国因素”》)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为了赢得世界市场,扩大与他国间的合作,实现全面开放,实施了“一带一路”战略。
B. 在全球化可能冲击本土文化、影响本土原有经济体系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强调互相信任和了解,尊重并包容文化差异。
C. 美国战略界人士张克斯反对盲目夸大“一带一路”的地缘政治意涵,同时也对“一带一路”抱有“等着看它失败”的态度。
D. “一带一路”提供了广阔的合作平台,吸引了许多大银行、跨国公司广泛参与,成为真正具有包容性的全球合作项目。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全球化”可以加强国家之间联系、沟通、合作,带来商机,也会给本土的文化、原有经济体系带来不利影响。
B. “一带一路”成果丰硕,贸易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彻底解决了沿线国家就业困难问题,为当地税收做出了巨大贡献。
C. 开放、多元、共赢的“一带一路”,为中国赢得众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认可,朋友圈遍及全球,日渐为世界认同。
D. “让中国失败”和“让中国成功”是美国内部对“一带一路”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体现了美国人对此的矛盾心态。
6. 根据上述三则材料,概述各方对“一带一路”的不同看法。
【答案】4. C 5. B6. (1)中方:促进我国全方位开放,推动全球化均衡可持续发展。
(2)合作方:欢迎“一带一路”建设,让己方发展潜力得到释放。
(3)美方:先是担心威胁美国全球影响力,后来出现有助本国“新丝绸之路”等观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合坟院门前,一只被磨细了的枣木纺锤,在一双苍老的手上灵巧地旋转着。
浅黄色的麻一缕一缕地加进旋转中来,仿佛不会终了似的,把丝丝缕缕的岁月也拧在一起,缠绕在那只枣红色的纺锤上。
不远处,老伴带了几个人正在刨开那座坟。
老伴早已不是村里的支书,可那坟里的事情一直是他的心病。
今天是那姑娘的喜日子,乡亲们凑钱寻了一个“男人”,做主给这孤单了十四年的姑娘捏和了一个家。
请来先生看过,这两人属相对,生辰八字也对。
坟边上放了两只描红画绿的干盒子,每只盒子上都系了一根红带。
一只装了那个付钱买来的男人的尸骨,另一只等着将姑娘放进去,然后就合坟。
那一年,老支书领着全村民众,和北京来的学生娃们苦干一冬一春,在村前修出平平整整三块大寨田,为此还得了县里发的红旗。
夏季发山洪的时候,学生娃们拿出那面红旗来插在地头上,要抗洪保田。
疯牛一样的山洪眨眼冲塌了地堰,学生娃们照着电影上演的样子,手拉手跳下水去。
把别人都拉上岸来的时候,新塌的地堰却将玉香裹进水里去……后来,县委书记来开过千人大会。
后来,就有了那座坟。
坟碑的正面刻着:知青楷模,吕梁英烈。
光阴荏苒了十四年,玉香的同学们早就头也不回地走得一个也不剩,县委书记也换了不知多少任,谁也不再记得这个姑娘,只是有些个青草慢慢地从砖石的缝隙中长出来。
渐渐地,一伙人都没在了坑底,只有银亮的镢头一闪一闪地扬出些湿润的黄色来。
随着一脚蹬空,一只锨深深地落进了空洞里,人们的心头止不住一震:“到了?”“到了。
”“慢些,不敢碰坏她。
”“知道。
”老支书把预备好的酒瓶递下去:“都喝一口,招呼在坑里阴着。
”会喝的,不会喝的,都吞下一口,浓烈的酒气从墓坑里荡出来。
用手揭去腐烂的棺板,那具完整的尸骨白森森地露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