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动机负荷特性试验

合集下载

发动机负荷特性曲线测试与分析实验

发动机负荷特性曲线测试与分析实验
ET2000发动机测控系统由ET2100测控仪、ET2200油门励磁 驱动仪、ET2201油门电力驱动仪、ET2300数据采集仪、ET2500 智能油耗仪、ET2600油门执行器、ET2400多参数显示屏、电涡 流测功机、系统软件等组成。 转速测量精度:± 1r/min 转

实验目的 发动机实验台架系统组成 主要实验设备 实验步骤及内容 试验数据记录及分析要求 思考题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和掌握发动机试验台架系统的组成和控制系 统的功能 2、了解和掌握主要测试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使用 方法 3、了解和掌握发动机负荷特性试验方法 4、掌握发动机负荷特性曲线的测量及制作方法、试 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和分析方法
五、试验数据记录及分析要求
1、记录试验数据
2、在坐标图上画出负荷特性试验曲线,包括: ge-Pe、 A/F-Pe、T排气温-Pe、Ga-Pe、等曲线图。
2800r/min燃油消耗率曲线
2800r/min空燃比曲线
2800r/min排气温度曲线
2800r/min进气量曲线
六、思考题
1、试分析发动机燃油消耗率曲线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2、车用发动机在哪种条件下可以按照负荷特性工作?
四、实验步骤及内容
4、将控制模式切换到测功机恒转速/油门位置控制,转动M旋 钮,转矩发生变化。
5、顺时针转动M旋钮到某一转矩,然后用鼠标点击记录按钮, 系统自动记录该转速下的转矩、功率、燃油消耗量等参数。 6、重复步骤5,转矩级差为20N.m,得到不同转矩下的转矩、 燃油消耗量、功率等参数。 7、根据实验数据,画出所测发动机在规定油门开度时的负荷 特性曲线。
2、ET2000发动机测控系统
ET2000发动机自动测控系统是为满足各种不同类型的发动 机性能试验和出厂试验而精心设计的大型测控系统。它可与国 内外各种不同的水力、电涡流、电力测功机配套,用于控制和 测量发动机的转速、转矩、功率、燃油消耗量、温度、压力、 流量等各种不同类型的参数。

负荷特性试验

负荷特性试验

负荷特性试验(汽油机,柴油机)
1. 实验要求
掌握负荷特性的试验方法,绘制负荷特性曲线,了解发动机在转速保持不变的状态下各项性能参数随负荷变化的规律。

2. 试验仪器仪表、发动机
1) DDM 型发动机综合试验台;
2) 电涡流测功器;
3) XXX 型发动机。

3. 试验方法:
1) 保持发动机在标定转速b n 或b n %90、b n %80、b n %70、b n %60、b n %50、最低工作稳定转速m in n 等转速下工作,逐渐改变负荷,进行试验。

负荷一般可按b P %25、b P %50、b P %75、b P %90、b P %100、b P %110进行调节;
图1 某柴油机负荷特性曲线
2) 试验时在每个工况记录转速、扭矩、耗油量、耗油时间、排温、进出水温、油温、油压、环境参数等,填写在记录表中,记录表格式如表1所示;
3) 发动机油耗量测定时,要保证消耗设定油量所用时间大于30s ,小负荷时,可选用小的油量范围;
4) 试验时,对油耗率等主要指标,应随时画出监测曲线,以检查试验中是否需要追加测点以及是否出现过失误差,以便及时纠正;
5) 试验结果的整理与分析;(见1.4)
6) 试验曲线横坐标为)(kW P e ,纵坐标为耗油率)/(h kW g b e ⋅,小时耗油量)/(h kg G T ,烟度)(BSU R ,排气温度()C T r ︒。

发动机速度、负荷特性实验项目报告

发动机速度、负荷特性实验项目报告

项目报告—发动机特性曲线学院:车辆与能源学院班级:11车辆工程2班姓名:连伟波学号:110113030036指导教师:王文峰目录一、试验目的二、试验原理三、数据处理四、数据分析五、试验心得一、试验目的1.了解发动机台架性能试验系统的基本结构。

2.了解发动机台架试验设备,仪器和仪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3.掌握汽油机速度特性台架试验的试验方法。

4.掌握汽油发动机速度特性试验数据的处理,能够绘制汽油机速度特性曲线图,并能对特性曲线进行分析。

二、试验原理汽油机速度特性:在汽油机节气门开度一定(部分开度或全开)的情况下,研究其功率Pe 、转矩Ttq、耗油量B及燃油消耗率be与转速n之间的关系。

三、数据处理发动机台架试验所用的是摩托车发动机为单缸机部分试验数据节气门开度分别为18%、38%、58%、78%时的转矩,功率,油耗及燃油消耗率,转速的部分数据(发动机台架试验所用的是摩托车发动机为单缸机,转速为变速器一档时的转速)转矩功率油耗量油耗率36.84 1.08 0.714 535.535.54 1.07 0.721 535.535.87 1.1 0.709 535.536.09 1.16 0.699 535.535.81 1.12 0.685 535.535.71 1.1 0.683 535.536.63 1.16 0.683 535.535.98 1.15 0.683 535.536.36 1.15 0.708 535.536.3 1.14 0.688 535.536.68 1.14 0.678 535.536.52 1.17 0.683 535.536.79 1.15 0.672 535.536.47 1.13 0.657 535.536.34 1.123 0.657 585.236.14 1.12 0.657 585.236.09 1.15 0.627 585.236.63 1.17 0.607 585.236.68 1.15 0.581 585.236.03 1.11 0.546 585.235.43 1.18 0.526 585.235.38 1.27 0.511 585.235.54 1.3 0.511 585.235.33 1.24 0.516 585.235.05 1.3 0.495 585.235.11 1.29 0.49 585.235.27 1.29 0.49 585.235.22 1.29 0.48 585.235.05 1.27 0.475 585.235.16 1.3 0.47 585.235.05 1.3 0.465 585.235.61 1.227 0.465 379.034.84 1.27 0.465 37935 1.28 0.475 37934.89 1.29 0.475 37935.11 1.31 0.47 37934.73 1.29 0.47 37934.19 1.3 0.506 37933.64 1.28 0.475 37933.32 1.33 0.49 37933.21 1.36 0.485 37933.26 1.39 0.475 379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运用Excel作出发动机在各个节气门开度时的速度特性曲线。

发动机负荷特性

发动机负荷特性

发动机诸性能特性中有一个叫做负荷特性,它是指当发动机转速一定时,经济性指标的有效比燃油消耗量随发动机负荷的变化关系。

利用这一变化曲线,可最全面地确定发动机在各种负荷和转速时的经济性。

在了解负荷特性前,首先要知道有效比燃油消耗量是什么。

衡量汽车耗油量大小一般用汽车在规定的速度下行驶100公里路程的实际耗油量(升)计算。

例如汽车技术参数上常见有“ 90 公里/小时等速”时100公里耗油量的参数,这是衡量汽车经济性指标。

衡量发动机经济性指标,工程技术人员用有效比燃油消耗量这一个指标,简称油耗率,用ge表示,它指每小时单位有效功率消耗的燃油量,单位是g/kw.h。

当然,衡量发动机经济性还有其它指标,由于与本文关系不大不作介绍。

发动机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两大类。

汽油机是依靠节气门调节负荷的,因此汽油机负荷特性又称节流特性;柴油机是靠改变喷油量来调节负荷的,通过喷油量变化改变混合气成份,因此柴油机负荷特性又称燃油调整特性。

由于发动机转速是经常变化的,需要测定发动机不同转速下的负荷特性,才能全面评价不同转速和不同负荷下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

发动机负荷特性的读取在试验台架上进行。

以汽油机为例,启动发动机后逐渐开启节气门,直至最大,同时调节载荷使发动机保持某一转速稳定运行,测定此工况下发动机输出功率及燃油消耗量。

然后再关小节气门,调整载荷使发动机保持转速不变再测定。

如此依次进行下去,直到发动机能保持稳定工作的最小节气门开度,得到不同负荷和转速下的燃油消耗量。

不同转速下的发动机负荷特性曲线变化的趋势是差不多,只是具体数值的不同。

普通汽油机负荷特性曲线的特征,开始启动时ge最大(此时需要浓混合气),但随节气门逐渐开启负荷增大而ge减少直至最低点,此时节气门接近全开。

继续开大节气门,ge又会开始上升,曲线呈现一条内凹抛物线。

曲线的最小ge值越低越好,同时ge随负荷的变化越平缓,发动机在不同负荷下工作的经济牲越好。

从曲线的形状,可以分析岀哪一个负荷区域是最经济的。

《发动机实训》课程标准

《发动机实训》课程标准

《汽车发动机实训指导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汽车发动机实训指导书适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三年制中专(职业中专、中技)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其功能在于培养学生具备汽车发动机正确拆装和检修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是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修理的操作技能、技巧;正确使用机、工、量具;增强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的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达到本工种中级技术等级水平。

二、课程设计思路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本课程以培养学生汽车发动机拆装与调试的操作技能为基本目标,打破学科体系课程的设计思想,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本课程建议课时为90课时,其中理论课时为20课时,实践课时为70课时。

本课程的总学分为4学分。

学习项目选取的依据是以本课程所对应的工作任务要求而制定,以汽车发动机拆装与调试岗位为载体,针对具体的工作任务特点编排模块。

三、课程目标(一)总目标通过工作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使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高职学生掌握发动机总装与调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发动机总成的清洗、解体、零件的清洗、检验、修理、总成装配及调试等。

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发动机总装与调试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求,会正确使用和保养工量具、检测维修设备。

同时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增强团结协作的能力。

(二)具体目标1.职业素质目标通过工作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具备本专业高素质技术工作者所必需的发动机拆装与调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同时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增强团结协作的能力。

2.职业能力目标1)进一步理解掌握汽车发动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2)学会识别发动机零部件及相关配件知识;3)熟悉根据发动机的技术要求拆装发动机;4)能检查、调整、测试发动机运行状况,诊断和排除发动机的故障;5)能填写发动机检查记录表和发动机大修竣工报告。

发动机负荷特性的测定

发动机负荷特性的测定

发动机负荷特性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发动机在转速不变的情况下,燃料消耗量和燃料消耗率随功率变化的关系。

2、熟悉发动机负荷特性曲线的制取方法。

二、所需仪器设备
测试用发动机(汽油机或柴油机)、测功器、转器、转速显示仪、油耗测定仪各一、秒表2只、气压计、温度计、湿度计、废气分析仪、烟度计、噪声仪及常用工具各一台套。

三、实验进行方法
1、实验时,按实验须知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启动发动机,暖机,使发动机达到正常工作温度并调整发动机到最佳的正常工作状态。

2、使发动机在某一节气门位置(或某一供油齿条位置)卜运转,调整发动机负荷(即改变测动器供水量),使发动机在标定转速下稳定运转。

测取记录:
(1)转速n
(2)测功器磅称读数P
(3)耗用定量燃油所经历的时间t
(4)冷却水温度
(5)机油压力、温度
(6)发动机排气温度
(7)发动机排放、噪声
3、全部数据测取完后,改变节气门(或供油量)位置,改变发动机负荷,使发动机恢复到标定转速下稳定运转,此时又测取记录上述数据。

4、继续改变工况,一般由低负荷往高负荷作,一直到节气门全开(或供油量达到最大值)为止,可测取6—8个点。

5、实验中要绘制监督曲线ge-p,以监督试验的准确性,如发现某点数据不符合一般规律,应补作。

四、实验报告内容
-Ne曲线。

1、根据所测数据进行计算并绘制ge-Ne及G
r
2、对特性曲线变化规律进行分析。

思考题
对负荷特性曲线进行分析?。

航空发动机试验过程详解

航空发动机试验过程详解

航空发动机试验过程详解静态试验是航空发动机试验的第一步。

在静态试验中,航空发动机会被安装在静力架上进行测试。

静力架是专门设计用来支撑航空发动机并模拟发动机在飞行中所受到的各种力和载荷的设备。

在静态试验中,可以对发动机的耐久性、结构强度、振动特性以及冷却系统进行综合测试。

这些测试能够验证发动机在飞行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动态试验是航空发动机试验的第二步,也是较为重要的一步。

动态试验主要包括转速试验和负荷试验。

转速试验是对发动机旋转部件(如涡轮、风扇等)进行测试的过程,目的是验证发动机的转速范围、转速响应以及工作稳定性。

负荷试验是对发动机负荷性能进行测试的过程,包括测试发动机的推力、燃油消耗量、温度和压力变化等。

通过动态试验,可以验证发动机在各种转速和负荷下的性能表现,以及测试其稳定性和可调度性。

飞行试验是航空发动机试验的最后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飞行试验通常在飞行测试架上进行,测试架是一种特殊的飞机,在其机身后部安装有发动机供测试使用。

飞行试验主要目的是验证发动机在实际飞行条件下的性能、可靠性和适航性。

在飞行试验中,测试架会模拟各种飞行状态和飞行环境,包括低空、高空、高速、低速、爬升和下滑等。

通过飞行试验,可以验证发动机在各种飞行条件下的性能表现,以及测试其在不同高度、温度和湿度下是否适应飞行任务的要求。

除了以上三个主要的试验步骤外,航空发动机试验还包括其他辅助试验,如燃油试验、启动试验和排放试验等。

燃油试验是对发动机燃油系统进行测试的过程,目的是验证燃油供给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启动试验是对发动机启动系统进行测试的过程,目的是验证发动机的启动速度和可靠性。

排放试验是对发动机排放性能进行测试的过程,目的是验证发动机的排放标准是否符合航空环保要求。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航空发动机试验工程师会全程监控和记录各种试验数据,如转速、温度、压力、燃油消耗量等。

试验数据的分析和比对是试验的重要环节,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和比对,可以评估发动机的性能和可靠性,并为改进和优化发动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发动机实验报告

发动机实验报告

篇一:发动机实验报告柴油机性能试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柴油机负荷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柴油机负荷特性的试验方法。

了解电涡流测功机、油耗仪、转速传感器、扭矩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

2.熟悉负荷特性试验测试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方法,绘制柴油机负荷特性曲线并分析其经济性。

二、实验原理当转速n保持不变时,柴油机某些性能参数随负荷的改变而变化的关系称为负荷特性。

三、实验设备 1.试验用柴油机一台。

2.功率测量设备:电涡流测功机3.燃油消耗量测量:油耗仪4.转速测量传感器。

5.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

6. fc3000发动机测控系统。

四、实验步骤 1.开机(1)检查发动机和测功机各连接件的螺丝和螺栓的松紧度、如发现过松须将其拧紧。

(2)先将测功机冷却水进水阀打开。

(3)将油耗仪电源打开。

(4)将启动稳压电源插头插到墙上的插座中,合上开关。

(5)打开控制台电源、将控制台下油门励磁控制仪打开、励磁电源开关打开、(注意:如果测功机冷却水未开、当油门励磁控制仪打开时会出现报警现象、这时需将测功机冷却水进水阀打开、复位可消除)(6)将启动钥匙顺时针转到底启动发动机,逐步将转速升高至标定转速。

2.实验(1)机器发动起来后,首先将控制模式选定“n/m”方式,将转速设定为2200r/min,扭矩设定为最大负荷点的数值,使柴油机在该状态运行2-3分钟,待热稳定后记录一次数据。

(2)将扭矩设定为次大负荷点的数值,使柴油机在该状态运行2-3分钟,待热稳定后,将控制切换到“m / n”模式, 使柴油机在该状态运行2-3分钟, 待工况稳定后,记录一次数据。

(3)按上述步骤逐渐减小负荷测量,直到负荷特性曲线上的实验点全部做完,共做10个工况。

在试验中,每调节一次负荷,应同时调节油门位置,使转速保持不变。

各次测量均需同时记录下列参数:功率pe、扭矩te,燃油消耗量b、燃油消耗率be、排烟温度、机油温度等,一起填入表1所示的表格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发动机负荷特性实验
(车2、)
一、实验仪器设备
1.测功机:
长沙湘仪动力测式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电涡流测功机:型号:GW160;
额定吸收功率:160kw;最高转速:1,0000r/mim
启东市联通测功器有限公司生产的电涡流测功机:型号: DW400;
额定吸收功率:400kw;最高转速:5000r/mim
2.实验用发动机型号:
YC6L-280-30型柴油发动机:最大功率:206/2200 (kw/rpm);排量:8.4L 3.发动机自动测控系统
4.数字智能油耗仪
二、实验步骤
起动发动机前,先检查发动机的燃油、润滑油、冷却水等是否正常,不正常不允许启动,正常则进行以下步骤:
1.起动发动机进行暖机,在热状态稳定旧准备进行测量。

2.调节测功器和油门,使发动机在预定的转速和测功器读数下运行,待运转稳定后,记录燃油消耗率,测功机读数和排气温度等数据,待测量记录完毕后,再调节测功机和油门大小,增加负荷至第一点预定值,同时保持发动机转速不变,待稳定后再测取第二点数据,依次进行,直至油门到达最大为止,每条曲线的测点在8个以上。

试验时负荷可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进行调整。

3.改变发动机转速,重复上述过程,制取另一转速下的负荷特性。

具体转速的确定应在最低稳定转速和标定转速之间取8个转速,应包括最大扭矩转速,每一转速下的测点不应少于8点。

在制取各条负荷特性时,必须绘制以输出功率e P为横坐标,比油耗e b为纵坐标的监督曲线。

如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个别点偏离曲线很大,应重新补做这点的数据。

4.测量完毕,减去测功器负荷并减小油门,使柴油机在空转数分钟后停机。

关掉所有开关,整理实验场地。

一班A组数据及对应图表:
一班B组数据及对应图表:
二班A组数据及对应图表:
二班B组的数据及对应图表:
总结:
①油耗随着发动机的功率上升而下降然后会有少许上升
②每小时耗油量随着发动机功率上升而上升
③排温随着发动机功率是而上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