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加固技术及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2024年建筑加固工程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建筑加固工程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建筑加固工程市场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建筑加固工程市场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发展趋势、竞争格局等方面的内容,以便为相关企业制定市场战略和决策提供参考。

2. 市场规模分析2.1 市场概述建筑加固工程市场是指对老旧建筑及其基础设施进行加固和改造的工程市场。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和建筑结构老化,建筑加固工程的需求日益增加。

目前,我国建筑加固工程市场规模已达到XX亿元。

2.2 市场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建筑结构安全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建筑加固工程市场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同时,建筑结构监测技术和加固材料的不断创新也将推动市场发展。

预计未来五年,建筑加固工程市场将年均增长率维持在XX%左右。

3. 市场竞争格局分析3.1 主要竞争者目前,建筑加固工程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竞争者包括国内知名的建筑加固公司以及部分建筑工程公司。

其中,XX公司、XX公司等在该市场占据较大份额。

3.2 竞争优势分析主要竞争者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工程质量、技术创新、服务能力等方面。

目前,一些公司在技术创新和工程质量上具备较强优势,能够满足客户的专业需求。

此外,与客户的良好合作关系和灵活的销售策略也是一些公司的竞争优势。

3.3 竞争策略建议要在建筑加固工程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企业应注重以下策略: - 不断加强技术研发,提升工程质量。

- 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提高客户满意度。

- 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确保材料供应的稳定性和优质性。

- 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市场营销活动。

4. 市场前景展望建筑加固工程市场作为一个新兴市场,未来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城市更新和老旧建筑改造的需求增加,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此外,政府对建筑结构安全的重视和相关政策的支持也将促进市场发展。

5. 结论综上所述,建筑加固工程市场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企业应抓住市场机遇,加强技术创新和服务能力,建立核心竞争力,以提高市场份额并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备注:本报告参考了市场调研数据和相关专业报告,分析方法基于对市场情况的综合研究和理性推测。

建筑结构加固技术及发展趋势

建筑结构加固技术及发展趋势
的提 高,因此,通过加 固技术 的研 究 ,在建设施工过程 中,充分考虑到各种 项 目工程的 实际情 况,根据 不同的建筑结构构件特 . 最,科学制定施 工 方案 ,合理 选择加 固方 法,严格 遵守各种施工标 准和施 工规范 ,采用先进科技 和先进施工 工艺,促进 加 固施工的规 范化和标 准化 ,提 高整 个建 筑 结构的加 固效果 ,增 强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笔者将结合 多年 的建筑 工程施 工经验 ,探 究常见的加 固方 法,并展望加 固技术的发展趋势。
不 当,地 铁施 工及 临近建筑 物地基施 工过大 的震 动等 ,都会 导致建 筑
物的可靠性降低 。
建 筑物构架 的混凝土被 约束 ,使得建 筑物 的极 限承载力 和建筑物 的延 性 得到提 高。这是一种 补强加 固的施工方法 ,其最主要 的 目的是要 提 高建筑物构 件的位移延 性。使用绕 丝加 固法对 建筑物构 件实施加 固之
会效益 和经济效益 。 建筑镥加固改造帕原因 对建筑物 进行加 固改造 的原因是多种 多样 的 ,大致可分 为以下六

并做好 清理工作 。这种方式 可以大规模 操作 ,但是 ,原有 的混 凝土剔 除难度大 ,很容易对 建筑物原有构件造成损坏 。施 工时候 一定要仔细 , 严格执 行各种操 作标准 。同时 ,可 以采用 一些先进 机械设备 ,提高施 工的效率。 2 、预应力加 固法 。预应力加 固方 法是通过 外加预 应力钢 拉杆对 钢筋混 凝土建筑 施工达 到加固 目的的方法 ,在施 工过程 中,不断增加 预应力 迫使钢拉 杆和其他 的型钢撑杆 受到压力 ,对 原有建筑 物结构 的 预应 力产生影 响甚至是改 变 ,从而大 幅度 的降低 了原有建筑 物的应力 水平 。可以很好 的消除应 力应变滞后 的难题 。这种 加 固方法 同时拥 有 加 固功 能,卸载功能 ,改变应力结构分 布的功能 ,可以应用于大规模 , 大跨 度的大 型钢 筋混凝 土建筑加 固施 工 ,这种方 法虽然增加 了施加 预 应力 的机械设 备 ,但是 ,这 种加 固方 法加 固效 果稳定 ,且 总体成本 相 对较低 ,具有很大 的优势 。 3 、外包 钢加 固法。在对一 些老化 或者还是 既有建 筑进行 加 固时 候 ,外 包钢加 固方法是其 中重要 的方 法之一 。通 过将建筑 物的构件 外 部 四角或者 是两个角包 上型钢 ,达 到加 固的 目的。这种方 法工作量 很 小 ,操 作简单 ,而且加 固的效果相对 很稳定 ,因此 ,是一种 广泛应 用 的常规加 固方法。在这种 加 固方法施 工时候 ,要 保证原有 的建筑物 构 件 的截 面尺寸不能变 大。 4 、绕丝加固法。在使用绕丝加固法对钢筋 混凝土建筑物实施加固 时候 ,一般都通 过将退 火钢丝缠 到将要加 固的建筑物构 件上 ,使得 原

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的发展前景

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的发展前景

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的发展前景摘要:解放以后我国人们通过自力更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生产建设中去,各种工程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如今这些工程经过半个世纪的“辛劳”,已经开始步入“老龄期”,如何让这些老旧建筑能够“老有所为”,是建筑行业今后的一个课题,结构加固技术就是让这些老旧建筑焕发生机的一剂良方。

关键词:老龄期;老有所为;焕发生机一、我国建筑业的现状1.1我国工程建设所处的阶段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工程建设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大规模新建阶段;新建和维修并重阶段;工程结构维修阶段。

在西方发达国家,工程结构维修和加固资金已经超过了新建工程的投资,在90年代中期,美国用于旧建筑维修和加固上的资金占建设总投资的50%,英国为70%,德国为80%,我国维修和加固资金占建设总投资的比例还相当低,我国还处于大规模新建阶段,工程结构维修和加固技术将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2工程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1)工程勘察失误:不认真进行勘察,随意借用临近场地的地勘质量,地勘取孔间距过大取孔深度不足而地下地质情况复杂,(2)设计方案不当或计算错误:结构方案考虑欠妥,构造措施不当,计算简图与实际情况不符,漏算或者少算结构荷载,未考虑荷载的最不利布置等。

(3)施工质量低下:施工人员技术素质差,不了解设计意图,盲目施工,擅自修改设计图纸,施工方案考虑不周,技术组织措施不当等。

(4)结构使用不当或者改建不当:未经过核算就对建筑物进行改造,造成结构承载力不足或者地基承载力不足,在使用过程中任意改变用途加大了荷载,在装修期间随意拆除承重墙等情况。

二、结构加固技术存在的基础2.1建筑面积体量大:不少建筑已经进入老年期,安全性能有所降低: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到2012年底,我国现存的建筑物(构筑物)建筑总面积至少在500亿平米以上,而且混凝土框架和砖混结构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建国初期的建筑使用年限已经超过了50年,如果不及时采取加固措施,可能会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为此国家需要付出一大笔资金用于加固修复,这些都促进了建筑修复业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美国劳工部在20世纪末曾经预言:建筑维修加固和改造行业将是21世纪最为热门的行业之一。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加固方法研究进展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加固方法研究进展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加固方法研究进展高层建筑是现代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但是在地震等自然灾害面前,高层建筑的结构抗震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抗震加固作为解决高层建筑结构抗震问题的关键技术之一,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本文将探讨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加固的研究进展,包括传统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传统抗震加固方法1. 钢筋混凝土梁柱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是高层建筑常见的结构形式,梁柱是其主要承载构件。

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梁柱加固方法包括包裹加固、粘贴加固和预应力加固等。

包裹加固是将钢筋混凝土构件外部包裹一层或多层钢板、碳纤维布等材料,增加构件的受弯抗扭能力;粘贴加固则是在构件表面粘贴玻璃纤维布、碳纤维布等材料,增加构件的受拉抗压能力;预应力加固则是通过预应力杆件等方式,在构件内部施加预应力,增加构件的整体抗震性能。

2. 钢结构加固钢结构是高层建筑中常用的结构形式,其抗震性能较好,但也需要在地震作用下进行加固。

传统的钢结构加固方法包括增加剪力墙、设置外挂支撑、加固节点连接等。

剪力墙是将钢结构中的部分构件设计成加固墙,在地震作用下承担横向荷载;外挂支撑是在建筑外墙或结构外部设置支撑系统,起到抗震支撑作用;加固节点连接是通过加固节点的连接方式,提高节点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增强结构整体的抗震性能。

二、新技术的应用除了传统的抗震加固方法外,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技术在高层建筑结构抗震中得到了应用。

1. 隔震技术隔震技术是一种将建筑主体与地基或整体结构隔离的技术,通过隔离层将地震作用传导到建筑结构上,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隔震技术包括支座隔离、橡胶隔离、弹簧隔离等形式,通过减小地震作用传递到建筑结构的力和变形,达到提高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目的。

2.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更高的抗压、抗拉和抗剪强度,更好的耐久性和抗裂性能,是一种提高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关键材料。

在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加固中,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构件的抗震能力和变形能力,减小结构的振动响应,提高整体抗震性能。

2024年加固材料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加固材料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加固材料市场分析现状引言加固材料是指用于加固和增强建筑结构的材料,如纤维增强聚合物(FRP)、碳纤维布/板、钢筋混凝土加固等。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旧建筑的老化,加固材料市场需求日益增长。

本文将对加固材料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为相关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加固材料市场规模根据统计数据,加固材料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2019年,全球加固材料市场规模达到10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50亿美元。

主要推动市场增长的因素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建筑维修和加强安全标准。

加固材料市场竞争格局目前,加固材料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主要竞争者包括国际知名企业和本地企业。

国际知名企业在产品技术和品牌认知度方面具有优势,而本地企业在价格和服务方面更具竞争力。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能力,以保持竞争优势。

加固材料市场应用领域加固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的各个领域。

目前,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桥梁、高层建筑、地铁隧道、港口码头和工业设施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加固材料在市场上的需求将继续增加。

加固材料市场发展趋势未来加固材料市场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1.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加固材料将不断涌现,如高强度聚合物和复合材料。

这将带来更多的选择和市场机会。

2.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在加固材料的生产和应用过程中,企业越来越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绿色加固材料的需求将逐渐增加。

3.市场细分和定制化需求:随着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企业需要根据不同领域的需求生产定制化的加固材料。

4.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在加固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性能。

结论加固材料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竞争格局逐渐形成。

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以及根据市场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未来,加固材料市场将面临更多机遇和挑战,企业应积极应对,提升竞争力。

国内外抗震加固新技术的比较与应用

国内外抗震加固新技术的比较与应用

国内外抗震加固新技术的比较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安全的需求提高,抗震加固技术成为了建筑领域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国内外,各种新的抗震加固技术层出不穷,它们在改善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就国内外抗震加固新技术进行比较,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前景。

1. 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国内外都在积极研究和应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技术。

通过在混凝土结构上增加钢筋、外包钢筋混凝土、加固节点等方法,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在国外,一些先进的钢筋混凝土加固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如西方国家常用的FRP加固技术(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加固技术),相对轻便、施工方便并且经济效益明显。

国内也在积极推广FRP加固技术,通过应用纤维增强材料、碳纤维等,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

钢结构是一种轻量化的结构体系,具有较好的韧性和延性。

钢结构加固技术在国外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如对钢框架的加固技术、钢管混凝土柱的加固技术等。

钢结构加固技术在国内也得到了较多的研究和应用,通过加固梁柱节点、增加钢板、加固钢管等方法,来提高钢结构的抗震性能。

3. 隔震技术隔震技术是近年来国内外广泛研究的一种抗震加固技术。

通过在建筑底部设置隔震装置,使建筑可以与地面进行相对独立的振动,从而减小地震作用传递到建筑上的影响。

隔震技术在国外应用较为广泛,如日本的基础隔震技术和新西兰的橡胶隔震技术等。

国内也在积极推广隔震技术,并在一些地震频发的区域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 预制装配式抗震结构技术预制装配式抗震结构技术是一种将建筑结构预先制作成标准构件,再进行现场拼装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提高建筑的施工效率,减少对现场环境的影响,并且可以有效减小建筑物的自重,提高抗震性能。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都在积极研究和应用预制装配式抗震结构技术。

而在国内,这种技术也逐渐得到了重视,并在一些地区得到了推广应用。

二、抗震加固新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抗震加固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减小地震造成的破坏。

建筑物加固改造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建筑物加固改造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建筑物加固改造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建筑物需要进行改造和加固。

传统的加固方法存在成本高、施工难度大等问题,而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则为建筑物加固提供了更为有效和可靠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从炭纤维布加固技术、化学植筋和结构粘钢加固技术等多个方面入手,探讨建筑物改造加固的新技术和新材料,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加固改造;技术应用与发展引言:本文介绍了建筑物改造加固的新技术和新材料,重点探讨了炭纤维布加固技术及其分类、优点,以及化学植筋和结构粘钢加固技术的优点和应用方法。

同时,通过南京市市政管理局办公楼加固工程等案例,详细介绍了这些新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施工步骤和效果,对建筑物加固行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国内外建筑加固技术改造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建筑加固技术改造是指对已有的建筑进行加固处理,提高其抗震、抗风、抗震等能力,延长使用寿命,保障建筑安全的一种技术手段。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加固技术改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我国建筑加固技术改造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地震多发区,政府大力推进地震安全鉴定和加固工程。

在2013年的雅安地震后,四川省政府对受损房屋进行了全面的安全鉴定和加固改造。

此外,在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方面,建筑加固技术改造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受到自然灾害冲击的地区,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在积极推动建筑加固技术改造的发展。

建筑加固技术改造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加固技术改造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二、旧建筑物改造及加固的新技术和新材料旧建筑物改造及加固的新技术和新材料是为了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提高安全性能和减少能源消耗而发展出来的一系列技术和材料。

(一)旧建筑物改造及加固的新技术当前,我国旧建筑物改造及加固常用的新技术如下:第一,钢结构加固技术。

这种技术是通过在原有结构上添加钢结构的方式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和抗风能力。

2024年碳纤维加固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碳纤维加固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碳纤维加固市场发展现状引言碳纤维加固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结构加固方法,具有重量轻、强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航空航天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碳纤维加固市场的现状,包括市场规模、应用领域、发展趋势等。

市场规模碳纤维加固市场在过去几年内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显示,碳纤维加固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10亿美元增长到了2020年的3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20%。

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市场规模还将继续增长。

应用领域建筑行业碳纤维加固技术在建筑行业中被广泛应用,主要用于加固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木结构。

由于碳纤维加固材料具有高强度、轻质、抗腐蚀等特点,能够有效地提高结构的抗震、抗风等性能,因此受到了建筑行业的青睐。

桥梁行业桥梁是碳纤维加固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很多老旧桥梁需要进行加固维修,而传统的加固方法存在一些缺点,如施工周期长、造成交通阻塞等。

碳纤维加固技术通过悬挂式加固和包裹式加固等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对桥梁进行加固,提高其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航空航天行业碳纤维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的特点,因此在航空航天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碳纤维加固技术可以用于加固飞机、火箭等航空器的结构部件,从而提高其性能和安全性。

发展趋势技术创新随着碳纤维加固技术的应用不断扩大,厂商们开始注重技术创新,推出更加高效、环保的加固材料和工艺。

例如,一些厂商正在研发具有自愈功能的碳纤维材料,以应对结构受损后的修复问题。

市场竞争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碳纤维加固领域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现有的厂商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同时新的竞争者也在不断涌现。

因此,市场竞争将促使碳纤维加固技术不断创新和进步。

法规支持为了推动结构加固技术的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关的法规和标准,以规范碳纤维加固工程的施工和质量要求。

这些法规的出台将进一步推动碳纤维加固市场的发展。

结论碳纤维加固市场在过去几年内实现了快速增长,未来仍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926825(2007)1120100202建筑结构加固技术及发展趋势收稿日期:2006211201作者简介:秦晓芳(19772),女,助理工程师,焦作市兴城建筑有限公司,河南焦作 454100赵艳敏(19782),女,助理工程师,河南省水利第一工程局漯河淮河建安公司,河南漯河 462000秦晓芳 赵艳敏摘 要:从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钢丝网水泥砂浆(或复合砂浆)加固、纤维复合材料的嵌入式加固及预应力纤维复合材料加固四方面论述了当前新加固技术的特点和现状,展望了未来加固技术的发展趋势,指出各种加固方法应优势互补,为建筑物加固提供切实可靠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加固技术,建筑结构,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TU399文献标识码:A 据保守估计,我国现有的60多亿m 2房屋建筑面积中,40%以上需要分期分批地进行鉴定和加固。

可见对建筑结构进行补强加固已成为建筑行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在现代社会中对建筑结构的补强加固技术进行开发研究已显得非常必要,且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1 加固技术的研究现状1.1 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研究现状在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中,以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法研究较多,较为成熟。

其中赵彤、谢剑等著有《碳纤维布补强加固混凝土结构新技术》一书,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也编写了《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粘贴其他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虽也有研究但比较少。

在纤维加固混凝土抗弯、剪构件研究领域中,主要以模型试验为立足点,在理论上进行解析分析的同时,结合试验数据的规律分析,进而提出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板结构承载能力简化计算公式,并讨论了待加固结构的配筋率、配箍率、剪跨比、混凝土强度、截面刚度及加固材料强度、刚度对加固效果的影响;不同纤维数量对破坏形态的影响;通过对各级荷载下裂缝宽度及开展高度的调查、统计,分析粘贴纤维布对裂缝开展的影响等。

在纤维对柱(或墩)加固的研究中,主要进行了纤维加固混凝土柱的受压力学性能研究;纤维加固混凝土柱的正截面承载力性能研究;纤维加固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研究;构件的截面形状(圆柱和方柱)对纤维加固混凝土柱增强效果的影响等,其中加固材料以碳纤维材料为最多,近年来也逐步开始对芳纶纤维加固混凝土柱展开研究。

目前的研究表明:用纤维布加固后,混凝土柱极限承载力与延性有明显增大,增大效果与纤维品种、规格、用量、纤维布粘贴方式、纤维布条带间距等因素有关。

1.2 钢丝网复合砂浆(或水泥砂浆)加固法研究现状钢丝网复合砂浆(或水泥砂浆)加固法是在结构构件表面铺上钢丝网或钢筋网,用复合砂浆(或水泥砂浆)和抗剪锚钉作为保护和锚固,使其共同工作,整体受力,从而提高结构承载力的一种加固方法。

该方法早期仅用于一般的裂缝控制。

在Andrews 和Sharma 将钢丝网水泥作为结构修补材料对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修复和补强进行了最初的研究之后,该方法以其施工简单、施工质量容易保证、经济效益好、价格便宜、具有较好的耐火性和耐久性、且节省大笔维修费用等诸多优点,在国内外加固行业越来越受到重视。

目前国内已将该项技术用于下水管道的内补维修、大坝防渗面板的加固及水库泄洪闸墩的加固等。

1.3 预应力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研究现状在建筑结构表面直接粘贴纤维材料的加固方法虽然对结构的极限荷载有明显提高,但对其开裂荷载和屈服荷载提高均不大,主要原因在于构件在正常使用阶段纤维材料的应力远远滞后于钢筋的应力,限制了纤维材料的发挥。

为了解决此问题,充分发挥纤维材料的性能,研究人员采用了对纤维材料预先施加预应力,再粘贴到建筑结构的表面,即预应力纤维加固方法。

试验研究表明:预应力纤维加固方法在提高构件的抗弯承载能力、整体刚度、疲劳寿命、降低构件挠度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作用。

在国外,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对预应力的施加方法、锚固方式、预应力施加最大值、预应力损失等。

当前预应力的施加方法主要有反拱法、外部张拉法及利用纤维布与混凝土梁之间的相互作用施加预应力的方法等。

近些年,一些国内学者对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受弯构件进行了试验研究。

湖南大学尚守平教授进行了9根简支梁试验,研究了碳纤维布预应力水平对试件的抗弯刚度、开裂荷载、极限承载力及延性方面的影响。

清华大学的叶列平教授和湖南大学尚守平教授还对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的施工工艺进行了研究。

1.4 纤维复合材料嵌入式加固法研究现状嵌入式加固法是一种通过粘结材料将加固材料嵌入加固构件表面预先凿好的槽中,使之与加固构件形成整体,从而改善结构性能的加固方法。

与传统的加固方法相比,嵌入式加固法除具有粘贴FRP 材料加固法具有的优点外,还具有FRP 材料与原结构粘结性能较好、可以防止火灾对FRP 材料的破坏、可以有效地进行负弯矩加固、可以充分利用FRP 材料得到强度、能有效提高结构构件的极限承载力等优点。

可见纤维筋嵌入式加固法是一种非常好的加固方法,此加固法在国外已成为纤维材料加固技术研究的热点,已经运用于桥梁、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木结构的加固中,且加固效果良好,但在国内较少运用于实际工程,且研究也较少。

从已有国外研究成果来看,嵌入式加固法对提高结构的极限承载力效果显著,但对开裂荷载及屈服荷载影响不大。

在国外,对嵌入式加固法进行了抗弯试验、抗剪试验及粘结影响因素的研究。

国内研究较少,李荣、滕锦光等对嵌入式FRP 板条—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嵌入式FRP 筋或板条与混凝土界面的粘结性能受到FRP 种类、FRP 表面形状、槽尺寸、槽内填充材料的种类及性能、混凝土强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2 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的发展趋势2.1 钢丝网复合砂浆(或水泥砂浆)加固法的发展趋势用钢丝网复合砂浆(或水泥砂浆)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虽然・岩土工程・地基基础・文章编号:100926825(2007)1120101203灰关联分析法在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3收稿日期:2006211230 3:唐山市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项目编号:04362301B -5)作者简介:许芸芸(19742),女,硕士,讲师,唐山学院土木工程系,河北唐山 063000吴晓红(19762),女,讲师,唐山学院土木工程系,河北唐山 063000许芸芸 吴晓红摘 要:采用灰关联分析方法对影响岩质边坡稳定性的17种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具体工程实例的计算,得出影响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各种因素的主次关系,为岩质边坡分析中应重点考虑的影响因素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岩质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灰关联分析中图分类号:TU457文献标识码:A引言边坡岩体,由于岩性及构造特征的复杂性,决定了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很多。

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是边坡稳定性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通过各种试验和测试手段取得有关参数,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做出边坡稳定性评价。

然而,由于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将各种影响因素全部反映到边坡稳定性分析中来。

如何从众多的因素中确定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次关系,是边坡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1982年我国著名教授邓聚龙首次提出灰色系统理论,灰色关联分析应运而生。

灰色关联分析作为一种系统分析技术,是分析系统中各因素关联程度的方法,或者说是对系统动态过程发展态势的量化比较分析的方法。

由于这种方法能使灰色系统各因素之间的“灰”关系“白”化(清晰化),所以把它称之为灰色关联分析,简称关联分析。

已有20多年的研究历史,但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仍处于开创性研究阶段,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更属刚起步。

但用无机复合砂浆(或水泥砂浆)粘贴钢丝网加固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方法,比起用有机胶做粘结剂的方法有其独有的优势(砂浆与基材间有更好的相容性、协调性、相互渗透性,而且比有机加固片材抗老化、耐火、耐久性更好),其应用前景较好。

2.2 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的发展趋势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引入我国时间还很短,但已显著地显现出其优势,成为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研究的热点,并得到了广泛的实际应用。

尤其是粘贴纤维加固法较成熟,应用也比预应力纤维加固法及嵌入式纤维加固法广泛。

根据研究现状,这三种纤维加固方法有待解决的共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纤维材料加固构件的长期受力性能的深入研究;2)纤维材料对节点加固性能的研究;3)用纤维加固的结构在较高温度下强度严重退化,如何改进加固材料性能和加固构件的防火耐温措施是有待研究的课题;4)加强非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材料加固构件的试验及理论研究;5)抗疲劳加固问题的理论研究;6)如何简化施工工艺,加强质量保证,降低工程造价是一件十分紧迫的事情。

纤维嵌入式加固法在国外研究较多,在国内则刚刚起步,其有待研究的问题较多,主要有加大纤维嵌入式加固法的试验及理论研究、新型粘结材料的研究、粘结材料对界面粘结能力的研究、界面粘结破坏及劈裂破坏时截面受弯承载力的研究等。

3 结语对既有建筑物进行加固是未来建筑行业的热点,搞好加固技术的研究开发及应用,确保加固质量可靠显得尤为重要。

近几年来随着科技发展,出现了新的加固材料和加固方法,并且这些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并不能说明,新方法新技术就可以取代传统的方法。

在发展新技术的同时,应做好各种加固方法的优势互补,各种加固材料的取长补短,做好加固技术的开发,为建筑物加固提供切实可靠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1]文明才.建筑结构加固技术及发展趋势[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5,14(3):29230.[2]李安勇.混凝土结构加固工艺的现状和未来[J ].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学报,2000,13(1):44245.[3]宋中南.我国混凝土结构加固修复业技术现状与发展对策[J ].混凝土,2002(10);27228.[4]姚 谏.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结构新技术研究进展[J ].科技通报,2004,20(3):88289.[5]段世昌.FRP 嵌入式加固法(NSM )研究与应用现状[J ].建筑技术开发,2005,32(12):21222.[6]王长锴.碳纤维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性能的分析及应用[J ].山西建筑,2005,31(12):47248.R einforcement technology of building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trendQIN Xiao 2fang ZHAO Yan 2minAbstract :From four aspects :bonding composite fiber material ,wire mesh cement mortar ,near 2surface mounted FRP reinforcement and presstressed composite fiber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of new reinforcement technology of building structure and their development situations are discussed.Author points out various reinforcement methods should take advantage of each other ’s strengths to provide reliable technical sup 2port for practice.K ey w ords :reinforcement technology ,building structure ,development tren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