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7-10章

合集下载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ppt第7章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ppt第7章

Slide 7-14
外国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
▪ 跨国公司
是国际借贷的载体 母公司给外国子公司提供资本
▪ 为什么会选择直接投资而不是其他的资金转移形
式?
起允许跨国组织的形成
▪ 公司为什么要寻求扩大控制权?
答案可以从跨国企业理论中得出.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7-18
外国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
图 7-5: 美国的外国直接投资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7-19
提要
▪ 国际要素流动优势能够与贸易相互替代. ▪ 国际借贷可以看作是国际贸易的一种形式,但却
图 7A-3: 确定外国的跨时生产和消费模式
未来消费
Q*F 出口
D*F
Q*
D* 跨时预算约束线, D*P + D*F/(1 + r) = Q*P +Q*F/(1 + r)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Q*P
D*P
进口
当前消费
Slide 7-24
附录: 对跨时贸易的进一步分析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当前消费
Slide 7-11
国际借贷
▪ 实际利率
一国怎样进行跨时贸易?
一国可以通过借贷来进行跨时贸易. 当一国借款时, 它就得到在即期购买一定量消费品
的权利,并承诺在将来偿还一个可以购买更大数量 消费品的金额.

国际经济学第7章对外贸易政策 ppt课件

国际经济学第7章对外贸易政策  ppt课件

ppt课件
27
② 差价税
当某种产品的国内价格高于同类进口商品 的价格时,为了削弱进口商品的竞争能力,保 护国内生产和国内市场,按国内价格与进口价 格之间的差额征收关税,叫做差价税。
ppt课件
28
(3)优惠关税
①“洛美协定”国家之间的特惠税 ② 普遍优惠制( GSP)
含义:单向、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 主要原则:普遍、非歧视原则、非互惠原则 “豁免”与“授权条款”
ppt课件
7
(3)关税的作用 增加财政收入 保护国内的产业和市场 调节进出口贸易
ppt课件
8
关税保护率有名义保护率和有效保护率两种。 有效保护率是征收关税所导致的该产品附加
价值增加的百分率。其计算公式为:
E(V' V)/V
名义关税率与有效保护率并不一定完全相等。 实际上,大多数工业品的有效保护率都大大超过名 义保护率。
G.再分配效应与国民净损失:净福利效果为e-(b+d)
ppt课件
35
(2)出口关税的经济效应
① 小国出口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 出口小国在国际市场上也只是价格的接受者而 非决定者,该国出口商品数量的变动不会影响到世 界市场的价格。小国征收出口税之后,直接的结果 就是使国内商品价格下降,并对国内的消费、生产、 出口和收入分配等产生影响。
26
《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
只约束具有专向性的补贴。所谓专向性,是指补贴只给 予一部分特定的产业、企业、地区。专向性补贴分为三类:
◆禁止性补贴(“红灯补贴”)
出口补贴(不包括农产品出口补贴)和进口替代补贴
◆可诉补贴(“黄灯补贴”)
◆不可诉补贴(“绿灯补贴”)
不具有专向性的补贴,符合特定要求的专向性补贴

国际经济学7章

国际经济学7章
需求富于弹性是指当产品的市场价格变化时,需求量变化的程 度(百分率)超过该产品价格本身的变化程度。从国际贸易的角 度看,需求弹性决定于三个因素,即消费者对该产品本身的需求 弹性;对来自国外出口商产品的依赖程度以及外国出口商产品所 面临的替代品的多寡。
供给富于弹性是指当商品价格变化后,供给量变化 的程度超过其价格变化的程度。从国际贸易的角度 看,某种产品的出口供给弹性,决定于将该产品出 口到征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
3、战略性贸易政策成功实施的前提条件
首先,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实施是以对市 场估计比较准确为前提的。如果对市场信息了解 不完全,则政府补贴的收效可能不大,甚至会出 现亏损。
假定波音公司掌握了一项新技术,使其在生 产飞机时能多获得1000万美元的利润,而这一点 欧盟政府并不了解。
波音公司
空中客车
生产 不生产 生产 (5,20) (110,0) 不生产 (0,125) (0,0)
波音公司
生产 不生产 生产 (-5,20)(100,0) 不生产 (0,125) (0,0)
此时不论波音公司生产还是不生产,空 中客车公司都会生产并进入市场,在这种情 况下,波音公司会选择退出市场。空中客车 获得1.25亿美元的利润。
由此可见,当国际市场 处于寡头垄断地位时,一国 政府实施支持和补贴政策会 改变本国企业的竞争地位, 提高本国的福利水平。
最佳关税不会是禁止性关税 。因为在禁止性关税下,进 口国不能进口该产品,因而也就无从获利。最佳关税也不 能是零关税,零关税不能使进口国获得比自由贸易更多的 经济利益。因此,最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税是在零关税与禁止性关税之间, 寻找某一最佳点,在这一点,因贸易条件改善而额外获得 的收益恰好抵消了因征收关税而产生的生产扭曲和消费扭 曲所带来的额外损失。

国际经济学第七章

国际经济学第七章
由于A国国内市场相对较小,在封闭条件下, A、B两国的市场均衡点分别为A点与B点。同时, 我们还可以很容易地推断出,在封闭条件下,A 国产品的价格要高于B国。那么,开放之后,在 该行业上A国会因价格高成为进口国,B国会因 价格低成为出口国吗?事实上,这种情况不会 出现,规模经济会导致另外一种国际分工与国 际贸易格局。
End 16
(三)外部规模经济与生产专 业化“锁定”
以上我们说明了外部规模经济可成为国际贸易的一个 独立起因,但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即国际分工格局 如何决定。在模型中,由于两国情况完全一致,所以国 际分工及贸易格局并不确定,两国无论生产或出口哪种 产品都能从国际贸易种获益。在图7-1和图7-2中,开 放条件下,两国均衡解并不是唯一的,例如对于A国来说, 其生产均衡点既可以是T′(完全生产X),也可以是T点 (完全生产Y)。但对应于不同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格 局,一国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则可能会有所不同,甚 至相差甚远。
End 12
图形说明(2)
在开放条件下,均衡点E对两国来说都不再
是稳定的,两国都会立即发现通过国际分工与
贸易可以改善各自的福利。此时,如果A国专
门生产X,B国专门生产Y,由于X部门存在外
部规模经济,对整个世界来说,由一国专门生
产X,要比两国都生产X可得到更多的X。在此
基础上,如果A、B两国都愿意将各自所生产
End 19
本节结论(一)
本节结论:具有相似要素禀赋的不同国家, 其中若有一国因规模经济而使成本降低(源于 固定成本的分摊和专业分工的利益),它便会 因此产生新的比较优势,而在贸易中受益。
1、国际分工的结构决定于哪个国家在特定 的商品生产上较早实现规模经济,从而排除了 其他国家进入该行业的可能性,这是一个历史 发展过程;一般而言,经济发展较早的国家容 易在可以产生规模经济效果的部门居于优势地 位。

国际经济学 第七章概要

国际经济学 第七章概要
-额外利益:来源于 国外
7.1.3关税的效应:一般均衡分析(小国 U2
自由贸易时国内相对 价格为Pw,征税后国 内消费者面临的价格 为Pt.而进口商面临的 价格仍为Pw。 无差异曲线从U1降到 U2,是因为关税被认 为返还给消费者。
X
图7-3
7.1.4有效保护率与关税结构
以上对关税经济效应的分析,是假定所有的进出口商品税 都能起到保护生产的作用。现在要进一步考察的是为何不同 的商品税率差别很大? (1)根据本国希望保护的产业和不希望百姓消费的产业。
(2)名义保护率与有效保护率幻灯片 12
(3)政策启示 如果一国的政策目标是保护最终产品部门,则在关税 结构安排上,应当对中间产品部门和原材料少征或免征进口 关税。
图7-1小国情形
2)关税效应(局部均衡分析)的总结(小国 情形)
征税前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是 一个整体 小国征收进口关税: •贸易价格和国内价格的分离
•该行业国内价格上升
•供给量上升 •消费量下降 •贸易量下降
生产者受益 消费者受损 政府受益 出现无谓损失 -生产影响 -消费影响

3)关税效应(局部均衡分析)的图示(大国情形 ):
在大国情形(图7-2)下, 征收关税会降低世界市场 价格,即世界价格由Pw降 为 P ’w 。 贸易条件效应:征税国 贸易条件改善,收益为面 积 e; 净福利效应 : a-(a+b+c+d)+(c+e)=e(b+d) 。净效应不确定。
图7-2
4)关税效应的总结(大国情形 ):
大国征收进口关税: 供给增加,生产者 受益 影响国际市场价格 消费量下降,消费 一般导致国际市场价 者受损 格下降 贸易量下降,政府 受益 改善大国的贸易条件 大国该行业国内市场 整体福利不定 -无谓损失 价格上升

国际经济学第五版【PPT】第7章 企业异质性、竞争优势与全球价值链

国际经济学第五版【PPT】第7章 企业异质性、竞争优势与全球价值链

∙ 全球价值链和含义
03
∙ 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和动力机制
∙ 全球价值链的分析维度与研究趋势
第七章 企业异质性、竞争优势与全球价值链
本章重点
异质企业贸易模型 国家竞争优势“钻石”
企业内生边界模型 体系全球价值链
第一节 新-新贸易理论
一、新-新贸易理论的产生背景 二、新-新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异质企业贸易模型 (二)企业内生边界模型 三、新-新贸易理论评价
一、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产生背景
1983年,时任美国总统里根(R. Reagan)设 立了一个由企业家、劳工领袖、学者和前任政府官 员共同组成的产业竞争力委员会以研究美国的竞争 力问题。作为该委员会委员之一,波特教授在分析 了涉及数十个国家的数百个产业发展案例之后写出 了宏篇巨著《国家竞争优势》以解释经济全球化背 景下一国持续繁荣的源泉。
二、新-新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异质企业贸易模型
3. 主要结论 在封闭经济下,企业的固定成本保持不变, 生产效率越高的企业利润越高。这样就存 在企业生产效率的一个临界水平。如果市 场上的某种冲击造成固定成本提高,那么 原先生产的企业就会因为亏损退出市场。 开放贸易使企业的固定成本提高,当生产 效率高于新的临界水平时,企业选择进入 国际市场,否则企业就会停留在国内生产 甚至退出市场。
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钻石模型——影响国家竞争优势的因素
机会 生产要素
企业战略 企业结构 同业竞争
需求条件
• 生产要素 • 需求条件 •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 • 企业战略、结构及
国内同业竞争 • 机会 • 政府
相关与 支持性产业
图 7-2 完整的钻石模型
政府

《国际经济学》第十章

《国际经济学》第十章
4
Types of regional trading arrangements
Common Market — all tariffs are removed between members, a common external trade policy is adopted for nonmembers, and all barriers to factor movements among the member countries are removed. (e.g. EC — the European Community) Community)
Trade creation — economic integration leads to a shift in product origin from a domestic producer whose resource costs are higher to a member producer whose resource costs are lower. This shift represents a movement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free-trad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nd freethus is presumably beneficial for welfare. Trade creation causes the national gain shown as area b.
7
Effects of regional trade arrangements
Static effects
– Trade creation effect (consumption effect, production effect) – Trade diversion effect

国际经济学 第7章-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国际经济学 第7章-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Y
B
A
无增长条件下贸易均衡
X
Y IV Ⅲ I A
增长后,新的生产点落在 OA射线:产出增长是贸易中 性; 区域I:产生贸易型; 区域II:极端产生贸易型;
II
区域III:反贸易;
区域IV:极端反贸易 X
生产增长的贸易效应
2、消费增长的贸易效应
一国可进口商品消费的增长快于可出口商品消 费的增长,则消费效应带来更大比例的贸易 扩张,这是消费的产生贸易效应。否则,就 是反贸易或中性贸易。
Y
Ⅳ B
Ⅲ ⅠΒιβλιοθήκη 如果新的消费点落在 OB射线上:消费效应是 贸易中性; 区域I:反贸易; 区域II:极端反贸易; 区域III:产生贸易型;
更高收入的CPF
Ⅱ A
区域IV:极端产生贸 易型。
O
X
消费增长的贸易效应
7.4 经济增长与小国
图7-4:要素与增长:小国情况
FIGURE 7-4 (continued)
图 7-5 增长与贸易:大国情况
7.5B 不幸(贫困化)的增长
贫困化增长国家的一般特征:
1、典型的单一经济 2、出口产品是初级产品或劳动密集型产品, 而且本国的市场份额很大。 3、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较小
7.5C 有益的增长
一国仅发生稀缺要素(资本)增加,在不变 价格下,减少贸易量,贸易条件改善。贸易 条件效应加剧福利效应,使一国福利肯定改 善。
小结:
1、技术进步和要素的增长都是增长的根源,它们 对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影响有所不同;产出的增长通 过消费和生产效应对一国的贸易发生影响; 2、单一要素的增长使相对密集使用该种要素的产 品的产量扩张,而使相对集使用另一种要素的产品 的产量缩减; 3、在无法影响贸易条件的小国中,人口增长会导 致人均收入下降,其他要素增长和技术进步对福利 的影响是正效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APTER 7
ANALYSIS OF A TARIFF
The concept of tariff

1.
2.
A tariff is a tax on importing a good service into a country, usually collected by customs officials at the place of entry. Tariffs come in two main types: A specific tariff is stipulated as a money amount per physical unit of import. An ad valorem (on the value) tariff is a percentage of the estimated market value of the goods when they reach the importing country.
19
Questions1
②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the tariff on the welfare of each of the following groups:(1) Home import-competing producers; (2)Home consumers; (3) the Home government. ③ Show graphically and calculate the terms of trade gain, the efficiency loss, and the total effect on welfare of the tariff.
9
The net national loss from a tariff
Area b is called the production effect of the tariff. The production effect of the tariff is the loss from using highcost domestic production to replace lower-cost imports. Area b is also a deadweight loss. Thus, the gains from trade lost by the tariff come in two forms: the consumption effect of area d plus the production effect of area b.
18
Questions1
a.
b.

Now allow Foreign and Home to trade with each other, at zero transportation cost. Find and graph the equilibrium under free trade. What is the world price? What is the volume of trade? Home imposes a specific tariff of 0.5 on wheat imports. Determine and graph the effects of the tariff on the following: (1) the price of wheat in each country; (2) the quantity of wheat supplied and demanded in each country; (3) the volume of trade.
16
The terms-of-trade effect and a nationally optimal tariff
The optimal tariff causes a net loss to the whole world. The loss to the foreign exporting country is larger than the net gain to the importing country. And a country trying to impose an optimal tariff risks retaliation by the foreign countries hurt by the country’s tariff.
20
Questions

Quantify the effects of a country’s tariff on sugar.
21
Questions
Situation with import tariff Estimated situation without tariff
15
The terms-of-trade effect and a nationally optimal tariff

The lower the foreign supply elasticity, the higher optimal tariff rate. The more inelastically foreigners keep to supplying a nearly fixed amount to importing country, the more importing can get away with exploiting exporting country. Conversely, if exporting country’s supply is infinitely elastic (the small country case), facing importing country with a fixed world price, then importing country cannot get exporting country to accept lower prices. If exporting country supply elasticity is infinite, importing country’s tariff hurts only themselves, and the optimal tariff is zero.
6
The tariff as government revenue
The government also collects tariff revenue, equal to the tariff rate per unit imported times the quantity that is imported with the tariff in place.
17
Questions1

Home’s demand curve for wheat is D=100-20P Its supply curve is S=20+20P Foreign’s demand curve is D*=80-20P, and a supply curve is S*=40+20P.
Optimal tariff, the tariff rate that makes the net gain to the importing country as large as possible. For a large country, this optimal tariff lies between no tariff and a prohibitively high one. The optimal tariff rate is inversely related to the price elasticity of foreign supply of the country’s imports.
2
The effect of a tariff on producers
3
The effects of a tariff on domestic producers
Domestic producers gain when the government imposes a tariff on competing imports. They get a higher price for their products, they produce and sell a larger quantity, and they receive more producer surplus.
7
The net national loss from a tariff
8
The net national loss from a tariff
Area d sometimes called the consumption effect of the tariff. The consumption effect of the tariff is the loss of consumer surplus for those consumers who are squeezed out of the market because the tariff “artificially” raises the domestic price, even though foreigners remain willing to sell products to the importing country at the lower world price. Area d is a deadweight loss.
11
The deadweight loss from a tariff



By discouraging some imports that would have been worth more to buyers than the price being paid to cover the foreign seller’s costs By shifting some production to higher-cost domestic producers The tariff still has its cost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