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座椅的人因工程设计

合集下载

高校课桌椅人因工程学

高校课桌椅人因工程学

高校课桌椅人因工程学——尺寸研究课程设计者:卢鹏班级:产品设计2班学号:1209540106目录摘要 (2)第一章绪论 (3)1.1 课题设计来源及意义 (4)1.2 课桌椅现在存在的问题 (5)1.3 课题解决的问题与方法 (5)第二章课桌椅的概况及调查分析 (6)2.1 椅子的概念 (6)2.2 国家标准及测量 (7)2.3设计课桌椅尺寸的选取 (11)第三章设计结论与展望 (15)3.1 课题结论 (15)3.2 设计的不足与展望 (15)参考文献 (16)摘要我通过本文运用《我国成年人人体尺国家标准》GB 10000—88和《工作空间人体尺寸标准》GB/T 13547—92中坐姿的尺寸对高校课桌椅进行重新设计。

在实际测量方面,我通过对我校三种椅子进行测量,然后运用人体尺寸对我校课桌椅使用者人体尺寸进行定位,制定出大学生的身体主要尺寸,然后进行设计。

关键词:高校课桌椅人因工程学人体尺寸坐姿尺寸第一章绪论1.1 课题设计来源及意义设计来源:随着我国教育部高校扩招政策逐年的实施,我国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并且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也基本实现。

但是随之而来也产生一系列问题,比如高校在扩招的同时,硬件建设和设施系统没有得到完善。

其中最基本,最主要的设备—课桌椅的设计令许多大学生不满,他们认为课桌椅的设计存在许多问题,并且不符合人因工程学,这样不但危害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严重影响学习效率。

意义:通过本次课题设计,运用人因工程学科学的,系统的,严谨的标准对高校课桌椅重新设计,使之更符合人体主要尺寸,使青少年大学生能更好的在积极的环境中学习,并且使身心健康更好的成长。

1.2 课桌椅现在存在的问题由于我国现在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挺高,家庭生活的改善,人的平均身体尺寸也在改变,而我国人的静态尺寸和人在工作空间的尺寸是90年代初期提出的,那时候的尺寸大多数不能运用于现在,所以需要一套符合现在人的尺寸。

人因工程

人因工程
寝室座椅设计
我对寝室的座椅进行了测量与设计合 理性进行了调查。这次调查涉及到人因 工程中的工作地设计一块内容,研究的 是座椅设计与人体舒适度的关系。座椅 选择的是寝室的座椅,使用对象是学生, 使用座椅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晚上和双休 日,座椅使用目的主要为工作(看书写 作业之类)和休息娱乐(玩电脑)。这 次调查主要从人体在工作和休息娱乐两 种状态下,对座椅舒适度要求出发,考 虑寝室座椅设计。
聊天休息时
聊天休息时,人体坐姿更加随意与自然, 双腿搁放姿势也很随意,脊背不需要弯曲,脊背 不适感消失,但是经常变换坐姿,臀部处于不断 变动之中,与座椅面摩擦产生不适,而且由于坐 面较小,在臀部变动时,更加造成不适感。
座椅设计合理性分析 座椅设计合理性分析
1.从座椅的高度上来讲,设计还是合理的,无论 双腿伸直前方还是小腿垂直放,不会感到不舒服。 2.由于工作时,座椅高度略低,脊背需要弯曲成 一定的角度,长时间如此会感到腰酸背痛。 3.座椅面边缘未做成圆角,长时间坐在上面,大 腿和边缘接触面感到疼痛。 4.座椅面为硬质面,没有任何铺垫,长时间坐在 上面会感到臀部不适与疼痛。
4.座椅面为木质的硬座椅面,既不透气也不舒适, 座椅面上要加一层座椅面,座椅面材料不宜采用 太柔软的材料,否则不利于坐姿调整,材料的透 气性能要好,减轻长时间坐着时的不适感。 5.座椅要加一个靠背,方便在腰酸悲痛时靠着缓 解酸痛感。靠背设计与座椅面成105度为宜,靠 背也应有一层铺垫,材料选择适宜。
玩电脑娱乐时
与工作学习时相比,玩电脑时脊背弯曲程 度低,腰背酸痛感不会像学习时那么强烈,双腿 搁放也更加自然从整个身体的角度来看,人体是 处于放松的状态,座椅的舒适度比工作时要好得 多。但是长时间坐在电脑前,腰酸背是难免的, 臀部也会感到不适和疼痛。座椅设计成没有靠背 的,腰酸悲痛时无法靠着缓解下。

桌椅人因分析修改

桌椅人因分析修改

2011年秋季学期理工大曲江校区学生宿舍桌椅的人因学分析与改进设计目录一、设计题目及要求 (3)1.1 摘要 (3)1.2 背景 (3)二.正文 (3)2.1桌子的宽度 (5)2.2桌子的高度 (5)2.3桌子到第一个挡板的高度 (6)2.4椅子总体情况 (6)2.4.1总结分析 (7)2.4.2人机分析报告 (7)2.4.3设计方案 (9)三.心得体会 (11)四.参考文献 (12)一、设计题目及要求1.1 摘要在对宿舍桌椅丰富调查的基础上,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结合人因工程学理论,对宿舍现有的桌椅的高度、桌面宽度以及桌椅的舒适度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便于同学们使用的设计思想。

对桌椅的桌椅面,高度,宽度,深度及倾角和靠背的高度,宽度及倾角作了详细的阐述,并对桌椅进行了分析评价,提出了提高桌椅的工作效率和舒适性的建议。

进一步针对人的工作特点与休闲要求介绍了一种新的具有人机互动关系,新型的桌椅结构。

并根据坐姿的生理形态和体压分布,对桌椅进行评价分析。

关键词:人因工程桌椅设计评价1.2 背景第18周是我们的人因工程课程设计周,我们的题目跟宿舍直接相关,让我们更深切的去了解宿舍的环境,给予了我们去改善宿舍桌椅形状的机会。

在宿舍里面有台式电脑的人会因为桌面到底一个挡板的距离不够而无法将电脑放进去,因为桌子底下无柜子而无法放主机,因此就将主机放在地面上,这样使得宿舍非常凌乱。

对于椅子也有一点不足:椅子宽度不足,座椅无靠背,人的脊椎无法放松,而且椅子的高度是固定的,没有办法根据人的需求调节高度。

因此,对于上面的不足和缺点,我们进行了调查研究和改进设计。

二.正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活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桌椅是我们生活中最基本也是最必须的东西,不同设计的桌椅也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而对于学生一族,我们基本生活在学校宿舍食堂一线,大部分时间都是坐着的。

而一把符合人体工程学需要的椅子能让我们坐得更舒适,生活更健康。

大学座椅的原理

大学座椅的原理

大学座椅的原理大学座椅是大学教室中供学生使用的座椅,其设计与普通办公座椅有所不同,主要为了提供舒适性、健康性和学习效率。

大学座椅的原理主要包括人体工学设计、可调节性、耐久性和环保性等方面。

首先,大学座椅依据人体工程学设计。

人体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体与技术设备之间关系的学科,旨在提高人体在工作和学习中的舒适度和效率。

大学座椅根据人体生理结构和活动特点进行设计,使其与人体的曲线、姿势和运动相适应。

座椅的背部和座面应符合脊椎的生理曲线,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和保持脊柱的正常姿势。

座椅的高度和角度可调节,以适应不同身高和个体的需求。

此外,座椅还应具备适当的宽度、深度和弹簧支撑系统,以确保坐姿的舒适和稳定。

其次,大学座椅注重可调节性。

不同的学生在身高、体型和姿势上存在差异,因此一把适合所有人的座椅是不存在的。

大学座椅通常具备多种可调节功能,如座椅高度、座椅角度、座面深度、扶手高度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这些可调节的功能可以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坐姿,提供舒适度和支持,减轻身体疲劳和不适感。

第三,大学座椅注重耐久性。

大学座椅需要经受长时间的使用,因此其材料和结构需要具备耐用性。

座椅的框架通常采用坚固的金属材料,如钢铁或铝合金,以确保结构的稳定和不易变形。

座椅的填充材料通常采用高密度发泡材料,具有较强的支撑性和弹性,同时也具有耐磨损、抗氧化和不易变形的特点。

大学座椅的外层材料通常采用易于清洁和耐磨损的布料或皮革,以延长使用寿命。

最后,大学座椅注重环保性。

现代社会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大学座椅的设计也需要考虑到环保因素。

座椅的材料应具备环保认证,如符合环保标准、不含有害物质或能够回收利用。

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也应考虑资源的节约和能源的节约,以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总之,大学座椅的原理主要涵盖了人体工学设计、可调节性、耐久性和环保性。

这些原理的应用能够提供学生舒适的学习环境,同时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健康发展。

宿舍座椅设计的人机学原理

宿舍座椅设计的人机学原理

宿舍座椅设计的人机学原理
宿舍座椅设计的人机学原理
一、宿舍座椅设计的基本原理
宿舍座椅设计的人机学原理是指通过采用最佳的人机工程学原理,达到座椅的最大舒适度,主要依靠人体形体的实际特点,实现机构的最大可能程度的灵活性以及舒适性,以适应不同人体构型和活动及其不同的受力。

1、人体受力分析
当人坐在座椅上时,身体会受到来自座椅的力,并传递到人体不同的部位,根据此原理,人机工程学家们对人坐在座椅上的力作出了全面的研究,认为座椅的设计应尽量减少坐在时的疲劳,可以通过减轻座椅肋部对人体的悬挂强度和调整座椅的高低以及扶椅的宽度,有效减少人体受力。

2、自由度
座椅设计时,可以通过改变座椅的角度和位置,以达到最大的舒适度,从而提高使用者的自由度。

改变角度可以有效减少对背部和肩部的压力,减轻疲劳,提高使用者舒适感。

二、座椅构造的舒适性
1、材料的选择
座椅的材料和舒适性密切相关,一般选用材料厚度跟其它材料一样,但其弹性和柔软性要更强,这样可以使座椅更易于容纳人体的不同部位,从而提高座椅的舒适性。

同时,也要选择具有良好的耐湿性
的材料,以防止座椅因潮湿而发霉变质。

2、缓冲装置设计
为了增加座椅的舒适性,一般在座椅上安装一些缓冲装置,常用的有海绵,座垫等,这些装置可以有效减轻人的重量,增强座椅的抗震能力。

同时,也要保证座椅上的缓冲装置坚固耐用,确保它们的使用寿命,以获得最佳的舒适性。

三、附加设计
同时,座椅的设计还可为使用者提供额外的便利,例如可以前后移动,可以方便地整理座椅的整个环境;可以调整座椅的高度,满足不同身高的使用者;也可以设计座椅四周的储物空间,以便使用者存放书籍和其它物品等等。

座椅设计的人体工程学(课堂PPT)

 座椅设计的人体工程学(课堂PPT)
65
4. 座椅设计的人体工程学
4.1座椅设计人的因素 4.2 座椅的构成与功能要求 4.3 座椅设计的内容和功能尺寸 4.4 座椅设计的几个要点 4.5 座椅设计实例分析
1
4.1 座椅设计中人的因素
4.1.1坐姿与人体疲劳
1) 坐姿人体生理特征 2) 坐姿人体受力分析
4.1.2人体尺度与座椅功能尺寸 4.1.3 舒适坐姿设计及其条件
34
座面倾角与靠背斜度
35
座深的确定
36
座高的确定
37
扶手内宽
38
靠背高度与支撑位
39
十种支撑位
40
十种最佳支撑位条件
41
扶手高度
42
适用 于长 时间 的作 业场 合的 设计 尺寸
43
适用 于较 长时 间的 作业 场合 的设 计尺

44
适用 于短 时间 的作 业场 合的 设计 尺寸
1) 最感舒适的条件 2) 最舒适坐姿 3) 不舒适坐姿

2
4.2 座椅的构成与功能要求
4.2.1 座椅分类 4.2.2座椅基本构造 4.2.3座椅的功能
3
4.3 座椅设计的内容和功能尺寸
4.3.1 座面设计 4.3.2 靠背
1) 倾角 2) 高度 3) 宽度
4.3.3 扶手
1) 高度 2) 间距 3) 角度:倾角,张角 4) 撑台:触感,大小尺寸
61
这是范.佩西于 1987年设计的的扶手 沙发。在这款设计中, 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 扶手。传统形式的扶 手只能给某个尺寸范 围的手肘以舒适的支 撑,在这款设计中, 扶手以一个倾斜的造 型出现,不同高度的 手肘都可以得到舒适 有效的支撑。
62

人因工程作业-课桌椅

人因工程作业-课桌椅

课桌椅的尺寸设计包含有很多部分,有椅高、椅面 宽度、椅面深度、椅面倾角、靠背倾角、桌子倾角、 桌子高度、以及桌椅高度差等,要准确分析其中有 那些不合理的设计因素就得每一项都具体测量,但 因为各种局限性,现在只测量了桌椅高度,并计算 了高度差,因此只能从这一方面略微分析是否存在 不合理和不科学之处。
关于课桌椅高度协调的问题分析
• 现象阐述:在东院教一自习室自习过的同
学都会发现一个问题,就是那里的座位坐得非常 的不舒服!椅子离地太低腿脚伸展不开,桌面距 离椅面太近得深低头久了很累。这是为什么呢? 名义调查发现,无论高矮胖瘦在那坐得都很不舒 服,初步觉得问题应该是出在课桌椅上面。。。 习,才明白这人的坐姿与课桌椅的尺寸有着密切 的关联,我们在坐着工作学习时工作面的设计有 一定的原则,对工作面的高度也有严格的要求, 否则就会影响舒适度和效率。因此认为我们之所 以坐着极不舒服与课桌椅的高度以及其协调性有 关。
• 初步分析:认真想想慢慢观察,通过大众
• 深度探究:通过最近对人因工程的研究学
实地测量
通过对教一112教室的一列座椅进 行高度测量,得出以下数据: (折合同一水平面下) 座椅平均高度:45cm 45cm 桌子平均高度:67.8cm 67.8cm 桌子椅子平均高度差:22.8cm 22.8cm
到底最标准最符合大众身体尺寸的桌 椅高度差是多少呢? 椅高度差是多少呢?
中国成年男女坐姿工作面高度推荐值
作业性质 男性 女性

60-65
55-60
重荷作业
40-55
35-50
座椅与办公桌高度的协调
• 当办公人员坐着办公时, 最重 要的设计尺寸是工作桌面与座 椅座面间的距离,即座椅-办 公桌高度,而不是座椅或办公 桌单方面的高度。 • Grandjean在一项研究中发现, 对西方人来说,一般的办公室 工作人员比较喜欢的座椅-办 公桌高度是27-30厘米。 即对 应于75厘米高的办公室桌, 座 椅的合适高度为45厘米左右。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题目:教室内课桌椅的人机工程学设计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班级:设计完成日期目录(一)设计题目及说明……………………………………………………1.设计题目……………………………………………………………2.说明及意义…………………………………………………………(二)调研与分析…………………………………………………………1.现状分析…………………………………………………………………2.调研结果…………………………………………………………………(三)方案构思……………………………………………………………1. 设计原则………………………………………………………………2. 方案构思………………………………………………………………(四)对本设计的说明……………………………………………………(五)设计小结……………………………………………………………(一)设计题目及说明1.设计题目;教室内课桌椅的人机工程学设计2.说明及意义:桌椅已成为大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了。

据调查,平均每个大学生每天有四个小时以上的时间使用桌椅的,高校大部分学习时间处于伏案坐姿。

坐在课桌前一段时间后,经常腰酸背痛。

不合理的桌椅设计是引起这些问题的罪魁祸首,它会造成坐姿不端正,使身体某部位肌肉长时间处于静态施力的紧张状态,造成骨骼肌肉的疲劳损伤。

同一坐姿保持太久,脖子和肩膀周围的肌肉紧张,时间一长导致酸痛感,手部的神经受到压迫;同时后引起视力下降。

之所以会发生上述问题与现在大部分桌椅设计不合理,没有充分考虑人机工程的原理有着莫大的关系。

因此研究如何从人际功臣学角度出发,分析设计合理的桌椅,使其符合人体的生理、心里及解剖特征,对于提高学生舒适度、作业能力和效率,培养健康美观的坐姿习惯,预防长期伏案引起的肩颈背肌肉骨骼劳损具有重要的卫生学意义。

随着人因工程学学习不断深入,我们小组对学校1、2、3、4教室的桌椅进行了实地调查,并结合人因工程学的方法论,整理分析出了学校课桌椅的总体设计方式与设计的改善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座椅的人因工程学设计南京财经大学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广告 081 何建亚指导教授:朱建萍摘要:为适应生活舒适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本研究基于坐姿下静态舒适性的生理学机理,分析了学生座椅的结构形式,及适合人体特征舒适性的座椅结构几何参数,得出了学生座椅设计参数与人体身高的关系。

对设计者在学生座椅设计时参数的确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人体生理,学生座椅,设计参数,舒适性Abstract:In order to adapt the tendency which the life comfortable direction develops, this research based on the sitting posture under the static comfortable physiology mechanism, has analyzed the student chair structural style, and suits the human body characteristic comfortable chair structure geometry parameter, has obtained the student chair design variable and the human body height relations. Designs when the student chair the parameter determination has certain guiding sense to the designer.Key word: Human Body physiology, Student chair, Design variable, Comfortableness目录第一章引言 (1)第二章学生坐姿舒适性的生理学效应 (1)第三章舒适坐姿对座椅设计的要求 (2)第四章舒适座椅的设计思路 (3)第五章座椅设计的几何参数 (3)第六章结论 (4)参考文献 (5)第一章引言自工业设计产生起,座椅就一直是设计师们热衷的题目。

其间,各种风格、流派的座椅不计其数。

但真正按照人体工程学原理所做的优秀设计并不多。

座椅的形式感似乎超越了其最基本的功能:舒适性。

座椅设计是否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不仅仅是使用方便性的问题,它与使用者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

据资料表明,在工业化国家里,三分之二的工作是坐姿状态。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和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们坐姿的时间也日益延长。

长时间的静坐所引发的生理问题:如下肢静脉压力增加,下肢肿胀等;特别是坐姿引起的腰部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地摆在设计师面前。

据德国1996年的统计数据表明,85%的腰痛患者是由于长时间静坐引起。

目前,除了向人们提倡每隔一段时间起立活动的健康工作方式外,座椅的人机化设计也越来越多地被关注。

设计师们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出发,凭借新材料、新工艺和技术,使座椅的功能性与外在形态以不同的方式结合,人性化座椅不断被赋予新的含义。

根据人机工程学原理对座椅静态舒适性的参数确定给设计师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和参考价值。

它通过确定椅面高度、靠背与座面的夹角及扶手的高度等,使不同的人都能获得对腰部的支撑,尽可能保持脊椎的自然弯曲,从而减轻对背部肌肉和腰椎的压力。

第二章学生坐姿舒适性的生理学效应一、坐姿分析在坐姿状态下,支持人体的主要结构是脊柱、骨盆、腿和脚等[1]。

腰椎、骸骨和椎间盘及软组织承受坐姿时上身大部分负荷,还要实现弯腰扭转等动作。

对座椅设计而言,这两部分最为重要。

正常的姿势下,脊柱的腰椎部分前凸,而至骸骨时则后凹。

在良好的坐姿状态下,压力适当地分布于各椎间盘上,肌肉织织上承受均匀的静负荷。

人体的坐姿本身就是一对矛盾。

当直腰坐时,身体保持“甲型,椎间盘内压力小,但是肌肉负荷大;当弯腰坐时,可以解除背部肌肉的负荷,使整个身体感觉舒服,有利于身体平衡,但增加了椎间盘的内压力,易形成佝偻。

二、体压分布根据人体组织的解剖特性可知,坐骨结节处是人体最能耐受压力的部位,适合于承重,而大腿下靠近表面处因有下肢动脉的分布,故不宜承受重压。

因此,譬部的合理压力分布应为体一半以上的重量由骨盆下的坐骨结节承受,由此向外,压力为最小。

因此,座椅不仅应有合适的高度,而且座椅面应紧密平坦,以保证臀部压力的合理分布。

研究表明[2],过于松软的椅面,使臀部与大腿的肌肉受压面积增大,不仅增加了躯干的不稳定性,而且不易改变坐姿,容易产生疲劳。

当人坐着的时候,覆盖着坐骨结节的皮肤能够更好地经受住持久的压力[3]。

因此,座面上的臀部压力分布应该是坐骨结节处最大,由此向外逐渐减少,直至与座面边缘接触的大腿下部,压力最小。

座椅靠背上的压力分布,应当是肩脚骨和腰椎骨两个部位最高,这就是靠背设计中的“两点支撑”准则。

没有腰靠将只靠肌肉来维持腰曲弧形,势必引起腰部肌肉疲劳和损伤。

当人长时间保持一个坐姿不动而出现肌肉紧张时,稍稍转动身体位置可以促进生物电的活动,使肌肉放松而重新获得体息。

第三章舒适坐姿对座椅设计的要求一、保持脊柱正常的生理弯曲舒适的坐姿生理特征[4],应该保证腰曲弧形处于正常自然状态,腹背肌肉处于松弛状态,从上体通向大腿的血管不受压迫,保持血液正常循环。

因此,最舒适的坐姿,是臀部稍离靠背向前移,使上体略向后倾斜,保持体腿夹角在90°—150°之间,小腿向前伸,大腿与小腿,座椅的设计应尽可能使乘客脊柱处于生理体位,保持正常的生理弯曲度。

各部分肌肉处于放松状态,身体屈伸部位的角度以及受压部位要有利于人体保持正常的血液循环。

保持脊柱正常生理弯曲是减轻疲劳的主要因素。

人应靠在座椅靠背上,使身体后倾,与水平成150°,若是靠背角度能调节,其调节范围在95°-135°为宜[5]。

为了达到人体舒适坐姿,人体的背部和腰部应给予合理的支承。

为了保证乘客的舒适,还应在座椅靠背的合适位置配备头枕,一方面维持正常的颈曲形状,另一方面能防止头部由于猛烈后仰(如列车突然加速起动等)所造成的颈椎伤害。

二、合理的体压分布以保证全身肌肉放松及血液正常循环舒适坐姿压力在臀部的分布,体重应落在较大的承受面上,但不是平均分布。

坐骨结节处应压力最大,从坐骨结节向外,压力逐渐减小,直到与座面前缘接触的大腿下面,压力为最小。

为了使压力集中于大腿后部的坐骨结节周围,应略提高座垫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约5°-100 °为宜。

另外,为了使腹部与大腿之间的血管不受压迫且血流畅通,躯干与大腿之间应保持钝角,大约105°-115°为舒适。

这一生理要求需要座椅靠背略向后倾。

但若靠背角过大,也会使乘客起坐不便,向窗外视物倾斜,并使颈部有向前弯曲上抬的趋势,不仅造成颈部疲劳以及心理上的不适感和疲劳感,而且还会影响车内有效面积的合理使用。

座面不能过高,应比小腿长度短,这样双腿能踩到地面以支持大腿的部分重量。

此外,坐位时大腿略倾斜并向下,小腿略向前的位置也使静脉血易于回流,可减少疲劳的产生。

座椅扶手也能起到促进上肢静脉血回流的作用,其高度要配合适当,应不使人体的肌肉勉强适应扶手高低而产生屈曲或伸张的感觉。

因此,舒适座椅设计的主要原则如下:A.人体驱干的重量应该由坐骨、臀部及脊椎按适当比例分别承担,其主要部分应该由坐骨结节承担。

B.人体上身应该保持稳定。

C.人体腰椎下部(第4-5腰椎之间)应该由适当的腰部支撑。

D.座面的高度应该确保大腿的肌肉和血管不受压迫。

E.就座者应该能够方便自如地改变姿势。

F.座椅的位置和尺寸应该与工作台、显示装置、操纵装置相配合并具有方便性。

第四章舒适座椅的设计思路座椅的设计首先要满足人们的舒适度要求,充分利用人机体工程学原理,使旅客在乘坐时不能有生理性压迫,尽量保持人体在直立状态时其脊椎的 S 形曲线,因为这种状态下脊椎的负重很小,旅客不易疲劳。

一种舒适的座椅应使旅客腿部轻微支撑,坐骨关节部全面支撑,腰部全面支撑,背中部轻微支撑。

如果座椅的设计不合理,背部太硬,腰部太弱,腿部太硬,臀部过度下沉,则会约束人体动作,从生理上给旅客造成压力。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考虑座椅的各部分尺寸,座垫面、靠背面曲线造型,扶手造型,脚踏装置,茶桌等时都要满足以下要求:A.人体在不同坐姿下应有一定的活动范围。

B.内包垫材软硬合适,能全面支撑身体,体压分布合理。

C.侧部设支撑、扶手,其高度、造型应满足坐立、躺位时对手臂不产生压力。

第五章座椅设计的几何参数一、座面与靠背夹角座面与靠背夹角是保证得到舒适姿势的必要条件。

座面与靠背的夹角多为115°。

左右调节靠背一般在95°-135°。

这样,靠背和座面与人体背部、臀部、大腿形成的曲线相吻合使人感到舒适[6]。

二、座椅设计几何参数推荐值以上对人的坐势进行全面系统的人机分析,考虑到产品是否符合学生人体尺度,符合学生人体机能,形体是否符合学生大众的心理需求。

座椅的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模式等因素。

根据以上分析并结合实际参数,给出学生座椅设计几何参数推荐值。

参数名称参数值座高 40cm 座宽 50cm 座深 45cm 靠背高 75cm靠背宽 50cm 扶手高 16cm 座靠背夹角115° 座垫倾角7°第六章结论本文通过剖析人体坐姿的生理学机理,分析了学生座椅的舒适性设计原理,研究了如何使人保持脊柱正常的生理弯曲,合理的体压分布,从而保持全身肌肉放松及血液正常循环。

本文结合学生人体实际生理参数数据得出学生座椅设计参数与人体身高的关系,为学生座椅的舒适性设计提供了依据,以达到减少疲劳,舒适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1]龚锦编译,人体尺寸与室内空间[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王琦,概念座椅的设计与研究[C],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3]刘新丽,基于尺寸驱动的人机工程设计技术研究[C],西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3[4]胡永善,腰痛的生物力学特点及康复颈椎痛杂志[J],2004,25(2)[5]丁玉兰,人机工程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7[7]郑立云,机车司机室人机界面优化[A],北方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