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章末检测(B)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 章末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 章末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第一章有理数章末检测卷(人教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__注意事项: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试题共26题.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等信息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数据“175****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 .81.7510⨯B .817.510⨯C .91.7510⨯D .101.7510⨯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的相反数是1B .-1的倒数是1C .-1的绝对值是±1D .-1是最小的负整数3.如图所示的是某用户微信支付情况,100-表示的意思是()A .发出100元红包B .收入100元C .余额100元D .抢到100元红包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B .正整数、负整数统称为整数C .零既可以是正整数,也可以是负整数D .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5.已知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表示的点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0a b ->B .0a b +>C .ab小于1-D .0ab >6.若()22m -与3n +互为相反数,则()2021m n +的值是()A .-1B .1C .2021D .-20217.计算1234567820172018-+-+-+-+⋅⋅⋅+-的结果是()A .-1009B .-2018C .0D .-18.如图,在一个由6个圆圈组成的三角形里,把-25到-30这6个连续整数分别填入图的圆圈中,要求三角形的每条边上的三个数的和S 都相等,那么S 的最小值是()A .-84B .-85C .-86D .-879.定义:如果x a N =(0a >,且1a ≠),那么x 叫做以a 为底N 的对数,记做log a x N =.例如:因为2749=,所以7log 492=;因为35125=,所以5log 1253=.下列说法:①6log 636=;②3log 814=;③若4log (14)2a +=,则2a =;④222log 64log 32+log 2=;正确的序号有()A .①③B .②③C .①②③D .②③④10.有两个正数a 和b ,满足a <b ,规定把大于等于a 且小于等于b 的所有数记作[a ,b ],例如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5的所有数记作[0,5].如果m 在[5,15]中,n 在[20,30]中,则mn的一切值所在的范围是()A .13,64⎡⎤⎢⎥⎣⎦B .11,42⎡⎤⎢⎥⎣⎦C .4,63⎡⎤⎢⎥⎣⎦D .13,24⎡⎤⎢⎥⎣⎦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横线上)11.若a ,b 互为相反数,则(a +b ﹣1)2016=_____.12.已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2m =,则()()220212020a b m cd ++-=______.13.比较大小:56⎛⎫+- ⎪⎝⎭__________89--.14.某检修小组从A 地出发,在东西方向的马路上检修线路,若规定向东行驶为正,向西行驶为负,一天中五次行驶记录如下(单位:km ):7+,9-,8+,6-,5-.则收工时检修小组在A 地______边______km .15.定义一种新运算“⊕”:2x yx y x -⊕=.如:()()32273233-⨯-⊕-==,则()248⊕⊕=______.16.使得521n ⋅+是完全平方数的整数n 的值是_________.17.若()()42530x x y y ++-⋅+-≤,()x y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__________.18.如图,数轴上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AB =12,有一根木棒PQ ,PQ 在数轴上移动,当Q 移动到与A 、B 其中一个端点重合时,点P 所对应的数为5,且点P 始终在点Q 的左侧,当Q 移动到线段AB 的中点时,点P 所对应的数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66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里.-3,23--,0,227,-3.14,20,-(+5),+1.88(1)正数集合:{…};(2)负数集合:{…};(3)整数集合:{…};(4)分数集合:{…};20.计算题:(1)-2×(-3)-(-8)÷4;(2)(14+16-12)×12(3)231152525424-⨯+⨯-⨯;(4)2141420.8263553⎛⎫+-+-- ⎪⎝⎭.21.综合与实践:一名外卖员骑电动车从饭店出发送外卖,向西走了2千米到达小琪家,然后又向东走了4千米到达小莉家,继续向东走了3.5千米到达小刚家,最后回到饭店.以饭店为原点,以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1千米,点,,,O A B C 分别表示饭店,小莉家,小刚家和小琪家.(1)请你在数轴上表示出点,,,O A B C 的位置;(2)小刚家距小琪家多远?(3)小莉步行到小刚家,每小时走5千米;小琪骑自行车到小刚家,每小时骑15千米.若两个人同时分别从自己家出发,问两个人能否同时到达小刚家?若不能,谁先到达?22.已知a ,b ,c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1)判断正、负,用“>”“<”填空:a +b 0,c -a 0,b +c 0,b -c 0,a -b0;(2)化简:|a |+|a +b |+|c -a |-2|b +c |-|b -c |+|a -b |.23.如图在数轴上A 点表示数a ,B 点表示数b ,a ,b 满足2a ++6b -=0;(1)点A 表示的数为;点B 表示的数为;(2)若点A 与点C 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C ,点B 与点C 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C ,请在数轴上找一点C ,使AC =2BC ,则C 点表示的数;(3)若在原点O 处放一挡板,一小球甲从点A 处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小球乙从点B 处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在碰到挡板后(忽略球的大小,可看作一点)以原来的速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请分别表示出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用t 表示).2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对于任意两点M ,N ,给出如下定义:点M ,N 的横坐标之差的绝对值与纵坐标之差的绝对值的和叫做这两点之间的“直角距离”,记作:MN d ,即点()11,M x y 与点()22,N x y 之间的“直角距离”为1212MN x x d y y -+-=.已知点()3,2A -,点()2,1B .(1)A 与B 两点之间的“直角距离”AB d =______;(2)点()0,C t 为y 轴上的一个动点,当t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时,AC BC d d +的值最小;(3)若动点P 位于第二象限,且满足AP BP d d ≥,请在图中画出点P 的运动区域(用阴影表示).25.概念学习规定:求若干个相同的有理数(均不等于0)的除法运算叫做除方,如222÷÷,(3)(3)(3)(3)-÷-÷-÷-等,类比有理数的乘方,我们把222÷÷记作32,读作“2的3次商”,(3)(3)(3)(3)-÷-÷-÷-记作4(3)-,读作“3-的4次商”.一般地,我们把n 个(0)a a ≠相除记作n a ,读作“a 的n 次商”.初步探究(1)直接写出结果:32=________;(2)关于除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①任何非零数的2次商都等于1;②对于任何正整数n ,(1)1n -=-;③4334=;④负数的奇数次商结果是负数,负数的偶数次商结果是正数.深入思考我们知道,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除法运算能够转化为乘法运算,那么有理数的除方运算如何转化为乘方运算呢?例:2411112222222222⎛⎫=÷÷÷=⨯⨯⨯= ⎪⎝⎭(3)试一试:仿照上面的算式,将下列运算结果直接写成乘方(幂)的形式4(3)-=_______;517⎛⎫= ⎪⎝⎭_______.(4)想一想:将一个非零有理数a 的n 次商写成幂的形式等于___________;(5)算一算:2453111152344⎛⎫⎛⎫⎛⎫÷-⨯-+-⨯= ⎪⎪ ⎪⎝⎭⎝⎭⎝⎭________.26.在数学问题中,我们常用几何方法解决代数问题,借助数形结合的方法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材料一:我们知道|a |的几何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a ﹣b |的几何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数a ,b 的两点之间的距离;|a +b |的几何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数a ,﹣b 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我们可以求出以下方程的解.(1)|x ﹣3|=4解:由绝对值的几何意义知:在数轴上x表示的点到3的距离等于4∴x1=3+4=7,x2=3﹣4=﹣1(2)|x+2|=5解:∵|x+2|=|x﹣(﹣2)|,∴其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为:在数轴上x表示的点到﹣2的距离等于5.∴x1=﹣2+5=3,x2=﹣2﹣5=﹣7材料二:如何求|x﹣1|+|x+2|的最小值.由|x﹣1|+|x+2|的几何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数x的点到表示数1和﹣2两点的距离的和,要使和最小,则表示数x的这点必在﹣2和1之间(包括这两个端点)取值.∴|x﹣1|+|x+2|的最小值是3;由此可求解方程|x﹣1|+|x+2|=4,把数轴上表示x的点记为点P,由绝对值的几何意义知:当﹣2≤x≤1时,|x﹣1|+|x+2|恒有最小值3,所以要使|x﹣1|+|x+2|=4成立,则点P必在﹣2的左边或1的右边,且到表示数﹣2或1的点的距离均为0.5个单位.故方程|x﹣1|+|x+2|=4的解为:x1=﹣2﹣0.5=﹣2.5,x2=1+0.5=1.5.阅读以上材料,解决以下问题:(1)填空:|x﹣3|+|x+2|的最小值为;(2)已知有理数x满足:|x+3|+|x﹣10|=15,有理数y使得|y﹣3|+|y+2|+|y﹣5|的值最小,求x﹣y的值.(3)试找到符合条件的x,使|x﹣1|+|x﹣2|+…+|x﹣n|的值最小,并求出此时的最小值及x的取值范围.第一章有理数章末检测卷(人教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__注意事项: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试题共26题.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等信息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数据“175****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 .81.7510⨯B .817.510⨯C .91.7510⨯D .101.7510⨯【答案】D【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 ×10n 的形式,其中1≤|a |<10,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大于10时,n 是正整数;当原数的绝对值小于1时,n 是负整数.【详解】解:175****0000=1.75×101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 ×10n 的形式,其中1≤|a |<10,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 的值以及n 的值.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的相反数是1B .-1的倒数是1C .-1的绝对值是±1D .-1是最小的负整数【答案】A【分析】根据相反数和倒数以及绝对值的概念求解即可.【详解】解:A 、-1的相反数是1,故选项正确,符合题意;B 、-1的倒数是-1,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 、-1的绝对值是1,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D 、-1是最大的负整数,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了-1的相反数和倒数以及绝对值的概念,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反数和倒数的概念.3.如图所示的是某用户微信支付情况,100-表示的意思是()A .发出100元红包B .收入100元C .余额100元D .抢到100元红包【答案】A【分析】根据用正负数表示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解答即可.【详解】解:如图某用户微信支付情况,−100表示的意思是发出100元红包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数和负数,解题的关键是明确用正负数表示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都是互相依存的两个量,它包含两个要素,一是它们的意义相反,二是它们都是数量.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B .正整数、负整数统称为整数C .零既可以是正整数,也可以是负整数D .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答案】A【分析】按照正负,有理数分为正数、0、负数;按照整数分数,有理数分为整数、分数;以此查看选项作答即可.【详解】A .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说法正确,故本选项符合题意;B .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原说法错误,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 .零既不是正整数,也不是负整数,原说法错误,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 .零是有理数,但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原说法错误,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本意考查有理数的分类,解决本题的关键是不能混淆整数和正数,注意0的划分范围.5.已知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表示的点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0a b ->B .0a b +>C .ab小于1-D .0ab >【答案】A【分析】由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是大于左边的数,得到a >0>b ,且a b <,再根据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解答.【详解】解:根据数轴可知a >0>b ,且a b <,0a b ∴->,0a b +<,故A 正确,B 错误,∴10ab-<<,故C 错误,0ab ∴<,故D 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数轴上两数比较大小及有理数的运算法则,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是解题关键.6.若()22m -与3n +互为相反数,则()2021m n +的值是()A .-1B .1C .2021D .-2021【答案】A【分析】由偶次幂及绝对值的非负性可知2m =,3n =-,然后代入求解即可.【详解】解:∵()22m -与3n +互为相反数,∴()22m -30n ++=,∴20m -=,30n +=,∴2m =,3n =-,∴()()20212021231m n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乘方运算、绝对值的非负性及代数式的值,掌握偶次幂及绝对值的非负性是解题的关键.7.计算1234567820172018-+-+-+-+⋅⋅⋅+-的结果是()A .-1009B .-2018C .0D .-1【答案】A【分析】利用加法的结合律将原式整理成(12)(34)(20172018)-+-+⋅⋅⋅+-即可求解.【详解】解:1234567820172018-+-+-+-+⋅⋅⋅+-,(12)(34)(56)(78)(20172018)=-+-+-+-+⋅⋅⋅+-,(1)(1)(1)(1)(1)=-+-+-+-+⋅⋅⋅+-,1009=-,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法,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应的运算法则.8.如图,在一个由6个圆圈组成的三角形里,把-25到-30这6个连续整数分别填入图的圆圈中,要求三角形的每条边上的三个数的和S 都相等,那么S 的最小值是()A .-84B .-85C .-86D .-87【答案】A【分析】三个顶角分别是−29,−30,−28,−29与−30之间是−-25,−29和−28之间是−27,−30和−28之间是−26,这样每边的和才能相等并且S 有最小值.【详解】解:如图,由图可知S =−29+(−25)+(−30)=−84.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解题关键是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数字是−25~−30这6个数最小的三个数字.9.定义:如果x a N =(0a >,且1a ≠),那么x 叫做以a 为底N 的对数,记做log a x N =.例如:因为2749=,所以7log 492=;因为35125=,所以5log 1253=.下列说法:①6log 636=;②3log 814=;③若4log (14)2a +=,则2a =;④222log 64log 32+log 2=;正确的序号有()A .①③B .②③C .①②③D .②③④【答案】D【分析】由新定义可得:2777log 49log 2,==利用新定义逐一计算判断,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根据新定义可得:6log 61,=故①不符合题意;4333log 81log 4,==故②符合题意; 4log (14)2a +=,2144,a \+=解得:2,a =故③符合题意;6222log 64log 6,==5222222log 32+log 2log log 516,=+=+=∴222log 64log 32+log 2=,故④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新定义运算,有理数的乘方运算的含义,正确理解新定义,运用新定义解决问题是解本题的关键.10.有两个正数a 和b ,满足a <b ,规定把大于等于a 且小于等于b 的所有数记作[a ,b ],例如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5的所有数记作[0,5].如果m 在[5,15]中,n 在[20,30]中,则mn的一切值所在的范围是()A .13,64⎡⎤⎢⎥⎣⎦B .11,42⎡⎤⎢⎥⎣⎦C .4,63⎡⎤⎢⎥⎣⎦D .13,24⎡⎤⎢⎥⎣⎦【答案】A【分析】根据m 在[5,15]内,n 在[20,30]内,可得m n的最小值与最大值.【详解】解:∵m 在[5,15]内,n 在[20,30]内,∴5≤m ≤15,20≤n ≤30,∴m n 的最小值为51=306,最大值为153=204∴m n 的一切值所在的范围是13,64⎡⎤⎢⎥⎣⎦.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新定义的有理数运算,关键是得到5⩽m ⩽15,20⩽n ⩽30,求出m n 的最大与最小值.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横线上)11.若a ,b 互为相反数,则(a +b ﹣1)2016=_____.【答案】1【分析】根据相反数的性质得a +b =0,再代入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a ,b 互为倒数,∴a +b =0,∴(a +b ﹣1)2016=20162016(01)(1)1-=-=,故答案为: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相反数的性质和有理数的乘方,关键是正确理解相反数的性质.12.已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2m =,则()()220212020a b m cd ++-=______.【答案】1或-3##-3或1【分析】根据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m 的绝对值为2,可以得到a +b =0,cd =1,m =±2,然后代入所求式子计算即可.【详解】解:∵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m 的绝对值为2,∴a +b =0,cd =1,m =±2,当m =2时,()()2202120112020a b m cd ++-=+-=;当m =﹣2时,()()2202120132020a b m cd ++-=-+-=-;故答案为:1或-3.【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求出a +b =0,cd =1,m =±2.13.比较大小:56⎛⎫+- ⎪⎝⎭__________89--.【答案】>【分析】根据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其值反而小,比较即可.【详解】解:∵5566⎛⎫+-=- ⎪⎝⎭,8899--=-,且832530936636=>=,∴5869->-,∴5869⎛⎫+->-- ⎪⎝⎭.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大小比较,绝对值的性质,要熟练掌握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法则:①正数都大于0;②负数都小于0;③正数大于一切负数;④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其值反而小.14.某检修小组从A 地出发,在东西方向的马路上检修线路,若规定向东行驶为正,向西行驶为负,一天中五次行驶记录如下(单位:km ):7+,9-,8+,6-,5-.则收工时检修小组在A 地______边______km .【答案】西5【分析】将五次行驶的记录数据相加即可得到答案.【详解】∵798655-+--=-,∴在A 地西边5千米处.故答案为:西;5.【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法,能够将实际问题和有理数的加减相结合,并且能够准确计算出结果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5.定义一种新运算“⊕”:2x y x y x -⊕=.如:()()32273233-⨯-⊕-==,则()248⊕⊕=______.【答案】4【分析】根据2x y x y x-⊕=,可以计算出()248⊕⊕的值.【详解】解:∵2x y x y x -⊕=,∴()248⊕⊕=42822(3)2(2(3)442-⨯-⨯-⊕=⊕-==.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新定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会用新定义解答问题.16.使得521n ⋅+是完全平方数的整数n 的值是_________.【答案】4【分析】由5×2n +1是完全平方数,可设5×2n +1=m 2(其中m 为正整数),可得5×2n =m 2-1=(m +1)(m -1),即可得m 为奇数,然后设m =2k -1(其中k 是正整数),即可得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设5×2n +1=m 2(其中m 为正整数),则5×2n =m 2-1=(m +1)(m -1),∵5×2n 是偶数,∴m 为奇数,设m =2k -1(其中k 是正整数),则5×2n =4k (k -1),即5×2n -2=k (k -1).显然k >1,∵k 和k -1互质,∴25211n k k -⎧=⨯⎨-=⎩或2512n k k -=⎧⎨-=⎩或2215n k k -⎧=⎨-=⎩,解得:k =5,n =4.因此,满足要求的整数n 为4.故答案为:4.【点睛】此题考查了完全平方数的知识.此题难度较大,解题的关键是将原式变形,可得5×2n =m 2-1=(m +1)(m -1),然后得到m 为奇数,则可设m =2k -1(其中k 是正整数),从而得到方程组.17.若()()42530x x y y ++-⋅+-≤,()x y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__________.【答案】11【分析】根据426,55x x y y ++-≥+-≥,而()()42530x x y y ++-⋅+-≤,求出42,05x y -≤≤≤≤,分别计算x+y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426,55x x y y ++-≥+-≥,∴()()42530x x y y ++-⋅+-≥,而()()42530x x y y ++-⋅+-≤,∴()()42530x x y y ++-⋅+-=,∴42,05x y -≤≤≤≤,∴当x =2,y =5时,x+y 有最大值2+5=7,当x=-4,y=0时,x+y有最小值-4+0=-4,∴x+y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为7-(-4)=11,故答案为:11.【点睛】此题考查了绝对值最值问题,根据式子讨论得到字母的取值范围进行计算是解题的关键.18.如图,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12,有一根木棒PQ,PQ在数轴上移动,当Q移动到与A、B其中一个端点重合时,点P所对应的数为5,且点P始终在点Q的左侧,当Q移动到线段AB的中点时,点P所对应的数为__________.【答案】11或-1##-1或11【分析】设PQ的长度为m,当点Q与点A重合时,此时点P对应的数为5,则点A对应的数为m+5,点B对应的数为m+17,由此即可求解;当点Q与点B重合时,同理可得,点B对应的数为m+5,点A对应的数为m-7,由此即可求解.【详解】解:设PQ的长度为m,当点Q与点A重合时,此时点P对应的数为5,则点A对应的数为m+5,点B对应的数为m+17∴当点Q到AB中点时,点P此时对应的数为:()1755112m m+-++=,当点Q与点B重合时,同理可得,点B对应的数为m+5,点A对应的数为m-7,∴点Q到AB中点时,点P此时对应的数为:()57512m m+---=-,故答案为:11或-1.【点睛】此题综合考查了数轴上两点的距离,用几何方法借助数轴来求解,非常直观,且不容易遗漏,体现了数形结合的优点.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66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里.-3,23--,0,227,-3.14,20,-(+5),+1.88(1)正数集合:{…};(2)负数集合:{…};(3)整数集合:{…};(4)分数集合:{…};【答案】(1)22,20,1.88,7⎧⎭+⎫⎨⎬⎩ (2)()23,,3.14,5,3---⎧-⎭-+⎫⎨⎬⎩ (3)(){}3,0,20,5,--+ (4)222,,3.14,1.88,37-⎧-⎭-+⎫⎨⎬⎩ 【分析】(1)根据正数的概念即可得;(2)根据负数的概念即可得;(3)根据整数的概念即可得;(4)根据分数的概念即可得.(1)解:2233--=-,(5)5-+=-,正数集合:22,20,1.88,7⎧⎭+⎫⎨⎬⎩ .(2)解:负数集合:()23,,3.14,5,3---⎧-⎭-+⎫⎨⎬⎩ .(3)解:整数集合:(){}3,0,20,5,--+ .(4)解:分数集合:222,,3.14,1.88,37-⎧-⎭-+⎫⎨⎬⎩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数与负数、整数与分数、化简绝对值,熟记各概念和绝对值的性质是解题关键.20.计算:(1)-2×(-3)-(-8)÷4;(2)(14+16-12)×12(3)231152525424-⨯+⨯-⨯;(4)2141 420.826 3553⎛⎫+-+--⎪⎝⎭.【答案】(1)8(2)-1(3)-12.5(4)15.2【分析】(1)根据有理数混合运算进行计算即可,先乘除,再加减;(2)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即可;(3)先乘方,再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即可;(4)先去括号,再利用有理数加减运算进行计算即可.(1)解:-2×(-3)-(-8)÷4=6-(-2)=6+2=8(2)解:(14+16-12)×12=14×12+16×12-12×12=3+2-6 =-1 (3)解:231152525424 -⨯+⨯-⨯=311 252525424 -⨯+⨯-⨯=311 25424⎛⎫-⨯-+⎪⎝⎭=1 252 -⨯=-12.5 (4)解:2141 420.826 3553⎛⎫+-+--⎪⎝⎭=21441 4226 35553+-++=21144(46(22)33555++-+=11+4.2=15.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以及乘法分配律的运用,正确地计算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1.综合与实践:一名外卖员骑电动车从饭店出发送外卖,向西走了2千米到达小琪家,然后又向东走了4千米到达小莉家,继续向东走了3.5千米到达小刚家,最后回到饭店.以饭店为原点,以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1千米,点,,,O A B C 分别表示饭店,小莉家,小刚家和小琪家.(1)请你在数轴上表示出点,,,O A B C 的位置;(2)小刚家距小琪家多远?(3)小莉步行到小刚家,每小时走5千米;小琪骑自行车到小刚家,每小时骑15千米.若两个人同时分别从自己家出发,问两个人能否同时到达小刚家?若不能,谁先到达?【答案】(1)见解析(2)7.5千米(3)不能同时到达,小琪先到达【分析】(1)根据题意在数轴上表示出点O ,A ,B ,C 的位置即可;(2)由(1)得,小琪家在饭店西2千米处,小刚家在饭店东5.5千米处,根据数轴即可计算;(3)分别计算出两人所行的距离及所用时间,再进行比较,即可得答案.(1)根据已知,以饭店为原点,以向东为正方向,用1个单位长度表示1千米,外卖员骑电动车从饭店出发,向西走了2千米,即为-2,到达小琪家,然后又向东走了4千米,即为242-+=,到达小莉家,继续向东走了3.5千米,即为2 3.5 5.5+=,到达小刚家,最后回到饭店,所以,点O ,A ,B ,C 的位置如图所示:;(2)由数轴可得,22, 5.5OC OB =-==,2 5.57.5BC ∴=+=,所以,即小刚家距小琪家有7.5千米;(3)由数轴可得, 5.52 3.5AB =-=,∴小莉用时为3.550.7h ÷=,小琪用时为7.5150.5h ÷=,0.70.5> ,∴两人不能同时到达,小琪先到达.【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的简单应用,明确数轴的表示方法及数轴上的点与点所表示的数的关系及绝对值等概念,是解题的关键.22.已知a ,b ,c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1)判断正、负,用“>”“<”填空:a +b 0,c -a0,b +c 0,b -c 0,a -b 0;(2)化简:|a |+|a +b |+|c -a |-2|b +c |-|b -c |+|a -b |.【答案】(1)<,<,<,>,>;(2)2a -b +2c【分析】(1)根据数轴确定字母的符号以及大小,即可判断;(2)根据字母和式子的符号,求解绝对值,化简即可.【详解】解:(1)由数轴可得:0c b a <<<,且b a<-∴0a b +<,0c a -<,0b c +<,0b c ->,0a b ->故答案为:<,<,<,>,>(2)||||||||2||a a b c a b c b c a b +--++-+--+22a a b c a b c b c a b=---+++-++-22a b c=-+【点睛】此题考查了数轴的应用,以及绝对值的化简,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数轴判断出字母以及各式子的符号.23.如图在数轴上A 点表示数a ,B 点表示数b ,a ,b 满足2a ++6b -=0;(1)点A 表示的数为;点B 表示的数为;(2)若点A 与点C 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C ,点B 与点C 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C ,请在数轴上找一点C ,使AC =2BC ,则C 点表示的数;(3)若在原点O 处放一挡板,一小球甲从点A 处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小球乙从点B 处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在碰到挡板后(忽略球的大小,可看作一点)以原来的速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请分别表示出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用t 表示).【答案】(1)-2;6(2)103或14(3)甲球与原点的距离为:t +2;当03t时,乙球到原点的距离为62t -;当3t >时,乙球到原点的距离为26t -【分析】(1)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得a =-2,b =6;(2)分C 点在线段AB 上和线段AB 的延长线上两种情况讨论即可求解;(3)甲球到原点的距离=甲球运动的路程+OA 的长,乙球到原点的距离分两种情况:①当0<t ≤3时,乙球从点B 处开始向左运动,一直到原点O ,此时OB 的长度-乙球运动的路程即为乙球到原点的距离;②当t >3时,乙球从原点O 处开始向右运动,此时乙球运动的路程-OB 的长度即为乙球到原点的距离.(1)解:∵|a +2|+|b −6|=0,∴a +2=0,b −6=0,解得,a =−2,b =6,∴点A 表示的数为−2,点B 表示的数为6.故答案为:−2;6.(2)设数轴上点C 表示的数为c ,∵AC =2BC ,∴|c −a |=2|c −b |,即|c +2|=2|c −6|,∵AC =2BC >BC ,∴点C 不可能在BA 的延长线上,则C 点可能在线段AB 上和线段AB 的延长线上,①当C 点在线段AB 上时,则有−2⩽c ⩽6,得c +2=2(6−c ),解得:c =103;②当C 点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时,则有c >6,得c +2=2(c −6),解得c =14,故当AC =2BC 时,c =103或c =14;故答案为:103或14.(3)∵甲球运动的路程为:1⋅t =t ,OA =2,∴甲球与原点的距离为:t +2;乙球到原点的距离分两种情况:①当0<t ⩽3时,乙球从点B 处开始向左运动,直到原点O ,∵OB =6,乙球运动的路程为:2⋅t =2t ,乙到原点的距离:6−2t (0⩽t ⩽3);②当t >3时,乙球从原点O 处开始一直向右运动,此时乙球到原点的距离为:2t −6(t >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数轴、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绝对值的非负数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数轴、绝对值的非负数的性质,注意分类讨论.2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对于任意两点M ,N ,给出如下定义:点M ,N 的横坐标之差的绝对值与纵坐标之差的绝对值的和叫做这两点之间的“直角距离”,记作:MN d ,即点()11,M x y 与点()22,N x y 之间的“直角距离”为1212MN x x d y y -+-=.已知点()3,2A -,点()2,1B .(1)A 与B 两点之间的“直角距离”AB d =______;(2)点()0,C t 为y 轴上的一个动点,当t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时,AC BC d d +的值最小;(3)若动点P 位于第二象限,且满足AP BP d d ≥,请在图中画出点P 的运动区域(用阴影表示).【答案】(1)6(2)12t ≤≤(3)见解析【分析】(1)根据定义即可求得;(2)根据定义可得215AC BC d d t t +=-+-+,再分段讨论即可求得(3)AP BP d d ≥,则0AP BP d d -≥,根据定义,计算出AP BP d d -即可.(1)解:根据题意得:3221516AB d =--+-=+=,故答案为:6;(2)解:根据题意得:AC BCd d +302201t t=--+-+-+-215t t =-+-+当<1t 时,2<0t -,1<0t -,()()21528AC BC d d t t t +=----+=-+,故此时不存在最小值,当12t ≤≤时,20t -≤,10t -≥,()()2156AC BC d d t t +=--+-+=,故此时的最小值为6,当>2t 时,2>0t -,1>0t -,()()21522AC BC d d t t t +=-+-+=+,故此时不存在最小值,综上,当12t ≤≤时,AC BC d d +的值最小;故答案为:12t ≤≤;(3)设点P (x ,y )∵点P 在第二象限,∴x <0,y >032AP d x y=--+-21BP d x y=-+-3221AP BP d d x y x y-=--+-----=3221x x y y----+---①当0<y ≤1时3221AP BP d d x x y y-=----+---=321x x ----+若x <-3,则原式=(-3-x )-(2-x )+1=-4(不符合题意)若-3<x <0,则原式=(x +3)-(2-x )+1=2x +2∵AP BPd d ≥∴0AP BP d d -≥,即2x +2≥0,解得:x ≥-1当0<y ≤1时,x ≥-1,如图;②当1<y ≤2时3221AP BP d d x x y y-=----+---=3232x x y----+-若x <-3,则原式=(-3-x )-(2-x )+3-2y =-2-2y (不符合题意)若-3<x <0,则原式=(x +3)-(2-x )+3-2y =2x -2y +4∵AP BPd d ≥∴0AP BP d d -≥,即2x -2y +4≥0,整理得:y ≤x +2当1<y ≤2时,y ≤x +2,如图③当y >2时3221AP BP d d x x y y-=----+---=321x x -----若x <-3,则原式=(-3-x )-(2-x )-1=-6(不符合题意)若-3<x <0,则原式=(x +3)-(2-x )-1=2x ,∵x <0,∴2x <0,(不符合题意)综上:点P的运动范围如图所示.【点睛】本题考查了新定义运算,理解题目中新定义运算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在去掉绝对值符号时,注意分清楚绝对值符号里面的正负,若不知道正负,则应该分类讨论.25.概念学习规定:求若干个相同的有理数(均不等于0)的除法运算叫做除方,如222÷÷,(3)(3)(3)(3)-÷-÷-÷-等,类比有理数的乘方,我们把222÷÷记作32,读作“2的3次商”,(3)(3)(3)(3)-÷-÷-÷-记作4(3)-,读作“3-的4次商”.一般地,我们把n 个(0)a a ≠相除记作n a ,读作“a 的n 次商”.初步探究(1)直接写出结果:32=________;(2)关于除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①任何非零数的2次商都等于1;②对于任何正整数n ,(1)1n -=-;③4334=;④负数的奇数次商结果是负数,负数的偶数次商结果是正数.深入思考我们知道,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除法运算能够转化为乘法运算,那么有理数的除方运算如何转化为乘方运算呢?例:2411112222222222⎛⎫=÷÷÷=⨯⨯⨯= ⎪⎝⎭(3)试一试:仿照上面的算式,将下列运算结果直接写成乘方(幂)的形式4(3)-=_______;517⎛⎫= ⎪⎝⎭_______.(4)想一想:将一个非零有理数a 的n 次商写成幂的形式等于___________;(5)算一算:2453111152344⎛⎫⎛⎫⎛⎫÷-⨯-+-⨯= ⎪ ⎪ ⎪⎝⎭⎝⎭⎝⎭________.【答案】(1)12;(2)②③;(3)213⎛⎫- ⎪⎝⎭,37;(4)21n a -⎛⎫ ⎪⎝⎭;(5)314-【分析】(1)利用题中的新定义计算即可求出值;(2)利用题中的新定义分别判断即可;(3)利用题中的新定义计算即可表示成幂的形式;(4)根据题干和(1)(2)(3)的规律总结即可;(5)将算式中的除方部分根据(4)中结论转化为幂的形式,再根据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计算即可.【详解】解:(1)3122222=÷÷=;(2)当a ≠0时,a 2=a ÷a =1,因此①正确;对于任何正整数n ,当n 为奇数时,(1)(1)(1)...(1)1n -=-÷-÷÷-=-,当n 为偶数时,(1)(1)(1)...(1)1n -=-÷-÷÷-=,因此②错误;因为34=3÷3÷3÷3=19,而43=4÷4÷4=14,因此③错误;负数的奇数次商结果是负数,负数的偶数次商结果是正数,因此④正确;故答案为:②③;(3)4(3)-=(3)(3)(3)(3)-÷-÷-÷-=111(3)333⎛⎫⎛⎫⎛⎫-⨯-⨯-⨯-= ⎪ ⎪ ⎪⎝⎭⎝⎭⎝⎭213⎛⎫- ⎪⎝⎭,5111111777777⎛⎫=÷÷÷÷ ⎪⎝⎭=177777⨯⨯⨯⨯=37;(4)由题意可得:将一个非零有理数a 的n 次商写成幂的形式等于21n a -⎛⎫ ⎪⎝⎭;(5)2453111152344⎛⎫⎛⎫⎛⎫÷-⨯-+-⨯ ⎪ ⎪ ⎪⎝⎭⎝⎭⎝⎭=()()()23112344÷-⨯-+-⨯=()12714⨯--=314-【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理解题中除方的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6.在数学问题中,我们常用几何方法解决代数问题,借助数形结合的方法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材料一:我们知道|a |的几何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a ﹣b |的几何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数a ,b 的两点之间的距离;|a +b |的几何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数a ,﹣b 的两。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三 第一章章末检测练习下学期(解析版)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三 第一章章末检测练习下学期(解析版)

第一章章末检查一、选择题1.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 甲烷与氯气混合后光照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 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C. 在一定条件下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有油状物生成;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应D. 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乙烯自身生成聚乙烯的反应【答案】C【解析】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键断裂,断键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相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是加成反应;有机物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取代反应。

A.甲烷和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甲烷中的氢原子被氯原子所代替生成氯代物,所以属于取代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高锰酸钾和乙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结果,故A错误;B.乙烯中的双键断裂,每个碳原子上结合一个溴原子生成1,二溴乙烷,所以属于加成反应;苯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也是加成反应,故B错误;C.在浓硫酸和一定条件下,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硝基取代生成硝基苯,所以属于取代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乙烯中的双键断裂,一个碳原子上结合一个氢原子,另一个碳原子上结合羟基,生成乙醇,该反应属于加成反应,故C正确;D.苯能萃取溴水中的溴而使水层无色,不是加成反应是萃取;乙烯生成聚乙烯的反应属于加聚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2.的一氯代物同分异构体有A. 11种B. 13种C. 15种D. 17种【答案】D【解析】根据减碳法书写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然后氢原子的种类,等效氢有几种一氯代物就有几种。

属于烷烃,主链为6个碳原子结构为:,分子中有3种氢原子,一氯代物同分异构体有3种;主链为5个碳原子结构为:;,分子中分别有5种氢原子,4种氢原子,一氯代物同分异构体共有9种;主链为4个碳原子结构为:;,分子中分别有3种氢原子,2种氢原子,一氯代物同分异构体共有5种;则的一氯代物同分异构体共有17种,故D正确。

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章末测评(A、B)

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章末测评(A、B)

第一章测评(A)(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第1~5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6~8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1.一架执行救援任务的直升机悬停在钻井平台的上空,救生员抱着伤病员通过缆绳正在上升。

若以救生员为参考系,则处于静止状态的是()A.伤病员B.直升机C.钻井平台D.直升机驾驶员答案:A解析:以救生员为参考系,处于静止状态的是救生员抱着的伤病员,直升机、钻井平台、直升机的驾驶员都相对于救生员向下运动。

故选项A正确,选项B、C、D错误。

2.一架无人机在某次测试中往返飞行了850 km,用时72 min,这两个数据分别指()A.位移值、时间B.路程、时间C.位移值、时刻D.路程、时刻答案:B解析:无人机在某次测试中往返飞行了850km,位移是0,850km是指路程;用时72min,是指从开始到回来所用的时间。

3.根据速度定义式v=ΔxΔt ,当Δt极短时,ΔxΔ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下列物理方法中的()A.控制变量法B.假设法C.微元法D.极限法答案:D解析:在时间间隔Δt较小的情况下,平均速度能比较精确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Δt越小,描述越精确,这里利用的是极限法。

4.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正式通车,大桥全长55 km,集桥、岛、隧于一体,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大桥通车后,从香港到珠海驱车仅需30 min,该大桥通行速度最高为100 km/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是指时刻B.30 min是指时刻C.55 km是指位移大小D.100 km/h是指平均速度答案:A解析: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是时刻,30min是时间间隔,A正确,B错误。

55km是路程,C错误。

100km/h是车辆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指瞬时速度,不是平均速度,D错误。

5.甲、乙两位同学在放学时,从学校所在地骑自行车沿平直的公路回家,先到乙同学家,休息一会儿,甲同学继续骑车前行,在70 min时到家,甲同学的x-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前20 min内甲同学做加速运动B.甲同学在乙同学家停留了30 minC.甲、乙两同学家相距3.6 kmD.甲从离开学校至到家的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为2 m/s答案:A解析:前20min,甲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A错。

人教版B数学选修1-2:第一章章末综合检测

人教版B数学选修1-2:第一章章末综合检测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不是函数关系( ) A .角度和它的余弦值 B .正方形边长和面积C .正n 边形的边数和顶点角度之和D .人的年龄和身高解析:选D.函数关系是确定性关系,故选D.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回归方程适用于一切样本和总体;②回归方程一般都有时间性;③样本取值的范围会影响回归方程的适用范围;④回归方程得到的预报值是预报变量的精确值.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③解析:选 B.①回归方程只适用于所研究的样本,故①错;④回归方程得到的预报值是可能取值的平均值,故④错;回归方程一般要受时间和范围的影响,故②③正确.3.设两个独立事件A 和B 都不发生的概率为19,A 发生B 不发生的概率与B 发生A 不发生的概率相同,则事件A 发生的概率P (A )是( ) A.29 B.118C.13D.23解析:选D.由已知P (A ·B )=P (A )P (B )=19,①又P (A ·B )=P (A ·B ),即[1-P (A )]·P (B )=P (A )[1-P (B )],② 由①②解得P (A )=P (B )=13,所以P (A )=23.4.对于线性相关系数r ,叙述正确的是( )A .|r |∈(0,+∞),|r |越大,相关程度越大,反之相关程度越小B .r ∈(-∞,+∞),r 越大,相关程度越大,反之相关程度越小C .|r |≤1,且|r |越接近于1,相关程度越大,|r |越接近于0,相关程度越小D .以上说法都不对解析:选C.由r 的意义可知C 项正确.5.若回归直线方程中的回归系数b =0,则相关系数( ) A .r =1 B .r =-1 C .r =0 D .无法确定解析:选C.b =∑i =1n(x i -x )(y i -y )∑i =1n(x i -x )2,r =∑i =1n(x i -x )(y i -y )∑i =1n(x i -x )2·∑i =1n(y i -y )2,若b =0,则r =0.6.下表提供了某厂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后生产A 产品过程中记录的产量x (吨)与相应的生产能耗y (吨标准煤)的几组对应数据.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求出y 关于x 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 ^=0.7x +0.35,那么表中t 的值为( )A.3 C .3.5D .4.5解析:选A.根据线性回归方程一定过定点(x ,y ),计算可知选A.7.下表给出5组数据(x ,y ),为选出4组数据使线性相关程度最大,且保留第1组数据(-5,-3),则应去掉( )A.第2组 C .第4组D .第5组解析:选B.通过散点图选择,画出散点图如图所示:应除去第三组,对应点是(-3,4).故选B.8.设有一个回归方程为y ^=3-2x ,变量x 增加一个单位时( ) A .y 平均增加2个单位 B .y 平均减少3个单位 C .y 平均减少2个单位D .y 平均增加3个单位解析:选C.∵[3-2(x +1)]-(3-2x )=-2,∴y 的值平均减少2个单位.9.某商品销售量y (件)与销售价格x (元/件)负相关,则其回归方程可能是( ) A.y ^=-10x +200 B.y ^=10x +200 C.y ^=-10x -200D.y ^=10x -200解析:选A.由于销售量y 与销售价格x 负相关,故排除B ,D.又当x =10时,A 中y =100,而C 中y =-300,C 不符合题意.故选A.10.由一组样本数据(x 1,y 1),(x 2,y 2),…,(x n ,y n )得到的回归直线方程为y ^=b ^x +a ^,那么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直线y ^=b ^x +a ^必经过点(x ,y )B .直线y ^=b ^x +a ^至少经过点(x 1,y 1),(x 2,y 2),…,(x n ,y n )中的一个点C .直线y ^=b ^x +a ^的斜率为∑i =1nx i y i -n x y∑i =1nx 2i -n x2D .直线y ^=b ^x +a ^和各点(x 1,y 1),(x 2,y 2),…,(x n ,y n )的误差∑i =1n[y i -(b ^x i +a ^)]2是该坐标平面上所有直线与这些点误差中最小的解析:选B.回归直线可能不经过任何一个样本点,但必经过样本点的中心.11.对四对变量Y 与x 进行线性相关检验,已知n 是观测值组数,r 是相关系数,且已知: ①n =7,r =0.9533;②n =15,r =0.3012;③n =17,r =0.4991;④n =3,r =0.9950.则变量Y 和x 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是( ) A .①和② B .①和③ C .②和④D .③和④解析:选B.由于小概率0.05与n -2在附表中分别查得:①r 0.05=0.754;②r 0.05=0.514;③r 0.05=0.482;④r 0.05=0.997.因此知①、③中相关系数比r 0.05大,变量Y 和x 具有线性相关关系.而②、④中的相关系数小于r 0.05,故变量Y 与x 不具有线性相关关系.12.冶炼某种金属可以用旧设备和改造后的新设备,为了检验用这两种设备生产的产品中所根据以上数据,则( )A .含杂质的高低与设备改造有关B .含杂质的高低与设备改造无关C .设备是否改造决定含杂质的高低D .以上答案都不对解析:选A.由公式χ2=382×(37×202-121×22)158×224×59×323≈13.11.由于13.11>6.635,所以有99%的把握认为含杂质的高低与设备改造是有关的,但是否改造设备这一行为并不对含杂质高低有决定性作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若回归直线方程为y ^=0.5x -0.81,则x =25时,y 的估计值为________. 解析:y 的估计值为0.5×25-0.81=11.69. 答案:11.6914.调查了某地若干户家庭的年收入x (单位:万元)和年饮食支出y (单位:万元),调查显示年收入x 与年饮食支出y 具有线性相关关系,并由调查数据得到y 对x 的回归直线方程:y ^=0.254x +0.321.由回归直线方程可知,家庭年收入每增加1万元,年饮食支出平均增加________万元.解析:由题意知[0.254(x +1)+0.321]-(0.254x +0.321)=0.254. 答案:0.25415.为了判断高中一年级学生选修文科与选修理科是否与性别有关,现随机抽取50名学生,得到2×2列联表如下:已知P (χ2≥3.841)≈0.05,P (χ≥5.024)≈0.025. 根据表中数据,得到χ2=50×(13×20-10×7)223×27×30×20≈4.844.则认为选修文科与性别有关出错的可能性是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对假设检验含义的理解,由χ2≈4.844>3.841,得选修文科与性别无关是不成立的,即有关的概率是95%,出错的可能性是1-95%=5%. 答案:5%16.已知一个线性回归方程为y ^=1.5x +45,x i ∈{1,7,5,13,19},则y =________. 解析:因为x =15×(1+7+5+13+19)=9,且y ^=1.5x +45,所以y =1.5×9+45=58.5.答案:58.5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某地震观测站对地下水位的变化和发生地震的情况共进行了n =1700次观测,列联表如下:解:根据列联表中的数据得到χ2=1700×(98×618-82×902)2180×1520×1000×700≈1.59≤3.841,∴没有充分的证据显示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地震的发生相关. (2)求出回归直线方程. 解:(1)散点图如图.(2)x =44.5,∑i =110x 2i =20183,y =7.67,∑i =110x i y i =3481.32,则b ^=3481.32-10×44.5×7.6720183-10×44.52≈0.179,a ^=7.67-0.179×44.5=-0.2955. ∴回归直线方程为y ^=0.179x -0.2955.19.甲、乙两个篮球运动员互不影响地在同一位置投球,命中率分别为12与p ,且乙投球2次均未命中的概率为116.(1)求乙投球的命中率p ;(2)求甲投球2次,至少命中1次的概率.解:(1)法一:设“甲投球一次命中”为事件A ,“乙投球一次命中”为事件B . 由题意得(1-P (B ))2=(1-p )2=116, 解得p =34或p =54(舍去),所以乙投球的命中率为34.法二:设“甲投球一次命中”为事件A ,“乙投球一次命中”为事件B . 由题意得P (B )P (B )=116于是P (B )=14或P (B )=-14(舍去),故p =1-P (B )=34,所以乙投球的命中率为34.(2)由题设知,P (A )=12,P (A )=12,故甲投球2次至少命中1次的概率为1-P (A A )=34.20.一台机器由于使用时间较长(但还可以使用),它按不同的转速生产出来的某机械零件有一些会有缺点,每小时生产有缺点零件的多少随机器运转的速度而变化,下表为抽样试验结果:(1)对变量Y 与x (2)如果Y 与x 有线性相关关系,求回归直线方程;(3)若实际生产中,允许每小时的产品中有缺点的零件最多为10个,机器的运转速度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解:(1)x =12.5, y =8.25,∑i =14x i y i =438, 4x y =412.5,∑i =14x 2i =660, ∑i =14y 2i =291.所以r =∑i =14x i y i -4x y(∑i =14x 2i -4x 2)(∑i =14y 2i -4y 2)=438-412.5(660-625)×(291-272.25)=25.5656.25≈25.5025.62≈0.995. 查临界值表:4-2=2的r 0.05=0.950.因为r >r 0.05,所以Y 与x 有线性相关关系. (2)由(1)可知Y 与x 有线性相关关系, 所以,b ^=438-412.5660-4×12.52≈0.7286,a ^=8.25-0.7286×12.5=-0.8571.所以Y 对x 的回归直线方程为y ^=0.7286x -0.8571. (3)要使y ^≤10,即0.7286x -0.8571≤10, 所以x ≤14.9013.所以机器的转速应控制在14.9013转/秒以下. 21.下表是一次试验的数据:根据上面数据分析:y 与1x 之间是否具有线性相关关系?如果有,求出回归方程.解:令u =1xu =1.324,y =16.414; ∑i =14u 2i =12+…+0.022=1.0504,∑i =14y 2i =10.152+…+1.302=117.2871,∑i =14u i y i =10.957,相关系数r ≈0.9999.由于r 与1非常接近,所以u 与y 有很强的线性相关关系. 由题知b ^≈9.01,a ^≈1.13,∴y ^=1.13+9.01u ,∴y ^=1.13+9.01x.22.针对时下的“韩剧热”,某校团委对“学生性别和是否喜欢韩剧是否有关”作了一次调查,其中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12,男生喜欢韩剧的人数占男生人数的16女生喜欢韩剧的人数占女生人数的23.(1)若在推断结论为错误的可能性为5%的前提下认为是否喜欢韩剧和性别有关,则男生至少有多少人;(2)若没有充分的证据显示是否喜欢韩剧和性别有关,则男生至多有多少人? 解:设男生人数为x ,依题意可得2×2列联表如下:(1)若在推断结论为错误的可能性为5%的前提下认为回答结果的对错和性别有关,则χ2>3.841,由χ2=3x 2(x 6×x 6-5x 6×x 3)2x ·x 2·x 2·x =38x >3.841,解得x >10.24, ∵x 2,x6为整数, ∴若在推断结论为错误的可能性为5%的前提下认为是否喜欢韩剧和性别有关,则男生至少有12人.(2)没有充分的证据显示是否喜欢韩剧和性别有关,则χ2≤3.841, 由χ2=3x 2(x 6×x 6-5x 6×x 3)2x ·x 2·x 2·x =38x ≤3.841,解得x ≤10.24, ∵x 2,x6为整数 ∴若没有充分的证据显示回答结果的对错和性别有关,则男生至多有6人.。

人教b版数学必修三:第1章《算法初步》章末检测(含答案)

人教b版数学必修三:第1章《算法初步》章末检测(含答案)

第一章 章末检测(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算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任何数值计算或非数值计算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和步骤,都可称之为算法B .解决一类问题的方法和步骤C .算法并不给出问题的精确的解,只是说明怎样才能得到解D .算法中执行的步骤可以是无限次的,能无休止地执行下去 2.下列给出的赋值语句中正确的是( ) A .4=M B .M =-M C .B =A =3 D .x +y =03.下列问题的算法适合用条件分支结构表示的是( ) A .求点P (-1,3)到直线l :3x -2y +1=0的距离 B .由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求斜边 C .解不等式ax +b >0(a ≠0) D .计算100个数的平均数4.循环语句for x =3:3:99循环的次数是( ) A .99 B .34 C .33 D .305.下面的四个问题中必须用条件分支结构才能实现的个数是( ) ①已知:梯形上、下两底为a 、b ,高为h ,求梯形面积; ②求方程ax 2+bx +c =0 (a 、b 、c 为常数)的根; ③求三个实数a 、b 、c 中的最小者;④计算函数f (x )=⎩⎪⎨⎪⎧x 2 (x >0)2x -7 (x ≤0)的函数值.A .4个B .3个C .2个D .1个 6.下列算法中,最后输出的x 、y 的值是( )A .4 011,2 006B .4 011,-1C .4 011,2 005D .4 011,17.下面的程序框图表示的算法是( )A .求1+2+3+…+100的值B.求12+22+32+…+1002的值C.求1+3+5+…+99的值D.求12+32+52+…+992的值8.在如图所示的程序中输入-2和2,则输出的结果分别是()A.2和6 B.0和6 C.3和6 D.3和29.下面程序表示求________的值.()A.3×10 B.39C.310D.1×2×3×…×1010.下列程序执行的目的是()A.求2×6×10×…×68的值B.求1×2×3×…×68的值C.求2×4×6×…×68的值D.求2×4×6×…×66的值11.用秦九韶算法计算多项式f(x)=2x7+x6+3x3+2x+1,当x=2时的函数值时,需要做加法和乘法的次数分别为()A.7,4 B.4,7 C.7,7 D.4,412.如果执行下边的程序框图,输入x=-2,h=0.5,那么输出的各个数的和等于()A.3 B.3.5 C.4 D.4.5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三个数72,120,168的最大公约数是________.14.有如下程序框图:则该程序框图表示的算法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下面是一个算法程序,回答下列问题:当输入的值为3时,输出的结果为________.16.下面是一个算法程序,按这个程序写出的程序在计算机上执行,其算法功能是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值.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17.(10分)求两底半径分别为2和4,且高为4的圆台的表面积及体积,写出该问题的算法.18.(12分)设计一个算法,求表达式12+22+32+…+102的值,画出程序框图.19.(12分)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式f(x)=3x5+8x4-3x3+5x2+12x-6当x=2时的值.20.(12分)计算:102+202+302+…+1002,写出解决该问题的算法程序,并画出相应的算法程序框图.21.(12分)有一只猴子第1天摘下若干个桃子,当即吃了一半,还不过瘾,又多吃了一个,第2天早上又将剩下的桃子吃了一半,又多吃了一个,以后每天早上都吃了前一天剩下的一半多一个,到第10天早上想再吃时,只剩下一个桃子,求第1天共摘了多少桃子?并设计程序.22.(12分)用100元钱购买100只鸡,其中公鸡每只5元,母鸡每只3元,小鸡3只1元,问能买多少只公鸡?多少只母鸡?多少只小鸡?写出程序解决这个问题.第一章 章末检测1.D [本题主要考查算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算法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是数值或者非数值操作,它必须是有限的步骤,不能无休止地执行下去,必须“有始有终”.]2.B 3.C 4.C5.B [只有②③④必须用条件分支结构.]6.C [x =2 005+2 006=4 011,y =2 005+2 006-2 006=2 005.] 7.D8.C [该算法是求y =⎩⎪⎨⎪⎧3, x ≤0x +4, x>0的值.∴当x =-2时,y =3;当x =2时,y =2+4=6.] 9.C10.C [i 的初始值为2,依次加2,相乘直到68.] 11.B12.B [输入x =-2时,y =0,执行x =x +0.5后x =-1.5. 当x =-1.5时,y =0,执行x =x +0.5后x =-1. 当x =-1时,y =0,执行x =x +0.5后x =-0.5. 当x =-0.5时,y =0,执行x =x +0.5后x =0. 当x =0时,y =0,执行x =x +0.5后x =0.5. 当x =0.5时,y =0.5,执行x =x +0.5后x =1. 当x =1时,y =1,执行x =x +0.5后x =1.5. 当x =1.5时,y =1,执行x =1.5+0.5后x =2. 当x =2时,y =1,此时2≥2,因此结束循环. 故输出各数之和为0.5+1+1+1=3.5.] 13.2414.求使1×3×5×…×n>10 000成立的最小正整数n 的值 15.26解析 计算函数y =⎩⎪⎨⎪⎧x 3-1 x<52x 2+2 x ≥5,解当x =3时,∴y =33-1=26.16.1+33+53+…+9993 17.解 算法:第一步,取r 1=2,r 2=4,h =4. 第二步,计算l =(r 2-r 1)2+h 2.第三步,计算S =πr 21+πr 22+π(r 1+r 2)l 与V =1π(r21+r22+r1r2)h.3第四步,输出S,V.18.解算法:第一步,令S=0,i=1.第二步,判断i是否小于或等于10,若是,则执行第三步;若否,则输出S.第三步,令S=S+i2,并令i=i+1,然后返回第二步.程序框图:19.解根据秦九韶算法,把多项式改写成如下形式:f(x)=((((3x+8)x-3)x+5)x+12)x-6,按照从内到外的顺序,依次计算一次多项式当x=2时的值.v0=3,v1=v0×2+8=3×2+8=14,v2=v1×2-3=14×2-3=25,v3=v2×2+5=25×2+5=55,v4=v3×2+12=55×2+12=122,v5=v4×2-6=122×2-6=238,∴当x=2时,多项式的值为238.20.解程序:相应程序框图如右图所示.21.解第10天为S10=1第9天为S9=(1+1)×2=4,第8天为S8=(S9+1)×2=10,…,第1天为S 1=(1+S 2)×2,从而可得递推式S n =2(1+S n +1),S 10=1,n =1,2, (9)故第一天共摘了S 1=1 534个桃子. 程序如下:22.解 设公鸡、母鸡、小鸡各有x 、y 、z 只,首先可以大致确定x ,y ,z 的范围;若100元钱全买公鸡,则最多可买20只,所以x 的范围是0~20,同理y 的范围是0~33;当x ,y 确定后,小鸡的只数也就确定了.事实上,本题就是求不定方程组:⎩⎪⎨⎪⎧x +y +z =100,5x +3y +z3=100的正整数解.程序如下:。

新人教A版必修5高中数学第一章解三角形章末检测(B)

新人教A版必修5高中数学第一章解三角形章末检测(B)

第一章 解三角形章末检测(B )新人教A 版必修5(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在△ABC 中,a =2,b =3,c =1,则最小角为( ) A.π12 B.π6 C.π4 D.π32.△ABC 的三内角A 、B 、C 所对边的长分别是a 、b 、c ,设向量p =(a +c ,b ),q =(b -a ,c -a ),若p ∥q ,则角C 的大小为( ) A.π6 B.π3 C.π2 D.2π33.在△ABC 中,已知||=4,|AC →|=1,S △ABC =3,则AB →²AC →等于( )A .-2B .2C .±4D .±24.△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c =2,b =6,B =120°,则a 等于( )A. 6 B .2 C. 3 D. 25.在△ABC 中,A =120°,AB =5,BC =7,则sin Bsin C的值为( )A.85B.58C.53D.356.已知锐角三角形的边长分别为2,4,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A .1<x < 5 B.5<x <13 C .1<x <2 5 D .23<x <2 57.在△ABC 中,a =15,b =10,A =60°,则cos B 等于( )A .-223 B.223C .-63 D.638.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ABC 中,a =7,b =14,A =30°,有两解B .△ABC 中,a =30,b =25,A =150°,有一解 C .△ABC 中,a =6,b =9,A =45°,有两解D .△ABC 中,b =9,c =10,B =60°,无解 9.在△ABC 中,B =30°,AB =3,AC =1,则△ABC 的面积是( )A.34B.32C.3或32D.32或3410.在△ABC 中,BC =2,B =π3,若△ABC 的面积为32,则tan C为( )A. 3 B .1 C.33 D.3211.在△ABC 中,如果sin A sin B +sin A cos B +cos A sin B +cos A cos B =2,则△ABC 是( )A .等边三角形B .钝角三角形C .等腰直角三角形D .直角三角形 12.△ABC 中,若a 4+b 4+c 4=2c 2(a 2+b 2),则角C 的度数是( ) A .60° B .45°或135°13.在△ABC 中,若sin A a=cos Bb,则B =________.14.在△ABC 中,A =60°,AB =5,BC =7,则△ABC 的面积为________.15.一船自西向东匀速航行,上午10时到达一座灯塔P 的南偏西75°距塔64海里的M 处,下午2时到达这座灯塔的东南方向的N 处,则这只船的航行速度为________海里/小时.16.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3b -c )cos A =a cos C ,则cos A =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17.(10分)如图,H 、G 、B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在G 、H 两点用测角仪器测得A的仰角分别为α,β,CD=a,测角仪器的高是h,用a,h,α,β表示建筑物高度AB.18.(12分)设锐角三角形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a=2b sin A.(1)求B的大小.(2)若a=33,c=5,求b.19.(12分)如图所示,已知⊙O的半径是1,点C在直径AB的延长线上,BC=1,点P是⊙O上半圆上的一个动点,以PC为边作等边三角形PCD,且点D与圆心分别在PC的两侧.(1)若∠POB=θ,试将四边形OPDC的面积y表示为关于θ的函数;(2)求四边形OPDC面积的最大值.20.(12分)为了测量两山顶M 、N 间的距离,飞机沿水平方向在A 、B 两点进行测量,A 、B 、M 、N 在同一个铅垂平面内(如示意图).飞机能够测量的数据有俯角和A ,B 间的距离,请设计一个方案,包括:①指出需要测量的数据(用字母表示,并在图中标出);②用文字和公式写出计算M 、N 间的距离的步骤.21.(12分)在△ABC 中,内角A 、B 、C 对边的边长分别是a 、b 、c .已知c =2,C =π3.(1)若△ABC 的面积等于3,求a ,b . (2)若sin B =2sin A ,求△ABC 的面积.22.(12分) 如图所示,扇形AOB ,圆心角AOB 等于60°,半径为2,在弧AB 上有一动点P ,过P 引平行于OB 的直线和OA 交于点C ,设∠AOP =θ,求△POC 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θ的值.第一章 解三角形 章末检测 答案 (B)1.B [∵a >b >c ,∴C 最小.∵cos C =a 2+b 2-c 22ab =22+32-122³2³3=32,又∵0<C <π,∴C =π6.]2.B [∵p ∥q ,∴(a +c )(c -a )-b (b -a )=0. ∴c 2=a 2+b 2-ab ,∵c 2=a 2+b 2-2ab cos C ,∴cos C =12,又∵0<C <π,∴C =π3.]∴||²|AC →|²sin A =12³4³1³sin A = 3. ∴sin A =32.又∵0°<A <180°,∴A =60°或120°.²AC →=|AB →|²|AC →|cos A=4³1³cos A =±2.] 4.D [由正弦定理得b sin B =csin C, ∴sin C =c ²sin B b =2sin 120°6=12,∵c <b ,∴C 为锐角.∴C =30°,∴A =180°-120°-30°=30°. ∴a =c = 2.]5.D [由余弦定理得BC 2=AB 2+AC 2-2AB ²AC ²cos A , 即72=52+AC 2-10AC ²cos 120°,∴AC =3.由正弦定理得sin B sin C =AC AB =35.]6.D [由题意,x 应满足条件⎩⎪⎨⎪⎧22+42-x 2>022+x 2-42>0解得:23<x <2 5.]7.D [由正弦定理得15sin 60°=10sin B.∴sin B =10²sin 60°15=33.∵a >b ,A =60°,∴B <60°. ∴cos B =1-sin 2B =1-332=63.]8.B [A :a =b sin A ,有一解; B :A >90°,a >b ,有一解; C :a <b sin A ,无解;D :c >b >c sin B ,有两解.]9.D [由余弦定理AC 2=AB 2+BC 2-2AB ²BC cos B ,∴12=(3)2+BC 2-2³3³BC ³32.整理得:BC 2-3BC +2=0. ∴BC =1或2.当BC =1时,S △ABC =12AB ²BC sin B =12³3³1³12=34.当BC =2时,S △ABC =12AB ²BC sin B =12³3³2³12=32.]10.C [由S △ABC =12BC ²BA sin B =32得BA =1,由余弦定理得AC 2=AB 2+BC 2-2AB ²BC cos B ,∴AC =3,∴△ABC 为直角三角形, 其中A 为直角,∴tan C =AB AC =33.]11.C [由已知,得cos(A -B )+sin(A +B )=2, 又|cos(A -B )|≤1,|sin(A +B )|≤1, 故cos(A -B )=1且sin(A +B )=1, 即A =B 且A +B =90°,故选C.] 12.B [由a 4+b 4+c 4=2c 2a 2+2b 2c 2,得cos 2C =a 2+b 2-c 22ab2=a 4+b 4+c 4+2a 2b 2-2c 2a 2-2b 2c 24a 2b 2=12⇒cos C =±22.∴角C 为45°或135°.]13.45°解析 由正弦定理,sin A a =sin Bb.∴sin B b =cos Bb.∴sin B =cos B .∴B =45°.14.10 3解析 设AC =x ,则由余弦定理得: BC 2=AB 2+AC 2-2AB ²AC cos A ,∴49=25+x 2-5x ,∴x 2-5x -24=0. ∴x =8或x =-3(舍去).∴S △ABC =12³5³8³sin 60°=10 3.15.8 6解析 如图所示,在△PMN 中,PM sin 45°=MNsin 120°,∴MN =64³32=326,∴v =MN4=86(海里/小时).16.33解析 由(3b -c )cos A =a cos C ,得(3b -c )²b 2+c 2-a 22bc=a ²a 2+b 2-c 22ab,即b 2+c 2-a 22bc =33,由余弦定理得cos A =33.17.解 在△ACD 中,∠DAC =α-β, 由正弦定理,得AC sin β=DCα-β,∴AC =a sin βα-β∴AB =AE +EB =AC sin α+h =a sin βsin αα-β+h .18.解 (1)∵a =2b sin A ,∴sin A =2sin B ²sin A ,∴sin B =12.∵0<B <π2,∴B =30°.(2)∵a =33,c =5,B =30°. 由余弦定理b 2=a 2+c 2-2ac cos B=(33)2+52-2³33³5³cos 30°=7. ∴b =7.19.解 (1)在△POC 中,由余弦定理, 得PC 2=OP 2+OC 2-2OP ²OC ²cos θ =5-4cos θ, 所以y =S △OPC +S △PCD =12³1³2sin θ+34³(5-4cos θ) =2sin ⎝ ⎛⎭⎪⎫θ-π3+534.(2)当θ-π3=π2,即θ=5π6时,y max =2+534.答 四边形OPDC 面积的最大值为2+534.20.解 ①需要测量的数据有:A 点到M 、N 点的俯角α1、β1;B 点到M 、N 点的俯角α2、β2;A 、B 的距离d (如图所示).②第一步:计算AM ,由正弦定理AM =d sin α2α1+α2;第二步:计算AN .由正弦定理AN =d sin β2β2-β1;第三步:计算MN ,由余弦定理 MN =AM 2+AN 2-2AM ³AN α1-β1. 21.解 (1)由余弦定理及已知条件得 a 2+b 2-ab =4.又因为△ABC 的面积等于3,所以12ab sin C =3,由此得ab =4.联立方程组⎩⎪⎨⎪⎧ a 2+b 2-ab =4,ab =4,解得⎩⎪⎨⎪⎧a =2,b =2.(2)由正弦定理及已知条件得b =2a .联立方程组⎩⎪⎨⎪⎧a 2+b 2-ab =4,b =2a ,解得⎩⎪⎨⎪⎧a =233,b =433.所以△ABC 的面积S =12ab sin C =233.22.解 ∵CP ∥OB ,∴∠CPO =∠POB =60°-θ, ∠OCP =120°.在△POC 中,由正弦定理得OP sin ∠PCO =CPsin θ,∴2sin 120°=CP sin θ,∴CP =43sin θ.又OC -θ=2sin 120°,∴OC =43sin(60°-θ).因此△POC 的面积为S (θ)=12CP ²OC sin 120°=12²43sin θ²43sin(60°-θ)³32 =43sin θsin(60°-θ)=43sin θ⎝⎛⎭⎪⎪⎫32cos θ-12sin θ =2sin θ²cos θ-23sin 2θ=sin 2θ+33cos 2θ-33=233sin ⎝⎛⎭⎪⎫2θ+π6-33∴θ=π6时,S (θ)取得最大值为33.。

湘教版地理选修5:第一章章末综合检测

湘教版地理选修5:第一章章末综合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1.下图为1971~2001年非洲各国受灾人口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9分)(1)非洲各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__________,受灾最严重的国家位于__________高原。

(2)非洲受灾人口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沙漠以南地区,大部分处于________气候区,该气候区的降水变率________。

(3)指出非洲自然灾害频发会出现的问题及主要解决办法。

解析:第(1)题,结合图例,根据受灾人口情况,可以看出旱灾是非洲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受灾人口最多即受灾最严重的国家应在埃塞俄比亚高原地区。

第(2)题,从受灾人口的分布看,主要集中在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因为这里大多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变率大,多旱涝灾害。

第(3)题,非洲自然灾害频发,严重摧毁原本落后的经济基础,进而带来社会问题,粮食问题、健康问题都会出现。

应在国际无偿援助的情况下,各国积极发展经济,提高自身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答案:(1)干旱埃塞俄比亚(2)撒哈拉热带草原大(3)粮食减产,出现粮食问题;流行病传播,危及健康。

国际无偿援助;迅速发展经济,摆脱贫困;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提高粮食单产等。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6分)材料1:2012年1月31日环球网报道,日本全国各地区近期普降大到暴雪,部分地区积雪厚度超过2米,甚至导致雪灾。

据日本媒体报道称,日本东部和北部地区在今后一周内仍将有冷空气南下,日本海沿岸地区暴雪天气将继续,部分地区积雪甚至会超过5米。

日本气象厅已经发出暴雪警报。

材料2:日本暴雪分布图。

(1)根据图文资料分析日本暴雪的形成原因?(2)雪灾带来的危害有哪些?如何有效预防暴雪灾害?解析:冬季,西风季风南下经日本海带来大量水汽,经沿岸山脉的阻挡抬升,形成暴雨。

雪灾往往带来大风、降温等天气,影响交通、电信、电力等部门,给农作物带来冻害。

答案:(1)强冷空气南下,经日本海洋面,携带大量水汽,同时沿岸暖流增大了湿度遇日本海沿岸山地的阻挡,抬升作用明显,形成暴雪。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章末检测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章末检测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一、选择题1.关于腔肠动物,下列哪一项是错的()A.珊瑚虫、海葵、海蜇是腔肠动物B.腔肠动物一般是脊椎动物C.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食物和食物残渣都由口进出D.都是生活在水中2.美丽富饶的南海诸岛,许多是由珊瑚虫的分泌物堆积而成的珊瑚礁构成的。

下列动物中,跟珊瑚虫属于同一类的是()A.沙蚕B.水母C.草履虫D.钉螺3.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这对涡虫生活的意义不包括()A.前端感觉器官集中,能最先感知外界刺激B.有利于捕食和防御C.有运动器官,使运动更加准确、迅速、有效D.有利于从寄主体内获取养料4.下列有关扁形动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扁形动物全部寄生生活,如血吸虫、猪肉绦虫等B.部分扁形动物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C.水中生活的涡虫有刺细胞用于捕食并防御敌害D.扁形动物比腔肠动物高等,有的种类出现了肛门5.华枝睾吸虫和水母共有的特征是()A.身体呈辐射对称B.背腹扁平,都有刺细胞C.有口无肛门D.都生活在海洋里6.下列动物的生活方式和食物残渣排出的结构正确的是()A.血吸虫:寄生、肛门B.涡虫:自由、口C.蛔虫:寄生、口D.水螅:自由、肛门7.下列对蛔虫、钩虫、蛲虫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身体细长,体表有角质层B.靠肌肉和刚毛的配合来完成运动C.身体呈圆柱形,有口有肛门D.消化管结构简单,生殖器官发达8.以下动物中,具有“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这种特征的动物是()①虫②蚯蚓③秀丽隐杆线虫④蛲虫⑤蛭⑥沙蚕A.①②⑥B.②⑤⑥C.①②③D.①③④9.下列关于蚯蚓的说法错误的是()A.蚯蚓能在湿润的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生活B.蚯蚓依靠肌肉与刚毛配合来运动C.蚯蚓能分解垃圾中的有机物,达到净化环境的目的D.蚯蚓身体分节,由完全不同的体节组成,这使它运动更灵活10.下列不属于节肢动物的是()A.B.C.D.11.下列关于节肢动物共同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附肢分节,身体不分节B.有外骨骼,具有蜕皮现象C.一般具有三对足两对翅D.身体一般分为头部、腹部12.如图所示:章鱼哥是动画片海绵宝宝中的动画角色,它与下面哪种“鱼”属于同一类生物()A.娃娃鱼B.甲鱼C.鲍鱼D.美人鱼13.蜗牛是一种行动缓慢的动物,下列有关蜗牛的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软体动物B.依靠肉质足运动C.用鳃呼吸D.外套膜分泌物形成贝壳14.暑假期间,小丽在农田和鱼塘里观察到以下几种动物,其中属于昆虫的是()A.虾B.蜘蛛C.蚂蚁D.蜈蚣15.对以下几种无脊椎动物的归类,正确的是()A.水蛭——软体动物B.蝗虫——环节动物C.蜈蚣——线形动物D.七星瓢虫——节肢动物16.小明在学习过程中,记录了几种感兴趣的动物:鲸鱼、鳄鱼、章鱼、甲鱼,这几种动物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A.甲鱼B.鲸鱼C.鳄鱼D.章鱼17.以下哪些特点是青蛙与鲫鱼共有的()A.有四肢B.皮肤裸露在外,体表有黏液C.用肺呼吸D.体温不恒定18.下列动物一生有三个“呼吸器官”的是()A.燕子B.鲤鱼C.青蛙D.蜥蜴19.下列不能说明蜥蜴比青蛙更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是()A.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B.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C.肺的气体交换能力较强D.体表有角质的鳞片20.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鲫鱼身体呈流线型是其对水生生活的适应B.具有角质的鳞是蛇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特征C.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是节肢动物的共同特点D.身体由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是蚯蚓和沙蚕的共同特点21.鸟的形态特征与其他脊椎动物有明显的不同,最突出的特征表现在鸟()A.体表覆羽B.趾端有爪C.有一对翅膀D.身体呈流线型22.下列属于哺乳动物的是()①袋鼠②恐龙③蜥蜴④大鲵⑤对虾⑥乌贼⑦鲸鱼A.①⑦B.④⑤⑦C.③⑥⑦D.①②③23.根据表中数据,正确的分析是()A.鸽的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比其他两种动物高,因此增加了飞行的负担B.人的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低,因此,人也可能会进行飞行生活C.蛙每分钟心跳次数最低,可以减少代谢对物质和氧气的需求,更适于飞行生活D.鸽的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高、心跳快、血液循环迅速,适于飞行生活二、非选择题24.将下列动物与其所属的种类进行选择①水母_____②虾_____③鱿鱼_____④青蛙_____⑤蝙蝠_____A.节肢动物B.腔肠动物C.两栖动物D.哺乳动物E.软体动物25.课文阅读: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昼伏夜出,以土壤中的枯叶等有机物作为食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末检测(B)(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3题。

1. 若R= 38.4 x 104km,则(A . P为月球,O为太阳B . P为月球,O为地球C •该天体系统由恒星、行星和卫星组成D•该天体系统属于河外星系F图为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图中O为地球所在的天体系统,P为某一天体。

读图完成A •该天体系统为太阳系,B .该天体系统为太阳系,C •该天体系统是银河系,D .该天体系统是总星系,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O为银河系中心,P为海王星P为地球O为银河系中心O为总星系中心)P为太阳,则R = 10万光年F 图的阴影部分为黑夜, A 点在北极圈上且出现极昼。

据此完成16〜17题。

2 .若O 为太阳,且 R = 1.5X 108km ,则(B .若该天体系统为总星系; P 为目前已知的最远天体,则C .该图表明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R = 200亿光年D .该图表明总星系就是宇宙4.下列叙述中,属于地球上存在高级智慧生命外部条件的是 ( ) ①稳定的光照条件 ②适当的日地距离 ③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④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5.地球成为太阳系中有生命存在的特殊行星,是因为 ( ) A .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不断变化 B .宇宙时空无限大,天体运动互不影响 C .地球体积大小适中,使水能以液态存在 D .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具有适当的温度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 ”(甲)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乙),回答6〜7题。

6. 甲图M 点的纬度、乙图 N 点的月份分别约是(A . 30 ° 1 月B . 60 ° 7 月7 .当公转速度为 N 时( ) C .松花江河畔 一一银装素裹C . 60 ° 1 月B .新西兰南部海域 D . 30 ° 7 月——冰山座座 D .悉尼----- 处于雨季)F 图的阴影部分为黑夜, A 点在北极圈上且出现极昼。

据此完成16〜17题。

读下表,完成8〜9题。

纬度 北半球南半球 极昼期 极夜期 极夜期 极昼期 70 ° 72天 53天 69天 56天 75 °108天93天X 天98天 8•表中X 的天数是( )A . 103B . 111C . 113D . 1179•由表可知,纬度相同的地方,北半球的极昼期比南半球的极昼期长,其原因是 A .黄赤交角的存在 C .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 读“二分二至日时地球的位置图10. 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运动B .公转轨道是个偏心率很大的椭圆C .太阳位于地球公转轨道的一个焦点上D .地球公转一周的真正周期是 365日 11. 当大家在享受国庆假期的时候,地球公转位置在图中哪个点附近A . aB . bC . cD .12 .从五一劳动节到 9月10日教师节,地球公转的速度变化是 A .持续变快 C .先变慢再变快13 .关于晨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晨线上各点正日落C .晨昏线上各点的地方时相同 14 . 一飞机于 2010年9月30日 区)时当地时间是()A . 2010年9月30日5时 C . 2010年9月30日21时 15 .以下是挂在某宾馆墙面上的四座时钟,依次为东九区、西八区、东二区、零时区, 如果北京时间为上午 10点,这四座时钟此刻指示的钟点错误的是B .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D .地球是不规则球体6时9分10秒 B .逐渐变慢D .先变快再变慢)B .昏线上各点正日出D .晨昏线是黑夜与白天的界线16时由北京飞往伦敦,需飞行 13小时,到达伦敦(0时B . 2010年9月30日3时 D . 2010年10月1日5时 ( ) 」AB■L)30 °C. 45 ° D . 66 °4')B. 6月22日6时D. 12月22日18时F图所示为某地朝南窗户二分二至正午阳光入射图。

据此完成18〜19题。

18 •当阳光如③所示射入窗户时()A •我国恰好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月份B .北京正值昼长夜短C •北极圈出现极昼D .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短19•当阳光如②所示射入窗户时,若此时北京时间为10点,则该地的经度是()A • 150 °B. 160 °C. 105 ° D • 90 °20 .冰岛中南部的埃亚菲亚德拉冰川火山于2010年4月14日再次大爆发,给当地民众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火山多次喷发出大量炽热的岩浆,这些物质可能来源于()题号1234567891111111111201234567890答案二、综合题洪50分)21.某年,美国纽约天文台于当地时间12月16日11时观测到一次太阳耀斑爆发,其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以30万米/秒的速度向地球方向运动。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9分)(1)当年此时我国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无法观测到此次耀斑爆发,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 。

(2)当年出现的下列现象,据说与此次耀斑爆发有直接关系,可信否?说出你的理由。

①耀斑爆发时,纽约附近海轮上的罗盘针曾一度失灵:_______ ;理由是②当年冬至,西伯利亚与我国南极中山站都观察到壮观的极光现象:________ ,理由是③次年元旦,世界各地的无线电短波通信曾出现短暂中断:________ ,理由是16 •此时角a应该等于(A • 23 °6' B•17. B点的时间可能是(A . 6月22日3时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年夏季,我国长江流域曾发生特大水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 。

22 .甲图为“某日昼夜状况分布部分示意图”,其中弧EF为昏线。

乙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1) 看乙图回答:农事谚语“夏至不到不热,冬至不到不冷”中所说的冬至那天,地球大 概位于A 、B 、C 、D 中的 ___________ 位置; _______ 位置时,澳大利亚正是秋季。

(2) 看甲图回答:此时北半 球的节气是 _______________;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地理 坐标是(纬度)、 (经度);此时全球属于新的一天的范围是 ;这天,广州、 北京、株洲、哈尔滨四城市中最早打开路灯的是;此时该城市的气候特征是;四城市中一年昼夜变化最小的是 ;再过6个月,以上 四城市当地正午时,相同高度的旗杆影子最短的是 。

(1) 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

(2) 该图所示日期为 ________ ,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__________ 。

(3) 图中A 点的昼长为 _______ 小时,D 点的日落时间是 __________ 。

(4) 图中A 、B 、C 三点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____________ ;这一天与A 点正 午太阳高度相同的另一条纬线的纬度是 ___________ 。

(5) 从D 到C 最短距离的行驶方向是 __________ 。

A •自东向西 B .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C •自西向东D .先向西南再向西北24 •深圳一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地球运动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进行探究时遇到了一些问25.下图是一房地产公司在某市(约36 °)开发的“一梯两户式多层商品房平面示意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图刚(1)说出该幢商品房阳台的朝向及设计的目的。

(2)若在该楼的南面再建一幢新楼,并要求新楼全年不能遮挡北楼底层的阳光,那么设计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⑶当地球公转到A位置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_________________ ,此时北半球的节气为13. D [晨昏线是黑夜与白昼的界线。

晨线上各点正日出,昏线上正日落。

晨昏线上各点太阳高度相等,都为0°但地方时不一定相同。

]14. C [伦敦与北京相差8个时区,时间相差8小时。

该飞机到达伦敦的时间为2010 年9月30日16时+ 13 —8= 2010年9月30日21时。

]15. A [当北京时间上午10点时,东九区时间为上午11时。

]16. D [从图和题干可知,北极圈到北极点之间出现了极昼,所以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处于北半球的夏至日,图中此时的晨昏线应偏离经线23° 26'故a为66° 34']17. B [图中黑夜与白昼的分界线为晨线,所以其中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应为 6 时。

]18. D [从图中可知阳光都从南侧窗户照入,所以该地位于北回归线到北极圈之间。

二分二至日中冬至日时太阳高度角最小,照射到室内的阳光面积最多,夏至日时正好相反,所以图中③出现时为冬至日,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

]19. A [图中②界于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为春秋分日,①为夏至日时的正午太阳光线,结合时间计算公式,已知北京时间为10点,当地正值正午12: 00,可计算得出,当地经度为150°E。

]20. D [岩石圈包括地壳及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主要由岩石组成,现代研究一般认为岩浆来源于软流层,而软流层存在于上地幔中。

]21. (1)此时我国正处于夜晚,无法观测太阳(2)①可信耀斑爆发,大量高能带电粒子流撞入地球磁场,扰动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②不可信极光只在极夜上空可见,此时南极为极昼,中山站观测不到③不可信太阳活动产生的无线电干扰一般出现在太阳活动后的3〜5天内④不可信当年夏季是在太阳活动之前,不会对夏季气候产生影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和学生分析理解及推理判断能力。

题干所提供的信息有:①纽约天文台观测的时间;②观测到的太阳活动现象是耀斑爆发;③高能带电粒子流的运动速度;④题干设问中的各个时间信息及地点信息。

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住此次太阳活动的时间及对地球的影响。

22. (1)A B (2)冬至23°6' S 45° 135 °W向东至180 ° 哈尔滨寒冷干燥广州广州解析本题以光照图、公转示意图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从图中EF为昏线可知甲图在EF左侧为昼,右侧为夜,太阳从左侧照来,此时正直射在南半球,又因此时66 °4' N至90 N之间为极夜,所以此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此刻为北半球冬至日,位于乙图中的A位置。

甲图最右侧经线135 W位于夜半球的中线,其地方时为24: 00,由此可进一步计算得出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并且135 °也是一条日期分界线,此日后太阳直射点将北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