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的题目本大的题目共25小的题目每小的题目2分共50分

合集下载

2020自考本科中国近代史真题及答案

2020自考本科中国近代史真题及答案

2020自考本科中国近代史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1840年鸦片战争前,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B.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C.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2.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最主要的是( )。

A.政治侵略B.军事侵略C.经济掠夺D.文化渗透3.1895年,日本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4.中国近代上,人民群众第一次大规模反侵略斗争是( )。

A.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B.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的斗争C.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5.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 )。

A.原道觉世训B.十款天条C.天朝田亩制度D.资政新篇6.太平天国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是( )。

A.长沙战役B.北伐受挫C.天京事变D.安庆失手7.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 )。

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D.维新变法,救亡国存8.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近代军事工业是( )。

A.江南制造总局B.金陵机器局C.马尾船政局D.天津机器局9.在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是( )。

A.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B.洋务派与维新派的论战C.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D.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10.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思想文化保守B.经济技术落后C.社会制度腐败D.军事装备落后11.1915年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的是( )。

A.胡建B.鲁迅C.陈独秀D.李大钊12.1921年8月,中国中产党成立的领导工人运动的专门机关是( )。

A.上海机器工会B.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C.香港罢工委员会D.中华全国总工会13.1930年8月,国民党民主人士邓演达领导成立的中间党派是( )。

2023年4月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

2023年4月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

2023年4月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三大的发现,为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提供了()。

A.直接理论来源B.阶级基础C.自然科学基础D.主观条件【答案】C2.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的共同之处在于,二者都承认世界的()。

A.物质性B.可知性C.统一性D.多样性【答案】C3.世界观是人们()。

A.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B.对人类社会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C.对精神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D.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答案】D4.把世界的本质或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这种观点属于()。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庸俗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答案】A5.“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

”这句话说的是()。

A矛盾具有特殊性B矛盾具有普遍性C矛盾具有同一性D矛盾具有斗争性【答案】B6.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的特点。

规律的普遍性是指()。

A规律可以被认识和利用B规律在较大的范围和领域起作用C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规律只在自然界各个领域起作用【答案】B7.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一种()。

A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答案】B8.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区别在于()。

A 前者是主观的,后者是客观的B 前者是源于实践,后者是源于内省C 前者是抽象的思维,后者是生动的直观D 前者是反映事物现象,后者是揭示事物本质【答案】D9.在检验认识真理性的问题上,下面各项反映实践标准与逻辑证明的关系正确的是()。

A 实践标准具有绝对性,无须逻辑证明补充B 实践标准具有相对性,需要逻辑证明补充C 被逻辑证明的认识最终还是需要实践标准检验D 逻辑证明可以取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答案】C10.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

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真题及答案(完整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题干】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

【选项】A.理论特征B.理论核心C.理论品质D.理论前提【答案】C【解析】2.【题干】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选项】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时间的关系问题D.物质和空间的关系问题【答案】A【解析】3.【题干】客观实在性是()。

【选项】A.自然物质的个性B.一切物质的共性C.物质的具体形态D.物质的存在形式【答案】B【解析】4.【题干】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根本对立和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选项】A.联系具有复杂多样性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答案】D【解析】5.【题干】“注意分寸”“掌握火候”“适可而止”等说法,都是要在实践中坚持()。

【选项】A.适度原则B.辩证否定观C.实事求是D.科学发展观【答案】A【解析】6.【题干】假象同真相一样,也是客观存在的。

这是一种()。

【选项】A.辩证法的观点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答案】B【解析】7.【题干】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

【选项】A.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B.实现对自身能力的改造C.满足人类的求知欲望D.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答案】D【解析】8.【题干】“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

这句话强调的是()。

【选项】A.仅同事物的现象相符合的不一定是真相B.只要同事物的现象相符合的就是真理C.只要观察事物的外部联系就能获得真理D.只要观察事物的偶然联系就能获得真理【答案】A【解析】9.【题干】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时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20年10月自考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及答案

2020年10月自考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及答案

202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课程代码0370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不同时代的青年面对不同的历史课题,担当着不同的历史使命。

对新时代的青年来说,应该担当的历史使命是A.谋求民族解放B.争取国家独立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D.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其中,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解决举什么旗的问题的是A.社会主义荣辱观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聚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A.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B.家庭层面的价值要求C.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D.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4.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着人的本质,许多中外思想家都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下列关于人的本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的本质是理性动物B.人的本质是政治动物C.人的本质是绝对精神的外化D.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人在现实中生活,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这种思考最后集中到"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等根本问题上。

对这些根本问题的回答,体现了一个人的A.道德观B.世界观C.人生观D.法治观5.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待人生的态度千差万别、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无外乎两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消极无为的人生态度。

下列选项中,表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是A.玩世不恭B.听天由命C.勇于开拓D.得过且过7.希望选择一种理想的职业,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希望自己在工作和职业活动中达到理想的境界,取得理想的成绩。

2020年04月自考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

2020年04月自考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

全国202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代码:0370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总看法和总观点。

其中,人生态度回答的是(C)A、人为什么活着B、人的本质是什么C、人应该怎样对待生活D、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2、习近平告诫青年:“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

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

”这段话告诉我们,人生的价值在于(D)A、个人的生存和发展B、个人的心理平衡、心态良好C、个人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D、个人为他人和社会所作的贡献3、人际交往中,由于性格、经历、文化、修养等的差异,难免会产生矛盾,这就要求人与人互相理解,求同存异,不在非原则问题上斤斤计较。

这是人际交往中应该遵循的(B)A、诚信原则的要求B、宽容原则的要求C、平等原则的要求D、互助原则的要求4、“理想信念”由理想和信念两个概念结合而成,包含理想和信念各自的含义。

其中,理想是指(B)A、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总和B、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C、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状态D、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5、人们的理想信念存在于人的内心深处,属于一种精神现象。

但是,它又不只是一种纯粹的主观现象和静止的精神状态,而是一种包含着行动意志的复合现象,是一种从精神向行动的转变过程。

这体现的是理想信念所具有的(A)A、思想性与实践性的特点B、时代性与阶级性的特点C、多样性与共同性的特点D、虚幻性与模糊性的特点6、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有共同理想才有共同步调。

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4年下半年测试试题及解答

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4年下半年测试试题及解答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题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选项中,对“学习文言文,要诵读”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学习文言文,只要诵读B. 学习文言文,除了诵读别无他法C. 学习文言文,诵读是重要方法D. 学习文言文,诵读时不必理解文意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学习文言文,要诵读”这一表述的理解。

选项A,“只要诵读”表述过于绝对,学习文言文并非仅有诵读一种方法,故A项错误。

选项B,“除了诵读别无他法”同样表述绝对,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多样,诵读只是其中之一,故B项错误。

选项C,“诵读是重要方法”准确理解了题干中的意思,诵读在学习文言文中确实占据重要地位,是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的有效手段,故C项正确。

选项D,“诵读时不必理解文意”表述有误,诵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文意,两者相辅相成,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C。

2、下列对“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理解不正确的是()。

A. 语文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知识B.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C. 语文课程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D.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综合性与实践性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理念的理解。

选项A,“语文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知识”表述有误,语文课程的目标不仅在于使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故A项错误。

选项B,“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正确理解了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即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故B项正确。

选项C,“语文课程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语文课程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即语文课程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故C项正确。

选项D,“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综合性与实践性”准确概括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即综合性与实践性,故D项正确。

2022年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真题及答案

2022年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真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202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代码03709)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历史时代及其提出的各项任务,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A.主观条件B.客观条件C.阶级基础D.理论基础2.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是A.科学社会主义B.历史学C.政治经济学D.哲学3.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主要是看它A.是否形式新奇B.是否满足大多数人的主观愿望C.是否新近出现D.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4.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B.世界万物有共同的本原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D.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5.现象可以区分为真象和假象。

假象是指A.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B.与本质一致的现象C.直接地表现本质的现象D.不表现本质的现象6.规律的客观性是指A.规律是人无法认识的B.规律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C.规律是人无法利用的D.规律是不在人类思维领域起作用的7.不可知论的错误在于A.否认思维能够正确地认识世界B.把活生生的认识过程凝固化C.否认认识是从外部世界得来的D.把多方面的认识过程片面化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

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A.深入调查研究B.理论付诸实践C.分析具体情况D.掌握基本原理9.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A.可以从认识本身得到证实B.可以从认识对象中得到回答C.可以由认识主体自行判断D.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验证10.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A.它是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B.它是对社会规律的正确反映C.它应社会生活的需求而产生D.它随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变化11.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主要是看A.它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B.它是按劳分配还是按资分配C.它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D.它是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12.社会改革不仅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中,而且存在于有史以来的各种社会制度中。

2024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A. 唯物主义B. 辩证法C. 历史唯物主义D. 常用范畴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 商品经济B. 资本C. 生产关系D. 劳动力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 物质性B. 运动性C. 实践性D. 客观性4、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是:A. 变化是否显著B. 是否有新事物产生C. 变化是否可逆D. 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的质的特征出现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性贡献在于:A. 完成了对自然界和社会发展的科学认识B. 创立了唯物辩证法C. 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剩余价值理论D. 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A. 辩证唯物主义B. 历史唯物主义C. 唯物史观D. 唯物主义7、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一切旧哲学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它:A. 重视自然科学的研究B. 强调历史唯物主义C. 提倡阶级斗争D. 倡导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朴素辩证法B.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C. 历史唯物主义D. 人类解放的理论9、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是: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C.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独立D.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没有关系 10、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指:A. 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B. 人类的思想认识活动C. 人类的社会交往活动D. 人类的科学实验活动1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以自然辩证法为基础B、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C、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内容D、以实证主义为方法论12、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的观点是:A、认识的基础B、理论的出发点C、哲学的最高范畴D、道德的核心1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A. 唯物主义B. 唯心主义C. 辩证法D. 历史唯物主义14、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实践”一词的含义是:A. 社会实践B. 科学实验C. 个人行为D. 理论研究1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A. 物质B. 精神C. 意识D. 社会存在16、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A. 实践具有普遍性B.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C. 实践具有科学性D. 实践具有阶级性1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体现在哪三个方面?A. 科学性、实践性、革命性B. 普遍性、实用性、发展性C. 普遍性、客观性、实用性D. 理论性、普遍性、科学性18、以下哪项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A. 历史唯物主义B. 辩证唯物主义C. 唯物辩证法D. 主体性19、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A. 研究对象的不同B. 研究方法的不同C. 研究目的的不同D. 研究内容的广泛性 20、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概念的核心含义是:A. 社会生产活动B. 科学实验活动C. 政治斗争活动D. 理论研究活动2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A. 研究对象不同B. 历史观与唯物主义观C. 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D. 理论基础不同22、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的提出是基于:A. 哲学基本问题的研究B.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C. 唯物辩证法原理D.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2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一切旧哲学的最根本区别在于:A. 研究对象不同B. 研究方法不同C. 哲学基本问题不同D. 历史观和世界观不同24、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认为“存在决定意识”的命题属于:A. 哲学基本问题B. 哲学基本派别C. 哲学基本范畴D. 哲学基本规律2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的学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题干】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

【选项】A.理论特征B.理论核心C.理论品质D.理论前提【答案】C2.【题干】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选项】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时间的关系问题D.物质和空间的关系问题【答案】A3.【题干】客观实在性是()。

【选项】A.自然物质的个性B.一切物质的共性C.物质的具体形态D.物质的存在形式【答案】B4.【题干】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根本对立和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选项】A.联系具有复杂多样性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答案】D5.【题干】“注意分寸”“掌握火候”“适可而止”等说法,都是要在实践中坚持()。

【选项】A.适度原则B.辩证否定观C.实事求是D.科学发展观【答案】A6.【题干】假象同真相一样,也是客观存在的。

这是一种()。

【选项】A.辩证法的观点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答案】B7.【题干】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

【选项】A.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B.实现对自身能力的改造C.满足人类的求知欲望D.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答案】D8.【题干】“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

这句话强调的是()。

【选项】A.仅同事物的现象相符合的不一定是真相B.只要同事物的现象相符合的就是真理C.只要观察事物的外部联系就能获得真理D.只要观察事物的偶然联系就能获得真理【答案】A9.【题干】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时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

【选项】A.从国家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论的凝练B.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论的凝练C.从家庭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论的凝练D.从个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论的凝练【答案】D10.【题干】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经济管理和预测决策属于()。

【选项】A.独立的实体性因素B.运筹性的综合因素C.渗透性因素D.准备性因素【答案】B11.【题干】下列各项中属于社会心理的是()。

【选项】A.政治与法律B.哲学与宗教C.科学与艺术D.风格与习惯【答案】D12.【题干】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于两个阶级之间()。

【选项】A.物质利益的对立B.政治立场的不同C.思想观念的对立D.社会分工的不同【答案】A13.【题干】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错误在于()。

【选项】A.否认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B.否认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C.否认少数英雄人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D.否认广大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答案】D14.【题干】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

【选项】A.使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D.价格【答案】B15.【题干】在资本主义社会,决定劳动力价值的因素中一般不包括()。

【选项】A.生存资料的价值B.生产资料的价值C.延续和养育后代所需的费用D.必要的教育培训费用【答案】B16.【题干】产业资本循环中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的阶段是()。

【选项】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流通阶段【答案】B17.【题干】资本主义民主制的核心和主要标志是()。

【选项】A.普选制B.三权分立制C.议会制D.民主共和制【答案】C18.【题干】当代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处于资本主义发展中的()。

【选项】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C.一般垄断资本主义阶段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答案】D19.【题干】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管理和调节,主要依靠()。

【选项】A.经济手段B.法律手段C.行政手段D.计划手段【答案】A20.【题干】在对外经济侵略中,最具新殖民主义特点的做法是()。

【选项】A.高价推销工业品和高科技产品B.低价收购初级产品和原材料C.实行“对外援助”D.大量对外输出“过剩资本”【答案】C21.【题干】马克思说,资本主义“不自觉地为一个更高级的生产形势创造物质条件”,它的“历史人物和存在理由”是()。

【选项】A.发明创造新科技成果B.发展社会劳动生产力C.生产先进的机器设备D.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答案】C22.【题干】下列不属于19世纪初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是()。

【选项】A.傅里叶B.圣西门C.康德D.欧文【答案】C23.【题干】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

【选项】A.波兰人民共和国B.巴黎公社C.苏维埃俄国D.中华人民共和国【答案】C24.【题干】共产主义社会的显著特征和一面旗帜是()。

【选项】A.各尽所能,平均分配B.各尽所能,公平分配C.各尽所能,按劳分配D.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答案】D25.【题干】广义的共产主义社会包含()。

【选项】A.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B.商品经济社会和产品经济社会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D.社会主义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答案】A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26.【题干】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关系。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1、其科学性是指它既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又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2、其革命性是指它是批判革命的,它把变革旧世界作为自己的任务和目的;3、它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必要前提和保证,革命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和归宿.27.【题干】简述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答案】意识的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的。

能动性的实现途径是人们的社会实践。

要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充分认识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①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②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28.【题干】简述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涵义及二者间的关系。

【答案】.认识主体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

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具体说来,它们的关系表现如下1.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关系。

2.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

3.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

29.【题干】如何理解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答案】商品是通过人的劳动所生产出来的,因而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也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所决定的。

这种劳动的二重性就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并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

商品生产者在从事具体劳动的同时,也就支出了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生产商品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劳动的社会属性。

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反映社会生产关系。

30.【题干】简述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调控货币量的主要方法。

【答案】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调控货币量的手段主要有三:一是公开市场业务,即由中央银行在货币资本市场上公开出售或收购有价证券,以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二是最低准备金率政策,即通过调整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率,来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三是再贴现率政策,即通过调整商业银行到中央银行再贴现票据的利率,来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題,考生任选其中2題作答,每小題10分,共20分)如果考生回答的題目超过2题,只按考生回答題目的前2题计分。

31.【题干】试述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含义及表现.【答案】(1)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表现在:一是社会形态发展的纵向统一性,是指各个国家和氏族的历史,一般都应从低级到高级依次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二是社会形态发展的横向统一性,是指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交和氏族的历史发展既有的共同性、普遍性。

(2)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氏族的历史具有各自的特点;各国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所具有的典型意义不同.人类社会在由较低的社会形态向较高的社会形态转变时,不同国家和民族所采取的过度形式各有特点;有些国家和民族,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在由一个社会形态向另一个社会形态转变的过程中,可能超越某一个或某个社会形态不同32.【题干】试述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及后果。

【答案】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1)生产的全球化,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2)市场的全球化,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国际贸易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3)资金的全球化,国际金融迅速发展,巨额资金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4)科技开发和应用的全球化;5)信息传播的全球化;6)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并呈现多元化格局。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利剑一方面,它为发展中国家提高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有利于吸收外资,弥补国内建设资金不足;有利于引进技术和设备,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有利于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开拓国际市场。

另一方面,它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利和风险,使发展中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受到挑战。

经济全球化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是不均等、不公正的竞争机会。

33.【题干】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答案】社会主义民主是真正的人民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首先,从公民与政权的关系来看,新型民主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其中主要是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利;其次,在新型民主条件下运用民主方法解决社会矛盾的范围是最为广泛的,而且随着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会越来越广泛;最后,从国家活动原则来看,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它要求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集体,局部服从整体,这是新型民主在国家活动中的真正体现。

新型民主是最高类型的民主,也是最后类型的民主。

社会主义国家所以要实行新型民主,除了国家性质因素外,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实行新型民主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第二,发展新型民主是巩固与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