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知识点:必背内容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全册)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全册)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全册)一、阅读理解(200字左右)本单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1. 理解文段主题:通过阅读短文,能够抓住文段的主题和大意,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2. 掌握词语意义:研究并掌握一些关键词汇的含义,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

3. 推理判断:根据文章中的线索和事实进行推理判断,对文章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

二、词语运用(200字左右)本单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1. 词语辨析:掌握并区分一些近义词和常见的词语用法,避免使用错误或不合适的词汇。

2. 词语拼写:通过练,掌握一些常见词语的正确拼写,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3. 词语运用:结合句子语境,正确灵活地运用所学词语,使语言表达更具准确性和流畅性。

三、篇章整体理解(200字左右)本单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1. 逻辑关系理解:通过阅读文章,抓住篇章结构与逻辑关系,理解前后文之间的连接与衔接。

2. 推理判断:根据篇章内容和上下文的线索进行判断,分析作者的意图和观点。

3. 判断推理:根据篇章中所述的事实和细节,推断出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四、写作技巧(200字左右)本单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1. 描述写作:学会用适当的语言描绘人物、事物的特点和细节,提高写作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2. 议论文写作:学会展开观点陈述,提供理由和支持,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观点。

3. 故事情节构思:通过研究故事的结构和要素,学会构思故事情节,编写生动有趣的故事。

以上是对《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全册)》的概括和总结,希望能帮助你复习和巩固相关知识。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梳理(最新最全)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梳理(最新最全)

小学毕业考试重点课文复习资料(六年级上)一、重点课文可能涉及到的考点1、作者2、文章标题及含义3、文中重点问题4、蕴含的哲理(中心思想)5、写作方法(包括文体)6、评价主要人物7、文章情节二、六年级上册课文重点内容(一)第一单元重点课文:《山中访友》《草虫的村落》★《山中访友》1、作者:李汉荣2、标题含义:山中访友运用拟人手法;访,拜访;友:指山中的一切自然界的朋友。

3、重点问题:(1)说说作者在山中都拜访了哪些“朋友”,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

答:作者拜访的“朋友有老桥、鸟儿、露珠、树、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等一切自然界的朋友。

作者以“山中访友”为题目是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的一切都称之为朋友,这样写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①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答:作者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站”是拟人的用法,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②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答: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和作者之间的默契和亲密的情谊。

4、中心思想:作者与“山中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5、写作方法: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的散文,采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使文笔生动活泼,很好地表达了对山中“朋友”的那份深厚感情。

★《草虫的村落》1、作者:郭枫2、标题含义:比喻句,指虫子们的快乐天地。

村落:森林边缘的小丘。

3、重点问题(1)想一想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些什么。

答:我们和作者一道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了街道、小巷、来来往往的“村民们”、花色斑斓的小圆虫、庞大的蜥蜴、甲虫音乐家们、搬运食物的“村民们”、气象观测者、建筑工程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重点知识归纳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重点知识归纳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重点知识归纳
(一)语言文字
1. 汉字:由一笔一点一线构成,是汉族书写文字,用来表达语言,进
行书写、交流思想,也是文字文化中心所在。

2. 词语:由汉字构成,代表某种意义,是语言中信息传达的基本单位;词语不仅代表概念,也能表达主观思想。

3. 熟词:反复使用的词语,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率正确表达
一定的语意,使用起来更加便捷。

4. 书法:以汉字为书写文字的成熟形式,被称为“字的艺术”,书法有静、动两种;通过书写可以表达一种个性,也可以给人留下美的审美
刺激。

(二)阅读
1. 阅读理解:根据文章内容,对文章进行内容理解和概括,从文章中
寻找关键词,进行判断细节性推理,从而获得文本含义;
2. 上下文思考:阅读文献时,要注意其前后上下文之间的关联,联系
作者意图及文本中蕴含关联;
3. 积累智慧:长期积累各种读物,积极思考,积极分析,吸取知识,
帮助增进学习能力。

(三)写作
1. 真实描述:根据主题,结合真实的生活经历,以真实的文字描述事
物,表达自己的看法、感受;
2. 词语表达:选择准确的词汇,用精彩的句子,确切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3. 篇章结构:精准布局篇章的内容,从正面写作到反面写作,充分展现自己的成果;
4. 逻辑思维:以逻辑思维分析问题,把写作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进行分类,为文章加入清晰的逻辑。

期末考试必考!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必背内容!

期末考试必考!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必背内容!

期末考试必考!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必背内容!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学期背书单
第一单元
1、《山中访友》全文
3、《草虫的村落》第3、
4、
5、6自然段
P15~16日积月累
第二单元
5、《詹天佑》第4、5、6自然段
6、《怀念母亲》第2、5自然段
P36日积月累
第三单元
11、《唯一的听众》第2、4、8自然段
P56日积月累
第四单元
13、《只有一个地球》第1.2自然段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全文
P73日积月累
第五单元
17、《少年闰土》第1、4、6、14.15.16自然段;P80资料袋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1自然段
P96~97日积月累
第六单元
P100~103四首古诗词及意思
第七单元
21、《老人与海鸥》第3、14、15、16、17自然段
P134日积月累
第八单元
25、《伯牙绝弦》背诵课文及意思;P138资料袋
26、《月光曲》第8、9自然段;P141资料袋
P150日积月累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必考的内容基本在以上课文中,这些内容是历年来学生必须背诵的,家长可以为孩子收藏且一定要求孩子会背诵这些内容。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内容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内容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内容1、诗经•采薇(节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4、天净沙•秋(元)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5、马诗(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6、“一”字诗: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位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7、描写大自然的诗句。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清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张维屏)《新雷》清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刘方平)《月夜》唐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唐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陈与义)《襄邑道中》宋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唐8、爱国名言。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周恩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鲁迅)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她,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

(巴金)9、中华传统美德名言警句。

轻诺必寡信。

《老子》民无信不立。

《论语》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礼记》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

《袁氏世范》10、环境保护的宣传口号和标语。

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循环。

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

11、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自嘲》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语文六年级上册人教版重点知识

语文六年级上册人教版重点知识

第一部分:词语辨析1. 相似词语辨析1.1"个"和"本"的用法1.2"是"和"有"的区别1.3"的"和"得"的辨析1.4"在"和"于"的用法比较2. 词语运用2.1 词语的正确使用2.2 词语的搭配和辨析2.3 词语的丰富表达第二部分:诗词鉴赏1. 古诗词鉴赏1.1 名句赏析1.2 诗词的背诵和表达1.3 古诗词的欣赏2. 现代诗词鉴赏2.1 现代诗词的特点2.2 现代诗词的理解与欣赏2.3 现代诗人作品的分析第三部分:文章阅读1. 散文阅读1.1 散文的特点和体裁1.2 散文篇目的理解1.3 名家散文赏析2. 短篇小说阅读2.1 短篇小说的特点2.2 短篇小说的理解和鉴赏2.3 名家短篇小说作品的分析第四部分:语法知识1. 词类1.1 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的基本认识1.2 词类辨析和拓展2. 句子成分2.1 主谓宾、状语成分的分析2.2 句子成分拓展和运用3. 句子结构3.1 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的认识3.2 句子结构的拓展第五部分:作文写作1. 议论文写作1.1 议论文的基本要求1.2 议论文的结构和写作技巧1.3 议论文的范文分析2. 述事文写作2.1 述事文的特点和写作要点2.2 述事文的结构和表达技巧2.3 述事文的示范作品第六部分:修辞格与修辞手法1. 修辞格的认识1.1 比喻、拟人、夸张的应用1.2 反问、排比、设问的妙用2. 修辞手法的运用2.1 修辞手法的灵活应用2.2 修辞手法的分析和欣赏结尾部分:通过对语文六年级上册人教版重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掌握,同学们将在写作、阅读、鉴赏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学习的成绩,培养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

经过对语文六年级上册人教版重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掌握,学生们将在写作、阅读、鉴赏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知识点第一单元知识梳理一、生字瀑布津津乐道邀请俯身峭壁躯体蕴含侠客小巷静谧俊俏引逗庞大烘烤音韵勤勉亲吻二、多音字血(xuè。

xiě)冠(guān。

guàn)扎(zhā。

zā)转(zhuǎn。

zhuàn)散(sàn。

sǎn)和(hé。

hè)数(shù。

shǔ)悄(qiāo。

qiǎo)调(tiáo。

diào)踏(tà。

tā)旋(xuán。

xuàn)三、近义词舒适——舒服顾惜——爱惜抱怨——埋怨探望——探视宽厚——仁厚尴尬——难堪XXX——慌张阻止——阻挡叮嘱——嘱咐疑惑——困惑隆重——盛大和谐——协调沮丧——气馁抱歉——歉疚慈祥——慈爱珍藏——收藏破坏——毁坏仿佛——似乎熟练——纯熟割舍——舍弃平静——宁静奇妙——奥妙温柔——温顺兴高采烈——兴致勃勃尽心尽力——竭尽全力流连忘返——恋恋不舍忐忑不安——坐立不安四、反义词嘶哑——宏亮魁梧——矮小舒适——艰苦蜷缩——伸直残疾——健康尴尬——自然从容——慌忙劝阻——怂恿偶然——必然沮丧——高兴庄重——随意兴奋——颓唐慈祥——凶恶幸福——痛苦珍藏——丢弃平静——喧闹唯一——许多荒唐——合理继续——暂停熟练——生疏温柔——粗暴悦耳——难听耐心——急躁熟悉——陌生兴高采烈——无精打采流连忘返——归心似箭忐忑不安——镇定自若五、词语积累年过花甲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左冲右撞意味深长庞然大物行色匆匆奇妙无比不拘一格表示绿色的词语】墨绿豆绿草绿深绿暗绿碧绿浅绿淡绿翠绿嫩绿橄榄绿一碧千里苍翠欲滴翠色欲流 XXX 碧波荡漾绿草如茵描写雨的词语】暴风骤雨倾盆大雨滂沱大雨牛毛细雨蒙蒙细雨和风细雨与昆虫有关的】螳臂当车金蝉脱壳飞蛾扑火噤若寒蝉蜻蜓点水蜂拥而来含有反义词的】左冲右撞黑白相间前赴后继横七竖八上天入地ABCC式】行色匆匆小心翼翼千里迢迢大腹便便神采奕奕AABB式】熙熙攘攘浑浑噩噩纷纷扬扬洋洋洒洒浩浩荡荡词语搭配波涛的)轰鸣(清新的)海风(狂风的)怒吼撕破的)渔网(瘦小的)脸(唯一的)听众剔除下面文章的格式错误,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然后再小幅度的改写每段话。

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知识点:必背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知识点:必背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知识点:必背内容本文是关于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知识点:必背内容,感谢您的阅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我们从小就把这就挂在嘴边,不知道有多少同学做到了呢?不管以前是否做到了,从现在开始也不迟。

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知识点向大家推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日积月累轻诺必寡信《老子》民无信不立。

《论语》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礼记》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

《袁氏世范》2.加拿大作家蒙格玛丽的《绿山墙的安妮》读来引人入胜,这是一个孤儿长大成人的故事。

许多文学作品都动情地歌颂了人的美好心灵。

例如,中国作家曹文轩的《根鸟》、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瑞士作家斯比丽的《小海蒂》。

《只有一个地球》采用科学小品文(文艺性说明文)的形式,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篇文章被誉为是有史以来在环境保护方面最动人心弦的演说,文章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类与大地上河水、空气、动植物等的血肉关系,强烈地表达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无比眷恋的真挚情感,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爱。

“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反复出现,产生一咏三叹的表达效果,不仅使主题深化,而且强化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少年闰土》作者鲁迅本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

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重点写了闰土给“我”讲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四件事。

1、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这句话中的两个破折号是起补充说明的作用。

整句的意思是说“我”不仅那时,就是现在也都不知道猹是一种什么动物,只是主观上认为它的样子像狗而且很凶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知识点:必背内容本文是关于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知识点:必背内容,感谢您的阅读!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我们从小就把这就挂在嘴边,不知道有多少同学做到了呢?不管以前是否做到了,从现在开始也不迟。

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知识点向大家推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日积月累
轻诺必寡信《老子》民无信不立。

《论语》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礼记》
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

《袁氏世范》
2.加拿大作家蒙格玛丽的《绿山墙的安妮》读来引人入胜,这是一个孤儿长大成人的故事。

许多文学作品都动情地歌颂了人的美好心灵。

例如,中国作家曹文轩的《根鸟》、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瑞士作家斯比丽的《小海蒂》。

《只有一个地球》
采用科学小品文(文艺性说明文)的形式,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这篇文章被誉为是有史以来在环境保护方面最动人心弦的演说,文章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类与大地上河水、空气、动植物等的血肉关
系,强烈地表达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无比眷恋的真挚情感,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爱。

“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反复出现,产生一咏三叹的表达效果,不仅使主题深化,而且强化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少年闰土》作者鲁迅
本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

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重点写了闰土给“我”讲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四件事。

1、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这句话中的两个破折号是起补充说明的作用。

整句的意思是说“我”不仅那时,就是现在也都不知道猹是一种什么动物,只是主观上认为它的样子像狗而且很凶猛。

2、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句子从两个方面述说这些新鲜事:一是海边有如此多的五色的贝壳,二是讲关于西瓜被猹等动物咬食破坏的危险。

“我”向来不知道这许多新鲜事,因为“我”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从未接
触过这些事。

这句话表达了“我”对少年闰土的羡慕和钦佩。

3、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这句话的意思:“我”和“往常的朋友”是些“少爷”,整天生活在大院里,不能广泛地接触大自然,像井底之蛙,眼界狭窄。

这句话表达了“我”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流露了对农村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

4、“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是说闰土知识丰富,见多识广。

这是因为闰土从小参加劳动,生活在广阔的天地里。

“我往常的朋友”指有钱人家的少爷。

这句话表达了对闰土的敬佩和羡慕。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这篇课文是周晔写的回忆伯父的纪念性文章,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

1、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这句话是小周晔失去伯父时的所想所感,也是文章的情感主线,文章以此为情感轴心,回顾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的几件小事。

2、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这句话表面看是在夸自己记性好,实际上是在用幽默的语言、委婉的语气批评“我”读书太马虎。

这简短的语言描写,透出鲁迅先生含蓄、幽默、风趣的性格特点。

3、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这个句子用比喻——暗喻的手法,抨击旧社会的黑暗和对鲁迅先生的迫害。

意思是:在那暗无天日的旧社会,人民失去了自由,革命者处处遭到反动派的迫害,人民的革命斗争处处遭到反动派的镇压。

表现了鲁迅先生恢谐幽默的性格和乐观主义精神。

4、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

救助车夫后,他可能由一个受伤的车夫想到千千万万的受苦人,想到黑暗的社会制度,想到只有推翻黑暗的旧社会,受苦人才能脱离苦海过上好日子,想到如何才能拯救旧中国……体现了他忧国忧民。

因此,伯父的脸上变得严肃了。

这段话表现了鲁迅先生爱憎分明的精神
5、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这段话写得很巧妙:1、对第五段进行总结。

2、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3、照应了课文第一节,首尾呼应。

6、给各段加小标题,并说一说第一部分与后面几部分有什么联系:
拟小标题,本课五个小标题依次是:深切怀念→趣谈《水浒》→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

《一面》
这篇课文讲述了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的事,表现了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抒发了对鲁迅先生真挚而又深厚的爱戴之情。

课文在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以及“我”的感受时,细致入微。

特别是六次外貌描写,由远及近,由粗到细,逼真传神,给人一种“一面”胜似数面之感。

这六次外貌描写,都抓住了鲁迅“瘦”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有的人》
这首诗是1949年11月1日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写的,因此副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

但是这首诗不只是单纯写对鲁迅的怀念,而是通过与鲁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的有价值的人。

1、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前一句指的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只是躯壳活着,虽生犹死,生命毫无价值;后一句指的是一生为人民、甘愿做人民牛马的人,这种人虽生命不复存在了,但他们的思想、精神永驻人间。

活:第一个“活”字充满了作者的鄙夷和轻蔑,第二个“活”字是作者对鲁迅伟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赞美。

死:第一个“死”字充满了作者的痛恨和咒骂,第二个“死”字表达了作者的惋惜和怀念之情。

知识点对朋友们的学习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认真掌握,我们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知识点,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吧!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