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辽宁省古生物博物馆观后感

合集下载

古生物博物馆观后感

古生物博物馆观后感

古生物博物馆观后感前阵子,我去了一趟古生物博物馆,那可真是一次奇妙至极的经历!一进博物馆的大门,那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就把我给镇住了。

但很快,好奇心就驱使着我迫不及待地开始了探索之旅。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巨大的恐龙化石骨架,它们高高地矗立在展厅里,仿佛在诉说着远古时代的辉煌。

其中有一具霸王龙的骨架,那庞大的身躯,锋利的牙齿,光是看着就让人心里直发毛。

我站在它的脚下,仰着头,努力想象着它活着时候的威风模样。

它的腿骨粗得就像柱子一样,感觉能一脚把我踩扁。

我凑近仔细看,发现化石上还有一些细小的纹路,也许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又或许是这大家伙曾经战斗的伤疤。

再往前走,是各种各样的恐龙蛋化石。

这些蛋化石大小不一,形状各异。

有的圆润光滑,就像一颗颗放大版的珍珠;有的则是长条形的,看起来怪怪的。

我不禁想,当年那些小恐龙在这些蛋里是怎样慢慢孕育成长的呢?它们破壳而出的时候,是不是也像小鸡一样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在一个角落里,展示着一组恐龙足迹的化石。

那一个个清晰的脚印,就好像恐龙刚刚从这里走过一样。

我忍不住蹲下来,用手比划着脚印的大小,心里琢磨着这恐龙得有多重,才能留下这么深的印记。

旁边还有一些化石展示了恐龙行走时的姿态,从这些足迹里,仿佛能看到它们当年在大地上奔跑、觅食、嬉戏的场景。

博物馆里还有很多古生物的复原模型,做得那叫一个逼真。

有一只翼龙,展开的翅膀几乎要碰到天花板了,它那尖锐的爪子和长长的嘴巴,让人不寒而栗。

我看着它,心里想,这家伙要是飞起来,那得掀起多大的风浪啊!还有一只剑齿虎,那两颗长长的獠牙露在外面,感觉能一下把猎物给刺穿。

它身上的皮毛看起来毛茸茸的,真想伸手摸一摸,可又怕被它“咬”一口。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一个关于三叶虫的展区。

那些小小的三叶虫化石密密麻麻地排列着,虽然它们个头不大,但数量众多。

我看着那些精致的纹路,想象着在远古的海洋里,三叶虫们是怎样繁衍生息的。

它们或许是海洋里的“小透明”,但也是生命演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古生物博物馆观后感

古生物博物馆观后感

古生物博物馆观后感前阵子,我去了一趟古生物博物馆,这一趟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仿佛穿越了亿万年的时光,和那些古老的生物来了一场奇妙的相遇。

一进博物馆的大门,那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就扑面而来。

但我的内心却充满了好奇和兴奋,像个孩子似的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探索那些神秘的古生物世界。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具巨大的恐龙骨架,它高高地矗立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远古时代的辉煌。

这骨架如此庞大,我站在下面,抬头仰望,脖子都酸了还看不到它的全貌。

我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在遥远的过去,这只恐龙在丛林中昂首阔步,威风凛凛,每一步都让大地为之颤抖。

它的牙齿锋利无比,像是一把把尖锐的匕首,估计能轻松地咬碎任何猎物的骨头。

那粗壮的腿,就像一根根巨大的柱子,支撑着它那庞大的身躯。

我想象着它奔跑起来的样子,一定是地动山摇,气势磅礴!继续往前走,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化石。

有三叶虫的化石,那小小的身躯,却有着精致的纹理,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还有鱼龙的化石,它的身体线条流畅,就像一艘在水中穿梭的快艇。

看着这些化石,我忍不住想,它们在变成化石之前,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故事呢?也许这只三叶虫正在海底悠闲地散步,突然一场灾难降临,将它永远定格在了那一刻。

而那条鱼龙,或许正在追捕猎物,却没想到瞬间被泥沙掩埋。

在一个展柜里,我看到了一窝恐龙蛋化石。

那些蛋大小不一,形状也略有差别。

我凑近仔细看,仿佛能感觉到里面有小恐龙正在蠢蠢欲动,想要破壳而出。

我心想,这些恐龙妈妈在生下蛋后,是不是也会像现在的鸟儿一样,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自己的宝贝,期待着新生命的诞生呢?博物馆里还有一个模拟的古生物生态场景,做得那叫一个逼真。

有繁茂的植物,有流淌的小溪,还有各种古生物在其中活动。

一只翼龙在空中翱翔,它的翅膀展开,遮天蔽日。

地上的恐龙们有的在觅食,有的在嬉戏,还有的在警惕地观察着四周。

我站在那里,仿佛身临其境,能听到它们的叫声,感受到它们的气息。

走着走着,我看到了一块介绍恐龙灭绝的展板。

古生物博物馆观后感

古生物博物馆观后感

古生物博物馆观后感前几天,我去参观了古生物博物馆,这一趟下来,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一走进博物馆的大门,那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就把我给镇住了。

但很快,好奇心就驱使着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探寻那些远古的秘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具巨大的恐龙骨架,它高高地矗立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远古时代的辉煌。

这骨架可太震撼了,我仰着头看啊看,脖子都酸了。

我心里就在想,这家伙在当年得是多么威风凛凛的存在啊!光是那大腿骨,都比我整个人还粗,要是它活过来跺跺脚,估计能把地给震出个大坑来。

继续往前走,各种各样的化石让人应接不暇。

有小巧玲珑的三叶虫化石,它们就像被时间定格的小艺术品,精致得让人忍不住想捧在手心里仔细端详。

还有那些奇形怪状的鱼化石,有的鱼嘴巴长得老大,感觉一口能吞下好几个我;有的鱼身上的鳞片还清晰可见,真不知道是经历了怎样的神奇过程才变成了如今这石头里的模样。

在一个展柜里,我看到了一窝恐龙蛋化石。

那些蛋大小不一,紧紧地挨在一起。

我就在琢磨,当年这恐龙妈妈得有多操心,才能保护好这些宝贝蛋呀。

说不定她天天守在旁边,眼睛都不敢眨一下,就怕有个什么闪失。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一个模拟的远古森林场景前。

里面有假的树木、草丛,还有一些古生物的模型。

这场景布置得太逼真了,我仿佛一下子穿越回了几亿年前。

我能想象到那些恐龙在这片森林里觅食、嬉戏、争斗的场景。

也许有一只小恐龙刚刚学会走路,摇摇晃晃地跟在妈妈身后;也许有两只大家伙正在为了争夺地盘打得不可开交,尘土飞扬,吼声震天。

博物馆里还有一块化石,上面清晰地印着一片树叶的脉络。

我凑近了看,那纹理细得就像头发丝儿一样。

我忍不住感叹,时间可真是个神奇的东西,能把这么脆弱的一片树叶变成永恒的印记。

最让我兴奋的是看到了一个古生物的复原模型,是一只会飞的爬行动物。

它展开的翅膀那么大,感觉一扇就能飞出去老远。

我就想啊,要是我也能有这么一对翅膀,那该多酷,上学都不用挤公交了,直接飞过去,还能顺便欣赏一下沿途的风景。

古生物博物馆观后感

古生物博物馆观后感

古生物博物馆观后感古生物博物馆是一座让人仿佛穿越时空的神奇场所。

在这里,我仿佛回到了亿万年前,目睹了地球历史上神秘而壮观的生命演化过程。

身临其境的展览和精心布置的展品,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奇妙和宇宙的壮观。

以下是我在古生物博物馆的观后感。

在博物馆的入口,我被一幅巨大的化石骨架所吸引。

这是一只霸王龙的模型,栩栩如生,栩栩如生地展现了这个著名的史前动物的雄姿。

我惊叹于它的巨大身躯和恐怖的牙齿,无法想象它是如何在地球上统治了那个时代。

踏入馆内,我兴奋地开始参观各个展区。

首先,我来到了古生代的展示区。

在这里,化石化石标本、插画和模型再现了远古世界的景象。

我看到了生活在五亿年前的三叶虫,以及那些已经灭绝的海生生物的化石。

这些古老的生物们让我对地球历史的演化过程更加好奇。

接着,我来到了中生代展区。

这里展示了一些恐龙的骨架和复原模型。

我看到了迅猛龙、腕龙、剑龙等各种种类的恐龙,它们的形象栩栩如生。

我想象着它们在史前世界的奔跑、争斗,仿佛看到了古代狩猎场上的壮丽景象。

最后,我来到了新生代展区。

这里展示了早期哺乳动物的骨骼化石和现代动物的模型。

我看到了巨型犀牛、剑齿虎等已经灭绝的物种,也看到了现代动物如狮子、大象等。

通过对比古生代和现代的动植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生命的多样性和适应能力。

在古生物博物馆的参观过程中,我不仅仅是欣赏了各式各样的展品,更深入了解了地球历史上生命演化的过程和奥妙。

我惊叹于生命的顽强和多样性,也为地球的壮丽与神奇所震撼。

博物馆的展览和陈列设计整洁美观,让我更好地沉浸其中,体验这段悠久历史。

通过观看这些古生物标本和模型,我得以从宏观的角度感知到生命的种类和复杂性。

古生物博物馆不仅仅是一座展示化石的场所,更是一座向人们展示生命的奇迹和演化进程的殿堂。

在这里,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也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生命。

总结起来,古生物博物馆的参观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它,我能够从现代生命的角度去回顾和理解远古生命的过去。

古生物博物馆观后感

古生物博物馆观后感

古生物博物馆观后感前阵子,我去了一趟古生物博物馆,这一趟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仿佛穿越了亿万年的时光!一进博物馆的大门,那种庄严肃穆又充满神秘的氛围就把我紧紧包围。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具巨大的恐龙骨架化石,高高地矗立在展厅中央,那庞大的身躯简直让人无法想象它当年活着的时候是怎样的威风凛凛。

我慢慢地走近它,仰着头,眼睛努力地往上看,试图看清楚每一块骨头的形状和位置。

那一根根巨大的肋骨,就像古老的石柱,坚实而厚重;那长长的尾骨,弯曲着,仿佛还能感受到它当年灵活摆动的力量。

我不禁想,这只恐龙在远古时代究竟是怎样生活的呢?它是慢悠悠地在森林里散步,还是在草原上狂奔追逐猎物?继续往前走,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化石。

有小巧玲珑的三叶虫化石,它们密密麻麻地排列在一起,就像一片片精致的树叶;还有巨大的鱼龙化石,那流线型的身体,一看就知道是游泳的高手。

我在一块三叶虫化石前蹲了下来,仔细地观察着。

这些小小的三叶虫,虽然已经变成了石头,但它们身上的纹理却依然清晰可见。

我仿佛能看到它们在古老的海洋里,自由自在地游动,时而躲避天敌,时而寻找食物。

在一个展柜里,陈列着一些恐龙蛋化石。

这些蛋化石大小不一,形状也略有不同。

有的圆润光滑,有的则略带一些棱角。

我盯着其中一枚恐龙蛋化石,心里琢磨着,这里面曾经孕育着怎样的小生命呢?它有没有机会破壳而出,看一看这个世界?也许在远古的某一天,一只恐龙妈妈小心翼翼地把这些蛋埋在温暖的沙土里,满心期待着自己的宝宝能够顺利诞生。

可谁能想到,岁月的变迁会让这一切都成为了永恒的秘密。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一个模拟的古生物生态场景前。

那里有栩栩如生的恐龙模型,还有各种植被和山水的布景。

一只霸王龙正张牙舞爪地扑向一只可怜的食草恐龙,那紧张的气氛让我都忍不住为食草恐龙捏了一把汗。

旁边的树林里,几只翼龙在空中盘旋,它们展开巨大的翅膀,优雅地滑翔着。

我站在那里,仿佛置身于那个遥远的时代,耳边回荡着恐龙的吼叫和大自然的声音。

参观辽宁古生物博物馆的感受

参观辽宁古生物博物馆的感受

参观辽宁古生物博物馆的感受参观辽宁古生物博物馆的感受一:寒假时,我参观了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度过了有意义的一天。

那天一早起来,吃完早饭,妈妈就带我坐公交车去古生物博物馆了。

我们到了那个地方,看见了高高的两个楼,中间有一条楼梯,它是在室外的,那个楼梯直通四楼,往上一看,原来两个楼是连着的。

到了四楼,我看见了一条小路,我走过去,看见了墙上有距今几亿年的化石,再走就看见了用石头做的辽宁省地图。

展柜里是一个恐龙的腿骨,哇!比我都高,我想恐龙是很大的吧。

最好玩的地方还是在一楼,在下楼的时候,我听见了恐龙的叫声,我赶到那里一看,原来把硬币投到投币机里,恐龙就动起来了,发出吼叫声。

一楼中央还有一只大恐龙的骨架,高度能从一楼到四楼,恐龙可真大啊。

我觉得古生物博物馆很有意思,能看到好多化石,学到好多知识,我很喜欢这里。

参观辽宁古生物博物馆的感受二:寒假里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游览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博物馆座落于沈阳市中心,广场的东侧和辽宁大剧院相邻,博物馆为白色大理石建筑,非常雄伟壮观,从空中府瞰,为红山文化代表性器物“玉猪龙”形象,是沈阳标志建筑之一。

进入博物馆,首先要进行安全检查,我们把身上带铁制的物品,放入一个筐内,然后经过安检门,再把东西收好,就可以进入大厅了。

辽宁古生物博物馆的大厅是圆形的由六根大柱子组成。

展楼分为三层,一层分为两个展厅,一个是近代的世纪经典画展展厅。

晋、唐、宋、元、明、清各种书画精品,历历在目。

有唐朝的《簪花任女图》,唐朝张旭的草书《古诗四贴》,元朝赵孟兆页的《红衣罗汉图》,其中最吸引我的是明朝唐伯虎的《饮中八仙图》,画中八仙指唐代八位酒仙,分别是唐朝著名的诗人贺知章、李白、汝阳王李璡、高士李适之、崔宗之、中苏晋、雄辨家焦遂和草书家张旭。

全卷人物众多,共设置了八幅场景。

分别刻画了八位酒仙的生动形象、栩栩如生,每幅场景还配有诗文,诗画交融。

八位酒仙神态各异,有的骑在马上遥遥晃晃,还有的已醉倒在地,给人一种不问世俗,飘飘欲仙的超脱境界。

辽宁古生物博物馆观后感2000字

辽宁古生物博物馆观后感2000字

辽宁古生物博物馆观后感2000字摘要:一、引言二、博物馆概述1.场馆规模2.展品丰富程度3.展示方式创新三、古生物化石的独特魅力1.化石的珍贵性2.化石背后的故事3.化石的科学研究价值四、科普教育的意义1.传播科学知识2.提升公众科学素养3.激发青少年探索兴趣五、互动体验与设施完善1.互动展区设置2.亲子活动丰富3.场馆服务与设施六、文化自信的体现1.我国古生物化石的丰富性2.展示我国古生物研究成就3.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七、总结与建议1.强调科普教育的重要性2.建议完善相关设施与服务3.期待我国古生物博物馆的更大发展正文:【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各地的博物馆也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公众了解科学、文化、历史的重要场所。

近期,我有幸参观了辽宁古生物博物馆,深感其独特魅力。

本文将结合我的观后感,对辽宁古生物博物馆进行简要介绍,以期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参考。

【博物馆概述】辽宁古生物博物馆位于我国辽宁省沈阳市,是一座大型的专业性博物馆。

场馆规模宏大,占地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展示面积达到6000平方米。

博物馆内收藏了丰富的古生物化石,涵盖了从寒武纪至白垩纪各个时期的生物种类,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古生物化石的独特魅力】在辽宁古生物博物馆,观众可以一睹珍贵化石的真容。

这些化石见证了地球生物的演变历程,为我们揭示了生命的奥秘。

每一件化石都有一段传奇故事,如“中华龙鸟”化石的发现,打破了长期以来恐龙不能飞翔的传统观念。

同时,化石的研究对于了解地球气候、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科普教育的意义】辽宁古生物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展示古生物化石的场所,更是一个传播科学知识、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平台。

通过参观博物馆,观众可以了解到生物进化、地球历史等科学知识。

此外,博物馆还针对不同年龄段观众推出丰富多样的亲子活动,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热爱与探索兴趣。

【互动体验与设施完善】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在展示方式上注重互动体验,让观众在参观过程中充分感受科学的魅力。

古生物博物馆观后感

古生物博物馆观后感

古生物博物馆观后感我今天有幸参观了本市的古生物博物馆,这个博物馆是专门收藏和展示各类古生物化石的场所。

在这次参观中,我对古生物的生态历史和演化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人类在这个广袤的地球上只是一个短暂的存在深感敬畏。

博物馆的展览与陈列进入古生物博物馆的一瞬间,我就被那巨大的恐龙模型所吸引。

如果不是知道这只是一个模型,我一定会被其恐怖的气势吓得后退几步。

这个展厅中的巨大恐龙模型,不仅给人们带来了非凡的视觉冲击,更让人们对古代恐龙的规模和生活方式有了更真实的感受。

从展览的布局来看,古生物博物馆采取了很有条理的方式展示各类古生物化石。

每个展厅都有专题展示,如鱼类和海洋生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等,使得观众可以有针对性地了解不同类别的古生物。

不仅如此,博物馆还设置了互动展示区,让观众更好地参与其中,对古生物的知识有更深入的探索。

古生物的多样性和演化通过观看展示物和阅读相关的解说信息,我对古生物的多样性和演化有了新的认识。

在古生物博物馆中,我看到了许多不同种类的古生物化石,从远古时代的藻类到恢弘的恐龙,以及早期的哺乳动物等。

这些化石不仅展示了古生物的多样性,也让我对生命的演化历程有了更具体的了解。

每个展板都详细介绍了化石的发现地点、年代以及基本特征,使得观众能够了解到古生物的分布范围和生态环境。

比如,我对于一块来自海洋的巨大植物化石深感惊奇,原来在远古时代,地球上的海洋中也生长着如此庞大的植物。

除了展示化石,博物馆还有一些互动区供观众参与。

比如,我参加了一个关于古生物演化的模拟游戏。

游戏中,我扮演一种古代生物,通过吃和逃避天敌来逐渐进化。

通过这个游戏,我体验到了古生物演化的压力和竞争,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生命的多样性如何得以形成。

古生物的启示参观古生物博物馆,不仅仅是对古生物进行一次学习,更是对人类自身的思考。

站在这些古生物化石的面前,我不禁感叹人类在地球上只是短暂的过客。

绵延数亿年的地质历史中,我们不过是其中一个微不足道的片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观辽宁省古生物博物馆观后感
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在沈阳师范大学校校园内,离我家和学校都很近,是我非常喜欢去的地方,爸爸说随着我的年龄增长,看古生物博物馆的感受是会不一样的。

所以利用这个假期,我又重新体验了一遍“地球的历史”,果然体验大不同。

我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博物馆,在古生物化石博物馆里,主要设有8个展厅16个展区,主要内容包括地球与早期生命、30亿年来的辽宁古生物、热河生物群、国际古生物化石、珍品化石、辽宁大型恐龙等主题。

根据爸爸的推荐,这回我重点参观研究了,地球历史时间表和162,什么是162呢,等我慢慢给你说。

在地球历史时间表中,我发现如果把现在地球的历史比做24个小时,一切都太神奇了,我们人类是在23:58:43才出现,就是仅仅才出现17秒,22:56 出现了恐龙,23:39灭亡,它们统治地球“长达43分钟呢”。

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石油和煤炭,就是因为22:30后10分钟左右的地球全绿色植物覆盖。

神奇吧。

什么是162呢,162就是第162个100万年前,也叫中侏罗纪。

那时的地球,是我最喜欢的迷惑龙作为统治者的年代,对于一个从小就喜欢恐龙的我,置身在中侏罗纪展区中,就好像置身在恐龙的世界中,对于它们的科学介绍,我真想都一一背下来。

在地球历史时间表中,我头一回真切的感受到,人类的渺小,生命的短暂,我要如何面对我的人生呢?看来是一个大问题,我要好好的思考。

离开博物馆,我迫不及待的要回家,要早早睡觉,早早的进入梦乡。

为什么呢?我要在睡梦中穿越,穿越到162,穿越到那个恐龙的时代,我要做恐龙时代的主宰者。

哈哈。

阳光小学
三年三班
周星言
2017年2月10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