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统治者列表(05)商朝方国与周边民族
商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商朝皇帝列表及简介商朝,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
原夏之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帝国后建立。
商朝有几任君主呢?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商朝皇帝列表及简介,希望对你有用!商朝皇帝列表商朝较出名的皇帝简介商朝皇帝:汤商汤(约公元前1670年—公元前1587年),即成汤,子姓,名履,又名天乙(殷墟甲骨文称成、唐、大乙,宗周甲骨与西周金文称成唐),商丘人,汤是契的第十四代孙,主癸之子。
商汤原是夏朝方国商国的君主,在伊尹、仲虺等人的辅助下陆续灭掉邻近的葛国以及夏朝的方国韦、顾、昆吾等,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成为当时的强国,而后作《汤誓》,与桀大战于鸣条,最终灭夏。
经过三千诸侯大会,汤被推举为天子,定都南亳,定国号为“商”,成为商朝的开国君主。
商汤吸取夏朝灭亡的经验教训作《汤诰》,要求其臣属“有功于民,勤力乃事”,否则就要“大罚殛汝”。
对那些亡国的夏民,则仍保留“夏社”,并封其后人。
汤注意“以宽治民”,因此在他统治期间,阶级矛盾较为缓和,政权较为稳定,国力也日益强盛。
商汤为商国君主17年,建立商朝后称王在位12年。
汤见伊尹商汤去见伊尹,叫彭氏的儿子给自己驾车。
彭氏之子半路上问商汤说:“您要到哪儿去呢?”商汤答道:“我将去见伊尹。
”彭氏之子说:“伊尹,只不过是天下的一个曾做过奴隶的人。
如果您一定要见他,只要下令召见而问他,这在他已蒙受恩遇了!”商汤说:“这不是你所知道的。
如果现在这里有一种药,吃了它,耳朵会更加灵敏,眼睛会更加明亮,那么我一定会喜欢而努力吃药。
现在伊尹对于我国,就好像良医好药,而你却不想让我见伊尹,这是你不想让我好啊!”于是叫彭氏的儿子下去,不让他驾车了。
网开三面商汤有一次外出,看见在一处茂盛的林子里,一个农夫正在张挂捕捉飞鸟的网,东南西北四面挂的都有。
待网挂好后,这个农夫对天拜了几拜,然后跪在地上祷告说,“求上天保佑,网已挂好,愿天上飞下来的,地下跑出来的,从四方来的鸟兽都进入我的网中来。
商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商朝皇帝列表及简介商朝,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
原夏之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帝国后建立。
商朝有几任君主呢?下面就是给大家整理的商朝皇帝列表及简介,希望对你有用!商朝皇帝列表商朝较出名的皇帝简介商朝皇帝:汤商汤(约公元前1670年;公元前1587年),即成汤,子姓,名履,又名天乙(殷墟甲骨文称成、唐、大乙,宗周甲骨与西周金文称成唐),商丘人,汤是契的第十四代孙,主癸之子。
商汤原是夏朝方国商国的君主,在伊尹、仲虺等人的辅助下陆续灭掉邻近的葛国以及夏朝的方国韦、顾、昆吾等,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成为当时的强国,而后作《汤誓》,与桀大战于鸣条,最终灭夏。
经过三千诸侯大会,汤被推举为天子,定都南亳,定国号为“商”,成为商朝的开国君主。
商汤吸取夏朝灭亡的经验教训作《汤诰》,要求其臣属“有功于民,勤力乃事”,否则就要“大罚殛汝”。
对那些亡国的夏民,则仍保留“夏社”,并封其后人。
汤注意“以宽治民”,因此在他统治期间,阶级矛盾较为缓和,政权较为稳定,国力也日益强盛。
商汤为商国君主17年,建立商朝后称王在位12年。
汤见伊尹商汤去见伊尹,叫彭氏的儿子给自己驾车。
彭氏之子半路上问商汤说:“您要到哪儿去呢?”商汤答道:“我将去见伊尹。
”彭氏之子说:“伊尹,只不过是天下的一个曾做过奴隶的人。
如果您一定要见他,只要下令召见而问他,这在他已蒙受恩遇了!”商汤说:“这不是你所知道的。
如果现在这里有一种药,吃了它,耳朵会更加灵敏,眼睛会更加明亮,那么我一定会喜欢而努力吃药。
现在伊尹对于我国,就好像良医好药,而你却不想让我见伊尹,这是你不想让我好啊!”于是叫彭氏的儿子下去,不让他驾车了。
网开三面商汤有一次外出,看见在一处茂盛的林子里,一个农夫正在张挂捕捉飞鸟的网,东南西北四面挂的都有。
待网挂好后,这个农夫对天拜了几拜,然后跪在地上祷告说,“求上天保佑,网已挂好,愿天上飞下来的,地下跑出来的,从四方来的鸟兽都进入我的网中来。
中国历史统治者顺序表(全)

中国历史统治者顺序表(全)1. 三皇五帝时期(公元前2852年-公元前2070年)- 伏羲- 神农氏- 黄帝- 堯- 舜2. 夏朝(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 禹- 啟- 大庙3. 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太甲- 祖乙- 太庚- 太甲- 高辛- 太丁4. 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在位诸侯: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周昭王、周穆王、周共王、周哀王5. 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春秋时期:齐桓公、鲁隐公、鲁襄公、鲁昭公、鲁孝公、鲁宣公、鲁厉公、鲁文公- 战国时期:秦孝公、秦穆公、秦共公、秦懿公、秦昭公、秦宣公、秦襄公、秦文公、秦武公、秦庄襄王、秦德襄王、秦哀襄王、秦孝襄王、秦文襄王、秦武襄王、秦嬴渠梁王、秦始皇帝6.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秦始皇帝7.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 在位皇帝:刘邦、刘盈、刘恒、刘盈、刘刘^刘弗陈胡8. 新朝(公元9年)- 王莽9.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 在位皇帝:刘^刘盈、刘^刘宏、刘^刘土、刘^刘秀、刘^刘利、刘^刘棱、刘^刘^刘^刘回疑10. 三国时期(公元184年-公元280年)- 魏国:曹操、曹丕、曹^胡、曹^芳- 蜀国:劉備、刘二袁熙公钱、劉^刘^刘尹皆- 吴国:孙权、孙^孙皰太尉、孙^孙皝皇帝11. 西晋(公元265年-公元316年)- 在位皇帝: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12. 东晋(公元317年-公元420年)- 在位皇帝:司马睿、司马攸、司马真、司马宝、司马徽13. 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9年)- 南朝宋:刘^更和上皇、刘^子帝^刘师堂、刘^刘彧胡- 南朝齐:萧道成、萧道成胡、萧道成^鲁粉粉- 南朝梁:侯景^樊整国、樊整、梁武帝、樊殷霸、隋炀、自杀的蠢春主、蠢春主堂、隋文帝、隋炀- 南朝陈:陈后主,阿尔东妮继、天后、后台天后、陈宣帝^天帝弗14. 隋朝(公元581年-公元618年)- 隋文帝- 隋炀帝15. 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在位皇帝:李渊、李世民、李治、李芳、李唐p姬宣宗、李宏宗、李睿、皇姬清、皇姬病榻、世宗、神宗、武宗、宪宗、穆宗、启宗、殇宗- 张韶寿显德皇帝16. 五代十国(公元907年-公元960年)- 后梁:朱全忠、朱友谦- 后唐:李克曜、後主李從厚17. 北宋(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 在位皇帝:赵匡胤、哲宗、聖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胡、徽宗,杨延昭- 始皇帝杨延昭18. 南宋(公元1127年-公元1279年)- 在位皇帝:高宗、孝宗、光宗、英宗、昺北瓶光宗胡、宪宗19. 元朝(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 忽必烈- 成宗- 宣宗20. 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在位皇帝:朱洪武、朱太忠、朱太焚、朱太祖胡、朱神宗、朱延龄、朱方证、朱乾隆、朱庙元21. 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2年)- 在位皇帝:努尔哈赤、皇太极、世祖上皇太后、皇太极、世祖、圣祖、世宗、世祖李莆田、高宗、圣祖杨湘云、穆宗、仁宗、宪宗、文祖、悼慈烈皇亲、孺慕皇亲、淳亲王、钦慕皇亲、大冶淳亲王、代理、外戚势戊王、辛壬壬、辛壬十一年。
商朝君王列表及简介

商朝君王列表及简介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主要存在于公元前16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
商朝君王是商朝统治者的集合,他们是这个古代王朝的最高统治者。
以下是商朝君王列表及简介。
1. 商汤(约公元前17世纪)商汤是商朝的创始人,他在商朝建立初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商汤出生于商朝的创始地陕西省商县,他的父亲是商朝的开国君主商丘康。
商汤在继承父亲的王位后,通过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和政治改革,成功巩固了商朝的统治地位。
他被后人尊称为“夏朝天子”。
2. 商世祖(公元前16世纪)商世祖是商汤的长子,他在商朝的统治期间,继续推行了商汤的政治改革。
他加强了中央政权的集权化,进一步巩固了商朝的统治地位。
同时,他还注重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商世祖的统治时期被认为是商朝的鼎盛时期。
3. 商寒浞(公元前15世纪)商寒浞是商朝的第三任君王,他是商世祖的儿子。
商寒浞继承了父亲的王位后,继续推行了商世祖的政策,并在外交上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他善于用兵,成功地平定了周边部落的叛乱,保持了商朝的统一和稳定。
4. 商武丁(公元前14世纪)商武丁是商朝的第四任君王,他是商寒浞的儿子。
商武丁是商朝的最伟大的君王之一,他的统治时期被认为是商朝的巅峰时期。
商武丁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革新,包括加强军队建设、改善政治制度、发展经济等。
他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征服,扩大了商朝的疆域,并在政治和文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5. 商王季历(公元前12世纪)商王季历是商朝的最后一个君王,他是商武丁的儿子。
商王季历继承父亲的王位后,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
他的统治时期,商朝逐渐走向衰落,社会矛盾加剧,农民起义频发。
最终,在周军的进攻下,商朝灭亡,商王季历被杀,商朝走入了历史。
商朝君王列表及简介如上所述,他们在商朝的统治时期,对中国古代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的政治、军事和文化成就,为商朝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后世的统治者树立了榜样。
中国各朝帝系表

中国各朝帝系表夏朝王系表(2205B.C.--1766B.C.)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履癸(桀)商王朝王系表(1766B.C.--1122B.C.)成汤->太乙->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亶甲->袓乙->袓辛->沃甲->袓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袓庚->袓甲->廪辛->武乙->太丁->帝乙->帝辛(纣王)周王朝帝系表西周朝王系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昭王->穆王->共王->懿王->孝王->夷王->厉王->共和行政->宣王->幽王东周朝王系表平王宜臼->桓王林->庄王佗->厘王胡齐->惠王阆->襄王郑->顷王壬臣->匡王班->定王瑜->简王夷->灵王泄心->景王贵->悼王猛->敬王匄(gai)->元王仁->贞定王介->哀王去疾->思王叔->孝王嵬->威烈王午->安王骄->烈王喜->显王扁->慎靓王定->赧王延秦帝系表始皇帝嬴政(221B.C.--210B.C)->二世胡亥(210B.C--207B.C)->秦王子婴(206B.C)西汉帝系(1)汉高祖刘邦(前206-前195);(2)汉惠帝刘盈(前194-前188);(3)汉高后吕雉(汉少帝刘恭,汉少帝刘弘)(前187-前180)(4)汉文帝刘恒(前179-前157)(窦皇后)(5)汉景帝刘启(前156-前141)(6)汉武帝刘彻(前140-前87)(7)汉昭帝刘弗陵(前86-前74)(8)汉宣帝刘询(前73-前49)(9)汉元帝刘爽(前32-前7)(10)汉成帝刘骜(前32-前7)(11)汉哀帝刘欣(前6-前1)(12)汉平帝刘衍(1-5)(13)孺子刘婴(6-8)东汉帝系1)汉光武帝刘秀(25-57)(2)汉明帝刘庄(58-75)(3)汉章帝刘炟(76-88)(4)汉和帝刘肇(89-104)(5)汉殇帝刘隆(105-106)(6)汉安帝刘祜(107-125)(7)汉顺帝刘保(125-144)(8)汉冲帝刘炳(145)(9)汉质帝刘缵(146)(10)汉恒帝刘志(147-167)(11)汉灵帝刘宏(168-188)(12)汉少帝刘辩(189)(13)汉献帝刘协(189-220)三国魏帝系武帝曹操(155-220)文帝曹丕(220-226)明帝曹睿(227-239)废帝曹芳(240-254)废帝曹髦(254-260)元帝曹奂(260-265)蜀汉帝系(1)昭烈帝刘备(221-223)(2)后主刘禅(224-264)孙吴帝系(1)大帝孙权(229-252)(2)废帝孙亮(252-258)(3)景帝孙休(258-264)(4)末帝孙皓(264-280)西晋王朝帝系(1)晋武帝司马炎(265-290)(2)晋惠帝司马衷(290-306)(3)晋怀帝司马炽(307-313)(4)晋愍帝司马邺(313-317)五胡十六国(304-589)(略)东晋王朝帝系(1)元帝司马睿(317-323)(2)明帝司马昭(323-325)(3)成帝司马衍(325-342)(4)康帝司马岳(342-344)(5)穆帝司马聃(344-361)(6)哀帝司马丕(361-365)(7)废帝司马奕(365-371)(8)简文帝司马昱(371-372)(9)考武帝司马曜(372-396)(10)安帝司马德宗(396-403)(11)恭帝司马德文(418-420)南朝公元420年,东晋大将刘裕即帝位,国号宋,为南朝开始,建都建康,史称刘宋. 宋(420-479)王朝帝系表1武帝刘裕(420-422)2少帝刘义符(422-424)3文帝刘义隆(424-453)太子刘劭(453)4孝武帝刘骏(453-464)5前废帝刘子业(464-465)6明帝刘彧(465-472)7后废帝刘昱(472-477)8顺帝刘准(477-479)公元479年,萧道成废刘准即帝位,国号齐,定都建康.史称南齐.齐(479-502)王朝帝系表1高帝萧道成(479-482)2武帝萧赜(482-493)3郁林王萧昭业(493-494)4海陵王萧昭文(494)5明帝萧鸾(494-498)6废帝萧宝卷(498-501)7和帝萧宝融(501-502)公元502年,萧衍即帝位,国号梁,定都建康.史称南梁.萧衍在位48年,由于他的失策,导致侯景之乱,使梁朝国土失去大半.557年,梁敬帝萧方智被迫让位与陈.梁(502-557)王朝帝系表1武帝萧衍(502-549)临贺王萧正德(548-549)2简文帝萧纲(549-551)豫章王萧栋(551-552)武陵王萧纪(552-553)3元帝萧绎(552-554)4敬帝萧方智(555-558)5閺帝萧渊明(555-556)公元557年,陈霸先即帝位,国号陈,定都建康.陈国日益衰弱,其疆域也逐一缩小,公元578年,北周军攻占淮南,陈朝江北之地尽失.公元589陈被隋灭.陈(557-589)王朝帝系表1武帝陈霸先(557-559)2文帝陈蒨(559-566)3废帝陈伯宗(566-568)4宣帝陈顼(569-582)5后主陈叔宝(582-589)北朝公元439年,魏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为北魏,结束了十六国的割乱,使北魏和南方的刘宋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为南北朝之开始.北魏(386-534)王朝帝系表1道武帝拓跋珪(386-409)2明元帝拓跋嗣(409-423)3太武帝拓跋焘(423-452)4文成帝拓跋睿(452-465)5献文帝拓跋弘(465-471)6孝文帝元宏(471-499)7宣武帝元恪(499-515)8孝明帝元诩(515-528)9孝庄帝元子攸(528-530)10长广王元晔(530-531)11节闵帝元恭(531)12安定王元朗(531-532)13孝武帝元修(532-534)东魏(534-550)王朝帝系表孝静帝元善见(534-550)西魏(535-557)王朝帝系表1文帝元宝炬(535-551)2废帝元钦(551-554)3恭帝拓跋廓(554-557)公元550年,高欢次子高洋篡东魏自立,国号齐,建都邺(今河南安阳县),据有今山东、山西、河南各省及辽宁西部。
中国商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中国商朝皇帝列表及简介商朝,又称殷、殷商,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朝代。
下面是有中国商朝皇帝列表及简介,欢迎参阅。
中国商朝皇帝列表及简介商朝的历史简介商朝(约前17世纪—前11世纪),因契被封于商(今河南商丘一带),所以他的后世子孙商汤在亳建立的王朝称为“商”。
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盘庚,又将国都迁往殷(今河南安阳),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此建都长达二百七十三年,所以商朝又称为“殷”或“殷商”,是中国历史上继夏朝之后的政权,相对于夏朝具有更丰富的考古发现。
商朝的世系年代无定说,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600年左右。
《诗经·商颂》云商“邦畿千里”。
商朝五六百年间曾多次迁都,都城中的多个都在河南境内。
在河南的安阳发现了殷墟,在商丘、郑州、偃师、温县、辉县、新郑等许多地方也发现商朝文化遗存。
关于商朝的信息多来自于其后面的周朝,汉朝司马迁的《史记》,以及商朝金文和安阳甲骨文的记载。
其中,甲骨文和金文的记载是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符号。
考古研究发现殷商甲骨文极有可能源自8500年前河南裴李岗文化遗址的贾湖契刻符号,并且有过渡文字——斗门镇花园村甲骨文。
安阳的殷墟遗址于20世纪上半叶被发现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几乎完全印证了司马迁《史记》中所记载的商王世系,殷墟发掘,确证了中国商王朝的存在。
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
在以前被普遍看作蛮夷之地的非中原地区,如成都、广汉为中心的三星堆文化,湖南宁乡的炭河里遗址等出土的文物也证明,在商时期的长江流域也存在发达的文明。
商朝以玄鸟为图腾,《史记·殷本记》记载:有娀氏之女名简狄,吞玄鸟之卵而生契。
《诗经·商颂·玄鸟》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与《史记》的记载一致。
夏朝末年,商的势力由黄河下游发展到中游,渗透到夏的统治地区,建立了强大的部落联盟,开始向奴隶制过渡。
中国历代王朝皇帝介绍

中国历代王朝皇帝介绍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其统治者被称为夏王。
夏朝的开国君主是启,他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奠基者。
夏朝延续了大约五百年,后期由于统治者变得腐败,导致了夏朝的灭亡。
夏朝成就了许多对中国文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业,如发展了文字、建立了社会秩序和制定了一套有效的统治制度等。
在夏朝的历史上,有不少睿智、有为的君王,他们为夏朝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其统治者被称为商王。
商朝的开国君主是汤,他被认为是中国史书上第一个有实际影响力的君王。
商朝执政期间,科学技术、农业、手工业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商文化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大发展,提高了中国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的地位。
在商朝历史上,有一些杰出的君王,他们为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其统治者被称为周王。
周朝可以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
西周朝廷的建立者是周文王,其他著名的统治者还有周武王、周宣王等。
周武王推翻商朝,建立了周朝的开端。
周朝取得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与发展,亦为中国社会风貌作出了重要贡献。
周朝有不少杰出的君王,他们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朝代,其统治者被称为秦皇。
秦朝的开国皇帝是秦始皇,他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全国性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
秦始皇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朝代之一,它从建立到灭亡只有不到二十年的时间,但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秦朝的皇帝有许多富有政治智慧和战略眼光的君王,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其统治者被称为汉皇。
商朝历代皇帝列表及简介

商朝历代皇帝列表及简介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夏朝之后的一个王朝,原夏朝之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在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建立,因契被封于商,所以他的后世子孙商汤将自己建立的王朝称为“商”,至盘庚,又将国都迁往殷,所以商朝又称为又称殷商。
从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经历17代31个国王,末代君王商纣王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而亡国。
1、商汤商汤是商朝的建立者,前1600年—前1588年在位13年,帝喾(传说中古代部族首领)之子契的14世孙,姓子,名履,又称武汤、武王、天乙、成汤、成唐,甲骨文作唐、太乙,一称高祖乙。
他本居于亳,是夏朝的方伯,专管征伐之事,他在夏朝末年一举成为商族的首领,由于爱护百姓,施行仁政,深得民众得拥护,以至于周围的一些小国也前来慕名归附,他任用仲虺和伊尹为相,其势力便迅速强大起来。
夏末时,帝桀为君,残暴无道,国内日趋动荡不安,他见其形势,便产生了代夏的雄心,于是开始实行灭夏的计划。
他先灭掉了商附近的一小国葛国,接着不久,经过11次的出征,灭掉了夏王朝的三个重要同盟国家豕韦、顾、昆吾,之后再一举灭夏,历史上称之为“鸣条之战”。
然后把夏桀放逐到南巢,这样,履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国家——商朝,定都于亳,建国后又修《汤刑》,《明居》等法,比较关心民命。
商汤即位17年践天子位,为天子13年崩,死后被谥为成汤。
2、太丁太丁(生卒年不详)亦称大丁,姓子,名丁,是中国商朝的一位太子,商朝开国君主商汤之子,商朝太子,但其原名已佚,《史记》称他尚未成为王就已去世,承袭其父武乙,他杀掉了周朝领袖季历,使商朝和周族反目成仇,由于太丁的去世,后来太丁之弟外丙被立为王。
3、商哀王(外丙)子胜外丙,姓子,名胜,一作卜丙,生卒年不详,汤第二子,汤病死后继位,是为外丙元年,前1587年—前1586年在位2年,伊尹摄政。
外丙即位后三年卒,传位其弟仲壬,一说外丙是商汤的弟弟,汤子太丁叔,商汤卒,太子太丁已先商汤而亡,遂继为王,在位3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朝方国
根据出土甲骨来看,内服是商王直接统治的王畿地区;外服是由邦伯所管辖的地区,这些邦伯分为侯、甸、男、卫几种,其中许多很可能是方国部落首领而臣属于商者。
卜辞所载的侯有近50个,最著名的有仓侯、舞侯、犬侯、侯告、侯专、杞侯等。
甸,卜辞称为“田”,“多田(甸)”即指许多甸职官员。
男,在卜辞中称为“任”,著名者有而任、戈任、名任、卢任等。
卫,作为一种武职,在卜辞中多称为“多射卫”、“多马
卫”、“多犬卫”等,亦有单称为“卫”
同姓方国
异姓方国
(刘氏韦国/豕韦国)
杞国
立国不明
芈国国君2
部分文章中提及的一种楚国先祖世系,为殷商方国
名号本名说明
季连《清华简》记载为盘庚时期人物,殷商晚期诸侯
伯《清华简》记载季连生子伯、远仲
(世系不详)
鬻熊、鬻熊子、鬻子芈蚤芈国后裔,鬻熊因助武王伐纣有功,其曾孙熊绎被封为子爵荆国国君,后来迁都郢,
改国号为楚
(周代楚国(荆国)的世系详见周朝诸侯国【楚(荆)】)
崇国
封号姓名通称说明
(世系不详)
琮侯?虎(姓氏不详)崇侯虎亡于周
沚国(沚方)
国君在位说明
(世系不详)
沚瞂公元前13世纪商王武丁时期时期臣服于商
(世系不详)
沚戓公元前12世纪商王文丁时期
(世系不详)商王文丁之后的卜辞和文献,不见有沚国的身影,可能在商王乙时期遭灭国之灾
元国
国君说明
(世系不详)
元铣元国在今河南省永城市。
殷朝有元铣反对帝乙把帝位传给纣王(受辛)(世系不详)
其它君主不详的方国
一
见于部分文章中的方国,描述极少
国名姓氏渊源爵位所在位置封立者灭亡原因说明
炎国己姓炎
氏
(一说
子姓)少昊之后
一说商王
太丁之子
侯(炎侯)山东郯城太丁约前十一世纪—约前1046,商王太丁封其
子(一说封少昊之后,己姓炎氏)于炎地
(今山东郯城)建立侯国,商朝灭亡后,
炎地划入宋国
九国(仇国)子姓仇吾氏之
后
侯(九侯)商纣王杀九
侯,九国子孙
后裔和族人避
乱于世
商纣王时期九侯(一说鬼侯)被纣王杀死,
死后其子孙后裔和族人避乱于世,以国为
氏,并加人旁是为“仇”
蓟国伊姓
(一说
祁姓)黄帝之后
尧之后
北京地区约前7世纪,
蓟国为燕国吞
并
殷商时期自然形成的小国,或系黄帝部落
之后裔所建。
西周时,蓟国成为周国的封
国。
约公元前7世纪为燕国所并
艾国子姓江西修水附近
丑方(醜方)山东益都苏埠屯一带。
甾国临淄一带与醜方同族临近的小国
我方邢台市西,或说在聊城一带
尧国山西永济县的尧山一带
辔方吕梁地区和晋中地区北部(即今山西石楼县北)
宙方商朝周边的一个小方国,与商为敌。
武丁
征调步卒,配备战车,进攻宙方,一战失
利,再战一举击败宙军龙方晋陕高原(或说在今山西龙门)与商时敌时友。
或即御龙氏或豢龙氏部落召方晋陕高原约公元前12世纪商王武乙攻打召方子方河南商丘商为同宗,一般认为商族属于东夷族禾国即三苗?
缶国运城永济一带
方(舌方?)西北靠近内蒙古一带
举国(与)湖北举水流域与虎方相邻
方方(万方)(方侯)今山西中北部一带即方夷,与沚方为邻,综合甲骨文材料,
方侯曾活动于河南的郑州、淇水和河北的
沧县以北、正定、唐县东北相邻地区,一
般认为在今固安东南
虎方安徽省长丰县一带江淮之间
(有说在今河南新郑北)商代甲骨文卜辞中有虎方国记载,太甲、祖丁、仲丁均有征讨虎方国的记载。
虎方国应该在长江中游南岸的赣江流域。
1989年在江西赣江中游的东岸的新干大洋洲镇发现的远古文化遗存、牛头城遗址,极有可能属于商朝方国“虎方国”都城所在地区。
有人认为虎方就是巴方,是巴方的别称。
有说虎方及周代的郧国都是巴方分支
人方(尸方、夷方)黄、泗、淮流域,即山东、江苏、安徽交界一带东夷人的一个方国。
公元前1092年,商王
征调大量步兵亲自率领,并命攸侯喜协同
进攻人方,在攸国东部边境城邑永(攸东
数十里)两翼夹击,一举攻灭人方。
有说,
人方与尸方均属于东夷集团吹国山东宁阳县
四
出土甲骨中出现的方国,找不到相关介绍和描述
一些文章中提到的子姓方国亚方告方旁方盾方去方上丝可方木方示方黍(禾?)戋逢(逄国)
一些文章中提到的其它方国苦方虘又方羊又方班方二邦方贡方苟方纂方画国面国磨阝国妥国目方惠方<癸殳>方弜方妍方解方望方眣方大方贮方垂方旅方般方橐方禽方皻方在方孟方(盂方?)
维基百科眣方祭方矢方髳方弄方马方豕方郁方
附:已知君主的方国信息简表
周边蛮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