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缩缝盖板施工规范
混凝土盖板屋面伸缩缝做法

混凝土盖板屋面伸缩缝做法混凝土盖板屋面伸缩缝的做法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程,它可以保证整个屋面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混凝土盖板屋面伸缩缝的做法及注意事项。
一、材料准备:1.密封胶带:一般选择抗紫外线性能好、弹性好的较为适宜。
2.密封胶:选择优质、耐久的聚氨酯密封胶。
二、施工工艺:1.准备工作:在进行伸缩缝处理前,需要先清理好施工区域的尘土与污垢,以确保伸缩缝的粘接。
2.标线:在屋面进行标线,按照预设的分隔尺寸进行分隔。
3.安装密封胶条:将预选好的密封胶条按照间隔长度铺放在预设标线上,铺放紧密,保证接缝处的白色基层裸露。
4.涂胶:在密封胶条中央涂上聚氨酯密封胶,尽可能保持涂胶的均匀性。
5.封闭:将密封胶条双面贴合,捏紧并按压表面使之紧密贴合,胶条中央的胶要同时向两侧流动,使其均匀润滑。
三、注意事项:1.处理前检查:在进行伸缩缝处理前,需要检查屋面的干燥状况以及是否有其他隐蔽的问题。
2.密封胶带的选用:密封胶带需要选择抗紫外线性能好、弹性好的较为适宜的种类,以确保伸缩缝的使用寿命。
3.密封胶的熟悉时间:需要根据天气情况和工程要求,确定密封胶的熟悉时间。
4.施工时的注意事项:在施工时要保证密封胶等相关材料的均匀涂抹,并确保贴合紧密。
同时,在涂胶时需要注意量的大小和均匀性。
贴合时需要捏紧并按压表面使之紧密贴合,以避免空气存在。
总之,混凝土盖板屋面伸缩缝的处理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需要经验丰富的专家协助。
在进行施工时,应逐一注意以上的工艺细节,以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在选材上需要选择质量好、耐用性强、性价比较高的材料,保证屋面的质量和工程安全。
(三缝合一)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的设置原则及规定

在总体布置中,为了消除结构不规则,收缩,和温度应力,不均匀沉降对结构的变形破坏有害影响,可设置变形缝,包括温度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三种,将房屋分成若干独立的部分.①伸缩缝设置部位:伸缩缝由基础以上设置. 设置间距与屋顶和楼板类型有关,最大间距一般为50〜75m伸缩缝的宽度一般为20〜30mm②沉降缝设置部位:平面形状复杂的建筑物的转角处;建筑物高度或荷载差异较大处;结构类型或基础类型不同处;地基土层有不均匀沉降处;不同时间内修建的房屋各连接部位。
设置要求:其宽度与地基情况及建筑高度有关,一般为20〜30mm,在软弱地基上五层以上的建筑其缝宽应适当增加。
沉降缝处的上部结构和基础必须完全断开。
沉降缝由地基条件决定,其宽度应该符合防震缝的最小宽度的要求.③防震缝设置要求:防震缝的宽度与建筑的层数及结构类型有关. 防震缝应有一定的宽度,否则在地震时相邻部分会互相碰撞而破坏. 伸缩缝的间距要符合要求,宽度不小于防震缝的宽度. 下面是一个关于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的详细介绍。
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会产生变形,导致开裂甚至破坏。
变形缝是针对这种情况而预留的构造缝。
变形缝可分为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三种。
伸缩缝为防止建筑构件因温度变化,热胀冷缩使房屋出现裂缝或破坏,在沿建筑物长度方向相隔一定距离预留垂直缝隙,这种因温度变化而设置的缝叫做伸缩逢。
建筑构件因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变化会产生胀缩变形。
为此,通常在建筑物适当的部位设置竖缝,自基础以上将房屋的墙体、楼板层、屋顶等构件断开,将建筑物分离成几个独立的部分,使各部分都有伸缩的余地。
变形主要是因温度变化引起的,所以伸缩缝又称温度缝。
建筑物上设置单个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应根据建筑材料、结构形式、使用情况、施工条件以及当地气温和湿度变化等因素确定,砖石结构为100〜150 米,钢筋混凝土结构为35〜75米,无筋混凝土为10〜20米,宽度20mm〜30 mm 各种结构的设计规范中都有相应的规定。
地面伸缩缝规范要求

地面伸缩缝规范要求篇一: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的设置原则及规定在总体布置中,为了消除结构不规则,收缩,和温度应力,不均匀沉降对结构的变形破坏有害影响,可设置变形缝,包括温度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三种,将房屋分成若干独立的部分.①伸缩缝设置部位:伸缩缝由基础以上设置.设置间距与屋顶和楼板类型有关,最大间距一般为50~75m。
伸缩缝的宽度一般为20~30mm。
②沉降缝设置部位:平面形状复杂的建筑物的转角处;建筑物高度或荷载差异较大处;结构类型或基础类型不同处;地基土层有不均匀沉降处;不同时间内修建的房屋各连接部位。
设置要求:其宽度与地基情况及建筑高度有关,一般为20~30mm,在软弱地基上五层以上的建筑其缝宽应适当增加。
沉降缝处的上部结构和基础必须完全断开。
沉降缝由地基条件决定,其宽度应该符合防震缝的最小宽度的要求.③防震缝设置要求:防震缝的宽度与建筑的层数及结构类型有关.防震缝应有一定的宽度,否则在地震时相邻部分会互相碰撞而破坏.伸缩缝的间距要符合要求,宽度不小于防震缝的宽度. 下面是一个关于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的详细介绍。
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会产生变形,导致开裂甚至破坏。
变形缝是针对这种情况而预留的构造缝。
变形缝可分为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三种。
伸缩缝为防止建筑构件因温度变化,热胀冷缩使房屋出现裂缝或破坏,在沿建筑物长度方向相隔一定距离预留垂直缝隙,这种因温度变化而设置的缝叫做伸缩逢。
建筑构件因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变化会产生胀缩变形。
为此,通常在建筑物适当的部位设置竖缝,自基础以上将房屋的墙体、楼板层、屋顶等构件断开,将建筑物分离成几个独立的部分,使各部分都有伸缩的余地。
变形主要是因温度变化引起的,所以伸缩缝又称温度缝。
建筑物上设置单个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应根据建筑材料、结构形式、使用情况、施工条件以及当地气温和湿度变化等因素确定,砖石结构为100~150米,钢筋混凝土结构为35~75米,无筋混凝土为10~20米,宽度20mm ~30 mm。
建筑伸缩缝施工方案

建筑伸缩缝施工方案伸缩缝在建筑物的施工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解决建筑物因温度、湿度、载荷等因素引起的膨胀和收缩问题,保证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和外观不受破坏。
本文将详细介绍建筑伸缩缝的施工方案,包括材料选用、施工工艺以及验收要求等。
一、材料选用在选择伸缩缝材料时,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具体使用环境、预计膨胀和收缩量、防火阻燃性能等因素。
常用的伸缩缝材料有以下几种:1. 橡胶材料:橡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弹性,能够适应各种温度和湿度变化,且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
2. 金属材料:金属伸缩缝用于大跨度建筑物,能够承受较大的荷载,具有较好的抗拉强度和耐磨性。
3. 聚氨酯材料:聚氨酯材料具有较好的耐老化性能和耐候性能,适用于室外建筑伸缩缝的施工。
在选用材料时,还需要考虑材料的可用性、使用寿命以及施工成本等因素。
二、施工工艺建筑伸缩缝的施工工艺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清理施工区域:在施工前,需要对伸缩缝的周围区域进行彻底清理,包括清除灰尘、油污等。
2. 安装伸缩缝材料:选择合适的伸缩缝材料进行安装,应根据建筑设计要求进行固定,并确保其位置准确无误。
3. 连接伸缩缝材料:根据建筑物的膨胀和收缩要求,连接伸缩缝材料,确保其协调、平顺。
4. 填充填缝材料:根据伸缩缝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填缝材料进行填充,确保建筑物在运行时不会产生噪音或其他不良影响。
三、验收要求建筑伸缩缝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严格的验收工作,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尺寸偏差检查:检查伸缩缝的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包括宽度、深度等。
2. 填缝质量检查:检查填缝材料的密实程度、无杂质等情况,确保填缝工艺的质量。
3. 可靠性检查:通过模拟建筑物的膨胀和收缩情况,测试伸缩缝的可靠性和承载能力。
4. 外观检查:检查伸缩缝的外观质量,确保其整体美观、无破损等问题。
通过以上的施工方案和严格的验收要求,建筑伸缩缝的施工质量将得到有效保障。
桥梁伸缩缝施工方案

桥梁伸缩施工方案一、运输伸缩装置工厂组装好,设置紧固夹具,以防运输装卸中变形。
运输中注意:避免阳光暴晒,进行有效防护,防止雨淋雪浸,保持清洁,防止变形,且不能接触其他腐蚀性物质。
二、安装时间在夹具固定后,现场安装应保证在生产同温差环境下进行,根据不同季节气温情况,选择一天当中气温合适的时间施工。
三、安装原则为确保伸缩装置与桥的平顺性、一致性,工艺上采用后嵌法施工(俗称反开槽)。
四、伸缩缝安装1、安装前的准备安装前对伸缩缝各部位尺寸进行验收,清理缝内杂物,调整预埋钢筋到设计位置,检查伸缩缝中心是否重合并及时调整。
2、定位方法型钢定位平整度以平整桥面为基准,采用水平横梁附加型钢高度样板,先将下平面角钢与插筋焊接。
定位角钢每1m设置一根与梁体插筋点焊,其次用3m靠尺检查每个控制点的位置,确认无误后焊牢,然后安装型钢并保证安装后的型钢低于桥面层0.5mm。
3、型钢安装型钢吊装就位后,将伸缩缝装置上的锚固筋与梁内预埋钢筋焊牢,可先将一侧焊牢,等达到已确定的安装气温时将另一侧锚固筋全部焊牢,并放松卡具,使其自由伸缩。
焊接时为避免集中焊接应力引起型钢变形所采用间断焊。
4、浇筑过渡段前的准备工作浇筑前用泡沫板嵌入梁端间隙内,上部应与伸缩缝型钢内侧密合使之达到密封无缝隙,防止在浇筑砼时出现漏浆,流入梁端间隙内,影响正常伸缩位移。
浇筑前用胶粘纸或泡沫板封闭伸缩缝顶面缝口,防止浇筑砼时流入水泥浆影响密封橡胶带的安装。
清除原砼面层灰尘及浮块并浇水充分湿润接缝砼。
5、过渡段砼施工砼浇筑时为防止污染桥面,在伸缩缝区域两侧桥面采用贴胶粘纸保护桥面的清洁。
浇筑砼时应连续进行,间歇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时严禁碰撞缝区泡沫板,必须保证砼质量振捣密实,多次收浆,表面压光。
砼的平整度用3m长铝合金刮尺以两侧桥面标高为基准进行控制。
砼养护采用麻袋片覆盖洒水养护,养护期不得少于14天,达到砼强度后方可通车。
五、泄水管安装1、必须在浇筑混凝土及桥面铺装时避免泄水管堵塞。
聚氨酯弹性体伸缩缝施工工艺

3、装底衬
1. 保证底衬与水泥面接触密实,且上表面平整均匀。 2. 不方便封堵的部分采用聚氨酯发泡胶进行封堵。
4、刷底胶
1、底涂厚度>0.2mm,底涂在环境温度下干燥10〜20min后方可进行浇注,一般 为底涂胶不粘手即可。 2、底涂均匀、不堆积,可采用喷涂和手工刷涂两种方式; 2、底涂喷涂完毕后需在10h内完成浇注,超过10小时需重新打磨喷胶;
聚氨酯弹性体伸缩缝施工艺
-成绵乐客专
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2014.11
1、桥缝检查、清理
1.清除伸缩缝上方杂物;
2.检查混凝土是否潮湿,如水分过大应进行
鼓风、晾晒处理。
2、打磨
1.保证梁端混凝土表面新鲜、密实、清洁、干燥,不应有空鼓、松动、蜂窝麻 面以及浮渣、浮土、脱模剂、油污等污物。 2.打磨宽度应大于伸缩缝浇筑宽度。 3.打磨完毕后用吃风机将混凝土表面灰尘吹干净。
最高点浇注厚度为缝宽的0.2〜0.3倍,最低点浇注厚度为缝宽的0.6倍。
7、喷涂面涂、去泡
烧注完毕后5〜10min内喷面涂进行消泡处理,面涂可消除浇筑料中的气泡、同 时可隔绝空气中湿空气,减少对于聚氨酯固化过程的影响。
8、浇注挡水凸台
1、伸缩缝浇注完毕后2〜15小时内浇注挡水凸台(伸缩缝基本固化后); 2、挡水凸台高度为60mm左右。
3、底涂干燥后如有起泡,需将泡刺破后重新刷涂底胶。
5、AB料混合出料
弹性体A、B组分严格按产品说明进行配制,采用浇注机配料配制前应将A、B 组 分的流量进行测量,确保AB组份配比达到规定值,出料速度>5kg/min; 在不方便浇筑设备进入的场地施工可使用人工配料、电动搅拌,必须保证配料 精度。
6、浇注伸缩缝
9、检查
伸缩缝盖板专项施工方案

伸缩缝盖板专项施工方案1. 引言伸缩缝盖板是一种用于填充建筑物伸缩缝的材料,其作用是保护伸缩缝、防止灰尘、水和其他杂物进入伸缩缝,同时提供一个平整的表面。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套完整的伸缩缝盖板施工方案,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工期的控制。
2. 施工准备在施工之前,需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确认伸缩缝位置和尺寸,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伸缩缝盖板型号和规格。
2.检查伸缩缝是否有杂物、灰尘和水,如有需要进行清理。
3.准备施工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包括尺子、切割工具、螺丝刀、胶水等。
3. 施工步骤以下是伸缩缝盖板的施工步骤:第一步:测量和加工1.使用尺子测量伸缩缝的尺寸,确保准确性。
2.根据测量结果,使用切割工具将伸缩缝盖板切割为适当的长度。
3.检查切割的盖板是否与伸缩缝的尺寸匹配。
第二步:安装盖板1.将切割好的盖板放置在伸缩缝上,确保与伸缩缝的边缘对齐。
2.使用螺丝刀将盖板固定在伸缩缝两侧的墙面上,确保稳固。
第三步:巩固固定1.使用胶水或密封胶将盖板与伸缩缝两侧的墙面紧密粘合,以确保密封性和防水性。
2.保证胶水或密封胶完全干燥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第四步:检查和清理1.检查安装完成的伸缩缝盖板是否牢固且平整。
2.清理施工现场,清除杂物和建筑垃圾。
4. 施工注意事项在伸缩缝盖板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施工经验和技能,熟悉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
2.保持施工现场的清洁和整洁,防止杂物和灰尘进入伸缩缝。
3.严格按照施工步骤进行施工,确保细节处理和质量控制。
4.在安装盖板时,特别注意与伸缩缝边缘的对齐和固定。
5.使用胶水或密封胶时,确保涂抹均匀,以避免漏水和渗漏。
6.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检查和清理,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区域的整洁。
5. 总结本文档提供了一套完整的伸缩缝盖板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准备、施工步骤和施工注意事项。
施工人员应按照本文档的指导进行操作,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伸缩缝盖板的正确施工可以提供保护伸缩缝和建筑物的功能,同时提升建筑物的美观度和使用寿命。
地面伸缩缝技术要求及规范

6、整体面层铺设时,地面 变形缝的位置应符合本规范 3.0.16条的规定,大面积水 泥类面层应设置分格缝。
7、大面积板块面层的伸缩 缝及分格缝应符合设计要求。
8、板块面层地面辐射供暖 的板块面层的伸、缩缝及分 隔缝应符合设计要求,面层 与柱、墙之间应留不小于 10mm的空隙。
地面伸缩缝技术要求及规范
规范标准:《建筑地面工程施工 质量验收规范》
本文通过分析建筑地面工程施 工质量验收规范,整理了地面伸缩 缝相关要求及规范。
一、伸缩缝的规范要求
1、室外地面验收规范中对混凝土散 水、明沟伸缩缝提出要求,不得大于10m, 温差超过15度的地区,延长米间距4-6m。 散水,明沟和台阶与建筑物交界处设置 伸缩缝。上述缝宽应为15mm-20mm,封内 填充柔性密封材料。
2、地面验收规范中对地面的变形缝 的设置作出了明确要求。建筑地面的沉 降缝、伸缩缝、防震缝应与结构相应缝 的位置一致,重点应贯穿建筑地面的各 构造成。
3、 室内地面混凝土垫层和 陶粒混凝土垫层应设置纵横 伸缩缝,间距不得大于6m。
4、垫层的纵向伸缩缝应做平 头缝或加肋平头缝。超过 150mm做企口缝。横向缝应 做假缝。
✓ 当打胶时,胶面应略低于两侧 饰面。两侧贴美纹纸辅助打胶。 当安装成品伸缩缝条时,伸缩 缝应与两侧地面平齐。
举例说明
三、伸缩缝做法
1、铝合金成品变形缝 选用成品变形缝,盖板面层 同地面面层材质一致,较美观, 用于装修要求较高的空间。
2、不锈钢盖板变形缝
不锈钢盖板变形缝,盖板为不锈钢成品盖板。与 其他地面材质不一致。一般用于装修要求不高区域。
9、大面积铺设实木复合地 板时,应分段铺设,分段缝 的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05810章伸缩缝盖板组件1. 通则1.1 本章概要说明伸缩缝盖板组件之材料、施工及检验等之相关规定。
1.2 工作范围1.2.1 凡契约图说内所指伸缩缝盖板组件所需之一切人工、材料、机具设备、动力运输、安装及试验等均为工程范围。
1.2.2 本工程工作内容应包括下列项目:(1) 伸缩缝盖板。
(2) 防火带。
(2) 防水带及环氧树脂黏着剂。
1.3 相关章节1.3.1 第01330章--资料送审1.3.2 第01450章--质量管理1.4 相关准则1.4.1 中国国家标准(GB)(1) GB/T 3280-2007 不锈钢冷轧型钢板和钢带(2) GB/T 3880-1997 铝及铝合金轧制钢材(3) GB/T 5237-2000 铝合金建筑型材 第1部分:基材; 第2部分:阳极氧化、着色型材; 第3部分:电泳涂漆型材; 第4部分:粉末喷涂型材; 第5部分:氟碳漆喷涂型材(4) GB/T 8162-1999 结构用无缝钢管(5) GB/T 2089-1994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两端圈并紧磨平或锻平型)尺寸及参数(6) GB/T 8624-1997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解(7) GB/T 9978-1999 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1.4.2 美国建筑协会标准 (ASTM)(1) ASTM C109(2) ASTM C348(3) ASTM C412(4) ASTM C573(5) ASTM C624(6) ASTM C22401.5 资料送审1.5.1 施工计划承包商应于施工前一个月提出施工计划,经设计单位核准后方可施工。
计划内容包括:材料说明书、施工制造图、样品、施工人员编组、施工程序及一切与其它工程之配合计划、质量管理规定及预定进度表。
1.5.2 材料图纸及试验报告(1) 材料说明应包括原制造商之说明书、产品图纸、技术数据、抗震移动测试原尺寸模拟证明及施工手册。
(2) 提送伸缩缝盖板各组件具公信力之国内检验单位之材料试验结果,以证明其符合规范之规定。
(3) 责任施工厂商需具有对该材料的专业经验与施工技术,并为原厂商所授权之代理商,具于材料进场时须提出进口报关单原厂出厂证明及产品保证书,以确保材料及施工之双重质量保证。
1.5.3 品管为确保工程质量于工程进行中,业主及设计单位得随时于现场取样送检,承包商应全力配合并依相关规定要求办理之,所有检验费用概由要求单位负责,抽验结果若不符合规范要求,承包商应立即无条件拆除,直到质量合格。
1.5.4 施工制造图施工制造图应包括伸缩缝盖板、防火带及防水带等材料之按装细部详图,施工制造图应包括伸缩缝在各部位之转角及接头构造,必要时应以斜角透视,表达特殊部位之构件关系。
1.5.5 样品提供各型式之样品及经原制造商认可之五金、中轴杆配件,盖板颜色应配合色彩计划一并研提。
1.6 质量保证1.6.1 承包厂商及协办厂商必须对本工程各部位之需求机能,提供2年以上保固,保固期间任何材料或施工不良之损坏,承包商应无偿修补之。
1.6.2 材料进场时,承包商应提出包括原制造厂之说明书、产品型录、抗震移动测试原尺寸模拟证明、测试报告、施工说明、施工手册及施工计划书。
1.7 参考厂商1.7.1 上海怡和(IPC)。
1.7.2 上海康巨(CONSPEC)。
1.7.3 成都郎泰 (Balco)。
2. 产品2.1 材料(伸缩缝盖板物理性质)2.1.1 铝挤型1. 铝挤型应为6063-T5形式。
2. 承受应力 170N / mm2以上3. 抗拉强度15kgf/mm以上 GB/T52374. 降伏强度11kgf/mm以上 GB/T52375. 伸长率8% 以上 GB/T5237 2.1.2 不锈钢板1. 须弯折或非弯折之不锈钢板应为 SUS304型式。
2. SUS304型式不锈钢板承受应力520N/ mm2 GB/T3280 2.1.3 铝合金板1. 须弯折之铝合金板应为3003-H14形式,非弯折之铝合金板均为高承载型,应为6061-T6形式。
2. 3003-H14形式铝合金板承受应力 185N / mm2以上 GB/T38803. 6061-T6形式铝合金板承受应力 295N / mm2以上 GB/T3880 2.1.4 钢制中轴控制杆系统1. 抗拉强度50N / mm2以上GB/T81622. 降伏强度30N / mm2以上GB/T8162 2.1.5 钢制中轴控制杆加焊钢制强力弹簧系统1. 抗拉强度50N / mm2以上 GB/T81622. 降伏强度30N / mm2以上 GB/T81623. 弹簧回复力(最小垂直集中荷载) 180kgf以上GB/T20894. 面板承载力之单点荷载200kg 以上 GB/T2089 2.1.6 合成橡胶SANTOPRENE1. 拉力强度70Kg/㎝2以上ASTM D4122. 伸长率 480% 以上 ASTM D4123. 硬度 SHORE A 75±10 ASTM D22404. 加热老化(100℃@ 168 hr.) ASTM D573(a)抗拉强度保留率% 95% 以上(b)断裂伸长率保留率% 94% 以上(c)硬度保留率% 105% 以上2.1.7 SIKA防水带1. 抗拉强度92Kg/㎝2以上ASTM D4122. 伸长率 650% 以上 ASTM D4123. 硬度 SHORE A 80±5 ASTM D22404. 撕裂强度 300lbs/in 以上 ASTM D6245 老化试验(70℃@ 168 hr.) ASTM D573(a)抗拉强度保留率% 95% 以上(b)断裂伸长率保留率% 105% 以上2.1.8 SIKA 环氧树脂接着剂1. 密度:1.65kg/1(A+B剂)2. 凹陷流动:依据FIP5.3任何温度无凹陷现象(厚度9.5mm)。
3. 挤压能力:依据FIP5.4符合而有载重规范(6530 mm2面积下,达400公斤)。
4. 抗温能力:符合FIP5.10 DIN53458及ASTM D648(7天/55℃,绕曲温度S-08=82℃)。
5. 抗压强度:依据FIP5.12 60~100N/m㎡。
6. 挤剪强度:符合FIP5.15 55℃剪刀强度S-08 17~21N/m㎡。
2.1.9 SIKA PU填缝剂1. 抗拉强度60%伸长量(23℃)小于(0.4N/mm2) ISL116002. 伸长率 600% 以上3. 硬度 SHORE A 280±5 DIN535054. 撕裂强度>1N/ mm2以上 JISK6252.1.10 SIKA乳胶砂浆回填1. 抗压: 280kg/㎝2 ASTM C1092. 抗弯:50kg/㎝2 ASTM C3482.1.12 陶瓷纤维防火带须采用0.1mm厚软质不锈钢薄片制成,中间包覆耐火陶瓷纤维棉,在地震测试中后能恢复原状,且防火要求须符合GB/T8624-1997耐然A级和GB/T9978-1999防火标准至少两小时,最多四小时,并经合法授权下之机构证明测试,并出具证明。
2.2 伸缩缝盖板功能需求2.2.1 建筑伸缩缝盖板系统须经过地震周期性移动测试,采原尺寸整组件仿真,并须提供原尺寸模拟证明,位移量须达到50%以上。
2.2.2 隐藏式地坪,内外墙及天花伸缩缝盖板1. 盖板应能承受平均单位载重967kg/m2以上之需求。
2. 整组盖板复原力应能承受集中荷重200kg 之需求。
3. 15h X 40w X 4t U型中轴控制杆系统应为钢制挤压式中轴杆加焊钢制强力弹簧,表面须做防腐处理,以达有效回复力;中轴杆螺栓长度不得小于18cm,且为一体成型(非凹折式)以避免破坏强度。
4. 依设计要求,产品材料物理性质须符合2.1项之需求。
2.2.3 一般型地坪伸缩缝盖板1. H型盖板采用6061-T6铝合金型式。
2. L型盖板采用3003-H14铝合金型式。
3. 设置Φ10圆柱型不锈钢中轴控制杆系统,于变位发生时能迅速有效回复原位。
4. 依设计要求,产品材料物理性质须符合2.1项之需求。
2.2.4 一般型屋顶,内外墙及天花伸缩缝盖板1. 盖板采用3003-H14铝合金型式。
2. 设置Φ10圆柱型不锈钢中轴控制杆系统,于变位发生时能迅速有效回复原位。
3. 依设计要求,产品材料物理性质须符合2.1项之需求。
2.2.5 合成橡胶外墙伸缩缝盖板1. 盖板采用进口SANTOPRENE合成橡胶型式。
2. 缝宽超过200mm设置Φ10圆柱型不锈钢中轴杆控制杆系统,于变位发生时能迅速有效回复原位。
3. 依设计要求,产品材料物理性质须符合2.1项之需求。
3. 施工3.1 准备工作3.1.1 施工准备承包厂商于现场施工前,应审慎核对施工面之状况,如有任何妨碍正常施工者,应先予适当之处理并经工程司认可后方可施工。
3.1.2 工程协调承包厂商于施工计划及施工制造图送审之前,应充份配合其外围之实际状况,设计适当之构造来配合,并与上述相关厂商协调施工顺序充分合作。
3.2 安装3.2.1 承包厂商应依核可之施工手册、施工计划书及施工制造图等进行安装。
3.2.2 原制造商于伸缩缝安装时,必要时应赴工地技术指导其协办厂商,任何安装错误,或不妥之处应更换之。
3.2.3 伸缩缝盖板安装时,应妥适协调外围之装修材之厚度俾嗣后完成面平顺,另完成之伸缩缝盖板亦应予以适切之保护。
<本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