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及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基础知识(带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基础知识(带答案)

第一单元《天气》1-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天气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1-1.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1-1.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1-2.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

1-2.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情况,气温、风向和风速。

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1-2.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1-3.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1-3.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1-3.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1-4.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1-4.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

我们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1-4.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

1-5.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1-5.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5.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

1-6.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

1-6.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课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

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

1-6.不同的天气状况怎样划分呢?一种简单的方法是:把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1-6.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根据云高度和形状把云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及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及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及答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资料第一单元多样的动物第1课鸟和哺乳动物1.鸡、鸭、喜鹊、绿头鸭、丹顶鹤都属于(鸟类),因为它们都有(两足)和(羽毛),都善于(飞翔)。

它们的身体呈(流线型(纺锤型))形,都有角质的(喙),足上有(鳞片)。

2.鸟的身体都有(头)、(身)、(翼)、(足)、(尾)五个部分。

鸟的前肢变成了(翅膀)。

3.我们在观察鸟时,发现身体表面都覆盖了(羽毛)。

还发现鸟的羽毛主要有(正羽)和(绒羽)两种,其中(翼)与鸟的飞行能力有关系。

4.鹰的喙有尖锐的弯钩,足有尖锐的爪,适于捕食(动物);啄木鸟的喙像锥子,适于捕食(树里的昆虫);绿头鸭的喙扁平,足间有蹼,生活在(水里),适于捕食(鱼虾)。

所以鸟的身体特征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取食方式是(有关系)的。

5.猫、兔、绵羊、梅花鹿都属于(哺乳动物),因为它们的身体表面都有(毛),都用(乳)喂养后代,都是胎生的。

6.哺乳动物的身体都有(头)、(颈)、(躯干)、(四肢)、(尾)五个部分。

7.我还知道(鸵鸟)、(绿头鸭)、(雕)、(企鹅)也是鸟。

8.我还知道(蝙蝠)、(鲸)、(河马)、(海豚)也是哺乳动物。

还知道能飞的哺乳动物有(蝙蝠),在水中生活的哺乳动物有(鲸),能滑翔的哺乳动物有(鼯猴)。

第2课动物的分类1.动物可以分鸟类、(虫豸类)、(鱼类)、(哺乳类)、(匍匐类)、(两栖类)和其它动物。

2.鲤鱼和鲨鱼属于(鱼)类,它们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都有(鳞片),用(鳃)呼吸,用(尾部的摆动、鳍:)游行。

3.蝗虫和蝴蝶属于(虫豸)类,它们的身体都有(腹部)、(胸部)、(头部)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和一对(复眼),腹部有(三对)足。

4.观察鱼和猫的骨骼,发现它们都有(脊柱)。

脊柱就是由许多(脊椎骨)连接而成的,是身体的支柱,但并不是每种动物都有。

5.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柱,将动物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昆虫属于(无脊椎)动物,鱼、鸟、哺乳动物属于(脊椎)动物。

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人教版精编)

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人教版精编)

第一部分人教版四年级上第一单元“天气”知识要点1、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观察的重要数据。

3、(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时间、云量、降水量、风向和风速。

4、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通常情况下,一天中(午后2点)的气温最高,凌晨的气温最低。

5、风向是指风(风吹来)的方向。

6、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如指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7、我们可以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

8、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9、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0、(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

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100~20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00毫米是(特大暴雨)。

11、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

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层云通常是(灰色)的。

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积云)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

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

12、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云量的观察。

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云量超过(四分之三或覆盖整个圆面)就是阴天。

(结合课本14页)13、动植物也能预报天气,如:(1)松果在干燥晴朗的日子鳞片会打开,相反,如果松果的鳞片紧闭,则表示即将下雨。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答案)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答案)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答案)第一单元:1、空气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有流动性)、(可以被压缩)等性质。

2、被压缩的空气叫(压缩空气)。

压缩空气有(弹性)。

3、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4、(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

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5、(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6、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7、制冷空调应挂在房间的(上方);取暖器应放在房间的(下方)。

8、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9、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 )。

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

10、(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

11、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空气就被(污染)了。

12、(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13、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有:(植树造林)、(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不焚烧垃圾)等。

14、森林有(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空气净化器)等美誉。

第二单元: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摄氏度)、(华氏度)作单位。

2、(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

3、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先快后慢)。

4、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5、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6、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7、热在(固体)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

8、(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一单元1.自然界的声音多种多样,有大有(小),有高有(低)。

2.声音的强弱叫作(音量),声音的高低叫作(音调)。

3.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人能说话,主要依赖喉咙里的(声带)振动;吹竖笛时能发出悦耳的声音,是因为(空气)在振动。

4.物体振动的幅度大小决定了声音的(强弱),振动幅度大,音量(大);振动幅度小,音量(小)。

5.物体的大小、长短、厚薄、松紧等特性都会影响它振动的(快慢)。

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它发出声音的(高低),振动越快,物体发出的声音越(高);振动越慢,物体发出的声音越(低)。

6,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

7.(噪声)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人们把音量分成(级),其单位称为(分贝),用字母( dB )表示。

8.噪声造成的危害主要有哪些?噪声主要造成听力受损、干扰谈话、思考、休息和睡眠。

9.每年的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

保护听力健康要做到哪5点?①戒挖掏耳道,以防发炎;②听到巨大声响时,要张开嘴或捂住耳朵;③正确使用耳机:音量不超过耳机最大音量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超过60分钟;④远离噪声;⑤避免耳朵进水。

10.怎样减少噪声对我们的危害?①居民区附近的高速公路建立声屏障;②深夜把电视机的音量近可能的开小;③听到巨大声响时,要张开嘴或捂住耳朵;④公路两旁种植绿化林;⑤安装双层隔音窗。

二单元1.人体的消化道是一条很长的(管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胃)和(肠)是人体主要的消化器官。

2.(蛋白质)是组成人体细胞、组织的重要成分,(糖类)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脂肪)是人体内重要的储能物质。

食物中还有(维生素)、(无机盐)、(水)等,它们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行起着重要作用。

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大全

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大全

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大全以下是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的一些主要内容:
1. 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 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 物质的性质:颜色、形状、硬度、透明度、延展性等
- 物质的分类:金属、非金属、自然物质、人工物质等
2. 空气和水的性质:
- 空气的组成: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
- 空气的性质:透明、无色、占据空间、有重量等
- 水的性质:透明、无色、流动性、可溶解物质等
3. 动物和植物:
- 动物的特征:可以移动、有呼吸、需要食物等
- 动物的分类:鸟类、鱼类、昆虫类、哺乳动物等
- 植物的特征:不能移动、有光合作用、有根、茎、叶等
- 植物的分类:草本植物、乔木植物、水生植物等
4. 太阳系和地球:
- 太阳系的组成:太阳、行星、卫星、流星等
- 地球的特征:有大气层、有水、有陆地、有生命等
- 地球运动:自转、公转、倾斜度等
5. 生物的生长和变化:
- 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植株生长、开花结果等
- 动物的生长过程:出生、长大、繁殖等
- 生物的变化:生活环境、气候、季节的影响等
这些只是四年级科学上册的主要内容之一,复习时可以结合教科书中的具体知识点进行深入学习。

四年级科学复习资料

四年级科学复习资料

12.在铝箔、木尺、尼龙线、棉线这几个物体中,传播声音能力强到弱依次是铝箔、木尺、尼龙线、棉线。

13.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月球上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他们是通过无线电设备来进行通话的。

14. 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

耳道是将声波传输到中耳;鼓膜是将声波转化成振动;听小骨是传递振动到内耳;耳蜗是将振动转化成听觉信号;听觉神经是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耳廓收集声音。

15. 控制发生罐发出的声音变轻的方法:装满棉花、用手紧紧捂住、包上厚棉布、摇的力量轻一些、慢慢摇等。

16. 过高过强的声音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

经常使用耳塞听音乐会使听觉器官产生疲劳甚至造成损伤,从而导致听力下降。

所以,我们要避免长时间使用便携式视频或音频播放器。

17. 不管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有可能出现听力问题。

18、用同样的力敲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哪个音叉发出的音高?答:大的音叉音低,小的音叉音高。

19、振动物体有长有短,长的与短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短的。

20、振动物体有粗有细,粗的与细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细的。

21、振动物体有大有小,大的与小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小的。

22、振动速度有快有慢,快的与慢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快的。

23、在声音强弱、声音大小,声音轻重中,哪些是指音高?哪些是指音量?答:声音强弱、声音大小,声音轻重都是指音量。

24、二胡有两根弦,空弦拉的时候音有高有低,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答:弦的粗细四、《我们的身体》单元一单元、判断题1、从东南方吹向西北方的是西北风。

(错)2、降水的形式有雨、雪、冰雹等。

(对)3、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就是积云。

(错)4、气象学家常把风速分成12个等级。

(错)5、天气是在不断变化的,它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对)6、同一时间,任何地方的温度是一样的。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附答案汇总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附答案汇总

一、学识渊博的我知道4.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需要选择另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参照物就是假定为静止的物体。

事实上,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宇宙中不存在绝对静止的东西,只有相对静止的物体。

5.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法国飞行员2000米空中伸手抓住脸旁的子弹,以地面为参照物,子弹速度很快,但是以飞机为参照物,子弹就几乎是静止不动的,所以顺手可以抓住。

6.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来说,它的发生了变化。

7.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

8.运动快慢可以用速度大小来表示。

速度实际上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速度的常用单位有千米/小时、米/秒。

两个同学赛跑,距离相同比时间,时间少的快;时间相同比距离,距离长的快;时间和距离均不相同时通过计算速度(距离除以时间)来比较快慢。

11.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由运动变为静止,或者运动快慢发生改变等现象,都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12.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使物体启动或停止,需要给物体施加力。

13.依据运动的球能把瓶子击倒、运动的锤子能把核桃砸开等事实,推出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的结论,就是在推理。

16.物体的运动形式有平动、振动(产生声音)、转动等。

17.锯木头的运动按照运动路线属于直线运动,按照运动形式是平动。

18.各种运动形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简单运动有一种运动形式,而复杂的运动往往包含多种运动形式。

我观察到运动的自行车包含的运动形式有平动(自行车作为一个整体的运动形式)、振动(车座)、转动(车轮)、摆动(车把)。

二、聪明智慧的我是小法官19.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20.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运动或静止的状态是不一样的。

(√)21.纸风车不再用力吹时会停止转动,所以运动状态改变可以不施加力。

(×)23.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主要是看他动不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多样的动物
第1课鸟和哺乳动物
1. 鸡、鸭、喜鹊、绿头鸭、丹顶鹤都属于(鸟类),因为它们都有(两足)和(羽毛),都善于(飞翔)。

它们的身体呈(流线型(纺锤型))形,都有角质的(喙),足上有(鳞片)。

2. 鸟的身体都有(头)、(身)、(翼)、(足)、(尾)五个部分。

鸟的前肢变成了(翅膀)。

3. 我们在观察鸟时,发现身体表面都覆盖了(羽毛)。

还发现鸟的羽毛主要有(正羽)和(绒羽)两种,其中(翼)与鸟的飞行能力有关系。

4. 鹰的喙有尖锐的弯钩,足有尖锐的爪,适于捕食(动物);啄木鸟的喙像锥子,适于捕食(树里的昆虫);绿头鸭的喙扁平,足间有蹼,生活在(水里),适于捕食(鱼虾)。

所以鸟的身体特征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取食方式是(有关系)的。

5. 猫、兔、绵羊、梅花鹿都属于(哺乳动物),因为它们的身体表面都有(毛),都用(乳)喂养后代,都是胎生的。

6. 哺乳动物的身体都有(头)、(颈)、(躯干)、(四肢)、(尾)五个部分。

7. 我还知道(鸵鸟)、(绿头鸭)、(雕)、(企鹅)也是鸟。

8. 我还知道(蝙蝠)、(鲸)、(河马)、(海豚)也是哺乳动物。

还知道能飞的哺乳动物有(蝙蝠),在水中生活的哺乳动物有(鲸),能滑翔的哺乳动物有(鼯猴)。

第2课动物的分类
1. 动物可以分鸟类、(昆虫类)、(鱼类)、(哺乳类)、(爬行类)、(两栖类)和其它动物。

2. 鲤鱼和鲨鱼属于(鱼)类,它们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都有(鳞片),用(鳃)呼吸,用(尾部的摆动、鳍:)游行。

3. 蝗虫和蝴蝶属于(昆虫)类,它们的身体都有(腹部)、(胸部)、(头部)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和一对(复眼),腹部有(三对)足。

4. 观察鱼和猫的骨骼,发现它们都有(脊柱)。

脊柱就是由许多(脊椎骨)连接而成的,是身体的支柱,但并不是每种动物都有。

5. 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柱,将动物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昆虫属于(无脊椎)动物,鱼、鸟、哺乳动物属于(脊椎)动物。

蜗牛、蚯蚓属于(无脊椎)动物。

6. 青蛙、大鲵属于(两栖)动物,它们小时候用(鳃)呼吸,在水中生活,长大后用(肺)呼吸,生活中陆地上。

7. 蛇、龟、鳄鱼属于(爬行)动物,它们的身体表面一般有鳞或甲,用肺呼吸。

8. 把动物分分类。

A兔 B企鹅 C蝴蝶 D鲨鱼 E鲤鱼 F螳螂 G老虎 H蜗牛 I青蛙
无脊椎动物:C F H 脊椎动物:A B D E G I
哺乳动物:A G 鸟类: B
爬行动物:I 鱼类: D E
昆虫:C F 两栖动物:I
第3课我国的珍稀动物
1. (大熊猫)是我国独有的珍稀动物,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

2. 我知道以下珍稀动物:(白头叶猴),分布在广西南部植被繁茂地区。

(中华秋沙鸭),分布在小兴安岭、长白山一带。

(扬子鳄),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及相连的湖泊。

(中华鲟),分布在长江。

(白鳍豚),分布在长江中下游。

属于濒危动物。

(东北虎),分布在小兴安岭、长白山一带。

(红腹锦鸡),分布在中国甘肃和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

3. (普氏原羚)是我国特有的哺乳动物。

4. 人类的哪些行为会影响动物的生存?答:(1)砍伐森林(2)疯狂盗猎(3)建筑物的挤占(4)环境污染(5)过度开采(6)食用野生动物等。

5. 为了保护珍稀动物,我们能做什么?答:(1)建立保护区(2)建立救助站(3)人工繁育(4)宣传保护珍稀动物。

第二单元动植物的繁殖
第4课用种子繁殖
1、种子有哪些相似的结构:都有种皮、胚芽、胚根、子叶。

2、不同植物的种子有哪不同之处?大小、颜色、型状。

3、种子萌发的条件是(阳光)、(氧气)、(适量的水分)、(合适的温度)。

4、种子的传播方式有:除了靠风传播之外、还有水力传播、粘附传播、动物传播、鸟传播、弹射传播等方法。

第5课不用种子怎样繁殖(营养繁殖)
1、用根繁殖的植物有:(竹子)、(马铃薯)、(甘薯)等。

2、用茎繁殖的植物有:(草莓)、(月季)、(柳枝)等。

3、用叶繁殖的植物有:(芦荟)、(冬美人)、(金边虎尾兰)等。

4、有些植物的根、茎和叶脱离母体后,能生根发芽,长成与母体一样的新植株。

这种繁殖方式叫作(营养繁殖)。

5、科学家发明了用植物的(局部组织培养新植株的技术)。

使用这项枝术不仅能快速、大批量地繁育植物,而且不受季节的限制。

这项技术也用于拯救珍稀植物。

第6课动物的繁殖
1、动物的繁殖有:(卵生)、(胎生)。

2、属于卵生动物有:(昆虫)、(鱼)、(鸟)和(两栖动物)。

3、属于胎生动物有:(几呼所有哺乳动物)。

4、动物的繁殖都需要(“父亲”和“母亲”共同参与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幼体。


5、观察鸡蛋的孵化过程:
孵化前照蛋,可见蛋内均匀(透明)。

孵化24小时后,出现小暗区,这是胚盘。

第4天,胚胎头部(增大),血管清晰,整体形态似(蜘蛛)。

第5-6天,出现(眼点)。

第7天,胚胎心脏开始(跳动)。

第10-11天,蛋内布满血管,血管逐渐(变粗)。

第17天,蛋内能见的部分变得(很少)。

第20天,小鸡开始啄壳,不久便(破壳而出)。

第三单元加热与冷却
第7课水受热遇冷会怎样
1、冬季,有时水缸、自来水管会被冻裂,这是因为(水结冰时体积膨胀)。

2、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物体上受冷后凝结的小冰晶是(霜)。

3、液体形态的水受热后会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蒸发)。

4、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凝结)。

5、水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形态。

6、水的蒸发快慢与(蒸发面积)、(空气流动)、(周围温度)有关。

7、水在自然界是怎样循环的?
答:海洋与地面的水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蒸发到天空中变成云和雾,天空中的云遇冷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落向地面变成雨或雪,从而形成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8、一般情况下,水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9、酒精的沸点只有(78 ºC)。

10、水银的沸点为(257 ºC),因此可以测量较高的温度。

但其凝固点为(-39 ºC),故不能测比之更低的温度。

第8课固体也热胀冷缩吗
1、(1)图1是铜球加热后的情况,此时的铜球体积变___大__,__不能____通过铜环。

(2)图2是加热的铜球放人冷水中冷却后的情况,此时的铜球体积变____小____,____能____通过铜环。

(3)结论:铜球具有_热账冷缩_______。

2、一般来说,物体都具有(热账冷缩)的性质。

3、铁轨也是到了一定长度,总要留有(空隙),再接着往下延伸,也是因铁轨(热胀冷缩),如不留空隙,夏天高温下铁轨会(膨胀隆起)。

4、夏天,电工在架设电线时,如果把线绷得(太紧),那么到冬天,电线受冷缩短时就会(断裂)。

所以一般夏天架设电线时电线都要略有(下垂)。

反之,冬天架线比夏天略紧些。

5、我知道热胀冷缩的金属有___铜_____、____钢____、____铁____。

6、冬季,有时水缸、自来水管会被冻裂,这是因为(水结成冰时,体积膨胀)。

7、钢铁造的桥在温度变化时会有热胀冷缩,因此铁桥通常架在(桥墩)上。

第9课空气的热胀冷缩
1、将套着气球的小瓶放入热水中,发现气球(胀大)。

2、将套着气球的小瓶放入冷水中,发现气球(变小)。

3、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空气受冷后体积会(缩小),由此可以得出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自行车爆胎都发生在(夏季)。

5、将踩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就能使它恢复原样,这是应用了(热胀冷缩)性质。

6、风是由于两地的(冷热)不同,从而使两地的(气温)产生了差异,导至(空气)产生流动,行成了风。

7、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从而行成了(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