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文

合集下载

新民主主义革命概念论文

新民主主义革命概念论文

试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中图分类号:k2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1-296-01摘要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重要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即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具体的讲也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文章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主要从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同时又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这两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性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和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依据中国革命的新形势和新经验,相继发表了一些著作,丰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并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作了完整概括:“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当前历史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新民主主义革命,即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具体的讲也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而又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是理解这个概念的关键。

第一,一场革命的性质都是由革命对象和革命任务所决定的。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相互勾结以压迫中国人民,而以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为最大的压迫。

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的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是封建地主阶级统治的主要支持者。

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贯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始终,但由于各个时期革命形势和主要斗争对象的不同,决定反对哪一个帝国主义国家是不同的。

封建地主阶级则是帝国主义侵略和控制中国的主要社会基础,阻碍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障碍,因而成为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主要对象。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目的是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改变建立在这种经济基础之上的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确立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新的政治上层建筑,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毛概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文参考

毛概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文参考

毛概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文参考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指毛泽东对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前途、性质、地位、任务及长期性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理论认识。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毛概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文参考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毛概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文参考范文篇一:《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功用》[摘要]本文在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条件是鸦片战争后中国所面临的民族危机和俄国“十月革命”的示范效应的基础上,指出了马克思主义通过俄国传入中国时就存在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差距以及俄国经验和中国实际的差距,阐释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和王明的“左”倾机会主义错误发生的深层原因,最终揭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在弥合马克思主义以及俄国经验与中国实际的差距方面的理论功用。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马克思主义;俄国经验;中国实际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越来越严重。

为了摆脱民族危机,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农民阶级,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洋务派,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以及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都进行了各自的探索。

然而,这些探索都没有能够改变中国的命运,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了。

正如毛泽东所总结的:“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

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

”〔1〕由于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以及资产阶级革命派都没有能够寻找到一条救亡图存的道路,所以,中国需要新的阶级在新的指导思想下探寻出一条新的救亡图存的道路。

在这个时候,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了中国人民极大的鼓舞。

正如毛泽东所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毛概论文 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毛概论文 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毛概论文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一、引言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场伟大的革命,是中国人民为实现国家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进步而进行的一场伟大斗争。

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则是指导这场革命实践的理论基础。

本文旨在探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和启示。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为中国革命提供了科学指导,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则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土壤。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观点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一个阶级斗争为主要内容、面向全民族的革命,其基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无产阶级必须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各革命阶级、阶层及人民的大团结,实现统一战线下的革命胜利。

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两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分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阶段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两个阶段,两个阶段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但又有区别,不可混淆。

4.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方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方向是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仅仅是中国革命的第一步,社会主义革命才是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根本出路。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1. 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历史经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实践探索,为中国解决社会问题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当时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帝国主义的压迫、封建主义的束缚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新民主主义革命正是为了彻底解决这些问题。

2. 提供了实现国家独立、人民解放的理论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为中国人民实现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战胜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国家。

毛概论文 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毛概论文 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姓名:学号:班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摘要: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把中国的实际情况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结合在一起,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问题以及以后去向,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使中国走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使革命走向成功,为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对推进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启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近代国情新民主义革命革命道路及经验新民主主义的形成——近代国情的需要,历史的使命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武装入侵和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割占和强行借租土地,划分势力范围,驻扎军队,不断干涉我国的行政和司法权,而当时的清政府昏庸无能,使中国丧失了许多主权和政治上的独立性。

一方面,各国列强还通过控制关税,倾销商品,索取战争赔款,如: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鸦片战争赔款2100万元(以一元折银七钱计,合银1470万两);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赔款1600万两;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日本赔款2亿3000万两(赔日本军费2亿两,退还辽东半岛偿款3 000万两);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八国联军赔款4亿5000万两。

等。

以此来垄断金融,操控中国的经济命脉,使中国逐渐丧失经济上的独立而不得不依赖和受制于帝国主义。

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另一方面,帝国主义的侵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但并没有使中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这是因为中国仍然存在着剥削阶级,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剥削,买办资本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相结合,在中国经济中占有很大优势。

再加上民族资本的先天不足,重工业的比重不高,技术、设备的缺乏,因此,不得不依赖于外国资本和本国官僚资本。

历史论文: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

历史论文: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其中,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是最主要的革命对象。

官僚资本指四大家族及军阀控制的资本。

失败的教训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败和西方列强的入侵,使它不可能按部就班地步入资本主义社会,而是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证明农民阶级不能代表先进的生产方式,而是落后的小生产者,因此单纯的农民战争是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但是,在中国,农民阶级又是一个庞大的队伍,所以,虽然农民阶级不能作为领导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却必然以主力军的身份参与革命,这在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后发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有了成功的验证。

由于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中,因而具有两面性。

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同外国资本主义、封建势力存在矛盾,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这就决定了它具有革命性的一面。

另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由于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这些决定了它同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存在着一定的依赖关系,又有软弱性、妥协性的一面。

这些局限性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提不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不能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它所领导的一系列运动都失败了。

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人士发动的,主要思想是三民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人士发动的,主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思想。

胜利法宝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1.统一战线2.武装斗争3.党的建设历史意义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但是却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时期。

国际影响其次,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也发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国革命的胜利,大大激励了许多类似中国这样遭到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剥削压迫的国家的人民,增强了他们斗争的信心和决心;它对国际局势的发展和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也具有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新民主主义的毛概论文参考

新民主主义的毛概论文参考

新民主主义的毛概论文参考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任务,除了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以外,在国内,就是要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大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新民主主义的毛概论文参考,希望大家喜欢!新民主主义的毛概论文参考篇一《浅谈新民主主义时期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摘要:中国共产党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的探寻是从建党前后开始的,在总结长期探索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毛泽东在1938年召开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经过延安整风,这一命题以其无可辩驳的真理性成为全党的共识,以后又成为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开辟新道路、形成新理论的旗帜和经验。

本文主要综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要求。

恩格斯曾说,马克思主义“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①。

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发展要求,更是中国革命所面临的现实需要。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经验教训,在同错误思想作斗争的过程中,以其独有的实践品性逐渐实现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自觉,拨正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航向。

在这一过程中,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以及对中国国情和革命特点的把握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真知灼见。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特殊国情在各个不同时期,中国面临的问题有所不同,要求我们必须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土地革命时期。

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曲折而艰难,革命进入了低潮,中困共产党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各地工会组织,也都土崩瓦解。

毛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论文

毛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论文

毛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论文推荐文章毛概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文参考热度:有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毛概论文热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心得体会热度:理论中心组学习心得体会例文热度:市农委2017年党员理论学习计划热度: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是从理论上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和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以及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大问题,从而架起了从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桥梁。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毛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毛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论文篇一《试析毛泽东思想中新民主主义理论》摘要:毛泽东创立的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两大组成部分。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是一个结构严谨、内容丰富的科学体系,其基本内容围绕着一个总题目,即回答“中国向何处去”和如何“去争取光明的前途和光明的命运”。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中国社会;中国革命;新民主主义一、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历史走向和发展道路(一)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即特殊国情毛泽东深刻地分析了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明确指出自从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已由封建社会逐渐地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自从“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国又变成了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社会。

这就是现时中国社会的性质。

这个特殊的社会形态具有既不同于封建主义社会、又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特点,这是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

(二)关于中国社会的历史走向和发展道路近代中国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殊社会形态,决定了中国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这是因为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加上买办资产阶级的依附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使中国失去了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国际和国内条件。

二、关于中国革命的若干问题分析(一)关于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和历史特点近代中国社会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改变这个特殊的社会状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文

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文

论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革命,资本主义,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民主革命的两大任务: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新民主主义所谓“新”,是相对于17-18世纪欧美国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领导的,旨在推翻封建专制主义压迫,确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总的来说所谓“新”主要含义指: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新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理想(社会主义)。

1 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失败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能担当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重任。

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诞生时就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控制之下,对于外国资本主义在经济上有强烈的依赖性,并且与国内的封建势力也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是他们革命性和妥协性的双面性原因之一,因此,自始至终,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经济上依赖西方列强,规模也非常弱小。

并且,民族资产阶级对于帝国主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幻想帝国主义会帮助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忽略了帝国主义弱肉强食的本质。

(举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戊戌变法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的论据说明)得出结论: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受阶级局限性的影响,不能担当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重任,这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

由于资产阶级不能领导民主革命,那么,民主革命的重任必须由更为先进的阶级领导,这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原因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的必然条件。

2 必然条件(1)国际环境:俄国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世界已进入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这就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国际环境。

这是转变的时代条件。

(2)经济条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欧美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互相厮杀无暇顾及中国,且欧战各国需从中国进口原材料和农产品等因素的影响,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革命,资本主义,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
民主革命的两大任务: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
新民主主义所谓“新”,是相对于17-18世纪欧美国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领导的,旨在推翻封建专制主义压迫,确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总的来说所谓“新”主要含义指: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新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
级),理想(社会主义)。

1 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失败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能担当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重任。

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诞生时就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控制之下,对于外国资本主义在经济上有强烈的依赖性,并且与国内的封建势力也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是他们革命性和妥协性的双面性原因之一,因此,自始至终,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经济上依赖西方列强,规模也非常弱小。

并且,民族资产阶级对于帝国主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幻想帝国主义会帮助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忽略了帝国主义弱肉强食的本质。

(举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戊戌变法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的论据说明)
得出结论: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受阶级局限性的影响,不能担当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重任,这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

由于资产阶级不能领导民主革命,那么,民主革命的重任必须由更为先进的阶级领导,这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原因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的必然条件。

2 必然条件
(1)国际环境:俄国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世界已进入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这就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国际环境。

这是转变的时代条件。

(2)经济条件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欧美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互相厮杀无暇顾及中国,且欧战各国需从中国进口原材料和农产品等因素的影响,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3)社会阶级
随着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使中国革命开始有了新的领导力量。

这表明中国的民主革命开始进入以无产阶级为领导的新阶段,革命的领导权是属于无产阶级还是属于资产阶级,这是区别新旧民主革命的根本标志。

(4)指导思想
五四运动之后,中国已有大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他们不但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而且还促进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这种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不但是彻底地反帝反封建,而且将把这一革命引向社会主义的前途。

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如何进行共产主义运动,如何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问题,为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
会架起一座桥梁,打开一个通道。

3无产阶级及领导中国革命
1921年,毛泽东等12 人代表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诞生,使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为现实。

从此,中国出现了一个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从此,中国共产党担负起领导中国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重任,真正地实现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转变。

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在政治上,要建立“ 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在经济上,要使一切“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这个共和国的国家所有” ;在文化上,要挣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文化思想的奴役,实行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这些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既不同于旧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又区别于社会主义。

总之,在抗日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中国革命发展的基本规律,并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这标志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毛泽东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极大地鼓舞了他们的胜利信心,有力地指导和促进了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经历了北伐战争(1924-1927年)、土地革命战争(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和全国解放战争(1945-1949年)四个历史阶段。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共同抗击侵略者,赢得了抗战胜利。

但1945年,国民党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经过三年解放战争,最终于1949年推翻了国民党政府,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4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的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5 个人感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义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数千年来,中国的历史是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近百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又凭借坚船利炮,把中国一步步拖入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但是却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

中国人民为了自由、民主、独立和统一整整奋斗了一个世纪,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

从此,劳动人民成了新中国的主人。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时期。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毛泽东同志被公认为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思想被公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在总结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所形成的这些基本结论,成为中国人民的巨大精神财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