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电子产品的防腐蚀设计

合集下载

电子产品三防设计培训资料 (1)

电子产品三防设计培训资料 (1)
20231。三防的定义:
防湿热、防霉菌、防盐雾腐蚀。 (简称:防潮、防霉、防盐雾或三防)
2。对三防定义的理解
1)国外通称为 防腐蚀 技术 2)“三防”的真实含义:
凡是由大气(候)环境或设备的平台环境而引起 的设备所有故障都属于“三防”防护的范畴。而不仅 限于防潮、防霉、防盐雾。
铝合金盖板与镀银件接触导致铝合金腐蚀。 镀银模块于铝合金底座接触,导致铝底座腐蚀。 镀银器件安装在铝合金面板上,湿热试验后导致铝面
板腐蚀,器件外壳改为镀镍后,通过试验。 SMA高频连接器,用镀锌螺钉,在湿热环境6个月后,
彩锌螺钉生锈,应选用不锈钢紧固件。
腐蚀案例
三防失效案例三:应力腐蚀
海军某舰,天线采用钢管焊接涂漆,二年后焊 接处锈蚀而断裂。
不受控的环境,偶尔会R.H 100%如 仓库,地下室,户外简单遮蔽等.
恶劣环境如:海上舰船,岛屿或距离海岸,盐碱
地3.7Km;冶炼,化工,皮革 厂1~3Km 受有害物质(酸,碱,盐。 SO2 H2S 等)侵蚀。
暴露在高真空和高辐射下.(高冲击、振动)
4.6.3 结构件分类-----按所处环境划分
1) “Ⅰ” 型表面和 “Ⅱ” 型表面
镉及其化合物
75
六价铬及其化合物
900
多溴联苯(PBB)及其衍生物如多溴联苯醚(PBDE)
多溴联苯氧化物(PBDO)
多氯联苯及其衍生物(PCTS)
900 5
6. 三防的主要案例
6.1 三防设计的重要性及典型案例分析.
根据多年的统计分析:
事故中属设计不当或设计错误占 80 % 由加工或工艺问题占20 %
4)环境适应性(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

电子产品的防腐蚀设计.

电子产品的防腐蚀设计.

2004年12月18日
电子产品(设备)结构设计与制造工艺
第二章 电子产品的防腐蚀设计
三、 防腐蚀的结构设计 金属防腐蚀除使用覆盖层外,还应从产品结构设计上加以考虑,金属结构设 计是否合理,对于接触腐蚀、缝隙腐蚀、应力腐蚀的敏感性影响很大。 1、合理的结构形状 •结构形状应尽可能简单和合理。 •防止参与水分和冷凝液的积聚。 2、防止电偶腐蚀
2004年12月18日
电子产品(设备)结构设计与制造工艺
第二章 电子产品的防腐蚀设计
•吸收 有些材料本身具有缝隙和毛细孔,材料表面的水分子由于毛细作用,进 入材料内部。 3、防潮湿措施 防潮湿措施首先是合理地选用材料,在满足结构强度,性能要求和经济性 的情况下,应采用耐腐蚀、耐湿、化学性能稳定的材料,同时采取表面憎水处 理、浸渍、灌封、密封等方法。 •在正常气候条件下为了提高某些非金属材料、纤维材料和线圈类元器件的防潮 能力、耐热能力、抗电强度以及机械强度等,可采用憎水处理、蘸渍、浸渍处 理和灌封处理。对于金属材料的防潮,则多采用表面覆盖。 • 憎水处理和蘸渍处理多用来作为其他防潮处理后的辅助处理,以进一步加强其 防潮性能。 • 浸渍和灌封处理应根据使用条件和要求选择适当的浸渍、灌封材料 。 • 密封措施主要用于恶劣的气候条件 。
2004年12月18日
• •
3.海水腐蚀环境中的选材
电子产品(设备)结构设计与制造工艺
第二章 电子产品的防腐蚀设计
二、防腐蚀覆盖层 金属材料的表面防腐蚀覆盖层主要有金属镀层、金属表面化学处理和有机覆 盖层等三种。 1、金属镀层 (1)金属镀层的分类 •主要用来防止金属制品腐蚀的防护性镀层。 •不但能防止腐蚀,而且能赋予金属制品某种经久不变的光泽外观的防护——装 饰性镀层。 •导电性镀层。如镀银,用来提高零件表面的导电性能。

电子设备结构与工艺(腐蚀与防护)

电子设备结构与工艺(腐蚀与防护)

电化学腐蚀
•• 定义: 不纯的金属(或合金)跟电
解质溶液接触时,会发生原电池 反应,比较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 而被氧化.
金属腐蚀知识
钢铁的析氢腐蚀示意图
金属腐蚀知识
钢铁的吸氧腐蚀示意图
二、金属的防护
• 1.影响金属腐蚀的因素
• (1)金属的本性:金属越活泼,就越容易失去 电子而被腐蚀,如果金属中能导电的杂质不如该 金属活泼,则容易形成原电池而使金属发生电化 学腐蚀。 • (2) 介质:介质对金属腐蚀的影响也很大,如 果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接触腐蚀性气体或电解 质溶液,都容易被腐蚀。
金属的腐蚀自然就可以防止了。
金属覆盖:金属覆盖层是用电镀、化学镀、喷镀和热浸
等方法,在本体金属表面镀上一层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即 抗腐蚀性)和某些物理性能(如导电性、耐磨性)的金属。 化学覆盖:化学覆盖是用化学或电化学的方法在金属表 面形成一层致密而稳定的金属化合物。化学覆盖有:发蓝
(黑)、氧化、钝化、阳极氧化和磷化等。
物体的吸湿形式:
(1)扩散。在高湿环境中,由于物体内部和周围环境的水汽压力差 较大,水分子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向物体内部扩散,使水分子进入物体 内部。扩散随着温度升高而加剧。 (2)吸收。有些材料本身具有缝隙和毛细孔,如高分子塑料的分子 间,均存在一定的空隙,纤维材料则有众多的毛细孔,当这种材料处于 潮湿空气中时,材料表面的水膜分子由于毛细作用,进入材料内部。
水分子以扩散和吸收的形式进入物质内部的程度, 可以用吸湿性(吸水性)和透湿性等指标表示。 吸湿性——它以材料在温度为20º C和相对湿度为 100%(或97%~100%)的空气中经过24小时后所增加 重量的百分数来表示。 吸水性以材料放在温度为(20±5)º C的蒸馏水 中经过24小时后所增加重量的百分数来表示。

电气专业防腐措施

电气专业防腐措施

电气专业防腐措施1. 引言在电气工程中,防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由于电气设备常常遭受潮湿、腐蚀等环境影响,如果不采取适当的防腐措施,电气设备的寿命会大幅缩短,甚至可能引发电气故障,对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因此,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电气专业防腐措施,以帮助电气工程师有效地保护电气设备免受腐蚀的影响。

2. 防腐涂料选择选择适当的防腐涂料是电气专业防腐的关键步骤之一。

常见的电气设备防腐涂料有以下几类:2.1. 导电性涂料导电性涂料可以在电气设备表面形成导电层,以提供保护设备免受电气腐蚀的影响。

这些涂料通常使用含有导电剂的聚合物材料制成,能够良好地导电并抵抗腐蚀。

然而,导电性涂料的导电性可能会受到温度和湿度变化的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导电性涂料。

2.2. 防腐底漆和面漆防腐底漆和面漆是另一种常用的防腐涂料。

底漆通常用于增加附着力和提供较好的防腐保护,而面漆则用于美化和提供额外的保护层。

根据实际需求和环境条件,可以选择酚醛、环氧、聚氨酯等不同类型的防腐底漆和面漆。

这些涂料通常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耐候性,可在潮湿和酸碱环境下提供有效的防护。

2.3. 硅酮防腐涂料硅酮防腐涂料是一种具有优异耐候性和耐腐蚀性能的涂料。

它们通常由有机硅树脂制成,能够保护电气设备免受紫外线辐射、酸碱腐蚀和潮湿等环境因素的损害。

硅酮防腐涂料的优点是耐用性好,具有良好的抗老化性能,适用于户外和高风险腐蚀区域的电气设备。

3. 防水措施除了选择合适的防腐涂料之外,还需要采取适当的防水措施,以保护电气设备免受水分侵入和腐蚀的影响。

3.1. 密封接头和连接器电气设备中的接头和连接器是水分侵入的重要通道。

为了防止水分渗入,可以使用防水胶带或热缩套管密封接头和连接器。

这些防水材料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可以有效防止水分渗入,并提高接头和连接器的防腐蚀能力。

3.2. 防水涂层在暴露在湿润环境中的电气设备上,涂上一层防水涂层是一种常用的防水措施。

耐海洋环境的电子设备防腐蚀设计

耐海洋环境的电子设备防腐蚀设计

耐海洋环境的电子设备防腐蚀设计摘要:我国东南沿海环境恶劣,对电子设备的可靠性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从潮湿、霉菌、盐雾等方面分析其腐蚀机理,再通过材料选用、表面处理、结构设计、过程控制等方面进行防腐蚀设计,对我们开展耐海洋环境的电子设备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防腐蚀;密封我国东南沿海终年高温、高湿、日照时间长、辐射强烈、季风明显、雨量充沛、空气含盐量高。

剧统计西沙的年平均气温26℃,全年大于30℃的高温天气超过140天,全年降雨量达到2500mm。

这对电子设备提出了一个非常高的要求,如何在这样恶劣环境下正常运行。

而电子设备是一个复杂而且智能化较高的系统,任何一种元器件、材料的失效,都可导致设备的电气性能下降,机械强度降低,严重时会导致设备功能失效。

针对上述环境特点,本文从潮湿、霉菌、盐雾等方面分析其腐蚀机理及其对设备的影响,再通过材料选用、表面处理、结构设计、过程控制等方面进行防腐蚀设计。

1、腐蚀机理1.1 潮湿影响潮湿是电子设备损坏变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它会对机械性能和电子性能产品破坏。

湿气往往溶解有氧化物,硫酸盐和硝酸盐等,能引起或加剧金属的腐蚀。

潮湿会降低绝缘材料和电路板的绝缘电阻,增大介质损耗角的正切值,降低绝缘性能,严重时会出现漏电甚至短路。

同时,潮湿还为霉菌的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1.2 霉菌影响霉菌在设备上发芽、生长、繁殖的过程就是它不断腐蚀、破坏设备的过程。

霉菌在新陈代谢中能分泌出大量的酵素和有机酸,对材料进行分解反应或老化,影响材料的机械性能和外观。

在绝缘材料上生长的霉菌丝含有分水,水具有导电性,因而影响电子设备的电气性能。

使绝缘电阻明显降低,通电时造成短路。

霉菌丝还可能改变有效电容,使设备的谐振电路不协调。

1.3 盐雾影响海洋大气中富含盐雾,盐雾是由海水中浪花和击岸时的喷散或由于气流卷带海水中的盐分而形成的,盐雾颗粒在1μm~5μm范围内。

盐雾对于设备的影响,主要是金属材料和金属镀层的腐蚀,另外对某些绝缘材料也有影响。

电子设备的防腐结构设计综述

电子设备的防腐结构设计综述

电子设备的防腐结构设计综述I. 前言- 研究背景- 研究目的II. 防腐需求分析- 材料环境适应性要求- 防腐设计考虑因素III. 防腐结构设计方法总结- 防腐设计流程- 防腐设计方法总结IV. 防腐结构设计实例分析- 电子产品的防腐实例- 某企业电子产品防腐设计案例V. 总结与展望- 设计流程优化展望- 未来发展趋势展望VI. 结论- 防腐设计的重要性- 防腐结构设计对电子产品的贡献参考文献I. 前言电子设备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恶劣的环境条件,如潮湿、酸碱等,这些条件会对电子设备的性能产生影响。

针对电子设备在特定环境下的防护需求,防腐结构设计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技术。

本文旨在综述电子设备的防腐结构设计,通过对防腐需求分析、防腐结构设计方法总结和实例分析,为电子设备的设计提供参考。

II. 防腐需求分析防腐结构设计要求在各种环境条件下,保证电子设备内部元器件和结构部件的正常工作和寿命。

在实际设计中,考虑防腐需求是必不可少的,因为电子设备需要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1. 材料环境适应性要求在选择材料时,要考虑防腐性能。

常用的材料有塑料、金属等,而常用的防腐涂料有环氧涂料、聚氨酯涂料等。

在选择材料时,要考虑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酸碱度等,以及电子设备所处的使用环境。

2. 防腐设计考虑因素防腐设计涉及很多因素,包括制造工艺、物理机械特性等。

制造工艺必须考虑材料的防腐性能,以及材料在制造过程中需要经受的压力、温度等因素。

物理机械特性主要涉及电子设备结构的厚度、硬度、强度、稳定性等因素。

III. 防腐结构设计方法总结防腐结构设计的关键在于设计方法,以下是常用的防腐结构设计方法:1. 密封防护法:选用密封性好的壳体或密合件,保护内部元器件。

2. 防腐涂层法:使用防腐涂层,如环氧涂料、聚氨酯涂料、亚克力涂料等。

3. 防腐包覆法:对电子设备进行包覆,使用防护膜或用塑料封套进行防腐处理。

4. 防腐防潮法:加强电子设备的防潮措施,如使用干燥剂等。

机载电子设备的腐蚀防护设计

机载电子设备的腐蚀防护设计

机载电子设备的腐蚀防护设计摘要:随着飞机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机载电子设备的应用也越来越多,而这些电子设备在服役的过程中,腐蚀现象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因此,在设计和制造时就需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来延缓这种腐蚀现象的蔓延,以达到提高产品使用寿命的目的。

本文从表面处理、材料选用、结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防护与控制等方面入手,对机载电子设备的腐蚀防护设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电子设备;腐蚀防护引言机载电子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腐蚀会对电子设备的功能、性能造成严重影响,如承力部位发生腐蚀,会导致零部件原有的承载能力下降,在使用中对造成零部件断裂,导致产品失效;零部件表面处理涂层的腐蚀会使得内部基材失去应有的保护,导致内部基材腐蚀,造成通风散热等固有性能的下降等等。

腐蚀产生的问题轻则会影响测试性,增加维修工作的时间和费用,造成经济损失,重则安全性降低,引发事故。

因此电子设备腐蚀的危害不容小觑,需要采取比较有效果的方法与措施,才能确保电子设备在运行时有良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1]。

下面将从表面处理、材料选用、结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防护与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

1.表面处理金属表面处理是指通过一些物理、化学、机械或复合方法使金属表面具有与基体不同的组织结构、化学成分和物理状态,从而使经过处理后的表面具有与基体不同的性能。

经过表面处理后的金属材料,其基体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并未发生变化或未发生大的变化,但是它的其表面却可以有了其它特殊性能,比如较高的耐腐蚀性、耐磨性、耐热性以及良好的电磁特性、光学性能、导电性等[2-3]传统的表面处理主要是电镀、阳极氧化等,在不断的发展的过程中,各种不同形式的表面处理技术已被应用,如微弧氧化、气相沉积、高能束处理等等。

新型先进的表面处理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材料的耐蚀性,还可以提高其耐磨性、导电性、隔热性等,并具有装饰性。

本文以铝及铝合金为例。

1.1化学氧化化学氧化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使清洁的铝表面与氧化溶液中的氧发生反应而生成氧化膜的方法。

《防腐蚀设计》课件

《防腐蚀设计》课件
反应过程,导致材料表面的破坏和降解。腐蚀可分为电化学腐蚀和化学腐蚀两种类别。
腐蚀的危害
腐蚀不仅对设备造成严重损害,而且对人身安全构成威胁。了解腐蚀的危害 可以帮助我们采取有效的防腐措施。
防腐措施
腐蚀预防
通过选用合适的材料和应用防腐蚀涂料等方 式,预防腐蚀的发生。
防腐蚀治理
采用涂层修复、阳极保护和防腐衬里等方法 对已发生腐蚀的设备进行治理。
防腐蚀设计
防腐涂层设计
根据材料的特性和工作环境 的要求,设计适当的防腐涂 层以保护设备表面。
防腐蚀材料选择
选择具有良好耐腐蚀性能的 材料,以提高设备的抗腐蚀 能力。
防腐蚀结构设计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减少 腐蚀因素对设备的影响,延 长其使用寿命。
《防腐蚀设计》PPT课件
An engaging and informative presentation discussing the importance of corrosion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Explore the various types of corrosion and the measures to combat them.
2 腐蚀预防和治理的
方法
3 防腐蚀设计的关键
要素
概述防腐蚀的预防和治 理方法,帮助观众了解 如何有效应对腐蚀问题。
提出防腐蚀设计的关键 要素,以帮助听众进行 合理的防腐蚀设计。
应用案例
石油与天然气工业的防腐蚀设计
探索在石油与天然气工业中应用的有效防腐蚀设 计,确保设备的安全和生产的顺利进行。
医药制造业的防腐蚀设计
介绍医药制造业中采用的防腐蚀设计,以确保生 产过程的安全和药品质量的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电子产品的防腐蚀设计2.1 概述2.1.1腐蚀效应1.腐蚀的概念材料受环境介质的化学作用而发生性能下降、状态改变、甚至损坏变质的现象。

2.腐蚀的分类根据被腐蚀材料的种类,可分为金属腐蚀和非金属腐蚀两大类。

金属腐蚀:金属与周围环境介质之间发生化学或电化学作用而引起的破坏或变质现象。

按照腐蚀的机理分类,可分为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和物理腐蚀。

化学腐蚀主要为金属在无水的液体和气体以及在干燥的气体中的腐蚀。

物理腐蚀是指金属由于单纯的物理溶解作用而引起的破坏,金属与熔融液态金属接触引起的金属溶解或开裂就属于物理腐蚀。

电化学腐蚀是金属与电解液发生作用所产生的腐蚀。

其特征是腐蚀过程中有电流产生,在金属表面上有隔离的阳极区和阴极区,被腐蚀的是阳极区。

电化学腐蚀的现象与原电池作用相似。

电化学腐蚀是最普遍、最常见的金属腐蚀,在造成电子设备故障的常见的原因中,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是最常受到指责的因素。

大多数电子设备的制造、运输、储存和使用都是在地面或接近地面的地方进行,因此金属材料在潮湿大气中的腐蚀破坏是电子设备防腐蚀设计重点考虑的问题。

非金属材料在化学介质或化学介质与其他因素(如应力、光、热等)共同作用下,因变质而丧失使用性能称为非金属材料腐蚀。

电子设备使用的非金属材料,以有机高分子材料为最广泛,如塑料、涂料、薄膜、绝缘材料等。

高分子材料腐蚀的主要形式有老化、化学裂解、溶胀和溶解、应力开裂等。

由于生物活动而引起材料变质破坏的现象通常称为生物腐蚀,其中由于霉菌和其他微生物引起的腐蚀也称为霉腐或霉变。

2.1.2 腐蚀性环境因素凡是能够作为腐蚀介质引起材料腐蚀的环境因素,都可称之为腐蚀性环境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1.水分。

2.氧和臭氧。

3.温度。

4.腐蚀性气体。

5.盐雾。

6.沙和灰尘。

7.太阳辐射。

8.微生物额动物。

2.1.3防腐蚀设计的基本要求实践证明,采取恰当的防护措施,腐蚀是可以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有些腐蚀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在防腐蚀设计时,应该考虑的主要因素有:电子设备可能遭遇的环境条件及主要的腐蚀性环境因素;对腐蚀损坏最敏感的部位(包括元器件、零部件和材料);要求保护的程度(临时性防护、可更换零件防护、高稳定性永久性防护等)以及允许采用的防护手段。

通过对各种因素的综合分析,预测可能发生的腐蚀类型和危险性后果,从而确定合理而有效的防腐蚀措施。

防止电子设备腐蚀损坏的基本方法有以下几种:1.采用高耐蚀性材料;2.消除或削弱环境中的腐蚀性因素;3.对不耐蚀材料进行耐蚀性表面处理;4.防腐蚀结构设计;5.电化学保护;企图仅仅采用一种方法来达到防止腐蚀的目的是不切实际的。

通常需要将几种方法接合起来使用,以获得经济而有效的结果。

ﻬ2.2潮湿及生物危害的防护2.2.1 潮湿的防护1、潮湿的危害气候条件对电子设备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从设备产生故障的直接原因来看,潮湿是主要因素。

潮湿对电子设备具有下列破坏作用:(1)引起金属腐蚀及加快腐蚀速度。

(2)使非金属材料性能变坏、失效。

一些吸湿较大的材料,吸湿后发生溶胀、变形、强度降低乃至产生机械性破损。

此外,水分附着在材料表面或渗入内部,使材料表面电导率增加,体积电阻降低,造成短路、漏电和击穿,介质损耗增大。

潮湿也是使油漆涂覆层起泡,脱落从而失去其保护作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3)水是一种极性介质,能够改变电气元件的参数,例如水附着在电阻器上,会形成一漏电通路,相当于在电阻器上并联一可变电阻。

(4)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潮湿有利于霉菌的生长繁殖,引起非金属材料的霉烂。

(5)当温度升高或空气中含有杂质(如灰尘、盐分等)时,潮湿的影响和危害将加剧。

2、吸湿机理处在潮湿空气中的物体,由于空气中的水分在热的作用下蒸发形成水蒸汽,水蒸气的分子运动,必然有一部分水分子被吸附在物体表面上,形成了一层水膜,随着空气相对湿度增高,水膜厚度亦增大。

一切物体的吸湿,都是由这层水膜引起的。

物体的吸湿有以下四种形式:(1)扩散在高湿环境下,由于物体本身和周围环境的水汽压力差较大,水分子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向物体内部扩散,使水分子进入物体内部。

扩散随着温度增高而加剧。

(2)吸收有些材料本身具有缝隙和毛细孔,当物体处于潮湿空气中时,材料表面的水分子由于毛细作用,进入材料内部。

(3)吸附由于物体表面分子对水分子具有吸引力,当物体处于潮湿空气中时,水分子就会吸附到物体表面上,形成一层水膜。

(4)凝露当物体表面温度低于周围空气的露点温度时,空气中的水蒸汽便会在物体表面上凝结成水珠,形成一层很厚的水膜。

在高低温交变循环下,可能造成物体内部的内凝露,严重时造成物体内部积水。

扩散和吸收使水分子进入材料内部,因而会使材料的体积电阻率下降,水分子以扩散和吸收的形式进入材料内部的程度,可以用吸湿性(吸潮性)和透湿性等指标表示。

吸附和凝露会使材料表面形成一层水膜,造成材料表面电阻率下降。

材料表面是否被水润湿,对材料表面电阻率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讲,材料表面被水润湿的程度越大,其表面电阻率下降也越大,材料表面被水润湿的程度可用润湿角来表征。

当润湿角α<900时,材料可被认为是亲水性的,即物体表面对水分子的吸引力大于水的表面张力。

亲水性物体使水在物体表面上连成一片水膜。

当润湿角α>900时,则被认为是憎水性的,即物体表面对水分子的吸引力小于水的表面张力。

憎水性物体使水在物体表面上收缩成不相连接的小水珠,物体表面不易润湿,水分子不易渗入物体内部。

而且,α角越大,表示物体的憎水性越强以上四种吸湿形式可能同时出现,也可能只出现某一二种,这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3、防潮湿措施防潮湿措施首先是合理地选用材料,在满足结构强度,性能要求和经济性的情况下,应采用耐腐蚀、耐湿、化学性能稳定的材料,同时采取表面憎水处理、浸渍、灌封、密封等方法。

(1)憎水处理亲水性物质的吸湿性、透湿性大,可以通过憎水处理改变其亲水性,使它的吸湿性和透湿性降低。

方法是把硅有机化合物盛在容器中,放到加热器中加热到50~70℃,让其挥发,被处理的元器件和零件在有机硅蒸汽中吸收有机硅分子,然后在180~200℃的环境中烘烤,有机硅分子渗入元器件和零件所有的毛细孔和缝隙并与水分子化合,在元器件和零件表面形成憎水性的聚硅烷膜。

(2)浸渍和蘸渍浸渍是将被处理的元器件和零件浸入绝缘漆中,经过一段时间使绝缘漆进入元器件和零件的毛细孔、缝隙以及结构中的空隙,从而提高了元器件和零件的防潮湿性能。

浸渍有一般浸渍和真空浸渍两种,真空浸渍的效果高于一般浸渍。

经浸渍处理后的元器件和零件除了具有良好的防潮湿性能外,还能提高纤维绝缘材料的抗电强度、热稳定性,提高元器件和零件的机械强度,改善了传热性能。

蘸渍是把被处理的元器件和零件短时间(几秒钟)地浸泡在绝缘漆中,使元器件和零件表面上形成一层薄绝缘漆膜;也可以用涂覆的办法在元器件和零件表面涂上一层绝缘漆膜。

蘸渍适用于敞开式的整机、功能单元等,除了能防潮湿以外,还能增加元器件和零件的外形美观。

蘸渍和浸渍的区别在于:蘸渍只是在材料表面上形成一层防护性能绝缘漆膜,而浸渍则是将绝缘漆深入到材料内部,所以蘸渍的防潮湿性能比浸渍差。

常用的防潮漆有:环氧绝缘清漆、聚氨脂绝缘清漆、环氧—聚酰胺绝缘清漆等。

(3)灌封灌封是用热熔状态的树脂、橡胶等将元器件浇注封闭,形成一个与外界环境完全隔绝的独立的整体。

灌封除可保护电子元件避免潮湿和腐蚀外,还能避免强烈振动、冲击及剧烈温度变化对电子元件的不良影响,以及提高抗振冲强度。

但此法多适用于小型的单元、部件及元器件。

灌封材料主要要求是应具有优异的粘附力,很小的透湿性、较高的软化点以及优良的向物体缝隙的渗透能力。

常用的灌封材料有:有机硅凝胶、有机硅橡胶、环氧树脂等。

(4)密封密封是长期防止潮气影响的最有效方法。

它就是将零件、元器件或一些复杂的装置甚至整机安装在不透气的密封结构中。

此法造价较高,工艺较复杂。

作为防潮湿的辅助手段,有时可对某些设备采用定期通电加热的方法来驱除潮气,也以用吸潮剂吸掉潮气。

2.2.2 生物危害的防护1、霉菌的滋生及其危害性(1)霉菌特性霉菌属于细菌中的一个系列,它能在土壤里及一切有机材料和有些无机材料的表面上滋生和繁殖霉菌的孢子很小(小于1μm),极易随空气侵入设备内部,因此,凡是空气可以进入的设备中,所有的零件都有可能受到霉菌孢子的污染。

此外,各种昆虫和尘埃也都是传播孢子媒介。

霉菌在生长和繁殖过程中需要水分、氧气以及碳、氢元素和微量磷、镁、钾、钙等元素作为其营养物质。

霉菌孢子只有在潮湿的情况下,才能生长;只有在有水的情况下,霉菌才能进行一系列的新陈代谢作用。

一般情况下,当空气中的相对湿度低于65%时,霉菌极难生长,而在潮湿的环境中,霉菌生长旺盛;但当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物体的表面将凝聚一层水膜,对霉菌的生长亦不利。

氧气是霉菌生命过程中进行呼吸作用的必需物质,停止供给新鲜氧气,霉菌的生长就会终止。

对于霉菌所需的其他营养物质,在电子设备中的许多非金属材料中都能得到满足。

霉菌生长和繁殖最适宜的温度范围是20~30℃,温度高于30℃,霉菌的生长能力将是显著下降;温度超过60℃,霉菌则很容易死亡。

霉菌抗低温的能力较强,低温只能抑制霉菌的生长,而致死作用较差。

霉菌的最低生长温度为摄氏6℃。

(2)霉菌的危害性由于霉菌是靠自身分泌的酶在潮湿条件下分解有机物而获得养料,这个分解过程就是霉菌侵蚀和破坏有机物材料的根本原因。

霉菌对电子设备的危害分为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两种。

霉菌对电子设备的直接危害是:由于霉菌在生长和繁殖过程中从有机物材料中摄取营养成份,从而使材料结构发生破坏,强度降低、物理性能变坏。

同时,霉菌本身作为导体,可以造成短路,给电子设备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霉菌对电子设备的间接危害是:由于霉菌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分泌出的二氧化碳及其他酸性物质,引起金属腐蚀和绝缘材料的性能恶化。

同时,霉菌还会破坏元件和设备的外观,以及给以人的身体造成毒害作用。

因此,对处于潮湿环境中工作的电子设备,为了减少霉菌对其的影响,应进行防霉处理,以提高其可靠性。

2、防霉菌措施(1)控制环境条件,抑制霉菌的生长霉菌的生长和繁殖需要适当的环境,如果在电子设备的内部放入干燥剂并将设备密封,保持设备内部干燥、清洁;或将设备处于温度低于摄氏6℃,通风良好的干燥环境中,就能使霉菌失去生长和繁殖的条件,从而收到良好的防霉效果。

(2)使用抗霉材料合理选用材料是电子设备防霉的最基本方法。

材料的抗霉性,主要取决于材料本身的性质,一般含有天然有机物的材料,如皮革、木材、棉织品、丝绸、纸制品等极易受霉菌的侵蚀;而像石英粉、云母等无机矿物质材料,则不易长霉。

因此,在电子设备中应尽量避免使用上述各种有机材料。

合成树脂本身具有一定的抗霉性能,但因有机颜料、油脂、某些增塑剂和填料的加入,使得某些种类的油漆、塑料易受霉菌的侵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