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的建立与发展
物理学发展历程

物理学发展历程一、古代物理学的发展在古代,人们对物质和运动的规律进行了观察和研究。
早期的物理学思想主要由古希腊的哲学家提出,如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
他们提出了关于天体和物质的各种假设和观点,但缺乏实验证据。
二、实证主义的兴起17世纪,随着实证科学的兴起,物理学开始朝着实证主义的方向发展。
伽利略·伽利莱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了自由落体和摆钟的规律,提出了相对运动的概念。
他的研究方法成为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三、牛顿力学的建立17世纪末,艾萨克·牛顿提出了力学的基本原理,即牛顿三定律。
他运用数学工具,成功描述了天体运动的规律,并建立了经典力学的体系。
牛顿力学成为了物理学的基石,为后续学科奠定了基础。
四、电磁学和热力学的发展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由法拉第、欧姆、安培等科学家的研究,奠定了电磁学的基础。
迈克尔·法拉第提出了电磁感应定律和电磁场的概念,从而建立了电磁学的基本理论。
与此同时,热力学的发展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提出了能量守恒和熵增原理等基本理论,解释了热现象的本质,为工业革命和能源应用做出了贡献。
五、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出现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颠覆了牛顿力学的观念,提出了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以及引力的几何描述。
此后,量子力学的出现进一步挑战了经典物理学的观念,揭示了微观世界的奇特规律。
六、现代物理学的发展21世纪,物理学正朝着更深入、更广泛和更应用的方向发展。
许多新领域的研究涉及基本粒子物理学、宇宙学、量子计算和纳米技术等。
尽管我们对宇宙和微观世界的理解仍有限,但不断的实验和理论推动着物理学的前进。
物理学的起源和发展

物理学的起源和发展物理学被认为是自然科学中最古老的学科之一,它研究自然界中的物质、能量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自古至今,人类一直对物理学感兴趣,并不断探索其起源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物理学的起源以及其随时间的发展。
一、物理学的起源物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
在古希腊,一些著名的哲学家和数学家开始研究自然现象,试图解释宇宙的工作原理。
其中,亚里士多德是古代物理学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提出了地心说,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记录。
此外,亚里士多德对力、速度、运动等概念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然而,真正系统的物理学方法和理论是在17世纪开始形成的。
这一时期,伽利略·伽里莱和约翰内斯·开普勒的工作为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伽利略提出了惯性定律和相对运动理论等重要观念,开普勒则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
他们的贡献不仅令人赞叹,而且在当时物理学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物理学的发展18世纪至19世纪是物理学发展的黄金时期。
这一时期,众多杰出的科学家和研究者做出了一系列的贡献,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进程。
以下是一些具有重要影响的发现和理论:1. 牛顿运动定律:艾萨克·牛顿是物理学史上最重要的科学家之一,他提出了经典力学的三个运动定律。
这些定律为我们理解运动、力和质量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2. 电磁学的起源:19世纪初,静电学和磁力学观念逐渐融合,形成了电磁学。
由安德烈·安培提出的安培定律,以及迈克尔·法拉第和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的工作,为电磁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3. 热力学定律:热力学是与能量转换和传递相关的物理学领域。
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尼古拉·卡诺和鲁道夫·克劳修斯等科学家在此领域做出了重要的研究,发现了一些重要的热力学规律和定律。
4. 相对论的提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彻底改变了人们对时间、空间和引力的理解。
物理学发展简史

物理学发展简史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物质、能量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它起源于古代,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为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物理学体系。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和里程碑事件。
1. 古代物理学的起源物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古希腊哲学家们对自然现象进行了观察和思量,提出了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
其中最著名的是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他提出了四种元素(地、水、火、气)和天体运动的观点,对后世的物理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 文艺复兴时期的突破在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浮现了一系列对古代观点的质疑和批评。
特别是哥白尼的日心说和伽利略的地心说的争论,引起了对宇宙结构和运动的重新思量。
这些思想家们通过观察和实验,对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 牛顿力学的建立17世纪末,英国科学家牛顿提出了经典力学的基本原理,奠定了物理学的基础。
他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成为了后世物理学研究的基石。
牛顿的力学理论不仅解释了天体运动,还对地球上的运动和力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的解释。
4. 热力学和电磁学的发展19世纪,热力学和电磁学成为物理学的两个重要分支。
卡诺和克劳修斯等科学家对热力学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等重要概念。
同时,法拉第和麦克斯韦等科学家对电磁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电磁学的基本理论和方程。
5.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革命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彻底改变了人们对时空和物质的认识。
相对论的浮现引起了对物理学基本原理的重新思量,并在后续的科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量子力学的发展也引起了物理学界的哄动。
普朗克和波尔等科学家的研究揭示了微观粒子行为的奇妙性,为量子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6. 现代物理学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实验技术的提高,物理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展。
现代物理学涵盖了粒子物理学、原子物理学、核物理学、凝结态物理学等多个分支。
人们对宇宙起源和结构、基本粒子的性质、物质的特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发现和突破。
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阶段

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阶段
物理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古代物理学:这个阶段主要是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经验总结,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的学说。
2. 古典物理学:这个阶段从近代科学革命开始,包括伽利略、牛顿等
科学家的贡献,建立了经典力学、光学和热学等基本理论。
3. 进化物理学:这个阶段来自电磁学、热力学和光学的纳入统一框架,包括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建立和热力学定律等的推广。
4. 相对论物理学:这个阶段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为主,包括狭义
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为物理学开展了更加完备的理论框架。
5. 量子物理学:这个阶段以量子理论为基础,揭示了微观世界的特性
和行为,涉及波粒二象性、不确定性原理等重要概念。
6. 现代物理学:这个阶段包括高能物理、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等研
究方向的发展,以及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形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广
阔领域。
请注意,这些阶段是相对的划分,实际上物理学的发展过程是相互关
联和交织在一起的。
物理学发展的三个时期

物理学发展的三个时期物理学是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纵观物理学的发展史,根据它不同阶段的特点,大致可以分为物理学萌芽时期、经典物理学时期和现代物理学时期三个发展阶段。
(一)物理学萌芽时期在古代,由于生产水平的低下,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主要依靠不充分的观察,和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直觉的、思辨性猜测,来把握自然现象的一般性质,因而自然科学的知识基本上是属于现象的描述、经验的总结和思辨的猜测。
那时,物理学知识是包括在统一的自然哲学之中的。
在这个时期,首先得到较大发展的是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力学,如静力学中的简单机械、杠杆原理、浮力定律等。
在《墨经》中,有力的概念(“力,形之所以奋也”)的记述;光学方面,积累了关于光的直进、折射、反射、小孔成像、凹凸面镜等的知识。
《墨经》上关于光学知识的记载就有八条。
在古希腊的欧几里德(公元前450-380)等的著作中也有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定律的论述,并且对光的折射现象也作了一定的研究。
电磁学方面,发现了摩擦起电、磁石吸铁等现象,并在此基础上发明了指南针。
声学方面,由于音乐的发展和乐器的创造,积累了不少乐律、共鸣方面的知识。
物质结构和相互作用方面,提出了原子论、元气论、阴阳五行说、以太等假设。
在这个时期,观察和思辨虽然是人们认识自然的主要手段和方法,但也出现了一些类似于用实验来研究物理现象的方法。
例如,我国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的声共振实验和利用天然磁石进行人工磁化的实验,以及赵友钦在《革象新书》中的大型光学实验等就是典型的事例。
总之,从远古直到中世纪(欧洲通常把五世纪到十五世纪叫做中世纪)末,由于生产的发展,虽然积累了不少物理知识,也为实验科学的产生准备了一些条件并做了一些实验,但是这些都还称不上系统的自然科学研究。
在这个时期,物理学尚处在萌芽阶段。
(二)经典物理学时期十五世纪末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促进了生产和技术的大发展;席卷西欧的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激发起人们的探索精神。
物理学的发展与应用

物理学的发展与应用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和能量及其相互作用的自然科学。
它的发展始于古希腊时期,经过文艺复兴、工业革命等历史阶段,逐渐形成了现代物理学的框架。
物理学的发展不仅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还深刻地影响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
1.古典物理学的建立–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了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的观念。
–公元前5世纪,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原理和杠杆原理。
–16世纪,伽利略通过实验验证了物体自由落体的规律。
–17世纪,牛顿提出了经典力学的三大定律,奠定了古典物理学的基础。
2.热力学的发展–18世纪,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定了万有引力常数。
–19世纪,焦耳和克劳修斯分别提出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20世纪初,热力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形成了热力学四大定律。
3.电磁学的发展–18世纪,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19世纪,麦克斯韦建立了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20世纪初,赫兹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发现了光电效应。
4.量子力学的发展–20世纪初,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标志着量子物理学的诞生。
–波尔和薛定谔分别提出了玻尔理论和薛定谔方程,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海森堡提出了不确定性原理,进一步完善了量子力学。
5.相对论的发展–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了special relativity(特殊相对论),揭示了时间、空间的相对性。
–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general relativity(广义相对论),将引力解释为时空的曲率。
6.现代物理学的发展–20世纪中叶,粒子物理学(又称高能物理学)得到了迅速发展,发现了夸克、轻子等基本粒子。
–凝聚态物理学研究了材料的宏观物理性质,如超导、超流等现象。
–宇宙学的研究揭示了宇宙的起源、演化和发展。
物理学的发展与应用,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科学知识,还促进了technology 的进步,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例如:1.能源领域:物理学的研究成果为核能、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物理学的发展历程

物理学的发展历程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研究物质的本质、结构、运动以及相互作用规律。
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自然哲学时期,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
下面将以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为主题,简要介绍物理学的发展过程。
一、古代物理学的萌芽古代物理学起源于古希腊,最早的物理学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亚里士多德等人。
毕达哥拉斯强调数学与自然的联系,提出了宇宙的数学结构理论,奠定了物理学的基础。
亚里士多德则从观察自然现象入手,提出了四元素理论和天地有机体观念,为古代物理学奠定了基础。
二、近代物理学的诞生近代物理学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科学革命时期。
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通过实验和观察,提出了力学和引力定律,建立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础。
伽利略的实验和牛顿的三大定律为物理学的实验方法和数学方法的结合提供了范例,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
三、电磁学的发展19世纪,电磁学的发展成为物理学的重要里程碑。
法拉第、麦克斯韦等科学家通过实验和理论的研究,建立了电磁理论,揭示了电磁波的存在和传播规律。
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发现为电磁学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四、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诞生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彻底改变了人们对时空观念的理解。
狭义相对论揭示了光速不变原理和相对性原理,广义相对论则解释了引力的本质和时空的弯曲。
同时,普朗克、波尔等科学家的量子理论研究,奠定了量子力学的基础,揭示了微观粒子的奇特性质和量子力学的统计规律。
五、现代物理学的发展20世纪以来,物理学发展迅速,涌现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实验成果。
狄拉克方程、量子电动力学、量子色动力学等理论的提出,揭示了微观世界的精细结构和基本相互作用规律。
同时,超导、激光、半导体等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也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
总结起来,物理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古代的自然哲学到近代科学革命,再到现代物理学的诞生和发展的过程。
物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物理学的起源与发展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研究物质的本质、能量、力和运动规律等,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以物理学的起源与发展为主题,简要概述物理学的历史与进展。
一、早期物理学的起源早在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产生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古希腊时期的科学家如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等,通过实验和观察,积累了关于物体运动、浮力、光学等方面的知识,为物理学的起步奠定了基础。
二、现代物理学的诞生17世纪是物理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提出了运动学和力学的基本公式,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此后,电学、热学、光学等学科相继发展,标志着现代物理学的诞生。
18世纪末,电磁学的发展使得人们对电磁现象更加深入的理解,并为后来电磁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19世纪物理学的突破19世纪是物理学发展的丰富多样之时。
热力学的提出和发展,使人们对能量守恒和热力学规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以及对光学的贡献,引发了场论和相对论等重要物理学派的兴起。
四、20世纪物理学的革新20世纪是物理学的革新时期,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发现和发展成为这个时期的重要标志。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引发了对时空结构的全新思考,量子力学的出现,使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发生了质的飞跃。
此外,核物理学的发展进展不断,将物理学推向了新的高峰。
五、当代物理学的前沿进入21世纪,物理学进一步拓展了研究的范围。
高能物理学的研究促进了对基本粒子的认识,宇宙学的发展揭示了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从基础物理学到应用物理学,多个交叉学科的涌现使得物理学更加多元化和前沿化。
六、物理学对人类社会的贡献物理学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通过对自然规律的研究,物理学为工程技术的进步提供了理论支持,推动了现代科技的发展。
物理学的成果在航天、能源、通信、医疗等众多领域有广泛应用。
此外,物理学的发展也促进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总结起来,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源远流长,发展至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物理学与近代物理学学生姓名:学号:班级:指导教师:日期:目录第1章、引言 (1)第2章、从日心说到万有引力定律 (1)第3章、从蒸汽机到能量的转换与守恒定律 (2)第4章、从指南针到统一的电磁场理论 (3)第5章、经典物理学与近代物理学 (3)第6章、结论 (4)经典物理学与近代物理学【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物理学领域发生了重大进展,基于传统物理学的基础上,人们开始不断探索自然的未被开发的规律以及应用潜能。
我国的物理学从诞生到现在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古代物理学时期、经典物理学时期和近代物理学时期。
在发展的过程中,实验手段更新,规模不断加大,且对物理学的整体研究对象已经从宏观、低速、低效率向微观、高速、高效率方向发展,新发现、新实验不断出现。
并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本文针对经典物理学的发展进行研究和分析,并为人类文明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经典物理学;近代物理学;发展;人类文明进程人们最早对物理学说做出细致的分析和科学的解释是根据物体的机械运动。
通过机械运动对动物或其他物体的机体运动获得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从17世纪到19世纪,机械运动学说成为一套完备的理论,并成为物理学研究的主体。
然而随着人们视野的开阔并为了不断满足日益发展的现代化社会。
人们在机械运动的基础上又相继了解了热运动、磁场运动、电场运动以及万有引力带动的相关宇宙内行星的运动等纵观经典物理学的发展。
大致经历了三次有代表性的运动,可以说每一次运动都是人们对未知世界追求的一种表达,并带动了文明的发展和物质水平的提升。
一、从日心说到万有引力定律1543年,欧洲物理学家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提出了日心说,标志着欧洲物理学说自然观的范围性扩展,在宗教势力的笼罩下突破了神学的束缚,并在封建教会内部形成了“上帝创造了宇宙内万物的中心。
那就是太阳”这一理论,并很好地为宗教进行服务。
哥白尼日心说提出的真正意义就在于它是对封建落后的神学说的一次抨击,推翻了传统意义上的“地球是万物之本。
是世界的中心”这一地球中心学说,为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播与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随着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很多学者对物理学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研究,对新的宇宙观的建立提出了更多的观点。
如意大利哲学家布鲁诺。
他提出“日心说”这一太阳核心观并不能成立。
宇宙内并不是所有星体都围绕着太阳转动。
其实每个恒星都是中心,只不过离地球距离的远近不同而巳。
这一观点的提出引发热议。
人们开始对“日心说”提出质疑。
而布鲁诺更是为宣扬自己的主张到处发表演讲。
教会因此感受到了压迫,为稳定权利和地位,将布鲁诺捕获并囚禁7年。
在狱中,布鲁诺不服管制,最终被判处火刑。
布鲁诺这一事件对后来著名物理学家开普勒的天文观测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通过他的老师弟谷以及自身的不断实际观测总结出了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
并对后世的物理学以及航空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开普勒第一定律确立了太阳在宇宙中的中心地位。
这也是对“日心说”通过科学理论进行的解释。
所有的行星都是通过一个特定的轨道围绕太阳进行圆周运动:开普勒第二定律进一步论述了行星的运动。
这一运动并不是完全的圆周运动,即它们的运行轨道并非圆形,而是以一个特定周期进行等面积运动。
开普勒三定律的提出引起了众多科学家的探讨。
尽管这一定律明确了行星的运动规律。
但是却无法解释为何会发生这些运动。
比如为什么地球会绕太阳公转而不是绕月球进行转动。
1687年。
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根据一系列实验总结出了力学的运行规律,并提出了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其中运动三定律是对力学的科学解释。
总体来说就是物体在受力以及受哪种力的情况下会做出怎样的运动,且这种运动趋势在外力的作用下会做出怎样的改变。
万有引力定律通过重力的引用,不仅解释了星体的运行规律和运行原理,还揭示了自然界的一种基本规律——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大到宇宙中的天体。
小到尘埃甚至是看不到的微观粒子,它们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力。
这是物质之间发生关系的基本原理从El心说的提出到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经典物理学完成了人类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科学与价值的较量,也暗示着物理学革命的积极作用。
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萌生出的启蒙运动以及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无论是对物理学还是自然界整体,无疑都产生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
二、从蒸汽机到能量的转换与守恒定律1765年,瓦特对蒸汽机的改良实现了蒸汽技术的生产生活化运用,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他将蒸汽机的冷凝过程安排到设备外端,实现了蒸汽机的恒温转化,大大增强了蒸汽机的使用效率,降低了运作成本,为工业和农业以及机械化生产产生了重要影响。
1807年。
以蒸汽机作为动力的美国“克莱蒙特号”诞生。
在航海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1814年,史蒂芬孙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实用性蒸汽机,成为资产阶级生产领域的核心动力资源通过蒸汽机原理。
很多科学家开始研发高效率的热机,希望通过效率的提升降低运行成本,并广泛推广到各种动力设备中。
1842年迈尔医生首次提出了能量守恒定律。
他认为在一定条件下热能能够与机械能实现完全转化,作为一种形式发挥热的能量作用。
1847年,德国物理学家亥姆霍兹系统地解释了能量守恒定律。
揭示了人类社会中潜在的能量转化规律。
任何物理行为都可以用能量的观点来解释。
无论是微观粒子还是宏观物质,能量守恒定律可以涵盖所有的热能、机械能、光能、电能、磁能以及诸多的物理化学反应。
在多种能量共存的多合场中也成立,且能量只会通过不同形式而转化。
它既不会凭空产生。
也不会无故消失。
能量守恒定律的提出,实现了物理学研究的空前发展,将物理学赋予能量的观点,推动了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
更多的机械设备和电子设备产生,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三、从指南针到统一的电磁场理论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也是我国物理学史中的一次重大转折。
宋代的《萍州可谈》中就提到了广州的研究者用指南针进行航海并顺利返航。
指南针通过电磁场作用共同推动,在诸多领域广泛使用并用于方向导航。
在物理学史中,第一次对电磁场理论进行系统研究的是吉尔伯特发表的《论磁》,他不仅发现了磁场的一般规律。
同时发现了物质摩擦起电的现象。
1785年库仑借助扭秤实验总结了静电力和磁极之间的作用机理。
1820年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将磁现象与电现象相结合进行研究,总结得出任何有电流的导线都可以在周围产生磁场。
这被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制造出了第一台手摇发电机,为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打开了科学的大门。
此后。
电磁感应原理被广泛运用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领域中,这也是物理学史上实现的第二次重大突破。
为了更好地解释电磁场现象。
麦克斯韦提出了“位移电流”和“漩涡磁场”,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这为后来电子产业的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奠定了重要基础,如现在的人造卫星、智能手机、电子计算机网络等通讯工具和信息传输工具都是通过电磁波进行连接和定位,都离不开电磁波的热传导,通过电磁场理论的建立,人们的视野迅速扩大。
世界形成了一个整体,全球化经济进程加快。
人类实现了认识自然和改变自然的又一次大跨越,在这一基础上,汽车、火车、轮船的产生以及信息化产业实现了大发展。
不仅加强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认识,也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不断进。
四、经典物理学与近代物理学20世纪的物理学到19世纪末期,经典物理学已经发展到很完满的阶段。
许多物理学家认为物理学已接近尽头。
以后的工作只是增加有效数字的位数。
开尔文在19世纪最后一个除夕夜的新年祝词中说:“物理大厦已经落成,……动力理论确定了热和光是运动的两种方式,现在它的美丽而晴朗的天空出现两朵乌云,一朵出现在光的波动理论,另一朵出现在麦克斯韦和玻耳兹曼的能量均分理论。
”前者指的是以太漂移和迈克耳孙 - 莫雷测量地球对(绝对静止的)以太速度的实验,后者指用能量均分原理不能解释黑体辐射谱和低温下固体的比热。
恰恰是这两个基本问题和开尔文所忽略的放射性,孕育了20世纪的物理学革命。
毫无疑问,近代物理学的产生是物理学史上号称在物理学晴朗的天空上“两朵小小的乌云”造成的,正是这“两朵小小的乌云”引发了物理学的一场大革命,这“两朵小小的乌云”即黑体辐射实验和迈克尔逊一莫雷实验。
1900年,为了解释黑体辐射实验,普朗克提出了能量子的假设,导致了量子理论思想的萌芽,接着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以及在原子结构等一系列问题上,经典物理都遇到了无法克服的困难,通过引入量子化思想,这些问题又都迎刃而解,这就导致了描述微观世界的理论——量子力学的建立;而迈克尔逊一莫雷实验,否定了经典电磁理论的以太假说。
1905年爱因斯坦在前人实验的基础上,大胆地抛弃“以太”假说,提出了相对论的两点基本假设,建立了描述高速(接近光速)运动的基本理论——相对论,确立了崭新的时空观。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近代物理的两大支柱,也是《近代物理学》课程教学的最基本内容。
前者解决高速问题,后者描述微观世界。
在经典物理十分成熟、完善的情况下引入近代物理学,毫无疑问必须强调如下问题:①经典物理学的适用范围是宏观低速运动;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已经发展到研究微观现象和高速运动的新阶段;③新的研究范畴必须引入新的理论。
这样,近代物理学的出现也就顺理成章了。
五、结论经典物理学是在宏观和低速领域物理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物理概念和理论体系,其基础是牛顿力学和麦克斯韦电磁学。
近代物理学则是在微观和高速领域物理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概念和理论体系,其基础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
必须指出,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建立以后的当代物理学研究中,虽然大量的是近代物理学问题,但也有不少属于经典物理学问题,因此不能说,有了近代物理学就可抛弃经典物理学。
物理学主要研究的是物质,在时空中物质的运动,和所有相关概念,包括能量和作用力。
更广义地说,物理学是对于大自然的研究分析,目的是为了要明白宇宙的行为。
物理学是最古老的学术之一,在过去的两千年里,物理学与哲学,化学等等经常被混淆在一起,相提并论。
直到十六世纪科学革命之后,才单独成为一门现代科学。
现在,物理学已成为自然科学中最基础的学科之一。
物理学的影响深远,这是因为物理学的突破时常会造成新科技的出现,物理学的新点子很容易会引起其它学术领域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