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春雨的诗句及作者
描写春雨的诗句和赏析

描写春雨的诗句和赏析江雨有怀郑典设春雨暗暗塞峡中,早晚来自楚王宫。
乱波分披已打岸,弱云狼藉不禁风。
宠光蕙叶与多碧,点注桃花舒小红。
谷口子真正忆汝,岸高瀼滑限西东。
赏析:“暗暗”是稠密的样子。
“早晚”指早晨和晚上。
“早晚来自楚王宫”用巫山神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与楚王梦中相会的典故,出自宋玉《高唐赋》。
“点注”指点染注色。
“谷口子真”指“谷口(地点)郑子真(一个隐士”。
首联由潇潇春雨联想到巫山神女与楚王相会;颔联写春水拍岸,春风逐云;颈联以“多碧”对“小红”,体现杜诗生动活泼的一面;末联以隐士来比好友,体现怀念与赞许之意。
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赏析:及时的春雨被誉为“喜雨”、“时雨”。
首联“好”字含情,盛赞春雨;“知时节”赋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在作者看来,春雨体贴人意,知晓时节,在人们急需的时候飘然而至,催发植物生长;颔联写诗人的听觉感受,在苍茫的夜晚,春雨随风而至,悄无声息,滋润万物;颈联写诗人推门而出,伫立远眺,只见平日泾渭分明的田野小径融入夜色,漆黑一片,而江船渔火红艳夺目,反衬出春夜的广漠幽黑,也从侧面烘托出春雨之繁密;末联是想象之辞,诗人目睹春雨绵绵,欣慰地想到第二天天亮的时候,锦官城将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而花之红艳欲滴、生机盎然正是无声细雨潜移默化,滋润洗礼的结果。
全诗不见“喜”字,只在诗题中点出,却又全篇始终充满喜悦之情。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
赏析:“秦塞”指秦代所建的要塞。
“帝城”指京都,皇城。
“宸”本指北极星,后引申为帝王的代称。
弯弯曲曲的渭水萦抱着秦塞,河边的黄山盘绕旧日的汉宫。
天子的车驾行走在半空中,远远高出宫门的柳丛。
从阁道上回身望去,御苑里繁花姹紫嫣红。
唐代诗人杜甫描写春雨的诗句

唐代诗人杜甫描写春雨的诗句
古诗
1、《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梅雨》
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
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
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
3、《朝雨》
凉气晓萧萧,江云乱眼飘。
风鸳藏近渚,雨燕集深条。
黄绮终辞汉,巢由不见尧。
草堂樽酒在,幸得过清朝。
4、《曲江对雨》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春雨译文及赏析

春雨译文及赏析春雨译文及赏析4篇春雨译文及赏析1南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注释:霁(霁)jì雨雪停止,云雾散,天放晴朗。
卖花声,是临安的本地风光。
小楼深巷二句,化用陈兴义《怀天经智老因访之》诗句“杏花消息雨声中”。
矮纸,即短纸。
草,草体字。
细乳,指沏茶时水面泛起的白色泡沫。
分茶,品茶。
分,鉴别之意。
此二句,写春雨初晴,闲居无事,以写字、分茶作为消遣。
素衣犹及二句,化用陆机《为顾彦先赠妇》诗句“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
”意谓京城里肮脏势力,把人品都玷污了。
译文1:世态人情这些年来薄得像透明的纱,谁让我还要骑着马来客居京华呢?只身住在小客楼上,夜里一听到春雨淅淅沥沥,明天早上,深幽的小巷中就会传来卖杏花的声音。
短小的纸张斜着运笔,闲时写写草书,在小雨初晴的窗边,看着沏茶时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戏着分辨茶的等级。
作为一介素衣,不要兴起风尘会沾污我衣的慨叹,等到清明就可以回家了。
译文2:如今的世态人情薄如绸纱,可是谁让我骑着马来客居京华呢?住在小客楼上,一夜里听到春雨的声音,明天一早,深幽的小巷中便会有人卖杏花了。
短小的纸张,我斜着运笔无聊地写写草书,在小雨初睛的窗边,看着沏茶时水面呈现的白色小泡沫,游戏般分辨茶的等级。
作为一介素衣,不要因为风尘仆仆而感叹,一到清明,我就可以回到家中了。
译文3:近年来做官的兴味淡淡的像一层薄纱,谁又让我乘马来到京都作客沾染繁华?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清早会听到小巷深处在一声声叫卖杏花。
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行行草草,字字有章法,晴日窗前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着品名茶。
呵,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
赏析:这首诗是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在京城临安所作。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写世情淡薄,悔不该出来做官。
描写春雨的100个诗句

描写春雨的100个诗句1.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4.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苏轼《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5.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
——温庭筠《更漏子·柳丝长》6.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7.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
——王维《酌酒与裴迪》8.汾川三月雨,晋水百花春。
——鱼玄机《寄刘尚书》9.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杜牧《齐安郡后池绝句》10.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
——杜牧《念昔游三首》11.柳映玉楼春日晚,雨细风轻烟草软。
——顾敻《玉楼春·柳映玉楼春日晚》12.春来街砌,春雨如丝细。
春地满飘红杏蒂,春燕舞随风势。
——欧阳炯《清平乐·春来街砌》13.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
——孟郊《春雨后》14.须倩东风吹散雨,明朝却待入华园。
——张旭《春游值雨》15.细雨春风花落时,挥鞭直就胡姬饮。
——李白《白鼻騧》16.江上见新年,年夜听春雨。
——朱敦儒《卜算子·江上见新年》17.蜀魄关关花雨深,送师冲雨到江浔。
——贯休《春送僧》18.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苏轼《望江南·春未老》19.几日喜春晴,几日愁春雨,六曲小山屏,题满伤春句。
——薛昂夫《双调·楚天遥带清江引》20.苍烟百年木,春雨一溪花。
——元好问《水调歌头·长寿新齐》21.春雨满,秧新谷。
闲日永,眠黄犊。
——辛弃疾《满江红·山居即事》22.微有寒些春雨好,更无寻处野花香。
——辛弃疾《浣溪沙·总把平生入醉乡》23.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
——苏轼《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24.春雨暗阳台,乱洒歌楼湿粉腮。
《春夜喜雨》杜甫

《春夜喜雨》杜甫《春夜喜雨》杜甫《春夜喜雨》杜甫1【年代】:唐【作者】:杜甫【内容】:《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赏析】: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
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
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
如今用“好”赞美雨,已经会唤起关于做好事的人的联想。
接下去,就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
不是吗?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
你看它多么“好”!第二联,进一步表现雨的“好”。
雨之所以“好”,就好在适时,好在“润物”。
春天的雨,一般是伴随着和风细细地滋润万物的。
然而也有例外。
有时候,它会伴随着冷风,由雨变成雪。
有时候,它会伴随着狂风,下得很凶暴。
这样的雨尽管下在春天,但不是典型的春雨,只会损物而不会“润物”,自然不会使人“喜”,也不可能得到“好”评。
所以,光有首联的“知时节”,还不足以完全表现雨的“好”。
等到第二联写出了典型的春雨伴随着和风的细雨,那个“好”字才落实了。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仍然用的是拟人化手法。
“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合,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而来的细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润物”,无意讨“好”。
如果有意讨“好”,它就会在白天来,就会造一点声势,让人们看得见,听得清。
惟其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它才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
雨这样“好”,就希望它下多下够,下个通宵。
倘若只下一会儿,就云散天晴,那“润物”就很不彻底。
诗人抓住这一点,写了第三联。
在不太阴沉的夜间,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见,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
如今呢?放眼四望,“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只有船上的灯火是明的。
此外,连江面也看不见,小路也辨不清,天空里全是黑沉沉的云,地上也象云一样黑。
好呀!看起来,准会下到天亮。
描写表忧愁的春雨诗句

描写表忧愁的春雨诗句描写表忧愁的春雨诗句一,描写表忧愁地春雨诗句1、欹枕闻春雨,闭门见绿阴。
——仇远《题扇》2、拥被听春雨,残灯一点春。
——陆游《春雨》3、海棠红近绿阑干。
——蒋捷《虞美人·梳楼》4、细雨度深闺,莺愁欲懒啼。
——刘复《春雨》5、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王维《山中》6、腊雪瑞我麦,春雨嘉我谷。
——陆游《后杂兴》7、春雨细如丝,如丝霡霂时。
——吟邵雍《春雨》8、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
——孟郊《春雨后》9、绿树含春雨,青山护晓烟。
——唐寅《山水图》10、一犁足春雨,一丝摇晴风。
——叶茵《耕钓境》1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12、一宵春雨晴,满地菜花吐。
——郭仁移《村居》1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14、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瞑》15、腾云似涌烟,密雨如散丝。
——张协《杂诗十首》16、一水鸣东西寺,春雨洗南北山。
——章甫《题画》17、最怜滋垄麦,不恨湿林莺。
——李中《喜春雨有寄》18、春雨满,秧新谷。
——辛弃疾《满江红·山居即事》19、江皋正月雨,平陆亦波澜。
——齐己《江上值春雨》20、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
——王禹偁《点绛唇》21、残虹收度雨,缺岸上新流。
——张正见《后湖泛舟》22、花时闷见联绵雨,云入人家水毁堤。
——徐凝《春雨》2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24、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25、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秦观《春日》2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27、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28、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西江月》29、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30、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朱熹《春日》31、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
——虞集《听雨》32、江南仲春天,细雨色如烟。
描写春雨和鸟的古诗句

描写春雨和鸟的古诗句1、绿树含春雨,青山护晓烟。
——唐寅《山水图》3、金鸭香消欲断魂,梨花春雨掩重门。
——戴叔伦《春怨》4、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5、花时闷见联绵雨,云入人家水毁堤。
——徐凝《春雨》6、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武元衡《春兴》7、人间春雨足,归意带风雷。
——苏辙《题李公麟山庄图其八栖云室》8、沾衣欲湿桃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僧志南《绝句》9、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欧阳修《田家》10、腾云似涌烟,密雨如散丝。
——张协《杂诗十首》11、粉蝶双双穿槛舞,帘卷晚天疏雨。
——毛熙震《清平乐》12、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13、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西江月》14、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15、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17、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20、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21、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朱熹《春日》22、春雨细如尘,楼外柳丝黄湿。
——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细如尘》2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24、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
——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25、秋风魏瓠实,春雨燕脂花。
——范成大《题赵昌木瓜花》26、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毛润之《卜算子咏梅》27、欹枕闻春雨,闭门见绿阴。
——仇远《题扇》28、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苏轼《江南春》30、拥被听春雨,残灯一点春。
——陆游《春雨》31、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虞集《风入松寄柯敬仲》32、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王维《山中》33、几日喜春晴,几夜愁春雨。
——高观国《卜算子泛西湖坐间寅斋同赋》34、江南仲春天,细雨色如烟。
——谢良辅《状江南仲春》35、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
《绮罗香·咏春雨》译文注释及赏析

《绮罗香·咏春雨》译文注释及赏析史达祖工于描摹景物,以咏物词见长。
这首咏春雨的《绮罗香》构思巧妙,摹写生动,情致深婉,也是他的咏物佳作之一。
绮罗香·咏春雨宋代:史达祖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
尽日冥迷,愁里欲飞还住。
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
最妨它、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
沉沉江上望极,还被春潮晚急,难寻官渡。
隐约遥峰,和泪谢娘眉妩。
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
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
译文及注释译文春雨挟着冷气,欺凌早开的花朵,雾气漫着烟缕,困疲垂拂的柳树,千里烟雨暗暗地催促着晚春的迟暮。
整日里昏暗迷蒙,像忧愁满腹,想要飘飞又忽然停住。
蝴蝶吃惊自己的翅膀湿重,落在西园栖息;春燕喜欢用湿润的春泥筑巢,飞来飞去。
最无奈,是道路的泥泞,妨碍了风流男女的约会佳期,使他们华丽的车辆到不了杜陵路。
极目眺望,江面上烟雾沉沉。
再加上春潮正在迅急,令人难以找到官家的渡口。
远山全都隐隐约约,宛如佳人那含情的眼睛和眉峰。
临近残断的河岸,可见绿绿的水波涨起,使水面上漂着片片落红,带着幽愁漂流向东。
记得当日,正是因为有你,我怕梨花被吹打才掩起院门。
正是因为有你,我才和那位佳人在西窗下秉烛谈心。
注释绮罗香:史达祖创调。
做冷欺花:春天寒冷,妨碍了花儿的开放。
冥迷:迷蒙。
粉重:蝴蝶身上的花粉,经春雨淋湿,飞不起来。
西园:泛指园林。
钿车:用珠宝装饰的车,古时为贵族妇女所乘。
杜陵:地名,在陕西长安东南,也叫乐游原。
官渡:公用的渡船。
谢娘:唐代歌妓名,后泛指歌妓。
赏析史达祖工于描摹景物,以咏物词见长。
这首咏春雨的《绮罗香》构思巧妙,摹写生动,情致深婉,也是他的咏物佳作之一。
南宋后期,词坛上的咏物词,存在两种不同的写作倾向。
一种是:并不对所咏之物进行细致、逼真的描摩,有时甚至根本不对“物”的形貌加以刻画,而是竭力写出所咏之物的“品格”,借物的“品格”来表现作者的人格、精神。
比如姜夔的《卜算子》:“月上海云沉,鸥去吴波迥,行过西泠有一枝,竹暗人家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写春雨的诗句及作者
雨不同于夏雨的倾盆;不同于秋雨的沉闷,更不同于冬雨的冰冷。
春雨如丝如雾如烟如潮。
透过春雨,世间万物如同写意画一般,淡淡地,蒙蒙地,若隐若现。
描写春雨的及作者篇一:
1、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2、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和尚《绝句》
3、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元二使安西》
4、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绝句》
5、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6、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8、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9、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
10、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11、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
12、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描写春雨的诗句及作者篇二:
1、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春日游湖上》
2、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春寒》
3、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春日田园》
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元二使》
5、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别严士元》
6、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7、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临安春雨》
8、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9、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武元衡《春兴》
10、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11、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春日》
12、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南宋志南和尚
1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春夜喜雨》
14、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约客》
15、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
——《听雨》
16、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
1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18、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饮湖上初晴》
19、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20、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描写春雨的诗句及作者篇三:
1) 一犁足春雨,一丝摇晴风。
——叶茵《耕钓境》
2) 斜阳外,春雨足,风吹皱一池寒玉。
——李致远《落梅风?斜阳外》
3) 春雨满,秧新谷。
——辛弃疾《满江红?山居即事》
4) 春思淡,暗香轻。
——孔榘《鹧鸪天?却月凌风度雪清》
5) 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
——虞集《听雨》
6) 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
——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7)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8)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9)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
10) 一水鸣东西寺,春雨洗南北山。
——章甫《题画》
11) 人间春雨足,归意带风雷。
——苏辙《题李公麟山庄图其八栖云室》
12) 几日喜春晴,几夜愁春雨。
——高观国《卜算子?泛西湖坐间寅斋同赋》
13) 春雨细如尘,楼外柳丝黄湿。
——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细如尘》
14)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5)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徐俯《春游湖》
16)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苏曼殊《本事诗十首?选二》
17)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欧阳修《田家》
18)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
——温庭筠《更漏子?柳丝长》
19) 海棠红近绿阑干。
——蒋捷《虞美人?梳楼》
20)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21)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22)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23)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24)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5) 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虞集《风入松?寄柯敬仲》
26)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27)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8)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