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之美
起点之美 议论文600字

起点之美议论文600字起点之美起点是一切事物的开始,也是一切美好的源泉。
起点之美,既可以指事物的原始状态的美好之处,也可以指事物开始发展时所展现出的美好。
人们常说“万事起头难”,但从起点处发现的美,却可以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力量和动力。
就是事物原始状态的美丽。
植物的种子,孕育出万千的生命;水滴的起源,成就了浩瀚的海洋;一方块泥土,铸就了大地的绚烂。
在这些看似平凡的事物之中,我们可以发现无穷的美丽。
种子发芽抽芽的过程,是一种微妙的美;水滴聚集成河流的过程,是一种壮美的美;泥土孕育出绿树的过程,也是一种沉稳的美。
这种美丽,常常被人们所忽视,却是一切美好的开始。
是事物开始发展时所展现出的美好。
这种美好,在于事物发展的每一步都有不同的风景。
一个人接触新事物时的好奇、兴奋,是一种美;一座城市夜幕降临时开始闪烁的灯光,也是一种美;一部影片故事即将展开的时刻,同样是一种美。
这种美好,充满了变化和无限的可能,给人们带来了憧憬和期待。
起点之美是一种值得我们认真品味的美。
它教会我们端正对事物的态度,让我们学会从微观的角度来欣赏事物。
在平凡的事物中,也蕴藏着无限的美好。
这种美好,不需要被特意渲染和修饰,它自有它的魅力和风采。
我们也应该珍惜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美好。
即使在起点处,也是值得我们去珍惜和努力的。
每一步的脚印、每一滴的汗水、每一分的坚持,都是我们前行路上重要的一环。
正是这些美好的碰撞、积累,才造就了我们所追求的美好结果。
我们需要在起点之美中汲取力量。
在面对困难、挑战的时候,回顾事物的起点之美,可以给我们带来信心和勇气。
正如植物生长的过程中,虽然要经历春雨滋润、夏日炎炎、秋风吹拂、冬寒冷雪,但它们从种子到绚烂,中间所经历的一切,都在向我们诉说一种力量和韧性。
起点之美,就在于它的细微和它的真实。
它不需要被过多地渲染,它也不需要被忽视。
它以朴实的姿态,给人们带来了最真挚的美好。
正是这种美好,值得我们去品味、珍惜和努力。
起点之美 议论文600字

起点之美议论文600字
起点之美
起点是人生的起点,是实现梦想的开始,也是追求成功的第一步。
起点之美指的是人
生旅程的开端,那种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美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起点之美,无论是
出生的环境、父母的身份,还是个人的才华和努力,都会影响一个人的起点之美。
起点之美体现在人们的出生环境中。
有的人出生在城市,生活条件优越,接受良好的
教育,从小就被熏陶着优美的音乐、文学和艺术,拥有更多的机会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而
有的人出生在贫困的农村,面临困难和挑战,但正是这样的起点使他们更加坚强和努力,
为自己的梦想付出更多的努力。
无论是哪种出生环境,都给人们带来了独特的起点之美。
起点之美还体现在个人的才华和努力上。
有些人天生拥有出色的才华,如音乐、艺术、运动等,这使他们在早期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成就。
而有些人则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
拼搏,一步步走向成功。
无论是天赋还是努力,都是起点之美的体现,因为它们成就了一
个人的起点,帮助他们迈向成功的道路。
起点之美还体现在人们的家庭和背景中。
有的人出生在名门之家,家族背景引人注目,名字有一定的含金量,这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而有的人则是普通家庭出身,
没有什么特别的背景。
正是这样的起点使他们更加珍惜机会,更加努力地追求成功。
无论
家庭背景如何,都可以成为一个人起点之美的一部分。
起点之美 议论文600字

起点之美议论文600字起点之美,这是一个美丽而又富有哲理的词语。
起点,就是事物发展的开始,它象征着希望和可能性。
无论是个人的成长,还是社会的进步,都需要一个良好的起点。
我们应该珍惜起点之美,用心去把握每一个起点,为自己和他人创造美好的未来。
起点之美,首先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和追求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起点,孩提时的好奇心和梦想,引导着我们走出舒适区,探索未知的领域。
正是出于对起点之美的向往,我们才敢于勇敢的尝试,去追求自己的目标。
而正是因为起点之美的存在,我们才能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提升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
起点之美给予了我们勇敢面对挑战的勇气,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充满动力和希望。
起点之美还体现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
一个国家或者一个社会的起点,往往决定着它的未来。
一个具备良好起点的社会,会有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分配给每个个体,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会更高。
一个国家在经济起点上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政策保障,这些起点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从而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这种良好起点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发展,让整个社会享有更多的福祉。
我们也必须意识到,起点之美并不是永恒的,它需要我们去努力去保持和创造。
个人的起点可以通过积极努力去打造,社会的起点也需要每一位公民的共同努力和付出。
我们不能仅仅只是依靠既有的起点,而是要继续努力开创更好的起点。
在人们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当今社会,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起点之美。
不仅要关注眼前的利益和成果,还要思考起点给我们带来的机会和可能性。
我们应该用心去把握每一个起点,无论是个人的成长还是社会的进步,都需要在充满希望和可能性的起点上持续努力。
爬山时的景物描写片段

爬山时的景物描写片段一、起点之美我们来到了这座被誉为“天然氧吧”的山脉,脚下是一片宽阔的平地,绿草如茵,鲜花盛开。
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下来,温暖而柔和。
远处的山峰在蓝天的映衬下,若隐若现,仿佛是一块宝石镶嵌在大地上。
起点之美让人心旷神怡,仿佛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二、蜿蜒的小径我们踏上了山脉上的小径,小径蜿蜒而上,时而是阶梯般的石阶,时而是铺满落叶的土路。
小径两旁的树木苍翠欲滴,枝叶茂盛,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偶尔有一两只小鸟飞过,歌唱着山间的欢乐。
小径曲折起伏,仿佛是大自然为我们准备的一场盛大的迷宫,让人充满了探险的兴趣。
三、瀑布的奇观继续攀登,我们来到了一处瀑布的前方。
水流如银,从高处飞泻而下,溅起层层水花。
瀑布旁边是一片翠绿的树林,几棵高大的松树在水雾中苍劲挺拔。
瀑布的声音如同大自然的交响乐,让人陶醉其中。
站在瀑布前,仿佛被一股清新的能量所包围,让人心旷神怡。
四、云海的奇观继续向上攀登,我们来到了山脉的高处,一片云海在我们眼前展开。
云雾缭绕,仿佛进入了仙境。
云海中的山峰若隐若现,宛如仙山一般。
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照在云海上,形成一道道光束。
站在山顶,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和神秘,心中充满了敬畏之情。
五、日出的美景我们决定在山顶等待日出的美景。
天空渐渐亮起来,一轮红日缓缓升起,照亮了整个山脉。
红日的光芒洒在云海上,形成了一幅壮丽的画卷。
山脉的轮廓在朝阳的映衬下更加清晰,仿佛是一幅神奇的山水画。
这一刻,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心中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和感激。
六、回程的美景在回程的路上,我们重新欣赏着山脉的美景。
山脉的轮廓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更加立体,树木的颜色更加鲜艳。
小径两旁的花草依然盛开,散发着芬芳的香气。
瀑布的水流仍然汩汩流淌,带来一阵阵清凉。
回程的路上,我们不时驻足观赏,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
七、结束之美终点的美景让人心生感慨,同时也是对这次爬山之旅的圆满结束。
站在终点的山顶,远处的山峰和云海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卷。
《起点之美》课件-03

讨论: 1、写法角度:借题发挥 取材典型
善于联想 运用类比
2、立意角度:立意深
3、取材角度:角度新、小
4、语言角度:语言生动 准确严密 句式整齐 概括性强 富有哲理
14
借题
发挥
赛跑时的起点———美———生活中的起点
15
赛跑的起点联想 Βιβλιοθήκη 比生活中的起点16
人生就像是一场赛跑,一 刻也不能停息,他没有固定的 起点和终点,哪里跌倒哪里爬 起来,取得成功就此为新的起 点,再接再厉,那么,我们的 人生就一定会绽放出夺目的光 彩。
12
起点和终点之间有一段距离,在这段距离上 需要什么精神才能最终得到美?假如在终点不 幸失美了,起点还美吗?失败了又该怎么办?
在起点和终点的距离上需要我们 的拼搏的精神才有可能在终点得到美。 假如在终点不幸失美了,也不是什么 大不了的事,可怕的是寻找不到新的 起跑线,只要能重整旗鼓,寻找到新 的起点,那起点就永远是美的。
起点之美
(刘心武) --文艺性较强的议论文
1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 是缺少发现美。
法国-罗丹
2
旭 日 初 升
3
4
5
6
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1段)写赛跑时运动员的起跑美
第二部分(2-6段)由赛跑的起点,联想到 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起点
第三部分(7段)归结全文,写每一个人都 应自觉地进入起点,不断地开拓进取
17
作业: 1、摘抄文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
2、仿照第二段中的句子的形式, 写两句形式相似的话。
18
7
阅读第1段,解答下列问题
1、(1)(2)句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运动 员的美往往被忽视?
2、在起点上的运动员有着什么特点?请用 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起点之美 议论文600字

起点之美议论文600字起点之美起点之美是一种独特的美,它指的是一切事物的开端、开始的那一瞬间所呈现出来的美丽与魅力。
起点之美让人感受到事物的初衷、初始状态以及未来的无限可能性,它让人向往、憧憬,并激发人们去追求和创造更美好的事物。
起点之美可以体现在自然界的各种景观当中。
每天早上日出时,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夕阳时分,太阳又缓缓落下。
这一瞬间,天边的云彩染上了金黄色、橙红色,与蔚蓝的天空相映成趣,形成了壮丽的景色。
这是起点之美的体现,它让人惊叹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起点之美也可以表现在人的成长和成功的过程中。
一个人的成功往往源于对事物的触动或灵感的迸发。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是因为当他坐在树下时,看到一颗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这个简单的观察引发了他对物体运动规律的思考。
这一瞬间,是他的起点之美,也是人类物理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起点之美还可以在艺术创作中得到体现。
艺术家通过表现事物的起点之美,创作出独特的作品,使人们产生共鸣和欣赏。
写生画家会选取景物的最佳角度和最美的瞬间进行创作,将那一瞬间的美丽凝固在画面中,让观者感受到事物生命力的蓬勃和美的流动。
起点之美是一种无处不在的美,它存在于日常生活的点滴中。
一杯清香的咖啡,在喝下第一口时,那浓郁的香味在味蕾上的蔓延让人陶醉。
一段动人的音乐,在第一次听到时,那旋律的起伏和旋转让人深陷其中。
一本精彩的小说,在翻开第一页时,那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和文字之美让人留连忘返。
起点之美让事物显得更加纯真和真实。
它将我们带回到最初的起点,让我们感受到无穷的美好和可能性,激发我们去追求和创造更美好的事物。
没有起点之美,世界将变得索然无味,人类将失去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我们应该珍惜、感恩和发掘起点之美,让它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给予我们力量和动力,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丰富和有意义。
仅以此文献给起点之美。
运动会诗歌

起点之美运动场上,最令人激动不已、欢呼雀跃的时刻当属运动员们奋力冲向终点的时刻。
而我独爱在起跑线上欣赏起点之美。
起点之美是值得欣赏的。
起跑线上,运动员们个个跃跃欲试,他们不停地弹跳着、抖擞着,那结实而富有弹性的肌肉显示出他们所蕴藏着的活力,这就是力与美。
随着裁判员一声威严而悠长的“预备––––”,运动员们都屏住了呼吸,坚定的目光射向前方,他们体内所蕴藏的激情也将弹射而出……起点上所有的美都在这一刻凝固了、升华了。
终于,他们怀着对成功的憧憬,冲出了起跑线……终点之美,属于优胜者;起点之美,属于每一位运动员。
让我们都驻足欣赏起点之美,为每一位运动员喝彩!例文二:终点之美有人说,起点之美是最赏心悦目的,是属于每一位运动员的,但我更欣赏终点之美,它同样属于每一位运动员,甚至更动人、更赏心悦目。
倘若说,起点之美的动人之处在于每位运动员各式各样的预备动作,那么终点之美的动人之处在于运动员的冲刺。
看,快的、慢的都在作最后的拼搏,那是最后一拼,是最后一搏,无论胜负,都是一种成功,都是一种对自我的超越。
如果你看到3000米长跑最后一位冲刺者的拼搏,你会更感动。
运动的本质在于参与,运动的竞争是素质的竞争,更是人类自我意识的超越。
参与和竞争都在终点展现的淋漓尽致。
终点之美,无所谓胜负,重在参与,重在对自我的超越。
欣赏终点之美,品味人生的意义。
三、形式应多样、体裁可丰富校运会赛场是丰富多彩、激动人心的,反映校运会的宣传稿件在形式上也应该是丰富多样的。
除了记叙、抒情等常规文体写作外,可以另辟蹊径,利用诗、词、歌、对联等等风格各异的形式来反映赛场风云。
可以用诗词来写作,诗歌可以用古体诗,也可以用现代诗,甚至打油诗。
当然,用古诗词来写作不一定非拘泥于诗词格律的严格要求。
例文三:点与面点组成面,面造就点。
点与面一直密不可分。
赛场上站着的是一个“点”,赛场下坐着的是一片“面”。
赛场上的点撑起光荣,赛场下的面燃起热情。
点的胜利是面的骄傲,面的期望是点的生命。
起点之美PPT教学课件

客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操 的诗句吗?这里可以西望夏口,东望武昌(现湖北 省鄂州市),山盘水绕,草木茂盛。这不就是曹操 不周瑜所围困的地方吗?当曹操占领荆州攻下江陵, 顺长江东进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日。 他面对长江饮酒,横持长矛吟诗,本是盖世的英雄, 可是如今在哪儿呢?何况我和你在江中小舟上捕鱼, 在江边打柴,以鱼虾为伴侣,同麋鹿做朋友,驾着 一叶扁舟,拿着葫芦做为酒杯相互祝酒。寄托蜉蝣 一样的生命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里的一粒小 米。感叹我的生命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同 飞升的仙人一道游玩,与明月一样永存。知道这不 可能轻易得到,于是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出这样的萧 声。
冯云是湖北大学电子专业本科2003 届毕业生,自去年11月开始踏上求职之 路后,她经历了61次求职失败的痛苦, 但她没有灰心和气馁,一次次地从失败 的打击中站起来,不断总结教训,积累 经验,终于走向了成功。谈起7个多月来 的求职经历,冯云感慨万分,她说这段 经历使她变得坚强了,也成熟了。
赤壁赋
苏轼
•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 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 渺兮于怀,望美人 兮天一方。”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 声呜 呜然:如 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 这时喝着酒十分快乐,我扣击船沿唱起歌来。 歌词唱道:“桂树做棹啊,木兰做桨,划破空 明的江面啊,迎着浮动的月光逆流而上;我的 情思啊悠远茫茫,谣望美人啊,却在天的一方。 客人中有位吹着洞箫的,随着歌声的节拍伴奏。 萧声呜咽,像怨恨,像思慕,像抽泣,像倾诉。 吹完后尾音悠长细微,像似断未断的丝线,可 以使潜藏在深渊中的蛟龙起舞,可以使孤船上 的寡妇哭泣。
起点之美
刘心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起点之美
一、教学目标
1.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思路,
2.领会课文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3.感受不断开拓进取。
体现人生价值的道理。
二、教学过程
1.导人新课。
从小学到中学,在学校生涯中,每一年都会开运动会,或春季运动会或秋季运动会,在你的回忆里运动会是什么样子?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在每一次运动会里扮演的又是什么角色?是在运动场上挥汗如雨奋力争取的运动员,是跑来跑去虽辛苦但不为人知的服务员,还是在场下为运动员加油呐喊的拉拉队员,亦或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躲在一边看书的局外人员?
2.读析课文。
(1)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
;
(2)简答:作者借什么事发挥联想进行讨论?可以分为几部分?
明确:作者从赛跑时运动员站在起跑线上的姿态,联想到生活中各种不同的起点,最后归结出对起点之美的赞美。
综上所述,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段为第一部分、第二至六段为第二部分,第七段为第三部分。
(3)齐读第一段,并思考:
①运动员的起点之美既是外在的,又是内在的,外在的美具体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②分出层次。
③为什么说那起点上的表情实在是人类最美好的表情之一?
④为什么说起点上的表情是人类进取突破的希望?
⑤作者是如何赞美运动员的起点之美的?
明确:起点之美是外在的美,又是内在的美,外在的美主要表现在起跑前运动员的体态与神情——“紧凑而富有弹性的筋肉,先略事活动臂膊、腿脚、腰肢,再渐渐弹跳着、抖擞着”(这是健康、有活力的体态);“各自凝聚起他们灵魂的注意力拼搏进取,并透过他们的每一块肌肉每一根筋腱显现出他们肉体所蕴藏的爆发力、弹射力、承受力”(这是严肃、进取的神情)o运动员起跑前瞬间的美还有其本质的意义——体现人类进取突破的希望,这又使起点之美具有内在的美。
所以这一段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是一至六句,描绘运动员起跑前矫健的英姿;第二层是最后一句,揭示运动员起点之美的本质意义。
站在起点上的运动员的表情集中地体现出他们拼搏进取的信念,这正是人类赖以进步的内驱力,所以它“是人类最美好的表情”;运动员在运动场上的拼搏进取反映了人类用自身的力量去开拓、创新的能力,所以它是“人类进取突破的希望”。
作者对运动员起点之美的赞颂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表现在对运动员体态动作、·面部表情的生动描写,这种描写饱含着作者的由衷赞美之情;二是用抒情的语言
直接抒发强烈的感情:“他们的每一块肌肉每一根筋腱显现出他们肉体所蕴藏的爆发力、弹射力、承受力,他们简直就是一列力与美的活雕像”,“那起点上的表情实在是人类最美好的表情之一”,“起点上的表情便是人类进取突破的希望”。
(4)指名朗读第二段。
思考讨论:
①作者从赛跑的起点联想到人生的起点同的起点?
②这些人工作、生活方式各不相同,对起点的态度是否相同呢?
③我们能否再补充几个不同的人生起点呢?
④第三、四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列举了生活中六种人的不同起点,他们的工作、生活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是认真地、专心地、负责任地开始了人生的新起点:文坛青年在深夜,郑重地写下第一行字;作者所选的上述事例紧扣“起点”二字,反映出他们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这与运动员在起跑前瞬间的态度是完全相同的。
所以,在三、四段作者深情地写道:.“生命之神在行使裁判员的职责,向人们发出悠长的指令。
”人们“凝神谛听他的指令并尽全力准备投入”。
赛跑前的运动员与人生起跑线上的人们是何等相似。
可见,三、四段在结构上将二者作了类比。
人生的起点各不相同,我们还可以找出许多不同的起点。
如:一个从部队转业的军人脱下军装,第一次拿起他完全陌生的经济合同;一个远游故乡的学子抬起脚踏上异国的土地,’开始他全新的拼搏;一对新婚夫妇端起酒杯,共同品尝生活的美酒;一个失足的青年走出铁门,呼吸第一缕清新的空气……
文中写到的六种人的生活经历各不相同,但他们在生活起点上的期盼与拼搏则是相同的。
(5)生活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第二段中写到的那些满怀希望的人们也可能在生活中碰得头破血流,人们该如何面对失败呢?读第六段,然后回答。
明确:一时的失意并不是不得了的事,可怕的是找不到新的起点,失去了曾经有过的力与美。
作者真诚地劝慰人们,失败不可怕,失利不失“心”,、要百折不挠地寻找新的起点,继续奋进,继续拼搏。
(6)第七段是全文的结束段。
为什么说起点之美属于每一个人?最后一句怎么理解?鲁迅赞颂“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刘心武赞颂起点之美,这两者在本质上有什么相同?(这些提问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让学生自己思考、认识,然后作集体讨论,以深化学生的思想,达到教育目的。
明确:每一个人都有选择进取拼搏的自由与权利,都可以最大程度地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说起点之美属于每一个人。
“自觉地进入起点”可以理解为自觉地开始人生的拼搏,用自己的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这就是“调动起自己的美”。
鲁迅先生盛赞“落后而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是鼓励人们不怕失败,作韧性的反抗,无畏地前进;刘心武赞颂起点之美是激励人们振奋精神,不断开拓进取。
时代虽然不同,但要求人们发奋进取的愿望却是完全一致的。
3.小结。
《起点之美》《最先与最后》同为杂文,有哪些同异?
明确:(1)两文都借题发挥,由此及彼地联想,进而表现文章的主旨。
(2)都讲究语言的生动、形象
(3)《最先与最后》显得冷峻、的抒情色彩。
4.课外延伸
联系当前社会生活或学校生活的实际,说说你赞成下面两组题目中的哪一种说法,并阐明理由。
第一组:①勇为最先,耻为最后②敢为最先,不耻最后③如难最先,不如最后第二组:①但求起点美,不求终点胜②不求终点胜,何求起点美
③既求起点美,更求终点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