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科普知识

合集下载

糖尿病健康教育宣传知识

糖尿病健康教育宣传知识

糖尿病健康教育宣传知识3 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它是因先天性或后天体内胰腺分泌胰岛素缺乏,或因胰岛素功能失调所致。

糖尿病危害巨大,它可能使人产生肾衰、失明、足部疾病等多种严重的并发症,并导致高死亡率。

每年11月14日定为“世界糖尿病日”。

糖尿病的类型糖尿病的种类很多,主要有I型和II型。

I型糖尿病主要是缺少胰岛素,II型糖尿病主要是胰岛素抵抗。

I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病人总数的10%,多发生于青少年,但也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甚至80—90岁时也可患病。

病因是由于胰岛素受到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破坏,自身不能合成和分泌胰岛素。

目前主要依赖胰岛素治疗维持生命。

II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人总数的90%,多见于35岁以后中、老年人,其胰岛素的分泌量并不低甚至还偏高,病因主要是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即胰岛素抵抗) 在II 型糖尿病病人中约60%是体重超重或肥胖。

长期的过量饮食,摄取高热量,体重逐渐增加,以至肥胖,肥胖后导致胰岛素抵抗,血糖升高,无明显酮症倾向。

多数病人在饮食控制及口服降糖药治疗后可稳定血糖;但仍有一些病人,尤其是非肥胖病人需要外源胰岛素控制血糖。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1、“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消瘦。

2、典型症状的发生有快有慢,有轻有重,这些症状在每个病人表现不同,可能某项症明显,其他症状不突出。

Ⅰ型糖尿病起病时症状常较明显。

Ⅱ型糖尿病起病时.医药文档交流2症状出现比较缓慢,不易引起注意。

什么人容易患糖尿病①与糖尿病患者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

②女性有分娩巨大胎儿史(即新生儿出生体重大于4公斤)者或曾患妊娠期糖尿病者。

③肥胖者。

④高血压、高脂血症(主要指高甘油三酯血症者)。

⑤曾有过高血糖或尿糖阳性历史者。

⑥40岁以后,体力活动少,营养状况好,工作负担重或精神紧张者。

这些受到糖尿病威胁的高危人群,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活方式,非常容易发生糖尿病。

如何预防糖尿病怎样才能使自己得糖尿病的危险降到最低水平呢?国际上公认的预防糖尿病的措施就是至少要做到"四个点儿":"多学点儿,少吃点儿,勤动点儿,放松点儿"。

糖尿病人科普知识

糖尿病人科普知识

糖尿病人科普知识1.控制摄入甜食糖尿病患者要严格限制食用糖、糖果、蜂蜜及含糖饮料。

这些糖类易被机体吸收而血糖升高、增加胰腺负担,从而加重病情。

2.日常饮食下面这些食物,在保证营养的同时还能控制血糖,A.常吃五谷杂粮:可选择全麦食品,含丰富微量元素,长期食用,可降低血糖、血脂。

B.高纤维食物:玉米、芹菜、韭菜、豆类、南瓜、竹笋等促进机体糖代谢,防止血糖吸收过快。

富含高纤维食品能降低糖尿病人的血糖,并增加饱腹感。

C.糖低的蔬菜:韭菜、西葫芦、冬瓜、南瓜、茄子、苦瓜、洋葱、香菇等。

D.富含钙的食物:虾皮、海带、排骨等。

钙的缺失,会加重糖友病情。

E.富含硒的食物:香菇、鱼等。

能调节糖代谢、改善糖尿病症状。

因为硒和胰岛素的生理活性相同。

F.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西红柿、卷心菜等。

补足维生素,对于防治糖尿病神经、血管和眼睛的并发症,有着重要意义。

3.选择水果水果中含有较高的果糖和葡萄糖,而且人体很容易消化吸收,对糖尿病病人来说是极其不友好,但不是完全不能吃,我们要有技巧的选择性吃,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灵活选择,掌握适度原则,日摄入量不得超200g。

A.柚子、西瓜、樱桃含糖较少,可首选食用;B.草莓,桃类,猕猴桃等,生糖指数较低,也可选食用;C.西红柿、黄瓜含糖很低,可代替水果,适当吃些。

4.少胆固醇少吃含脂肪量高的食物、少吃动物的内脏、少吃鸡蛋的蛋黄、高胆固醇的摄入,会加重患者病情。

5.适当喝茶研究表明,喝茶与糖尿病风险呈负相关。

这里小编推荐绿茶,长期喝绿茶能有效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因为绿茶中含有多酚等抗氧化剂,可促进新陈代谢,抑制淀粉酶将碳酸化合物转化为葡萄糖。

6.戒烟戒酒众所周知,很多患者会吸烟、饮酒,但是我们知道吸烟对糖尿病的并发症,包括微细管、大血管的病变、血糖升高都有影响。

也许短时间内没有明显症状,但最终会出现血管的异常。

且吸烟和饮酒对血管内皮的损伤也是很大的,空腹大量饮酒时,可发生严重的低血糖,而且醉酒往往能掩盖低血糖的表现,不易发现,非常危险。

糖尿病健康宣教内容科普

糖尿病健康宣教内容科普

糖尿病健康宣教内容科普相信大家都听说过糖尿病,它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

特别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糖尿病的患病率极高。

随着年龄的增大,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患病几率更是会不断增高,所以需要尽快的进行糖尿病的防范。

糖尿病究竟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造成的呢?糖尿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糖尿病在早期会有什么样的表现?一、糖尿病发生的原因糖尿病的原因,总的来说有两大因素,一是遗传因素,二是环境因素。

其中环境因素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饮食不节制随着当代社会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自己的饮食生活没有节制。

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是当今很多人喜爱的,而这些食物却是导致肥胖的罪魁祸首。

人一旦肥胖,以内的胰岛素的分泌减少,这就对糖类的代谢产生阻碍,进而出现了糖尿病。

2、精神的过度紧张经研究发现,糖尿病的患病与神经因素有着一定的关系。

如果一个人一直处于一个长期的紧张、激动、巨大压力的压迫下,这时,机体内的某些应激激素的分泌就会增多,而这些激素的增多就会反向压迫胰岛素的分泌减少,机体内的血糖代谢作用减弱,高血糖就会产生。

3、长期得不到锻炼在现在这个社会,当代年轻人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而缺少运动,久坐不立。

生活节奏加快,很多人几乎都是在应酬中度日的,因而缺少了锻炼的时间。

长此以往,人们的体力活动逐渐减少,体内的胰岛素分泌量下降,从而导致了糖尿病的问题。

二、常见糖尿病的并发症1、糖尿病足糖尿病并发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就是糖尿病足,该病出现的原因有很多: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血管病变、疾病感染等等。

糖尿病足说白了就是导致糖尿病下肢部位或者足部出现了病变的一种疾病。

糖尿病足在糖尿病疾病中属于危害性最强的一种疾病,同时也是最严重的一种疾病。

如果不能及时的采取治疗,就会导致截肢或者是危及生命的后果。

2、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疾病。

该病在早期最常见的症状就是高含量的尿白蛋白。

只要出现了这种症状就说明了患者的肾小球已经出现了问题,而且肾小球的情况已经不容乐观。

糖尿病科普知识

糖尿病科普知识

汽水、果汁、甜饮料
糖类
蜜饯、 水果罐头
饮料
果酱 甜点
白糖、红糖、冰糖、 葡萄糖、麦芽糖、 蜂蜜、奶糖、水果糖
糕点
甜饼干、蛋糕、 甜面包及糖制糕点等。
果酱、冰淇淋等
糖尿病防治——饮食干预
① 不宜吃的食物——易使血脂升高的食物
……
奶油
黄油
肥肉
对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应该不 用或少用,防止动脉硬化性心 脏病的发生。
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形成2型糖尿病
如果胰岛素天天带“汽油”外出,“汽油”的父母不高 兴了,干脆把门锁上,不让胰岛素来家里了。
胰岛素进不了“油箱”家门,意味2型糖尿病产生了。
糖尿病成因回顾
糖尿病典型症状:三多一少
糖尿病的“礼物”——可怕的并发症
糖尿病可以引起很多并发症,可造成 许多重要组织器官损毁,具有很高的
糖尿病成因
胰岛素分泌缺乏,形成1型糖尿病
有降血糖功能的激素——胰岛素就开 始天天加班,每顿饭后就去“油箱” 窜门,经常带着“汽油”出去玩,夜 不归宿。
如果天天加班,胰岛素累倒了,或者 出门玩时发生意外了,胰岛素同志工 伤了,或者光荣了,从此没人到“油 箱”窜门了,这就是1型糖尿病。
注:胰岛素是人体惟一的降血糖激素。
如果人体是一辆汽车,那么推动 它前进的“汽油”就是血糖,即 血液中的葡萄糖。 葡萄糖是所有哺乳动物的重要生 命能源 。
糖尿病成因
我们常吃的米饭、面条、面包、水果、蔬菜等都能产 生不同量的葡萄糖,通过一、两个小时的消化转化为 血糖,然后转运到血液里,“人体汽 车”这样就加满了“油”,可以不停 地前进。
猪油
糖尿病防治——饮食干预
② 适宜吃的食物——主要是可延缓血糖、血脂升高的食物

糖尿病防治知识

糖尿病防治知识

糖尿病防治知识
糖尿病防治知识
一、糖尿病的预防
1、饮食习惯
(1)多食高纤维食物和深色蛋白质,少食动物油和碳水化合物。

(2)勤食少量且营养均衡的饮食,均匀分布营养,养成规律饮食习惯,增加体内能量,减少胰岛素的分泌量。

(3)把餐量分割,少食多餐,尽量吃清淡的食物,减少盐分、热量的摄入。

2、运动习惯
(1)设定每天运动的目标,不低于30分钟,每天坚持,运动强度要适当,有氧运动最佳。

(2)给自己定个正确的运动计划,可分散运动,使身体不受太大压力,也可在每日运动时增加一段2-3分钟的热身运动,避免受伤。

3、情绪管理
(1)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心态的积极性,增加与朋友和家人的交流活动,增进彼此的感情。

(2)保持对疾病的良好心态,开发对生活的兴趣,实施正确的自我管理,减少压力。

二、糖尿病的治疗
1、降低血糖
(1)改变饮食习惯,减少摄入糖分、脂类、盐分的摄入,少量
多餐,每餐食物的分量控制在250g左右有利于降低血糖水平。

(2)减少体力活动,但不能完全停止运动,运动有利于改善血糖胰岛素特性,改善身体的体质和体重。

(3)多食蔬菜水果,减少摄入肉食,多吃高纤维食物,如粗粮,可以减缓血糖增高的速度。

2、补充药物
(1)补充药物可以有效降低血糖水平,例如降糖药、胰岛素、降胆固醇药等。

(2)坚持服药,按时按量服药,不可臆断停药,避免引起血糖升高。

(3)服用药物时,应经医生指导,以免由于药物的副作用引起其它疾病。

关于糖尿病的科普知识

关于糖尿病的科普知识

关于糖尿病的科普知识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其特征是血糖水平异常高。

以下是关于糖尿病的一些科普知识:
1. 类型: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是
由胰岛素生成细胞的自身免疫破坏导致的,需要外源胰岛素的注射。

2型糖尿病是由胰岛素的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减少引起的。

大部分糖尿病患者患的是2型糖尿病。

2. 病因:糖尿病的病因复杂,有多种因素可以增加糖尿病的风险,包括遗传因素、肥胖、缺乏体力活动、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高血压、高胆固醇、以及糖尿病家族史等。

3. 症状:糖尿病的常见症状包括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疲劳、视力模糊、皮肤瘙痒、容易感染、以及伤口不易愈合等。

4. 风险并发症:长期不控制血糖水平,糖尿病可能会导致许多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肾脏疾病、下肢病变等。

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检查以预防或早期发现这些并发症。

5. 预防和控制:预防和有效控制糖尿病的关键在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这包括保持适当的体重、均衡饮食、有规律地进行体力活动、避免烟草和过度饮酒、定期测量血糖水平、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6. 治疗方法: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

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注射胰岛素。

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口服药物、注射胰岛素、饮食控制、体力活动等方式来管理血糖水平。

总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但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控制病情并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及早发现糖尿病症状,定期检查血糖水平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措施。

2024年度糖尿病科普知识ppt课件

2024年度糖尿病科普知识ppt课件

2024/2/3
17
药物治疗选择原则和注意事项
选择原则
根据患者病情、年龄、身体状况和并发 症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适合的药 物进行治疗;遵循个体化、精准化用药 原则,避免滥用药物和不合理用药。
VS
注意事项
严格遵守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要随意更 改药物剂量或停药;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 不良反应情况,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 方案;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禁忌症 等问题,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糖尿病分类
根据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糖尿 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 病、妊娠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 糖尿病。
4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等。其中,1型糖尿病 主要由遗传和自身免疫因素引起;2型糖尿病则与遗传、肥胖、缺乏运动、不 良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
2024/2/3
7
典型临床表现
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
疲乏无力
即“三多一少”症状,是糖尿病最典型和 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由于血糖不能进入细胞,细胞缺乏能量所 致。
视力模糊
皮肤瘙痒
高血糖导致眼部晶状体渗透压改变,引起 视力模糊。
皮肤干燥和血液循环不良,导致皮肤瘙痒。
2024/2/3
8
诊断标准及流程
2024/2/3
03
乳酸性酸中毒
由于糖尿病患者常存在糖代谢障碍,导致丙酮酸氧化障碍及乳酸代谢缺
陷,从而出现乳酸性酸中毒。治疗原则包括补液、补碱、胰岛素治疗等

12
慢性并发症类型及预防措施
糖尿病肾病
是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合并症之 一。预防措施包括控制血糖、血 压、血脂等,定期进行肾功能检

【健康科普】糖尿病健康知识宣教

【健康科普】糖尿病健康知识宣教

引言概述: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有4.52亿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但通过有效的健康宣教,患者可以了解疾病的病因、预防和治疗方案,控制糖尿病的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正文内容:1.糖尿病的类型和病因a.类型1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胰岛β细胞的损害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b.类型2糖尿病主要由于胰岛β细胞功能不全和机体对胰岛素的抵抗引起。

c.糖尿病还有其他类型,如妊娠糖尿病和特殊糖尿病。

2.糖尿病的预防和早期干预a.饮食控制和体重管理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措施,包括降低糖分和饱和脂肪的摄入等。

b.运动和锻炼有助于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和血糖控制能力。

c.定期体检可以及早发现糖尿病病情,并采取适当的治疗和管理措施。

3.糖尿病的治疗和管理a.类型1糖尿病患者需要胰岛素注射以控制血糖水平。

b.类型2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饮食控制、锻炼和口服药物等减少血糖。

c.人工胰岛和胰岛移植等新技术有望成为未来糖尿病治疗的有效手段。

4.糖尿病的并发症及预防a.糖尿病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肾病等并发症。

b.控制血糖水平、定期体检和采取适当的药物措施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c.提高生活质量和保持积极的心态也是预防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5.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生活管理a.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糖水平,控制饮食和锻炼,避免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b.合理药物使用和定期随访是保持血糖稳定的重要手段。

c.糖尿病患者应积极参与社交活动,适度放松心情,保持心理健康。

总结:通过健康科普宣教,患者能够全面了解糖尿病的类型、病因、预防和治疗,掌握日常生活管理的技巧。

预防和控制糖尿病需要多方面的综合干预,包括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药物治疗和心理健康等方面。

希望本文能为广大糖尿病患者提供有益的健康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ntents
背景 糖尿病成因
糖尿病症状、分类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诊断、防治
背景
中国糖尿病患者9240万人,中国已超越印度成为糖尿病 第一大国。 糖尿病年轻化趋势明显,30~45 岁的“事业型”人士发病率最快。
更让人忧心的是,越来越多的孩子
也成了糖尿病患者。
Contents
背景
糖尿病成因
注:胰岛素是人体惟一的降血糖激素。
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形成2型糖尿病
如果胰岛素天天带“汽油”外出,“汽油”的父母不高 兴了,干脆把门锁上,不让胰岛素来家里了。 胰岛素进不了“油箱”家门,意味2型糖尿病产生了。
糖尿病成因回顾
Contents
背景 糖尿病成因
糖尿病症状、分类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诊断、防治
糖尿病防治——饮食干预
① 不宜吃的食物——易于使血糖迅速升高的食物
汽水、果汁、甜饮料
糖类
白糖、红糖、冰糖、 葡萄糖、麦芽糖、 蜂蜜、奶糖、水果糖
蜜饯、 水果罐头 糕点
饮料
果酱 甜点
果酱、冰淇淋等
甜饼干、蛋糕、 甜面包及糖制糕点等。
糖尿病防治——饮食干预
① 不宜吃的食物——易使血脂升高的食物
奶油
……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诊断、防治
糖尿病并发症
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
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易发人群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有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比如 病毒感染、精神应激、不良生活习惯等。
A
糖尿病 家族遗传者
B
缺少运动者
C
膳食结构 不合理者
易发人群
D
超重和肥胖者
Contents
背景 糖尿病成因
糖尿病症状、分类
饮食干预
血糖监测
运动干预
药物治疗
糖尿病防治——饮食干预
1、打破“多吃降糖药、可以多吃饭”的错误观念。
2、少吃多餐。既保证热量和营养的供给,又可避免餐后 血糖高峰。 3、碳水化合物食物要按规定吃,不能少吃也不能多吃, 要均匀地吃(碳水化合物是粮食、蔬菜、奶、水果、 豆制品、硬果类食物中的糖分)。
糖尿病防治——饮食干预
食物充饥。 11、多吃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12、少吃盐。 13、少吃含胆固醇的食物。 14、糖尿病人千万不要限制喝水。
糖尿病防治——饮食干预
15、少吃水果。 可适当吃含糖量低的水果,如苹果、梨、橘等。
吃水果应在两餐之间血糖低的时候。
尽量不吃西瓜。西瓜吃了以后,糖吸收很快。 香蕉中淀粉含量很高,应算主食的量。 16、甜味剂不会转化为葡萄糖,不会影响血糖的变化,不 能作为低血糖症的自救食品。 17、不宜饮酒。
人体可自动双向调节血糖
人体里有升血糖和降血糖两种激素,像频谱技术的双
向调节功能一样,将人体里的“汽油”量牢牢控制在
油箱限度里,即不让它空着,也不让它溢出来,从而 保持平衡。
糖尿病成因
饮食结构导致血糖上升、超标
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饮食结构多样化、丰富化,吃得越 来越多,越来越精,“油箱”里的 “油”天天都加得满满的,而且时
糖尿病典型症状:三多一少
糖尿病分类
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因胰岛素分泌缺乏,依
赖外源性胰岛素补充来维持生命; 2型糖尿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其胰岛素的分泌量并 不低,甚至还偏高。在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所 占的比例约为95%。 妊娠糖尿病及其它
Contents
背景 糖尿病成因
糖尿病症状、分类
7、以淀粉为主要成分的蔬菜应算在主食的量中。这些蔬
菜为土豆、白薯、藕、山药、菱角、芋头、百合、荸 荠、慈姑等。 8、除黄豆以外的豆类,如红小豆、绿豆、蚕豆、芸豆、 豌豆,它们的主要成分也是淀粉,所以也要算作主食 的量。 9、吃副食也要适量。
糖尿病防治——饮食干预
10、不能用花生米、瓜子、核桃、杏仁、松子等硬果类
糖尿病症状、分类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防治
糖尿病成因
人体靠葡萄糖才能正常运转
如果人体是一辆汽车,那么推动
它前进的“汽油”就是血糖,即
血液中的葡萄糖。 葡萄糖是所有哺乳动物的重要生 命能源 。
糖尿病成因
葡萄糖从摄取淀粉中转化而成
4个 千个 葡萄糖
3个
2个 葡萄糖
三个葡萄糖相 相连形成蔗 连就是“三精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诊断、防治
糖尿病诊断
1.ONE
空腹血浆血糖(FPG)≥7.0mmol/l(126mg/dl)
2.TWO
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血糖, 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 血浆血糖≥11.1mmol/l(200mg/dl)
糖尿病防治
糖尿病的治疗不是单一的,而是“五驾马车”的综合治疗:
健康教育
黄油
对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应该不
用或少用,防止动脉硬化性心 脏病的发生。
肥肉
猪油
糖尿病防治——饮食干预
② 适宜吃的食物——主要是可延缓血糖、血脂升高的食物
大豆 及其制品
适宜吃的食物
粗杂糖
可延缓血糖、血脂升高的食物
糖尿病防治——饮食干预
糖尿病人的12种克星食物食谱
苹果 肉桂、坚果 柑橘
深海鱼、三文鱼
4、吃甜点心和咸点心没有区别,均会引起血糖升高。
5、吃“糖尿病食品”的量与吃普通食品的量要相等。 “糖尿病食品”是用高膳食纤维的粮食做的,虽然消化 吸收时间较长,但最终还是会变成葡萄糖。 6、“无糖食品”不能随便吃。 “无糖食品”实质上是未 加蔗糖的食品,某些食品是用甜味剂代替蔗糖。
糖尿病防治——饮食干预
葡萄糖
当上千个葡萄 四个连起来就 是麦芽四糖
葡萄糖
糖连起来,就
成了人体所需 的重要的营养 物质之一—— 淀粉。
糖,也就是
我们常吃的 白糖。
葡萄糖酸钙”?
不,它的学名 是麦芽三糖
糖尿病成因
我们常吃的米饭、面条、面包、水果、蔬菜等都能产
生不同量的葡萄糖,通过一、两个小时的消化转化为
血糖,然后转运到血液里,“人体汽 车”这样就加满了“油”,可以不停 地前进。
不时超过了限度。
糖尿病成因
胰岛素分泌缺乏,形成1型糖尿病
有降血糖功能的激素——胰岛素就开 始天天加班,每顿饭后就去“油箱” 窜门,经常带着“汽油”出去玩,夜
不归宿。
如果天天加班,胰岛素累倒了,或者 出门玩时发生意外了,胰岛素同志工 伤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或者光荣了,从此没人到“油 箱”窜门了,这就是1型糖尿病。
黑巧克力 高纤维食物 菠菜等绿叶蔬菜 豆荚类 绿茶 牛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