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二醇冷却剂优缺点

乙二醇冷却剂优缺点
乙二醇冷却剂优缺点

反应原理

通常情况下,乙二醇作为一种传统的载冷剂同样具有很强的腐蚀性。铁和无氧纯水的反应其自由能是降低的,反应要放出氢。同时,乙二醇在使用过程中与空气接触容易产生气泡,气泡在溃灭过程中产生的微射流或冲击波对设备产生损伤——穴蚀(又称气蚀、空蚀)。穴蚀现象开始是变色,表面局部呈灰白色,而后逐步变粗糙,继而呈现出麻点和针孔,并逐步向深处发展,最后产生散落或形成局部聚集的蜂窝状孔群,严重的针孔可穿透设备。

加上钢铁表面不均匀,它在水中要形成无数微小的腐蚀电池,造成对设备的腐蚀。同时乙二醇含有羟基本身不稳定容易酸化等因素会导致新鲜乙二醇溶液能在小于1周的时间内腐蚀碳钢(一般用碳钢)和铜;能在约1年的时间内,腐蚀一般不锈钢(304不锈钢)。并导致溶液系统中铁锈杂质等含量很高,很多企业使用的乙二醇溶液在1年左右,杂质含量达到1%附近。由此导致换热效果低,冰点提高等后果。另外,发生腐蚀的乙二醇溶液,由于存在电化学腐蚀、垢下腐蚀、酸性腐蚀等一些列叠加腐蚀作用,具有更强的腐蚀性。

主要用途

乙二醇溶液可作为防冻液或冷冻盐水使用。一般情况下,工业企业常用浓度为50%浓度左右,因为浓度更高的乙二醇溶液由于具有很高的粘度,会导致泵送能力差,以及换热能力差等问题。

乙二醇------约6~8千/吨,冷冻盐水------小于1千/吨

核化学和放射化学

核化学和放射化学 20世纪上半叶,从发现放射性元素、核裂变、人工放射性,到核反应堆的建立,核爆炸的毁灭性破坏等,核化学和放射化学一直是十分活跃和开创性的前沿领域。但到了后半个世纪,由于核电站和核武器发展的需要,核化学和放射化学转向以生产和处理核燃中心,自身的科学研究和新的发现相对减少。放射性同位素和核技术在分析化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医学等方面紧密结合,使其应用和交叉研究蓬勃发展起来。从目前的动向看,核化学和放射化学主线大体有如下几方面。 (1)超重元素“稳定岛” 能找到吗? 20世纪60年,Myers和Nilssdn等核物理学家从核内存在着核子壳层和幻数的理论模型出发,提出了超重元素存在 "稳定岛"的学说,即在核质子数Z=114和中子数N=186的幻数附近,有一些超重原子核特别稳定,其寿命可能长达若干年甚至1015年,这些长寿命的超重元素构成了一个“稳定岛"。在这一学说吸引下,近30多年来无数核科学家通过各种方法从自然界和核反应中去寻找这个梦寐以求的境地—稳定岛。至1999年6月,世界上三个大实验室,美国的LawrenceBerkeley实验室(LBL),德国的Darmstadt重离子研究会 (GSI)和位于俄罗斯的Dubna联合核子研究所 (JINR),分别用重粒子轰击的方法合成了重元素114、116和118,但由于加速器流强不够和反应截面在10-12靶,所以只获得了极少几个原子,有关证实研究已在重覆进行。这意味超重元素“稳定岛"将有可能存在。可以设想21世纪重粒子器的流强增大,使产生超重元素的原子数目大增,再加上分离、探测药物,主要用于多种疾病的体外诊断和体内治疗,还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体内的功能和代谢。21世纪将在单光子断层扫描仪 (SPECT)药物方面有新的突破;将会用放射性标记的放免活性和专一性极”人抗人”单克隆抗体作为生物导弹,定向杀死癌细胞;而中枢神经系统显像将推动脑化学和脑科学的发展。 (3)核分析技术将以其高灵敏度等优点向纵深发展放射性示踪技术和核分析技术始终因其灵敏度很高的优点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核分析方法未来将在分析化学中大有作为,如物种分析(speciation),分子活化分析,生物-加速器质谱学 (bio-accelerator mass spectrometry,Bio-AMS),粒子激发X-射线发射 (particle induced X一ray emission,PIXE)包括扫描质子微探针 (scanning proton microprobe,SPM)、"-粒子质子X-射线谱仪(alpha proton X一ray spectrometer,APXS)等各种新型结构和功能的分析仪器将为未来人类认识大自然提供有利的武器。

核科学百年讲座第五讲辐射化学与辐射加工

讲 座 核科学百年讲座 第五讲 辐射化学与辐射加工 3 付 滔 许甫荣 郑春开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北京 100871) 摘 要 介绍辐射化学和辐射加工的发展与应用,以及基本原理,侧重介绍辐射加工在高分子辐射交联改性、食品的辐照处理和医疗用品消毒等方面的应用.关键词 辐射化学,辐射加工 Nuclear science in the 20th century ———radiation chemistry and radiation processing FU T ao X U Fu 2R ong ZHE NG Chun 2K ai (School o f Physics ,P eking Univer sity ,Beijing 100871,China )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of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chem istry has led to tw o im portant subjects ,radi 2ation chem istry and radiation processing ,which are playing im portant roles in many aspects of science and society.W e review the development and major applications of radiation chem istry and radiation processing ,including the basic physical and chem ical mechanisms inv olved. K ey w ords radiation chem istry ,radiation processing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10075070)资助项目 2002-11-19收到初稿,2003-01-14修回  通讯联系人.E 2mail :frxu @https://www.360docs.net/doc/1e1915188.html, 辐射化学(radiation chemistry )这个名称是由 Burton M 在1942年正式提出的,它是研究电离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化学效应的化学分支学科.现在已知的辐射诱导化学变化主要有:辐射聚合、辐射合成、辐射分解、辐射降解等.辐射加工(ra 2diation processing ),就是利用放射性源(如60C o ,137 Cs ),或加速器产生的射线束(如γ射线、电子束、离子束),对物体进行加工处理.在此过程中,电离辐射和物质相互作用引起化学、物理和生物效应,使得物质的品性得到改善或者合成新的产品.辐射加工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目前主要涉及的领域有:辐射制备加工新材料、食品的保藏、医用器具的消毒处理以及工业三废的处理等. 1 辐射化学和辐射加工的发展 1895年,伦琴发现了X 射线.1896年,贝克勒尔 观察到铀的放射性射线引起的照相底片乳胶的化学变化.紧接着玛丽亚?居里和丈夫皮埃尔?居里从沥青铀矿中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和钋,为辐射化学的研究提供了最早的辐射源.后来,随着中子的发现,加速器和反应堆的建成,射线的研究与应用不断地往前推进.早期辐射化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气体、水和水溶液,后来才慢慢转向固体和有机化合物的辐射效应,目前的重点是放在高分子材料辐射合成和改性上.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是辐射化学蓬勃发展的时期.在这一阶段中,生产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为辐射化学的研究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另外辐射化 ? 464?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复习知识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复习知识 放射化学的特点 1、放射性:在涉及放化操作的整个过程中,放射性一直存在,放射性核素一直按固有的速率衰变,并释放出带电粒子或射线。这是放射化学最重要的特点。 2、不稳定性:由于放射性物质总是在不断地衰变,由一种物质转变为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使研究体系的组成不断发生变化。这就要求相应的快化学研究方法。 3、低浓度性 1896年,放射性的发现,贝克勒尔 1934年,人工放射性的发现,小居里夫妇 1939年,铀的裂变,哈尔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两个或多个核素 同质异能素:处于不同的能量状态且其寿命可以用仪器测量的同一种原子核 同中子异核素:中子数N相同而质子数Z不同的核素 同质异位素:质量数A相同而质子数Z不同的核素 β稳定线:稳定核素几乎全部位于一条光滑曲线或该曲线两侧 质子滴线:位于β稳定线上侧,其上元素最后一个质子结合能为0 中子滴线:位于β稳定线下侧,其上元素最后一个中子结合能为0 核的电荷分布半径小于核物质的分布半径说明,核表面的中子比质子要多,原子核仿佛有一层中子皮 质量亏损:组成原子核的Z个质子和(A-Z)个中子的质量和与该原子核的质量m(Z,A)之差称为质量亏损 以原子质量单位表示的原子质量M(Z,A)与原子核的质量数A之差称为质量过剩 原子核的结合能:由Z个质子和N个中子结合成质量数为A=Z+N的原子核时,所释放的能量称为该原子核的结合能 将结合能B( Z,A)除以核子数A,所得的商ε 平衡分离过程:依靠达到平衡的两相中,所需组分和不需要组分的含量比的差别 速率控制过程:依靠所需组分和不需要组分传递速率的不同,造成两相中所需组分和不需要组分含量比的差别 分离因数:表征两相中所需组分A和不需组分B含量比差别的一个系数 回收率:表示样品经过分离后,回收组分的完全程度 富集系数:所需组分A和不需组分B的回收率之比 放射性核素纯度,指在含有某种特定放射性核素的物质中,该核素的放射性活度对物质中总放射性活度的比值 放射化学纯度指在一种放射性样品中,以某种特定的化学形态存在的放射性核素占总的该放射性核素的百分数 比移值:某斑点或窄条的中心移动距离与流动相移动距离之比 载体:加入的常量的稳定核素 反载体:加入的一定量可能沾污核素的稳定同位素 同离子效应:沉淀的溶解度会因有共同离子的过量存在而减少 盐效应:当在溶液中加入不是太过量的同离子,而是加入并非构成沉淀的其他离子时,也会使溶解度增加 共沉淀分离法:利用溶液中某一常量组分(载体)形成沉淀时,将共存于溶液中的某一或若干微量组分一起沉淀下来的方法。共沉淀的机制主要有形成混晶、表面吸附和形成化合物等

放射化学试题库及答案分解

试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 1.放射化学是研究放射性元素及其衰变产物的化学性质和属性的一门学科,详 述其所涉及的六个主要领域? P1 1放射性元素化学2核化学3核药物化学4放射分析化学5同位素生产及标记化合物6环境放射化学 要详细描述 2.放射化学所研究的对象都是放射性物质,简述其所具有的三个明显特点?P1 1.放射性 2.不稳定性 3.微量性 3.放射化学科学发展史上有很多重要发现,其中有四个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简 述这四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发现(包括年代、发现者及国籍等)?P2-5 1放射性和放射性元素的发现(1869年法国贝可放射性的发现,1898年波兰居里夫妇钍盐放射性发现与钋的发现)2实现人工核反应和发现人工放射性(1919年英国卢瑟福人工核反应和质子的发现,1934年波兰小居里夫妇人工放射性的发生,用化学的方法研究核反应)3铀核裂变现象的发现(1939年德国哈恩铀的裂变,1940年美国麦克米兰超铀元素的发现)4合成超铀元素和面向核工业(1945年美国第一颗原子弹,1952年美国第一颗氢弹) 第二章 4.列表阐述质子、中子和电子的主要性质? 5.核物质是由无限多的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密度均匀的物质,简述其两个主要特 点?11 ①每个核子的平均结合能与核子的数目无关 ②核物质的密度与核子的数目无关 6.简述A m X中每个字母所代表的含义? Z N

X:元素符号 A:原子核的质量数 Z: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也叫原子核的电子数 N:原子核所含的中子数 m:原子所带电荷数 7.简述某核素的电荷分布半径及核力作用半径的测定原理及公式?电荷分布 半径比核力作用半径小说明了什么?13-14 电荷分布半径: 测定原理:高能电子被原子核散射。因为电子与质子之间的作用力是电磁相互作用,所 以测得的是原子核中质子的分布,即电荷分布公式: 1 3 R r A =(r0≈1.2fm) 核力作用半径: 原理:π介子被原子核散射,因为介子与核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核力,测得的是原子 核中核力的分布,即核物质的分布。公式: 1 3 R r A =(r0≈1.4-1.5fm) 电荷分布半径比核力作用半径小因为:核的表面中子比质子要多,或者说,原子核仿佛有一层“中子皮” 8.若忽略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结合能,用公式描述出原子核质量、原子质量及 核外电子质量的关系? m(Z,A)=M(Z,A)-Zm e 9.简述质量亏损、质量过剩和结合能的定义并写出它们在表达公式?

反应堆主冷却剂泵

冷却剂泵 一概述 冷却剂泵的功能 反应堆冷却剂泵,简称主泵,其主要功能是使一回路冷却剂形成强迫循环,从而把反应堆中产生的热量传送至蒸汽发生器,以产生蒸汽,推动汽轮机做功。它是压水堆核电站的关键设备之一,也是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中唯一的回转机械设备。 冷却剂泵的基本要求 a.能够长期在无人维护条件下安全可靠的工作 b.便于维修,辅助系统简单 c.主泵转动组件能提供足够转动惯量,以便在全厂断电情况下,利用主泵惰性提供足够冷却剂流量,使反应堆堆芯得到适当的冷却 d.过流零部件表面采用奥氏体不锈钢,或者其它同等耐腐蚀材料 e.带放射性的冷却剂泄漏要尽量少 冷却剂泵的分类 a.密封泵,也称屏蔽泵或无填料泵,泵的叶轮和电机转子连成一体,并装在同一密封壳体内,消除了冷却剂外漏的可能性,密封性能非常好 b.立式单级离心泵,泵的电动机与水泵泵体分开组装,中间以短轴相接。能基本保证一回路与环境的密封,电动机顶部装有惯性飞轮,在电源失去情况下,可延长主泵的惰转时间 密封泵存在的问题 a.密封泵效率低,一般泵组效率只有50~70% b.密封电动机大部分使用耐腐蚀材料制造,造价昂贵,难度较高 c.密封电机若设飞轮,液体的阻力将使泵机组效率降到不可接受的程度,因此密封泵无飞轮,转动惯量通常很小,为保障反应堆安全,必须对主泵供电的可靠性做更严格的要求 d.维修不方便 立式单级离心泵的优点 a.采用常规的鼠笼式感应电机,成本降低,效率提高,效率一般比密封泵高10~30% b.电机部分装有很大的飞轮,大大提高了机组的惰转性能,提高了发生断电事故时堆芯的安全性 c.轴密封技术可以同样严格控制一回路冷却剂泄漏量,一般控制在200立方厘米/h d.维修方便,轴封结构更换仅需十小时左右 二冷却剂泵的结构 冷却剂泵的结构组成 a.水力机械部件 b.轴密封部件 c.电动机驱动部件 1.水力机械部件 a.泵体 包括泵壳、导叶、进水导管、叶轮、泵轴承,形状近似圆球形,材料为不锈钢 b.热屏 安装在叶轮上方,阻止反应堆冷却剂的热量向泵上部传导,避免轴承以及水力机械部件的轴封受到损坏。由紧固法兰、防护套筒、蛇形管换热器及蛇形管进出口管嘴组成,蛇形管内流有35度的冷却用水,由设备冷却水系统(RRI)提供,使得热屏以上部件的温度工作在90度左右的环境中 c.泵轴承 位于热屏与轴封之间,为泵提供径向支承和对中。用水润滑轴承,浸没在水中 d.轴封水 来自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的高压冷水用作轴封、轴承润滑和冷却

辐射技术在医用高分子的应用

辐射技术在医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浅析 摘要以辐射技术为例,对现代技术在医用高分子材料制备领域里的应用做了一个简介。 关键词辐射技术、生物医用材料、接枝共聚合 引言近年来,面向现代生物医药、临床医学、组织工程、仿生器官的巨大应用需求,生物医用材料已经成为当今材料科学发展的最重要热点之一。本文以辐射技术为例,对现在技术在医用高分子材料制备领域里的应用做了一个简介。 辐射技术的优点 与传统的高分子化学制备方法相比,辐射法制备改性医用材料的优点在于:1. 不需要任何添加剂,没有引发剂的残留,所以可以得到清洁、安全的接枝共聚物,以保证材料的纯净性。 2. 辐射接枝操作比较简单,可以在常温或者低温下进行,而且可以通过调整射线辐照剂量、剂量率、接枝聚合单体浓度和基材溶胀的深度控制反应程度。 3. 辐射过程对材料也是一个消毒过程,避免了其他消毒方法对制品的破坏 医用高分子材料往往具有疏水性基团,材料的疏水性容易引起材料对蛋白质的吸附,从而引起血栓,因此,生物材料的表面改性需要提高材料的亲水性。辐射技术能将亲水性分子接枝到疏水性高分子材料表面,从而使其接触角下降,提高材料表面的湿润性。 辐射接枝共聚合 早在上世纪50年代,人们就发现,可以用辐射引发高聚物进行接枝反应。聚合物经辐射接枝后,可明显改善材料的表面状态。根据辐射与接枝共聚合反应的实施方法差异,可大体分为预辐射接枝共聚合法和共辐射接枝共聚合法。 预辐射接枝共聚合 预辐射接枝共聚合是高分子材料先进行深度辐照,产生稳定的自由基,或者是先在空气中辐照生成稳定的过氧化物或者氢化物,然后在辐射场外使被辐照聚合物与单体溶液接触,进行接枝反应。 该方法的特点是射线辐射与接枝共聚合反应是分为两步的,具有下列特点: 1. 接枝共聚合单体不直接接受射线辐射,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单体的均聚反应。 2. 由于射线辐射和接枝共聚合是独立的两步反应,研究或生产单位即使没有辐射源装置也能够从事某些辐射接枝共聚合的研究与较成熟的辐射接枝共聚合工艺的生产。 3. 聚合物自由基的利用效率较低。 共辐射接枝共聚合 将单体与高分子载体置于同一体系中,一起进行辐射就叫做共辐射接枝共聚合。单体可以是气相、溶液或溶解于其他溶剂中,该法的特点有: 1. 辐射与接枝共聚反应一步完成,操作简单方便。 2. 射线辐射产生的活性自由基,一旦生成可立即引发单体的接枝共聚合反应,自由基活性点与辐射能利用效率高。 3. 在多数接枝共聚合反应体系中,单体可以作为聚合物基体的保护剂,这对射

高分子科学家(中国)

高分子科学家 徐僖 徐僖,1921年1月16日生于江苏南京。1940年毕业于重庆南开中学,1944年在浙江大学化工系毕业,1948年获美国里亥大学(LehighUniversity)科学硕士学位。高分子化学、高分子材料科学专家。现任四川大学教授、高分子研究所所长,兼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所长。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长期从事高分子力化学和高分子工程基础理论研究,在高分子超声降解和共聚、高分子氢键复合、高分子复合共混体系相容性等方面做出多项成果。采用超声波、振荡磨、气流粉碎等多种手段制得了一系列难以用一般化学方法合成、有应用前景的新型高分子材料;发明了磨盘形力化学反应器;提出通过氢键复合可以有效降低导电材料的结晶度,提高材料导电率,这一见解对推动快离子导体研究有很大意义;抑制了聚烯烃材料在电子束、γ-射线、紫外线和微波辐照过程中交联反应,在聚烯烃分子链上引入含氧极性基团,改善了聚烯烃/工程塑料、聚烯烃/无机材料体系相容性,制得高强高韧聚烯烃共混材料,为多组分高分子材料的增容提供了一项新途径。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译著4本,申请专利20余项。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等20余项国家、部委、省级奖励,以及高分子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高分子化学育才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曾被授予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和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是我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

钱保功(1916—1992) 钱保功,曾用名钱乐华,1916年3月18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县。1935年至1940年,钱保功先后在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化学系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此后,分别任重庆动力油料厂研究生、助理工程师,重庆兴华油脂公司涪陵炼油厂工程师。1947年在美国纽约布鲁科林多科理工学院高分子研究生院学习,获化学硕士学位。1949年回国后,曾任上海化工厂、沈阳化工局研究室工程师。1951年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先后担任合成橡胶研究室、高分子辐射化学研究室、高分子物理研究室主任、研究员,1961年任该所副所长。1981年后历任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副院长、院长,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顾问,兼湖北省化学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深圳大学等校兼职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的博士生导师,美国《应用高聚物》杂志编辑顾问,《高分子学报》副主编,《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应用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杂志的编委。 在国内开创了合成橡胶、高分子辐射化学、高聚物粘弹性能和高分子固态反应等方面的研究。在合成橡胶的力学性能、粘弹性能、分子运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领导组织稀土顺丁、镍顺丁橡胶的表征研究。还对天然橡胶的结晶过程、聚乙烯的紫外光敏交联、高聚物体系固态反应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1、放射性:在涉及放化操作的整个过程中,放射性一直存在,放射性核素一直按固有的速率衰变,并释放出带电粒子或射线。这是放射化学最重要的特点。 2、不稳定性:由于放射性物质总是在不断地衰变,由一种物质转变为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使研究体系的组成不断发生变化。这就要求相应的快化学研究方法。 3、低浓度性 1896年,放射性的发现,贝克勒尔 1934年,人工放射性的发现,小居里夫妇 1939年,铀的裂变,哈尔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两个或多个核素 同质异能素:处于不同的能量状态且其寿命可以用仪器测量的同一种原子核 同中子异核素:中子数N相同而质子数Z不同的核素 同质异位素:质量数A相同而质子数Z不同的核素 β稳定线:稳定核素几乎全部位于一条光滑曲线或该曲线两侧 质子滴线:位于β稳定线上侧,其上元素最后一个质子结合能为0 中子滴线:位于β稳定线下侧,其上元素最后一个中子结合能为0 核的电荷分布半径小于核物质的分布半径说明,核表面的中子比质子要多,原子核仿佛有一层中子皮 质量亏损:组成原子核的Z个质子和(A-Z)个中子的质量和与该原子核的质量m(Z,A)之差称为质量亏损 以原子质量单位表示的原子质量M(Z,A)与原子核的质量数A之差称为质量过剩 原子核的结合能:由Z个质子和N个中子结合成质量数为A=Z+N的原子核时,所释放的能量称为该原子核的结合能 将结合能B( Z,A)除以核子数A,所得的商ε 平衡分离过程:依靠达到平衡的两相中,所需组分和不需要组分的含量比的差别 速率控制过程:依靠所需组分和不需要组分传递速率的不同,造成两相中所需组分和不需要组分含量比的差别 分离因数:表征两相中所需组分A和不需组分B含量比差别的一个系数 回收率:表示样品经过分离后,回收组分的完全程度 富集系数:所需组分A和不需组分B的回收率之比 放射性核素纯度,指在含有某种特定放射性核素的物质中,该核素的放射性活度对物质中总放射性活度的比值 放射化学纯度指在一种放射性样品中,以某种特定的化学形态存在的放射性核素占总的该放射性核素的百分数 比移值:某斑点或窄条的中心移动距离与流动相移动距离之比 载体:加入的常量的稳定核素 反载体:加入的一定量可能沾污核素的稳定同位素 同离子效应:沉淀的溶解度会因有共同离子的过量存在而减少 盐效应:当在溶液中加入不是太过量的同离子,而是加入并非构成沉淀的其他离子时,也会使溶解度增加 共沉淀分离法:利用溶液中某一常量组分(载体)形成沉淀时,将共存于溶液中的某一或若干微量组分一起沉淀下来的方法。共沉淀的机制主要有形成混晶、表面吸附和形成化合物等共沉淀的公式各因数的含义记一下

20200216 Ultra Coolant超级冷却剂 MSDS 数据安全表(中文版本)

Ultra Coolant 超级冷却剂? 材料安全数据表 生效日期: 2011年1月1日 1. 产品名称与产品信息: 超级冷却剂是专为英格索兰螺杆式压缩机研制合成的冷却剂 混合物化学成分:聚乙二醇/季戊四醇混合物 24小时急救电话: 1-989-636-4400 2.主要成分 混合物中含有聚乙二醇、季戊四醇和其它成分。 CAS: 9003-13-8 聚乙二醇—70% CAS: 67762-53-2 季戊四醇四酯—30% 添加剂: <1%—成分类型III—无害 3.危害特性 危险性综述 淡黄色液体,气味淡。对应急响应,未能确认重大的直接危害 潜在健康危害(参见第11部分毒理学资料和有关人类潜在健康影响的信息) 眼睛接触:对眼睛基本无刺激。 皮肤接触:单次接触可能有轻微的皮肤刺激,长时间或反复接触可能引起轻微的皮肤刺激.该材料可能在高温下使用, 与高温的该材料接触可能造成灼伤. 一次长时间皮肤接触的经皮 肤吸收量不会超过有害量 食入:食入的毒性非常低。少量食入不会产生有害影响。大量食入可能造成伤害 吸入:由于挥发性低,常温下吸入的蒸气量很少;一次接触不可能有危险.如果材料加热或产生烟雾,只有达到足够的浓度才会引起刺激或其他影响 慢性影响: 通过动物实验观察,过量的类似单糖对肾和肝脏有轻微影响。 4.急救措施 眼睛接触:用清水彻底冲洗眼睛。 皮肤接触:以流动的水或淋浴进行清洗。 摄入:如发生吞食情况,请就医。除非在医生的指导下,否则不要自行呕吐。 吸入:将伤者移至空气新鲜处;若出现症状,就医 医生须知:若有烧伤,去污后按热灼伤处理。无特效解毒剂,治疗应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临床表现来实施。 5. 灭火措施 燃爆特性 闪点: 410F,210℃;520F,271℃ 测试方法: 潘-马氏闭杯法;克氏开杯法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复习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复习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名词解释部分(4*5’) 载体:是以适当的数量载带某种微量物质共同参与某化学或物理过程的另一种物质,载体与被载带物具有相同的化学行为,最终能与放射性物质一起被分离出来; 同位素载体:稳定同位素的可溶性盐类作载体,分离89Sr 、90Sr 用SrCl 2;137Cs 用CsCl ,131I 用127I ,3H 用1H 等; 非同位素载体:没有稳定同位素的放射性核素,应用化学性质相似的稳定元素的盐类作载体,分离226Ra 加入Ba ,147Pm-Nd(NO 3)3;99Tc-NH 4ReO 4。 反载体:指在分离过程中,为了减少一种放射性核素对其他放射性核素的污染而加入的该种放射性核素的同位素载体。 同位素反载体:如,在分离90Sr 时,容易受到144Ce 的污染,去污因数仅为13,但若加入一定量的稳定同位素Ce( Ⅲ)作为反载体后,去污因数可提高到9000 用MnO 2从95Zr-95Nb 体系中吸附95Nb 时,加入稳定的Zr ; 非同位素反载体:如,在分析239Pu 的裂变产物时,239Np 对分离出的裂变产物会产生污染,加入与Np 价态相同的Ce(Ⅳ)盐作为反载体,可明显降低Np 的污染 核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Z 、相同的中子数N 、处于相同的能量状态且寿命可测的一类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两个或多个核素。 同质异能素:处于不同的能量状态且其寿命可以用仪器测量的同一种原子核。

同质异位素:质量数相同、质子数不同的核素。 同中子异荷素:中子数相同、质子数不同的核素。等超额中子素:核中超额中子数(N-Z)相同的核素。 镜像素:若两个核素的Z、N和A之间存在关系是Z 1=N 2 , Z 2 = N 1 ,A 1 =A 2 。 电离:具有一定动能的带电粒子与原子的轨道电子发生库仑作用时,把本身的部分能量传递给轨道电子如果轨道电子获得的动能足以克服原子核的束缚,逃出原子壳层而成为自由电子,这样过程叫电离。 轫致辐射:入射带电粒子与原子核之间的库仑力作用,使入射带电粒子的速度和方向发生变化,伴随着发射电磁辐射。 加速器:是一种用人工方法获得快速带电离子束的大型试验装置,是研究原子核物理和化学、认识物质深层次结构的重要工具; 粒子加速器的结构: 粒子源,用以提供所需加速的粒子,如:电子、正电子、质子、反质子以及重离子等等。 真空加速室,其中有一定形态的加速电场,并且为了使粒子在不受空气分子散射的条件下加速,整个系统放在真空度极高的真空室内。 导引、聚焦系统,用一定形态的电磁场来引导并约束被加速的粒子束,使之沿预定轨道接受电场的加速 束流输运与分析系统,由真空管道,电磁透镜、弯转磁铁和电磁场分析器等组成,用来在粒子源与加速器之间或加速器与靶室之间输运并分析带电粒子束

放射化学基础习题及答案放射化学与核化学基础

放射化学基础习题答案 第一章 绪论 答案 (略) 第二章 放射性物质 1. 现在的天然中,摩尔比率238U :235U=138:1,238U 的衰变常数为×10-10年-1,235U 的衰变常数为×10-10年-1.问(a) 在二十亿(2×109)年以前,238U 与235U 的比率是多少(b)二十亿年来有多少分数的238U 和235U 残存至今 解一: 0t N N e λ-= 23523802380235238238235235 13827:11t t t t N N e e N N e e λλλλ----==?= 保存至今的分数即 t e λ- 则 238 U : ≈ 235 U :≈解二: 二十亿年内238U 经过了 9 10 2100.44ln 21.5410-?=?个半衰期 235 U 经过了 9 10 210 2.82ln 29.7610-?=?个半衰期 保存到今的分数: 0.30.44 23810 0.74f -?== 0.3 2.82235100.14f -?== 二十亿年前比率 235238238235 13827:11t t U e U e λλ--=?= 2. 把1cm 3的溶液输入人的血液,此溶液中含有放射性I o =2000秒-1的24Na ,过5小时后取出1cm 3的血液,其放射性为I=16分-1。设24Na 的半衰期为15小时,试确定人体中血液的体积。(答:60升) 解: 5小时衰变后活度: 1 ln 2515 020001587.4t I I e e λ-- ?-==?=秒 人体稀释后 1587.416 60 V = (1min=60s ) 5953600060V ml ml L ∴=≈= 3. 239Np 的半衰期是天,239Pu 的半衰期是24000年。问1分钟内在1微克的(a) 239Np ,(b) 239Pu 中有多少个原子 发生衰变(答: (a)×1011; (b)×109) 解: 6 23150110 6.02310 2.519710239 N -?= ??≈?个原子

耐辐射高分子材料的进展

耐辐射高分子材料的进展* 上海市电气绝缘与热老化重点实验室 江平开** 贾少晋 张军 韦平 汪根林 刘飞 陈健 一、引 言 高分子材料经高能射线辐射后,容易产生自由基或和空气中的原子氧产生反应,导致材料裂解,交联,支化等,影响材料的性能。而随着核电站,宇航仪器,核分析和核材料的生产的大规模需求,都需要优良的耐辐射高分子材料用做电线电缆,控制电缆和其它包装材料上。 提高高分子复合材料的耐辐射性的方法主要由以下两方面:(1)捕获自由基,主要是加入抗氧剂,但在惰性气氛下有效,而在氧气存在时效果不佳。(2)加入材料能吸收辐射能经某种中间态后转化成热能, 苯环通常有这个作用。故过去常在PVC, PE, EPDM等材料中加入含苯环的高分子材料或添加剂.曾被大量采用。一些无机材料也有这个作用,但尚无法从机理上加以解释.随着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和核工业标准的提高,新的方法和材料都得到研究和应用[1-7]。 二、耐辐射高分子材料的进展 1、聚酰亚胺 含苯环的聚合物通常可以通过内转换将辐射能转换成热能,其中最重要的是聚酰亚胺,成果因为它含有高含量的多个苯环的体系,可以清除H原子,其中最著名的是Kapton@,但它由于对其他光谱段的强吸收性而受到限制,因为这个原因其它种类的聚酰亚胺得到进一步开发和利用,例如才用增加扭接破坏其分子链排序,或在两个酰亚胺环中加入两个独立的多苯环组,更为进一步的是加入三氟甲基和残余的二亚胺基反应,增强电子的来减少复杂的给配效应.聚酰亚胺材料的电线和电缆虽然已得到应用,但更为广泛的选择尚在进一步研究中. 2、Si4N3纤维 Si4N3纤维做为一种优良的耐辐射和高温电气绝缘材料广泛地用于核电站和炼钢厂,它可以用在耐温10000C以上和航天应用上,它是由一种聚炭硅烷合成而得到的。 3、碳化硅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物 碳化硅复合物由于其优良的热稳定性,耐辐射性,耐腐蚀性也一之被应用,而碳化硅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物可制得极为重要的材料.它通常是采用浸泡-热解的方法,在工艺流程和新的材料的选择上面临不少需提高的问题。 4、等离子沉积 通过在高分子材料表面涂一层保护层,而是其不受射线的影响也是经常才用的方法,等离子沉积是最有效和受关注的手段之-,如在材料表面覆盖一层类金钢石的涂层. 5、加入有机金属化合物 其他方法虽然都很有效,但成本高,近来加入有机金属化合物的方法受到关注。金属受到氧原子得攻击后,产生一层氧化膜,保护了高分子基材,而且磨损后,有可以自我修复,产生新的保护膜,目前还主要局限在有机铝和有机锡。

超级冷却液

超级冷却剂 超级冷却剂不是一种油。它和其他任何一种压缩机油或润滑剂不一样。超级冷却剂是一种已获得美国专利的合成冷却剂,是为螺杆压缩机特别配制的,可以使螺杆压缩机在所有运行温度下保持最佳的性能。超级冷却剂令人瞩目的优点还在于它能节约费用并具有生物分解性能。 为什么说超级冷却剂会是你的机器运行的更好? 超级冷却剂比矿物型冷却剂寿命长8倍,超级冷却剂的寿命长达8000小时。节约你的支出成本和润滑剂处理的费用,超级冷却剂的闪点很高,加强了运行的安全性。 超级冷却剂的气体含油量仅为矿物油的1/4,为其它合成剂的一半,降低了污染,节约了费用。 因为超级冷却剂的异热性极佳,你的压缩机运行时温度更低,效率更高,即使在运行温度很高是情况下也是如此。超级冷却剂不会形成积碳,这意外着你可以节约能源并使系统的可靠性和寿命得到延长。超级冷却剂的黏度很高,可以在温度不断变化的环境在中保持稳定的粘度。超级冷却剂的粘度指数特别适合于IR的螺杆空压机。 因为超级冷却剂是专利产品。 超级冷却剂的独特配方在于出色的冷却性能和润滑性能的结合。它适用于一切对冷却剂有着高标准的地方。 许多其它品牌的冷却剂中合成碳氢成分很高,这些冷却剂会分解,形

成碳沉积,导致导致油分离器和油过滤器堵塞。它们还会在油冷却器中形成积碳,从而降低冷却性能,你的主机也可能因过度磨损而提早出现各种故障。 超级冷却剂和压缩机机内的零部件、压缩空气流经的其它仪器和设备高度兼容。 英格索兰空压机专用油 英格索兰超级冷却液 产品特征: 英格索兰超级冷却液质量指标 项目 质量指标 32 46 68 运动粘度(40°C),mm2/s 28.8~35.2 41.4~50.6 61.2~74.8 闪点(开口),°C 不低于200 215 215 倾点,°C 不高于-35 铜片腐蚀(100°C 3h) 级不大于1b 锈蚀试验(蒸馏水),不大于无锈 破乳化试验,(40-37-3ml) min 不小于 30 (54°C) 30 (82°C) 残炭,% 氧化前%不大于氧化后%不大于0.1 0.3 抗泡性,(24℃) ml/ml 不大于50/10 英格索兰超级冷却液主要优点 *极优的热氧化安定性,有效减少积炭生成和抑制油品老化。 *极佳的润滑性和防锈防腐性,减少机件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抗乳化性能好,能迅速与接触的水分离。 *消泡快,保证设备平稳运转。 *油品使用时间长达8000小时。 英格索兰超级冷却液适用范围 *适用于重负荷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及往复式空气压缩机的润滑。

AP1000堆型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主要设备安装技术

AP1000堆型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主要设备安装技术 发表时间:2019-11-07T11:33:30.64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6期作者:李仕杰[导读]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RCS)的主要功能是将堆芯产生的热量传递给二回路系统,同时还可进行中子慢化、反应性控制以及冷却剂压力的控制,是核电厂最重要的工艺系统。本文详细探讨了AP1000堆型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主要设备安装技术。李仕杰 江苏核电有限公司江苏 222042 摘要:反应堆冷却剂系统(RCS)的主要功能是将堆芯产生的热量传递给二回路系统,同时还可进行中子慢化、反应性控制以及冷却剂压力的控制,是核电厂最重要的工艺系统。本文详细探讨了AP1000堆型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主要设备安装技术。 关键词: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主设备;安装技术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是压水堆核电站的“心脏”,其安装技术水平直接影响核电厂的运行参数和性能,甚至影响核电站的安全性能,同时,优异的安装质量也是核电站高效运行的重要保证。另外,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作为AP1000堆型核心系统,其设备本体特征及安装要求都有很大的改进。 一、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概述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又称为一回路系统,具有冷却堆芯、传递热量、压力条件以及超压保护等功能。其主要设备有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反应堆冷却剂泵、主管道、稳压器、波动管。 二、RCS系统主设备安装 AP1000堆型反应堆冷却剂系统(RCS)设计位于反应堆厂房中的两个最大的结构模块CA01与CA04中,其中蒸汽发生器、稳压器和压力容器均固定在两个结构模块的混凝土基础上。因整个结构模块设计紧凑,布局空间狭小,且所有主要设备均具有重量大、施工工艺复杂、安装精度要求高的特点,对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主要设备安装的要求极为苛刻。若施工工序稍有偏差,将对安装质量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对主要设备的施工逻辑和安装技术进行详细而深入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结构模块和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特点,可总结出主要设备的施工逻辑。以压力容器为系统的“心脏”,主管道为系统的“主动静脉”,严丝合密的串联蒸汽发生器与压力容器,待蒸汽发生器定位后悬挂反应堆冷却剂泵,最后,通过波动管和稳压器的组合,完成了整个反应堆冷却剂核心系统的安装。 1、反应堆压力容器(RPV)的引入安装。在核岛反应堆厂房中心的CA04结构模块中,RPV通过其冷段管嘴下的支撑平台就位于结构模块CA04顶法兰上部的支撑上。支撑通过定位螺栓加地脚锚固螺栓固定,反应堆容器的荷载通过锚固螺栓的支撑巧妙地转移到结构模块周围的混凝土内部结构中。其中,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安装逻辑还包括七个其它主要物项,即模块CA04顶法兰、RPV支撑嵌入件、CA04结构模块、混凝土基础、检测井管、RPV筒体保温、RPV支撑。其中,反应堆压力容器RV作为包容堆芯核燃料、控制部件、堆内构件和反应堆冷却剂的承压容器,是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高压承压边界设备,由通体、顶盖、主管道接管、以及O形环、螺栓螺母组成。而RV支撑作为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主要支撑部件,RV支撑的安装施工精度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核电站压力容器安装及运行。 反应堆压力容器支撑由位于主管道进管嘴下4个单独的空气冷却的箱型结构组成。支撑结构最终将反应堆压力容器载荷传递给一次屏蔽墙(CA01结构模块墙体)混凝土中竖向和横向的预埋件,从而使反应堆压力容器平稳运行。 2、主管道(RCL)引入及二次建模安装。反应堆压力容器(RPV)安装定位完成后,应考虑主管道与蒸汽发生器安装间的密切配合和相互穿插。主管道安装核心是如何控制坡口及其组对焊接,应根据蒸汽发生器(SG)完工尺寸和RPV定位尺寸进行。根据实测的RPV实际位置数据和蒸汽发生器SG的定位数据,完成三维虚拟实体建模,再对坡口加工尺寸和位置进行模拟计算。在主管道和压力容器的一侧焊接完成后,因焊接变形和热应力的影响,致使主管道SG端会产生偏移,这与一次建模模拟数据不尽相同。此时,有必要结合SG的安装要求,通过二次建模对其进行测量,以完成SG端面的坡口加工。为保证焊缝在自然状态下能自由收缩而进行的主管道重量再平衡是整个安装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突破。根据焊接工艺评定数据,当单根焊缝完成50%时,主管道焊接基本上达到焊缝的最大收缩量,不会有进一步发生偏移。 主管道的安装逻辑为:压力容器/主管道/SG3D建模-主管道压力容器侧坡口加工-主管道就位并与压力容器组对-压力容器侧焊接(至少50%)-主管道SG侧3D建模复测-主管道SG侧坡口加工-SG吊装就位-主管道与SG对口调整-主管道SG侧焊接(至少50%)-完成剩余焊接-安装完毕。 3、蒸汽发生器(SG)引入安装。主管道在SG侧坡口加工完成后安装蒸汽发生器,采用重型履带起重机将SG吊装引入临时支护,调整临时支护液压系统,以实现SG与主管道的对口。在现场安装SG时,必须确保处于冷态位置。SG与压力容器间的位置偏差调整合格,并根据主管道的对口参数微调SG的就位高程。待压力容器RPV一侧主管道完成焊接后,通过主管道的实际位置和SG理论位置完成三维实体建模,通过三维模拟数据对主管道SG端进行下料。不断调整SG与主管道间的间隙,直至满足对口间隙及错边量的技术要求,然后测量此时SG的实际位置。 SG的安装逻辑为:SG临时支撑安装-SG临时支撑调试-SG吊装引入- SG侧主管道3D建模-SG侧主管道坡口加工- SG与主管道对口-SG 与主管道焊接完成-SG永久支撑安装-SG安装完毕。 4、反应堆冷却剂泵(RCP)引入安装。RCP的安装在蒸汽发生器安装完成后开始,它位于SG下方,所以需要通过蒸汽发生器筒体和CA04模块间的窄间隙进行吊装,其安装难度和要求都比较苛刻。 本次主泵由专用液压升降装置和安装小车将主泵安装至泵壳中,主冷却剂泵的安装逻辑为:蒸汽发生器房间临时楼板安装-主泵安装小车组装/主泵运输临时桥架安装-主泵可拆卸组件的引入SG房间-主泵可拆卸组件就位-安装并拉伸第一组8个主螺栓和螺母-密封环第一部分打底焊-安装并拉伸第二组8个主螺栓和螺母-拆除第一组8个主螺栓和螺母-完成密封环打底焊-密封环第一部分焊接-安装并拉伸第一组8个主螺栓和螺母-拆除第二组8个主螺栓和螺母-完成密封环焊接并做无损检测-安装剩余16个主螺栓和螺母-最终拉伸24个主螺栓、移除安装小车及成品保护。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论文模板

·研究论文· 中文题目 作者11 , 作者21,2 , 作者31 , 通讯作者1,2 1.单位1 合肥230031; 2.单位2 大连116023 摘要:摘要内容(摘要以提供论文的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论述研究目的、原理和结论,具有相对独立性。摘要应重点包括4个要素,即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在这4个要素中,后2个是最重要的。在执行上述原则时,在有些情况下,摘要可包括研究工作的主要对象和范围,以及具有情报价值的其它重要的信息。不应有引言中出现的内容,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不用引文,除非该论文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发表的论文;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不用图、表、化学结构。中文摘要以300字左右为宜). 关键词:关键词1;关键词2;关键词3;关键词4 (3~8个)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Title in English(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且每一个实词的第1个字母大写) Author a,d LI, Yi-lin a,b LI, Ying a LI, Yang*,a,b a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 Spectroscopy, Anhui Institute of Optics and Fine Mechan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Hefei 230031,China; b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Dalian 116023,China Abstract:Content of abstract (英文摘要应符合英文语法,句型力求简单,通常应有10个左右意义完整,语句顺畅的句子). Key words:Keyword1; Keyword2; Keyword3; Keyword4 (中、英文关键词一一对应) 正文(以1.5倍行距、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单面打印在A4纸上,稿件还应标注页码以利于编辑和修改。正文各部分都应简洁明了。层次标题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小圆点相隔,末位数字不加标点符号。如“1”,“1.1”等) 1一级标题 1.1 二级标题 1.1.1 三级标题 图1 中文图题 Fig. 1 Figure title in English (a) Bent; (b) Fe-Bent; (c) Fe-Al-Bent (图注) E-mail: aaa@https://www.360docs.net/doc/1e1915188.html, Received February 26, 2004; revised June 3, 2004; accepted September 13, 2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xxxxxxxx)资助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