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核动力装置
第三章 AP1000反应堆冷却剂系统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 (Reactor Coolant System , RCS)
功能 RCS 将反应堆系统中堆芯核裂变放出的热能转化为高温饱和 蒸汽,并输送到汽轮发电机组转化为电能(二回路系统)。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压力边界为堆芯释放的放射性提供了一个 包容的屏障,并使电厂在整个运行过程中都保持其高度的完 整性。
压 力 容 反器 应和 堆一 压体 力化 容堆 器顶 结 构
堆芯仪表通道设在 RPV 顶部一一取消了 堆芯下部,即压力容 器底部所有的贯穿件
3.3
3.3.1
压力容器的堆芯下壳 体(活性段)采用了环 型锻件结构,取消了 纵向焊缝;
3.3 压力容器和一体化堆顶结构
3.3.2 一体化堆顶结构
一体化堆顶结构(Integrated Head Package , IHP) 由多个独立的 设备组成,从而简化了反应堆的换料操作。在停堆换料期间, 他通过与反应堆压力容器顶盖移动联合操作,减少了停堆时 间和个人辐射剂量。另外,一体化堆顶结构减少了其相关部 件在安全壳内的搁置空间。
堆 内堆 构内 件 的构 功件 能
冷 却 剂 在 反 应 堆 压 力 容 器 和 堆 内 构 件 内 的 流 动
3.4.2
3.4
3.4 堆内构件
3. 4. 3 API000 堆内构件的技术特点
3.3 压力容器和一体化堆顶结构
3.3.2 一体化堆顶结构
3.3 压力容器和一体化堆顶结构
3.3.2 一体化堆顶结构
3.3 压力容器和一体化堆顶结构
3.3.2 一体化堆顶结构
一体化堆顶结构使得在 其内的各个部件无需单 独进行连接和断开。
冷却围筒是位于压力容 器顶盖上方围绕在控制 棒驱动机构周围的碳钢 结构。在核电厂正常运 行时,冷却围筒为控制 棒驱动机构磁辄线圈提 供冷却气流通道。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RCP)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RCP)一、系统的功能压水堆核电厂的反应堆冷却剂系统(RCP),又称一回路主系统(图1-1),有以下功能:1.它的主要功能是将反应堆堆芯中核裂变反应产生的热量传送到蒸汽发生器,从而冷却堆芯,防止燃料元件烧毁,而蒸汽发生器供给汽轮发电机组(二回路)所必需的蒸汽;2.在压水反应堆内,水作为冷却剂又兼作中子慢化剂,使裂变反应产生的快中子减速到热中子能量;3.反应堆冷却剂中溶有硼酸,可补偿氙瞬态效应和燃耗引起的反应性变化;4.系统内的稳压器可用于控制冷却剂压力,以防止堆芯内产生不利于传热的偏离泡核沸腾现象;图 1-1 反应堆冷却剂5.在发生燃料元件包壳破损事故时,反应堆冷却系统压力边界可作为防止放射性产物泄漏的第二道屏障。
二、设计基础反应堆冷却剂系统设备设计是以下述正常运行数据为基准:压力15.5MPa(abs),满负荷时冷却剂的平均温度310℃ ;按100%反应堆功率下向二回路系统传递全部反应堆热功率设计;所有冷却剂系统(RCP)设备都按能适应112℃/h速率加热或冷却瞬态设计,温度变化率的运行限值为56℃/h。
整个反应堆冷却剂系统(RCP)的设计遵照有关文件的规定,在核电厂正常或事故工况下运行时,由温度、压力、流量变化引起的机械应力不得超过限值,以确保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压力边界的完整性。
三、系统描述1.传热环路RCP系统由并联到反应堆压力容器的二条相同的传热环路组成。
每一条环路有一台反应堆冷却剂泵和一台蒸汽发生器。
在运行时,反应堆冷却剂泵使冷却剂通过反应堆压力容器在冷却剂环路中循环。
作为冷却剂、慢化剂和硼酸溶剂的水,在通过堆芯时被加热,然后流入蒸汽发生器,在那里将热量传递给二回路系统,最后返回到反应堆冷却剂泵重复循环。
位于反应堆容器出口和蒸汽发生器入口之间的管道称为环路热段,主泵和压力容器入口间称为环路冷段,蒸汽发生器与主泵间的管道称为过渡段。
2.压力调节原理RCP系统还包括稳压器及其为反应堆冷却剂控制和超压保护所需的辅助设备。
核电站中的冷却剂循环系统

核电站中的冷却剂循环系统核电站是一种利用核能来产生电能的重要设施,而冷却剂循环系统是核电站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的主要功能是将核反应堆中产生的热量带走,并保持反应堆和其他设备的恒定温度,以确保核反应的稳定运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核电站中的冷却剂循环系统。
一、冷却剂的选用核电站中使用的冷却剂必须具备良好的导热性能、较高的沸点和蒸发潜热,并且要具备较低的腐蚀性。
通常情况下,水和重水是最常用的冷却剂。
水在核反应过程中的吸热能力强,但其腐蚀性较大,因此需要进行特殊处理。
重水则无此腐蚀问题,但成本较高。
二、冷却剂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原理核电站中的冷却剂循环系统由主要循环系统和辅助循环系统组成。
主要循环系统主要包括核反应堆、蒸汽发生器、冷凝器和泵等设备。
核反应堆产生的热量通过冷却剂传输到蒸汽发生器,在此过程中冷却剂发生相变产生蒸汽。
蒸汽经过冷凝器冷却后,又重新变为冷却剂,由泵再次输送到核反应堆中,循环往复。
辅助循环系统主要包括冷却剂过滤器、压力控制器、水处理设备等。
这些设备的主要作用是保持冷却剂的纯度、控制系统的压力以及处理冷却剂中的杂质。
三、冷却剂循环系统的工作原理核电站中的冷却剂循环系统的工作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阶段,即正常运行阶段和事故处理阶段。
在正常运行阶段,冷却剂循环系统通过各个设备的协调工作,将核反应堆中产生的热量带走,保持核反应堆的恒定温度。
冷却剂在循环过程中需经过一系列处理来保持其状态良好,如控制压力、温度和流量等。
而在事故处理阶段,冷却剂循环系统则需要应对各种意外情况,如突发的冷却剂泄漏或压力异常等。
此时,系统会根据事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如紧急关闭泵、切断冷却剂流动等,以确保核反应堆安全。
四、冷却剂循环系统的安全性核电站中的冷却剂循环系统在保证电能输出的同时,也要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核电站需要进行严密的安全措施。
首先,核电站采用多种监测和控制系统,来对冷却剂循环系统进行实时监测。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系统会及时做出响应,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核反应堆的冷却系统

核反应堆的冷却系统核反应堆是一种利用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产生能量的装置,它在能源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
然而,核反应堆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及时冷却,就会导致反应堆过热,甚至发生严重事故。
因此,核反应堆的冷却系统是确保核反应堆安全运行的关键。
一、冷却系统的作用核反应堆的冷却系统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将反应堆中产生的热量带走,保持反应堆的温度在安全范围内;二是控制反应堆的功率,确保反应堆的稳定运行。
二、冷却系统的组成核反应堆的冷却系统由多个部分组成,包括冷却剂、冷却剂循环系统、冷却剂泵和冷却剂换热器等。
1. 冷却剂冷却剂是核反应堆冷却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将反应堆中产生的热量带走。
常用的冷却剂有水、氦气和钠等。
不同的冷却剂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选择合适的冷却剂对于核反应堆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2. 冷却剂循环系统冷却剂循环系统是核反应堆冷却系统的核心部分,它负责将冷却剂从反应堆中带走,经过换热器冷却后再回到反应堆中。
冷却剂循环系统通常包括冷却剂循环管道、冷却剂泵和冷却剂换热器等设备。
3. 冷却剂泵冷却剂泵是核反应堆冷却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它负责将冷却剂从反应堆中抽出,并通过冷却剂循环管道送往换热器。
冷却剂泵通常采用离心泵或容积泵,具有较高的流量和压力。
4. 冷却剂换热器冷却剂换热器是核反应堆冷却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它负责将从反应堆中抽出的热冷却剂与冷却介质进行换热,将热量传递给冷却介质,使冷却介质升温。
常见的冷却剂换热器有壳管式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等。
三、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核反应堆的冷却系统通过循环冷却剂来实现对反应堆的冷却。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1. 冷却剂从反应堆中抽出冷却剂泵将冷却剂从反应堆中抽出,并通过冷却剂循环管道送往换热器。
2. 冷却剂与冷却介质进行换热冷却剂在换热器中与冷却介质进行换热,将热量传递给冷却介质,使冷却介质升温。
3. 冷却介质带走热量冷却介质在换热器中带走冷却剂传递过来的热量,使冷却剂温度降低。
核动力装置的设备

蒸汽发生器 稳压器
压水堆本体结构主要由压力容器、堆芯、堆内构件及控制棒驱动机构等部件组成 。
堆芯是进行链式核裂变反应的区域。压力容器是放置堆芯及堆内构件、防止放射性物质外逸的承压设备。冷 却剂由反应堆压力容器进口接管进入,沿压力容器内侧向下,在吊篮底部向上通过流量分配装置,然后继续向上 进入堆芯,将燃料棒释出的热量导出,被加热的反应堆冷却剂经吊篮出口、反应堆压力容器出口接管流出。
核动力装置的设备
使核反应堆产生动力的设备
目录
01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 (一回路)设备
02 二回路系统设备
核动力装置的设备是指使核反应堆产生动力的设备,如核蒸汽供应系统和核电站汽轮机等,以及为保证设备 正常运行、人员健康和安全所需要
反应堆本体结构 反应堆冷却剂泵
冷却剂泵又称为主泵,它的作用是为反应堆冷却剂提供驱动压头,保证足够的强迫循环流量通过堆芯,把反 应堆产生的热量送至蒸汽发生器。分为2大类:屏蔽电机泵和轴封泵。
蒸汽发生器是压水堆一回路、二回路的枢纽,它将反应堆产生的热量传递给蒸汽发生器二次侧的给水,产生 蒸汽推动汽轮机做功。按照二回路工质在蒸汽发生器流动方式,可分为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和直流(强迫循环) 蒸汽发生器;按传热管形状,可分为U形管,直管、螺旋管等。在压水堆中以U形管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应用最为 广泛。
下图为大亚湾核电站汽轮机组。
谢谢观看
稳压器基本功能是建立并维持一回路系统的压力,避免冷却剂系统在反应堆内发生容积沸腾。稳压器在电厂 稳态运行时,将一回路维持在恒定压力下;在瞬态时,将压力变化限制在允许值内;在事故时,防止一回路系统 超压,维护一回路完整性。
二回路系统设备
二回路系统主要功能是将蒸汽发生器产生的饱和蒸汽供汽轮机发电机组做功,同时也提供蒸汽,为电站其他 辅助设备使用。做完功的蒸汽在冷凝器中凝结成水,由凝结水系统将水打入蒸汽发生器。主要由蒸汽轮机、发电 机、冷凝器、凝结水泵、低压加热器、除氧器、给水泵、高压加热器、中间气水分离再热器,和相应的仪表、阀 门、管道等设备组成 。
第三章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和设备-2012

控制棒导向管为插入控制棒组件或中子源组件或可燃
毒物组件或阻力塞组件提供了通道。
33
从结构上看,
核燃料组件是由
燃料元件棒和组 件的“骨架结构” 两部分组成。
34
(1)燃料元件棒
燃料元件是产生核裂变
并释放热量的部件。
它是由燃料芯块、燃料
包壳管、压紧弹簧和上、下 端塞组成。燃料芯块在包壳 内叠装到所需要的高度,然 后将一个压紧弹簧和三氧化 铝隔热块放在芯块上部,用 端塞压紧,再把端塞焊到包 壳端部。
36
UO2陶瓷型芯块:
o主要优点:熔点高(--2800℃),具有良好的中子
辐照稳定性和高温下的化学稳定性,与包壳不发生 化学反应,即使包壳破裂与冷却剂(水)也不太会 发生化学反应。
o主要缺点:热导率低,以致燃料的中心温度高达
2000℃左右,中心与表面温差达1000℃以上。因此, 燃料芯块的热应力很大,特别是在堆内燃烧到后期, 核燃料过分膨胀会挤压包壳管。
27
现代压水堆的堆芯是由上百个横截面呈正方
形的无盒燃料组件构成;
燃料组件按一定间距垂直坐放在堆芯下栅格
板上(板上有能定位和定向的对中销),使组成
的堆芯近似于圆柱状; 堆芯的重量通过堆芯下栅格板及吊兰传给压
力壳支持。堆芯的尺寸根据压水堆的功率水平和
燃料组件装载数而定。
28
大亚湾 900 MW 级压水堆第一个堆芯的布置共有
15
3.1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
一回路压力
提高压力,可以提高出口温度,从而提高电 厂的热效率 20Mpa,饱和温度 365.7oC; 15.5MPa ,饱和 温度 344.7oC,提压潜力有限。 提高压力,提高承压要求,材料和加工制造 难度加大,从而影响电厂的经济性。
3 核岛主要系统——反应堆冷却剂系统(2)

第三章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第三章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号密封,一部分流向2号密封,第三章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号密封静、动环的分离,第三章反应堆冷却剂系统间内,泵对流经的液体所作的有效功率。
一回路阻力:0.6~0.8MPa第三章反应堆冷却剂系统2、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中水的流动动力问题第三章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串联系统并联系统现象:热启动后单侧换热器不过流;同时伴有管路震动。
表明:受热面管内水温达到了其压力所对应的饱和温度值,发生汽化2、换热器安装位置过高(25m),进口压力耗损过多;(~0.45MPa对应饱和温度147 ℃)3、换热器水管路阻力较大,流量偏小,且两侧换热器水管路第三章反应堆冷却剂系统蒸汽发生器形式⏹压水堆核电厂常用:立式U型管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卧式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和立式直流蒸汽发生器。
⏹其中尤以立式U型管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应用最为广泛。
第三章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第三章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管束组件:是呈正方形排列的倒U型管,管束直段分布有若干块支撑板,用以保持管子之间的间距。
⏹在U型管的顶部弯曲段有防振杆防止管子振动。
⏹支撑板结构的设计,应考虑:☐二次侧流体的通过能力,流体的流动阻力☐限制流动引起的振动☐管--孔间隙中的化学物质的浓缩⏹早期支撑板:圆形管孔和流水孔结构☐导致在缝隙区出现局部缺液传热状态,因此产生化学物质浓缩。
在电厂冷态工况下,管子和支撑板之间的间隙因二者的膨涨差而扩大,腐蚀产物沉积在间隙内。
当高温时,膨胀差使间隙减小,这时管子被压凹,造成传热管凹陷及支撑板破裂第三章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从而将二次侧分隔为下降通道及上升通道,形成二次侧自然循环回路。
包括上封头、上筒体、下上封头呈椭球形,蒸汽出口管嘴中有若干文丘里第三章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第三章反应堆冷却剂系统3)汽水分离装置⏹蒸汽发生器的上部设有两级汽水分离器。
汽水混合物离开传热管束后经上升段首先进入旋叶式分离器,除掉大部分水分,然后进入第二级分离器进一步除湿。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和设备

4-1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
三、系统参数的选择:
环路数与环路容量:
核电厂的一回路系统由若干并联的环路组成。按照核电 厂安全准则,单堆核电厂的环路数不小于2,但过多的 环路数将增加设备投资,因此,目前核电厂中一般采用 2—4条环路并联形式。每一条环路所对应的电功率最 初为150 MW。
随着核电设备设计制造能力提高,近期的压水堆核电站, 一条环路的电功率已达到300——600 MW,而且以每 个环路300MW设计建造600MW、900MW、 12000MW的大型核电站。近代典型压水堆核电站功率与一
显然,如此提高压力,在提高电厂效率上的收益不大,反 而对各主要设备的承压要求、材料加工制造等技术难度都 大大增加了,最终影响到电厂的经济性。
综合考虑,一般压水堆核电厂一回路系统工作压力约为 15MPa。设计压力取1.10~1.25倍工作压力;冷态水压试 验压力取1.25倍设计压力。
4-1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
水经波动管涌人或流出稳压器,引起一回路压力升高 或降低。当压力升高至超过没定值时,压力控制系统 调节喷淋阀.由冷管段引来的过冷水向稳压器汽空间 喷淋降压;若压力低于设定值,压力控制系统启动加 热器,使部分水蒸发,升高蒸汽压力。
பைடு நூலகம்
4-1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
3.超压保护系统
当一回路系统的压力超过限值时,装在稳压器顶部卸 压管线上的安全阀开启,向卸压箱排放蒸汽,使稳压 器压力下降,以维持整个一回路系统的完整性。
4-1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
2.压力调节系统
为了保证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具有好的冷却能力,应当 将堆芯置于具有足够欠热度的冷却剂淹没之中。核电 厂在负荷瞬变过程中,由于量测系统的热惯性和控制 系统的滞后等原因,会造成一、二回路之间的功率失 配,从而引起负荷瞬变过程中一回路冷却剂温度的升 高或降低,造成一回路冷却剂体积膨胀或收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2装02置0/1》0/4
直流蒸汽发生器 (Once-through Steam Generator,OTSG)
二次侧给水流过传热面,经预热、蒸发和过热,全部变为 过热蒸汽,因此循环倍率为1
二次侧工质的流动依靠给水泵提供的压头来维持
自然循环式蒸汽发生器 U-tube Steam Generator
倒U型传热管束 上部为分离段,下部为蒸
发段 分离段:设置2~3级汽水
分离器 蒸发段:管束套筒将蒸发
段分隔为下降空间和上升 空间 下封头为冷却剂进、出口 水室,由隔板隔开
力•2装02置0/1》0/4
汽水分离装置
蒸汽中所含的水份过多(即湿度 过大),夹杂在蒸汽中的水滴和 溶于水中的盐分会造成汽轮机通 流部分积盐,降低汽轮机的效率 ,影响工作可靠性
相水沸腾,才能补偿较大体积的波动。 要求稳压器内的介质应经常处于两相平衡状态,水和蒸汽
的饱和状态能比较容易地发生相变,故能灵敏地调节因体 积变化而引起的压力变化。 蒸汽的膨胀和压缩
力•2装02置0/1》0/4
2.5 系统布置形式 ① 分散式布置 ② 紧凑式布置 ③ 一体化布置
➢ 主要发展方向是从分散式布置向紧凑式布置和一体化布 置发展
电机可以采用普通电机,制 造方便,成本低廉
运行效率较高
力•2装02置0/1》0/4
泵的特性参数
流量或排量 压头或扬程 轴功率和有效功率 效率 汽蚀余量
力•2装02置0/1》0/4
离心泵的结构及其特性曲线
力•2装02置0/1》0/4
离心泵的结构及其特性曲线
力•2装02置0/1》0/4
力•2装02置0/1》0/4
② 紧凑式布置[堆外一体化布置]
[ 特征 ] 蒸汽发生器、主泵、稳压器紧靠反应堆周围布置 主管道很短,较分散布置方式更为紧凑 有利于提高自然循环能力 增加了检修的困难 [ 应用实例 ]
前苏联的“北极”号、 法国的 CAS3G
力•2装02置0/1》0/4
图2-21 “北极”号一回路系统布置
力•2装02置0/1》0/4
2.系统主要参数
零功率时 蒸汽发生器进、出口冷却剂温度均为278℃ 蒸汽温度278℃,压力为6.13MPa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运行压力确定为10.78MPa 排放压力为12.26MPa 设计压力为13.24MPa 设计温度为333℃ 蒸汽发生器为压力6.67MPa
倍率为1 二次侧工质没有蓄积,要求给水可靠 没有排污,对给水水质要求很高 产生微过热蒸汽,不需要汽水分离 存在管间脉动及流动不稳定,影响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运行特性:一次侧冷却剂平均温度恒定,二次侧蒸汽压力
也恒定,更有利于运行与控制
力•2装02置0/1》0/4
蒸发器设计遵循原则 在任何运行工况下,必须满足二回路系统所需的蒸汽流量
力•2装02置0/1》0/4
2.2 蒸汽发生器(Steam Generator,SG)
蒸汽发生器是连接一、二 回路的关键设备(枢纽) ,将一回路冷却剂的热量 传输给二回路给水,以产 生蒸汽
蒸汽发生器的类型
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
直流蒸汽发生器
•蒸汽发生器
•自然循环式
•直流式
•立式U型管式
•卧式
力•2装02置0/1》0/4
汽水分离装置用于除去蒸汽中携 带的水份,提高饱和蒸汽的干度 ,向汽轮机供应干燥、清洁的饱 和蒸汽
通常采用多级分离器
•▲ 旋风分离器
力•2装02置0/1》0/4
波纹板分离器工作原理
蒸汽在曲折通道内流动时多次改变流动方向,其中携带的水份在离心力 作用下被分离出来
波纹板上的挡水钩收集板面水膜,捕集蒸汽流中的水滴,汇集后沿凹槽 进入疏水装置
力•2装02置0/1》0/4
图2-22 CAS3G的布置
力•2装02置0/1》0/4
③ 一体化布置[堆内一体化]
[ 特征 ] 蒸汽发生器、主泵、稳压器与反应堆成为一体 无主管道,布置紧凑 有利于提高自然循环能力 不存在因主管道破裂而引起的大失水事故(LOCA) 维修困难 [ 应用实例 ]
力•2装02置0/1》0/4
UTSG自然循环原理
管束套筒将蒸汽发生器下筒体 内的水分隔成冷(水)柱和热 (水)柱两个区域
冷(水)柱:给水和分离器分 离出的再循环水
热(水)柱:水和蒸汽混合物 冷(水)柱和热(水)柱之间
的密度差,为工质循环提供驱 动压头
力•2装02置0/1》0/4
循环倍率
[ 定义 ] 上升通道内汽水混合物总质量流 量与蒸汽质量的比值。
[ 管外直流 ] 冷却剂在传热管内流动,二次侧工质在管外流动
[ 管内直流 ] 冷却剂在传热管外流动,二次侧工质在管内流动
力•2装02置0/1》0/4
OTSG的结构形式
•管内直流→
•←管外直流
力•2装02置0/1》0/4
OTSG的特点
传热管为双层套管、螺旋盘管等多种形式 二次侧工质一次流过传热管,由不饱和水变为蒸汽,循环
[学习]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核 动力装置
力•2装02置0/1》0/4
2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
2.1 概述 2.2 蒸汽发生器 2.3 反应堆冷却剂泵 2.4 稳压器 2.5 系统布置形式 2.6 系统初步设计计算
力•2装02置0/1》0/4
2.1 概述
1.系统功能及组成 2.设计要求 3.系统主要参数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是核动力装置一回路的核心系统,通 过冷却剂的循环将反应堆堆芯产生的热量导出,传递给蒸汽 发生器二次侧工质,也称为主冷却剂系统
力•2装02置0/1》0/4
UTSG的工作原理
[一次侧流程(冷却剂)]
热管段—进口水室—管板—倒U型 内部—管板—出口水室—冷管段
•水
[二次侧流程(给水-蒸汽)]
位
给水管道—给水环管—下降通道— 上升通道—汽水分离器(两级)— 出口蒸汽接管
下降段为单相水,上升段为饱和汽 水混合物,依靠流体密度差产生的 驱动力维持循环
及蒸汽参数要求;同时,尽可能改善蒸汽发生器的传热性
确保蒸汽发生器的工作可靠性,防止传热管腐蚀破裂; 尽可能尺寸小、重量轻,便于运输和安装; 结构简单,便于维修及适于在反应堆舱内的布置。
力•2装02置0/1》0/4
2.3反应堆主冷却剂泵(MCP)
主泵是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心脏”,为冷却剂在主系统回 路中循环提供驱动压头
热量传输 压力保护 水质净化、水质监测 设备冷却、系统补水 余热排出、安全注射 废物处理
力•2装02置0/1》0/4
2.设计要求
在正常运行工况和局部事故工况下,能提供足够的冷却剂 流量,保证堆芯得到充分冷却,防止燃料元件烧毁,稳定 、连续地将堆芯热量传输给蒸汽发生器二回路侧工质。
系统要有一定的自然循环能力。 主泵应有一定的惯性。
为保证堆芯的充分冷却,冷却剂流量通常较大,每个环路 中的冷却剂流量可达1500~2000t/h,但整个回路中流动阻 力并不很大,因而主泵具有低扬程、大流量的特点
主泵的形式 屏蔽泵:主要用于船用核动力装置、中小型核电厂 轴封泵:主要用于现代大型核电厂
力•2装02置0/1》0/4
屏蔽泵的特点
泵体、电机全部密封在泵壳 内,电机定子用屏蔽套与冷 却剂隔离,电机轴承用水润 滑,电机由设备冷却水进行 冷却
2.4 稳压器(PRZ)
稳压器用于吸收一回路系统中冷却剂的波动,将主系统的 运行压力稳定在允许范围
稳压器的类型 气罐式稳压器 电热式稳压器(电加热器、喷淋)
力•2装02置0/1》0/4
气罐式稳压器
通过向压力补偿器中充入或排出气体,以达到容积补偿的目的
力•2装02置0/1》0/4
气体稳压器的特点
[ 优点 ] 结构简单,辅助设备少,维护管理方便,压力控制程序简
便易行 处于备用状态时,无能量消耗 [ 缺点 ] 要有较大的质量和外形尺寸,气体管路分支多 气体会溶于水,对堆芯热工安全性的影响还有待验证
力•2装02置0/1》0/4
电热式稳压器
在工作状态下,稳压器内的工 质(蒸汽和水)保持着两相平 衡的饱和状态
法国CAP、俄罗斯ABV-6M、日本MRX
力•2装02置0/1》0/4
图2-23 CAP反应堆
力•2装02置0/1》0/4
•图2-24 卡达拉希CAP原型堆结构
力•2装02置0/1》0/4
图2-25 ABV-6M一体化压水堆
•应用了非能动应急给水系统、非 能动堆芯余热排出系统、安注系 统和氮气稳压系统 •钛合金直套管式结构的高效直流 蒸汽发生器 •一回路流程短、流动阻力小,自 然循环能力可达到100%额定功 率 • •便于维修。 •机动性好。
只能产生饱和蒸汽,需要设置汽水分离装置,使蒸汽发生 器结构复杂,汽轮机需要设置中间去湿装置
整个负荷区间,蒸汽压力变化范围大,对二回路的设计、 运行和管理带来困难
力•2装02置0/1》0/4
UTSG的静态特性
[ 定义 ] 在稳态工况下,主要参 数随装置负荷(功率) 变化的规律
常见的是一回路冷却剂 平均温度恒定
喷雾器用于抑制压力升高 电加热器用于抑制压力下降 安全阀用于超压时的保护 普遍用于压水堆核电站、船用
核动力装置
力•2装02置0/1》0/4
“陆奥”号使用的电热式稳压器
力•2装02置0/1》0/4
稳压器内部热工过程
小体积波动:稳压器内蒸汽相的膨胀和压缩补偿。 较大的体积波动:靠喷雾使蒸汽凝结或投入电加热器使液
事故时作为应急堆芯冷却的一种手段
与安全注射系统配合,应急冷却堆芯
作为包容运行参数下冷却剂的承压边界
是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的第二道安全屏障
力•2装02置0/1》0/4
系统流程及范围